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境.ppt_第1页
大气环境.ppt_第2页
大气环境.ppt_第3页
大气环境.ppt_第4页
大气环境.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一 大气的组成 二 大气的垂直分层 一 大气的组成 一 大气的垂直分层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因热源是地面 下热上冷 高度增加 温度降低 对流旺盛天气复杂多变 纬度不同 厚度不同 本层中臭氧多 下冷上热 水平运动 天气好 利于高空飞行 范围 气温 大气运动 天气 与人类关系 高层大气 平流层 对流层 先降后升 二 大气的垂直分层 一架飞机沿10km高空从南极飞到北极 依次穿过了哪几层 平流层 对流层 平流层 高纬 8 9千米中纬 10 12千米低纬 17 18千米 一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太阳辐射波长范围 复习 1 太阳辐射根据波长共分为哪几个波段 2 太阳辐射最强部分的波长集中在哪个光区 二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二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一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阅读课本P44及表格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回答下列问题 1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主要有哪几种形式 各有什么特点 2 为什么晴朗的天空多呈现蔚蓝色 一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 表现形式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臭氧大量吸收紫外光 二氧化碳 水汽吸收红外光 选择性 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得很少 大部分可见光能够透过大气到地面 吸收紫外光波长小于0 175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云层 尘埃 无选择性 空气分子 具有选择性 蓝光 解释红灯停 绿灯行的科学依据 3 日出前的黎明 日落后的黄昏 以及阴天 天空为什么仍是明亮的 2 多云的白天比较凉爽 1 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解释下列现象 地面增温 大气吸收 太阳暖大地 大气还大地 大地暖大气 射向宇宙空间 大气辐射 大气逆辐射 二 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 我国北方在冬季为什么用烟雾笼罩大白菜 深秋至第二年早春季节 霜冻为什么多出现在晴朗的夜里 分析为什么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一些 云层增强大气逆辐射作用 烟雾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作用 大气逆辐射作用弱 大气的热力作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1 大气的热力作用 减少了气温日较差2 大气的保温效应 形成了适宜生命的温度条件 仅从大气的热力作用 说明为什么地球表面温度的昼夜变化不像月球那样明显 1 玻璃温室效应 思考 为什么玻璃温室会有保温效应 二 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 三 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 大气上界 A B 太阳高度与辐射强度 思考 A B两种情况下 地面得到太阳辐射强度是否一样 为什么 1 纬度因素 太阳高度大小 大气削弱作用与纬度 纬度低 太阳高度大 经过的大气路程短 大气削弱少 地面获热多 纬度高 太阳高度小 经过的大气路程长 大气削弱多 地面获热少 大气上界 地球 影响太阳辐射最主要的因素 太阳高度角 L1 L2 纬度低 太阳高度大 光热集中 单位面积地面获热多 纬度高 太阳高度小 光热分散 单位面积地面获热少 太阳辐射 不同性质地面的反射率 29 35 地面性质沙土黏土浅色土深色土草地耕地新雪冰海洋海洋 20 22 32 10 15 26 14 84 95 50 7 平均 2 赤道 探究 1 不同下垫面对地面辐射又有何影响 为什么 结合课本P46图2 27分析 下垫面 反射的越多 地面得到的越少 地面辐射的越少 大气得到的就越少 气象因素等 在同纬度地区 年日照时数的长短 白天多云比晴天气温较低 2 除了上述原因 哪个因素也会对地面辐射产生影响 请例举说明 直接热源 直接热源 根据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1 为什么白天多云 气温比晴天低 夜间多云 气温又比晴天高 2 为什么赤道地区终年太阳高度较大 但它并不是全球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地区 白天云层具有很强的反射作用 夜间云层可以增强大气逆辐射 赤道地区地面热 空气对流旺盛 多云雨 云量多 大气的反射作用强 3 某地昨天为晴朗的天气 今天为多云的天气 仅从大气的热力作用分析 哪一个气温日较差小 为什么 今天 多云天气 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气温不会太高 夜晚 大气逆辐射作用强 气温不会太低 三 全球气压带 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一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二 大气的水平运动 三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四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一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冷热不均引起热力环流 思考 一般情况下 受热地区近地面的气压和高空的气压分别会产生什么变化 为什么 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 一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思考 你能解释城市与郊区间产生热力环流的原理吗 山谷风 谷风 山风 海陆风 地区间的冷热不均 大气的垂直运动 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 大气水平运动 风 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 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影响风向和风速 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梯度 就产生了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 叫水平气压梯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方向 垂直于等压线 由高气压指向低气压 影响 同一地图中等压线密集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风也大 二 大气的水平运动 1008 1010 1006 1004 1002 1000 百帕 高空风的形成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风 风向平行于等压线 北半球 地转偏向力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方向 影响 垂直于运动方向 北右南左 只改变风向 不改变风速 大小与风速成正比 风向 地转偏向力 百帕 100010051010 北半球 风向 地面摩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三种力共同作用下 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 并且摩擦力越大 夹角越大 地面摩擦力 近地面风的形成 方向 影响 与空气运动方向 风向 相反 大小取决于地表的粗糙程度 减小风速 风的形成 二 大气的水平运动 思考 高空的风分别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这些力分别有什么特点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垂直于等压线 赤道上空的风 垂直于风向 使北半球风向右偏 南半球风向左偏 地面摩擦力 大气作水平运动所受作用力 二力平衡 风向平行于等压线 高空风 三种力共同作用下 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 近地面风 1500米 与风向相反 垂直于等压线 由高气压指向低气压 形成风的作用力 拓展 在北半球近地面背风而立 高压在右后方 低压在左前方 在北半球高空背风而立 高压在右 低压在左 风压定律 关于风向与风速的判断 1 风向判断判断风向掌握以下几点 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的关系 垂直 由高压指向低压 地转偏向力与风向的关系 垂直 北半球在右侧 南半球在左侧 摩擦力与风向的关系 方向相反 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 高空平行 近地面相交 2 风力 风速 判断 同一等压线图中 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 气压梯度力越大 风 力 速越大 等压线越稀疏 气压梯度力越小 风速越小 在不同等压线图中 通过换算比例尺大小 等压距大小来比较单位距离气压差 单位距离气压差越大 风速越大 北风二级 南风八级 东风三级 西风二级 西北风四级 西南风十级 东北风三级 东南风六级 地面冷热不均引起大气的运动 形成热力环流 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不均 那么是否存在全球范围的大气运动呢 三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地球不自转 地表均一 太阳直射在赤道上 单圈环流 G G D D 假设 赤道温度高 极地温度低 单圈环流 现实中 赤道和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是否存在 想一想 副热带高压带 2 4 副极地低压带 7 6 1 3 5 8 9 10 考虑地球自转 地表均一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 三圈环流 假设 极锋 课堂活动 你能否根据前面的讲述 将南半球的三圈环流画出来 南半球的三圈环流 极地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极地东风 东南信风 盛行西风 0 60 S 30 S 90 S 赤道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极地高压带 东 南 信 风 中 纬 西 风 极地东风 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 拓展 设问1 赤道低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形成原因相同吗 0 60 N 30 N 90 N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G D G G G D D D 北半球的三圈环流 设问2 高气压控制下的天气与低气压控制下的天气相同吗 如果不同 有什么不同 拓展 0 60 N 30 N 90 N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G D G G G D D D 北半球的三圈环流 23 26 N 23 26 S 66 34 S 66 34 N 0 考虑地转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 地表均一 气压带 风带的南北移动 假设 四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风带和气压带移动 66 5 23 5 0 23 5 66 5 高气压带低气压带 思考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有什么规律 四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二 气压带 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 三 气压带 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 一 气压带 风带与气候 四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探究 气压带风带移动对气候影响 一 气压带 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 思考 7月份 南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分布状况有什么不同 导致的原因是什么 观察 7月份全球气压分布 思考 1月份 北半球的副极地低压带为什么不呈带状分布 观察 1月份全球气压分布 一 气压带 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 甲 乙 探究 东亚南亚季风环流 二 气压带 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 思考 1 甲 乙两图 哪幅属于1月 哪幅属于7月 说出判断理由 2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两图中的气压与风向的分布 探究 东亚南亚季风环流 二 气压带 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 活动 对比分析东亚与南亚季风环流的差异 完成上表 五 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 锋面系统与天气 二 低气压 高气压系统与天气 一 锋面系统与天气 锋的组成 思考 1 锋面两侧的空气性质有什么区别 2 锋面附近常伴有云 雨 大风等天气 你能解释其原因吗 一 锋面系统与天气 冷锋与天气 思考 1 冷锋两侧的气团如何运动 2 冷锋形成的降水主要分布在锋的什么位置 3 根据冷锋的情况 推测出暖锋的气团运动方向和降水范围 广州市4月15日 4月18日锋面过境天气情况表 根据资料判断在广州过境的锋面是冷锋还是暖锋 一 锋面系统与天气 探究 判断锋的性质 我国某城市2月4日 8日锋面过境天气情况表 根据资料判断在该地过境的锋面是冷锋还是暖锋 探究 判断锋的性质 一 锋面系统与天气 水平气压梯度力 实际风向 二 低气压 高气压系统与天气 低气压系统与天气 思考 1 图中闭合等压线的数据有什么变化 说明其中心气压如何 2 根据实际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关系 判断它所属的半球 3 图中的气流在水平方向上如何运动 二 低气压 高气压系统与天气 观察 气压系统与天气 右键单击后选择弹出菜单中的 播放 观看动画 二 低气压 高气压系统与天气 探究 气旋反气旋 将上页中探究的内容填在表中 2003年资料 长沙自6月29日以来 出现了持续晴热高温天气 截止8月10日 3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日有34天 其中7月11日至8月3日更是连续24天出现35摄氏度以上高温 8月2日长沙日最高气温达到40 6摄氏度 持续高温为近50年来所罕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