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梁与CCSHRC柱端板螺栓连接节点试验.pdf_第1页
SC梁与CCSHRC柱端板螺栓连接节点试验.pdf_第2页
SC梁与CCSHRC柱端板螺栓连接节点试验.pdf_第3页
SC梁与CCSHRC柱端板螺栓连接节点试验.pdf_第4页
SC梁与CCSHRC柱端板螺栓连接节点试验.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31 卷第 2 期 2014 年 6 月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J ournal 0f A rchi tecture and C i vi 1 Engi neeri ng V o 1 31 N O 2 Jun e 20 14 文章 编号 1673 2049 2014 02 0051 06 0 SC 梁 与 C C SH R C 柱端板螺栓连接节点试 验 张兴虎 马 国文 马宏伟 姜 维山 西安 建筑科技大学 土木 工程 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55 摘要 为了验证钢与混凝土组合 梁 SC 梁 与 高强复合连续螺旋箍约束钢 筋混凝 土柱 CC SH R C 柱 节点 的 受力机 理及 抗震 性 能 对足 尺 的端 板 螺 栓连 接 的 SC 梁 与 CC SH R C 柱 节 点 试 件进 行 了 低 周反 复荷 栽试验 对 节点 的抗 震 受剪承 载 力进行 了分 析 并根据 试验 结 果得 到 了节点核心 区抗震 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结果表 明 组合节点受力合理 破 坏前 梁端形成 明显的塑性铰 同时由于 高 强螺栓 预压 力 的存在 以及 钢板 箍 的约 束作 用 使 得核 心 区混凝 土 处于三 轴受压 应 力状 态 抗震 受 剪承载力显著提 高 大大改善 了节点区的抗剪能力 同时也增 大了节点的刚度 所得抗震受剪承栽 力 的计 算公 式可供 实际工程 参 考 关键 词 SC 梁 C C SH R C 柱 螺栓 连接 节 点 抗 震 受剪承 栽 力 低周反 复荷载试 验 中图 分类 号 T U 398 9 文献标 志 码 A E x p eri m en t o n E n d P la te B olted C on n ecti o n N o d e o f S C B eam a n d C C S H R C C olu m n Z H A N G X i n g h u M A G u o w en M A H ong w ei JIA N G W ei sh an S cho ol of C i v i l E n g i n eeri n g X i an U n i v ersi ty of A rch i tectu re an d T ech n olo g y X i an 7 100 55 S h aanx i C h i n a A bstract In order to vali date m echan i cal pro perty an d sei sm i c b ehavi or of the steel and con crete com posi te beam s SC beam w i th co n ti n uo us co m po u nd spi ral hoo p rei n fo rced con crete colu m n C C S H R C no de th e low cycli c load i ng tests o f fu ll scale en d p late bolted con necti on n ode of S C b eam an d C C S H R C co lum n sp eci m en w ere carri ed ou t S ei sm i c sh ear beari ng cap aci ty o f nod e w as analyzed M eanw hi le the form ulae of sei sm i c shear beari ng capaci ty of joi nt core w ere o btai ned accordi ng to th e ex peri m ent results R esuh s sho w th at com b i n ed nod e force i S reaso nab le an d the clear plasti c h i ng e i s fo rm ed at b eam end before fai lu re at th e sam e ti m e du e to the p resen ce of h i gh stren gth bo lt p reloadi ng an d steel p late h oop co nstrai n t fu n cti o n the co re con crete i s i n com plex stress state the sei sm i c shear beari ng capaci ty i s i m proved si g ni fi can tly th e sei sm i c sh ear cap aci ty o f the n od e dom ai n i s greatly i m pro ved an d the sti ffn ess of nod e i s i n creased T h e form u lae of sei si m i c shear beari ng capaci ty can be used for referen ce i n th e p racti cal en gi n eeri n g K ey w ord s S C b eam C C S H R C colu m n b o lted co nn ecti o n nod e sei sm i c shear b eari n g capaci ty lO W cy cli c lo ad i ng test 引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 工业化大生产 已进 入 了各行各业 建筑工业化也同样不可避免 所谓 建筑工业化 就是用工业化 的生产方式来生产建造 工业和民用建筑 它不断地改变着传统施工作业的 收稿 日期 20 14 03 07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 10572107 河北省科技计划项 目 2011188 作者简介 张兴虎 1956一 男 陕西凤翔人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E m ai l zhangxi nghu 126 corn 言 目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52 建 筑科 学与 工程 学报 2014 亟 建造 方式 施工 工艺 和人们 的观 念 并 且是 建筑 业科 技和发展水平的标志 是 中国建筑业的发展方向口 装配 式结 构必然 会成 为 中国建筑 业发 展 的方 向 之一 这是 工业 化 发 展 的必 然 结 果 然 而 通 过对 地 震震害的调查发现 装配式结构 的节点连接性能在 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可靠性较差 难 以满足对抗震性 能的要求 因此在地震 区的使用受到很 大限制 为 提高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 针对这个薄弱环节 需要 对装 配式结 构 的节点 抗震 性能进 行研 究 装 配式 结 构体 系 节点 的构 造形 式 繁 多 实 际工 程 中端板螺 栓 连接组 合节 点应用 较 为广泛 端板 螺 栓连接组合梁一 混凝土柱结构作为装 配式结构 的一 部分 既具有组合结构共有的优越性 也具有其 自身 特性 这种 结构 最 大 特点 是 避 免 了 现 场焊 接 安 装 速度 快 施 工性 能好 由于钢一 混 组合 结 构 是今 后 多高层建筑应用的主要结构形式之一 端板螺栓连 接组合梁一 混凝土柱组合结构无疑具 有很 高的工程 应用 价值 目前各 国尚未系统地对组合梁一 高强复合连续 螺旋 箍约束 钢筋 混 凝 土柱 组 合 节 点进 行 研 究 节 点 抗震受剪承载力 的计算公式也没有统一 本文 中笔 者进行 了 SC 梁 与 C C SH R C 柱 节 点 的低 周 反 复 荷 载试 验 以研究 其受力 性 能和抗 震受 剪承 载力 1 试验概述 1 1 试 件设计 试验试 件 采用 2 个 足尺模 型 另 外 为研究 节点 核心 区在 高轴压 比情 况下 的工 作 性 能 又设 计 了核 心 区的补 充 试 件 LJD B 各 试 件 参 数 如 表 1 所 示 具体尺寸及构造见图 1 其中 d 为螺栓直径 表 1 试件参数 T a b 1 P aram eters of S peci m ens C C S H R C 柱 SC 粱 节点核心 区 试件 跨度 层 高 编号 长度 宽度 宽度 高度 钢板箍厚 螺栓 m m 度 ra m 型号 I D10 1 3 3OO 3 250 400 40O 38O 4 5O 6 8 M3O LD JO2 3 3OO 3 25O 4OO 40o 38O 450 6 8 M 3O L D JB 15O 15O 4 4 M 2O 1 2 试 件 的材性 组合节点所用的钢筋 钢板的材性如表 2 所示 梁 柱混凝土的强度实测值如表 3 所示 1 3 加载 装置 试验采用柱端施加水平荷载的方式 加载装置 如图 2 所示 柱上端竖向力的加载采用双层平面滚 轴系统和顶部可转动的油压顶 柱下端采用空间球 甄 墨 lI ln 寸 IOQ 一 一 l 3 4 5 4 0 0 l 3 4 5 J 00 a 试件 尺 寸 b 梁 截面 1 1截 面 c 下翼 缘截 面 d 侧立 面 图 1 试件尺寸及构造 单位 m m F i g 1 Di m ensi ons a nd COn fi gu ra ti ons of Speci m ens U ni t m m 表 2 钢 材的材料 性能 Tab 2 Materi a l P roperti es of Steel 材料类型 钢筋 钢板 直径 板厚 ra m 12 25 4 6 屈服强度 M P a 424 6 4 15 8 327 5 36 4 5 极限强度 M P a 597 O 580 9 494 9 52 6 7 弹性模量 G P a 177 173 172 185 延伸率 19 17 23 25 表 3 混凝土的材料性能 T a b 3 M a teri al P roperti es of C o ncrete 试件编号 柱混凝士强度 M P a 梁混凝 土强度 M P a L JD01 39 2 23 3 LJD 02 39 2 23 3 U D B 39 2 l I 反 器停感器 平面滚轴系鲺 力 门 导 墙 ll lr 架 J 专感 试件 感 链 杆 窄 间 球 磨杆 图 2 试 验 加 载 装 置 Fi g 2 Test L oad i n g E q ui pm en t 铰 柱端水平荷载由电液伺服加载系统施加 1 4 加 载制 度 根 据 建 筑 抗 震 试 验 方 法 规 程 JG J 101 96 3 中的规定制定本次试验 的加载制度 试件屈 服前采用荷载控制并分级加载 试件屈服后采用位 移控制 位移值采用屈服时试件 的最大位移值 并以 幸 土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2 期 张兴虎 等 SC 梁与 C C SH R C 柱 端板螺 栓连接 节点试验 53 该位移的倍数 为级差进行控制 加载 在荷载一 位移 混合控制加载中 最终的屈服荷载以力 位移滞回曲 线上 的拐点来确 定 开裂荷载 以人 工观察来确定 加载制度见 图 3 其 中 为 1 倍 屈服位移 为 1 倍屈 服 荷载 正向位移 正向荷载 4 u 3u 2u 0 0 0 2u 一 3 一 4 负 向位 移 负 向荷 载 图 3 加 载 制 度 F i g 3 Load i n g System 1 5 测 点布 置 应变 片主 要记 录试 件某 个部 位在 整个 加 载过程 中应变变化的全过程 本试验应变片主要布置在靠 近节点的钢梁翼缘和腹板 节点核心区的螺栓上 具 体 布 置见 图 4 为 了测定 试件 在 加 载过 程 中 的变形 和节点核心区的转角延性 剪切延性 在试件上布置 相 关 位移 计 和百分 表 应 变 片 三 a 平 面 b 立 面 图 4 应 变 片 布 置 F i g 4 S trai n G a uge A rran gem ents 2 试 件破坏过程 对 试 件 LJD做 2 组 试 验 第 1 组 研 究 试 件 JLD 01 在不受轴力作用 仅受柱端横向力作用时 的 性能 对第 2 组试件 JL D 02 施加 1 200 kN 的轴 向 力 再研 究 柱在 此情 况 下 受 低 周 反 复荷 载 时 的受 力 性 能 1 在第 1 组试件 LJD 01 试验 中 对螺栓施加 较小的预拉力 使 螺栓的拉应 变保持在 2 10 左 右 当水平作动器 内力为推 85 kN 时 组合梁承受 负弯矩一侧 出现与其轴线垂直的裂缝 当水平荷载 为拉 100 kN 时 另一侧 也 出现相 同性 质 的裂缝 当水平荷 载为 125 kN时 组合 梁 出现 大量 裂缝 在之后的荷载循环过程 中 相继 出现组合梁翼缘在 受压时屈曲 受拉时又重新被拉直 的现象 组合 梁 的腹板也出现屈曲的现象 2 在第 2 组 试 件 LJD 02 试 验 中 为 避免 出 现 端 板 与柱接 触 面的 张开 现 象 加 大 了 对螺 栓 的预 拉 力 使 螺栓 的初 始 拉 应 变 保 持 在 8 10 左 右 当 水平作动器 内力为推 110 kN 时 组合梁承受负弯 矩 一侧 出现 与其 轴线垂 直 的裂缝 当水平荷 载为 拉 180 kN 时 组合 梁翼 缘 出现 在 受 压 时 屈 曲 受 拉 时 又重 新 被 拉 直 的 现 象 当 水 平 荷 载 为 拉 225 kN 时 组合梁一侧的端板加劲肋出现焊缝撕裂 组合梁 混凝土被压缩大片剥落 最后组合梁下翼缘被拉断 柱头有很大的水平位移 停止试验 3 在 模拟 节点 核心 区试件 LJD B 试 验 中 在 受 800 kN 的轴 向力作用 下 试件 LJD B 没 有 任何 破 坏 征兆 然后 对试 件施 加往 复 的水 平荷 载 当水平荷 载 为 100 kN 时 试件处 于弹性 阶段 当水平荷载为 200 kN 时 试 件水平 变形 增大 钢板 箍有 压 屈现 象 最后 由于基座 处混凝 土 的开裂停 止 试验 试件 LJD 02 的柱顶水平荷 载一 层 间位移滞 回曲 线如图 5 所示 在柱脚增加钢板箍约束来避免混凝 土局部被压碎 保证 了柱底的铰接 同时螺栓的预拉 力 比较 大 防止 了端 板 与柱 表 面 的张 开 从 图 5 可 以看 出 在峰值 荷 载后整 体 承载力 下降很 小 屈 服后 曲线没 有捏缩 现 象 同 时在 屈 服 后相 同位 移 下 的循 环中承载力下降很小 滞 回环始终饱满稳定 整个曲 线 呈理 想 的梭 形 具有 良好 的耗能 性能 图 5 试 件 L ID 02 滞 回 曲线 F i g 5 H ystereti c C urves o f Sp eci m ens LJ D 02 3 节点核心 区抗震受剪承载 力 3 1 节 点各 部分 抗剪贡 献 根据 震 害 调查 和 试验 研 究 可 知 节 点 一般 都 是 发生剪切破坏 因此节点的抗震承载能力计算主要 是进行节点抗剪计算 SC 梁与 C CS H R C 柱节点 中 由于高强螺栓预压力的存在以及钢板箍 的约束 作用 使得核心区混凝土处于复合受力状态 抗震受 剪承载力显著提高 因此混凝土承担的剪力 比钢筋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54 建 筑科 学与 工程 学报 2014 生 混凝土节点混凝土承担的剪力有所提高 本文中把 节 点 的抗剪 贡献 分为混 凝 土 钢板 箍 箍 筋 和轴压 力 的贡献 3 1 1 混凝 土的贡 献 在 组合 结 构 标 准节 点 中 整个 节 点 区 的混 凝 土 根据受约束的不同可 以分成 2 个部分 节点 内部混 凝 土 机 构 和 节 点 外 部 混 凝 土 机 构 SC 梁 与 C C S H R C 柱节点中由于高强螺栓预压力 的存在 以 及钢板箍的约束作用 使核 心区混凝土承担 了大部 分 的剪力 根 据 相 关试 验 及 理论 分 析 节 点核 心 区形 成 斜 压杆 核心区开裂前 由于梁 柱端弯矩传递到节点 区的压力作用 沿核心区对 角线方 向形成混凝土受 压带 并在 受压 带边 缘 垂 直 受压 带 长 度 方 向产 生 拉 应力 随着 荷载 增加 沿节 点 对 角 线产 生 斜 裂 缝 在 斜裂 缝之 间形成 混 凝 土斜 压 杆 其 抗 剪 机 理 是斜 压 杆受压机理 这与钢筋混凝土节点相似 但是由于箍 筋和螺栓 以及端板 的约束作用 使其受剪承载力 比 钢筋混凝土节点中的混凝土大得多 在梁端弯矩 M h 和剪 力 作用 下 其受 力 模 式 如 图 6 所 示 其 中 为斜 压杆 与水 平 方 向 的 夹 角 H为 宽 度 可 表 示 为 节点核心 区对 角线 的长 度乘 以某 一 比值 0l H h 为柱截面高度 h 为梁截面高度 m 图 6 节 点 核 心 区 混 凝 土 斜压 杆 受 力模 式 F i g 6 Con crete Ob li q u e Com pressi on B ar S tress P a ttern i n Joi nt C ore 节点核心区混凝土的承载力 由混凝土斜压杆的 抗 压强 度决定 斜 压 杆 的水 平 分 力 即混 凝 土 抗 剪 贡 献 混凝土斜压杆的方向和宽度与节点受 的压力 弯矩有关 当节点受到轴压力作用 时 其核心受压 范 围较不受 轴压 力 作 用节 点 范 围大 故 斜 压杆 的宽 度较 大 承载力也 较 大 6 节点核心区混凝土 的抗震受剪承载力 可以 用下 式表 示 一 f cbi H cos 0 1 式 中 厂 为混 凝 土抗 压 强 度 bj 为 节 点 截 面 宽 度 d 为混凝土斜压杆的等效宽度 一 般 情况 下 节 点截 面高 度 hi 等 于柱 截 面高 度 h 梁截面高度 h 可表示为柱截面高度乘以某一 系 数 写成 h ph 一ph 则 H a 以 矗 一口 1 h 2 令特定系数 7 a 1 cos O 则混凝土的抗 震受 剪 承载力 为 V 一rf bi h 3 y 综合反映了节点核心区混凝土在各种约束下 的抗剪作用 根据各国试验资料并进行相关 回归分 析 得 出混凝 土抗 剪影 响系数 建议值 为 y一0 18 综 上所述 本 文 中建 议 组合 SC 梁 与 C C SH R C 柱结构节点中混凝土的抗震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为 V 一0 18f ob h 4 3 1 2 钢板箍 的贡献 端板钢板箍主要传递翼缘和腹板 的挤压力 侧 面钢 板箍 主要抗 剪切 受力 状态 和 R C S 结 构 中 的钢 梁腹板一样 剪压复合应力状态 另外 本文的试验 结果 和各 国试验 研究 结 果 表 明 侧 面 钢板 箍 在 节 点 破 坏 时 应 力达 不到屈 服强 度 日本建筑 学会 规定 钢 板箍的抗震受剪承载力计算 中将其乘以系数 0 5 进 行折减 故建议 钢板箍 的抗震受剪承载力 按下 式计 算 V b 一 h 厂 5 U 式中 为钢板箍单向拉伸屈服强度 t 为钢板箍 厚度 h 为钢板 箍长 度 3 1 3 箍 筋的贡 献 在 普通 的钢 筋混 凝 土结 构 节 点 中 节点 区箍筋 的基本作用是直接参与抗 剪 约束节点核心区混凝 土 和防 止柱 中纵筋 压 屈 它 对 提 高节 点 的抗 震 性 能 起着重要 的作用 因此无论在施工还是使用期间 节 点 区箍 筋都是 不 可缺少 的 相 关试 验 中指 出 在 SC 梁 与 CC S H R C 柱节 点 中 节 点 区箍 筋 屈 服 较 晚 不 过在极限状态时 节 点 区箍筋仍能够 屈服 在 SC 梁与 C C SH R C 柱节点 中 由于设 置 的一些节点 构 造措施如钢环箍等对节点区混凝土提供 了非常有效 的约束作用 从而代替了箍筋的作用 故笔者建议不 考 虑箍 筋对抗 震 受剪 承载力 的贡 献 3 1 4 轴 压 力 的 贡 献 轴 压力对 节点抗 震受剪承载力也有一定 的影 响 轴压力的存在使得核心区混凝土增加了某一个 方向的约束 从而抑制了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和开展 对提高节点的抗裂度与抗震受剪承载力有利 但是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2 期 张兴虎 等 SC 梁与 C C SH R C 柱端板螺栓连接节点试验 55 较大的轴压力 将加重 SC 梁与 CC SH R C 柱节点 中 核心区内混凝土斜压杆的负担 尤其 是当节点剪压 比和轴压比两者都较大时 轴压力对 节点后期受力 极为不利 将会使节点的延性 降低 尽管较小 的轴 压力 对抗 震 受剪 承 载力 的作 用 是 有 利 的 但 是 框 架 柱在地震作用时轴压力会发生变化 由于总弯 曲的 作用 有 的边 柱 的轴力 会 减少 在 高层建 筑 中亦有 可 能变为受拉 所以抗震设计时 应当考虑其对抗震的 不利 状 态 因 此 本 文 中建 议 SC 梁 与 CC S H R C 柱 节点抗震设计时抗剪计算公式不把轴压力作为有利 因素即考虑混凝土作用 非抗震设计 时可考虑轴压 力 的影响 其计算公式为 V N 0 0 56N 6 式中 N 为柱轴压力设计值 3 2 节点核心区抗震受剪承载力计 算值 与试验值 对 匕 综上所述 本文中提 出节点区的抗震受剪承载 力计算公式为 V 一0 18fo j h f ya 7 U 足 尺试 件试 验 中所测 节点 核 心 区的剪 力及 按本 文中建议公式计算所得抗震受剪 承载力见表 4 由 表 4 可知 按本文中建议公式计算 的抗震受剪承载 力较试验值大 这是合理的 因为足尺试件试验中发 生 的是 梁铰 破坏 并 非节 点核 心 区 的剪 切破 坏 因此 足尺试件节点核心区抗震受剪承载力计算值要 比试 验值偏大 表 4 足尺试件抗震 受剪承载力计算值与试验值对 比 T a b 4 C om p ari son of S ei sm i c S hear C ap aci ty Betw een Calcu lati o n Values an d Exp eri men t Values of F ull S cale S peci m ens 试件编号 承载力试验值 S kN 承载力计算值 T kN TS一 1 LJD O l 1 375 8 1 381 5 1 00 4 UD 0 2 1 434 2 1 448 7 1 0 10 4 构件设计 4 1 高强螺栓的预拉力 高 强 螺栓 的预 拉 力是 要 高 强 螺栓 杆 预 拉 伸 利 用高强螺栓杆的预拉伸 使被连接构 件之间压 紧而 产 生静摩 擦 力来 传递 剪力 预 拉力 对节 点 刚度 的影 响比较大 在较大 的预拉 力作用下 节点 刚度 比较 大 节点可以很好地使钢梁与混凝 土柱 的变形保持 一 致 其夹角始终保持 90 不变 因而可以按刚性组 合 节点 考虑 A ISC 1999 和 E urocode 3 1993 规 范 中均取 预拉 力 P 一0 7A f 其 中 A 为 有 效截 面 面 积 u为极限强度 日本规范中的取值亦与 钢构造 限界状态设计指南 相仿 在钢结构 中 进行端板螺 栓连接设计时 施加预拉力 P 0 6A f 节点属于 半刚性节点 在组合 梁一 混凝 土柱 框架 结构 中 节 点 区混凝 土 采用 钢板箍 包 围 初 始 刚度有较 大提 高 与钢结构 有 较大 区别 关键 在于 预拉力 的大 小 以下 2 组不 同 的 预拉力试验数据可 以说明预拉力对 节点刚性 的影 响 试验数据对 比见表 5 在节点试验 1 中实际有 效 应 力 与极 限强度 厂 比为 0 61 直 至 0 5P P 为节点极限荷载 时节点为刚性 如图 7 a 所示 在 节点试验 2 中实际有效应力 与极限强度 厂 比为 0 68 直至 0 68P 时节点为刚性 如图 7 b 所示 试 验 结果 表 明 节点 试 验 2 的 刚性 区段 荷 载达 到 应 用弹性理论分析框架的极 限状态时荷载 故预拉力 P 0 7A f 时 节点可 以按 刚性 节点设 计 表 5 螺栓杆预拉 力比较 T a b 5 C om p ari son of B o lt P retens i on 螺栓 预拉力 有效截面面积 实际有效应 极限强度 型号 P kN A e m m 力 ofM P a M P a o M 2 Z 2 0 9 7 9 3 0 3 6 9 2 3 8 1 12 8 0 6 1 M 3 0 3 9 1 O 0 5 6 1 6 9 6 9 7 1 0 26 0 6 8 80 0 60 0 4 0 0 Z 2 0 0 0 2 O O 一 4 0 0 6 0 0 图 7 螺 栓 杆 预 拉 力一 位 移 关 系 F i g 7 Relati ons of Bolt P reten si on an d Di sp lacem ent 考虑拧紧螺栓时 预拉力 P 除使螺栓杆产生拉 应力外 还使螺栓杆产生剪应力 在正常施工条件 下 即螺母的螺纹和下支撑面涂黄油润滑剂的条件 下 或在原润滑剂未干的情况下拧紧螺栓时 根据试 验结果对应力 的影响系数可取为 1 2 考虑螺栓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56 建筑科 学与工程 学报 2O14 血 材质的不均匀性 引进一个折减系数 0 9 施工时 为 了补 偿 螺 栓 预 应 力 的 松 弛 一 般 超 张 拉 幅度 为 5 10 因此 采用 一 个 超 张 拉 系 数 0 9 由予 以螺栓 的抗拉 强度 为准 为安全 起见 再考 虑一 个附 加安 全 系 数 0 9 考 虑 端 板 高强 螺 栓 节 点成 为 刚 性节点需要在不利外荷载作用下端板与柱面始终压 紧 同时 考 虑 混 凝 土 徐 变 损 失 故 增 大 预 拉 力 1 2 倍 这样高强螺栓预拉力 P 为 P 一0 729f A 8 式中 对螺栓 8 8 级 取 f 830 M P a 对螺栓 10 9 级 取 f 1 040 M Pa P 一0 7A 4 2 端 板厚度 高强 螺 栓端 板 连接 是 钢结 构 常 用 的连 接 形式 通 常采 用 T 型构 件 模 型 设 计 理 论 进行 端 板 和 螺 栓 设计 T 型构件连接在外力作用下 高强螺栓承受 拉力 T 型构 件受 力 后 由于翼 缘 发 生 弯 曲变 形 而 形 成杠杆作用 撬力作用 撬力使得螺栓拉力变大 对 节点强度和性能产生不利影 响 当翼缘较厚时 螺 栓相对 较弱 在受 力 过 程 中螺 栓 达 到极 限抗 拉 强 度 而拉断 T 型构件翼缘仍处在弹性范围 弯曲变形很 小 撬力可忽略不计 螺栓受力 的计算模型见图 8 其 中 F 为 水 平 荷 载 n 为 螺 栓 中心 至 焊 缝 边 缘 距 离 N 为螺栓受拉承载力 M 为翼缘板截面塑性弯 矩 其 公式 为 a 受 力模 型 b 隔离 体 图 8 计算模型 Fi g 8 Calcu lati o n Mod el N 口一 2My 9 1 M 一 f b 2 t2pf 1o 式 中 t 为 端板厚 度 b 为端 板宽度 联立 式 9 10 用钢 材 设 计 强 度 厂代 替 屈 服 强度 即得到端板厚度的计算公式为 僭 11 5 结语 1 SC 梁 与 C C SH R C 柱 端板 螺 栓 连 接 节 点具 有较大的承载力和较好 的延性 是一种合理 的节点 形 式 2 由于高强螺栓预压力 的存在 以及钢板箍的 约束作用 使得节点区混凝土开裂较少 大大改善了 节 点 区的抗 剪能 力 同时也能 提高 节点 的刚度 3 提 出的节 点 核 心 区抗 震 受剪 承载 力 计算 公 式 可供 工程 实 际参 考 参考 文献 R e feren ces 1 严薇 曹永 红 李 国荣 装 配式结 构体 系的发展 与建 筑工业化 J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4 26 5 131 13 6 Y A N Wei C A O Y ong h on g l 1 G u o ron g D evelop m ent o f A ssem b ly typ e R C Structure and B u i ld i n g In dustri ali zati on J Journal of C hongqi ng Ji anzhu U ni versi ty 200 4 26 5 13 i I3 6 2 马宏伟 组合梁与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