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刍动物的营养和生理--韩国060614).ppt_第1页
反刍动物的营养和生理--韩国060614).ppt_第2页
反刍动物的营养和生理--韩国060614).ppt_第3页
反刍动物的营养和生理--韩国060614).ppt_第4页
反刍动物的营养和生理--韩国060614).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反刍营养与生理 农学博士朴德燮 2 反刍动物是 牛 绵羊 山羊 鹿 骆驼 长颈鹿等 3 反刍是什么 通过嘴进入的粗饲料以未咀嚼状态经过食道进入第一胃内 与胃内容物混淆 因为胃内的大块需再咀嚼 所以经过反刍再回到嘴里 4 反刍动物的消化器 5 牙齿 门牙8个 上颚前边板牙12个 上颚后边板牙12个 下颚后边 咀嚼 41 000回 天采食 6小时反复咀嚼 8小时 6 唾液腺 唾液量 100 180 天 与咀嚼时间成正比 碱性 PH值8 3 功能 维持第一胃的酸浓度 7 食道 从嘴到胃的部分 食道区 约18cm 犊牛 牛奶直接进入第四胃 成畜 饲料分类作用左侧 进入第二胃后侧 进入第一胃 8 反刍胃消化器官 第一胃 反刍胃 第二胃 第三胃 第四胃 9 瘤胃的神秘 反刍胃功能 组成微生物栖居环境与供给营养物质 反刍胃的环境 容积 150 200 温度 39 41 酸浓度 pH5 5 7 0 水分 胃的收缩作用 微生物及内容物的移动 微生物的发酵产物 胃壁的吸收与下部消化道的流出 10 瘤胃的微生物 厌氧性 反刍胃微生物和原生动物 Protozoa 在100万多种中 主要的是50 60多种 微生物的种类 消化纤维素 淀粉 利用蛋白质 生成氨 消化脂肪 一定的温度和pH值 微生物的寿命 11 Composition g 100gDM ofrumenmicrobes vanSoest 1994 Trueprotein 47 5RNA 24 2DNA 3 4Peptidoglycan 2 0Polysaccharides 11 5Lipid 7 0Other 4 4 12 瘤胃内pH值 pH值 5 0 7 5 平均6 2 乙酸 丙酸 丁酸60 30 10 唾液 pH8 3 的中和作用 13 pH值降低的话 减少消化纤维质的微生物的数目 降低纤维素的消化率及减少饲料摄取量 增加消化淀粉质的微生物的数目 减少乙酸形成 增加丙酸 降低乳脂率 增加乳酸生产 增加酸毒症或胃炎的发生 14 解决方案 增加饲料喂给次数 高纤维素 高能饲料 粗饲料的长度 特别是青贮饲料 最少2cm以上 使用缓冲剂 Buffer 15 第二胃 Reticulum 蜂巢胃 与第一胃功能相似 消化物的搅拌第三胃 Omasum 双层皱胃 吸收水分 吸收VFA 吸收碳酸氢钠 增加干物质量 消化物从第二胃移送到第四胃第四胃 Abomasum 真胃 与单胃动物胃相似 分泌胃酸 蛋白酶 Pepsin 凝乳酶 Rennin 等消化酶 16 共生 SYMBIOSIS 反刍微生物的功能1 消化纤维素 生成VFA2 合成维生素B群及必需氨基酸3 利用非蛋白态氮化合物4 形成二氧化碳及甲烷 预防鼓胀症 17 胰脏 Pancreas 与肝脏相邻的小叶腺 lobulatedgland 分泌胰脏液到十二指肠内2 2 4 8 天 内分泌腺 endocrinegland 分泌胰岛素 insulin glucagon 外分泌腺 exocrinegland 分泌胰脏液 酸性消化物 中和 18 胰脏 Pancreas TrypsinInhibitor Trypsinogentrypsin 小肠 enterokinasearginine Peptidebond切断lysine 19 胰脏 Pancreas glycerol Lypase triglyceridesfattyacidsdextrin Amylase starchmaltose 20 胆囊 Gallbladder 储存在肝脏中合成的胆汁 胆汁酸盐 bilesalt 即脂肪乳化剂 促进脂肪吸收及脂肪酸的溶解再吸收分泌到十二指肠的胆汁酸盐的95 以上 储存在肝脏中 enterohepaticcirculation 小肠 肝脏循环4 5回 天 21 胆汁色素 bilirubin 是血红蛋白 hemoglobin 分解的最终产物 在血浆中游离游离的bilirubin与血浆白蛋白 Albumin 连结 移动到肝细胞膜 与蛋白质分离吸收在肝细胞中 与glucuronicacid结合 分泌在胆汁管中肠内的bilirubin 再吸收 95 尿 约5 未吸收stercobilin 粪便颜色特征 胆囊 Gallbladder 氧化 肠内微生物 22 小肠 Smallintestine 成牛 72 直径5 长度4 2 4 5m左右 由十二指肠 空肠 回肠构成 十二指肠 胆汁流入 一部分起消化作用 是各种消化液分泌处 回肠 吸收养分 23 大肠 Largeintestine 阑尾 结肠 直肠 直径5 12 长度约12m 吸收水分 24 一般反刍营养 能量 蛋白质 无机物 维生素 水 25 能量代谢 单胃动物 以葡萄糖 Glucose 形态在小肠中被吸收 反刍动物 以挥发性脂肪酸 VFA 形态在第一胃壁中被吸 乙酸 丙酸 丁酸 反刍动物的能量来源 浓厚饲料 谷类 玉米 小麦 大麦 黑麦 高粱 粗饲料 干草 青贮饲料 苜蓿草 甜菜粕 Beetpulp 26 碳水化合物代谢 碳水化合物的形态最重要的能量供给来源是乳糖 lactose 和牛奶脂肪 milkfat 的前体物质 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 NFC NonFiberCarbohydrate 反刍胃内急速发酵能量浓度高 增加微生物蛋白质的利用不影响反刍作用及唾液的生产 纤维性碳水化合物 StructuralCarbohydrate 在反刍胃内发酵速度缓慢纤维素 半纤维素 木质素 硅酸盐 silica 木质化蛋白质 lignifiedprotein 促进反刍作用及唾液生成饱满感促进乙酸生成 增加乳脂率 27 碳水化合物代谢 影响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消化的因素1 谷种类燕麦 小麦 大麦 玉米 高粱Amylopectin Amylose2 谷类加工方法 糊化 Gelatinization Steamflaking extrusion popping pelleting3 制造方法 青贮饲料 Silage 4 流入小肠的淀粉量 过多会降低消化吸收 淀粉消化率85 反刍胃内分解率50 75 以上为宜 28 反刍家畜的碳水化合物消化及利用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挥发性脂肪酸 非发酵碳水化合物塘 非消化碳水化合物 气体排出所发生的损失 体组织代谢 饲料 反刍胃 第四胃 小肠 粪 血液 体组织牛奶 甲烷气体二氧化碳 发酵 乙酸丙酸丁酸 29 挥发性脂肪酸的利用 30 肝脏中葡萄糖生成与乳房中合成乳糖和乳脂肪 大多数丙酸在肝脏中合成为葡萄糖 这时需要氨基酸 其他消化道内不能吸收葡萄糖 牛奶20Kg 需要900g的葡萄糖为了形成乳糖 lactose 需要较多的葡萄糖产乳量 受到在反刍胃内生成的来源于丙酸的葡萄糖的影响葡萄糖合成为牛奶时转换为甘油 glycerol 乙酸及酮体 乳脂肪葡萄糖在乳腺上与含C4 C14的脂肪酸合成 总乳脂肪的一半 剩余一半来源于含C16以上的饲料脂肪 31 观察粗饲料来源纤维素的功能1 填满牛的消化器给予饱满感2 对反刍胃给予物理刺激 促进反刍作用及唾液分泌3 分泌出来的唾液稳定地维持反刍胃内Ph值 pH6 2左右 4 保持瘤胃内微生物的均衡来维持反刍功能5 保持挥发性脂肪酸的均衡的生成比率来维持乳脂率 3 6 以上 粗饲料与纤维素的最低喂食基准 32 1 降低反刍胃的功能 导致饲料摄取量的减少2 减少牛奶的乳脂肪含量3 大幅度降低纤维素的消化率4 长期供给这种饲料就会发生各种代谢性疾病 如尿石症 第四胃转位 Ketosis等 将会缩短奶牛的寿命 33 1 饲料中的能量降低 导致产乳量的减少 生产性下降 2 纤维素填满消化道 导致饲料摄取量的减少 34 为了维持反刍胃功能 饲料中必要的最低纤维素含量 ADF 19 20 以上 干物质为基准 NDF 25 30 以上 干物质为基准 另一方面 饲料中的纤维素一定量以上必须从粗饲料中供给 使用玉米青贮饲料时ADF 21 23 以上 使用预干牧草青贮饲料时ADF 19 21 以上 35 粗饲料值 RV 牛摄取粗饲料以后发生的反刍胃活动程度的显示指数称粗饲料值粗饲料大小咀嚼时间 分 kg干质量 长的61 5苜蓿草短的44 3颗粒 Pellet 36 9长的44 5禾本科牧草颗粒 Pellet 15 2玉米粗的66 1青贮饲料中间59 6细的40 0 36 不同饲料的唾液分泌量 干草 唾液分泌量 干物质摄取量 kg 37 饲料内总能量 GE 100 粪便中排泄 30 能量 GE 可消化能量 DE 70 甲烷和尿中损失 8 10 能量代谢能 ME 60 62 热中损失的能量 15 净能 NE 45 47 生长乳生产繁殖机体维持 反刍动物的能量移动途径 38 脂肪代谢 脂质的形态 占饲料干物质总量的2 5 占乳脂肪生成量的50 植物油 70 80 不饱和 动物油 40 50 饱和 1 中性脂肪 triglyceridetriacylglycerol 3Fattyacids 1glycerol谷物及动物的脂肪中存在 39 脂肪代谢 2 糖脂 glycolipid 3个脂肪酸中 由半乳糖 galactose 代替其中一个脂肪酸在化学结构上 与中性脂肪结构相似粗饲料中含量较多3 磷脂类 phospholipid 3个脂肪酸中 由phosphate代替 形成酯 ester 结合在化学结构上 与中性脂肪结构相似饲料中少量含有 反刍微生物中大量含有 40 脂肪代谢 反刍胃内脂质分析1 反刍胃内脂肪甘油 Glycerol VFAfattyacids 微生物 合成Phospholipid2 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3 微生物的磷脂类利用状态 反刍胃微生物脂质的10 15 4 通过反刍胃的85 90 的脂质 以Palmitic和stearicacid等饱和游离脂肪酸的形式 附着存在于饲料和微生物粒子上 利用在纤维性碳水化合物的消化过程中 H 41 脂肪代谢 小肠内脂质的吸收1 微生物磷脂类 在小肠内消化 经过小肠壁吸收的游离脂肪酸的形态储存2 游离脂肪酸 与胆汁 胰脏液 唾液中的碳酸氢钠一起 与小肠内容物混合3 在小肠内 大部分游离脂肪酸与血糖来源的甘油结合 形成中性脂肪 42 脂肪代谢 小肠内脂质的吸收4 中性脂肪 某些脂肪酸 胆固醇及其他脂肪 蛋白质 形成许多中性脂肪中的脂蛋白 triglycerides rich lipoprotein LDL lowdensitylipoprotein 5 LDL 通过淋巴管和胸管 运送到血管组织6 通过胃壁吸收的大多数脂质 不经过消化过程 只通过一般的循环过程 在体内组织中以脂质形式储藏后 再使用 43 脂肪代谢 乳房内脂质的利用合成乳脂肪的脂质约50 来源于乳腺组织的脂肪酸吸收 来源于LDL 长链脂肪酸 C16以上 增加乳脂肪 阻碍短链脂肪酸合成 脂肪的移动与肝脏的作用来源于中性脂肪的脂肪酸 储存在肾脏 胃 腹部 后腿下端等的脂肪组织中肝脏 LDL合成及转换能力不足时 以triglyceride形式储存在肝细胞中 引起Ketosis 脂肪肝 44 Fattyacidcompositionofmilkfromcows 45 Pathwaysofmilkfatsynthesis Productsofdigestion Glucose ENERGY ATP 50 MILKFAT 50 ENERGY ATP 46 蛋白质代谢 1 反刍胃内蛋白质转换饲料蛋白质氨基酸 氨 脂肪酸饲料中NPN及再循环的尿素 以氨形式存在 反刍胃内 合成微生物体蛋白质必要的氨量 决定于碳水化合物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反刍胃内发酵有机物100g 生成微生物体蛋白质20g每日微生物体蛋白质可能合成的量 400g 1500g 利用38 55 粗饲料中的蛋白质 在反刍胃中分解60 80 浓厚饲料及加工副产物 在反刍胃中分解20 60 小肠内吸收的氨基酸 60 微生物体蛋白质 40 反刍胃内未分解蛋白质 微生物体蛋白质中氨基酸含量 大体上稳定 牛奶合成必需氨基酸 微生物体蛋白质 微生物 47 蛋白质代谢 2 粪便中蛋白质到小肠中的蛋白质 约80 被消化 粪便排出约20 干物质摄取量增加1Kg时 小肠损失的体内蛋白质约33g与单胃动物相比 粪便中的有机物含量较高含有氮2 2 2 6 粗蛋白14 16 3 尿素再循环与肝代谢发酵能量不足 粗蛋白过多 未分解蛋白质过多时 氨过多 反刍胃壁 肝脏 尿素 血液 肾脏 尿 反刍胃壁 反刍胃 唾液 反刍胃 48 蛋白质代谢 4 牛奶蛋白质的合成在乳腺里吸收的氨基酸 合成牛奶蛋白质 牛奶1Kg中含有蛋白质30 32g 乳蛋白中90 酪蛋白 Casein 乳清清蛋白 Wheyprotein 乳腺中合成 Lactoalbumin 合成乳糖时必需的 Lactoalbumin 加工干酪时影响Curd的形成免疫球蛋白 Globulin 增强初生犊牛抗病力 不在乳腺中合成 而在血液中直接吸收含有少量的非蛋白氮 NPN 49 蛋白质代谢 5 饲料中蛋白质与非蛋白氮粗蛋白供给量 随着产乳量及泌乳阶段不同而异 12 20 高产奶牛 绝对不足反刍胃内微生物体蛋白质合成量 供给反刍胃内未分解蛋白质喂食大豆粕 豆科牧草 幼牧草等分解速度较快的饲料时 不添加尿素尿素的1天最多供给量 150 200g 50 反刍家畜的蛋白质消化及利用 天然蛋白质非蛋白氮化合物 天然蛋白质非蛋白氮化合物氨 NH3 未分解 迂回 微生物蛋白质 蛋白质氨基酸 非消化蛋白 尿素氨氨基酸 体组织代谢 饲料 反刍胃 第四胃 小肠 粪 体组织 尿素 尿素 血液 肝脏 唾液 尿 51 Calculationof MetabolizableProtein ofdiet L D SatterandR E Roffler 1977 inproteinMetabolismandNutrition EAAPPub NO 22 52 LactationresponsetoCP Milkyield 0 8 DMI 2 3 CP 0 05 CP2 9 8 DMI22kg CP17 时 产乳量是多少 53 尿素饲料的有效利用 尿素的适当使用量 摄取的蛋白质的1 3一下 配合饲料中2 以内 尿素饲料供给时注意事项 一回不要过量供给 与其他供给饲料完全混合 从少量开始逐渐增加供给量 对弱牛和渴牛减少供给量 不应该在水中溶解后供给 供给粗饲料为主饲料或供给高蛋白质饲料时 应中断供给 不应该供给反刍胃未发达的犊牛 54 矿物质 生产犊牛和增体所必需的 对骨骼和牙齿成长及酶功能和循环系统所必需的 影响内分泌及繁殖功能 正确供给是必需的 55 矿物质 动物体内含有2 7 多量矿物质 所有矿物质的60 80 Ca Mg K Na P S Cl 必需 微量矿物质 Fe Co Cu Mn Zn I Se Mo F As 必需 Cu Se F Mo As等是中毒矿物质准必需矿物质 在同类动物同一部位中 特定矿物质的浓度不同 不可能满足必需矿物质的所有条件 但要是不足 很难维持生命 Ba Br Sr Ni Si V Rb Al等非必需矿物质 体内也含有 但无特殊生体功能 或者尚未知其矿物质的功能 B Pb Sn Cr Hg Au Ag等 中毒矿物质 极少量状态下 不履行其功能 但是超过需求量以上的话 对代谢作用和维持生命起到恶影响 Cu Se F Mo As Cr Hg Cd 56 钙 Ca 占动物体重的1 5 2 0 和磷一起 占体内矿物质含量的70 体内钙中99 左右是骨骼和牙齿 1 是体液及软组织 是骨骼的主要组分 起到调节肌肉收缩 传达神经 血液凝固 能量代谢激素等作用 奶牛血液中Ca浓度 9 10mg 100ml 钙恒定 Homeostasis 体系崩溃 发生乳热 钙与磷比率 1 5 2 1 磷比率较高时 磷与钙结合增加磷酸钙的生成 降低吸收 肠内pH较低时 吸收率增加 钙不足时 引起犊牛佝偻病及成年畜的弱骨骼 减少成长及产乳量 吸收率 吸收20 30 排泄70 80 57 磷 P 占动物体重的0 8 1 1 体内磷中80 是骨骼和牙齿 其余20 是体液及软组织 存在于所有细胞中 起到体液的缓冲作用 缺乏磷时 食欲减退 异食症 Pica 骨软化症 骨多孔症 无发情 降低受胎率 减少产乳量 降低储存在肝脏的维生素A的利用率 磷过剩时 尿结石 谷类中的磷 植酸磷 PhyticP 55 88 吸收率 比钙效率高 吸收70 排泄30 58 镁 Mg 骨骼中含有60 70 其余在体液和软组织中 与钙和磷的代谢具有密切关系 对酶活性及能量的发生所必需的 软组织中功能 神经肌肉作用 磷酸盐转移反应 参与Kinase和Mutase的活性及脂肪酸和蛋白质的代谢 添加过多脂肪时 形成镁盐 降低利用率 供给过多钙时 降低镁利用率 引起搐搦症 Tetany 的危险 主要缺乏症状 延迟成长 减退食欲 减少消化率 软骨症 肝脏障碍 降低产乳量及乳脂率 繁殖障碍 神经过敏 痉挛和昏迷状态及死亡 供给过多浓厚饲料时 添加MgO就能预防代谢性疾病 增加饲料中纤维素消化率 主要镁源 谷类 粗饲料及Mg供给剂 MgO MgCO3 Mg OH 2 MgSO4 Mg利用率 谷类 30 40 粗饲料 7 33 59 钙及磷源 石粉Limestone碳酸钙CaCO3磷酸二氢钙Ca H2PO4 2 H2O磷酸氢钙无水 CaHPO42水 CaHPO4 2H2O磷酸三钙Ca3 PO4 2 骨粉 Bonemeal 贝壳粉 Oystershellflour 蛋壳粉 Eggshellmeal 60 钾 K 生理功能 与Na相似 调节渗透压 平衡酸 碱 参与神经传达及肌肉收缩作用 Mg不足时 阻碍肾脏中钾再吸收 K过剩时 阻碍Mg的吸收 主要缺乏症状 在钾摄取量不足或过多摄取食盐和应激下发生 减少饲料摄取量 引起不安及肌肉麻痹 体脂肪和体蛋白质合成不良 毛的柔软性和光泽不良 产生异食症 主要钾源 KCl K2CO3 K2SO4 61 盐 NaCl 体内含量中 1 3存在于骨骼中 2 3存在于体液中 体液内的钠 90 左右在细胞外核中发现 存在于细胞内的只有10 左右 唾液 主要功能 参与渗透压维持 酸碱性平衡 体液均衡 肌肉收缩 神经传达 氨基酸及钾的吸收 需求量 非挤奶牛 钠0 1 盐0 25 30 60g 天 挤奶牛 钠0 18 盐0 46 110g 天 主要缺乏症状 食欲减退 走路不良 眼睛光泽消失 毛的光泽不良 产乳量及体重减少 主要盐源 氯化钠 62 硫 占动物体的0 2 含硫氨基酸的组分 Cystine Cysteine Methionine 体液中以sulfate形式存在 氢氧化硫 SH 基是维持许多辅酶 CoenzymeA 的活性所必要的 需求量 0 2 0 25 最大允许量0 4 N S比率 12 1 接近于10 1时能增加产乳量 主要缺乏症状 食欲不振 增体量减少 羽毛发育不振 唾液分泌量增加 减少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 减少纤维素消化率 减少尿素利用效率 与钼 Mo 及铜起交互作用 供给来源 硫酸铜 CuSO4 63 氯 Cl 体重的约0 15 均匀分布在体内 脑垂体液和胃液中最多主要功能 维持酸 碱平衡 调节渗透压 在胃内与H 结合 供给HCl主要缺乏症状 食欲减退 成长率减少 脱水现象 血液浓缩 神经症状 饲料中的氯 利用率特别高 不必另外供给 64 铁 Fe 血红蛋白 Hemoglobin 的组分主要功能 运送及利用氧气 参与细胞呼吸作用的Cytochrome的组分 需求量 50ppm主要缺乏症状 贫血 降低消化率 降低饲料效率 降低食欲 降低成长率 65 铜 Cu 与铁形成红细胞 氧化及还原酶的辅酶影响骨骼形成 繁殖 elastin形成 弹力素 弹力纤维蛋白 毛生长 交互作用 Ca K Zn Pb Mo S 锌阻碍铜的利用率主要缺乏症状 繁殖障碍 腹泻 食欲不振 成长率减少 产乳量减少 66 锌 Zn Carbonicanhydrase的组分 维持酸 碱平衡 排出肺内CO2 影响骨骼的形成 成长 繁殖 视觉作用所必需的体组织和伤口的再生及治疗有效 主要缺乏症状 受精能力减少 不规则发情 卵巢内胞囊退化 后产停滞 乳房创伤 交互作用 Ca Cu Mn Na 67 锰 Mn 影响骨骼形成 繁殖 神经系统正常功能 各种酶的活性剂 主要缺乏症状 骨骼形成不良 繁殖障碍 肝脓疡 68 钴 Co 维生素B12的组分 磷酸酶 phosphatase 活性剂主要缺乏症状 食欲不振 脂肪肝 繁殖障碍 贫血 与铁拮抗作用 69 硒 Se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lutathioneperoxidase 的组分 防止细胞膜的过氧化 需求量 0 3ppm主要缺乏症状 受胎率降低 胎儿流产 死产 弱犊牛分娩 卵巢囊肿 子宫内膜炎 后产停滞 与维生素E上升作用 70 71 72 NRC 1988 HowardLarsen 1987 辛炯泰 1988 73 维生素 调节酶作用和代谢作用 脂溶性 A D3 E K 水溶性 B B12 C 在反刍胃内 微生物合成维生素B和K群 维生素A必需从外供给 胡萝卜素 74 维生素A 植物体内以 carotene形态存在 主要功能 1 正常维持上皮组织 特别是呼吸器 消化器 生殖器 泌尿器粘膜的功能 2 维持正常视力 3 不规则发情 早产 流产 死产 畸形 盲犊牛分娩等繁殖障碍需求量体重100kg 19mg的 胡萝卜素 维生素A7600IU 但比这些量增加供给15 20 较安全 效价 Activity 减少 在70 以上每增加1 效价减少维生素A1 75 维生素A需求量变化因素 硝酸盐含量 摄取含硝酸盐的水 青贮饲料 鱼粉时 妨碍 carotene的维生素A转换 2 蛋白质含量 蛋白质不足时 妨碍肝脏中运送维生素A所必需的血液蛋白质的形成 3 维生素E含量 在体内促进 carotene的吸收 促进维生素A转换 4 温度 环境温度高 需求量也增加 5 疾病和寄生虫 肝脏被损伤 妨碍维生素A的储存 吸收carotene或维生素A所必需的胆汁分泌不足 损伤肠粘膜 妨碍维生素A的吸收 76 维生素D3 在阳光下充分合成 动物体内 促进钙的吸收主要缺乏症状 佝偻病 步行失调 虚弱 搐搦症 tetany 成长不良 供给过剩时 中毒 骨骼石灰化 软组织石灰化 减少生产性 77 维生素E 活性 从 生育酚 tocopherol 和生育三烯酚 tocotrienols 两种化合物群所制得 动物体内可储积很多 广泛分布在饲料中 在谷类胚芽 绿色粗饲料 优质干草中含量丰富 抗氧化作用 与硒 Se 上升作用 细胞脂质膜中抑制自由基 Freeradical 和过氧化物的生成 维生素E 1次防御 破坏过氧化氢和过氧化物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lutathioneperoxidase 硒 Se 2次防御 78 硒和维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 氧化剂 自由基 PUFA Fe Cu GSH Px GlutathionePeroxidase SOD SuperOxideDismutase PUFA PolyUnsaturatedFattyAcids TMRRESEARCHINST 79 对于繁殖障碍维生素E和Se的关系 分娩21日前 维生素E68mg和Se5mg 体重45 4kg肌肉注射 IM 预防后产停滞 2 同时投入维生素E和Se 预防卵巢囊肿30 以上 3 子宫内膜炎 分娩后 保持清洁卫生和投入抗菌剂 预防效果最佳 80 维生素 主要功能 交互作用 推荐基准 A Carotene D3 E K 烟酸 Niacin 脂溶性 水溶性 维持正常的上皮组织 维持正常视力 特别是预防夜盲症 正常繁殖活动 成长 骨骼形成 成长 增进钙和磷的利用率 繁殖 肌肉营养失调 防止细胞损伤及老化 预防牛奶中的氧化溴 Br 血液凝固 乳生产 Ketosis 反刍胃发酵 硝酸盐 应激 钙 磷 硒 Se 微生物中毒 香豆二素 Dicoumarol 无 可能有100 000 160 000IU的胡萝卜素需求量 40 000 80 000IU 100 500mg为了预防繁殖障碍 分娩21日前肌肉注射 I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