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概念(力学).doc_第1页
初中物理概念(力学).doc_第2页
初中物理概念(力学).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物理概念(力学)1、 测量长度的工具是_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 _ 。记录测量结果必须由_ 、_ 和_ 组成。2、测量时间的工具是_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_ 。3、在实验室测量体积的工具有 _ 、_。它是用来测量_或 _体积的。4、测量误差是_避免的,减小误差常用的方法是 _ 。5、科学探究过程的基本要素是 、 、 、 、 、 、 。6、声音是由于物体 _产生。声音的传播离不开_,故声音不能在_中传播;在0声音在空气中的声速为 _。7、声音的三要素是 、 、 。其中 与振幅有关; 与振动的频率有关。8、控制噪音主要在 、 、 三个方面采取措施。9、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可分解成 、 、黄、 、 、 、 七种色光。其中 、 、 三种色光叫做光的“三基色”。 、 、 叫做颜料的“三原色”。10、 光在同一种_传播,光在_中传播最快,其大小为 _ _千米秒。11、 反射包括_反射和_反射。能从各个方向看见物体,是由于_的缘故,黑板“反光”是因为发生了_。1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_,像与物的大小_,像与物左、右_。13、凸透镜对光有_作用,凹透镜对光有_作用。影响凸透镜焦距大小的因素是 、 。14、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 ,感光胶片相当于 ;眼睛中的晶状体相当于 ,眼球后部的视网膜相当于 。患近视眼的人应配戴 透镜的眼镜,患远视眼的人应配戴 透镜的眼镜 。15、显微镜、普通望远镜主要由 和 两组凸透镜组成,其中显微镜的 的焦距小于 的焦距;普通望远镜的 的焦距大于 的焦距。16、一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能 另一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表面,就说这种物质的“硬度”比另一种物质的“硬度” 。17、物体所_叫质量。它是_的一个基本属性,不随_、_、_的改变而改变。质量的国际单位是_;测量质量的工具是_。18、水的密度是 ,它表示 ;水的比热是 ,它表示 。19、任何物质的原子都是由 和 组成的,而原子核又是由 和 组成。 带正电, 不带电。著名的科学家 在总结实验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结构的 模型。20、常用温度计是利用_的原理制成的。21、汽化有_和_两种方式。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_ 、_、 _ 。液化的方法有_和_ 。22、分子运动论告诉我们,物体由_组成,_运动,分子间存在着_,分子间有 。23、水资源主要是指 。水的循环使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通过 进入大气,使陆地上的淡水得到 。24、力是_对_的作用,物件间力的作用总是_。25、力作用在物体上能产生两种效果:(1)_(2)_。26、力的_、_、_叫力的三要素。27、测量力常用的工具是_ _它的原理是_,28、重力的施力体是_,它与质量的关系是_,重力的方向总是_,g=_牛顿/千克,其意义是_。29、 、 都可以增大物体的稳定性。30、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和_有关。31、减小有害摩擦方法通常有两类,一是_,二是_。32、杠杆平衡条件是 。表达式 。33、根据力臂的长短,杠杆分为 、 、 三种。34、定滑轮的好处是 , 动滑轮的好处是 。35、物理学中,常用_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的单位是由_单位和_单位复合而成。单位是_读作_。速度的公式是_。36、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两个力必须作用在_物体上,两个力的大小必须_,两个力的方向必须_,两个力必须位于_。37、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总保持_状态或_状态。38、力是_的原因。39、_叫压强,压强的计算公式_,压强单位的专门名称叫_简称_。40、液体对容器的_都有压强,液体内部_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液体压强_,深度增加,液体压强_,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_。液体内部压强可用_来研究,静止液体内部深度H处的压强可用公式_来表示,H表示深度,即从液面向下到该处的_。41、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 ,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_,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 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是_实验;最早测出大气压数值的实验是_实验。42、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流速大的地方,压强 ;流速小的地方,压强 。43、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_的力和_的距离。44、物理学中,常用_来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45、在使用机械时,它的机械效率总是小于_,原因是_。46、物体由于_叫动能,它的大小由物体的_和_决定,物体由于_叫重力势能,它的大小由物体的_和_决定。物体的_统称为机械能,物体具有的动能与势能是可以_的。47、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_和_两种,且效果相同。48、热机正常工作时必须连续完成 、 、 、 四个冲程,转轴转 周。其中做功冲程是 能转化为 能。49、完成下图,在( )内填上物态变化名称,在 内填上吸、放热情况 ( ) ( ) ( ) 固体 液体 气体 ( ) ( ) ( ) 50、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