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合理饮食结构与慢性病防治 目录 并不陌生的话题 饮食结构改变与慢性病健康的饮食结构 从三大营养素谈起碳水化合物与升糖指数选择脂肪的讲究如何摄入足量优质蛋白世界各地特征性饮食结构分析 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显著增长趋势 历次全国高血压患病率调查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2002 显著增长 全国估计患病率 年龄标化患病率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 糖尿病患病率 我国几次大型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的情况 1 全国糖尿病研究协作组调查研究组 全国14省市30万人口中国糖尿病调查报告 中华内科杂志1981 20 678 83 2 GroupNDPaCC PrevalenceofdiabetesanditsriskfactorsinChina1994 DiabetesCare1997 20 1664 93 李立明 饶克勤 孔灵芝 等 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 26 478 84 我国高脂血症患病率呈显著增长趋势 年龄标化患病率 不同时期男女性人群 35 59岁 高胆固醇血症年龄标化患病率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5 中国慢性疾病死亡逐年上升 2006年中国慢性病报告 中国人群死亡及其危险因素 流行水平 趋势和分布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5年9月 膳食不合理 身体活动不足及吸烟是造成多种慢性病的三大行为危险因素引自2006年中国慢性病报告 我国饮食结构与其他国家相比有明显差异INTERMAPSTUDY 0 20 40 60 80 100 中 日 英 美 酒精 kcal 碳水化合物 kcal 多不饱和脂肪酸 kcal 单不饱和脂肪酸 kcal 饱和脂肪酸 kcal 植物蛋白质 kcal 动物蛋白质 kcal 与英美人群相比 我国饮食中总脂肪 尤其是饱和脂肪酸较低 碳水化合物较高 Humhypertension2003 17 9 623 30 中国膳食文化渊源流长 五谷为养 五果为助 五禽为益 五菜为充 黄帝内经 素问篇 中国传统膳食结构的特点 中国传统膳食以碳水化合物为主 饭 是每餐必需的主食 大约占总热量的60 70 蛋白质主要来自五谷类植物性蛋白以及动物性的肉类 鱼类和禽类 脂肪则主要来自植物油 少量来自动物油 是一种比较合理的 符合现代营养学原理的饮食习惯 引自尹哲 疾病营养学 P76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中国饮食结构的三次变迁 过去50年 我国先后进行四次全国性营养调查 1959 1982 1992 2002 发现我国居民饮食结构经历了三次变迁 1985年前由吃不饱向吃饱转变 1985 1990年饮食多样化 1990年后后期关键时期 特征各种食物 谷类 蔬菜 动物性食品 的摄入量都在增加 总能量也在增加 特征总能量和谷类不再增加 转而开始下降 动物性食品继续增加 其中禽 蛋 奶的比重也在增加 特征膳食能量密度增加 谷类摄入量急剧减少 中国居民膳食结构与营养状况变迁的追踪研究 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论文集 谷类食物摄入量 克 天 谷类食物摄入量逐年减少 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脂肪摄入量逐年增加 脂肪摄入量 克 天 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蛋白质摄入量无显著变化 蛋白摄入量 克 天 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我国总膳食营养素来源变化趋势 中国居民膳食结构与营养状况变迁的追踪研究 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论文集 我国传统饮食结构优势较西方正在逐步减少 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脂肪供能比与慢性病患病风险呈正相关 20n 10292 20 24n 7643 25 29n 7248 30 34n 5877 35n 9248 趋势检验 p 0 0001 P 0 0056 加调整BMI 吸烟 脂肪供能比 与相关慢性病相对危险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5 碳水化合物含量与糖尿病发病率呈负相关 与碳水化合物供能比 55 者相比 12 22 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在55 65 之间糖尿病患病率减少 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在 65 之间糖尿病患病率减少 王德陇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一2002综合报告 67 目录 并不陌生的话题 饮食结构改变与慢性病健康的饮食结构 从三大营养素谈起碳水化合物与升糖指数选择脂肪的讲究如何摄入足量优质蛋白世界各地特征性饮食结构分析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推荐合理比例 脂肪 不超过30 碳水化合物 55 60 蛋白质 15 20 WHO推荐适宜膳食能量构成 脂肪 20 30 碳水化合物 55 65 蛋白质 11 15 碳水化合物 单糖 双糖 多糖 乳糖蔗糖 果糖葡萄糖 膳食纤维糖原淀粉 寡糖 又称寡聚糖 低聚糖 是指由2 10个单糖通过 1 4 糖苷键连接起来形成的具有直链或支链的低度聚合糖类 介于单体单糖与高度聚合的多糖之间 碳水化合物的分类 谷类是碳水化合物的重要来源 谷类 70 以上 25 30 大豆 极少 肉类 各类食物碳水化合物含量 谷类为主是平衡膳食的基本保证 2007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谷类薯类及杂豆 250 400g水 1200ml 蔬菜类 300 500g水果类 200 400g 畜禽肉类 50 75g鱼虾类 50 100g蛋类 25 50g 奶类及奶制品 300g大豆类及坚果 30 50g 油 25 30g食盐 6g 不同食物升糖速度不同 升糖指数概念的提出 为区分不同碳水化合物引起的不同血糖应答 1981年 Jenkins等提出血糖生成指数 glycemicindex GI 的概念 用来表示进食碳水化合物后对血糖的影响GI值 指含50g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与相当量的葡萄糖在一定时间 一般为2个小时 体内血糖反应水平的百分比值 反映食物与葡萄糖相比升高血糖的速度和能力 通常把葡萄糖的血糖生成指数定为100 1 1 2007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 吴坤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155 高升糖指数与中低升糖指数的界点 55 70 低GI食物 中GI食物 高GI食物 2007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血糖 血糖 时间 时间 低GI饮食 高GI饮食 Jorage等对42759例正常人饮食状况随访6年 其中523例发生糖尿病 统计分析显示食物的升糖指数与糖尿病发病危险正相关 在欧洲2180例1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的观察性研究发现 升糖指数与糖化血红蛋白呈正相关 升糖指数与糖尿病密切相关 美国医学杂志中文版2003年12月第22卷第6期 307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1998 25 3 164 低升糖指数饮食有利于血糖控制 Heilbronn等对45名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12周的饮食干预 结果表明 与高GI饮食相比 低GI饮食可改善空腹血糖和糖基血红蛋白 HbA1c 水平1Wolever等对34名糖耐量异常 IGT 患者为期4个月的饮食干预结果与此相似2Miller等对1988 2002年间14项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试验的元分析结果显示 与高GI饮食相比 低GI饮食使HbA1c 绝对值 降低了0 43 糖基蛋白 相对值 平均减少了7 4 3 HeilbronnLK etal J JAmCollNutr 2002 21 2 1202 1271 WoleverTM MehlingC J AmJClinNutr 2003 77 3 6122 6211 MillerJB etal J DiabetesCare 2003 26 8 22612 22671 世界卫生组织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向人们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推荐 参照食物血糖生成指数表 合理选择食物 控制饮食 并建议在食物标签上注明总碳水化合物及食物血糖生成指数值 联合国粮农组织 IDF餐后血糖管理指南 IDF餐后血糖管理指南 指出 用升糖指数 GI 评价饮食对于餐后血糖的负荷 高GI食物与2型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增高独立相关 低升糖指数饮食在人体内消化和吸收更为缓慢 有益于控制餐后血糖和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 影响食物升糖指数的主要因素 1 构成该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组成特性食物中直链与支链淀粉 其消化率不同 支链淀粉消化更快葡萄糖作为参照物为100 果糖GI较低为23 蔗糖为65 因此果糖相对含量较高的食物其GI都较低食物中其他营养成分的影响膳食纤维 脂类的存在会降低其吸收速率 从而降低GI 尹哲 疾病营养学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P76 影响食物升糖指数的主要因素 2 食物的形状 特征较大颗粒的食物由于需要经过咀嚼和胃的机械磨碎过程 延长了消化 吸收时间 有利于血糖反应的缓慢 温和淀粉的制造工艺不同的加工技术与流程方法将影响淀粉的消化率 如在水中或高温下 淀粉链更易于断裂 糊化 从而易于迅速溶解 尹哲 疾病营养学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P76 怎样利用GI指导糖尿病患者膳食 1 选择低GI和中GI的食物碳水化合物组成不同 血糖升高指数不同 糖尿病患者膳食中碳水化合物尽量不用或少用单糖和双糖类 应严格限制蜂蜜等纯糖食品 甜点等尽量不食用合理搭配食物选择高GI食物时 搭配低GI食物混合食用如粗杂粮的升糖指数较低 但是适口性较差 而细粮升糖指数较高 粗细粮搭配 既可以改善口感 又可以降低升糖指数 怎样利用GI指导糖尿病患者膳食 2 选择科学的加工与烹调方法粮食在精加工过程中 不仅会损失一些营养素 同时由于研磨颗粒变细 更利于吸收 升糖指数增高如糙米饭升糖指数为70 精米饭为83 2 膳食纤维 食物中降低GI的重要元素 膳食纤维 水不溶性 水溶性 纤维素 半纤维素 木质素 壳聚糖 果胶 藻酸钠 葡聚糖 真菌多糖 膳食纤维的益处 美国防癌协会推荐标准 每人每天膳食纤维日摄入量为 30 40g 欧洲共同体食品科学委员会推荐标准 每人每天膳食纤维日摄入量为 30g 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 增加粪便的体积 软化粪便 刺激结肠内的发酵 降低血中总胆固醇和 或 低密度胆固醇的水平 降低餐后血糖和 或胰岛素的水平 食品法典委员会2004年第26届会议 食物中膳食纤维含量与GI呈负相关 Guevin N 1996 报道 每日给膳食纤维20g较10g对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明显为好 JAmCollNutr 1996Aug 15 4 389 96 食物中高膳食纤维含量改善血糖控制 JAmDietAssoc 1996Dec 96 12 1254 61 血糖曲线下面积 mmol min L 胰岛素曲线下面积 mU min L 8例2型糖尿病患者 分别给予普通白面包和高膳食纤维面包各12周交叉研究 P 0 05 如何从食物中获得膳食纤维 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谷物 尤其是杂粮 水果 蔬菜 薯类 黑木耳 海带等植物成熟度越高 膳食纤维含量越多 谷类加工越精细 膳食纤维含量越少 2007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 正常成年人每人摄入膳食纤维25g 30g 关于碳水化合物的认识误区 少吃碳水化合物就能控制血糖 许多人认为碳水化合物是血糖的唯一来源 不了解蛋白质 脂肪等非糖物质在体内经糖异生途径也可转变为血糖 所以严格限制主食 并大量食用高蛋白质及高脂肪的食物 盲目鼓励吃动物性食物 这种做法只注意到即时血糖效应 而忽略了总能量 脂肪摄入量增加的长期危害 引自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年 P8 目录 并不陌生的话题 饮食结构改变与慢性病健康的饮食结构 从三大营养素谈起碳水化合物与升糖指数选择脂肪的讲究如何摄入足量优质蛋白世界各地特征性饮食结构分析 膳食脂肪的主要食物来源 膳食脂肪 动物来源动物的脂肪组织和肉类 植物来源植物的种子 含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多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少 主要含不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是增加血清胆固醇升高的主要脂肪酸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膳食中饱和脂肪酸提供的能量应低于膳食总能量的10 多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LDL 同时亦可降低HDL单不饱和脂肪酸降低LDL 维持或升高HDL 饮食中脂肪酸合理比例 推荐饮食中脂肪酸合理比例 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为1 1 1 世界卫生组织 联合国粮农组织 中国营养学会 合理引导膳食脂肪摄入 科学选择食物 引自杨月欣主编 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 食物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成比较 g 以100g可食部计 目录 并不陌生的话题 饮食结构改变与慢性病健康的饮食结构 从三大营养素谈起碳水化合物与升糖指数选择脂肪的讲究如何摄入足量优质蛋白世界各地特征性饮食结构分析 蛋白质来源 动物性蛋白优点 质量好 利用率高缺点 动物性食物同时富含脂肪酸和胆固醇 植物性蛋白优点 植物性食物脂肪酸和胆固醇含量少缺点 利用率较低 互补 优质蛋白 主要来源 豆类 主要来源 奶类 鱼 禽 蛋及瘦肉 什么是优质蛋白 优质蛋白是指食物中含有的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 数量充足 比例适当 不但能维持成人的健康 并能促进儿童生长发育 如乳类中的酪蛋白 乳清蛋白 大豆中的大豆蛋白等 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 1 奶类蛋白质含量平均为3 消化率高达90 以上 其必需氨基酸比例也符合人体需要建议每人每天饮奶300mg 或相当量奶制品 大豆蛋白质含量与牛奶相当建议每人每天摄入40g大豆或其他制品 相当于200g豆腐 100g豆腐干 30g腐竹 700g豆腐脑 800g豆浆 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 2 蛋类蛋白质含量12 氨基酸组成与人体需要最为接近 优于其他动物性蛋白 是很经济的优质蛋白质来源鱼类蛋白质含量为15 22 平均18 左右 氨基酸组成一般较为平衡 与人体需要接近 利用率较高 目录 并不陌生的话题 饮食结构改变与慢性病健康的饮食结构 从三大营养素谈起碳水化合物与升糖指数选择脂肪的讲究如何摄入足量优质蛋白世界各地特征性饮食结构分析 世界特征性膳食结构分析 欧美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关于勤俭节约倡议书15篇
- 关于珍爱生命演讲稿汇编15篇
- 2025年智能配电自动化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七所“两自一包”公办学校招聘教师(15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答案详解
- 中药材仓储合同6篇
- 2025湖南常德市妇幼保健院招募见习生6人模拟试卷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合肥复兴控股集团第一批人员招聘27人模拟试卷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春季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黑龙江省分行校园招聘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广东惠州市博罗县广厦市政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度郑州警察学院招聘人才(第二批)15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6年湖北省地震局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自考艺术教育题库及答案
- 化工前沿技术进展
- 2025年四川省党政领导干部政治理论水平考试(理论测试)练习题及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全国中学生天文知识竞赛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 高一物理第一次月考卷(全解全析)(天津专用)
- 2025年专利审查对专利密集型行业分析方案
- 《数星星的孩子》课件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 2025成考专升本政治试题及答案解析
- 肺间质纤维化教学课件
- DBS教材03精益转换训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