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公共生活领域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逐渐扩大,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日益成为社会成员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便后请冲水”,“请安静”,“请不要随地吐痰”这种仅以简体中文标出的警示牌,正在中国人出境游的主要目的地国法国、德国、日本、泰国、新加坡等地频现。当大批游客成为中国的最新出口品时 “中国人”却成了不文明、粗鲁的代名词。 乱丢垃圾,坐公交车抢座,排队加塞,大庭广众脱鞋脱袜、赤膊袒胸,吃自助餐多拿多占,遇有纠纷恶语相向中央文明办和国家旅游局公布了从网上征集的10类“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常见不文明行为”,以上行为全部榜上有名。 究竟为什么外国人如此“礼待”我们呢?据说,这是他们专门写给中国人看的,而其他国家的游客没有这种“礼遇”。国人需反省。国家在富强起来,可是文明素质教育并未跟上,法规不严,执行不利,不良恶习就会代代相传,相互影响。请大家检查一下自身有没有失范的行为。 下面我们来一起理解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规范,并在以后的生活中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努力使自己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一、 公共生活及其特点一般而言,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私人生活主要是指家庭生活和个人生活,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隐秘性。在公共生活中,一个人的行为,必定与他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公共生活超越了私人生活的局限,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 人类社会的公共生活是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们为了抵御自然环境中的各种威胁,在以血缘为纽带组成的氏族部落共同体中过着群体生活,个人与群体天然一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极为简单。在血缘群体内部,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同一的,为了应对蛮荒的自然环境、维持群体的繁衍和抵御其他群体的侵犯,相邻的血缘群体之间会进行某种某些交往,结成某种暂时的、松散的联合体,社会公共生活开始萌芽。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打破了原始社会人们的交往基本与血缘为纽带的状况,社会交往得到一定程度的扩大,公共生活领域得到了较大的扩展。但是,在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中,商品生产与交换只不过是农业经济的“补充”或“偶然”活动,分散经营、彼此独立的小农经济没有也不可能产生紧密的社会联系,社会交往受到很大限制。随着社会社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立在现代大工业基础之上的生产和交往方式,使人类交往由偶然交往进入普通交往阶段,“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伴随着资本主义现代化大工业的发展,人们之间的交往更加普遍和频繁,公共生活领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极大地促进了人民之间的交往,公共生活的领域更为广阔,公共生活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现代交通工具的便捷普及和推广,使以前难以想象的洲际交往成为普通的事情。1920年,16岁的邓小平留学法国,从重庆到上海,乘船走了8天,从上海到马赛,整整颠簸了39天。今天,任何一个国际航空公司的飞机在17小时内,都可以到达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现代传媒手段的普及和推广,是人们可以真正做到“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20世纪末以来。信息技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正在把地球变成一个“村落”,人类公共生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活动范围的广泛性。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公共生活的场所和领域不断扩展,从传统的公交车、影剧院、图书馆、公园、集体宿舍等到新兴的证券交易所、人才市场等。特别是网络使人们的公共生活进一步扩展到虚拟世界。人们即使足不出户,也可以通过电话、网络等现代通讯工具介入社会公共生活。活动内容的公开性。公共生活是社会生活中最普遍、最基本的公众性生活,它能成为社会全体成员所享有,不具有排他性,它涉及的内容是公开的,没有秘密可言。因此,为了提高公共生活质量,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该对自己的公共生活行为负责。案例故事:一个中国人去德国经历过这么一件事,让人听了很受震动。他去德国出差,在当地的办事机构的同事们就接待他们去饭店吃饭,他就发现,别人吃饭很安静,唯有他们这一桌比较吵闹,临桌坐着几个老太太,于是就提醒他们安静一些。因为这不是在自己家吃饭,这是公共场所,会影响别人的。同事为了表示接待的热情,点的菜比较多,结果没吃完,剩下了。他们正打算走,那几个老太太又过来了,为什么呢?说他们不应该剩下这么多菜,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剩下菜是个人的事,花的是自己的钱,跟别人没关系。但是德国人的观念不一样,你虽然是自己花钱,但浪费的是大家的资源,不是你个人的事情,所以他们觉得有义务制止,结果中国人就觉得他们多管闲事,还吵了起来。对方很生气,打电话叫来警察,警察来了以后给他们开了一张罚款单,在德国法律规定浪费行为是要受到惩罚的。这群人很受教育,感到很惭愧,这个中国人回来后还把这张罚款单复印了,分给朋友们,并在网上写了一篇文章叫一张发达国家的罚款单。在这里,节约不只是个人的私事和美德,而是成为了一种公共道德,甚至是法律要加以约束的。 可见,活动场所的改变使得节约这样一种行为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交往对象的复杂性。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由于生产力不发达,人们旺旺是在“熟人社会”中活动,交往圈子很小,人际关系也比较简单和清晰;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的扩大,使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交往对象不再局限于熟知的人,而是进入公共场所的任何人,因此,公共生活领域更像一个“陌生人社会”,增加了人际交往信息的不对称性和行为后果的不可预期性,从而造成了交往对象的复杂性。活动方式的多样性。当代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也极大地丰富人们公共生活的内容和方式。商场购物,歌厅娱乐、广场漫步、名胜游览、图书馆学习、体育馆健身、互联网冲浪,等等。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及年龄、兴趣、职业、经济条件俄等因素,选择和变换参与公共生活的具体方式。公共场所的增加和公共设施的完善,也为公共生活内容和方式的丰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1、不爱护公共卫生 根据国家旅游局公布的“中国公民旅游不文明行为表现”和“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建议”征集结果显示,公众反应最强烈的国内外旅游不文明行为中,随地吐痰高居不文明行为榜首。去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北京环卫部门共出动了38辆垃圾车,在天安门广场清走约190吨垃圾,平均每天27吨左右。 2、不尊重他人健康 公共场所禁烟的规定相信大家都知道,不过呢,虽然禁烟的标志随处可见,但由于缺少管理,加上很多烟民没有自觉养成好习惯,因此,很多禁烟的公共场所也存在着“禁而不止”的现象。很多“瘾君子”在损害自己健康的同时,也在污染环境,戕害着其他人的健康。 3、不使用文明语言 有一提倡女白领们说脏话的“糙女俱乐部”,在网络和现实中扩展至全国范围。对其所推崇的粗口精神,俱乐部负责人称这不过是一个表现女权精神和两性话语权自由表达的方式。然而,争取女性权利,完全不必用忽视语言文明礼仪的方式来进行。 4、随便便溺 角落里、墙根下,不自觉的人们随地便溺留下的痕迹,就像一道道伤疤刻在城市的脸上。而宠物们沿街留下的“地雷”更是随处可见,让许多市民苦不堪言。 5、缺乏公共空间意识 中国人在公共场合旁若无人地大声喧哗,当着众人的面用手机通话而不回避,司机驾车时肆无忌惮地鸣笛这些毫不不顾及他人感受的行为说明,中国人缺乏公共空间的基本礼貌。对中国人的大嗓门,台湾学者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中讲过一件事:两个广东人在美国街边说话,美国人认为他们就要打架,急拨电话报案。警察来了,问两人在干什么,他们说:“我们正在耳语。” 6、不知礼让 不知尊老爱幼 身患肺癌的七旬老人上了公交车,却没有一个人主动让座。售票员四次动员乘客让座无果。老人颤抖地拿出癌症病历,用虚弱的声音央求全车的乘客:“我一个肺癌病人,真的撑不住了,谁能给我让个座?”车内再次陷入了沉寂“面对着整车人,我再一次深深感受到了什么叫冷漠。” 7、不守秩序 不懂规则 兰州大学固守多年的好传统在今年月底被打破了!“肇事者”是一些刚刚跨进校门的大一新生,他们进食堂吃饭、到邮局取钱、去超市购物很少排队,并在校园网站论坛上发帖质问“我们为啥要排队”,一时间,回击声、声讨声不绝于耳。“排队事件”不仅在兰大校园,而且在网络上也引起不小的震动。 8、缺乏羞耻心 城市里一些成年男性市民在夏季为图一时凉快,脱光上衣打赤膊,被人们戏称为“膀爷”。很多城市为了城市形象,纷纷开展向“膀爷”赠送T恤劝诫的公益活动。人类社会是由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组成的有机整天。秩序之于社会,就像规矩之于方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秩序社会偏无法正常的运行。秩序是由社会生活中的规范来制约和保障的。任何一个社会都有它的公共生活规范和要求。列宁曾经说过,即使在阶段对抗的社会里,也存在着“多少世纪以来人们就知道的、千百年来在一切行为守则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1 公共生活领域越扩大,对公共生活秩序的要求就越高。公共秩序是由一定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主要包括工作秩序、教学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秩序、网络秩序等。在当代社会,维护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一愈加突出。新加坡,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抛杂物、随地吐痰,禁止在地铁里吃东西,否则罚款。在禁烟区吸烟者及失职的管理人员,属初犯的,罚款1000元(新加坡币,下同)以下,重犯者被罚款高达2000元。上公厕如不冲水,受批评,若再犯,名字连同照片将会上报纸。1994年,18岁的美国青年费伊在新加坡损坏出租车,向停放的出租车扔鸡蛋、摘牌照,结果被判处有期徒刑,连当时的总统克林顿亲自出面说情也无济于事。 朝鲜,平壤多雪,每逢一夜大雪过后,次日清晨,居民不用动员自觉拥向马路,清扫积雪。排长队上公共汽车。街道干净整洁,不见杂物。戴着红领巾的学生向身边驶过的外宾车辆举手行礼或鞠躬致意,使人感到,朝鲜确实堪称礼仪之帮、文明之国。约旦,每年4至5月间,首都安曼的居民都要参加公益劳动,打扫环境卫生,清理垃圾。还乐于助人。(一)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安定有序条件。一个社会安定有序,本身就是不同利益群体各显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表现。 当代社会的公共生活不但显示出了前所未有的广泛性和普遍性,而且对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也是前所未有的。如果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随心所欲、各行其是,整个社会就会处于无序的混乱状态,人民群众就不可能安居乐业,社会和谐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二)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随着公共生活领域的扩大,个人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社会成员无论职业、地位、身份如何,只要进入公共生活场所,都应当自觉遵守公共生活规则,这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提前。 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日益扩大的今天,生产活动与日常生活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交叉重合现象。例如,商场对于生产者、经营者来说,是销售商品、实现利润的场所;对于消费者来说,则是购买商品、满足生活需要的地方。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的“面对面”的交易方式。使网络不仅成为人们通讯、娱乐、休闲的工具,而且也成为现代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场所。生产场所与生活领域交叉重合的情况,使公共秩序的状况对社会生产活动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忽视公共生活领域的和谐与公共秩序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将会遭到干扰甚或破坏。因此,有序的公共生活不仅有利于日常生活的和谐,也会促进经济社会德 顺利发展。(三)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是全体省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在经济发展使人们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以后,社会成员必将对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产生迫切的需求,人们更需要良好的社会风气和舒适的生活环境,这些都需要以下不断维护公共生活秩序作为保障。良好的公共生活秩序,是社会成员生活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标志。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明确需求: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女里是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为此,关注民生,不仅需要视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更需要重视他们的生活品质。这都有赖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和社会公共生活的井然有序。(四)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国家现代化有赖于人的现代化和公共生活的文明进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与此同时,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提高,这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表现。但也应当看到,在今天的公共生活种依然存在一些公德缺失的不文明现象:不爱护公物、随地吐痰、排队加塞、过马路闯红灯、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这下现象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纠正,必然会损害社会公共生活秩序和文明风尚,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 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从建立良好的社会公共秩序入手,努力培养城市文明风尚,成为文明城市建设的模范。在这些城市,公共生活安定有序,公共场所秩序井然,环境优美干净,道路整洁通畅,社会风气健康向上,人际关系比较和谐,人民安居乐业,不礼貌、不道德、不健康的行为很少出现。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有序的公共生活已成为城市文明风尚的重要标志,同时也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人类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手段最初是自发形成的,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公共秩序日益重要和复杂化,人类便愈加自觉地采用各种手段去维护公共生活秩序。在原始社会,原始人主要以图腾崇拜、禁忌、风俗等形式作为共同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规则。进入阶段社会以后,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有了进一步发展。一方面,一些在长期公共生活中形成的、得到社会成员广泛任何的规范以民进啊风俗、礼仪和宗教教规、戒律等形式继续发挥着作用:另一方面,一些公共生活中的基本秩序及其规范开始以成文法的形式出现,以强制的方式对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行为作出限制和规定,以维护社会的正常圆形。道德和法律逐渐成为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大体上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道德一个法律,他们如何做为基本手段而存在的,要研究三个问题,一要弄清两者的一致性,追求目标是一致的。道德规范作用需要法律支持。法律规范也要以道德的规范为基础,因为任何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法律再健全,但也不能无所不包,而且法律只能约束少数人的少数严重的行为,大部分人需要法律约束的社会是没秩序的社会。在维护公共秩序方面应该清晰地看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就像鸟的两个翅膀,车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从这个课的名称可以看出来,道德和法律两个放在一起,是因为它们是保证社会有序运作的互为影响互为支持相辅相承的两个手段。大学生是受过良好教育的高素质人群,应该是维护公共秩序的中坚力量,接受这方面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个问题是用道德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有什么特点?简单地说,道德强调人的自律方面,法律是他律,道德最终目标培养人的道德意识、观念,在其指导下产生人们对自己行为的自律,也就是自己管住自己。在公共生活中道德发生作用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不同于法律,法律直接起作用的范围是有限的,只是少数人的少数事。而道德几乎是引导所有人,提高道德意识,产生行为自律。 总之,必须综合运用风俗、道德、纪律、法律等手段,规范人们的良好的行为习惯,约束和制止不文明行为,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形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知荣明耻的良好社风气。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维护公共生活中的秩序,实现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虽然道德和法律发挥作用的方式有所不同,但两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道德规范作用的更好发挥,需要法律支撑:而法律作用的工号实现,则需要以道德建设为重要条件。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道德,也要靠法律。 在公共生活中,道德可以用来调节、规范人们的行为,预防犯罪的产生。道德是法律的补充。社会生活是纷繁复杂的,法律的属性决定了它不可能把复杂而广泛的社会关系全部纳入其控制的范围,因而其发挥作用的范围是有限的。道德发挥作用的领域更加广泛,它能够调整许多法律效力所不及的问题,不仅深入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而且深入到人们的精神世界。个体道德素质和整个社会道德水准的提高,为法律实施创造了条件。世界经济论坛和哈佛国际发展研究中心每年都要对全球近半数国家的经济竞争力进行评估,其发表的全球竞争力报告在国际上颇具权威性和影响力。在日前发表的2001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北欧小国芬兰再次名列第一,将美国等经济科技实力超群的大国甩在了后面。 一直关注这项评估的人都不会对今年的结果感到意外。芬兰1995年名列第18位,1998年飚升到第5位,1999年提升到第3位,2000年已跃居第一。气候寒冷、人口稀少、资源贫乏到几乎只有森林的一个北欧小国,其竞争力何以能把美国这样的大国甩在后面?概要地说,第一靠重视发展教育,提高全民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衡水物理考试题及答案
- 核电进厂考试题及答案
- 灌水试验考试题及答案
- 高热惊厥考试题及答案
- 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指南与评价标准
- 梦想起航的航天之旅想象作文4篇
- 动画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 (正式版)DB15∕T 3372-2024 《油莎豆茎叶好氧堆肥技术规程》
- 数据分析标准处理工具集
- (正式版)DB15∕T 3277-2023 《河套地区青贮玉米与袜食豆混播栽培技术规程》
- 2025劳动合同范本下载
- 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立体几何卷全解析【测试范围:沪教版2020必修第三册第十章】(上海专用)
- Unit 3 Places we live in单元整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5课时)
- 2025年4月自考02204经济管理试题及答案
- 统战工作培训课件
- 泡茶的步骤课件
-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 《无机化学》第六版 课件 0绪论
- 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额(上册)2025版
- 安徽省2021-2023年中考满分作文45篇
- 2025年打字员中级工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