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安徽博物院有感.doc_第1页
参观安徽博物院有感.doc_第2页
参观安徽博物院有感.doc_第3页
参观安徽博物院有感.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参观安徽省博物院有感M31314016沈璐上个礼拜三下午,在袁静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班和一些贾茜老师班上的学生一起乘校车去了趟安徽博物院。事实上,这并不是我第一次去安徽省博物院。上一次去还是大一的时候,在中青旅短期实习的时候一个导游姐姐带领我们去了解了一下合肥的景点。虽然是去了两次,我依然觉得还是很有意义的。这次老师给我们准备了很多关于博物院的材料以便于我们了解,更是请了两个资深的博物院讲解员李仲龙爷爷和黄国蓉奶奶给我们讲解博物院的历史遗迹。这次再会,博物院的恢宏外观还是让我惊叹。立方体的结构,简单大方,干净利索,砖瓦的颜色是暗色调,建筑的外表花样独特,很有历史感,像青铜大鼎上镌刻着的铭文。就像贾茜老师说,安徽博物院的外观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博物院,真的是很有标志性呢。下车后的我们,首先在安徽博物院门前拍了张集体照,而后依次发放材料,强调秩序任务后在老师的带领下进入博物院参观。安徽省新博物馆地上部分6层,地下部分1层。新博物馆包括一个基本陈列安徽文明史陈列,还有4个特色专题陈列:徽州古建筑、安徽文房四宝、新安画派和江淮撷珍。参观各种类别的陈列,让人明显感受到安徽的“国韵徽风”。这也是毛泽东主席生前唯一参观过的博物院。首先是李仲龙李老给我们讲解安徽文明史,从远古的猿人,到近代历史,李老无一不同,他的博学多智真的不由得让人 惊叹,在他的讲述下,安徽的文明史俨然如同一幅画卷在我面前慢慢展开,每一件藏品都有它一段独特的历史,在这历史的背后,是文明在传承。黄国蓉黄奶奶给我们讲解的部分主要是徽州古建筑。因为一号馆正在整修,我们并没有看到徽州三绝之一的民居。民居,牌坊,祠堂被称为徽州三绝。由于暑假我们班一起去黄山实习了七天,对于这一块我们也是有切实的感受的。再一次见到这些牌坊,木雕等就像突然又回到了行走西递的大街,在小巷中穿梭,一切是这么安宁祥和。徽州建筑总给人一种水墨画的感觉,浓烈又清淡。整个博物院里给我感受最深的一件藏品还是镇馆之宝:铸客大鼎。 这是1933在年安徽省寿县朱家集楚王墓出土的,该鼎在众多楚器当中最为雄伟,为楚王重器。 铸客大鼎体量巨大,造型设计上处处追求力量与气势的完美结合,无不呈现出其主人拔山盖世的雄心壮志。这也是现存最大的圆鼎。当年,毛主席参观安徽省博物院是曾经看着铸客大鼎说:这个鼎大的可以装下一头牛了。足见其大小!时间很快过去,虽然还没看完所有展品,我们却不得不返校了,很感谢老师们给我们这样一个机会让我们更了解安徽了解历史,大家也都学到很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