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糖蔗产业化生产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糖蔗产业化生产基地示范项目糖蔗产业化生产基地示范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 糖蔗产业化生产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i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 总论总论 1 1 1 项目提要 1 1 2 研究工作的依据与范围 3 1 3 可行性研究结论 4 第二章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其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背景及其建设的必要性 5 2 1 项目建设背景 5 2 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6 第三章第三章 市场分析及产品方案市场分析及产品方案 9 3 1 市场分析 9 3 2 产品方案 13 第四章第四章 项目区及项目承担单位概况项目区及项目承担单位概况 15 4 1 项目建设地点 15 4 2 承担单位概况 16 第五章第五章 建设内容建设内容 19 5 1 土建工程 19 5 2 设备购置 22 5 3 科技及培训建设 23 第六章第六章 生产技术方案生产技术方案 25 6 1 技术标准 25 6 2 生产技术方案 25 第七章第七章 原材料供应原材料供应 33 7 1 双高甘蔗种苗 33 7 2 肥料 33 7 3 农药 34 第八章第八章 公用工程公用工程 35 8 1 道路 35 糖蔗产业化生产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ii 8 2 供水工程 36 8 3 供电工程 37 第九章第九章 环境保护评价环境保护评价 38 9 1 编制依据 38 9 2 环境影响分析 38 9 3 对策和措施 39 第十章第十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项目组织与管理 40 10 1 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40 10 2 项目运行模式 41 10 3 项目经营管理措施 42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项目实施进度与招投标项目实施进度与招投标 43 11 1 项目建设期安排 43 11 2 项目实施进度 43 11 3 项目招投标方案 43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5 12 1 投资估算 45 12 2 资金筹措 48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财务评价财务评价 49 13 1 财务评价依据 49 13 2 财务评价 49 13 3 财务评价结论 51 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 52 14 1 社会效益 52 14 2 生态效益 53 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结论结论 54 糖蔗产业化生产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 第一章第一章 总论总论 1 1 项目项目提要提要 1 1 1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 某县糖蔗产业化生产基地示范项目 1 1 2 项目申报单位项目申报单位 某糖业有限公司 1 1 3 项目拟建地点项目拟建地点 某县周陂镇 龙仙镇 1 1 4 项目建设内容项目建设内容 某县糖蔗产业化生产基地示范项目总建设面积 8000 亩 项目主要从 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糖蔗品种引进和扩繁 糖蔗基地无公害栽培技术引 进示范及技术培训方面进行总体建设 1 1 4 1 基地建设基地建设 无公害糖蔗生产示范基地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无公害良种繁育区土壤改良 土地平整和测土改良 250 亩 无公害甘蔗生产区土地平整 1750 亩 测土施肥面积 1700 亩 土壤 改良 1700 亩 优质糖蔗生产示范基地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良种繁育区土壤改良 土地平整和测土改良 800 亩 优质甘蔗生产区土地平整 5200 亩 测土施肥面积 5000 亩 土壤改 良 5000 亩 糖蔗产业化生产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 1 1 4 2 道路建设道路建设 无公害糖蔗生产示范基地主干道 2000 米 规划该道路宽 3 米 基地 内蔗田机耕道路 4800 米 优质糖蔗生产示范基地主干道 4800 米 规划该道路宽 3 米 建设基 地内蔗田机耕道路 13000 米 规划该道路宽 2 米 1 1 4 3 排灌沟渠建设排灌沟渠建设 无公害良种繁育区采用地面两级排灌渠道与地埋灌溉水管方式相结 合 排灌渠分为两级 排灌干渠建设规模 2200 米 排灌支渠建设规模 1500 米 地埋灌溉水管采用 18 口径 PVC 管地埋 25 厘米 规划建设 1200 米 优质糖蔗生产示范基地排灌渠分为两级 排灌干渠建设规模 4500 米 排灌支渠建设规模 13500 米 地埋灌溉水管建设规模 5500 米 1 1 4 4 供水工程供水工程 无公害糖蔗生产示范基地计划建设深水井 10 口 深 60 米 口径 20 厘米 配套泵房 10 座 8 平方米 座 蓄水池 1250 座 1 5 立方米 座 优质糖蔗生产示范基地计划建设深水井 30 口 深 80 米 口径 20 厘 米 配套泵房 30 座 蓄水池 3750 座 1 5 立方米 座 1 1 4 5 供电工程供电工程 无公害糖蔗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配电房 3 座 架设输电线路 2300 米 优质糖蔗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配电房 10 座 架设输电线路 6000 米 1 1 5 建设规模建设规模 糖蔗产业化生产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 某县糖蔗产业化生产基地示范项目分为 2 个基地 其中无公害糖蔗 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地点位于某县龙仙镇沙坪村 示范基地建设面积 2000 亩 优质糖蔗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地点位于周陂镇马鞍山 建设面积 6000 亩 计划年产原料糖蔗 56000 吨 1 1 6 建设期限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期为 2 年 为 2008 年 1 月 2009 年 12 月 1 1 7 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项目总投资 1800 万元 其中土建工程费用 1188 11 万元 设备购置 及安装投资 381 42 万元 勘察 设计费用分别为 12 14 27 10 万元 监 理费用 31 39 万元 其他投资 159 84 万元 含科技投资 预备费用等 1 1 8 资金筹措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 1800 万元 其中申请中央财政资金 800 万元 其他由单 位自筹 1 1 9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经济效益显著 项目达产年年产原料糖蔗 56000 吨 总销售收 入 1736 万元 利润总额 426 28 万元 投资利润率 23 68 静态投资回 收期 5 29 年 财务净现值 1935 47 万元 内部收益率为 25 78 1 2 研究工作的依据与范围研究工作的依据与范围 1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第三版 2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GB50500 2003 3 广东省建筑工程计价办法 2006 4 广东省建筑工程综合定额 2006 糖蔗产业化生产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4 5 委托方提供的与项目有关的资料 1 3 可行性研究结论可行性研究结论 项目建设单位实力较强 辐射带动能力突出 建设单位具有较好的 社会声誉 管理规范 品牌信誉好 销售网络和市场优势明显 项目符 合国家 省 市对贫困落后地区的扶持政策 符合对发展农业产业化经 营的具体方针 符合当前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建设现代糖蔗产业的必然 要求 同时 项目建设符合市 县产业结构发展的具体规划 项目建设 方案 技术方案 投资方案和招标方案可行 项目实施后经济效益 社 会效益 生态效益明显 项目可行 糖蔗产业化生产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5 第二章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其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背景及其建设的必要性 2 1 项目建设背景项目建设背景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了农业在国民经济和国家战略 安全中的基础地位 并提出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的重要方 针措施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解决好农业 农村 农民问题 事关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 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要加强农业 基础地位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严格 保护耕地 增加农业投入 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近年来 连续多个中央一号文件都以农业为论述核心 其中蔗糖原 料基地的发展也成为重点强调内容 要大力发展糖料生产 着力提高品 质和单产 要切实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必须切 实加大投入力度 加快建设步伐 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尽快改 变蔗田基础设施长期薄弱的局面 2003 年国家发布 双高 甘蔗优势区域发展规划 为双高甘蔗基 地的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 勾勒了发展目标 经过五年多实践 以双高 蔗田生产基础设施和良种标准化建设被认为是提高蔗田综合生产能力的 切实可行措施 大量蔗田的生产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和加强 糖蔗基地 基本实现了标注化和良种化目标 赶超国外 吨糖田 的设想正一步一 步变为现实 糖蔗产业化生产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6 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 2008 特别强调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 要性 并对加大农业投入和扶持力度做出了原则性的规范 增加对农业 的投入 整合支农资金 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益 大力推广良种良法 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现代农业园区以及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某是山区贫困农业县 糖蔗生产是某的支柱产业 有悠久历史和重 要地位 2004 年某县委县政府确定甘蔗为某县五大特色优势产业之一予 以重点扶持发展 为加快糖蔗生产发展步伐 打造县域经济 县委县政 府在 十一五 发展规划中确定发展目标 发展蔗田十万亩 工业蔗五十 万吨 产糖六万吨 成为 行业有影响 省内有名气 产值两亿元 税 收超千万 的糖蔗生产强县 2 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 2 1 项目建设是落实国家双高甘蔗优势布局规划的重要内容项目建设是落实国家双高甘蔗优势布局规划的重要内容 排除能源甘蔗的需求 蔗糖供给从长期来看难以适应居民生活水平 逐步提高带来的巨大需求增长 针对我国食糖的主要作物甘蔗基地的建 设现状和存在问题 国家适时启动 双高 甘蔗优势区域发展规划 对我国甘蔗基地发展进行了总体评估 对下一步的发展方式 总体布局 结构调整 改革目标等方面都做了整体部署 项目建设是韶关地区落实 国家 双高 甘蔗优势区域发展规划 的重要内容之一 同时也是支 撑某县发展无公害甘蔗种植技术的基础性扶持 2 2 2 项目建设有利于提高某县优质高产蔗田综合生产能力项目建设有利于提高某县优质高产蔗田综合生产能力 糖蔗种植受气候和土地条件的限制条件较强 韶关地区靠近甘蔗适 应范围的高纬度地区 受雨水 土壤和低温冰冻等气候灾害的影响较大 糖蔗产业化生产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7 同时某地处山区 土层较薄 土壤有机质或多或少受水土流失的影响 含量较低 从以上气候 地形 土壤等自然条件的严酷性更显现出农田 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项目建设 8000 亩双高糖蔗基地 将会 对全县 10 万亩甘蔗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有利于提高 全县蔗田的综合生产能力和抗灾能力建设 2 2 3 项目建设是促进全县甘蔗优势产业发展的强心剂项目建设是促进全县甘蔗优势产业发展的强心剂 某是山区贫困农业县 糖蔗生产是某的支柱产业 有悠久历史和重 要地位 全县有宜农山地 18 8 万多亩 为发展地方优势产业 增加农民 收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县委县政府已作出决定 将 25 度坡度以下低产 值旱坡地进行改造 发展山地蔗 增加农民收入 五年内实现种蔗 10 万 亩 工业蔗 50 万吨 产糖 6 万吨以上目标 项目建设总面积超过 8000 亩 具有相当大的规模示范效应 同时项目通过良种化 标准化的规范 进一步提高糖蔗的产量和质量 对全县建设以甘蔗为主的优势产业发展 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也是促进山区贫困县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 的强心剂 2 2 4 项目将对持续推进建设单位甘蔗产业化经营能力项目将对持续推进建设单位甘蔗产业化经营能力 项目建设单位是某县最大的甘蔗加工基地 年食糖产量达 4 万吨 年收购加工甘蔗近 50 万吨 项目申报单位有较大面积的生产基地和示范 基地 但基地的整体生产能力参差不齐 部分示范基地每亩产量能够突 破 9 吨 但绝大部分生产基地的糖蔗产量不到 5 吨 从示范基地的实践 经验来看 通过农业基础设施配套良种良法的推广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 糖蔗的产量 达到亩产 8 吨 实现 吨糖田 的目标可以实现 因此 糖蔗产业化生产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8 项目建设将会促使项目区持续加大对生产基地的投入 提高基地的整体 生产水平 促进其产业化经营能力的提高 2 2 5 项目建设有利于先进糖蔗种植技术的应用和推广项目建设有利于先进糖蔗种植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科技创新已成为某蔗糖业发展壮大的动力 某县某糖业有限公司加 强与华南农业大学 广州甘蔗所等科研院校的合作 引进了 信息化管 理 初级 系统 等多项科研成果应用于生产之中 不断提升企业的科 技含量和参与市场竞争能力 同时 山地蔗开发与优化品种结构 制 糖生产废水综合治理及利用 利用昆虫性信息素系统控制甘蔗螟虫技 术 等一大批先进的蔗糖种植技术成果有待于推广 项目建设有利于将 一大批成熟的技术投入到推广应用过程中 将有效提高糖蔗生产的科技 含量 进一步提高糖蔗基地的综合生产能力 2 2 6 项目建设是确立糖蔗主导产业地位 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山区农民项目建设是确立糖蔗主导产业地位 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山区农民 脱贫致富的需要脱贫致富的需要 某县位于粤北韶关市东南部 是典型的七山一水一分田 一份道路 和庄园的典型山区贫困县 实践证明 只有走特色 产业的农业发展道 路 才能促进某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改善 县委县政府把糖蔗生产确 定为某县五大特色优势产业之一予以重点扶持发展 某糖业有限公司多 年来以农民增收 镇村增财 国家增税 企业增效 构筑和谐社会 建 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走共同富裕道路为理念 以制糖生产为龙头 以 公司 科研 基地 农户 糖蔗产业化为基础 以科技创新为动力 奋力 推进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项目建设单位目前带动粤北蔗区 22000 户农 民种蔗 12 2 万亩 蔗农实现收入 1 57 亿元 平均每户增收 7150 元 项 糖蔗产业化生产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9 目的建设将进一步增加糖蔗的产量 进一步增加农民的收入 确立甘蔗 优势发展地位 对改变山区贫困局面 促进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具有重要 的现实意义 糖蔗产业化生产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0 第三章第三章 市场分析及产品方案市场分析及产品方案 3 1 市场分析市场分析 3 1 1 世界甘蔗市场分析及预测世界甘蔗市场分析及预测 世界甘蔗生产面积29000多万亩 巴西7300多万亩 印度6200多万亩 中国1800多万亩 巴西 印度的甘蔗种植面积分别占世界总面积的25 16 和 21 21 中国占6 08 2007年世界甘蔗产量全球每年甘蔗产量约10 6亿 吨 平均亩产4 5吨 含糖量14 15 亩产糖0 6吨 世界食糖生产总的发展趋势是甘蔗种植面积和糖产量增加 甜菜种 植面积和糖产量略有减少 世界糖产量的增加主要在甘蔗糖 进入21世 纪之后 甘蔗糖的比重一直保持在76 附近 甘蔗糖取代甜菜糖的趋势 虽然缓慢 但步伐坚定 除了以上因素外 世界甘蔗市场供需趋势将会 出现以下特点 一是市场供求变化较大 价格波动剧烈 二是各国种植 扶持政策复杂多变 均为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 由于人口 消费习惯等因素 出口蔗糖较大的国家分别是巴西 澳 大利亚 泰国 古巴 南非 年出口蔗糖分别达 858 412 368 325 120万吨 3 1 2 我国甘蔗市场分析与预测我国甘蔗市场分析与预测 甘蔗是我国最主要的糖料作物 甘蔗糖占我国食糖总产量的约 90 2006年我国甘蔗总产9978万吨 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中的 广西 云南 广东甘蔗面积占全国糖料作物面积的60 9 蔗糖产量占全 国食糖总量的81 7 蔗糖业已成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和农民 糖蔗产业化生产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1 脱贫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 我国甘蔗主要作为蔗糖原料 受产业政策影 响 近期不会出现甘蔗能源的发展项目 2007 08榨季中国甘蔗种植面积 将分别扩大3 甘蔗种植面积为155万公顷 广西仍为中国最大的甘蔗 种植地 其次为云南 广东和海南 2008 2009年 由于国家宏观政策 严格禁止甘蔗为原料的生物质能源发展 加之冰冻灾害的影响 我国甘 蔗种植面积将减少约6 8 3 1 3 广东甘蔗市场分析与预测广东甘蔗市场分析与预测 2007年广东甘蔗种植面积226万亩 比上年增加12万亩增加5 6 广 东甘蔗总产量1430万吨 比上年增长27 产糖120万吨 2007 08榨季甘 蔗收购价300元 吨左右 3 1 4 蔗糖产品供需分析及预测蔗糖产品供需分析及预测 全球平均每年消耗食糖约 1 24 亿吨 人均年消费食糖约 23 65 公斤 见表 3 1 图 3 1 从 95 96 榨季开始 全球食糖消费量基本以 2 的 速度稳步扩大 表表 3 1 世界部分国家 地区 人均年消费白砂糖量世界部分国家 地区 人均年消费白砂糖量 单位 公斤 国家国家 地区 地区 消费量消费量 国家国家 地区 地区 消费量消费量 国家国家 地区 地区 消费量消费量 全世界23 65中美洲42 1韩国18 7 欧洲36 9南美洲46 4朝鲜1 9 挪威41 7巴西55 6新加坡93 瑞典44 4智利49 2马来西亚51 1 乌克兰35 2亚洲13 2非洲13 9 欧盟38 9印度15埃及32 7 北美洲33 6中国6 6毛里求斯36 6 糖蔗产业化生产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2 加拿大40 4中国台湾23 9卢旺达0 5 美国32 9中国香港31大洋洲47 1 古巴42 1泰国29 6澳大利亚54 3 墨西哥43日本19 6新西兰60 4 93 60 58 56 54 49 40 35 35 31 24 20 15 8 2 23 65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新加坡古巴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台湾印度朝鲜 人均年消费量 图图 3 1 世界主要国家 地区 食糖人均年消费量对比图世界主要国家 地区 食糖人均年消费量对比图 单位 公斤 年 人 国际糖业组织 ISO 估计 2007 08 榨季全球的食糖产量达到 1 684 亿吨 原糖值 低于 2007 年 11 月份的预计数 1 703 亿吨 不过仍高 于 2006 07 榨季的 1 66 亿吨 预计全球食糖消费量达到 1 591 亿吨 略低 于上一次预计的 1 592 亿吨 不过仍高于上榨季 1 548 亿吨 国家发改委官员认为 07 08 年度全国食糖总量在 1450 万吨左右 连续两个榨季增加了 500 万吨 由于国际糖价比较高 目前进口的成本 价大概在 3900 元 吨 进口糖可能比上个榨季少 估计总供应量在 1500 左右 06 07 年度消费在 1200 1230 万之间 除去收储 50 万吨 还剩 70 80 万吨 对市场的压力应该不大 糖蔗产业化生产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3 我国现为世界第五大食糖消费国 但人均消费水平仅 6 7 公斤 相比 之下 世界平均水平为 21 66 公斤 亚洲为 24 公斤 发达国家甚至高达 50 60 公斤 2001 年 11 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 要 2001 2010 年 中提出 到 2010 年我国人均年食糖摄入量为 9 公 斤 加上工业用糖 则我国食糖生产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食糖一直是各国政府特别关注的农产品 在世界市场 15 种农副产品 中 食糖是价格波动最大的商品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我国食糖市场波 动具有四大特征 一是波动周期相对稳定 每次波动过程大致持续为 2 3 年时间 这与甘蔗生产一年种植 三年收获的特点基本吻合 二是 波动幅度较大 有四次年度间波动幅度超过 50 其中 2000 年最高价 格是最低价格的 2 5 倍之多 三是波动频率较高 波动基本上都是连续 发生 四是波动反映了市场价格与食糖产量和糖料产量三个方面的强相 关性 总体表现为价格与食糖及糖料产量互为反向涨跌 并呈规律性分 布 见图 3 2 糖蔗产业化生产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4 图图3 2 我国糖价波动与产量变化的关系我国糖价波动与产量变化的关系 3 2 产品方案产品方案 3 2 1 产品种类及产能产品种类及产能 项目产品包括台糖 22 号 粤糖 93 159 粤糖 00 236 引 9 美国 等 项目达产年产品总产量约为年产无公害 优质糖蔗 56000 吨 3 2 2 产品竞争优势产品竞争优势 适应能力强 项目产品适合粗放栽培 茎中等 不易倒伏 宿 根性好 根系发达耐旱性强 抗病抗虫力强 具野生血缘 对一般坡岭 土壤适应性较强 产量高 含糖率高 项目产品萌芽迅速整齐 中期生长快 全 期生长优 易封垄 亩产可达 7 10 吨 产糖量约 1 吨 3 2 3 产品价格分析产品价格分析 预计 08 09 榨季我国糖料种植面积将持续增长 但由于广西冻害有可 能影响甘蔗单产 在不出现天气异常和重大灾害的情况下 预计 08 09 榨 季全国食糖产量将与上榨季基本持平或略有减少 从蔗糖的偏刚性需求 以及今后可能出现甘蔗能源政策的松动等因素分析 我国蔗糖价格不会 出现大幅度变动可能 蔗糖价格将基本保持稳定 详见图 3 3 3 4 糖蔗产业化生产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5 图图3 3 国内五大甘蔗批发市场平均价格走势图国内五大甘蔗批发市场平均价格走势图 郑郑州州白白糖糖期期货货与与现现货货价价格格走走势势对对比比图图 3100 3300 3500 3700 3900 4100 4300 4500 07 01 07 07 02 06 07 03 08 07 04 07 07 05 07 07 06 06 07 07 06 07 08 05 07 09 04 07 10 04 07 11 03 07 12 03 08 01 02 08 02 01 08 03 02 08 04 01 08 05 01 08 05 31 08 06 30 郑商所白糖近交割月结算价 广西南宁白糖价格 元 吨 图图3 4 郑州白糖期货与现货价格走势对比图郑州白糖期货与现货价格走势对比图 糖蔗产业化生产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6 第四章第四章 项目项目区及项目承担单位概况区及项目承担单位概况 4 1 项目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地点 某县糖蔗产业化生产基地示范项目分为两个地点建设 建设面积共 8000 亩 无公害糖蔗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地点位于某县龙仙镇沙坪村 示范基 地建设面积 2000 亩 优质糖蔗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地点位于周陂镇马鞍山 建设面积 6000 亩 计划年产原料糖蔗 56000 吨 4 1 1 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 某县位于韶关市南部 北江支流翁江上游 东靠连平 南接新丰 西邻英德 曲江 北依始兴 江西 地理坐标位于 113 39 22 114 18 15E 24 7 4 24 40 N 某交通便利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纵贯南北 之交通大动脉 106 国道和京珠高速公路越境而过 距京广铁路大坑口站 近在咫尺 4 1 2 自然条件自然条件 某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年平均气温 20 3 最高气温为 39 2 最低 5 1 无霜期为 305 天 平均年日照总时数为 1801 8 小时 太阳 辐射量年平均 112 24 卡 平方厘米 年平均降雨量 1760 4 毫米 雨量充沛 年平均降雨量 1760 4 毫米 年平均降水日数 163 天 糖蔗产业化生产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7 某境内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 属半山区半丘陵地带 全县总面积 2234 平方千米 耕地面积 29 7169 万亩 其中水田 24 8601 万亩 旱地 48511 亩 4 1 3 政区人口与社会经济政区人口与社会经济 某始建于南北朝梁承圣末年 公元 554 年 距今已 1400 多年 是 广东历史上 16 个最早建制的县之一 全县幅员面积 2217 平方公里 总 户数 174405 户 总人口 705963 人 其中 非农业人口 147071 人 下辖 156 个管理区 1945 个村 县委 县政府驻龙仙镇 2007 年某地区生产 总值 28 02 亿元 增长 16 4 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 9 58 亿元 增长 5 7 第二产业增加值 8 08 亿元 增长 27 7 第三产业增加值 10 37 亿元 增长 18 4 按常住人口计算 人均生产总值 7871 元 三次产业结 构为 34 2 28 8 37 0 某全年农业总产值 15 2 亿元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 332129 亩 甘蔗种植 面积 71350 亩 扩大 6942 亩 其中糖蔗 52678 亩 扩大 3210 亩 农林牧渔 业总产值 38 11 亿元 其中 农业产值 24 55 亿元 林业产值 1 07 亿元 牧业产值 3 32 亿元 渔业产值 9 亿元 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 0 18 亿元 全年粮食总产量 11 万吨 肉类总产量 1 77 万吨 4 2 承担单位概况承担单位概况 4 2 1 发展历程发展历程 某糖业有限公司是 1999 年 9 月改组成立的 是粤北地区最大的以制 糖为主 农产品加工 综合利用相结合的股份制民营企业 某县优秀民 营企业 韶关市重点农业龙头企业 省扶贫龙头企业 省民营科技企业 糖蔗产业化生产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8 全国 双爱双评 先进单位 4 2 2 生产能力和产品类型生产能力和产品类型 公司现有制糖生产线二条 日榨甘蔗 4000 吨 年产一万吨食用酒精 生产线一条 年产 1 5 万吨甘蔗专用复合肥生产线一条 公司主要产品有 李花牌 白砂糖 赤砂糖 普通级食用酒精 甘蔗专用有机肥 产品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4 2 3 人员组成人员组成 公司现有员工 626 人 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196 人 管理人员 28 人 中级以上 7 人 高级技术人员 18 人 生产技术人员 36 人 熟练工 人 151 人 公司拥有本科以上学历人员 17 人 大专学历人员 22 人 高 中以上学历人员占公司员工的 70 4 2 4 公司管理模式公司管理模式 公司于 1999 年对原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了彻底的改革 引入了现代 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 通过注资和实行财务成本核算 改善了原 企业资不抵债的财务状况 通过引入全员聘用制 竞争上岗和末位淘汰 制 扭转了人浮于事的用工制度 通过大规模的关停并转措施 淘汰落 后生产力和部门 实现了企业优势资源的有效整合 4 2 5 科研及技术合作情况科研及技术合作情况 项目建设单位有相当强的科研实力 公司还与广州甘蔗所 省农科 院 华农 华工 韶大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在制糖 糖蔗 良种繁育 生物质能等方面进行了开发研究 与以上科研院所和 高校有着紧密的科研和业务联系 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糖蔗产业化生产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9 公司的科研成果多次获得市县科技进步奖 山地蔗开发与优化品种 结构 获 2003 年度韶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二次蒸汽等压排水自动控制 技术系统 获 2004 年度韶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制糖生产均衡进蔗自动 控制系统 获 2005 年度韶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制糖生产废水综合治理 及利用 获 2006 年度韶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利用昆虫性信息素系统控 制甘蔗螟虫技术 获 2007 年度韶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4 2 6 社会影响社会影响 公司通过 公司 科研 基地 农户 的模式 有利地促进了某县甘蔗产 业化发展 目前带动韶关 英德东部及周边蔗区 22000 户农民种蔗 12 2 万亩 蔗农实现收入 1 57 亿元 平均每户增收 7150 元 项目建设单位生 产的白砂糖和食用酒精连续六年被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评为优良 奖和优秀奖 李花牌 白砂糖评为广东省名牌产品 有着良好的社会声 誉 2002 2007 年项目建设单位连续六年评为韶关市农业龙头企业先进 单位 是某县优秀民营企业 韶关市重点农业龙头企业 省扶贫龙头企 业 省民营科技企业 全国 双爱双评 先进单位 2007 年某糖业有限公 司工业产值占全县工业产值的 8 创税利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的 10 4 茂糖公司已成为带动某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 糖蔗产业化生产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 第五章第五章 建设内容建设内容 某县糖蔗产业化生产基地示范项目总建设面积 8000 亩 包括无公害 糖蔗生产示范基地 优质糖蔗生产示范基地两个基地 其中无公害糖蔗 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地点位于某县龙仙镇沙坪村 面积 2000 亩 优质糖蔗 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地点位于周陂镇马鞍山 面积 6000 亩 5 1 土建工程土建工程 5 1 1 无公害糖蔗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无公害糖蔗生产示范基地建设 基地建设基地建设 无公害糖蔗生产示范基地包括无公害良种繁育区和无公害甘蔗生产 区 无公害良种繁育区位于基地远离公路并与其它区域相对隔离 该基 地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无公害良种繁育区的土壤改良 土地平整和测土 改良 250 亩 无公害甘蔗生产区的土地平整 1750 亩 测土施肥面积 1700 亩 土壤改良 1700 亩 道路建设道路建设 无公害糖蔗生产示范基地主干道 2000 米 规划该道路宽 3 米 采用 沙土 沙砾垫层 15 厘米 煤渣路面 10 厘米 建设基地内蔗田机耕道路 4800 米 规划该道路宽 2 米 沙砾垫层 10 厘米 碎石路面 10 厘米 排灌系统建设排灌系统建设 由于基地土壤渗水能力较强 涵水能力较弱 灌溉沟渠规划为排灌 合用渠道 且无公害良种繁育区采用地面两级排灌渠道与地埋灌溉水管 糖蔗产业化生产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1 方式相结合 排灌渠分为两级 排灌干渠建设规模 2200 米 沿基地主干 道两侧布置 排灌支渠建设规模 1500 米 沿基地内机耕道单侧交叉布置 地埋灌溉水管采用 18 口径 PVC 管地埋 25 厘米 作为大面积连片蔗田内 灌溉补充 规划建设 1200 米 供水工程供水工程 无公害糖蔗生产示范基地重点建设内容包括深水井 泵房 和蓄水 池 计划建设深水井 10 口 深 60 米 口径 20 厘米 配套泵房 10 座 8 平方米 座 蓄水池 1250 座 1 5 立方米 座 供电工程供电工程 基地内供电可利用基地外 30kv 农村输电线路解决 基地内建设配电 房 3 座 可完全保障 10 座泵站的用电需求 架设输电线路 2300 米 无 公害糖蔗生产示范基地土建工程明细如下表所示 表表 5 1 无公害糖蔗生产示范基地土建工程明细表无公害糖蔗生产示范基地土建工程明细表 建设任务 序 号工程名称建设性质 数额单位 备注 1无公害糖蔗生产示范基地无公害糖蔗生产示范基地 1 1基地建设基地建设 1950亩亩 1 1 1无公害良种繁育区土壤改良新建250亩滴灌 1 1 2无公害甘蔗生产区土地整理新建1700亩 1 2道路建设道路建设 6800米米 1 2 1基地主干路 3m 新建2000米煤渣路 1 2 2机耕路 2m 新建4800米砂土路 1 3排灌系统排灌系统 4900米米 1 3 1排灌干渠新建2200米 1 3 2排灌支渠新建1500米 1 3 3地埋水管 18 口径 新建1200米pvc 管 1 4供水工程供水工程 糖蔗产业化生产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2 1 4 1 深水井 60 米深 口径 20cm 新建10口 1 4 2泵房新建10座 1 4 3蓄水池新建1250个1 5 立方米 个 1 5供电工程供电工程 1 5 1配电房新建3座 1 5 2基地内供电线路新建2300米 5 1 2 优质糖蔗生产示范基地建设优质糖蔗生产示范基地建设 基地建设基地建设 优质糖蔗生产示范基地土建工程分为良种繁育区和优质甘蔗生产区 2 部分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良种繁育区土壤改良 土地平整和测土改良 800 亩 优质甘蔗生产区土地平整 5200 亩 测土施肥面积 5000 亩 土壤改 良 5000 亩 道路建设道路建设 优质糖蔗生产示范基地主干道 4800 米 规划该道路宽 3 米 采用沙 土 沙砾垫层 10 厘米 煤渣路面 10 厘米 建设基地内蔗田机耕道路 13000 米 规划该道路宽 2 米 砂土碎石垫层 10 厘米 排灌系统建设排灌系统建设 优质糖蔗生产示范基地排灌系统规划为排灌合用渠道 且良种繁育 区采用地面两级排灌渠道与地埋灌溉水管喷灌方式相结合 排灌渠分为 两级 排灌干渠建设规模 4500 米 沿基地主干道两侧布置 排灌支渠建 设规模 13500 米 沿基地内机耕道单侧交叉布置 地埋灌溉水管采用 18 口径 PVC 管地埋 25 厘米 建设规模 5500 米 糖蔗产业化生产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3 供水工程供水工程 优质糖蔗生产示范基地供水工程计划建设深水井 30 口 深 80 米 口径 20 厘米 配套泵房 30 座 蓄水池 3750 座 1 5 立方米 座 供电工程供电工程 基地内供电可利用基地外 10kv 农村输电线路解决 基地内建设配电 房 10 座 可完全保障 30 座泵站的用电需求 架设输电线路 6000 米 优 质糖蔗生产示范基地土建工程明细如下表所示 表表 5 2 优质糖蔗生产示范基地土建工程明细表优质糖蔗生产示范基地土建工程明细表 建设任务建设任务 序号序号工程名称工程名称建设性质建设性质 数额单位 1优质糖蔗生产示范基地优质糖蔗生产示范基地 1 1基地建设基地建设 5800亩亩 1 1 1良种繁育区土壤改良新建800亩 1 1 2优质甘蔗生产区土地整理新建5000亩 1 2道路建设道路建设 17800米米 1 2 1基地主干路 3m 新建4800米 1 2 2机耕路 2m 新建13000米 1 3排灌系统排灌系统 23500米米 1 3 1排灌干渠新建4500米 1 3 2排灌支渠排灌支渠新建新建13500米米 1 3 3地埋水管 18 口径 新建5500米 1 4供水工程供水工程 1 4 1深水井 80 米深 口径 20cm 新建30口 1 4 2泵房新建30座 1 4 3蓄水池新建3750个 1 5供电工程供电工程 1 5 1配电房新建10座 1 5 2基地内供电线路新建6000米 糖蔗产业化生产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4 5 2 设备购置设备购置 项目建设重点安排生产用大型农机具设备 同时适当添置部分小型 农业机具 项目同时配套安排无公害糖蔗生产示范基地所需的特殊设备 和检测设备 培训设备和器材也是项目设备购置的重要内容 项目计划 安排购置土地平整设备 耕种设备 牵引设备 收获设备 农具 田间 管理设备 供水辅助以及质量检测设备共 208 台套 表表 5 3 设备购置计划表设备购置计划表 序号序号名称名称数量数量单位单位 1农机生产设备农机生产设备82 1 1甘蔗联合收割机1台 1 2农用运输车2台 1 3手扶式拖拉机5台 1 4中耕机5台 1 5喷雾喷粉机12台 1 6生物防虫设备50套 1 7拖拉机5台 1 8推土机2台 2生产配套设备生产配套设备114 2 1水泵40台 2 2泵房配套设备40套 2 3供电变压器13套 2 4滴灌设备6套 2 5喷灌设备15套 3质量检测设备质量检测设备8 3 1小型压榨机2台 3 2阿贝折射仪2台 3 3旋光仪2台 3 4天平2台 4技术推广培训设备技术推广培训设备4 4 1 培训资料 教材等2套 4 2 培训设施 电脑 投影等 2套 合计合计208 糖蔗产业化生产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5 5 3 科技及培训建设科技及培训建设 项目科技及培训建设包括 3 个内容 品种引进品种引进 一是直接引进台湾甘蔗种苗 进行对比试验 并挑选其中分蘖力强 生长势旺盛 抗旱 抗倒伏能力强 宿根性能好 早中晚熟各异 特高 糖 特高产 耐储运的良种甘蔗进行基地内种植示范 二是从广州甘蔗 所引进性状可靠 产量稳定 能够适应基地环境的品种进行基地内种植 计划引进甘蔗良种 4 个 技术引进技术引进 包括主要生产技术和配套技术 2 项 生产技术是无公害糖蔗生产技 术 配套技术是良种繁育区内使用的滴灌喷灌技术 技术示范推广与培训技术示范推广与培训 项目计划对某县 10 万亩以及周边县市 2 万亩蔗田进行辐射示范 技术示范推广建设内容包括无公害糖蔗生产技术 生物防虫技术示 范 2 项 示范配套技术包括机械化耕作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2 项 项目计划聘请专家学者 15 人次对广大农户进行优质糖蔗生产技术培训 计划培训数量为 2000 人次 糖蔗产业化生产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6 第六章第六章 生产技术方案生产技术方案 6 1 技术标准技术标准 双高甘蔗生产技术规范 双高 甘蔗优势产业带 技术操作规范 糖料甘蔗生产技术规程 果蔗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要点 甘蔗种茎标准 甘蔗脱毒种苗标准 甘蔗生产技术规程 6 2 生产技术方案生产技术方案 6 2 1 引种原则引种原则 原产地与引种地区差异原则 本地土壤条件适应性为主原则 引种和试验相结合原则 质量安全为重原则 6 2 2 生产技术方案生产技术方案 土地准备和要求土地准备和要求 要求达深 松 碎 平 肥 对土层厚 50 厘米以上 有机质含量质 量分数 1 8 以上的土地 特别是对多年连作的旱坡地 要深松 40 厘米 和深耕 30 厘米以上 对土层小于 50 厘米 土壤瘦瘠 有机质含量少于 糖蔗产业化生产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7 1 8 的土地 保耕 20 厘米 以后逐年加深至 30 厘米 不翻乱土层 对 地下水位高 1 0 米的冲积平原 深耕 30 40 厘米 并开沟降低地下水 位 整地整地 整地要求达松 碎 平 旱坡地整地坡度 2 5 度 坡面宽的坡地 沿等高线犁耙整地 整成 大梯田 坡度在 15 度以上 坡面小 地形复杂的 整成小梯田 梯田宽 窄和长短依地形而定 梯田外缘修筑田埂 高出地面 20 25 厘米 种苗准备种苗准备 种苗精选 大田块选 选择密度适中 生长正常 品种纯一 无绵蚜等其他 严重的病虫害的新植蔗田 收获株选 收获时选择直立 长势旺 尾部粗大 青叶数多 无 病虫害 无开花的蔗株 砍下梢部 50 60 厘米蔗茎 夏繁蔗全茎做种 去青叶 留叶鞘 每束捆成 15 20 千克 待用或待贮 斩种段选 斩种时选择蔗芽饱满 芽鳞新鲜 无病虫 无霉菌 无干瘪的种段 种苗处理种苗处理 晒种 刚斩下的新鲜种茎在斩种前种茎带叶鞘在阳光下晒一天 然后去鞘斩种 浸种 用 2 3 的石灰水浸 24 小时 或用 50 热水浸种 20 分 钟 或在流动水的水沟浸种 24 36 小时 在地下害虫或风梨病严重的地 糖蔗产业化生产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8 区 在上述任一浸种方法之后再行药剂处理 防治地下害虫用 50 辛硫 磷乳油或 40 乐期本乳油 300 400 倍液浸种 1 2 分钟 风梨病防治用 50 多菌灵或 70 甲基托布津 50 克兑水 50 千克 浸种 5 分钟 催芽 在冬季及早春种植时气温较低条件下下种和发芽力差的品种上 应用 下种下种 春植蔗在 2 4 月 植蔗沟深度 15 20 厘米 底宽 20 厘米 沟底 要平 土要松碎 华南水田蔗区大茎种行距 1 0 1 2 米 旱地 0 8 1 0 米 每公顷用腐熟有机质肥 15000 22500 千克 每亩 1000 1500 千克 N P K 含量为 8 12 10 的复合肥 375 600 千克 亩 25 40 千克 或氯化钾 300 千克 亩 20 千克 过磷酸钙 750 千克 亩 50 千克 防治地下害虫和第一代蔗螟每公顷用 3 6 杀虫双颗粒 剂或 5 丁硫克百威或 5 动力等颗粒剂 45 60 千克 每亩 3 4 千克 与基肥结合施于植蔗沟底 并与土壤充分拌匀 腐熟有机肥用于盖种 特大茎品种每公顷 4 5 万段双芽种 每亩 3000 段 大茎品种每公 顷 5 25 万段双芽种 每亩 3500 段 中大茎品种每公顷 6 0 万段双芽种 每亩 4000 段 中细茎和细茎品种每公顷 6 6 75 万段双芽种 每亩 4000 4500 段 下种技术 采用双行三角条播或双行条播 蔗种之间相距 10 厘米 播种量多的用三行三角条播或三行条播 蔗种相距 5 6 厘米 下种时芽 应向双侧 蔗种与土壤紧密接触 不架桥 糖蔗产业化生产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9 盖土 盖种厚度水田以薄盖为宜 洲地 2 3 厘米 旱地 5 8 厘米 深沟浅种 盖种的土壤要细 松 软 盖种厚薄要一致 喷除草剂 盖土后先在播幅内每公顷用 5 扑草净 0 8 千克 或每 公顷用 40 阿特拉津胶悬剂 1 5 千克兑水 450 千克 或 80 敌草隆 80 阿灭净 0 5 千克兑水 450 千克 在播幅范围内均匀喷施于土表 盖 膜后再用前者的同等药量喷施行间 用除草地膜覆盖的 应在盖膜后喷 施 田间管理田间管理 苗期管理 全苗后检查出苗情况 断垅缺苗在 30 厘米以上的应及 时选阴雨天补苗 可取出苗密地段的苗去补植 或用预植在田头的假植 苗补植 中耕除草 盖膜的应在揭膜时立即进行中耕除草 无盖膜的也应 在蔗苗 3 4 片真叶时进行中耕除草 幼苗期中耕除草 2 次 分蘖期管理 小培土宜在分蘖初期 即全田有 10 以上蔗苗出现 分蘖 幼苗长出 6 7 片叶时进进行 用行间细土向蔗苗基部培高 3 4 厘米 并结合施 促蘖肥 每公顷施 3 6 杀虫双颗粒剂或 5 丁硫克百 威或 5 动力等颗粒剂 45 60 千克 防治地下害虫和一 二代蔗螟 水 田特别注意排水防渍 旱地注意保水 干旱时灌溉或淋水 中培土 中耕除草 在分蘖盛期和即将拔节时 结合施 壮蘖肥 和上述药剂 防治第二代蔗螟和地下害虫 用行间细碎土向蔗苗基部培 高 6 10 厘米 中耕除草 可用 蔗田除草剂 每公顷 2 0 3 0 千克兑水 400 500 千克喷施行间杂草 尽量避免喷到甘蔗植株 糖蔗产业化生产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0 伸生长期管理 中耕除草 可用 蔗田除草剂 每公顷 2 0 3 0 千 克兑水 400 500 千克喷施行间杂草 尽量避免喷到甘蔗植株 在甘蔗伸 长初中期 蔗根未达行间中部时 结合重施 攻茎肥 并施用上述药剂防 治蔗螟和地下害虫 进行大培土 用机械把蔗行间土壤培向蔗株基部 培成畦高 25 30 厘米 大培土时注意土要填入蔗丛中间 填实 填满成 馒头畦 丛间不留空洞 不凹陷 沟底整平 成熟期管理 去除枯黄叶 此时蔗株高大 枯黄叶增多 蔗田通 风性差 有条件的地方可剥除下部枯黄叶 1 次 施肥施肥 苗期 分蘖期施肥 苗期 分蘖期吸收三要素占总吸收量的 10 20 结合小培土施 促蘖肥 每公顷施尿素 90 135 千克 亩 施 6 9 千克 氯化钾 150 千克 亩施 10 千克 磷肥已在基肥中全 部施用 此后一般不再施磷肥 结合中培土施 壮蘖肥 每公顷施尿素 135 180 千克 亩施 9 12 千克 伸长期施肥 甘蔗伸长期吸收三要素占全生育期吸收量 50 以上 应重视 攻茎肥 每公顷施尿素 450 540 千克 亩施 30 36 千克 灌溉灌溉 沟灌 有灌水条件的水田蔗区 引水灌入甘蔗畦沟 灌至水位达 畦高 2 3 一块田面积大时 应采用分段灌溉 喷灌 旱地蔗区应用喷灌机具将压力水流经过管喷射至空中散为 水珠 降落田间进行灌溉 排水排水 糖蔗产业化生产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1 低洼积水地 大片蔗地 顺地下水走向 开主排水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庭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 心理治疗细则
- 园艺工作环境与安全保障
- 2025重庆永川区双石镇招聘1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重庆垫江县科学技术局公益性岗位人员招聘1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农产品溯源追溯体系的信息化
- 2025浙江嘉兴市海宁市司法局招聘合同制人员1人笔试含答案
- 2025银行基金笔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天津市建华中学诚聘教师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创意无限的主题乐园
- 生理学基础题库(46道)
- 月度财务分析报告(3篇)
- 华文版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案
- 物流消防应急预案
- 2025年10月自考15040习概押题及答案
- (人教版2024)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各课导学案(含答案)
- 2024-2030年中国汽车焊装设备行业竞争格局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
- 城镇污泥标准检验方法CJT221-2023 知识培训
- 2024年浙江省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值班员职业技能竞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我们爱劳动(课件)一年级上册劳动苏科版
- 2024年新青岛版(六三制)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新修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