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中学语文教育的“双刃剑”.doc_第1页
现代教育技术——中学语文教育的“双刃剑”.doc_第2页
现代教育技术——中学语文教育的“双刃剑”.doc_第3页
现代教育技术——中学语文教育的“双刃剑”.doc_第4页
现代教育技术——中学语文教育的“双刃剑”.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教育技术中学语文教育的“双刃剑”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学语文教育的有机结合新田一中 李韩伍【内容摘要】: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是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将从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学语文教育有机结合的巨大作用及现代技术在中学语文教育中运用的一些误区及其对策进行了简要的论述,以期能给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在运用教育技术时一些有益提示。一、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意义21世纪的竞争是经济实力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取决于教育的发展水平,教育的发展又必须深化教育改革,改变陈旧的教学理念和落后的教学手段。而把现代教育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又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现代教育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运用。这决不能仅仅看作是一般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的运用问题。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入发展将导致整个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彻底变革,那么,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全面应用,也必将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这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规律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决定的。而中学语文教育是学科教育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学语文教育也必然要与现代教育技术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使中学语文教育适应生产力迅速发展的需要,为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做出其应用的贡献。大家知道,传统的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和教材这三个要素构成的,而在现代化的教学环境下还要增加一个要素,就是现代教育教学媒体。从系统论的观点考虑,这几个要素不是简单地、孤立地拼凑在一起,而是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中学语文教育,完全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具有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构建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当前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教师则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课堂的主宰。而现代教育技术为我们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二、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学语文教育有机结合的巨大作用以上是从总体上谈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意义,下面我将谈一谈现代教育技术的具体运用,即现代教育技术怎样与中学语文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我认为,现代教育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中学语文教育中运用得当,必然会推动语文教育的全面改革,使语文教育走出困境;如果运用不当,不但收不到预想的效果,反而会阻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因此,我们在语文教育中必须使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学语文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要使二者有机结合,首先要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和作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结合语文教育学科特点,选择最佳的教学方式。现代教育技术的第一个大的特点是:传递的信息量大,速度快,质量高。而语文教育具有基础性、综合性的特点。它不仅具有自身的学科体系,同时还是一个将其他学科(如天文、地理、历史、人文、科技等)的基础知识,观点和方法相互融合而形成的具有综合性、系统性的交叉学科。有时一篇文章可能涉及到文学史、文化史、政治军事等多方面的内容,如果利用现代的网络技术,学生能迅速查找相关资料,为扩大学生视野,解决阅读中的疑难问题提供了极为快捷的方法。中学语文教学更适宜借助现代技术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加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系,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开辟广阔的时空领域,从而打破传统的以书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封闭状态。信息社会的“知识爆炸”现象要求以最有效的方法获取和利用各种信息知识。英国的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的测算结果也表明:人类的知识在19世纪是每50年翻一番,20世纪初是每10年翻一番,70年代是每5年翻一番,而近10年大约每3年翻一番。语文教育中要让学生获得更多新的知识,仅仅靠教材和教师是远远不够的,而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获取最新知识,扩大阅读面提供了一个最好的平台。现代教育技术的第二个大的特点是:教材形声化,表现手法多样化。其中的多媒体课件把文字、声音、图像等有机结合在一起,使教材更具体直观化,从而增加了教材的形象性、生动性,有利于语文教学。多种感官的综合运用,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科学测试表明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而视听同时作用,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的却可达到65%。可见,多媒体这一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对于学生牢固掌握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另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多媒体手段,可以为学生创设各种生动、丰富的情景,有利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在口语训练与作文训练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第三个大的特点就是计算机网络教学的互动性,利用这一特点可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大幅度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师生利用网络环境,建立语文教学网页或语文学习的专题网站,不仅可以通过网页将课文的作者生平、历史背景、写作意图、主旨内容、知识体系等进行多方位、多层面、立体式的展现出来,还可以将复习巩固的练习题和测试题直接在网络上完成,并能迅速得到信息反馈,大大减轻了教师批阅作业的工作量。师生也可利用网页上的留言簿、教师信箱或设计聊天室进行教学问题讨论,提高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学改革。在网页方式的教学中,教师真正能够从课堂讲授中解脱出来,可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实现了“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移,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获取和消化知识”。利用网页或专题网站的模式进行中学生作文训练,同样具有独特的优势。多媒体网络作文能引起学生作文的兴趣和快乐,激发他们的作文热情和积极性。网络,也为学生作文的发表提供了更多的园地。网络文章写好后,可以随时在网上发表,这一特点,正好满足了学生的发表欲望,增强了他们创作的成功感,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和自信心,从而促进网络作文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网络,也为作文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宝库,为学生的自主作文创造了较好的条件,解决了学生作文“无米之炊”的困难。总之,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学语文教育有机结合的作用是很明显的,它不但可以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加强语文感染力,帮助理解、促进记忆,推动思维发展,而且能为教师提高教学质量,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使语文教学真正走向“大语文化”。三、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误区和对策诚然,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如果使用得当其作用是巨大的。但是,在具体操作中往往还存在一些误区,这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课堂模式“时髦化”。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逐步推广,部分教师有为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毛病。例如:将大段大段的课文原文搬到屏幕上,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分析讨论,难道学生看教材原文就不能更好地理解吗?我们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就应该充分发挥它的优势,弥补教材的不足。现代教育技术的最大特点在于信息量大,在于突破时空束缚,在于学生可以有自主的学习空间,所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应着重于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了解课文中无法了解的东西。第二,学生知识“浅表化”。语文学习中要讲究凝神谛听,用心感悟,而现代教育技术使得学生失去了领悟文章意蕴的时间。当一首首精美的唐诗宋词被制成卡通画面,语文的诗意不再,当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被定型为影视里的人物造型,语文的想象不再,这些不利于学生对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也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第三,学生能力“惰性化”。语文讲究积累,厚积而薄发。而过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能使学生过分依赖于网络,有什么问题只要上网查找就行了,头脑里空空如也,如果像“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些优美的诗句只能在电脑上查找时,那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第四,师生情感“冷漠化”。由于传统教育中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是经常性的。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个细微的表情往往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师生情感交流较频繁。而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师生之间隔了一层现代教学媒体,使得师生情感互动趋于“冷漠化”。学生在多媒体环境下,很难体会到“如沐春风”的感觉,更无法感受到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教师也无法看到学生充满求知欲望的眼神或充满成功喜悦的目光。第五,作文语言 “网络化”。现在一些学生在作文中大量使用网络上的流行语言,新倒是新鲜,但往往影响人们正确的阅读理解,语言使用缺乏规范化,影响了语言的纯洁性。当然,以上的问题,只要我们认识清楚了是有办法克服的。我认为要使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学语文教育有机结合,首先要充分认识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和中学语文学科的特点。另外,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不能为运用而运用,并不一定每堂语文课都运用现代教育手段,运用不当,只会节外生枝,喧宾夺主,破坏语文教学。2、要与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等语言训练有机结合,成为语言训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优越性。3、使用现代技术之前要充分准备,使用时干脆利索。如果事先准备不足临时使用拖泥带水,手忙脚乱,硬件设备出故障,软件资料颠来倒去,那么非但不能起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作用,还会分散学生注意力,干扰语言训练的进行,使得事倍功半。在准备中应有两套方案,要考虑到如要停电怎么办,以免带来不必要的尴尬。4、正确处理好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语文教育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语文教育的优点,而不应全盘否定传统教育方法。例如传统语文教学中对名篇、名句的背诵,对学生文字书写能力的培养,我们仍然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如果学了电脑打字却写不好汉字,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育的一大遗憾。5、如果使用网络教学,要尽量排除网络的负面影响。因为网络环境的无序化容易造成学生注意力的分散,也容易使学生造成思想混乱。例如:网络上一些不健康的图片,影视资料等往往使学生挡不住诱惑。综上所述,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学语文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