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与气动课程设计【整理版】.doc_第1页
液压与气动课程设计【整理版】.doc_第2页
液压与气动课程设计【整理版】.doc_第3页
液压与气动课程设计【整理版】.doc_第4页
液压与气动课程设计【整理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液压传动课程设计说明书班级: 机制121 学号: 120114119 姓名: 李 朝 龙 日期: 2014-11-16 14一、液压传动课程设计的目的1、巩固和深化已学的理论知识,掌握液压系统设计计算的一般方法和步骤。2、锻炼机械制图,结构设计和工程运算能力。3、熟悉并会用有关国家标准、部颁标准、设计手册和产品样本等技术资料。4、提高学生使用计算机绘图软件(如AUTOCAD、PRO/E等)进行实际工程设计的能力。二、液压课程设计题目题目(一)设计一台立式镗孔组合机床液压系统,要求该系统完成:快进工进死挡铁停留快退原位停止的半自动循环。采用平导轨,设计原始数据如下表所示。数 参 据数数 据IIIIIIIVV切削力(N)1800015000160001550020000运动部件自重(N)1470013000135001450015000快进快退速度(m/min)77.56.57.88快进行程(mm)15012011095120工进行程(mm)8060657060工进速度(mm/min)30903090309030903090启动制动时间t(s)0.050.250.210.230.3试完成以下工作:1、进行工况分析,绘制工况图。2、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A3)。3、计算液压系统,选择标准液压元件。4、绘制液压缸装配图(A1)。5、编写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机床加工示意图如下:图2 立式动力滑台加工示意图液压传动课程设计说明书一、明确设计要求明确主机对液压系统的动作和性能要求。设计一台立式镗孔组合机床液压系统,要求该系统完成:快进工进死挡铁停留快退原位停止的半自动循环,采用平导轨。由设计题目要求可知:1、因有快进快退行程,可知有差动连接装置;2、因快进快退的速度,可知活塞直径D与活塞杆d的关系为:;3、根据题目要求,知道系统为正常工作环境下。二、工况分析工况分析是对液压执行元件的工作情况进行分析,以得到工作过程中执行元件在各个工作阶段中的流量、压力和功率的变化规律,并将其用曲线表示出来,作为确定液压系统主要参数、拟定液压系统方案的依据。1、运动分析按设备工作要求和执行元件的运动规律,绘制出执行元件工作循环图,和速度位移图,即速度循环图。如下所示:为立式镗孔组合机床运动分析图。 快退工 进快进快退工进停止死挡铁停留2、负载分析负载分析就是研究各执行元件在一个工作循环内各阶段的受力情况。(1)工作负载: 。 (2)摩擦负载:由题目设计要求,知该系统不计摩擦负载,即。 (3)惯性负载: 惯性负载是运动部件的速度变化时,由其惯性而产生的负载,可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即: G-运动部件的重力(N) g-重力加速度, v-速度变化值() t-起动或制动时间(s)工进速度取工进时的最大速度90mm/min即加速:减速:制动:反向加速: 反向制动:根据以上的计算,考虑到液压缸垂直安放,其重量较大,为防止因自重而自行下滑,系统中应设置平衡回路。因此,在负载分析时,就不考虑运动部件的重量,则液压缸各阶段中的负载,如下表:【取(=0.9)】液压缸各阶段中的负载工况计算公式总负载F(N)缸推力F(N)起动00加速680.4756快进00减速 -672.6-747.36工进2000022222.22制动19992.322213.7反向加速680755.6快退00反向制动-680-755.6负载和速度图的绘制按前面的负载分析及已知的速度要求、行程限制等,绘制出负载及速度图(如下所示)tV0启动快进减速工进制动制动快速反向加速F t756-756-332.222222.2222213.7755.6三、确定主要参数液压缸工作压力主要根据运动循环各阶段的最大总负载力来确定,此外,还需要考虑一下因素:(1)各类设备的不同特点和使用场合(2)考虑经济和重量因素,压力选得低,则元件尺寸大,重量重,压力选得高一些,则元件尺寸小,重量轻,但对元件的制造精度,密封性能要求高。这必然要提高设备的成本。按负载选择执行元件的工作压力负载F/kN50工作压力p/MPa0.81.01.52.02.53.03.04.04.05.05.07.0各类液压设备常用的工作压力设备类型粗加工机床半精加工机床粗加工或重型机床农业机械、小型工程机械液压压力机、重型机械、大中型挖掘机、起重运输机械工作压力p/MPa0.82.03.05.05.010.010.016.020.032.01、初选液压缸的工作压力 根据分析此设备的负载不大,按类型属镗床类,所以初选此设备的工作压力为3Mpa2、计算液压缸的尺寸式中:F-液压缸上的外负载 p-液压缸的工作压力 -液压缸的工作效率 A-所求液压缸的有效工作面积 按标准取值:D=100mm按设备类型镗床选取活塞杆直径 d=0.7D=70mm 按标准取值:d=70mm则液压缸的有效面积为: 无杆腔面积: 有杆腔面积: 3、活塞杆稳定性的校核由上可知d=0.7D可知活塞杆的稳定性满足,可以安全使用。4、求液压缸的最大流量 5、运动时间快进 工进 快退 6、绘制工况图工作循环中各个工作阶段的液压缸压力,流量和功率见下表:液压缸各工作阶段的压力、流量和功率工况压力流量功率快进031.980工进3.940.3633.32快退0630以上是液压缸压力,流量和功率的表格,依照上表中的数值,可绘制出液压缸的工况图(如下)P4.93q31.980.3663P24.65快进工进快退(液压缸的工况图)四、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液压系统图的拟定,主要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问题:(1)供油方式 考虑到该机床在工作进给时负载较大,速度较低,而在快进快退时负载较小,速度较高,从节省能量减少发热考虑,泵源系统宜选用双泵供油或变量泵供油,现采用外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采用这种限压式叶片泵时,系统的最高压力油泵调节,其值为泵处于无流量输出时的压力值。(2)液压泵形式的选择 系统工作循环主要由低压大流量和高压小流量两个阶段组成,最大流量与最小流量的时间之比。根据该情况,选叶片泵较适(3)调速回路 中小型组合机床的液压系统中,进给速度的控制一般采用节流阀或调速阀。根据组合机床工作时对低速性能和速度负载特性都有一定的要求,决定采用限压式变量泵和调速阀组成的容积节流调速。容积节流调速回路采用压力补偿型变量泵供油。用流量控制阀调节进入或流出液压缸的流量来调节其运动速度,并使变量泵的输油量自动地与液压缸所需流量相适应,这种调速回路没有溢流损失,效率较高发热小和速度刚性好的特点。该系统在慢速时速度需要调节,考虑到系统功率小,滑台运动速度低,工作负载变化小,所以采用调速阀的进油节流调速。(4)速度换接回路 由于快进和工进之间速度需要换接,但对换接的位置要求不高,所以采用由行程阀来实现速度换接。(5)平衡及锁紧 为防止在下端停留时重物下落和在停留的期间内保持重物的位置,为了克服滑台自重在快下过程中的影响,特在液压缸的下腔(即无杆腔)接一个单向顺序阀构成一平衡回路,此单项顺序阀的调定压力应稍大于因运动部件自重在液压缸下腔形成的压力。这种平衡回路在活塞下行时,回油腔有一定的背压,运动平稳。(6) 选择调压和卸荷回路 在双泵供油的油源形式确定后,调压和卸荷问题都已基本解决。即滑台工进时,高压小流量泵的出口压力由油源中的溢流阀调定,无需另设调压回路。在滑台工进和停止时,低压大流量泵通过液控顺序阀卸荷,高压小流量泵在滑台停止时虽未卸荷,但功率损失较小,故可不需再设卸荷回路。该液压系统具有如下特点:该系统采用了限压式变量液压泵“调速阀”组成的容积调速回路,它能保证液压缸的稳定低速运动,较好的速度刚性和较大的调速范围。采用了限压式变量泵和液压差动连接两项措施来实现快进,可得到较大的快进速度,且能量利用也比较合理。 本液压系统的换向采用单向阀和三位五通M型的中位机能的电磁换向阀来使液压泵在抵押下卸荷,既减少了能量损耗,又使控油路保持一定的压力,以保证下一动作的顺利启动。 在选定上述基本回路后,配上其他辅助回路,为简化系统,去掉重复的元件,使作用相同或相近的回路合并。为确保系统的安全,必要时增设安全回路,保证设备和操作人员的安全,为便于系统的安全的安装,维修,检修,检查,管理,在回路上要适当装设一些截止阀,测试点,这样拟定一个完整的液压系统,(原理图见A4图纸)。五、液压元件的计算与选择1、确定液压泵的型号及电动机功率 (1) 液压缸在工作循环中最大工作压力为3Mpa,由于该系统比较简单,所以取其压力损失.所以液压泵的工作压力为: (2)泵的最大供油量应为:.(3)选择液压泵的规格型号 液压泵的规格型号按计算值在产品样本中选取,为了使液压泵工作安全可靠,液压泵应有一定的压力储备量,通常泵的额定压力可比工作压力高25%60%。泵的额定流量则宜与最大供油量相当,不要超过太多,以免造成过大的功率损失。根据以上压力和流量的数值查产品目录,故应选用YBX-16型的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其额定压力为6.3Mpa,容积效率,总效率,所以驱动该泵的电动机的功率可由泵的工作压力(3.4Mpa)和输出流量 求出: 查电动机产品目录,拟选用的电动机的型号为Y132S1-2,功率为5.5kw,额定转速为2900r/min。2、选择阀类元件及辅助元件 根据系统的工作压力和通过各个阀类元件和辅助元件的流量,可选用这些元件的型号及规格(见下表)液压元件型号及规格序号名称型号及规格1滤油器XU1002002限压式变量叶片泵YBX-163单向阀AF3-Ea10B4三位五通电磁换向阀35DYF3Y100B5行程阀22C-100BH6调速阀AXQF-E10B7单向阀YF3-E20B8压力继电器HED1KA/109单向顺序阀AXFF3-E10B10溢流阀YF3-E10BY10B(1)油管 油管内径一般可参考所接元件口尺寸进行确定,也可按管中允许速度计算,在本设计中,出油口采用内径为8mm,外径为10mm的紫铜管。(2)油箱 油箱的主要功能是储存油液,此外还起着散发油液中的热量,溢出混在油液中的气体,沉淀油中的污物等作用。 油箱容积根据液压泵的流量计算,取其体积: , 即V=415.8L六、液压缸的设计1、液压缸的结构设计为满足本题目中液压系统 快进工进快退的使用要求,选用双作用单杆活塞缸。(1)液压缸的组成:液压缸的结构基本上可分成缸筒和缸盖、活塞和活塞杆、密封装置、缓冲装置,以及排气装置五个部分。(2)液压缸的主要参数设计液压缸的主要尺寸参数包括液压缸的内径D、活塞杆直径d、和液压缸筒长度L。D=100 d=70 液压缸筒长L的长度由活塞的最大行程l、活塞宽度B、活塞杆导向长度H和特殊要求的其他长度确定。查手册选活塞行程l=175,活塞宽度B=(0.6 1.0)D选B=0.8D=80,导向套长度H=(0.6 1.0)d,选H=0.8d=56,且液压缸长度不超过内径的20倍。综上所述得缸筒长度L=l+B+H=311。液压缸的结构参数包括缸的壁厚、液压缸内、外径D 、D1。对于低压系统缸大多属于薄壁筒/D0.08,选=0.08D=8有前面可知:缸筒内径D=100mm缸筒外径D1=D+2=116mm(3)液压缸组件的连接方式:缸筒与缸盖的连接形式,因法兰连接结构简单,容易加工,也易拆卸,故采用法兰连接,缸筒与缸底的连接形式也用法兰连接。活塞杆与活塞的连接方式选用螺纹连接,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靠。活塞杆导向部分的结构 活塞杆导向部分的结构,包括活塞杆与端盖、导套的结构,以及密封、防尘、锁紧装置等。 (4)活塞及活塞杆处密封圈的选用: 活塞及活塞杆处密封圈的选用,应根据密封部位、使用部位、使用的压力、温度、运动速度的范围不同而选择O型的密封 圈。(5)液压缸的缓冲装置: 液压缸带动工作部件运动时,因运动件的质量大,运动速度较高,则在达到行程终点时,会产生液压冲击,甚至使活塞与缸筒端盖产生机械碰撞。为防止此现象的发生,在行程末端设置缓冲装置。常见的缓冲装置有环状间隙节流缓冲装置,三角槽式节流缓冲装置,可调缓冲装置。(6)液压缸排气装置: 对于速度稳定性要求的机床液压缸,则需要设置排气装置。(7)密封装置的选择:选0形密封圈,因为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且结构紧凑,运动件的摩擦阻力小,装卸方便,容易制造,价格便宜等优点。2、液压缸设计需要注意的事项(1)尽量使液压缸有不同情况下有不同情况,活塞杆在受拉状态下承受最大负载。(2)考虑到液压缸有不同行程终了处的制动问题和液压缸的排气问题,缸内如无缓冲装置和排气装置,系统中需有相应措施。(3)根据主机的工作要求和结构设计要求,正确确定液压缸的安装、固定方式,但液压缸只能一端定位。(4)液压缸各部分的结构需根据推荐结构形式和设计标准比较,尽可能做到简单、紧凑、加工、装配和维修方便。3、液压缸主要零件的材料和技术要求(1)缸体 材料-灰铸铁: HT200,HT350。 粗糙度-液压缸内圆柱表面粗糙度为 技术要求:a内径用H8-H9的配合 b缸体与端盖采用螺纹连接,采用6H精度(2)缸盖 材料-35钢 粗糙度-导向表面粗糙度为 技术要求:同轴度不大于分析: 缸体组件有与活塞组件构成密封的空腔,承受油压,因此缸体组件要有足够的强度,较高的表面精度,以承受活塞频繁的往复摩擦,保证活塞密封件的可靠密封,缸体组件指的是缸筒与缸盖,其使用材料与工作压力有关,当工作压力p10Mpa时使用铸铁,当工作压力10Mpap20Mpa时使用铸刚或锻刚,本题目中工作压力的最大值为3.98 Mpa,故选用铸铁缸筒。缸盖的材料常用35号,40钢号锻件,或ZG 270-500.Z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