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善度I值与可能偏差Ep值的转换.pdf_第1页
不完善度I值与可能偏差Ep值的转换.pdf_第2页
不完善度I值与可能偏差Ep值的转换.pdf_第3页
不完善度I值与可能偏差Ep值的转换.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C O A L P R O C E S S I N G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U T I L I Z A T I O N No 1 1 2 01 5 不完善度 值与可能偏差 E p值的转换 周俊 孙培林 1 欧迪斯曼 北京 选煤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1 0 0 0 2 2 2 申克 天津 工业技术有 限公司 北京1 0 0 0 1 6 摘 要 为增强重选设备不完善度 值 与可能偏差 E 值 的可 比性 应用分 配曲线数学模 型 计算 出相 同 值对应的 值与 E 值 通过最小二乘法验证 了二者之 间的对应关系 分析表 明 随着物料平均密度d 及分选密度d 的不断增大 值对 值的相关系数口不断增大 应用 煤的常规真密度和常见分选 密度简化 了转换关系式 推测 了各相邻 密度级间的相关系数差 o 并转换 了常见设备的分选指标 关键词 选煤 不完善度 可能偏差 平均密度 分选 密度 相关系数 中图分类号 T D 9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5 8 3 9 7 2 0 1 5 1 1 0 0 4 0 0 4 在实际生产中 通常使用不完善度 值及可 能偏差E 值来综合评价实际选煤效果的优劣 值多用于跳汰机 螺旋分选机和摇床选煤等水介 质重选设备工作效果的评价 可能偏差 E 值常 用于浅槽 旋 流器等重介质选煤效果 的评价 J 值与 E 值二者应用范围不同 计算分析方法也 不同 当同一煤质采用不 同分选介质设备进行预 测 比选时 例如对 比跳汰与重介工艺时 由于二 者可选性指标不同 无法直观的对 比不同分选模 式的优劣 因此计算分析 值与 E 值之间的关 系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1 理论基础与数学模型 不完善度 值与可能偏差 E 值是评定重选作 业效率的通用指标 不完善度 表明机械工作的不 完善程度 可能偏差 E 表明实际分选效果与理想 状况偏离的程度 在产 品预测 中 值与 E 值 均是通过一定的公式计算出分配率 最终实现不 同物料按不 同密度进行分配 即分配率可 以作 为 架设 值与 E 值之间互通的桥梁 通过公式将不 同的指标转换为相同的分配率即可进行相应的匹 配 结合分配曲线数学模型 通过一系列的移轴 与扩大坐标比例 得出重力分选随机变量 从而 用正态分布积分函数计算分配率 其中 f d d p g 糟 丁 州 J 用于重介选 式 中 d为物料平均密度 选密度 g cm 用于跳汰选 g e ra d p为分 分配率的计算套用泰勒级数展开后 的分配率 公式计算 分析计算 中 对 比分析 了分选密度从 1 5 1 8 g cm 物料平均密度从 1 2 5 1 9 5 g t i n 的所有 值与 E 值 将分配率为 0与 1 0 0 的值取舍后 比较所有相同 近 值对应的 值 与E 值 假设二者为线性关系 通过最小二乘 法分别拟合得出所有情况下 相 同 近 t 值对应 的 值与 E 值之间的线性关系式 E 0 b 1 1 影响因素定性分析 分配率计算时引用了两个关键因素 物料的 平均密度 d和分选密度 d 为确定上述 因素对 值和E 值对应关系的影响 分析了相同分选密 度在不同物料平均密度下 以及相 同物料平均密 度在不同分选密度下 值和 E 值的对应关系 收稿日期 2 0 1 5 0 5 1 5 D O I 1 0 1 6 2 0 0 j e n k i 1 1 2 6 2 7 t d 2 0 1 5 1 1 0 1 3 作者简介 周俊 1 9 8 5 一 男 江西南城人 2 0 1 0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 工学硕士 欧迪斯曼 北京 选煤技术有限公司选煤工艺经理 工程师 引用格式 周俊 孙培林 不完善度 值与可能偏差E 值的转换 J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 0 1 5 1 1 4 0 4 2 4 5 2 0 1 5年第 1 1期 周 俊 等 不完善度 值与可能偏差 E 值的转换4 1 假设 值和当量 E 值 与 值拥有相同 近 t 值 的 E 值 对应关系为线性关系 二者 的关系式可 表达为 当量 E n X 6 值和当量 E 值对 应关系如表 1所示 表 1 值与当量 E 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从表 l可知 常数 b 值 的变化较小 基本不 受物料平均密度和分选密度的影响 为直观表述 物料平均密度及分选密度对 J 值和 当量 E 值之 间相关系数 口的影响 依据表 1 绘制 了图 1 图1 物料平均密度及分选密度对相关系数a的影响 从 图 l与表 1 可以看出 1 随着物料平 均密度 的增 大 相关 系数 0 不断增大 即物料平均密度高 相关系数 口也较 大 2 随着分选密度的增大 相关系数 口呈上 升趋势 即分选密度越高 相关系数 n 越大 1 2公 式检验 1 2 1 分配率检验 为检验拟合出的 值与 当量 E 值之间对应 关系表的准确性 取分选密度为 1 8 g e m 0 1 5 对照表 1 套用公式当量 E 0 6 计 算出当量 E 值 分别计算应用 值与当量 E 值 对应的分配率 并将二者对 比 检验结果如表 2 所示 从表 2可以看出 当分选密度为 1 8 g e m 0 1 5时 分配率的差值很小 约为 5 左 右 分配率差值越小 说明计算结果越接近 即 值与当量 E 值之问有对应关系 表 2 应 用 f 与当量 E 对应的分配率对比 平均密度 相关系常数 分配当量 分配 分 g cm一 数0 6 率 E p 率E 配率 1 2 2 预测产品的检验 为 了直观验证表 1中参数 的准确性 随机选 取了一个煤样 的浮沉数据 取分选密度为 1 8 g em 0 1 5时 计算应用 值与应用 当量 E 值预测的最终产品 计算结果对比见表 3 分析发现 值预测的最终产品与当量 E 值 预测的最终产品差距很小 两个方案对最终精煤 的产率影响仅为0 0 8 灰分的影响也很小 仅 为 0 1 6 说 明当分选密度为 1 8 g e ra 时 值与其当量 E 值有对应关系 1 2 3 不同分选密度的检验 为了全面直观的验证表 1的正确性 将同一 煤样浮沉数据套用表 1中对应的系数 计算不同 分选密度下 各相应密度级物料在 0 1 5时对 应的当量 E 值 再利用 值与当量 E 值预测出 最终产品 不同分选密度下预测最终产品之间的 差异对 比见表 4 如 4 2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 0 1 5年第 1 1 期 表4 应用 J 值与当量E 值预测产品 产率差异对比 从表 4可以看出 1 物料轻产物含量较大时 分选密度越高 值与当量 E 值差异越小 2 物料重产物含量较大时 分选密度越低 值与当量E 值差异越小 3 所有分选密度条件下 最终产 品的产率 差异均小 于 1 说 明表 1的推测较 为合理 J 值与当量 E 值有对应关系 2 公式的简化 表 1 对应的公式系数虽然经过了验证 但较 为复杂 应用起来较为繁琐 为进一步简化公 式 确定物料平均密度与分选密度对 值与 E 值关系式中相关系数 a的影响 计算分析了相 同 分选密度下 相邻物料平均密度值对应 的相关系 数差 A a物料密度 以及相 同物料平均 密度下 相邻分选密度值对应的相关系数差 o分选密度 研究对比发现 1 相 同分选密度下 物料平均密度越小 相邻物料平均密度值对应的相关系数差值 0物 料密度越小 分选密度为 1 5 cm 和 1 6 g cm 时 A a物料密度可取 0 0 5 分选密度为 1 7 g cm 和 1 8 g e m 时 口物料密度可取 0 0 6 2 相同物料密度下 分选密度越高 相邻 物料平均密度值对应的相关系数差值 分选密 度越小 一般情况下 口分选密度可取 0 0 5 结合煤的真密度约为 1 3 5 g cm 取煤 的常 见分选密度 1 8 g cm 查询表 1 得知 值与 E 值的对应关系式为 E 0 5 4 一 0 0 2 在实际 应用中可以参照上面的说明微调此公式 3 常见设备指标转换 对比几种常见分选设备的指标 将 值通过 公式 E O 5 4 一 0 0 2转换为 E 值 得到表 5 所列的不同分选设备分选指标对比 表 5 常见设备分选指标转换对应表 从表 5可以看到 常见设备的分选精度从高 到低排列为 重介质浅槽 动筛跳汰 重介质旋 流器 块煤跳汰 5 0 1 3 m m 不分级跳汰 5 0 0 5 m m 末煤跳汰 1 3 0 5 m m T B S以及螺 旋分选机 此情况与实际生产应用相吻合 下转第 4 5页 2 0 1 5年第 1 1 期 栗超 等 南屯煤矿选煤厂煤泥浮选技术改造实践 4 5 煤 同时根据工艺布置的需要 选用 3台圆盘给 料机与精煤压滤机相配套 对精煤泥滤饼进行破 碎并达到均匀给料的目的 系统改造主要设备选 型见表 3 表3 煤泥水系统改造主要设备选型 3 4浮选配套系统的改造 l o 1 为将浮选人料浓度控制在 1 5 0 g L以下 并保持相对 稳定 新增 4 0 0 m 蓄水池及配套管 路 将压滤机滤液水打入新增稀释系统 完成浮 选人料稀释水系统改造 2 改造压滤系统至主洗系统的 2台返水渣 浆泵及相应管路 实现主洗 原煤 动筛等各个 工艺环节全部使用压滤系统供给的清水 严格控 制外来清水的补给量 保证了洗水平衡 3 为保证浮选精煤 与主洗精煤掺配均 匀 在转载点安装混煤器 1台 4 为解决原煤和动筛系统煤泥水进入压滤 系统造成部分低灰分产品损失问题 新增两系统 到主洗系统煤泥水管路 3 5 2 m 增加 了浮选 回收 量 实现全厂煤泥水全人浮 4 改造效果及经济效益分析 1 改造后系统工艺性能指标稳定 浮选精煤 产率约 7 8 灰分稳定控制在 9 5 1 0 尾矿 灰分大于 7 0 浮选药剂消耗 1 2 k g t 以下 上接 第4 2页 4结语 1 研究了 值与 E 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总 结并验证 了 值与当量 E 值之间的对应关系表 2 根据实践经验 简化了 值与当量 E 值 之间的对应关 系式 E 0 5 4 X I一0 0 2 应 用 此关系式可相互转换常见设备分选指标 参考文献 1 谢 广 元 选 矿 学 M 徐 州 中 国 矿业 大 学 出版 社 2 0 o1 2 樊 民强 选煤数学模 型与数据处理 M 北京 煤炭工 2 通过相关配套系统的改造 实现 了生产 系统煤泥水的全入浮 目前浮选系统运行稳定 达到了开机即能生产 生产即能正常 3 煤 泥系统 改造后 选煤厂 生产能力 仍 为 3 0 M t a 精煤产率提高约 6 每年可增加精 煤 1 8 万 t 左右 煤泥浮选成本 药耗 电耗 约 2 5 Y r t 干煤泥 年创造效益 3 0 0 0余万元 参考文献 1 谢广元 选矿学 M 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 0 01 2 张明旭 选煤厂煤泥水处理 M 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 出版社 2 0 0 0 3 孙丽梅 选煤厂煤 泥水处理系统 工艺流程 的改造与 优化 J 中国矿业 2 0 1 1 1 1 1 2 0 1 2 4 4 李 晓军 孟凡彩 济 三煤矿选煤 厂粗煤泥 回收工艺 改造 J 选煤技术 2 0 1 2 3 6 O一6 2 5 刘仙萍 太原选煤厂浮选系统改造实践 J 煤炭加工 与综合利用 2 0 1 3 1 2 1 2 3 6 牛国前 南屯选煤厂煤泥水系统优化与实践 J 煤炭 工程 2 0 1 3 4 5 6 6 3 6 5 业出版社 2 0 0 5 3 张娟 段东 东 刘晨晨 翟 春雷 钱潜 分配 曲线 数学模型 J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 0 1 4 1 6 8 4 董连平 樊民强 杨宏丽 刘爱荣 基于广义偏斜正态 分布的分 配 曲 线数 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