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伤寒论 六经辨证若干问题 1 一 伤寒论 六经辩证诸多探讨 前人认识六经的问题 一 经络说倡导此说的代表者为宋代朱肱 他在 类证活人书 中强调 治伤寒先须识经络 不识经络 触途冥行 不知邪气之所在 朱氏认为六经即指手足十二经脉 六经病证是由风寒侵犯经脉所引起 故应以 太阳经 阳明经 少阳经 等称之 后汪琥等亦响应此说 二 脏腑说以李时珍 高学山为代表 李氏在 本草纲目 中指出 夫寒伤营 营血内涩 不能外通于卫 卫气闭固 津液不行 然风寒之邪 皆由皮毛而入 皮毛者 肺之合也 肺主气 包罗一身 天之象也 证虽属太阳 而肺实受邪也 高氏在 伤寒尚论辨识 中亦指出 足太阳与手太阴同治皮毛之合 则肺部所辖之胸中 原为太阴阳气之公署 2 三 标本中气说以张志聪 陈修园为代表的一些注家 根据 内经 六气标本中气的气化理论解释 伤寒论 中的六经 他们认为三阴三阳 六经六气 天地之间有 在人身之中亦有 无病则六气运行 上合于天 若外感风寒更以邪伤证 始则同气相求 继则从气而入寒 寒邪郁于太阳之经 邪正之争发热则是从标 太阳病不解可内陷少阴 故 中见少阴 陈修园甚至说 六气标本中气不明 不可以论 伤寒论 伤寒论浅注 读法 四 经界论柯韵伯认为 伤寒论 六经是 经略 之经 经界 之经 而非 经络 之经 他说 仲景书只说阴阳大法 不拘阴阳之经络也 伤寒论翼 太阳病解第一 又说 六经是分区地面 所赅者广 虽以脉为经络 而不专在经络上立说 伤寒论翼 六经正义 3 五 形层说程郊倩 俞根初皆持此说 俞氏在 通俗伤寒论 中提出 太阳经主皮毛 阳明经主肌肉 少阳经主腠理 太阴经主四肢 少阴经主血脉 厥阴经主筋膜 六 八纲说日本学者喜多村认为 伤寒论 六经的实质就是八纲分证 他指出 所谓三阴三阳 不过假以表里寒热虚实之义 因非脏腑经络相配之谓也 伤寒论疏义 七 治法说钱天来 尤在泾认为仲景六经是治疗大法的纲领 钱氏说 大约六经证治中 无非是法 无一字一句非法也 伤寒溯源集 附录 尤在泾 伤寒贯珠集 则以治法为主线 贯穿六经病证 4 八 正邪相争说祝味菊认为 伤寒论 中的六经是指正邪相争的不同阶段 他在 伤寒质疑 中说 太阳之为病 正气因受邪而开始合度之抵抗也 阳明之为病 元气愤张 机能旺盛 则抵抗太过也 少阳之为病 抗能时断时续 邪机屡进屡退 抵抗之力 未能长期相继也 太阴少阴之为病 正气怯懦 全体或局部之力抵抗不足 厥阴之为病 正邪相搏 存亡危机之秋 体工最后之反抗也 九 病程阶段说陆渊雷认为 伤寒六经实质上是病变过程中的不同阶段 他在 伤寒论今释 中说 盖伤寒六经 不过就在病变上分作六个阶段 5 现代研究六经的进展 一 赞同经络说程门雪 刘渡舟等继承朱肱 汪琥的观点 强调伤寒六经就是十二经络 程氏认为六经与经络学说是分不开的 详言之则分手足十二经 合之则为六经 刘氏则明确指出 经络学说意义深远 有他的独特理论 绝非诸家为了经络一线而聚讼不休 实际上经络在人体起到了联系 沟通 交流 转化 促进等种种作用 凡是认为中医理论具有整体观和辩证法的 离开经络学说则寸步难行 六经经络学说的联系关系 在辨证中能够分析出太阳病的经证 随经入里的腑证 由太阳内犯少阴 或由少阴外出太阳的阴阳寒热转化等证 体现了张仲景说的 经络府俞 阴阳会通 玄冥幽微 变化难极 的病理变化奥旨 6 二 赞同脏腑说鲁福安认为 三阴三阳的病理变化是分别以心 肺 胃 胆 脾 肾 肝为基础 而除此之外病变都是延伸的 何志雄认为 伤寒论 的六经 主要是指人体脏腑功能活动所产生之气 是脏腑功能的概括 三 脏腑经络气化说万友生认为 三阴三阳是在经络脏腑的物质上论证其气化活动 生理病理 的 而其气化活动则是以脏腑为动力根源 以经络为通道 故探讨三阴三阳的实质 必须把脏腑 经络 气化密切联系起来 四 气机升降说张燮均认为 伤寒论 六经证治 不仅包括了八纲 脏腑辨证 也贯穿着脏腑气机升降理论 具体体现在脾胃气机升降失常 肝胆升降失常 肺气肃降失常 心肾升降失常四个方面 7 五 生理系统说吴凤全等认为 伤寒论 六经是对人体机能活动单位的分类 它代表了人体六大生理功能系统 六经病证则是这六大生理功能系统在邪气干扰下发生的病理反应 六 六病分证说赵锡武 李克绍 张志民 刘绍武等都从不同的角度论述 六经 应该是 六病 经络脏腑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基础 而六病及其证候类型则是对风寒侵犯人体引起的病变进行分析归纳的结果 李克绍更明确指出 伤寒论 只提出三阴三阳的 病脉证治 全书找不到 六经 这两个字 七 六经分证说郭霭春等认为 伤寒论 中的六经 源于 内经 中的三阴三阳理论 并有所发挥 有所创造 脏腑经络是六经分证的物质基础 阴阳之气的多少是六经命名的原则 六经的排列次序反映了疾病传变规律 所以称其为六病 是仲景对外感热病分证的高度概括 8 八 证治纲领说董氏认为 伤寒六经是辨证纲领与证治纲领的高度统一 它综合的反映与提示了病因 病位 病情 邪正力量的对比和受邪的组织器官等具体情况 为决定治则 治法 进行处方与遣药 提供了依据 九 症候群说黄文东 金寿山 吕敦厚等认为 伤寒论 三阴三阳之实质是六个症候群 当然 这六个症候群是仲景把外感病过程中出现的错综复杂的脉症 根据病位 病程 病性的不同而归纳划分的 并非指某一具体的症候群 与西医的概念不能等同 孙氏亦认为 伤寒论 六经是一种症候分类的方法 是张仲景总结了前人学说 加上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 从整体观念出发 创造性地将热性病在发展过程中的许多症状 按照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盛衰 病情的进退轻重和病位的表里深浅 做全面的考虑 找出其一定的规律 归纳成太阳 阳明 少阳 太阴 少阴 厥阴等六个症候类型 作为热性病 辨证论治 的纲领 9 十 综合体说姜春华等认为 伤寒论 六经的实质 是仲景融合了 内经 全部阴阳概念 包括表 里 寒 热 虚 实 经络 脏腑 营卫气血 邪正消长等 成为一个多种概念的高度综合体 它不是单纯的经络 也不是单纯的地区和病程划分 更不是简单的症候群 十一 病理层次说郭子光认为 伤寒论 的六经是根据不同程度的阴阳量的大小划分为六个大的病理层次的反映 这个大的病理层次里面 又可分为若干较小的病理层次 将这种小的病理层次的反映和针对其治疗的方药联系起来就构成汤证 在这些较小的汤证里面 有的又兼有着局部层次阴阳失调 或同时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层次的阴阳失调 十二 阳明胜复说杨雪帆 时振声等认为 伤寒论 六经辩证的理论基础是阴阳胜复 消长 用阴阳胜复来解释伤寒六经辨证 是从整体出发 从动态变化看问题 比较符合外感病是全身性疾病 外感病有阶段性这两个特点 10 十三 病证结合说徐荣斋认为 所谓六经辩证 是后人注疏 伤寒论 的评语 注疏者强调了辨证的一面 而忽略了辨病的一面 其实伤寒的六经是辨病和辩证的结合 伤寒论 中提纲挈领的 辩 病脉证并治 篇名 都说明了 伤寒论 辨证论治和辩病论治是相结合的 十四 病证虚实说仝选甫认为 对伤寒六经的内涵可视为由量变到质变的萌芽 简言之 三阳病为实 三阴病为虚 临床万不能将伤寒六经与经络六经 脏腑六经等概念混淆 否则欲明反晦 十五 环节说孙泽光认为 六经不是六个独立的病 也不是六个孤立的症候群 它是疾病变化中具有不同性质的六个环节 它们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构成了疾病由量变到质变 由开始到终结的全部过程 从而概括了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11 十六 抽象说牛元起认为 伤寒论 六经是证候的抽象 伤寒三阳是正盛邪实 表热实证的概括 三阴是正气衰减 里虚寒证的代称 所以化而为三 意在标识其盛衰程度的差别 十七 时空说岳美中指出 伤寒六经在生理病理上都是时间和空间的综合概括 六经各有一定的病和当令之时 值其欲解之时 可以不施治 此外 有的学者从巴甫洛夫学说 应激学说 体质学说 逻辑理论 模糊理论 黑箱理论 数学集合论等方面探讨六经的实质和内涵 可谓众说纷纭 见仁见智 12 十八 结语关于 伤寒论 六经实质的问题 至今人们仍在进行不懈的研究和探索 我们认为 探讨 伤寒论 的六经实质 离不开中医的整体观念 六经既有经络脏腑 气血津液的物质基础及功能活动 气化 又有病程 病位 病性及邪正斗争 阴阳消长的病变规律 伤寒论 的六经涵括了经络 脏腑 气血津液生理及病理变化 并根据人体抗病力的强弱 病因的属性 病势的进退缓急等因素 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证候进行分析 综合 归纳 从而讨论病变的部位 证候特点 损及何脏何腑 寒热趋向 邪正消长以及立法处方等问题 因此 伤寒论 的六经 既是辨证的纲领 又是论治的准则 故称 六经钤百病 13 二 伤寒论 辨病 辨证 辨症 治疗 概念 一 病 是对某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做的病理性概括 是对该病的本质性认识 二 证 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现阶段的病理概括 是对疾病当前本质所做的判断 自觉症状 主诉 三 症 症状的简称它觉症状 是机体有了病变所具体表现的现象 是诊断 辨证的主要依据 14 四 病 证 症之间的关系 病 病程全过程的根本性矛盾 证 疾病某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症 是病和证的表象 是确诊疾病 分析证候的依据 也是判断疗效的依据 15 伤寒论 辨病 辨症 辨证论治相结合的体系六经辩证 辨病 辨症 辨证论治相结合的有机体系 一 从篇名看 1 理论论述 操作方法等命名 辨脉法 平脉法 伤寒例等 非以辨病 证 命名 2 涉及治疗的均以 辨 病脉证并治 命名 16 单个症状或体征 泛指 治治并证证脉症病阳病太辨 辨阴阳易差后劳脉证并治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17 二 具体标准的制定1 将疾病分为六大类病的诊断六经提纲证 条文1 180 263 272 281 326 2 分证的诊断标准辨证太阳中风证2 太阳病太阳伤寒证3太阳温病6 根据具体病因 病位 病势 体质等不同条文分列 18 桂枝汤证大青龙汤证麻黄汤证小青龙汤证桂枝加附子汤证葛根汤证桂枝加葛根汤证桂枝去芍药汤证3 症 状 病 证的诊断标准 多是由 症 组成 如 中风 症的辨析 为准确辨病 辨证提供了基础 如四诊 辨症多蕴含在辨病 证之中 19 三 伤寒论 以症为主要目标的论治法阳明1 三急下证 252 253 254 320 少阴321 322 2 四逆汤证 323 四 结论以上辩证 辨症的诸多标准 均为网目 病 纲领 与证 症 网目 的有机结合 形成了疾病诊断和论治的有机整体 这些经典标准若能掌握 领会 贯通 临床当可思过半点 我们应继承发扬 20 三 六经传经学说 一 六经的含义 二 三阴三阳的含义 三 三阴三阳在 内经 中的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财政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东莞清溪合作建房合同范例
- 海员机工业务考试试题及答案
- 办公室文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煤炭供销合同范文
- gre考试试题及答案
- 篮球名人考试试题及答案
- c级职称英语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标准私人工程合同范本
-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金塔、和平九年制学校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生物试卷(含答案)
- 2025-2030中国网络广告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与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6单元 练习十五 课件
- 建筑物理-采光设计课件
- DB32-T 2355-2022 综合交通建设试验检测用表编制规范(修)
- 八年级体育教案(全册)
- 2022新高考卷小说《江上》 答案+评点
- 装配式挡墙专项施工方案
- 年成都远洋太古里案例解析(p)PPT课件
- 知识产权战略案例分析
- 沪科七年级数学下册 实数单元综合测试卷解析
- 污水厂设备管理培训(共110页).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