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营养.ppt.ppt_第1页
婴幼儿营养.ppt.ppt_第2页
婴幼儿营养.ppt.ppt_第3页
婴幼儿营养.ppt.ppt_第4页
婴幼儿营养.ppt.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人群营养基础主讲人 姚荣英 副教授 公共营养师 基础知识 email yaorongying 主讲内容 1 婴儿营养2 幼儿营养 公共营养师 基础知识 第三节婴儿营养 p154 婴儿期良好的营养 是一生体格和智力发育的基础 也是预防成年期疾病如动脉硬化 冠心病的保证 由于婴儿期有其特殊的生长发育特点 对营养素的需求也具有其特殊性 一 婴儿发育特点1 体格发育 1 体重出生体重平均为3 3kg 2 5 4 0kg 前6个月的婴儿 体重平均每月增长0 6kg 12月龄时 为出生时的3倍 2 身长一生中生长发育的1th高峰期 12月龄时 为1 5倍 50cm 75cm 3 头围反映脑及颅骨的发育状态出生时头围平均月34cm 前半年增加8 10厘米 后半年增加2 4厘米 1岁时平均为46厘米 以后增长速度减缓 到成年人时约为56 58厘米 4 智力出生后头6m 脑细胞数目持续 6m时脑重为出生时的2倍 600 700g 后6m 脑细胞体积 树突增多和延长 神经髓鞘形成并进一步发育 1yr时 脑重 900 1000g 接近成人的2 3婴儿出生后一段时间内仍处于大脑的迅速发育期 脑神经细胞数目还在继续增加 需要充足均衡合理的营养素 特别是优质蛋白 的支持 所以对热量 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素的需求特别旺盛 二 消化系统及相关器官的发育特点 为了正确合理地喂养婴儿 非常有必要了解婴儿消化器官的发育情况 从而根据婴儿的特殊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 进行合理喂养 保证婴儿营养需求 二 消化系统及相关器官的发育特点 1 口腔 足月新生儿出生时已具有较好的吸吮吞咽功能 颊部有坚厚的脂肪垫 有助于吸吮活动 早产儿则较差 新生儿及婴幼儿口腔黏膜薄嫩 血管丰富 唾液腺发育不够完善 唾液分泌少 口腔黏膜干燥 易受损伤和细菌感染 3个月时唾液分泌开始增加 5个月时明显增多 3个月以下小儿唾液中淀粉酶含量较少 不宜喂淀粉类食物 婴儿口底浅 不会及时吞咽所分泌的全部唾液 常发生生理性流涎 二 消化系统及相关器官的发育特点 2 食管 食管有两个主要功能 一是推进食物和液体由口入胃 二是防止吞咽期间胃内容物反流 新生儿和婴儿的食管呈漏斗状 黏膜纤弱 腺体缺乏 弹力组织及肌层尚不发达 食管下段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 控制能力差 常发生胃食管反流 绝大多数在8 10个月时症状消失 婴儿吸奶时常吞咽过多空气 易发生溢奶 二 消化系统及相关器官的发育特点 3 胃 新生儿胃容量小 所以新生儿喂食应当少量多次 喂食的次数应较年长儿多 婴儿胃呈水平位 胃黏膜有丰富的血管 但腺体和杯状细胞较少 盐酸和各种酶的分泌均较成人少且酶活力低 消化功能差 二 消化系统及相关器官的发育特点 4 肝 年龄愈小 肝脏相对愈大 肝细胞再生能力强 但易受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 如缺氧 感染 药物中毒等均可使肝细胞发生肿胀 脂肪浸润 变性坏死 纤维增生而肿大 从而影响其正常生理功能 二 消化系统及相关器官的发育特点 5 胰腺 分泌胰腺液 内含各种消化酶 与胆汁及小肠的分泌物相互作用 共同参与对蛋白质 脂肪及碳水化合物的消化 婴幼儿时期胰腺液及其消化酶的分泌极易受炎热天气和各种疾病影响而被抑制 容易发生消化不良 二 消化系统及相关器官的发育特点 6 肾脏 肾小球的滤过率较低 也就是说 肾脏对于营养物质代谢后产生的 废料 的处理能力较弱 婴儿肾小管还未长到足够的长度 功能不足 排钠的能力有限 钠的慢性滞留会引起水肿 如果摄入过量的食盐 蓄于体内会导致成年时高血压 所以对4个月之前的婴儿 食物中食盐的摄入量应特别注意 一般提倡4个月以内的婴儿要控制钠盐的摄入量 二 消化系统及相关器官的发育特点 7 消化酶 4个月前的婴儿唾液腺分泌功能较弱 唾液分泌量甚少 唾液淀粉酶活力很低 此阶段除了对母乳的蛋白质 脂肪消化能力较好外 对淀粉类食物及其他动物乳类的消化能力相对较弱 从初生婴儿的这些特点中 我们了解到婴儿一生下来就具备了吃母乳的能力 所以 母乳喂养是婴儿最适合的喂养方式 二 营养需要及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1 能量 基础代谢 体力活动 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能量储存及排泄耗能 生长发育的需要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建议0 12个月的婴儿的能量ai 适宜摄入量 为95kcal kg 日 2 蛋白质需要更多的优质蛋白必需氨基酸的比例较成人大除成人的八种必需氨基酸外 还需要由食物提供组氨酸 半胱氨酸 酪氨酸以及牛磺酸 人乳中必需氨基酸的比例最适合婴儿生长的需要 人乳喂哺的婴儿的蛋白质ai为2 0g kg 日 牛乳喂养者为3 5g kg 日 大豆或谷类蛋白喂养时为4 0g kg 日 3 脂肪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摄入量定为 0 6个月 占总量的45 50 6 12个月为35 40 0 6个月的婴儿按每日摄入人乳800ml计 则可获得脂肪27 7g 占总能量的47 3 脂肪 n 6 多不饱和脂肪酸n 3 促进神经 智力及认知功能发育 fao who于1994年推荐婴儿亚油酸提供的能量不低于膳食总能量的3 亚油酸及其代谢产物 亚麻酸 花生四烯酸 亚麻酸及其代谢产物 epa和dha 4 碳水化合物人乳喂养的婴儿平均摄入量约为12g kg 日 碳水化合物 功能比约37 主要成分是乳糖 人工喂养儿略高 40 50 4个月以下的婴儿消化淀粉的能力尚未成熟 但乳糖酶的活性比成人高 4个月以后的婴儿 能较好的消化淀粉食物 婴儿食物中含碳水化合物过多 则碳水化合物在肠内经细菌发酵 产酸 产气并刺激肠蠕动可引起腹泻 5 矿物质婴儿必需的而又容易缺乏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主要有钙 铁 锌 内陆地区甚至部分沿海地区碘缺乏病也比较常见 1 钙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ai 0 6个月300mg 日 6个月以上400mg 日 人乳中含钙量为350mg l 以一天800ml 人乳汁 能提供300mg左右的钙 由于人乳中钙吸收率高 出生后前6个月的全母乳喂养的婴儿并无明显缺钙 牛乳中钙量是母乳的2 3倍 但钙磷比例不适合婴儿需要 且吸收率较低 2 铁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ai 0 6个月0 3mg 日 6个月以上10mg 日 足月新生儿体内有300mg左右的铁储备 通常可防止出生后4个月内的缺铁 4 5月后需从膳食中补充 强化铁配方奶粉 蛋黄 肝泥等 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的铁储备相对不足 在婴儿期容易出现铁缺乏 人乳中的铁含量高于牛乳 且易吸收 3 锌足月新生儿体内也有较好的储备 婴儿期每日需锌约为3mg 人乳中锌含量相对不足 母乳喂养的婴儿在前几个月内因可以利用体内储存的锌而不易缺乏 但在4 5个月后也需要从膳食中补充 肝泥 蛋黄 婴儿配方食品是较好的锌的来源 婴儿锌的ai 6个月以下为1 5mg 日 6个月以后为8mg 日 4 碘婴儿期碘缺乏可引起以智力低下 体格发育迟缓为主要特征的不可逆性智力损害 我国大部分地区天然食品及水中含碘较低 如孕妇和乳母不使用碘强化食品 则新生儿及婴儿较容易出现碘缺乏 碘的ai 1岁以下为50 g 日 婴幼儿期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参考摄入量 rni或ai 6 维生素母乳中的维生素尤其是水溶性维生素含量受乳母的膳食和营养状态的影响 膳食均衡的乳母 其乳汁中的维生素一般能满足婴儿的需要 用非婴儿配方奶喂养婴儿时 则应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 1 维生素a母乳及配方奶粉中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a 牛乳中的维生素a仅为母乳含量的一半 用牛乳喂养的婴儿需要额外补充150 200微克 日维生素a 用浓缩鱼肝油补充维生素a时应适量 过量补充会导致维生素a 维生素d中毒 出现呕吐 昏睡 头痛 骨痛 皮疹等症状 婴儿维生素a的ai为400微克 日 2 维生素d人乳及牛乳中维生素d含量均较低 从出生2周到1岁半之内都应添加维生素d 婴儿维生素d的ai为10微克 日 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较少 给婴儿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a 维生素d的鱼肝油或维生素d制剂及适当户外活动 晒太阳 可以预防维生素d缺乏所致的佝偻病 3 维生素e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容易发生维生素e的缺乏 引起溶血性贫血 血小板增加及硬肿症 婴儿维生素e适宜摄入量为3mg维生素e当量 日 人乳初乳中维生素e含量最高 随着时间延长 含量降低 牛乳中的含量远低于人乳 4 维生素k帮助凝血的作用 还能帮助身体产生一种成骨素 增强骨密质 减低骨折骨裂的机会 新生儿肠道内正常菌群尚未建立 肠道细菌合成维生素k较少 容易发生维生素k缺乏症 出血 母乳约含维生素k15微克 l 牛乳及婴儿配方奶约为母乳的4倍 对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出生初期要注射补充维生素k 出生1个月以后 一般不容易出现维生素k缺乏 但长期使用抗生素时 则应注意补充维生素k 5 维生素c 主要生理功能 1 促进骨胶原的生物合成 利于组织创伤口的更快愈合 2 促进氨基酸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代谢 延长肌体寿命 3 改善铁 钙和叶酸的利用 4 改善脂肪和类脂特别是胆固醇的代谢 预防心血管病 5 促进牙齿和骨骼的生长 防止牙床出血 6 增强肌体对外界环境的抗应激能力和免疫力 5 维生素c母乳喂养的婴儿可从乳汁获得足量的维生素c 牛乳中维生素c的含量仅为母乳的1 4 约11mg l 又在煮沸过程中有所损失 因此 纯牛乳喂养儿应及时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果汁如橙子 深绿色叶菜汁或维生素c制剂等 婴儿维生素c的ai 6个月以内为40mg 日 6个月以后为50mg 日 婴幼儿期维生素参考摄入量 rni或ai 三 喂养指南 1 喂养方式 1 母乳喂养 breastfeeding 5天内 初乳 6 10天 过渡乳 2周后 成熟乳初乳中脂肪与乳糖较少 蛋白质与抗体含量高 以适应新生儿脂肪与糖消化较差的特点 1 母乳的营养特点 蛋白质及氨基酸人乳中蛋白质以易于消化吸收的乳清蛋白为主 人乳中胱氨酸及牛磺酸含量较高 牛磺酸为婴儿大脑及视网膜发育所必需 1 母乳的营养特点 脂肪 人乳的脂肪数量和种类都比牛乳多 在能量上也高于牛乳 含丰富的efa 亚油酸 亚麻酸 易消化 预防婴儿湿疹 满足脑部 视网膜发育 含丰富的酯酶 糖类 人乳中的乳糖含量约7 高于牛乳 乳糖不仅提供婴儿相当一部分的能量 而且它在肠道中被乳酸菌利用后产生乳酸 可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 同时也可促进钙的吸收 1 母乳的营养特点 矿物质 钙含量低于牛乳 铁含量接近 锌 铜含量高于牛乳 吸收率高于牛乳 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 维生素 营养良好乳母的乳汁中维生素能满足1 6个月婴儿的需要 维生素d例外 维生素含量易受乳母的营养状态影响 尤其是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a影响最大 2 母乳的免疫活性物质 白细胞 wbc 和淋巴细胞 lc 人乳中的白细胞主要是嗜中性粒细胞和巨嗜细胞 存在于前3 4个月的母乳中 抗体 母乳中的抗体主要存在于初乳中 母乳中含免疫球蛋白 以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 ga为主 少量的igg 另外 产后1 2天中含有较高水平的igm 2 母乳的免疫活性物质 母乳中的非特异性免疫物质 吞噬细胞 乳铁蛋白 溶酶菌 乳过氧化氢酶 双歧杆菌因子 补体低聚糖和共轭糖原等 母乳喂养儿 腹泻患病率25 非母乳喂养儿 腹泻患病率73 母乳喂养儿 肠道致病性埃希氏菌 轮状病毒 柯萨奇病毒少 3 母乳中的激素和生长因子 生长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和 转移生长因子等 激素 甲状腺素 前列腺素 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等 调节生长发育 参与组织分化 促进成熟起到重要的作用 4 母乳喂养的优越性 母乳中营养成分能满足生后4 6个月内婴儿的营养需要 母乳喂养应持续到1 2周岁 母乳喂养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a 感染性疾病 母乳喂养可减少或消除婴儿暴露于污染的食物及容器的机会 b 成年慢性病 母乳喂养有利于预防成年期慢性病 母乳喂养增进母子之间的感情 有利于婴儿的智力发育 母乳喂养经济方便又不易引起过敏 2 人工喂养 实在无法用母乳喂养时 采用牛乳 羊乳或其他代乳品等非母乳喂养婴儿的方式 称为人工喂养 常见婴儿代乳品的种类 配方奶粉 牛奶 豆制代乳粉 人工喂养所用乳量可根据婴儿的能量需要量来计算 随着月龄的增加 喂养次数减少 喂养应注意卫生 3 混合喂养 母乳分泌不足或不能按时喂养 在坚持母乳喂养的同时用婴儿的代乳品以补充母乳的不足的喂养方式称为混合喂养 混合喂养时的代乳品补充用量应以婴儿吃饱为止 2 常见婴儿配方食品和辅助食品 1 婴儿配方食品 配方奶粉 牛乳 全脂奶粉和豆制代乳粉 1 配方奶粉绝大多数婴儿配方奶是在牛奶的基础上 降低蛋白质的总量 以减轻肾负荷 参照母乳营养素含量和组成模式 调配牛奶 添加牛磺酸 肉碱 使之接近母乳 添加有利于大脑发育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 如二十二碳六烯酸 dha 降低矿物质总量 添加铁 锌 维生素a和d 2 常见婴儿配方食品和辅助食品 1 配方奶粉类型主要分为三类 起始婴儿配方 0 6月龄 后继配方或较大婴儿配方 6月龄以后 医学配方特殊生理上的异常所需 如早产儿 先天性代谢缺陷患儿设计的配方 牛乳过敏设计的豆基配方粉 2 常见婴儿配方食品和辅助食品 2 牛乳 1 鲜牛奶鲜牛乳是比较常用的母乳代乳品 牛乳的配制随周龄增加 浓度越高 奶水比例2 1 3 1 4 1 第2个月可以吃全奶 消毒煮沸3 4分钟 2 常见婴儿配方食品和辅助食品 3 全脂奶粉溶解 稀释 加糖 煮沸后喂养 4 豆制代乳粉以大豆为主体蛋白的代乳制品 也可以添加蛋黄粉 肉碱 维生素 矿物质等 2 常见婴儿配方食品和辅助食品 2 婴儿辅助食品1 添加辅助食品的科学依据 满足婴儿的营养需求营养良好的乳母平均泌乳量为700 800ml d 这一数量能满足0 6个月内婴儿的全面营养需要 学习吃食物 为断奶做准备 适应婴儿消化系统以及心理发育的需要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2 常见婴儿配方食品和辅助食品 2 婴儿辅助食品2 添加辅助食品的时间与原则 适宜时间在通常情况下 4 6个月时应逐步添加辅助食品 但因婴儿个体差异 开始添加辅食并没有一个严格时间规定 一般有下列情形时可以开始添加辅食 a婴儿体重增长已达到出生时的2倍b婴儿在吃完约250ml奶后不到4小时又饿了c婴儿可以坐起来了d婴儿在24小时内能吃完1000ml或以上的奶e婴儿月龄达6个月 2 常见婴儿配方食品和辅助食品 2 添加辅助食品的时间与原则 添加辅助食品的原则a逐步适应 1种辅食应经过5 7天的适应期 再添加另一种食物 然后逐步扩大添加的辅食的品种 b由稀到稠c量由少到多 质地由细到粗d因人而异 3 辅食添加顺序 表4 1p165 第四节幼儿营养 幼儿期 1周岁到满3周岁各器官系统发扬不完全 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有限 饮食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 一 幼儿期生长发育特点 一 体格发育1 体重1岁后增长速度减慢 全年增加1 5 3 0kg 平均每月增长约0 25kg 2 身长幼儿期身长增长的速度减慢 1 2岁全年增加约10cm 3岁时身长约为100cm 为出生时身长的2倍 3 头围 胸围 上臂围1岁时儿童的头围增至46cm 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1 2cm 1岁时与头围基本相等 上臂围在出生后第1年内由11cm增至16cm 随后维持到5岁左右 一 幼儿期生长发育特点 二 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所有哺乳动物脑组织都有一个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 人类自孕中期开始 持续到出生后的第二年甚至第3年 人脑的神经细胞分裂增殖至140亿个 脑组织的重量也增至成人的2 3以上 一 幼儿期生长发育特点 三 消化系统发育1岁萌出上下左右第一乳磨牙 全部20颗乳牙出齐应不迟于2 5岁 二 幼儿营养需要与推荐参考摄入量 1 能量幼儿对能量的需要通常包括基础代谢 生长发育 体力活动以及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的需要 婴幼儿时期基础代谢的需要约占总能量需要量的60 高于成人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建议1岁 2岁 3 4岁能量摄入男女孩不同 二 幼儿营养需要与推荐参考摄入量 2 蛋白质幼儿对蛋白质的不仅量相对需要比成人多 而且质量要求也比成人高 一般要求蛋白质所供能量应占膳食总能量的12 15 其中有一半应是优质蛋白质 二 幼儿营养需要与推荐参考摄入量 3 脂肪对于1 3岁的幼儿 由脂肪提供的能量在30 35 为宜 幼儿膳食中含有适量一脂肪也有助天增加食欲 必须脂肪酸中 亚油酸富含于所有植物油 而 亚麻酸仅限于大豆油和低芥酸菜子油 二 幼儿营养需要与推荐参考摄入量 4 碳水化合物2岁以后 要逐渐增加来自淀粉类食物的能量 供能为总能量的50 55 同时相应地减少来自脂肪的能量 二 幼儿营养需要与推荐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