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案例分析.ppt_第1页
融资案例分析.ppt_第2页
融资案例分析.ppt_第3页
融资案例分析.ppt_第4页
融资案例分析.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蒙牛乳业私募权益融资案例解析 成功案例蒙牛 案例介绍 1999年一月从伊利退出的牛根生和伊利高管成立了蒙牛乳业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为100万元 1999年八月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1999 2002年它的总资产从1000万增长到近10亿年销售额从1999年的4365万元增长到近20亿元 一 案例背景 发展势头强劲的蒙牛集团此时遭遇到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资金问题 蒙牛的资金非常有限 资金的制约严重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蒙牛迫切需要突破资金瓶颈 蒙牛集团2001 2003现金流量表 二 融资方式选择分析 变革为股份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限制 但短期内无法上市 而且上市后发起人的股份3年内不能转让和出售 增加注册资本 但这会使股东结构变化 否则业务不能连续计算 民间融资的尝试最终没获得成功 三 蒙牛私募权益融资设计 2002年股东会 董事会均同意在法国巴黎百富勒的辅导下上香港二版 然而香港二版由于流通性差只有极少数人子感兴趣 企业融资再度陷入困境 此时摩根士丹利和鼎辉看中了蒙牛的发展潜力和专业从业水平 主动找蒙牛洽谈融资事宜 在双方的博弈下最终蒙牛与摩根士丹利 鼎辉 英联达成协议 蒙牛原股东持有2 3的股份 三家私募者持有1 3股份 且摩根士丹利约占2 3 蒙牛在2002年底税后利润达到7786万元并要在未来一年至少达到复合增长翻番 出资价格 外资系出资2 16亿元占其不超过1 3的股权 四 第一轮融资设计 摩根士丹利在开曼注册两家壳公司 开曼公司和MSDairyHoldon公司蒙牛注册了金牛和银牛公司 2002设立年中国乳业毛里求斯有限公司 不同表决权股份结构 将股份分为两种实现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 附带条件 设立表现目标 第一轮融资结果 2003年蒙牛的财务数据显示 销售收入从2002年底的额6 687亿元增至2003年底的40 751亿元 销售收入增长了144 税后利润从7786增至8 3亿元 增长了194 2003年八月蒙牛已经完成目标 五 第二轮融资设计 鉴于蒙牛的管理团的辉煌成果 金牛和银牛获得了以面值认购新的普通股的权利 新股分别以13975 29661股的比例划入金牛与银牛名下 这样蒙牛系于私募投资者在开曼公司的股比变为65 9 34 1 由于牛根生不放32 的最高外资投资底线 新投资以认购可换股证券来实现 三家投资机构斥资3523 3827万美元购买未来转股价0 096美元 股的债权 对管理层采取了一系列的激励措施 提高积极性 六 蒙牛乳业全球IPO和外资的退出 由于前两轮的融资都取得了很好的业绩 2004年蒙牛乳业在香港挂牌上市并创造了奇迹成为中国第一家境外上市民企红筹股 2004年摩根士丹利等行使第一轮可转债券转换权 至2005年6月三家行使全部的剩余可转债 基本退出蒙牛 这三家私募投资者向蒙牛投入约5亿元人民币 在短短三年内获投资回报约26亿港币 投资收益回报率约500 因此不少人都觉得蒙牛被贱卖了 我们可从以下三点分析 1 价格高低是由当时融资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决定的 牛根生等蒙牛团队确实尽了他们的努力 摩根等以约9 5倍 按融资后计算的 市盈率的价格入股蒙牛 这在当时的传统行业私募融资市场中不算低 七 案例总结 2 是否贱卖不能光凭事后的业绩来看 每个项目对私募投资者均有一定风险 蒙牛只不过是他们成功的一例 还有远不及蒙牛成功 甚至彻底失手的项目 而且即使在蒙牛这个项目中他们也承受着极大的风险 3 更重要的是 投资方与融资方的双赢是最完美的结果 在蒙牛这个案例中 私募投资者投资回报率确实达到500 但是牛根生团队等原始股东却得到了5000 的回报率 因此我们不能片面的说蒙牛被贱卖了 蒙牛融资对发展我国私募基金投资行业的启发 1 私募投资企业应建立比较好的品牌 经验和信誉 吸引企业融资 2 政府应更积极地发展国内金融市场 健全法律环境加强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 私募优缺点分析 优点 私募股权融资为企业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私募股权融资不仅给企业提供了资金 而且为企业提供了高附加值的服务私募股权融资可以降低财务成本私募股权融资提高企业内在价值 缺点 流动性差投资期限较长法律风险政策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 失败案例博客网 案例特点 中国互联网web2 0的旗帜投资金额 超过1000万美元投资者 IDG Granite等 案例介绍 方兴东 中国互联网界的 互联网旗手 和 中国博客之父 对中国互联网Web2 0的发展普及有着无法磨灭的功绩 2002年 方兴东创建博客网的前身 博客中国 之后3年内网站始终保持每月超过30 的增长 全球排名一度飙升到60多位 并于2004年获得了盛大创始人陈天桥和软银赛富合伙人羊东的50万美元天使投资 2005年9月 方兴东又从著名风险投资公司GraniteGlobalVentures MobiusVentureCapital 软银赛富和BessemerVenturePartner那里融资1000万美元 并引发了中国Web2 0的投资热潮 其后活跃在中国的VC要是不知道Blog Podcast RSS P2P等术语 不看博客 播客 视频 交友等项目就是落伍的标志 随后 博客中国 更名为 博客网 并宣称要做博客式门户 号称 全球最大中文博客网站 还喊出了 一年超新浪 两年上市 的目标 于是在短短半年的时间内 博客网的员工就从40多人扩张至400多人 据称60 70 的资金都用在人员工资上 同时还在视频 游戏 购物 社交等众多项目上大把烧钱 千万美元很快就被挥霍殆尽 博客网至此拉开了持续3年的人事剧烈动荡 高层几乎整体流失 而方兴东本人的CEO职务也被一个决策小组取代 到2006年年底 博客网的员工已经缩减恢复到融资当初的40多个人 博客网不仅面临资金链断裂 经营难以为继 同时业务上也不断萎缩 用户大量流失 为摆脱困境 2008年 博客网酝酿将旗下博客中国和bokee分拆为两个独立的公司 而分拆之后分别转向高端媒体和SNS 但同年10月博客网又卷入裁员关闭的危机之中 宣布所有员工可以自由离职 也可以留下 但均没有工资 此举被认为与博客网直接宣布解散没有任何区别 案例整理 2002年 博客网的前身 博客中国 建立 之后3年内网站始终保持每月超过30 的增长 全球排名一度飙升到60多位 2004年获得了盛大创始人陈天桥和软银赛富合伙人羊东的50万美元天使投资 2005年9月 方兴东又从著名风险投资公司GraniteGlobalVentures MobiusVentureCapital 软银赛富和BessemerVenturePartner那里融资1000万美元 并引发了中国Web2 0的投资热潮 随后 博客中国 更名为 博客网 并宣称要做博客式门户 号称 全球最大中文博客网站 2006年年底 博客网的员工已经缩减恢复到融资当初的40多个人 2008年 博客网酝酿将旗下博客中国和bokee分拆为两个独立的公司 而分拆之后分别转向高端媒体和SNS 2008年10月博客网裁员关闭危等同解散 案例分析 这个网站曾高调地宣称自己是 全球最大的中文Blog托管服务商 也曾引起过VC的青睐 但在群雄逐鹿的年代 它却连最基本的博客服务都提供不了 引发大批用户的 追讨 从引领Web2 0的先驱成为无人问津的弃儿 无疑是失败中的失败 观察博客网的发展过程 从其开端到结束 可分析得出以下几点投资失误 1 无清晰的盈利模式 仅仅是依靠人气2 没有核心团队 后期管理不当 内部构架混乱3 急功近利 好大喜功导致业务萎缩 客户流失 资本利用不合理 过份的商业炒作4 大而全的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