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世纪医院有限公司DSA装置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1页
济南世纪医院有限公司DSA装置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2页
济南世纪医院有限公司DSA装置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3页
济南世纪医院有限公司DSA装置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4页
济南世纪医院有限公司DSA装置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济南世纪医院有限公司DSA装置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济南世纪医院有限公司2019年7月环境保护部监制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济南世纪医院有限公司DSA装置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单位名称:济南世纪医院有限公司建设单位法人代表(签名或签章):通讯地址:济南市章丘区双山街道办事处世纪大道722 号邮政编码:250200 联系人:曲绍峰电子邮箱: 联系电话1 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DSA装置应用项目 单位名称济南世纪医院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李学忠联系人曲绍峰联系电册地址济南市章丘区双山街道办事处世纪大道722 号(东昊集团办公楼)项目建设地点济南市章丘区双山街道办事处世纪大道722 号(东昊集团办公楼) 一层导管室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项目总投资(万元)350项目环保投资(万元)30投资比例(环保投资/总投资)8.57%项目性质R新建 改扩建 其它占地面积/应用类型放射源销售类 类 类 类 类使用类(医疗使用) 类 类 类 类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生产/销售/使用乙 丙射线装置生产类 类销售类 类R使用R类 类其他/1 核技术应用的目的和任务1.1 医院概况济南世纪医院有限公司是2018年11月26日经章丘区卫生健康局批准设立的一级综合医院,占地面积137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拥有员工50名,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妇科专业)、儿科、口腔科、急诊医学科、麻醉科、医学检验科(临床体液、血液专业;临床化学检验专业)、医学影像科(X线诊断专业;CT诊断专业;超声诊断专业;心电诊断专业)、中医科。济南世纪医院有限公司位于济南市章丘区双山街道办事处世纪大道722 号(东昊集团办公楼),地理位置见图1-1,医院周围环境关系示意图见图1-2,总平面布置图见图1-3。1.2 项目概况济南世纪医院有限公司于2018年对医疗办公主楼开展环境影响评价,2018年10月24日,原济南市环境保护局对济南世纪医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进行批复,批复文号为济环报告表201847号,目前病房楼主体工程已改造完成。为满足放射诊疗发展的要求,医院拟于医疗办公主楼一层导管室新上一台DSA,至踏勘现场时DSA导管室防护屏蔽尚未完成,设备未购置。本项目涉及1台DSA,具体参数见表1-1。表1-1 本次评价涉及的射线装置一览表序号装置名称厂家型号数量类别场所使用状态1DSAAllura Centron/ PHILIPS1类医院一层导管室尚未购置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生态环境部令第1号,2018年): “生产、使用类射线装置”的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及山东省环保厅的有关规定,本项目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受济南世纪医院有限公司的委托,我单位承担了该项目的辐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在进行现场勘察、充分收集和分析有关资料、实地辐射环境监测及预测估算等基础上,依照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10.1-2016),编制了该项目的辐射环境影响报告表。1.3 产业政策符合性本项目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中鼓励类-三十六、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服务业-“29、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1.4 选址合理性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医院一层导管室。经现场勘查,本项目DSA导管室位于医疗办公主楼一层中部,北侧为走廊,南侧和东侧均为消防通道,西侧为控制室,上方为中医科门诊,下方为土层,该区域人员相对流动较少。且经后续分析,本项目DSA 导管室防护设计和导管室周围辐射水平满足国家相关要求情况下,经墙体间隔和距离衰减后,本项目DSA 装置运行时对周围环境的辐射影响可忽略,因此本项目选址合理可行。1.5 利益-代价分析本项目DSA用于放射诊断治疗,主要用于脑血管造影、心血管造影等手术,有利于提供医院的放射治疗水平,更好的服务周边群众,具有较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项目总投资35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30万元,占总投资的8.57%。与同类项目环保投资指标进行比较,环保投资比例合理、适当,可保证环保措施的落实。同时,根据下文分析,本项目采取了有效的辐射防护措施,保证DSA外剂量率和人员受照水平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因此,本项目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实践正当性。39表2 射线装置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最大管电压(kV)最大管电流(mA)用途工作场所备注1DSA类1Allura Centron1251250介入诊断医疗办公主楼一层导管室/表3 废弃物(重点是放射性废弃物)名称状态核素名称月排放量年排放总量排放口浓度暂存情况最终去向非放射性废气气态无/由导管室排风装置排入大楼外部环境注:1.常规废弃物排放浓度,对于液态单位为mg/L,固体为mg/kg,气态为mg/m3;年排放总量用kg。2.含有放射性的废弃物要注明,其排放浓度、年排放总量分别用比活度(Bq/L或Bq/kg、Bq/m3)和活度(Bq)。表4 评价依据法规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号,2015.1实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4号修订,2018.12.29实施;(3)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2003.10实施;(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修订),国务院令第682号,2017.10实施;(5)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9号,2005.12实施,2014.7修订;(6)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2017修订),环境保护部令第47号,2017.12实施;(7)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17号,2011.5实施;(8)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18号,2011.5实施;(9)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8年修改),生态环境部令第1号,2018.4实施;(10)关于发布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公告,2017年第66号,2017.12实施;(11)关于建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辐射事故分级处理和报告制度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6145号,2006.9实施;(12)山东省辐射污染防治条例,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7号,2014.5实施。技术标准(1)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10.12016);(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3)医疗照射放射防护基本要求(GBZ179-2006);(4)环境地表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GB/T14583-93);(5)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61-2001);(6)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其他(1)济南世纪医院辐射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及其提供的相关技术资料;(2)山东省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研究报告(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1989年)。表5 保护目标与评价标准5.1 评价范围根据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10.1-2016)规定要求,射线装置应用项目的评价范围,通常取装置所在场所实体屏蔽物边界外50m的范围。因此本项目评价范围为DSA装置所在导管室四周屏蔽墙外50m范围内。5.2 保护目标及评价目的本项目的评价保护目标为本项目相关工作人员、相关场所周围其他非辐射工作人员、场所周围活动的公众成员,除以上保护目标外,无其他环境保护目标。应确保在该区域活动的公众和工作人员所受到的辐射剂量低于国家规定的限值。本工程50m范围内环保目标情况见表5-1。表5-1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保护目标名称人数方位及距离职业人员5导管室内及西侧控制室公众人员4导管室楼上中医药门诊非本项目医护人员及就诊患者20导管室北侧走廊、东侧及南侧消防通道经过的非本项目医护人员及就诊患者和其他公众成员50本项目导管室周围50m评价范围内的其他公众成员评价目的:通过对本项目辐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确保DSA工作场所周围辐射水平及在评价范围内活动的公众和职业人员所受到的辐射剂量均低于国家规定的限值。5.3 评价标准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第4.7款 介入放射学、近室同台操作(非普通荧光屏透视)用X射线设备防护性能的专用要求4.7.5 X射线设备在确保铅屏风和床侧铅挂帘等防护设施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在透视防护区测试平面上的空气比释动能力应不大于400Gy/h。第5款 X射线设备机房防护设施的技术要求5.1 X射线设备机房(照射室)应充分考虑邻室(含楼上和楼下)及周围场所的人员防护与安全。第5.2 款:每台X 射线机(不含移动式和携带式床旁摄影机与车载X 射线机)应设有单独的机房,机房应满足使用设备的空间要求。对新建、改建和扩建的X 射线机房,其最小有效使用面积、最小单边长度应不小于表5-2 要求。表5-2 X射线设备机房使用面积及单边长度设备类型机房内最小有效使用面积(m2)机房内最小单边长度(m)单管头X射线机b203.5b单管头、双管头或多管头X射线机的每个管球各安装在1个房间内5.3 X射线设备机房屏蔽防护应满足如下要求:a)不同类型X射线设备机房的屏蔽防护应不小于表5-3要求。表5-3 不同类型X射线设备机房的屏蔽防护铅当量厚度要求机房类型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mm非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mm介入X射线设备机房22c)应合理设置机房的门、窗和管线口位置,机房的门和窗应有其所在墙壁相同的防护厚度。设于多层建筑中的机房(不含顶层)顶棚、地板(不含下方无建筑物的)应满足相应照射方向的屏蔽厚度要求。5.4 在距机房屏蔽体外表面0.3m处,机房的辐射屏蔽防护,应满足下列要求:a)具有透视功能的X射线机在透视条件下检测时,周围剂量当量率控制目标值应不大于2.5Sv/h;测量时,X射线机连续出束时间应大于仪器响应时间。b)其余各种类型摄影机房外人员可能受到照射的年有效剂量约束值应不大于0.25mSv;测量时,测量仪器读出值应经仪器响应时间和剂量检定因子修正后得出实际剂量率。5.5 机房应设有观察窗或摄像监控装置,其设置的位置应便于观察到患者和受检者状态。5.6 机房内布局要合理,应避免有用线束直接照射门、窗和管线口位置;不得堆放与该设备诊断工作无关的杂物;机房应设置动力排风装置,并保持良好的通风。5.7 机房门外应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放射防护注意事项、醒目的工作状态指示灯,灯箱处应设警示语句;机房门应有闭门装置,且工作状态指示灯和与机房相通的门能有效联动。第5.9 款:每台X 射线设备根据工作内容,现场应配备不少于基本种类要求的工作人员、患者和受检者防护用品与辅助防护设施,其数量应满足开展工作需要,对陪检者应至少配备铅防护衣;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的铅当量应不低于0.25mmPb;应为不同年龄儿童的不同检查,配备有保护相应组织和器官的防护用品,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的铅当量应不低于0.5mmPb。表5-4 个人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配置要求放射检查类型工作人员患者和受检者介入放射学操作铅橡胶围裙、铅橡胶帽子、铅橡胶颈套、铅防护眼镜,选配:铅橡胶手套铅悬挂防护屏、铅防护吊帘、床侧防护帘、床侧防护屏选配:移动铅防护屏风铅橡胶性腺防护围裙(方形)或方巾、铅橡胶颈套、铅橡胶帽子、阴影屏蔽器具-综上,本评价采用2.5Gy/h作为DSA手术室屏蔽剂量率目标控制值。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1)职业照射和公众照射的年剂量限值职业照射剂量限值a)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20mSv;b)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剂量,50mSv;c)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150mSv;d)四肢(手和脚)或皮肤的年当量剂量,500mSv;e)其中,对于年龄为16到18岁徒工或学生年有效剂量,6mSv。公众照射剂量限值a)年有效剂量,1mSv;b)特殊情况下,若5个连续年的年平均剂量不超过1mSv,则某一单一年份的有效剂量可提高到5mSv;c)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15mSv;d)皮肤的年当量剂量,50mSv。依照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照射剂量约束和潜在照射危险约束的防护要求,剂量约束值通常在公众照射剂量限值的10%-30%的相关要求;同时,参考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其余各种类型摄影机房外人员可能受到照射的年有效剂量约束值应不大于0.25mSv”。综上所述,以2.0mSv/a作为职业人员的年管理剂量约束值、0.1mSv/a公众人员的年管理剂量约束值,15mSv/a、50mSv/a分别作为职业工作人员眼晶体、职业工作人员手部的年管理剂量约束值。表6 环境质量和辐射现状6.1 项目地理及场所位置济南世纪医院位于济南市章丘区双山街道办事处世纪大道722 号(东昊集团办公楼),地理位置见图1-1,医院周围环境关系示意图见图1-2,总平面布置图见图1-3。本项目位于济南世纪医院医疗办公主楼一层中部导管室,医疗办公主楼为地上五层的建筑。导管室北侧为走廊,南侧和东侧均为消防通道,西侧为控制室,上方为中医科门诊,下方为土层。医院医疗办公主楼一层见图6-1。为掌握项目所在地的辐射环境现状,评价单位对项目场所进行了现场踏勘,现状照片见图6-2。导管室四周环境详见表6-1。表6-1 DSA导管室周围环境一览表名称方 向场 所 名 称导管室上 方中医科门诊下 方土层北 面走廊东 面消防通道南 面消防通道西 面控制室6.2 环境天然辐射水平济南市环境天然空气吸收剂量率见表6-2。表6-2 济南市环境天然空气吸收剂量率(10-8Gy/h)监测部位范围平均值标准差原野4.43-8.086.260.77道路1.84-6.884.121.4室内6.54-12.948.941.91注:摘自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山东省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研究报告,1989年。6.3 环境质量和辐射现状6.3.1 检测方案本次评价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制定辐射环境检测计划,对本项目拟建DSA导管室场址及周围辐射环境现状进行检测。检测方案如下所示:1、环境现状评价对象本项目拟建DSA导管室场址及周围辐射环境现状。2、检测因子X-空气吸收剂量率。4、检测时间与条件2019年7月19日,天气:多云,气温:28,相对湿度52%。5、检测点位由于目前本项目涉及的DSA装置尚未购置,本次评价只进行项目场址现状值检测,在拟建DSA导管场地及其周围共布设7个检测点,X-空气吸收剂量率检测布点见图6-3。图6-3 X-空气吸收剂量率检测布点图6.3.2 质量保证措施1、检测单位本次评价委托具备相关检测资质的山东鲁环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检测。2、检测仪器名称:环境监测X-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仪 型号:FH40G+FHZ672E-10 编号:031576+11309检定单位: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检定证书编号:Y16-20190372 有效期至:2020年4月21日量程范围:10nSv/h1Sv/h能量响应:33KeV3MeV,变化的限值为15% 剂量率指示的固有误差:不大于5.0% 使用环境温度:(-30+55)温度依赖性20%3、检测依据、方法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 /T61-2001)环境地表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GB/T 14583-1993)依据环境地表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GB/T14583-93)的要求和方法进行现场测量。将仪器接通电源预热15min以上,仪器探头离地1m,设置好测量程序,仪器自动读取10个数据,计算均值和标准偏差。4、其他保证措施本次由两名检测人员共同进行现场检测,由专业人员按操作规程操作仪器,并做好记录。检测时获取足够的数据量,以保证检测结果的统计学精度。建立完整的文件资料、仪器校准(测试)证书、检测布点图、测量原始数据、统计处理记录等全部保留,以备复查。检测报告严格实行三级审核制度,经过校对、审核,最后由技术负责人审定。6.3.3 检测结果X-空气吸收剂量率现状值检测结果见表6-3。表6-3 X-空气吸收剂量率检测结果(nSv/h) 编号 点位描述 平均值 标准偏差1#DSA机房内126 2.3 2#DSA机房北侧大防护门入口122 2.2 3#DSA机房北侧设备间123 2.5 4#DSA机房西侧控制室128 1.7 5#DSA机房东侧消防通道116 1.1 6#DSA机房南侧消防通道111 2.3 7#DSA机房室顶上方中医科门诊113 1.7 注:1.检测结果已扣除宇宙射线响应值16.9nSv/h;2.未注明的,检测点位均距地面1.0m,距被测表面30cm。 6.3.4 环境现状调查结果评价本项目监测点位均位于室内,由表6-3可知,DSA导管室拟建场址X-空气吸收剂量率现状值为(111128)nSv/h,即(11.112.8)10-8Sv/h,处于济南地区环境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范围内(室内6.5412.9410-8Gy/h)。表7 项目工程分析与源项7.1 施工期工艺流程简述本项目DSA手术室为已建,本次施工期主要包括手术室的改造、防护装修工程以及设备安装工程等。本项目施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见图7-1。施工期可能的污染因素主要为常规环境要素,无辐射影响。图7-1 施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7.2 营运期工艺流程简述7.2.1 DSA装置简介(1)设备组成DSA主要由平板探测器、球管、C-arm支持系统、导管床及操作台组成。本项目拟使用DSA整体外观示意图见7-2。图7-2 本项目拟使用DSA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2)设备参数本项目1台DSA装置主要技术参数见表7-1。表7-1 本项目DSA装置主要技术参数名称型号额定管电压(kV)额定管电流(mA)工作场所备注DSAAllura Centron1251250医院一层导管室床下球管机(3)基本原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主要采用时间减影法,即将造影剂未达到欲检部位前摄取的蒙片与造影剂注入后摄取的造影片在计算机中进行数字信号相减处理,仅显示有造影剂充盈的结构,具有高精密度和灵敏度。利用计算机系统将注射造影剂前的透视影像转换成数字信号形式贮存于记忆盘中,称作蒙片。然后将注入造影剂后的造影区的透视影像也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减去蒙片的数字信号,将剩余数字再转换成图像,即成为除去了注射造影剂前透视图像上所见的骨骼和软组织影像,剩下的只是清晰的纯血管造影像。在血管造影时,X射线照射人体后产生的影像,经影像增强器强化,由摄像机接收并把它变成模拟信号输入模一数转换器,把模拟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然后把数字信号存入存贮器。同时电子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把图像分成许多像素,并通过数-模转换器把数字信号变成模拟信号,再输入监视器,从监视器屏幕上就可见到实时纯血管的图像。图7-3 DSA工作原理示意图7.2.2 工作流程导管介入诊疗流程如下:1、由主管医生写介入诊疗申请单。2、介入接诊医师检查是否有介入诊疗的适应症,在排除禁忌症后完善术前检查和预约诊疗时间。3、介入主管医生向病人或其家属详细介绍介入诊疗的方法、途径、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可预期的效果、术中所用的介入材料及其费用等。肿瘤介入治疗的病人应提前确定化疗方案,对各种需放置支架的病人,由介入主管医生根据精确测量情况提前预定合适的支架。4、根据不同手术及检查方案,设置DSA系统的相关技术参数,以及其他仪器的设定。5、工作人员及患者在手术前进行消毒工作,并穿戴好防护用品。6、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医师及技师密切配合,完成导管介入手术或检查。7、手术医师应及时书写手术记录,技师应及时处理图像、刻录光盘或照片,急症病人应尽快将胶片交给病人。8、对单纯接受介入造影检查的病人,手术医师应在24小时内将诊断报告写出由病人家属取回交病房放病历保管。营运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详见图7-4。图7-4 营运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DSA:诊断时,患者仰卧并进行无菌消毒,局部麻醉后,经皮穿刺静脉,送入引导钢丝及扩张管与外鞘,退出钢丝及扩张管将外鞘保留于静脉内,经鞘插入导管,推送导管,在X线透视下将导管送达上腔静脉,顺序取血测定静、动脉,并留X线片记录,探查结束,撤出导管,穿刺部位止血包扎。DSA装置的减影过程见下图。摄制普通片摄制血管造影片把蒙片与血管造影片重叠在一起翻印成减影片制备mask片-蒙片(基片、素片)图7-5 DSA装置的减影过程示意图手术室拟设置受检者防护门,受检者由此防护门进入手术室,手术室与控制室隔墙拟设置工作人员防护门和铅玻璃观察窗,DSA技师在控制室内隔室操作电脑进行图像采集,其余手术人员拟洗手、更换防护服与手术服之后通过手术室大防护门进入手术室,并于手术室内同室近台操作。7.2.3 本项目职业人员医院拟配备5辐射工作人员,包括2名医师、1名技师、2名护师。7.3 污染源项描述7.3.1 施工期污染因素分析与评价因子1、噪声。本项目施工期噪声主要来自墙体防护工程、防护门的安装以及设备安装过程等,主要为一些突发性、冲击性、不连续性的敲打撞击噪声。2、废水。本项目DSA手术室墙体改造产生施工废水;施工人员产生生活污水。3、固体废物。固体废物主要是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生活垃圾以每人每天0.25kg计,产生量为1.25kg/d。4、扬尘。本项目施工期扬尘产生环节较少,主要是包装拆封、设备安装等过程产生,由于项目施工在楼内进行,施工过程产生的扬尘仅局限在施工现场。综上,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评价因子为:施工噪声、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施工扬尘。7.3.2 营运期污染因素分析与评价因子1、放射性废物本项目DSA装置运行过程不产生放射性固体废物、废水和废气。2、X射线DSA运行时会产生X射线,X射线辐射污染途径主要包括有用线束辐射、泄漏辐射和散射辐射。上述X射线随着射线装置的开关而产生和消失。3、非放射性污染因素分析DSA装置运行中可能产生氮氧化物(NOx)和臭氧(O3)等非放射性有害因素。在X射线辐射源的照射下,空气吸收辐射能量并通过电离离子的作用可产生臭氧(O3)和氮氧化物(NOx),它们是具有刺激性作用的非放射性有害气体,但产生量较小,且本项目导管室设有新风系统,通风采用上送下出的气流组织形式,采用高效送风口送风,满足室内的洁净度要求,送风量为1500m3/h,设置独立的排风系统,可以保持室内良好的通风,机房通风措施符合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规定的“机房应设置动力排风装置,并保持良好的通风”要求。因此这部分有害气体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由上述分析可知,本项目评价因子为X射线及非放射性有害气体。表8 辐射安全与防护8.1 项目安全与防护8.1.1 项目安全措施1、DSA 导管室分区管理医院拟对DSA 导管室进行分区管理,将导管室四周墙壁围成的区域划为控制区,与墙壁外部相邻的控制室、设备间等划为监督区,并在控制区边界张贴电离辐射警告标志。2、屏蔽设计济南世纪医院导管室位于医疗办公主楼一层中部,四周墙体采用240mm实心砖+30mm钡水泥结构,室顶采用150mm 混凝土+30mm 钡水泥结构。防护门均为铅钢复合结构,观察窗为铅玻璃结构,防护门和观察窗的总体防护能力均为3.0mmPb。经核实,拟使用的钡水泥密度为2.7g/cm3,实心砖密度为1.9g/cm3,混凝土密度为2.35g/cm3,则四周墙体折合混凝土厚度为2401.92.35+302.72.35228.5mm,室顶折合混凝土厚度为150+302.72.35184.5mm。根据医用X 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表D.4,125kV管电压条件下,受有用射束照射时相当于1mmPb 材料厚度为混凝土87mm,受非有用射束照射时相当于1mmPb 材料厚度为混凝土80mm。经计算,本项目DSA 导管室四周墙体、室顶、地板、防护门及观察窗防护材料的防护能力相当于铅的厚度见表8-1。DSA导管室平面布置图见图8-1。表8-1 导管室设计及防护情况分项内容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要求是否满足标准要求尺寸m长宽高7.02m5.15m4.3m最小单边长度3.5m;是面积m236.153最小使用面积20m2;是南北墙体厚度240mm红砖+30mm钡砂,相当于2.63mmPb有用线束方向和非有用束方向2mmPb;是东西墙体厚度240mm红砖+30mm钡砂,相当2.86mmPb室顶150mm混凝土+30mm钡砂,相当于2.12mmPb大防护门铅钢复合门,3mmPb当量小防护门铅钢复合门,3mmPb当量观察窗3mmPb当量铅玻璃通风系统采用新风装置通风机房应设置动力排风装置,保持良好的通风;是其他大防护门和小防护门均设计电离辐射警告标志、闭门装置,大防护门拟设置工作状态指示灯和门灯联动,并设对讲系统、监控机房应设有观察窗或摄像监控装置,其设置的位置应便于观察到患者和受检者状态是由上表可看出,本项目DSA所在导管室满足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要求。8.1.2 项目防护措施DSA 导管室内设置双向对讲装置,便于进行监视观察和通话;各防护门均设计有闭门装置、工作状态指示灯和电离辐射警告标志,且工作状态指示灯和各防护门均能够有效联动;控制台及扫描床处各设置一个紧急停机按钮,紧急状态下按下紧急停机按钮即可实现紧急停机,防止发生辐射安全事故。导管室内拟配备铅橡胶性腺防护围裙(方形)或方巾、铅颈套、铅帽、阴影屏蔽器具各1 件(0.35mmPb),拟配备铅橡胶性腺防护围裙、铅颈套、铅帽、铅眼镜各4 件(0.5mmPb);拟配备铅悬挂防护屏、移动防护铅屏风各1 件(0.35mmPb),可满足患者及工作人员使用需求。医院拟为本项目辐射工作人员每人配备1个人剂量计,并拟配备1 台辐射X-剂量率仪供全院放射场所使用,可满足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第十六条第五款的辐射防护要求。8.2 三废治理项目运营过程中,不产生放射性废水、废气及放射性固体废物。DSA装置运行中可能产生非放射性有害气体氮氧化物(NOx)和臭氧(O3)等非辐射有害因素。在X射线辐射源的照射下,空气吸收辐射能量并通过电离离子的作用可产生臭氧(O3)和氮氧化物(NOx),它们是具有刺激性作用的非放射性有害气体;通过机房通风设施,可以最大限度降低有害气体的浓度。DSA手术室拟设置新风通风装置进行通风,可以最大限度降低有害气体的浓度,有效防止臭氧(O3)和氮氧化物在手术室内累积,满足GBZ130-2013的要求。表9 环境影响分析9.1 建设阶段对环境的影响本项目施工期主要包括DSA 导管室辐射防护工程建设和设备的安装,施工期主要产生噪声、扬尘、施工废水、生活污水及固体废物。施工期通过洒水降尘等措施控制扬尘污染,合理控制施工时间以减少噪声污染,生活污水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预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施工废水上清水重复利用,淤泥集中堆放后期用作回填土,并采取对生活垃圾进行定期清运、对建材垃圾回收利用等措施减少固体废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通过以上诸多措施,本项目施工期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9.2 运行阶段对环境的影响9.2.1 导管室防护设计分析本次评价对DSA 导管室设计与医用X 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进行对照性分析,以说明其规范符合性。表9-1 导管室设计及防护情况分项内容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要求是否满足标准要求尺寸m长宽高7.02m5.15m4.3m最小单边长度3.5m;是面积m236.153最小使用面积20m2;是南北墙体厚度240mm红砖+30mm钡砂,相当于2.63mmPb有用线束方向和非有用束方向2mmPb;是东西墙体厚度240mm红砖+30mm钡砂,相当于2.86mmPb室顶150mm混凝土+30mm钡砂,相当于2.12mmPb大防护门铅钢复合门,3mmPb当量小防护门铅钢复合门,3mmPb当量观察窗3mmPb当量铅玻璃通风系统采用新风装置通风机房应设置动力排风装置,保持良好的通风;是其他大防护门和小防护门均设计电离辐射警告标志、闭门装置,大防护门拟设置工作状态指示灯和门灯联动,并设对讲系统、监控机房应设有观察窗或摄像监控装置,其设置的位置应便于观察到患者和受检者状态;是拟配备铅橡胶性腺防护围裙、铅颈套、铅帽、铅眼镜各4 件(0.5mmPb)为工作人员配置辅助防护设施:铅悬挂防护屏、铅防护吊帘、床侧防护帘、床侧防护屏;选配:移动铅防护屏风;是拟配备铅橡胶性腺防护围裙(方形)或方巾、铅颈套、铅帽、阴影屏蔽器具各1 件(0.35mmPb)为患者和受检者配置个人防护用品:铅橡胶性腺防护围裙(方形)或方巾、铅橡胶颈套、铅橡胶帽子、阴影屏蔽器具是根据表9-1 可知,本项目DSA导管室尺寸、通风设计、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配备情况等均满足医用X 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的标准要求;本项目DSA 导管室四周墙体、地板、室顶、防护门及观察窗的防护能力均大于2mmPb,满足医用X 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中关于“介入X 射线设备机房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2mm;非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2mm”的要求,在严格按照屏蔽设计方案进行建设,尽可能减小各防护门与周围墙体之间缝隙,并加强日常管理后,预计本项目DSA 导管室各屏蔽墙外的辐射水平能够满足GBZ130-2013 中规定的2.5Sv/h 剂量率控制要求。9.2.2 年有效剂量估算1、估算公式 (式9-1 )式中:年有效剂量当量,Sv/a;年受照时间,h;0.7转化因子;X剂量率,Gy/h、Sv/h。2、照射时间确定本项目拟配备5名工作人员。根据院方提供的材料,DSA装置每年手术量最大为100例,平均每例透视状态最大照射时间10min,摄影最大照射时间 5min,则手术室工作人员透视状态年最大照射时间约16.6h,摄影状态年最大照射时间约8.3h。技师为DSA手术室外设备操作人员,全年受照时间不大于24.9h/a。3、停留因子停留因子参照放射治疗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 第1部分:一般原则(GBZ/T 201.1-2007)选取,见表9-2。表9-2 停留因子的选取场所占有因子停留位置典型值范围全停留11管理人员或职员办公室、治疗计划区、治疗控制室、护士站、咨询台、有人护理的候诊室及周边建筑物中的驻留区部分停留1/41/2-1/51/2:相邻的治疗室、与屏蔽室相邻的病人检查室1/5:走廊、雇员休息室、职员休息室偶然停留1/161/8-1/401/8:各治疗室房门。1/20:公厕、自动收货区、储藏室、设有座椅的户外区域、无人护理的候诊室、病人滞留区域、屋顶、门岗室。1/40:仅有来往行人车辆的户外区域、无人看管的停车场、车辆自动卸货/卸货区域、楼梯、无人看管的电梯4、估算结果及评价本次评价采用类比监测的方法评价职业工作人员可能接受的辐射年有效剂量。本项目DSA装置的最大管电压125kV、最大管电流1250mA。本次评价采用山东省立医院东院区1台Innova2100-IQ型DSA(管电压150kV、管电流1250mA)运行时的检测数据进行类比,该DSA装置最大管电流与本项目DSA装置相同,最大管电压略大于本项目DSA装置。其监测时工作电压摄影状态下为110kV,与本项目实际工作时的管电压(一般不超过90kV)相近,防护铅屏为0.5mmPb当量,与本项目配备防护铅屏一致,类比结果可作为本项目运行后的最大剂量率参考。监测日期:2013年5月16日。监测单位: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 检测仪器为451P加压电离室巡测仪,美国fluke公司生产,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华东国家计量测试中心检定,检定证书编号:2013H00-20-194290,检定有效期至2014年3 月11日,在检定有效期内。451P加压电离室巡测仪主要参数见表9-3。表9-3 451P加压电离室巡测仪主要参数序号项目主要参数1检测射线大于1MeV的射线,大于25keV的和X射线2操作量程共分5档,最低档05Sv/h;最高档050mSv/h3准确度在任何量程满刻度指示的10%100%之间精度在10%以内,能量响应除外;校准源是137Cs4工作条件-20+50检测时Innova2100-IQ型DSA运行工况:开机状态,透视(96kV,265mA);摄影(110kV, 372mA),主射束照射方向为向北、向南、向上,检测时,主射束照射方向向上,检测人员 于0.5mmPb铅屏后检测,确保躯干及下肢不会受到DSA有用射束的直接照射。检测时放置标 准水模+1.5mmCu。 各部位辐射水平检测结果见表9-4。表9-4 Innova2100-IQ型DSA介入工作人员操作位X射线辐射剂量率监测结果监测点位X射线辐射剂量率(Gy/h)透视(96kV,265mA)减影(110kV,372mA)胸部铅衣外91162铅衣内1116腹部铅衣外97175铅衣内1221手部未戴手套121220下肢铅衣外75132铅衣内7.812眼部铅眼镜外92165铅眼镜内1117(1)DSA导管室外职业工作人员辐射年有效剂量估算根据表9-3,DSA介入治疗时透视、摄影状态下铅衣内躯干(胸部、腹部)最大照射剂量率分别为12Sv/h、21Sv/h;透视、摄影状态下四肢(手部、下肢)最大照射剂量率分别为121Sv/h、220Sv/h;透视、摄影状态下眼晶体(眼部)照射剂量率分别为11Sv/h、17Sv/h。按照职业人员参加全部诊断工作,停留因子取1,则DSA导管室内职业人员躯干最大年有效剂量为0.7(1216.6+218.3)110000.26mSv/a;在未戴铅手套时手部最大年当量剂量为0.7(12116.6+2208.3)110002.68mSv/a;眼部最大年当量剂量为0.7(1116.6+1718.3)110000.23mSv/a。(2)DSA导管室外职业工作人员辐射年有效剂量估算职业人员在导管室外的主要活动区域为导管室西侧的控制室,根据上述分析,本项目导管室屏蔽墙体外剂量率均低于2.5Sv/h。本次保守按照导管室外剂量率为2.5Sv/h计算,居留因子取1,则导管室外职业人员年有效剂量为0.72.524.9110000.04mSv/a。综上所述,本项目职业人员躯干年有效剂量最大值为0.012mSv/a,四肢年当量剂量最大值为0.12mSv/a,眼部年当量剂量为0.012mSv/a,分别满足本次评价提出的职业人员躯干、四肢、眼晶体管理约束值分别不超过2.0mSv/a、50mSv/a、15mSv/a的要求。(3)DSA导管室外公众人员年有效剂量本项目公众成员活动区域主要为导管室东侧和南侧消防通道、北侧洁净走廊、楼上中医科门诊,本次保守按照导管室外剂量率为2.5Sv/h 计算,居留因子保守取1/2,则公众成员年有效剂量为0.72.524.91/210000.02mSv/a,满足本次评价提出的公众成员年管理剂量约束值不超过0.1mSv/a 的要求。综上所述,在加强日常管理情况下,本项目职业人员及公众成员所接受的年有效剂量满足本次评价提出的年管理剂量约束值,满足国家有关要求。9.3 事故影响分析为了加强建设项目的风险预测和管理,参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的规定和方法,编制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9.3.1风险识别结合DSA装置工艺流程,事故风险主要来自于设备运行环节。其潜在的危害因素主要有:1、DSA装置不能正常关机,可导致工作人员和误入的公众成员受到照射。2、监视器、工作状态指示灯、电离辐射警告标志等防护设施不完善或失灵,导致工作人员和公众误入治疗室而受到照射。由于误入人员不会处在有用射束范围内,其受照剂量较低,不至于导致急性放射病的发生。3、工作人员及患者不按要求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可使工作人员或者患者受到超剂量照射。9.3.2 风险防范措施本项目风险防范管理如下:1、配置必要的辐射监测仪器对工作场所实施必要的监测,及时发现使用过程中可能射线的泄漏;2、医院应定期进行射线装置检修和维护,及时发现问题,如超过使用年限,应停止使用;3、制定规范的操作规程,每日对门外工作状态指示灯、机房的闭门装置等进行检查,防止人员误入;定期对监视器、工作状态指示灯等进行检修。4、制定DSA的安全操作规程,加强人员培训;配备铅衣、铅屏风及铅吊帘等防护用品,手术前检查工作人员及患者穿戴防护用品情况。表10 辐射环境安全与管理10.1 辐射环境管理(1)管理机构按照国务院令第449号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要求,医院目前已经制定各项辐射环境管理规章制度和成立了辐射防护管理机构:医院已经成立辐射安全与防护办公室,组成如下:主任:郭传岭(主要负责人)副主任:曲绍峰(医务科主任)组员:由医院开展放射诊疗的科室负责人和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辐射安全与防护办公室全面负责医院的放射诊疗及相关工作。辐射安全和防护委员会职责如下:(一)组织制定并落实放射诊疗和放射防护管理制度; (二)定期组织对放射诊疗工作场所、设备和人员进行放射防护检测、监测和检查; (三)组织本机构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接受专业技术、放射防护知识及有关规定的培训和健康检查; (四)制定放射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五)记录本机构发生的放射事件并及时报告济南市生态环境局章丘分局。(2)规章制度目前医院开展的各项辐射活动均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医院按照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449号令)、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和各级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要求,为加强医院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工作,保障工作人员健康,保护环境,根据实际,医院各科室组织制定了辐射工作安全责任书、医用射线装置检修维护制度、辐射防护与安全保卫制度、放射工作人员培训计划、环境辐射监测方案、辐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医院应根据本次评价补充和完善环境辐射监测方案。本次评价要求在DSA投入使用时,医院应切实落实各项辐射管理规章制度,做到由辐射安全负责人负责宣传贯彻辐射安全的相关政策及法规,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及防护措施,对辐射工作提出合理建议并进行监督管理,对环境风险事故进行处理,对辐射工作人员的工作过程进行管理。(3)人员培训及健康管理本项目拟配备5名工作人员,包括医师2人、技师1人、护士2人,其中1人已取得辐射工作人员岗位培训证书,医院应组织未参加初级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人员参加培训,持证上岗,放射工作人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