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犯罪人心理PPT课件.ppt_第1页
不同类型犯罪人心理PPT课件.ppt_第2页
不同类型犯罪人心理PPT课件.ppt_第3页
不同类型犯罪人心理PPT课件.ppt_第4页
不同类型犯罪人心理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不同类型犯罪人的心理 2019 12 31 1 第一节不同经历犯罪人的心理 1 概念 相对累犯惯犯而言 指具有犯罪心理发生 发展的复杂过程和激烈的犯罪动机斗争过程的第一次违法犯罪者 思考 在人生哪个年龄最有可能开始犯罪 13 16 2 初犯的年龄特征 青春期 15 19 是高峰期初犯年龄的超前化3 初犯的行为特征 预谋性幼稚性手段简单共犯较多 一 初犯心理 2019 12 31 2 四 初犯在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1 犯罪前 侥幸心理突出 2 犯罪过程中 恐惧心理占优势 3 初犯犯罪后的心理状态 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 惊恐 2 心虚 3 悔罪心理 4 自暴自弃 五 犯罪心理结构的发展变化1 犯罪心理结构的良性转化 2 犯罪心理结构的恶性发展 四 初犯的行为特征1 犯罪行为的预谋性 2 犯罪行为的幼稚性 3 共同犯罪较多 3 激烈的动机斗争和心理冲突侥幸心理恐惧心理悔恨心理未定型的不良个性受处罚后出现自暴自弃思想 4 初犯的年龄特征 2019 12 31 4 二 累犯心理 1 累犯 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 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 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故意犯罪 我国刑法还规定 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 任何时候再犯都以累犯论处 累犯具初犯所没有的 比再犯更为全面的犯罪经验 2 累犯心理特征 低级性 生理性需要占主导低位强烈的反社会意识再犯时有激烈的心理斗争 以后逐渐弱化犯罪合理化 即再犯是对监禁的补偿不良的道德情感较强的犯罪冲动和较弱的指控力多种犯罪技巧法制观念畸形偏执性格 2019 12 31 5 一 累犯的心理特点1 需要特点 1 贪婪的物欲 2 畸变的性欲 3 低级的交往需要 2 强烈的反社会意识 3 动机特点 4 情绪情感特点 5 意志特点 6 能力特点 7 法制观念 8 性格特点 2019 12 31 6 3 累犯的行为特征 流窜作案谨慎性残忍性团伙性 犯罪向多方向性发展 2019 12 31 7 三 惯犯心理 1 惯犯 指反复实施同类犯罪 巳形成犯罪恶习的犯罪人 多见于财产犯罪 如走私惯犯 盗窃惯犯 抢劫惯犯 诈骗惯犯 赌博惯犯等 不同于累犯 区别 累犯受过法律惩罚 有监禁经验 惯犯不一定有监禁经验 累犯不限于实施一定类型的犯罪 惯犯系指实施一定类型的犯罪 惯犯犯罪生活占据全部生活大部分或依靠犯罪所得为社会来源 累犯则不然 2019 12 31 8 畸变的需要结构强烈的反社会意识作案动机斗争弱化情绪平稳典型的犯罪性格 内倾性明显意志两极性 抑制犯罪动机 实施犯罪熟练的犯罪技能和低下的生产生活技能犯罪心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强 甚至犯罪定型 2 惯犯的心理特征 2019 12 31 9 习惯性行为计划的周密性类似性狡诈性连续性残忍性坚决性 3 惯犯的行为特征 2019 12 31 10 四 偶犯心理 1 概念 相对惯犯而言在某种情境出现时发生犯罪行为的人 2 与初犯的区别年龄差异 偶犯在各年龄段的分布均匀 心理结构差异 初犯潜伏第二次 第三次的犯罪可能 偶犯心理具有瞬时性 2019 12 31 11 4 偶犯的行为特征 冲动性盲目性偶发性单独性简单性 不良的需要动机产生的瞬时性偏执的性格特征意志的两极性 3 偶犯的心理特征 4 偶犯的行为特征 2019 12 31 12 第二节不同年龄犯罪人的心理 1 成年人犯罪心理的形成心理欲求无法满足心理负荷沉重人际关系紧张2 成年人犯罪心理的特点犯罪认知结构完善利己性犯罪动机强烈犯罪心理的稳定性犯罪心理的隐蔽性犯罪心理的顽固性 一 成年人犯罪心理 2019 12 31 13 二 老年人犯罪心理 55岁 60岁 1 老年人犯罪心理的产生生活环境的变化 从社会回归家庭生理变化 老化2 老年人犯罪心理的基本特征认知倒错消极的情绪和情感 意志力薄弱体能不足 智能有余气质特征受到掩蔽或者加强不良需要3 老年犯罪的行为特征非暴力性重复性独立性 2019 12 31 14 1 青少年犯罪 在大多数国家 一般指少年或未成年人犯罪2 青少年犯罪概况 最初始于19世纪后半期的欧洲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 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呈增长趋势 进入20世纪90年代 略有回落 但从总体上看比例仍很高 三 青少年犯罪心理 2019 12 31 15 3 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特点低龄化趋势比较明显违法犯罪突发性青少年团伙犯罪突出犯罪向暴力化发展作案手段成人化再犯比例高因网络 毒品而诱发的青少年犯罪急剧上升 2019 12 31 16 近年来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主要有以下特点 1 最多的犯罪类型为抢夺 抢劫 盗窃 杀人 伤害 强奸等 2 模仿成人作案 性质趋于严重 3 流窜犯罪比较严重 4 团伙犯罪突出 5 犯罪前主要为农民 辍学无业者和学生 6 低学历者多 7 有劣迹史的多 8 犯罪年龄有降低的趋势 9 无明确动机的犯罪占一定比例 10 突发性犯罪的案件居多 11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12 作案区域明显 大多集中在城郊结合部 13 重新犯罪率高 2019 12 31 18 二 未成年人犯罪心理成因 社会化过程中的矛盾 一 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矛盾1 未成年人生理加速发育的表现 2 未成年人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 1 精力过剩与缺乏支配力的矛盾 2 好动好奇与分辨是非能力差的矛盾 3 容易兴奋与控制能力差的矛盾 4 性机能发育成熟与性道德观念 性法制观念缺乏的矛盾 二 心理结构内部各因素间的矛盾1 认识与情感的矛盾 2 认识与行为的矛盾 3 情感与意志行为的矛盾 4 独立性意向与认识能力的矛盾 5 自我意识的矛盾 19 三 未成年人主体与客观现实的矛盾1 辨别能力和抵制能力差与不良社会影响的矛盾 2 个人需求与客观可能性的矛盾 3 独立性意向增强与社会约束的矛盾 4 追求理想与客观条件的矛盾 三 犯罪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与行为特征 一 犯罪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1 认识特点 1 错误的人生观 2 法治观念的欠缺 3 不成熟的认知结构 20 2 情感特点 1 情绪体验的原始性 低级性 2 情绪的易激动性和外露性 3 情感的浅薄性 4 情感的极不稳定性 5 自尊感与自卑感的并存性 6 情感的冷酷性 3 意志特点 1 明显的两重性 2 冒险性 3 易受暗示性 21 4 动机特点 1 动机内容的多样性 2 贪婪性动机最为突出 3 犯罪动机产生的情景性 4 强烈的情绪性 5 无意识动机比较显著 6 不稳定性 5 个性特点 1 智力特点 2 神经 气质 类型 3 性格特点 22 二 犯罪未成年人的行为特征1 模仿性 2 冲动性 3 凶残性 4 结伙性 5 互感性 6 戏谑性 7 易变性 23 1 青少年期生理发育特点 青春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 出现生理发育三大巨变 身体外形的改变生理机能的成熟性成熟 4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1 生理发展特点 2019 12 31 24 2 心理发展特点 孤独感与强烈的交往需要的冲突独立性与依赖性的冲突好奇心强烈与辨别能力相对较低的冲突强烈的情绪冲动与理智控制的冲突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2019 12 31 25 3 身心发展矛盾与犯罪 旺盛的精力与调节能力低兴奋性高与控制能力低性发育成熟与道德观念缺乏 2019 12 31 26 1 犯罪青少年的心理特征 是非倒错的价值取向 膨胀扭曲的低级要求 不计后果的行为特征 盲目无知轻妄 5 青少年犯罪的心理特征 2019 12 31 27 某少管所1050名犯罪少年之犯罪动机 2019 12 31 28 6 青少年犯罪的行为表现 模仿性易受暗示性情境性戏谑性情绪性反复性 2019 12 31 29 案例 三少年杀人练胆 1998年8月 四川省某县三个初中毕业未考上高中的少年甲 16岁 乙 16岁 丙 15岁 相约到广州 闯社会 丙说 我们的社会经验不足 胆量也不够大 不知道在社会上会不会吃亏 甲说 我们可以先做件事情试一下 如果胆量够大就到广州去闯 如果胆子不够大就在家算了 做什么事情检验胆量呢 三个人商量了很久 决定杀人练胆 如果敢于杀人 说明就有胆量闯社会 如果不敢杀人 就不去闯社会 这天 三个人在街上闲逛 遇到甲的姐姐的同学丁 女 19岁 谎称甲姐邀请丁到家玩 将丁骗至甲家杀害 并碎尸食肉 情节十分恶劣 2019 12 31 30 一 女性犯罪的现状与趋势 女性犯罪普遍增长犯罪类型相对集中基于情感因素的犯罪较多犯罪手段向智能化 男性化演变犯罪性质日趋严重女性在男女混杂的犯罪团伙中的 粘合剂 作用明显女性犯罪人的文化层次较低 青少年女性犯罪突出 第三节女性犯罪心理 2019 12 31 31 二 女性犯罪的心理特点 犯罪动机以享乐 情感和报复为主女性犯罪动机的形成具有恶逆变性认知范围狭小 易受暗示情绪波动性大 冲动性非力量型隐蔽性 欺骗性 间接性性色彩浓厚 三 女性犯罪的行为特征 2019 12 31 32 一 女性犯罪心理成因 一 生理原因 二 心理原因1 爱慕虚荣 2 依附心理 三 家庭原因 四 社会原因1 社会性别角色 2 社会不良风气 2019 12 31 3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