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病损的康复.ppt_第1页
周围神经病损的康复.ppt_第2页
周围神经病损的康复.ppt_第3页
周围神经病损的康复.ppt_第4页
周围神经病损的康复.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学系黄澎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2 本次课主要内容 周围神经的结构周围神经损伤的病理改变周围神经损伤的常见原因和分类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周围神经损伤的评定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 基本概念 周围神经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4 周围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由脑 脊髓以及与它们相连并遍布全身各处的周围神经组成 在人体各器官 系统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神经系统分类中枢神经系统 包括脑和脊髓 分别位于颅腔和椎管内 周围神经系统 一端与中枢神经系统相连 另一端通过各种末梢装置与身体其它器官 系统相连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5 周围神经系统分类 根据与中枢不同部位的联系分脑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中与脑相连的部分 共12对 脊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中与脊髓相连的部分 共31对 根据其在各器官 系统中的分布不同分躯体神经 分布于体表 骨 关节和骨骼肌 内脏神经 支配内脏 心血管 平滑肌和腺体 简单分类 叙述的方便 脑神经脊神经内脏神经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6 植物神经系统 脑 脊神经和内脏神经中各自都有感觉和运动成分 在周围神经中感觉神经是将神经冲动自感受器传向中枢 称为传入神经 运动神经是将神经冲动自中枢传向周围的效应器 称传出神经 内脏神经中的传出部分专门支配似乎不受人的主观意志所控制的平滑肌 心肌和腺体的运动 称自主神经系统或植物神经系统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7 周围神经病损 周围神经病损是指周围运动神经 感觉神经和植物神经的结构和功能障碍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8 周围神经病损 临床上相当多见 许多因素如感染 缺血 外伤 代谢障碍 中毒 营养缺乏以及一些先天性的原因均可引起周围神经病变 所致的功能障碍常常很严重 近20年来 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和神经营养因子的临床应用 使周围神经病损的治疗效果大大提高 但功能障碍的恢复离不开康复治疗 积极的 合适的康复处理不仅能预防或减轻并发症 而且能促进神经的修复与再生 最快地恢复实用的功能 减少残疾的发生 一 周围神经的结构 周围神经的结构周围神经损伤的病理改变周围神经损伤的常见原因和分类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周围神经损伤的评定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10 周围神经 周围神经由神经细胞 雪旺细胞 Schwann scell 结缔组织 血管 淋巴管以及特殊支持细胞组成 神经细胞 雪旺细胞 特殊支持细胞 如神经胶质细胞等 结缔组织 血管 淋巴管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11 神经细胞 神经元 由胞体部分和突起部分构成 轴突是其中的一个最重要的胞突 其末端反复分支后或与其他神经元接触 或远至其他器官参与构成效应器 雪旺细胞包绕轴突形成神经纤维 在保护轴突及轴突再生方面起重要作用 上万条纤维集中在一起形成神经束 一个或数个神经束由结缔组织联系在一起 就组成了周围神经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12 拥有单个轴突的神经元 箭头表示冲动传导方向 有髓鞘及无髓鞘神经纤维与雪旺氏细胞的关系示意图 神经元的结构 神经纤维的解剖图 神经细胞与轴突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14 束膜 轴突最外层包绕神经内膜 若干轴突组成一个神经束 有束膜包绕 若干神经束组成神经干 外包的结缔组织膜称为神经外膜 神经内膜 束膜及外膜均有防神经受伤过度牵拉的作用 尤以后二者为重要 神经的血液供给丰富 血管进入神经外膜后 多纵行吻合后再分枝 然后达束膜 在内膜也有众多毛细血管网 外膜内有淋巴管 神经干的组成 二 病理改变 周围神经的结构周围神经损伤的病理改变周围神经损伤的常见原因和分类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周围神经损伤的评定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 周围神经的溃变与再生图解 1 正常神经纤维 2 神经纤维断离处及近端的一部分髓鞘及轴突溃变 3 雪旺细胞增生 轴突生长 4 多余的轴突消失 神经纤维再生完成 正常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断离处及近端的一部分髓鞘及轴突溃变 雪旺细胞增生 轴突生长 多余的轴突消失 神经纤维再生完成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18 1 神经损伤程度分类 神经损伤的原因众多 损伤的程度不一 不同程度损伤 其预后 治疗方法亦不相同 因此 应充分了解神经致伤的原因 熟悉神经损伤的分类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19 Seddon分类法 Seddon于1943年提出三种周围神经损伤的类型神经失用 neurapraxia 神经纤维不出现明显的解剖和形态上的改变 远端神经纤维不出现退行性改变 为暂时性的生理性阻断 神经传导功能于数日至数周内自行恢复 轴突断裂 axonotmesis 轴突在髓鞘内断裂 鞘膜完整 远端神经纤维发生退行性改变 经过一段时间后神经可自行恢复 神经断裂 neurotmesis 神经束或神经干完全断裂 或为疤痕组织分隔 需通过手术缝接 缝合神经后可恢复功能或功能恢复不完全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20 Sunderland分类法 1968年Sunderland将神经损伤的程度分为五度第一度损伤 传导阻滞 神经纤维的连续性保持完整 无华勒变性 通常在3 4周内自行恢复 第二度损伤 轴突中断 但神经内膜管完整 损伤远端发生华勒变性 可自行恢复 轴突以每日1 2mm速度向远端生长 第三度损伤 神经纤维 包括轴突和鞘管 横断 而神经束膜完整 有自行恢复的可能性 但由于神经内膜疤痕化 恢复常不完全 第四度损伤 神经束遭到严重破坏或断裂 但神经干通过神经外膜组织保持连续 很少能自行恢复 需手术修复 第五度损伤 整个神经干完全断裂 需手术修复才能恢复 Sunderland分类法中的第三 四 五度损伤与Seddon分类法中的神经断裂相当 只是神经损伤程度上有所差异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21 2 周围神经损伤的病理 损伤后的变性神经外组织的病理改变周围神经的再生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22 2 1损伤后的变性 周围神经损伤后的病理改变 取决于损伤的程度 第一度损伤 可不出现组织形态学上的改变 或只出现损伤远端脱髓鞘反应 二度以上损伤 均出现神经纤维的变性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23 典型的病理反应 从病理学上讲 神经损伤可发生两种典型的病理反应 局部脱髓鞘反应 轴突变性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24 神经变性 神经变性根据其发生的部位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损伤部位的改变 损伤局部出现损伤性反应 一般形成一个炎性反应区域 严重者出现纤维增生 疤痕形成 远端神经的变性 远端神经的变性是由于损伤使细胞体对其远端胞突的营养中断所造成的 有髓纤维的这种变性也称为华勒变性 无髓纤维的变性进展较有髓纤维缓慢 在伤后6 30h 轴突肿胀 髓鞘板层破裂并变为不规则 伤后2 3d 线粒体嵴出现空泡 神经微丝及微管肿胀 断裂 髓鞘裂解成微粒 伤后1w左右 轴突内细胞器消失 近端神经的变性 近端神经纤维的逆行性改变类似于远端 但较为局限 一般不超过一个朗飞氏结 神经胞体 也出现相应的反应性变性 分为反应期和恢复期 一部分神经细胞在反应期后发生退变 崩解死亡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25 2 2神经外组织的病理改变 周围神经对其所支配的组织有两个方面的作用 功能性作用 兴奋冲动传导抵达末梢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作用于突触后膜 从而改变所支配组织的功能活动 营养性作用 神经通过末梢经常释放某些物质 调整所支配组织的内在代谢活动 影响其结构 生化和生理的变化 神经损伤后 其支配的组织失去了神经的功能性作用和营养作用 会发生一系列组织形态学上的改变 肌肉萎缩感觉 运动障碍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26 肌肉萎缩 正常成人男性肌肉纤维直径为48 65微米 女性为33 53微米 如果男性肌纤维直径小于35微米 女性小于28微米 即为肌萎缩 肉眼可见肌肉体积缩小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27 神经中断后 其支配的肌肉即失去收缩功能 肌张力消失 肌肉内的糖原合成减慢 蛋白质分解加速 肌肉逐渐萎缩 伤后第二周 肌肉出现纤维性颤动 纤颤的后果是加速了肌肉的能量消耗 加快了肌肉萎缩 肌肉的质量在数周后减少了一半 ATP分解明显减少 晚期 纤颤消失 肌肉周围纤维组织沉积 运动终板在伤后15个月内若得不到神经的再支配 将会变性消失 为不可逆性变化 一般说来 肌肉失神经支配1年 功能恢复效果就很差 失神经支配2年就更难恢复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28 感觉障碍 神经损伤后 其感觉神经纤维分布区域的各种感觉均减退或消失 皮肤皱纹萎缩甚至消失 容易受伤而不易愈合 常形成慢性溃疡 与运动功能的恢复不同 皮肤感觉功能的恢复似不受失神经时间的限制 资料表明 神经损伤数年后 经修复感觉功能仍能恢复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29 2 3周围神经的再生 周围神经损伤后经过初期的反应阶段 即开始再生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再生和变性是同时进行的 并且有些变化既是变性 也是再生 如雪旺细胞增生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30 远端轴突 远端轴突和髓鞘裂解成颗粒状后 被雪旺细胞和吞噬细胞清除 然后 雪旺细胞开始分裂 在原来的神经内膜管内形成很多纵行排列的细胞柱 此后增生良好的雪旺细胞柱维持静止状态一个时期 等待轴突长入 若长时间无轴突长入 细胞柱就开始萎缩塌陷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31 近端轴突 近端轴突在神经中断数小时后开始芽状增生 若神经内膜管完整 可为再生轴突通过损伤处提供通道 引导轴突长入终末器 若神经已断裂 则伤后10天左右 近侧断端长出许多轴芽 向各个方向寻找远端 远端神经对轴突有趋化作用 使其易于长入远端的神经内膜管中 若神经两断端间隙为疤痕组织所充填 则再生轴突无法通过 就迂曲回旋 形成团状神经瘤 而远端雪旺细胞聚集增生形成神经胶质瘤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32 再生速度 轴突再生的速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很大 进入损伤区生长速度约为0 25mm d 通过神经吻合口约需10 14天 进入远端后 生长速度大大加快 大多数可达2mm d左右 少数可达4mm d 但若远端神经内膜管受压 则生长变得很慢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33 当再生轴索成功到达末端 则与终末器官形成突触连结 此时 轴索不再延长 而是增粗 髓鞘增厚 功能不断趋于完善 一般说来再生轴索的结构和功能很难完全恢复到正常程度 从神经纤维长入终末器官到效应器出现生理功能 这一过程约需2周 三 常见原因和分类 周围神经的结构周围神经损伤的病理改变周围神经损伤的常见原因和分类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周围神经损伤的评定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35 周围神经损伤的病因 造成周围神经病损的原因很多 其中开放性损伤 牵拉伤和骨折脱位造成的损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神经致伤原因 损伤原因不同分类神经炎 将属于炎症性质的称为神经炎 周围神经损伤 受外力作用而发生的损伤 周围神经病 由于营养 代谢障碍 中毒等所致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36 1 轴突病变 先天性获得性A 中毒金属 砷 汞 铝 铊 锰溶剂 己烷 四氯化碳 有机磷药物 氯喹 长春新碱 呋喃类等饮食 山黧豆 河豚 毒覃动物毒素 毒蛇B 代谢障碍 糖尿病 肾功能衰竭 肝功能衰竭 吡咯紫质沉着症 慢性甲状腺机能不足C 营养缺乏 维生素B12 B6 叶酸 蛋白质 烟酸 核黄素 硫胺D 其他 癌 骨髓瘤 结缔组织疾病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37 2 髓鞘病变 先天性获得性A 原因不明性感染急慢性髓鞘病 Guillain Barre综合症 复发性髓鞘病 疫苗后髓鞘病 婴儿髓鞘病B 中毒引起白喉毒素铅 碲 砷中毒六氯苯中毒氰化物中毒AETT中毒C 代谢障碍 糖尿病 白蛋白异常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38 3 其它型病损 机械性压迫 牵拉 断离 撕裂伤 火器伤 慢性摩擦伤缺血性胶原血管病 其它血管病 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感染性带状疱疹 麻风 其他病毒感染其它淀粉样变 肿瘤 粘液多糖病 神经周炎 热 冷损伤 电击损伤 放射损伤 四 临床表现 周围神经的结构周围神经损伤的病理改变周围神经损伤的常见原因和分类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周围神经损伤的评定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40 临床表现 周围神经病损后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 感觉障碍 同时可有肢体营养障碍和植物神经系统紊乱等表现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41 1 运动障碍 弛缓性瘫痪 肌张力降低 肌肉萎缩 抽搐 日常生活 工作中某些功能性活动能力障碍 臂丛神经损伤者 由于上肢运动障碍可不同程度地影响进食 个人卫生 家务活动以及写字等手精细动作 坐骨神经损伤者可出现异常步态或行走困难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42 2 感觉障碍 包括主观感觉障碍和客观感觉障碍 一般情况下 病人的主观感觉障碍比客观感觉障碍多而且明显 在神经恢复过程中 病人感到的灼痛 感觉过敏往往难以忍受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43 2 1主观感觉障碍 主观感觉障碍 指没有任何外界刺激的情况下出现的感觉障碍 包括 感觉异常如局部麻木 冷热感 潮湿感 震动感 以麻木感多见 自发疼痛是周围神经病损后最突出的症状之一 随损伤的程度 部位 性质的不同 疼痛的性质 发生时间 程度也千差万别 常见的有刺痛 跳痛 刀割痛 牵拉痛 灼痛 胀痛 触痛 撕裂痛 酸痛 钝痛等 同时伴有一些情感症状 幻痛 周围神经损伤伴有肢体缺损或截肢者会有幻肢痛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44 2 2客观感觉障碍 客观感觉障碍主要包括 感觉丧失 深浅感觉 复合觉 实体觉丧失 感觉减退感觉过敏即感觉阈值降低 小刺激出现强反应 以痛觉过敏最多见 其次是温度觉过敏 感觉倒错 如将热的误认为是冷的 较少见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45 3 反射障碍 反射是神经活动的基础 分为浅反射和深反射两大类 浅反射 刺激皮肤或粘膜引起的反射 深反射 刺激作用于肌肉 肌腱 骨膜和关节的本体感受器而引起的反射 周围神经病损后 其所支配区域的深浅反射均减弱或消失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46 常见的神经反射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47 3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有两方面的表现 刺激性病损时出现皮肤发红 皮温升高 潮湿 角化过度及脱皮等 破坏性病损时表现为皮肤发绀 冰凉 干燥无汗或少汗 菲薄 皮下组织轻度肿胀 指甲 趾甲 粗糙变脆 毛发脱落 甚至发生营养性溃疡 植物神经支配平滑肌 心肌和腺体的运动 五 康复评定 周围神经的结构周围神经损伤的病理改变周围神经损伤的常见原因和分类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周围神经损伤的评定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49 康复评定 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可以初步判断神经受损的部位和程度 为了进一步确定神经受损的性质 作出预后判断 确定康复目标 制订康复计划 评价康复效果 还必须进行一系列的功能检查和评定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50 1 运动功能的检查与评定 观察畸形 肌肉萎缩 肿胀的程度及范围必要时用尺测量或容积仪测量对比 肌力和关节活动范围测定同时对耐力 速度 肌张力予以评价 注意对昏迷病人可进行轻瘫试验 坠落试验 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评定英国医学研究院神经外伤学会将神经损伤后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分为六级 这种分法对高位神经损伤很有用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51 周围神经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等级 0级 M0 肌肉无收缩1级 M1 近端肌肉可见收缩2级 M2 近 远端肌肉均可见收缩3级 M3 所有重要肌肉能抗阻力收缩4级 M4 能进行所有运动 包括独立或协同的5级 M5 完全正常英国医学研究院神经外伤学会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52 2 感觉功能评定 常规感觉检查包括神经干扣击试验 tina症 感觉功能恢复评定对感觉功能的恢复情况 英国医学研究院神经外伤学会也将其分为六级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53 感觉系统检查 浅感觉痛觉温度觉触觉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觉震动觉复合感觉皮肤定位觉两点辨别觉图形觉实体觉重量觉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54 2 1感觉检查 不同感觉神经有其特定支配区 但有交叉支配现象 神经受损后 感觉消失区往往较实际支配区小 且边缘有一感觉减退区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55 2 2感觉功能恢复评定 0级 S0 感觉无恢复1级 S1 支配区皮肤深感觉恢复2级 S2 支配区浅感觉和触觉部分恢复3级 S3 皮肤痛觉和触觉恢复 且感觉过敏消失4级 S3 感觉达到S3水平外 二点辨别觉部分恢复5级 S4 完全恢复英国医学研究院神经外伤学会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56 3 ADL能力评定 ADL 日常生活活动 是人类在生活中反复进行的最必需的基本活动 周围神经病损后 会不同程度地出现ADL能力困难 ADL评定对了解病人的能力 制订康复计划 评价治疗效果 安排重返家庭或就业都十分重要 ADL内容 分值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57 4 电生理学评定 应用不同的物理参数的电刺激来判明神经或肌肉的功能状态 以诊断疾病的方法称为电刺激式诊断法 对周围神经病损 电生理学检查具有重要的诊断和功能评定价值 强度 时间曲线检查肌电图检查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58 4 1强度 时间曲线检查 反映阈强度 I 随着通电时间 t 的缩短而变化的曲线 称为强度 时间曲线 通过时值测定和曲线描记判断肌肉为完全失神经支配 部分失神经支配及正常神经支配 它可对神经损伤程度 恢复程度 损伤的部位 病因进行判断 对康复治疗有指导意义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59 强度时间曲线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60 4 2肌电图检查 通过针极肌电图检查 可判断神经受损的程度是神经失用 轴突断离 神经断离 通过纤颤电位 正锋波数量减少 出现多相新生电位可判断神经再生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对损伤以外的神经病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六 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 周围神经的结构周围神经损伤的病理改变周围神经损伤的常见原因和分类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周围神经损伤的评定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62 总体处理原则 用修复的方法治疗神经断裂 用减压的方法解除骨折端压迫 用松解的方法解除瘢痕粘连 用锻炼的方法恢复肢体功能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63 1 存在的问题 在病史采集 体检 功能评定之后 应将材料整理分析 根据全面康复的原则 找出病人存在的主要问题 这些问题既包括组织 器官上的病损 也应包括心理上 日常生活上 社会交往上的功能障碍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64 周围神经病损的常见问题 神经损伤 运动功能障碍 感觉 知觉功能障碍 关节肿胀 僵硬 其它器官系统的病损 合并症 如糖尿病 骨折 感染等 日常生活活动不能自理 有压疮的可能 皮肤溃疡迁延不愈 心理障碍 社会交往方面的问题 职业 经济上的问题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65 2 康复目标 康复目标可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短期目标早期 主要是及早消除炎症 水肿 促进神经再生 防止肢体发生挛缩畸形 恢复期 促进神经再生 恢复神经正常功能 矫正畸形 长期目标使病人最大限度地恢复原有的功能 恢复正常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 重返工作岗位或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 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66 3 康复措施与方法 病损早期的康复恢复期的康复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67 3 1病损早期的康复 病损早期的康复主要是针对致病因素去除病因 消除炎症 水肿 减少对神经的损伤 预防挛缩畸形的发生 为神经再生准备一个好的环境 治疗应根据不同病情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 病因治疗运动疗法理疗矫形器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68 病因治疗 尽早除去致病因素 减轻对神经的损伤 神经压迫 神经嵌压症 者 可用手术减压 营养代谢障碍者 应补充营养 纠正代谢障碍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69 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在周围神经病损的康复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保持功能位主动运动被动运动应注意在神经损伤的急性期 动作要轻柔 运动量不能过大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70 1 保持功能位 周围神经病损后 为了预防关节挛缩 保留受累处最实用的功能 应将损伤部位及神经所支配的关节保持良好的姿位 在大多数情况下 应保持在功能位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71 2 被动运动和推拿 借助治疗师或器械的力量进行的运动为被动运动 病人用健康部位帮助患处运动为自我被动运动 被动运动的主要作用为保持和增加关节活动度 防止肌肉挛缩变形 保持肌肉的生理长度和肌张力 改善局部循环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72 在周围神经麻痹后即应进行被动运动 但只要病人能进行自我运动就应让病人进行自我被动运动 当肌力达到2 3级时 就应进行助力运动 被动运动时应注意 在无痛范围内进行 在关节正常活动范围内进行 不能过度牵拉麻痹肌肉 运动速度要慢 周围神经和肌腱缝合术后 要在充分固定后进行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73 3 主动运动 如神经病损程度较轻 肌力在2 3级以上 在早期也可进行主动运动 注意运动量不能过大 尤其是在神经创伤 神经和肌腱缝合术后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74 理疗 温热激光水疗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75 1 温热疗法 早期应用短波 微波透热疗法 可以消除炎症 促进水肿吸收 有利于神经再生 应用热敷 蜡疗 红外线照射等 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缓解疼痛 松解粘连 促进水肿吸收 治疗时要注意温度适宜 尤其是有感觉障碍和局部血循差时 容易发生烫伤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76 2 激光疗法 常用氦 氖激光 10 20mW 或半导体激光 200 300mW 照射病损部位或沿神经走向选取穴位照射 有消炎 促进神经再生的作用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77 3 水疗法 用温水浸浴 旋涡浴 可以缓解肌肉紧张 促进局部循环 松解粘连 在水中进行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 可防止肌肉挛缩 水的浮力有助于瘫痪肌肉的运动 水的阻力使在水中的运动速度较慢 防止运动损伤发生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78 矫形器 夹板 周围神经病损特别是损伤后 由于神经修复所需的时间很长 很容易发生关节挛缩 因此早期就应将关节固定于功能位 矫形器 夹板 常用来固定关节 早期 夹板使用目的主要是防止挛缩等畸形发生 恢复期 夹板使用目的有矫正畸形和助动功能 常见周围神经病损及其矫形器的应用 悬吊弹簧夹板 左 纠正下垂右 锻炼腕 指活动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81 夹板应合身 要注意夹板对骨突部位特别是无感觉区的压迫 防止发生压疮 要教育病人懂得为什么要用夹板 如何正确使用 何时使用 使用多久等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82 3 2恢复期的康复 急性期炎症水肿消退后 即进入恢复期 康复重点促进神经再生 保持肌肉质量 增强肌力 促进感觉功能恢复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83 1 促进神经再生 理疗和药物可以促进神经再生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84 理疗 在本世纪初就开始了电场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的研究 1934年Willians 1946年Marsh等学者证实直流电的正负极对神经纤维的作用效果相反 即神经纤维具有明显的负极趋向性 此后采用全植入式电极微弱电流刺激促进神经再生在实验动物身上取得了成功 1974年Wilson和Jagadeesh首次证实脉冲电磁场可促进周围神经和脊髓损伤的修复 临床上已经有一些报道 脉冲电磁场能使神经病损病人早期得到康复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85 电流电场法用低频脉冲电流 如TENS 高压低频电流 或直流电 一般将阴极置于神经损伤远端 阳极放在近端 电流强度要小 刺激时间要长 脉冲电磁场法可选用脉冲短波 脉冲微波 脉冲磁疗 电容式电极对置于神经病损部位 脉冲频率82或110Hz 输出强度5 8档 平均输出功率20W左右 每次治疗20min 每日1次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86 药物 药物 神经营养因子 NTFs NTFs是一组能对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发挥营养作用的特殊物质 常为靶组织产生的特异蛋白分子 经过轴突逆行运转至神经胞体 并与特定的受体结合 激活细胞代谢 从而发挥作用 根据其来源和特点 目前可将NTFs分为十余个类别 其中神经生长因子 NGF 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FGF 研究得最早和最多 并已在临床应用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87 2 减慢肌肉萎缩 周围神经病损后 当受累肌肉完全瘫痪 强度 时间曲线检查为完全失神经支配曲线 肌电图检查无任何动作电位或只有极少的动作电位时 应采取措施以防止 延缓 减轻失神经肌肉萎缩 保持肌肉质量 以迎接神经再支配 康复措施有神经肌肉电刺激 NES 按摩 被动运动等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88 3 增强肌力 促进运动功能恢复 当神经再生进入肌肉内 肌电图检查出现较多的动作电位时 就应开始增强肌力的训练 以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89 运动疗法 根据病损神经和肌肉瘫痪程度 编排训练方法 运动量由助力运动 主动运动 抗阻运动顺序渐进 动作应缓慢 范围应尽量大 运动疗法与温热疗法 水疗配合效果更佳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90 当肌力为1 2级时 使用助力运动 方法有 治疗师帮助病人做 病人健侧肢体辅助患侧肢体运动 借助滑轮悬吊带 滑板 水的浮力等减轻重力运动 当肌力为2 3级时 采用范围较大的助力运动 主动运动 逐渐减少辅助力量 但应避免肌肉过度疲劳 当肌力增至3 4级时 就进行抗阻运动 同时进行速度 耐力 协调性和平衡性的训练 多用哑铃 沙袋 弹簧 橡皮条 也可用组合器械来抗阻负重 增加肌力的抗阻运动方法有 渐进抗阻运动 短暂最大负载等长收缩练习 等速练习 原则是大重量 少重复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91 电疗法 可选用NES或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后者效果更好 并能帮助病人了解在神经再支配早期阶段如何使用肌肉 治疗中必须根据病情调整治疗参数 随着神经的再支配 肌肉的功能逐渐恢复 因此电刺激的波宽和断电时间逐渐缩小 每次治疗肌肉收缩的次数逐渐增加 当肌力达到4级时 就可停止电刺激治疗 改为抗阻运动为主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92 作业疗法 根据功能障碍的部位及程度 肌力和耐力的检测结果 进行有关的作业治疗 比如ADL训练 编织 打字 木工 雕刻 缝纫 刺绣 泥塑 修理仪器 文艺和娱乐活动等 治疗中不断增加训练的难度与时间 以增强肌肉的灵活性和耐力 应注意防止由于感觉障碍而引起机械摩擦性损伤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93 4 促进感觉功能的恢复 周围神经病损后 出现的感觉障碍主要有局部麻木 灼痛 感觉过敏 感觉缺失 不同症状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94 局部麻木感 灼痛 有非手术疗法和手术治疗 非手术疗法药物 镇静 镇痛剂 维生素 交感神经节封闭理疗 TENS 干扰电疗法 超声波疗法 磁疗 激光照射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 电针灸等 手术治疗对非手术疗法不能缓解者 可以选择手术治疗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95 感觉过敏 采用脱敏疗法 皮肤感觉过敏是神经再生的常见现象 反复刺激敏感区可以克服敏感现象 若皮肤过敏不克服 就很难进一步作其它康复治疗 如夹板固定 肌力训练 作业治疗等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96 脱敏治疗包括两方面 一是教育病人使用敏感区 告诉病人如果不使用敏感区 其它功能训练就无法进行 这种敏感是神经再生过程的必然现象和过程 二是在敏感区逐渐增加刺激 水疗 旋涡浴 开始用慢速 再逐渐加快 15 30min 按摩 先在皮肤上涂按摩油 作环形按摩 若有肿胀 可由远端向近端按摩 异物刺激 用各种不同质地不同材料的物品刺激 如毛巾 毛毯 毛刷 沙子 米粒 小玻璃珠等 振动 扣击 如用扣诊锤 铅笔橡皮头扣击敏感区以增加耐受力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97 感觉丧失 在促进神经再生的治疗基础上 采用感觉重建方法治疗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98 早期训练一旦病人对固定物体接触有感觉 应立即进行慢速适应性感觉纤维的训练 即对固定的触觉或压力的反应 如用手指接触一些钝性物体 先在直视下 然后在闭眼时练习 下一步进行快速适应性感觉纤维的训练 即对移动物体的反应 让病人先在直视下 以后在闭眼时接触 识别移动的物体 后期训练在直视下或闭眼时触摸各种不同形状 大小的物体 如硬币 纽扣 绒布 手表等常用物品 使病人能区分物品的大小 形状 重量 质地等 一般病人在训练4 5天后就有改善 原来没有两点辨别能力的病人在2 6周内可获得正常功能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99 5 解除心理障碍 周围神经病损病人 往往伴有心理问题 担心病损后不能恢复 就诊的经济负担 病损产生的家庭和工作等方面的问题 主要表现有急躁 焦虑 忧郁 躁狂等 可采用医学教育 心理咨询 集体治疗 病人示范等方式来消除或减轻病人的心理障碍 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 积极地进行康复治疗 也可通过作业治疗来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100 6 病人的再教育 激发患者的主管能动性必须让病人认识到单靠医生和治疗师 不能使受伤的肢体完全恢复功能 病人应积极主动地参与治疗 早期就应在病情允许下 在肢体受限范围内尽早活动 以预防水肿 挛缩等并发症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101 防止再损伤患者因有感觉丧失 无感觉区容易被灼伤 外伤 一旦发生了创伤 由于伤口有营养障碍 较难愈合 无感觉区也容易发生压迫溃疡 在夹板或石膏内应注意皮肤是否发红或破损 必须教育病人不要用无感觉的部位去接触危险的物体 如运转中的机器 搬运重物 烧饭 煮水时易被烫伤 吸烟时烟头也会无意识地烧伤无感觉区 对有感觉丧失的手 手指 应经常保持清洁 戴手套保护 若坐骨神经或腓总神经损伤 应保护足底 特别是在穿鞋时 要防止足的磨损 若出现石膏 夹板的松脱 碎裂 应立即去就诊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102 7 手术治疗 对保守治疗无效而又适合或需要手术治疗的周围神经损伤病人 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可分为神经探查修复术早期肌腱移位术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103 神经探查 修复术其指征为 开放性损伤 闭合性损伤或经过神经修复术的病例 经过一定时间后无神经再生的表现 功能障碍加重 神经疼痛加剧者 经过保守治疗已恢复一定功能而停留在某一水平 但主要的功能未恢复者 神经损伤的平面较高 程度严重者 损伤部位有压痛明显的神经瘤 神经功能恢复不满意者 神经移植术后 神经生长停留在第二缝合口的时间超过1个月而不长入远段者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104 肌腱移位术用于上肢的神经损伤 如臂丛损伤 高位桡神经 正中神经麻痹 适用于对严重的神经损伤 虽经修复术仍不期望有良好的恢复时 可用麻痹肌肉附近的正常肌肉移位至麻痹肌 代替其功能 这样可以较早地恢复手的功能 减少挛缩的机会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105 4 常见并发症的康复处理 肿胀关节挛缩和僵硬继发性外伤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106 4 1肿胀 肿胀是由病损后循环障碍 组织液渗出增多所致 是创伤后必然出现的组织反应 慢性水肿渗出液内富有蛋白质 在组织内沉积形成胶原 引起关节挛缩 僵硬 因此应采取措施减少水肿发生的倾向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107 防治 抬高患肢将肢体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 可促进静脉和水肿液体回流 向心性按摩和被动运动可促进静脉和淋巴回流 减轻水肿 热疗温水浴 蜡疗 电光浴等 必须注意温度不能太高 以免烫伤感觉缺失的部位 高频透热疗法短波 超短波 微波等 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促进水肿吸收 低中频电疗如TENS 干扰电疗 正弦调制中频电疗等 其它可用弹力绷带压迫 但压力不能太高 2019 12 31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108 4 2关节挛缩和僵硬 由于水肿 疼痛 关节制动 受累肌与其拮抗肌之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