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SCAD的SVPWM变流器闭环控制仿真研究.doc_第1页
基于PSCAD的SVPWM变流器闭环控制仿真研究.doc_第2页
基于PSCAD的SVPWM变流器闭环控制仿真研究.doc_第3页
基于PSCAD的SVPWM变流器闭环控制仿真研究.doc_第4页
基于PSCAD的SVPWM变流器闭环控制仿真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PSCAD的SVPWM变流器闭环控制仿真研究 郭亚森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1189) 【摘要】介绍了d-q坐标系下的前馈解耦控制策略,并在分析SVPWM控制策略与控制算法的基础上,基于PSCAD仿真软件对三相电压型SVPWM整流器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实现整流功能,证明了仿真的正确性。 关键词svpwm;闭环控制;控制算法;pscad;整流器 SimulationofSVPWMClosed-loopConverterControlSystemBasedonPSCAD GUOYa-sen (SoutheastUniversitycollegeofElectricalEngineering,NanjingJiangsu211189,China) 【Abstract】Thispaperanalyzesthefeedforwarddecouplingcontrolstrategyunderd-qcoordinatesatfirst.ThenbasesonthefurtheranalyzingofSVPWMcontrolstrategyandcontrolalgorithm,ithascarriedonthesimulationanalysisofthree-phasevoltagetypeSVPWMrectifierbasedonPSCADsimulationsoftware.Thesimulationprocesshasalsobeenintroduceddetailed.Finally,thesimulationresultsshowthatthismethodcanrealizetherectifierfunctionandprovethevalidityofexperiment. 【Keywords】SVPWM;Closed-loopcontrol;Controlalgorithm;PSCAD;Rectifier 0引言 经济的飞速发展为电力事业带来了崭新的机遇,微处理器技术不断推崇出新,涌现出了多种新型的整流器控制技术。SVPWM整流控制技术相比较于传统的PWM整流技术具有诸多优点,可以实现功率因数的可调、能量的双向流动。随着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现已广泛应用于变频调速、新能源发电等领域1-3。 SVPWM的全称为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首先选定以交流侧三相对称电压所产生的旋转磁场圆作为参考标准,然后令不同的开关模式下所产生的实际磁通对参考圆形磁链进行追踪,从而形成PWM波形。在分析整流器基本拓扑模型的基础上,选取适当的目标参数,结合比例积分调节原理,运用同步相位角的控制方法,可以得到基于空间矢量的SVPWM整流控制策略4-5。 本文的主要内容为,简述d-q坐标系下的前馈解耦控制策略,并将其融入到三相电压型SVPWM的整流系统中,最后通过PSCAD仿真软件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 1SVPWM的控制策略 1.1d-q坐标系下前馈解耦控制 本文采用的控制策略基于d-q坐标系,其相对于a-b-c坐标系下具有更高的动静态性能,具体对比研究本文不在赘述。主要针对电压型整流器开展研究,将这种整流器简称为VSR(VoltageSourceRectifier)。对三相VSR的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发现,双闭环控制系统在其中可以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主要包括电压外环控制与电流内环控制。电压外环所起到的主要作用为控制直流侧的电压,电流内环则根据电压外环输出所得到的反馈电流进行进一步的电流控制。 三相VSR的d-q模型可以描述为: 对图1控制结构进行简化,可以分别得到d轴与q轴的等效简化控制结构。以d轴为例,进行简化计算,可以得到如下图2所示的d轴简化控制结构。 1.2基本空间电压矢量 如下图3所示为三相VSR的主电路图。ek(t)(k=a,b,c)为电网电动势瞬时值;L为交流侧电感;R为交流侧等效电阻;C为直流电容;vdc为直流电压;idc、iL为直流侧输入与输出电流;Sk,Sk(k=a,b,c)为全控型开关器件;RL为直流侧负载;eL为直流侧电动势;N为参考地。 上图3中每一相桥臂相对应的两个开关以“互补”的方式进行工作。在某一时刻,若上侧管导通,则与之相对应的下侧管需断开。此时,为了统计计算方便,可以将每相桥臂的工作状态分为上侧导通与下侧导通两种。由于每相有两种开关模式,共分为三相,很容易计算出三相PWM整流器共有(2)3=8种模式,可以如下式所示定义开关函数: 对三相VSR交流侧相电压进行转换至复平面中,可以进一步得到下图4所示的SVPWM空间矢量图。 三相VSR交流侧的电压值均可以由上图4中的8个电压矢量合成表示出。这8个电压矢量包括6个非零矢量与2个零矢量,其中非零矢量的幅值为2Udc/3,U0(000),U7(111)由于模为零定义为零矢量。当用这8个电压矢量去向电压圆逼近时,可以在输入端获得一相应的三相正弦电压波。由此分析得出,任一电压矢量均可以由相对应的开关组合进行表示。 计算分析所得电压空间矢量如下: 通过8条空间电压矢量的合成,可以得到复平面上的任一矢量,合成方法有多种,本文所采用的方法为双三角形法。如图5所示,在矢量V*的中点位置处插入零矢量V7,两空间矢量在中点相交从而形成两个三角形。 若假设矢量在I处,则V*可由V1,V2,V07合成,通过三角关系计算可以得到: 其中,T1,T2,T07为矢量V1,V2,V07的作用时间;Ts为PWM周期;m为SVPWM调制系数。 2SVPWM控制算法的实现 判断扇区时,只需知道A、B、C三个参量的正负即可,因此,当A、B、C大于零时,取值为1;当小于零时,取值为0。SECTOR为中间计算值,N为实际的扇区号。可以得到如下表1所示的扇区判断表。判断分析电压参量A、B、C的正负即可知道电压指令V*所在扇区。 t1、t2按表2取值后,还要进行饱和判断: 若t1+t2T(T为系统PWM周期),则令t1=t1T/(t1+t2),t2=t2T/(t1+t2)。 为令开关次数较低,本文发送每个扇区的各个矢量时采用七段式空间矢量合成规则。这种方法指得是,在矢量空间的每个扇区,零矢量都要以作为开始,且以作为结束,中间的零矢量全部为。 确定了所在扇区与发送顺序后,下一步对空间电压矢量投放的切换点进行计算。此时定义: 3仿真实验 取如下作为仿真参数:系统电网的三相电压有效值为220V,频率为50Hz,选取直流侧电压vdc为0.8kV,仿真负载电阻RL为100,SVPWM载波频率为3kHz,载波周期为3ms,L为4mH,Cdc为2mF。调节后的PI参数分别取为: 将SVPWM仿真控制算法总结为以下三个部分: (1)判断矢量V*所在扇区。上文为方便扇区判断与计算,设置了三个电压参量A、B、C,此时进一步用N=A+2B+4C计算方法来确定扇区号: (2)计算矢量在各扇区的作用时间。 (3)确定空间电压矢量投放切换点Tcm1、Tcm2、Tcm3。 如下各图即为搭建的SVPWM主要仿真模型与部分仿真结果: 4结论 本文对三相电压型SVPWM整流器的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介绍了闭环控制下的SVPWM矢量控制算法的基本结构。首先判断参考矢量所在扇区,计算各扇区中矢量的作用时间,根据时间分配表确定开关状态,实现了SVPWM控制基于PSCAD平台的仿真分析。通过分析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此种整流控制方法的正确性。 参考文献 1董曼玲,谢施君.基于PSCAD/DMTDC逆变器自定义定关断角控制的实现J.南方电网技术,xx,3(1):36-40. 2刘家军,姚李孝.PSCAD/EMTDC中SVPWM算法的实现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xx,38(18):120-125. 3徐尘,付立军.三电平SVPWM变频调速系统的PSCAD/EMTDC仿真J.船电技术,xx,31(11):11-14. 4张紫凡,向萌.一种基于PSCAD/EMTDC仿真平台的SVPWM逆变器控制算法J.电网与清洁能源,xx,28(6):19-24. 5FujitaH,WatanabeY,AkagiH.ControlandanalysisofaunifiedpowerflowcontrollerJ.IEEETransPowerElectronics,19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