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技术标准_第1页
14 技术标准_第2页
14 技术标准_第3页
14 技术标准_第4页
14 技术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房山区大堂路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四章 技术标准】4 技术标准拟建项目地处山岭重丘区,路线起点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史家营乡秋林铺村,向东北经莲花庵村至新兴枣园煤矿以南山脚,沿史家营乡政府正在规划的“矿山博物馆”边缘向东延伸至史家营乡第三煤矿原有煤炭储运厂,跨大堰台沟与既有贾史公路汇合,沿贾史公路向北至终点史家营乡政府门口(即贾史公路K16+700),路线全长19.071公里。本项目的建设能够完善路网结构,提高道路服务水平;能够改善道路沿线交通环境,方便当地居民出行;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开辟森林防火应急通道,为北京市可持续发展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4.1 项目在区域公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本项目所在区域为北京市房山区西部山区,公路网建设相对落后,居民出行单一的依赖国道108和县道019。沿线乡镇的村庄分布较散,各村之间的联系主要依靠区和乡两级交通干道,缺少乡级公路,村级路直接与国道衔接,各级交通相互干扰较大。根据房山区公路网规划骨架路线整体布局规划(即“八条横线、七条纵线、四条过境通道、两条山区环线、三条山区与平原连接线”),本项目为北京市浅山区路网环线和首都西北部旅游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地把白草畔风景区、百花山风景区、圣莲山风景区与周边的路网联系起来,由于通往白草畔风景区和百花山风景区的公路等级较低,多为盘山公路,在白草畔风景区和百花山风景区之间没有直接相连的公路,游客想要游览两个风景区,必须通过国道108和现有的县道019(贾史路)进行绕行。本项目的建设为此区域增加了一条等级较高的公路,不仅能满足周边村落百姓出行的需要。同时也可以方便游客游览两个风景区,既给周边带来了客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风景区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支持。项目影响区域内与本项目相关的主要公路为国道108、国道108复线和县道019(贾史路)。项目起于国道108,止于县道019(贾史路),能使国道108和县道019(贾史路)能够有效的连接。县道019(贾史路)的起点与国道108复线(辛店贾峪口)的终点在佛子乡贾峪口处相连,本项目项目建成后,国道108、国道108复线和县道019(贾史路)将共同承担此区域的交通出行,也能够分流之前通过国道108过境的交通量,同时对景区交通环境有着极大的改善。4.2 路线等级和设计速度4.2.1 公路等级的确定本项目交通量的预测,是在充分考虑沿线及影响区域经济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分析交通量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弹性关系,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路网规划以及旅游交通的影响和项目建成后诱增交通量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进行本项目交通量的预测,得到本项目远景特征年交通量。根据交通量预测和拟建项目的功能,确定拟建项目为三级公路。表4-1为北京市大堂路(国道108至史家营乡政府)三级公路各特征年交通量预测结果。 表4-1 拟建项目及相关道路的交通量预测 单位:pcu/d年份2014202020252028大堂路(国道108至史家营乡政府)1583218827183269国道108线2845348340654327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的规定,公路等级的选定,应根据公路网的规划,从全局出发,按照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远景交通量综合确定。各等级公路所能适用的交通量见表4-2。表4-2 各等级公路适应交通量单位:小客车辆/日公路等级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车道数六车道四车道双车道双车道双车道单车道适应交通量25000550001500030000500015000200060002000以下400以下交通量预测结果显示:北京市大堂路(国道108至史家营乡政府)预测末年(2028年)交通量水平将达到3269辆小客车/日;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的规定,本项目已达到三级公路标准。依照房山区公路总体规划思路,结合本地区路网现状、拟建项目使用任务、性质和功能、区域社会经济特点、沿线地形、地质、水文、采空区等条件以及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对该项目规划方案设计的批复以及霞云岭乡、史家营乡政府的意见,在分析现有道路适应程度的基础上,拟定本项目为三级公路。 4.2.2 设计速度的确定因本项目地处于北京市房山区西部山区,是一条联系并加强沿线产业带快速发展的纽带,且沿线煤矿采空区塌陷严重,纵、横向干扰较大,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的规定,并结合本项目实际,设计速度宜采用30公里/小时,原因如下:(1)本项目位于山岭重丘区,该路段地势起伏较大,对路线平纵指标影响较大,如采用过高的平纵面指标,将会使工程量加大,工程造价过高。另外沿线交通量不大,采用30公里/小时的设计速度能保证道路车辆的顺畅行驶。(2)本项目的建设主要是为了带动周边经济产业带的快速发展,满足区域内的交通需求,实现交通量的快速转换,解决区域之间的连通,并方便沿线群众的出行,带动沿线经济发展。(3)本项目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原则。尽可能利用老路,减少工程土方量,尽量少占农田、民房和破坏植被。因此,根据项目所处地理位置、沿线社会经济状况和自然环境、地质条件以及周围路网结构等特点,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的有关规定,纵观全线,经过分析比较,拟建本项目采用30公里/小时的设计速度是合适的,予以推荐。4.3 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分析4.3.1 通行能力道路通行能力是道路交通特征的一项重要指标,它是道路路线和交通设施方案比选的依据,也是确定道路技术标准的重要依据。设计通行能力系指道路交通的运行状态保持在某一设计的服务水平时,道路上某一路段的通行能力。根据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本项目路段设计速度为30公里/小时、三级服务水平作为三级公路设计通行能力(400700pcu/h)的设计标准进行拟建项目的通行能力分析。4.3.2 基本依据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的有关规定为依据,进行通行能力分析。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公路服务水平分为四个等级,三级公路的服务水平分级标准以行驶延误率和平均运行速度为主要评价指标,而按行车道宽度对其通行能力予以修正,其设计通行能力按三级服务水平设计。各级公路设计采用的服务水平见表43。表43 各级公路设计采用的服务水平公路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服务水平二级二级三级三级4.3.3 服务水平等级计算1、基本公式与参数(1)基本公式三级公路路段的通行能力受车道数、车道和路侧宽度的影响,实际行车情况下,三级公路路段实际通行能力修正公式为:Cr =CdfHVfdfwff式中:Cr 三级公路路段的实际通行能力(veh/h/ln);Cd 与实际行驶速度对应的一级公路路段设计通行能力(pcu/h/ln);fHV 交通组成修正系数;fW 车道宽度修正系数; fd 方向修正系数;ff 路侧干扰修正系数。设计小时交通量与路段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的关系如下:AADT = DDHV/ (KD)式中:AADT 年平均日交通量,单位:辆/日;K 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D 方向分布系数。(2)参数的确定路侧干扰修正系数ff。本项目为不封闭公路,部分非机动车也可上路行驶,存在一定的横向干扰,取ff=0.97。大型车辆的修正系数fHV大型车辆修正系数按下式进行计算: fHV = 1/1+Pi(Ei-1)式中:Pi 车型比例Ei 车型换算系数根据交通量预测结果,得到本项目评价末年车型比例,见表4-4。表4-4 车型比例表车 型大客车中货车大货车拖挂车比 例4.16%8.00%3.54%6.74%由于不同的地形条件下大型车的平均行驶速度不同,因此换算系数与地区类型有关,本项目地处山岭重丘区,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确定各类大型车的换算系数,见表4-5。表4-5 各种大车型的换算系数车型大客车E1中货车E2大货 E3拖挂车E4换算系数1.51.52.03.0计算得到本项目评价末年大型车辆修正系数:fHV= 0.812。方向分布修正系数fd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本项目为三级公路,设计车速为30公里/小时,则方向分布修正系数fd0.97车道宽度、路肩宽度修正系数fw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本项目为三级公路,设计车速为30公里/小时,车道宽度、路肩宽度修正系数fw0.84。地区交通流特性根据对项目所在地区的交通调查,并参考项目所在位置、经济社会、气候特点等,小时交通量系数K取值为0.0155,方向分布系数D为0.52。2、车道数测算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的规定,本项目所需车道数计算公式如下:DDHV = AADT(KD)N = AADTKD/Cr根据本项目各路段2028年交通量预测结果,全线车道数分析结果见表4-6。表4-6 车道数计算表路段名称2028年交通量30公里/小时设计年2028年需车道数三级服务水平大堂路(G108至史家营乡政府)32690.87根据车道数分析结果(表4-6)可知,按照三级服务水平控制,全线需要双车道,采用双车道三级公路技术标准。3、路段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分析(1)通行能力测算拟建公路单向单车道三级服务水平下的通行能力计算公式如下Cr =CdfHVfdfwff6480.8660.970.840.95407 pcu/ln/h(山岭重丘段)即在实际交通条件下三级服务水平时,本项目山岭重丘段的单向单车道实际通行能力为407pcu/ln/h,其它服水平下单向单车到实际通行能力见表47。表4-7 不同服务水平年平均日交通量测算表(山岭重丘段)服务水平等级单 位一二三四(V/C)i-0.140.370.541.00Cdpcu/h1684446481200Crpcu/h106279407755(2)服务水平分析不同服务水平年平均日交通量测算表见表4-8。表4-8 不同服务水平年平均日交通量测算表(山岭重丘段)服务水平等级单 位一二三四Cr(pcu/ln/h)pcu/h106279407755AADT (pcu/d)pcu/h1311346450559362根据交通量预测结果,对照表4-8测算的不同服务水平下的年平均日交通量测算结果,可知本项目在预测末期服务水平可达到三级,可以较好的满足交通长远发展需要。4.4 横断面标准4.4.1 路基宽度由于本项目地处山岭重丘区,沿线煤矿采空区密布,由于采空区引起的滑坡、崩塌、塌陷等地质灾害较多。因此,在局部困难路段可适当降低平纵面指标。经研究推荐本项目按照三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3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8.5米,路基断面组成为0.75米(土路肩)+23.50米(行车道)+0.75米(土路肩)。路基标准横断面见图4-1,桥梁横断面布置图见图4-2,隧道内轮廓及建筑限界方案图见图4-3。对于路线中新建的隧道和特大桥、大桥,由于它们的资金投入较大,桥、隧施工相对困难、复杂,建成后不宜再进行改建等原因,因此将新建的隧道、特大桥、大桥的技术标准适当提高:平面线形、净空宽度按设计速度40公里/小时设计,净空高度达到二级公路标准。与隧道、桥梁相接的路基,均应按要求进行宽度过渡。图4-1 路基标准横断面图图4-2 桥梁横断面布置图图4-3 隧道内轮廓及建筑限界方案图4.4.2 主要技术指标本项目基本沿采煤便道、机耕道或开辟新线,经秋林铺、莲花庵、新兴枣园煤矿跨过大堰台沟与贾史公路相接后,基本沿贾史公路至史家营乡政府(路线终点)。局部路段地形条件较差,要达到规定的技术指标确有困难时,技术指标按以下原则酌情选用。1、平面指标对于本项目平曲线指标不能满足三级公路要求的路段,只要地质条件允许,改善后不会诱发新的病害,都应提高指标,改善平面线形。(1)圆曲线半径有条件时,圆曲线半径应采用大于标准所列的一般最小半径值;地形条件较困难时,圆曲线半径应采用大于标准所列的极限最小半径值;地形条件特别困难、路线严重受限时,圆曲线不小于30米。(2)直线长度曲线间直线最大长度不作限制;曲线间直线最小长度一般情况下可参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3.0.13条的条文说明执行。在下列情况下直线长度不必强求: 为满足直线长度的要求,需要减小平曲线半径或合并单曲线为复曲线,致使路线线位靠山开挖或外移临河(沟)设防引起工程量的较大增加时,直线长度酌情执行。 平曲线半径减小,线位外移或内移虽然不影响工程量,但平曲线标准较低时,也不强求直线长度达到规定的要求。 受地形条件限制,曲线间的直线长度要满足标准要求确有困难时,同向曲线间直线长度以不小于设计速度(公里/小时)的2倍(即6秒行程)为宜。当小于行车速度的2倍时,宜将两曲线半径加大(或加大其中之一的半径)使两曲线构成复曲线,如限于地形条件改变半径困难时,可在该直线段上设置单向超高坡度。反向曲线间直线的最小长度应能满足设置超高过渡段的要求。(3)缓和曲线缓和曲线一般情况下应设置。缓和曲线的设置可参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3.0.15条及其条文说明,以及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的有关条文执行。在下列情况下可不强求设置: 线形受地形约束,两曲线间直线长度不能容纳设置缓和曲线,或因设置缓和曲线引起线位移动,工程量有较大增加。 主曲线标准降低。 缓和曲线圆曲线缓和曲线三者长度中,圆曲线长度不能满足3秒行程。在设置缓和曲线的路段,缓和曲线的长度应随圆曲线半径增大而增大,当曲线部分按规定需设置超高时,缓和曲线长度还应不小于超高过渡段长度。(4)其他线形一般情况下不采用C型曲线,凸型曲线可采用不设缓和曲线的复曲线或单圆曲线代替。(5)平曲线最小长度平曲线最小长度按规范规定不应小于2倍缓和曲线长度,但在有些困难地段确实难以达到时,建议取消缓和曲线,只用圆曲线指标控制。无论路线转角为几度,均应设置平曲线。(6)超高缓和段超高缓和段长度按规范采用,超高缓和段长度较长,难以容纳时,建议采用路线设计手册推荐的标准长度。(7)平曲线加宽平曲线半径等于或小于250米时,应设置加宽,加宽值按规范的一类加宽选用。2、纵面指标路线的纵面指标,原则上应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的要求,但最大纵坡和坡长限制可酌情放宽。对路基稳定,平面指标基本符合标准,而纵坡超限路段允许纵坡超限1%;对纵坡长度超限或不能满足最小坡长者,为避免大段废弃旧路或造成过大的开挖,只适当顺坡,不作大段落调坡。3、平纵线形组合路线的平纵线形组合应考虑以下几点:(1)合成坡度的控制应与线形组合设计相结合,有条件时,一般合成坡度不大于10%,应避免急弯与陡坡相重合的线形。(2)应避免断背小半径平曲线与陡坡相重合的线形。(3)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尽量不与反向平曲线的拐点重合。4、路基、路面宽度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结合对项目实地踏勘的结果,根据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对本项目的批复意见,充分考虑大型车辆错车的安全性,本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