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 3 4 5 一 华夏之根 二 黄河之魂 三 佛教圣地 四 晋商家园 五 古建瑰宝 山西 八大品牌文化 6 7 8 七 关公故里 六 边塞风情 八 抗战文化 山西 八大品牌文化 地处河东山右 自古土厚风淳 是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 山西 被誉为 华夏文明主题公园 古代东方艺术博物馆 中国社会变更和进步的思想库 山西 八大品牌文化 近年来 山西省委 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构建与发展 围绕血脉相承的根祖文化 打造 华夏之根 文化品牌 围绕撼天动地的黄河文化 打造 黄河之魂 文化品牌 围绕震悟大千的佛教文化 打造 佛教圣地 文化品牌 围绕汇通天下的晋商文化 打造 晋商家园 文化品牌 围绕弥足珍贵的古建文化 打造 古建瑰宝 文化品牌 围绕金戈铁马的边塞文化 打造 边塞风情 文化品牌 围绕忠义仁勇的关公文化 打造 关公故里 文化品牌 围绕血火浇铸的抗战史诗 打造 抗战文化 品牌 一 华夏之根 一 华夏之根 三晋大地 表里山河 人杰地灵 山西作为中华文明历史最长最完整的地区之一 从史前文明的旧石器时代发端 联系贯通了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 其历史文化脉络清晰 框架完整 文明进程从未间断 影响深远 留存有35000处文物古迹 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19处 位居全国第一 山西历史文化的完整性 先进性以及艺术性 对中华民族的精神 风俗 习惯的形成发生了重要作用 对华夏五千年文明史产生了巨大的辐射力 渗透力和影响力 并以 华夏文明主题公园 古代东方艺术博物馆 中国社会变更和进步的思想库 三大特征组成了 华夏文明看山西 的深厚内涵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一 华夏之根 距今180万年以来的山西新旧石器遗存是中华文明的曙光 山西旧石器文化遗存质量高 数量多 芮城西侯度文化遗址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古老的旧石器文化遗址 全省现已查明的旧石器文化遗存近400处 其中旧石器早期遗址全国发现了200余处 山西有157处 占3 4 位居全国之首 这些遗址的发掘和发现 对研究人类的起源 有着关系全局的重要意义 一 华夏之根 旧石器早期遗址主要分布在中条山南麓的垣曲盆地 晋西南黄河沿岸及汾河流域 以芮城西侯度文化和匼河文化为代表 1961 1962年 考古学家在西侯度遗址发现32件石器以及带切刮痕的鹿角和火烧过的骨 角 牙等 地磁测定的地层年代为距今180万年 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古老的旧石器文化遗址 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早的人类用火的实证 芮城匼河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石器及动物化石 专家研究认为其文化时代属旧石器早期文化较晚阶段 与陕西蓝田 北京周口店人的工具有对应特征 并且有迹象表明 后来的丁村文化是由西侯度文化和匼河文化演变发展而来 一 华夏之根 以襄汾丁村人和阳高许家窑人命名的文化 是我国旧石器中期最有价值的典型遗存 这一时期的古文化遗址山西有60处 主要分布在北部的桑干河流域和南中部的汾河流域 在丁村遗址上发现的大量石器表明 13万年前的丁村人比北京人的石器制作有了明显进步 人类在体质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也就是说 丁村人成为北京猿人向现代人过渡的重要环节 在汾河下游的襄汾 曲沃 侯马 汾河中游的交城 古交 汾河上游的静乐等地 丁村文化分布广泛 因此有学者称丁村文化为 汾河文化 许家窑文化距今大约十万年左右 文化遗物中的3万余件石制品 类型繁多 制作精细 仅石球就有上千件之多 是中国旧石器时代石球最多的一处遗址 一 华夏之根 山西旧石器晚期遗址分布更广 内容更加丰富 位于大同盆地西南的朔州峙峪文化 距今约27500 30000年 在这里发现大量的石制品和各类动物的牙齿和用火遗迹 同时还发现了石镞 石镞的发现 意味着峙峪人已发明和使用了弓箭 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弓箭 吉县柿子滩文化代表了旧古器向新石器过渡时期广泛分布在黄河中游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区域考古学文化 文化层间的石制品非常丰富 并有少量的动物化石 更让人们惊喜的是 在柿子滩遗址上 发现了两处表现当时人的精神生活与信仰崇拜的岩画 一 华夏之根 山西是黄河流域新石器文化的中心区域 遗址遍布全省 有上千处之多 原始社会大型石器制造场我国发现了6处 有3处在山西 这些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石制生产工具和陶制生活用具 以及居住址和陶窑 这些文化遗存展示着山西新石器时代的文明和辉煌 一 华夏之根 山西地区的夏文化放射出文明时代最灿烂的光芒 山西是华夏文明起源的中心区域之一 大致在距今4500年前后 相当于古史的尧舜时代 山西南部已经成为当时诸多邦国的中心 古史记载 尧都平阳 舜都蒲坂 禹都安邑 即今临汾 永济 夏县 说的是中华民族最早的英雄们在汾河下游创业建都的历史 史书中最早出现的 中国 一词 指的就是上古虞舜时代的山西南部 可以说 在中国本土发生的文明中 只有黄河中游晋南 豫西的文化传承没有被打断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 为了保护私有财产及加强防御 传说大禹之父鲧已开始建城 不断发现的夏城遗址 映证了山西南部曾是夏朝国家政治文化中心的历史 一 华夏之根 夏文化 根据古文献的记载 夏人的主要活动区域 包括晋南的汾 浍 涑水流域 豫西的伊 洛 颖水流域 乃至关中平原 1975年 山西夏县东下冯村发现了年代相当于夏朝的城堡遗址 城堡规模宏大 布局合理 有居住遗址 人工沟 陶窑 水井 窖穴 墓葬等 并且出土了大量石器 骨器和陶器 同时还有一些铜器 类似东下冯城堡的建筑遗迹 在北起临汾 南至黄河 东出翼城 西抵河津的山西南部 竟有35处之多 这些发现 与 禹贡 记载的冀州 太原以及周人所说的 大夏 夏墟 正相契合 一 华夏之根 宋明时期的大槐移民是中华民族艰苦创业 爱国念祖的精神象征 据学者考证 南宋时即有从山西移民事 但明初洪武 永乐两朝移民规模大 次数多 达20余次 长达50年之久 明廷在洪洞大槐树下设局驻员 为移民登记造册 发放川资凭证 住户部循入里籍后 由后军都督府派兵押解赴各省州县定居 移民不仅来自洪洞 还遍及山西全省 去向则尤为广远 遍布国内30个省市 2217个县市 大槐树成为移民聚散地的标志 各地后代移民共认大槐树为其祖先故地所在 一 华夏之根 二 黄河之魂 二 黄河之魂 滔滔黄河华夏水 铮铮中华民族魂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 由北向南在山西境内一泻千里 呼啸奔腾而过 呈现着最具代表的黄河自然景观 孕育了最具民族魂魄的黄河人文精神 形成了独具魅力的黄河民风民俗 山西 黄河文化 以其厚重的历史底蕴为依托 以 黄土风情 黄土风貌 为核心 以 粗犷豪放 原始淳朴 坚忍不拔 的精神共核为内涵 具有浓烈的 史诗般的 独具地域风格的特色民俗文化特色 充满了黄河泥土的韵味 民歌 民乐 民间舞蹈 民间剪纸 面塑直至诸多的鼓乐 无不放射着黄土地 黄河流域文化的芬芳 成为中华文化中的奇葩 二 黄河之魂 壶口瀑布所展现的黄河精神最具民族魂魄 黄河是中华民族生命之源 不绝之泉 平时她默默灌溉两岸阡陌良田 遇到困阻和厄运时 他会奋勇向前 肆意汪洋 直到大海 这种精神 在壶口得到了诗意的体现 黄河巨流一路奔腾 到山西吉县一带 被两岸苍山挟持 由300多米宽骤然收束为50余米 这时河水奔腾怒啸 山鸣谷应 形如巨壶沸腾 最后跌落深槽 形成落差达50米的壶口大瀑布 壶口瀑布气势壮观 周围自然景观奇特 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二 黄河之魂 面值50元人民币的画面上那翻江倒海 奔腾跌泄 气势磅礴的壮观景象 就是黄河壶口瀑布 壶口黄河大瀑的磅礴气势 向来被视作黄河之魂 他雄强无比 威重难匹 遇坎坷而不沮 临绝境而益强 浩气亘千古 豪情满河山 中华无数英雄儿女 正是怀着一腔豪气与豪情 在历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篇章 黄河大合唱 由壶口瀑布引发创作灵感 歌颂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光辉历史和抗日的英雄气概 它具有崇高伟岸的民族号召力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激励着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 二 黄河之魂 壶口瀑布所展现的黄河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通过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实践 展现着灿烂辉煌的文明成果和丰富全面的规范 如法家 人定胜天 的能动精神 儒家 知行合一 的实践精神 生生不息 的变革精神 位卑未敢忘忧国 的爱国精神 精卫填海 愚公移山 大禹治水 卧薪尝胆 悬梁刺股 的艰苦奋斗精神 自强不息 不畏强暴 的抗争精神 正其义不谋其利 明其道不计其功 的求实精神等等 二 黄河之魂 黄土文化所纷呈的民俗风情最具黄河神韵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 又有黄河母亲的哺育 从神农氏尝百草 后稷教民稼穑 嫘祖养蚕缫丝起 数千年来 黄河水滋润哺育了这方水土这方人 并在这片黄土上积淀了丰富而深厚的具有黄河 黄土文化特色的山西民俗风情文化 二 黄河之魂 山西民情民风淳朴 民俗文化斑斓夺目 享有 中国戏曲摇篮 民歌海洋 民间舞蹈之乡 的盛名 山西戏曲起源于汉代 现仍有54个剧种 占全国剧种总量的六分之一 著名的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白朴 马致远和郑光祖 除了马氏 余者都是山西籍人士 山西现存古戏台2888座 居全国之冠 其中的8座元代戏台和广胜寺元代戏剧壁画为全国仅存 反映出戏曲在山西的繁荣兴旺 山西几乎每个县都有自己的民歌 已收集的达2万余首 有很多经典民歌如 走西口 绣荷包 想亲亲 桃花红杏花白 等广为流传 山西民歌曲调优美 易于传唱 情真意切 歌词生动 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 河曲 保德一带的民歌高亢 嘹亮 舒展 左权民歌清新 柔媚 祁县 太谷民歌载歌载舞 调式丰富 优美动听 二 黄河之魂 山西民间舞蹈达200余种 其中 山西民间锣鼓被誉为 中国第一鼓 有 花鼓 转身鼓 腰鼓 等近二十余种 万荣县被称为 花鼓之乡 新绛县的 威风锣鼓 驰名中外 秧歌舞更是遍及三晋 此外 还有 狮子舞 龙舞 高跷 旱船 背棍 抬阁 等等 都具有鲜明的黄土高原特征 山西的民间工艺品种类繁多 有剪纸 孝义皮影 晋南年画 大同绢人 平遥推光漆器及各地的面塑 泥塑 砖雕等 都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美术价值 受到国内外人士推崇 二 黄河之魂 中国民居建筑 向有 北在山西 南在安徽 之说 山西民居中有独具特色的黄土窑洞 地窨院 这是一种院子和居室都在深lOm左右的地下窑洞 地方特色颇为鲜明 具有很大的观赏性和返朴归真的自然魅力 院落地下藏 平地起炊烟 车从屋顶过 声由地下来 就是对这一特有窑洞的真实写照 山西民居的又一特色是青砖灰瓦四合院 尤以晋中一带的乔家大院 常家庄园等最为著名 被誉为 明清时代北方民居建筑明珠 山西的各类民俗博物馆如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 祁县民俗博物馆及定襄民俗博物馆等 再现了晋西南 晋中和晋北民间传统的生活习俗 婚丧风俗 礼仪民俗 节庆活动以及民间工艺 文化娱乐等黄河 黄土风情 三 佛教圣地 三 佛教圣地 山西是历史悠久的 佛教之国 是中国佛教文化的圣地 不仅有世界佛教五大圣地之一的五台山 还有日本净土宗的祖庭玄中寺 不仅有全国规模最大的佛教石窟云冈石窟 还有全国最早的寺庙彩塑唐建南禅寺彩塑 不仅保存了自唐以来历代的佛教建筑 彩塑 壁画 雕刻 碑幢 古塔和汉藏乐器等古迹 还珍藏着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典籍历代经书十万册 五台山佛教早在唐代时就立为中国佛教的榜样 清代以前就有印度 尼泊尔 斯里兰卡 越南 朝鲜 日本等国的僧人至山西五台山巡礼求法 瞻谒圣地 三 佛教圣地 久远精美 汇集大成的宗教建筑瑰宝 山西是中国宗教建筑的稀世宝库 文物荟萃 珍品云集 目前有宗教寺庙4100处 石窟300多处 彩塑12500余尊 壁画2700余平方米 各种型制的古塔1000余座 历代碑幢5000余通 其中有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的木构建筑五台山南禅寺大佛殿 有荟萃魏 齐 唐 宋 金 明 清各代多种建筑于一身的五台山佛光寺 有我国现存最古最高木构塔式建筑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三 佛教圣地 五台山的佛教建筑规模宏大 年代久远 数量众多 形成了庞大的寺庙建筑群 不同时代 不同形式的寺塔 庙宇 楼台集中了我国佛教艺术的精华 我国保存下来的木结构建筑 最早的是唐代遗物 全国仅有两座 皆在五台山 唐代以后 宋 辽 金 元 明 清 直到民国 均在五台山中留下了典型的木结构大型建筑 唐代建筑庄重朴实 宋代建筑柔和绚丽 辽金建筑大胆减柱 元代建筑粗犷自然 明代建筑规矩谨严 清代建筑豪华精巧 民国时期的建筑细腻繁杂 五台山的木结构古建筑 历史沿革连续性强 建筑宏伟 细部精细 样式繁多 手法典型 完全可以说 五台山保存下来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典型建筑 本身就是一部篇幅繁大的中国古代建筑史 三 佛教圣地 五台山 还有众多的宝塔佛刹 这种诞生于古印度的高台建筑 传到中国以后 与中国传统手法相结合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古塔 为中国建筑宝库增添了新的品种 五台山的塔 从历史沿革看 自北魏到新中国 均可找到实物 从使用材料看 有砖塔 石塔 琉璃塔 木塔 铜塔 银塔 铁塔 玉塔 水晶塔 从建筑形制上看 有卒堵波式塔 密檐式塔 楼阁式塔 亭阁式塔 金刚宝座式塔 组合式塔 从规模上看 大者高56 4米 刺破苍穹 欲与天公试比高 小者0 05米高 精巧玲珑 足令鲁班折腰 从性质上看 又可以划分为佛塔与墓塔两种 而佛塔中又可以分为舍利塔 灵迹塔及一般的供奉塔 墓塔中也可以分为高僧墓塔与一般性纪念塔 五台山的塔 沿革之久 数量之多 用材之广 形制之全 性质之繁 都是全国同类地区罕见的 三 佛教圣地 五台山的寺庙建筑布局 有的对称规范 庄严肃穆 有的迥廊曲折 宛然园林 众多的寺院中 一切建筑物皆是雕 镂 彩 绘 各呈奇异 除大型建筑物以外 寺内寺外保存下来的钟 鼓 钵 碑 碣 匾 牌 联 无一不是珍贵的文物 引无数游人赞叹不已 三 佛教圣地 雕刻艺术以大同云冈石窟为首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 云冈石窟是一座石窟艺术的宝库 集中华文化 印度文化为一体 是举世公认的历史文化瑰宝和人类古代文明结晶 堪称中国佛教艺术的颠峰之作 代表了5世纪世界美术雕刻的最高水平 云冈石窟现存洞窟53个 1000多个佛龛 石雕造像5 1万余尊 佛像至高者17米 最小的仅2厘米 神态各异 栩栩如生 三 佛教圣地 云冈石窟与和它齐名传世的莫高石窟 龙门石窟相比 在艺术的整体性上表现出了鲜明感人的文化品质与审美特点 一是国家工程 规模宏大 气势雄伟 艺术精湛 云冈石窟是北魏立国以来规模最大 时间最持久 影响最广泛的一项国家政治性 宗教性的文化工程 它是北魏倾其财力 物力 人力 集聚了当时最先进的工程技术水平和北方地区 西北地区以及其他内陆省区最优秀的佛教艺术雕刻家 甚至还有来自佛教信仰发达地区印度 中亚和西域等地的 胡僧 参与构建的浩大文化工程 三 佛教圣地 二是一朝完工 理念相同 形神和谐 风格统一 云冈石窟建凿工程始于北魏 完于北魏 历经一个朝代就结束了 远不像莫高窟那样跨越千年之久 也不像龙门石窟那样经历了四百多年 云冈石窟的艺术创作全过程可以分为早期 中期和晚期 早期的 昙曜五窟 呈现着浑厚 淳朴的西域情调 中期呈现复杂多变 富丽堂皇的太和格调 晚期则呈现出一派洒脱俊逸的 秀骨清像 新风格 这三个阶段表现出了前后相袭相续的主旨和理念 表现出围绕一个主线发展延续的整体性 共同构成了云冈石窟绚丽多彩的艺术风格 三 佛教圣地 三是帝佛合一 人格精神 历史回望 民族情怀 云冈造像的帝佛合一是其做为人类文化创造最大的文化特征和文化品质 也是它与莫高窟和龙门石窟的洞窟造像在精神文化内涵上的最大不同 云冈石窟在早期的五帝 中期的孝文帝和冯太后 晚期的普通官员的人格展示中 尽显出北魏国家工程和艺术创作中人格精神烛照下的历史态度 民族精神和艺术创造的文化品质与审美特点 四 晋商家园 四 晋商家园 晋人善贾 古已有之 明清时及至巅峰 声名远扬 纵横商界500载 在我国商业史 金融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晋商从盐业起步 发展到棉 布 粮 油 茶 药材 皮毛 金融等各个行业 从内地贸易做起 直到把贸易扩展到蒙古 俄罗斯 朝鲜 日本等邻近的国家 晋商的贸易活动 大大丰富了中国近代的商业文化 把中国的商贸经营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晋商开办的 山西票号 使商业经营与金融资本相结合 为金融领域开辟了一条安全 便捷的流通方式 将传统的中国商业资本运动推向了最高峰 四 晋商家园 四 晋商家园 随着平遥日升昌票号的创立 山西逐渐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票号集团 晋商的雄厚资本几乎垄断了当时的中国金融业 并影响了中国金融近一个世纪 在中国票号史上51家票号中 晋商占43家 山西介休 平遥 祁县 太谷 榆次更成为全国的金融中心 其业务涉及到异地汇兑 资金自由存放 凭证式结算 跨国金融运作等现代金融活动中最基本的运作方式 有些类似的管理方法和结算方式甚至在近百年后才在美国华尔街出现 虽然 由于社会的剧烈动荡和历史的变迁 晋商从辉煌走向了衰落 但其严密的组织 周全的制度 完善的管理 以人为本的经营特色 信誉至上的经营理念给后人留下了重要启示 四 晋商家园 诚信义利 构筑了晋商精神的灵魂 晋商在竞争激烈的商战中逐渐形成了包括进取精神 敬业精神 群体精神等的 晋商精神 诚信是 晋商精神 的灵魂 四 晋商家园 在晋商精神中 诚信是其灵魂 没有诚信 就没有晋商的辉煌业绩 晋商的诚信经营 一是维护商誉 信誉第一 梁启超评论说 晋商笃守信用 二是诚信义利的价值观 晋商在义利问题上 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行为规范 主张 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 晋商所到之处 以关公为偶像 尊为财神 是晋商心目中诚信忠义的化身 各商号在号规中均规定了 重信义 除虚伪 贵忠诚 鄙利己 奉博爱 薄嫉恨 要求商人恪守 诚信仁义 利从义出 先予后取 的正道 先义后利 以义制利甚至舍利取义是儒家伦理思想的内核 晋商身入财利场而不污 守信耐劳 以诚取胜 诚信义利的价值观 对晋商有着导向性的至深至远的影响 三是注重人和 晋商十分注重人际关系 特别强调 人和 笃信 和气生财 主张人与人应当和睦相处 友善团结 和衷共济 五 古建瑰宝 五 古建瑰宝 山西被誉为 中国古代艺术宝库 和 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 现存的古建筑无论从数量从历史 艺术 科学价值看 在全国都首屈一指 山西遗存了我国古代从北魏至明清各个朝代各种类型的建筑典范 辽金以前的木结构建筑总计达540余处 占全国现存同类建筑的70 以上 唐代木结构建筑在我国有5处 4处在山西 宋 辽 金代在山西有近百处著名建筑 元代以后的建筑则更多 现存古代彩塑12712尊 古代壁画24000多平方米 在全国均位居榜首 五 古建瑰宝 山西是现存古代长城时间跨度最大的地区 保存了战国以来两千余年的长城3400余公里 其中东魏 北齐 隋 宋四朝长城为山西独有 五 古建瑰宝 现存古戏台2888座 其中元代戏台和元代戏曲壁画山西独有 五 古建瑰宝 有世界文化遗产2处 平遥古城 云冈石窟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5座 大同 平遥 代县 祁县 新绛 全国历史文化名镇2个 灵石县静升镇 临县碛口镇 历史文化名村4个 临县西湾村 阳城县皇城村 沁水县西文兴村 介休市张壁村 五 古建瑰宝 以大同云冈石窟为代表的石窟造像 山西境内共有51处石窟 以云冈石窟为最 太原天龙山石窟 龙山石窟 长治羊头山石窟 平定开河寺石窟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五 古建瑰宝 壁画艺术 以芮城永乐宫壁画为代表的壁画艺术 山西现存寺观和墓葬壁画24000多平方米 居全国第一位 早至汉唐 晚迄明清 连绵不断 代有佳品 高平开化寺壁画是全国现存面积最大 保存最完好的宋代壁画 繁峙岩山寺金代壁画和芮城永乐宫 稷山青龙寺元代壁画 鸿篇巨制 绚丽多彩 是我国古代壁画艺术的上乘之作 太原南郊娄睿墓的墓葬壁画 填补了我国北齐绘画的空白 位于芮城县的永乐宫内存元代壁画960平方米 题材丰富 笔法高妙 内容丰富 规模宏大 布局疏朗 殿阁巍峨 气势雄伟 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是我国古代绘画的杰作之一 五 古建瑰宝 壁画艺术 五 古建瑰宝 壁画艺术 五 古建瑰宝 彩塑艺术 以晋祠圣母殿侍女像为代表的彩塑艺术 山西现存唐代以来彩塑12712尊 数量之多 质量之高均居全国首位 被誉为 彩塑艺术博物馆 晋祠圣母殿中保存完好的43尊彩塑 如真人般大小 栩栩如生 情态逼真 堪称我国古代彩塑艺术的杰作 唐代的五台山南禅寺 佛光寺彩塑 宋辽金时期的太原晋祠圣母殿 长子法兴寺 大同华严寺大雄宝殿 五台山佛光寺文殊菩萨彩塑 元代的晋城玉皇庙彩塑 以及明代的平遥双林寺 隰县小西天彩塑等 造型殊异 显示了不同时代的不同风格 不同姿态 惟妙惟肖 均为我国现存历代彩塑中的代表作品 五 古建瑰宝 彩塑艺术 五 古建瑰宝 古城建筑 以平遥古城为代表的古城建筑 山西有着众多的古城 列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就有大同 平遥 祁县 代县 新绛等五处 平遥还以 一城 两寺 的人文建筑优势入选了世界文化遗产 成为中国仅有的两个以城市命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平遥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 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 五 古建瑰宝 古城建筑 五 古建瑰宝 晋商大院建筑 以祁县乔家大院为代表的晋商大院建筑 中国民居建筑 向有 北在山西 南在安徽 之说 在山西 元明清时期的民居现存尚有近1300处 其中最精彩的部分 当数集中分布在晋中一带的被誉为 明清时代北方民居建筑明珠 的晋商豪宅大院 晋商大院以四合院为主要布局形式 与此同时 在空间布局上又呈现出了富于变化 绝少雷同的特征 这些变化又和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 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交结在一起 具有鲜明的区域性 时代性 五 古建瑰宝 常家庄园被称为中国北方最大的私家园林 属于山水园林派的一种 融儒道文化与一炉 是结合了江南建筑风格的北方民居 五 古建瑰宝 晋商大院建筑 常家庄园被称为中国北方最大的私家园林 五 古建瑰宝 阳城皇城相府 阳城皇城相府 是一座别具特色的城堡式建筑群 分为内城 外城 依山就势 随形生变 护城保庄 抵御外侵 山西民居的装饰艺术在明清时期已发展到高峰时期 装饰在斗拱 门窗 雀替 挂落 照壁 帘架 柱础石 门枕石等上的砖雕 木雕 石雕等 雕刻技法十分精湛 是民居装饰艺术的集中体现 山西民居中伦理学 民俗学的缩影无处不在 大院封闭的整体结构 主次分明 内外有别的房舍布局 都能在封建意识形态的礼制 等级 纲常中找到对应 五 古建瑰宝 阳城皇城相府 六 边塞风情 六 边塞风情 山西东以太行为天然屏障 西和南以黄河为自然疆界 北边横亘长城天堑 境内太行 恒山 五台 太岳 中条 吕梁六大山脉纵横起伏 丘陵 盆地遍布期间 山地 高原回互相连 地势险峻 关隘众多 形势天成 表里山河 据之则居高临下 东出可取冀豫平原 南下可逐鹿中原 西进可窥视关中 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 民族交融之所 文化激荡之处 呈现着独特的边塞风情 五 边塞风情 六 边塞风情 古今战争的前沿 山西是中国古代战争和现代革命战争的集中之所 古今历史上有名的战争和战场在山西留下丰富的遗址遗物和史料 山西是现存古长城时间跨度最大的地区 战国以来历代所建长城东起娘子关 北到雁门关 西至偏关 绵延3400余公里 仅大同境内就有明内 外长城800多华里 其中东魏 北齐 隋 宋四朝长城为山西独有 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六 边塞风情 5000多年前 河东解州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战争 黄帝族先后战胜了炎帝族 九黎族 形成了华夏民族 古代战争遗址 有战国后期规模最大的战役 长平之战 古遗址 有闻名遐迩富有历史传奇色彩的雁门关 宁武关 偏头关 有曾经杀声震天 尸横遍野的金沙滩古战场 有荒冢累累葬有万千汉代戍边将士遗骨的山阴汉墓群以及至今仍然较好保存的代县杨家将祠堂 宁武宋建宁化古城 新广武城与旧广武城等 古代众多名将如战国的廉颇 李牧 汉代的卫青 霍去病 李广 三国时的关羽 张辽 唐代的尉迟恭 薛仁贵 宋代的杨业及杨家将 狄青等 皆出自山西 他们与长城一道演绎着民族的历史 铸造着民族的精魂 是山西乃至长城文化的不尽源泉 六 边塞风情 近现代的民族民主革命斗争也在山西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革命文物旧址 如武乡县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 平型关战役旧址 五台县松岩口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 黎城黄崖洞保卫战旧址 左权将军牺牲纪念地 武乡八路军纪念馆 刘胡兰烈士纪念馆 抗日华侨女关雄李林纪念馆 长治太行太岳烈士陵园 毛泽东故居等 都从不同侧面真实地记录了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史绩 这些革命圣地和革命文物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六 边塞风情 民族融合的舞台 文化交流的通道 山西是历代改革创新 思想进步的思想库 不同政治思想以及思想意识流派在此相互兼容 使得山西文化既包含了儒家思想成分 又闪烁着法家 道家和墨家等 诸子 百家思想的光辉 异域佛教文化的传入和在山西的传播以及佛教同儒教的融合在山西表现得极为明显 佛 道 儒的融合是文化深层次发展的集中反映 由此可见山西晋文化的固有品格 七 关圣故里 七 关圣故里 关羽 160 219年 字云长 今山西运城解州常平村人 喜读 春秋 忠义仁勇 被后世尊为 武圣 关羽故乡解州所建关帝庙 始建于隋开皇九年 589年 后屡次扩建 现占地7 3万平方米 是海内外最大的关帝庙 其内悬挂有乾隆 咸丰手书牌匾 七 关圣故里 关公封圣 关羽是一位被世人尊封的神 他被统治阶级 多种教派 平民百姓所崇敬 既高高在天上 又时时在人间 庙祀遍天下 崇祀历千年 享受着绵绵不断的人间香火 无论在官方 还是在民间 关羽的崇拜之盛 使其俨然成为群神之首 与山东的文圣人孔子相齐并肩 被尊为武圣 民间各行各业对其顶礼膜拜之程度又远甚于孔子 关公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了中国大陆 在一切有华人居住的地方 崇拜关公的香火都十分兴旺 七 关圣故里 关公文化 关公文化以 忠 义 仁 勇 为核心 植根于我们民族文化的土壤 融合体现了中国儒释道的伦理道德精神 有着鲜明的民族性 反映了我们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凝聚力和融合力 七 关圣故里 关公文化 本质上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同应附联合体协议书
- 修理厂入股合同协议书
- 协议村民企业签订合同
- 厨具维保服务合同范本
- 兰溪生猪购销合同范本
- 人工智能技术白皮书
- 南京医院转让合同范本
- 兼职废品收购合同范本
- 厨师学徒协议合同范本
- 北京市预付卡合同范本
- 2025年党员干部在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改文风转作风”专题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范文
- 湖北中烟2025年招聘综合测试h
- 巴厘岛旅游攻略
- 技术部经理竞聘演讲稿
- 电动车 - 雪佛兰Bolt减速器拆解分析报告
- 2025年河北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腻子班组安全教育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宅基地入股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诗词地理学古诗词与地理课件
- 英语阅读教学【讲座课件】
- 小班绘本《我的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