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办公楼设计方案.doc_第1页
综合办公楼设计方案.doc_第2页
综合办公楼设计方案.doc_第3页
综合办公楼设计方案.doc_第4页
综合办公楼设计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办公楼设计方案1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徐州工程学院三期工程综合办公楼,其建筑分为裙楼和塔楼,建筑总高度为60m。各层建筑功能如下:裙楼15层为公共教室,门厅和休息室,塔楼1层为校史陈列,办公室,展厅,广播室,值班室,消防控制室;塔楼25层为公共语音教室,休息区和部分办公室,塔楼615层为办公室和休息室。本工程建筑面积42025.94m2,使用空调系统的总建筑面积为227873.54 m2。2 设计范围 本工程的设计范围包括冷热源系统设计;空调机房的设计;空调房间的平面布置,空调水系统和风系统的设计。3 设计依据3.1 设计规范设计主要依据: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2.暖通空调实用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陆耀庆版)3.空气调节设计手册(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主编)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5.空调工程中的制冷技术(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陆亚俊版)6.全国民用建筑设计技术措施暖通动力(2009版)7.制冷技术与应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陆亚俊版)9.暖通空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陆亚俊版)3.2气象参数3.2.1室外气象参数 江苏省徐州市: 北纬3428 东经11715 夏季: 大气压: 100080Pa 空调室外干球温度: 34.3 空调室外湿球温度: 27.6 空调室外日平均温度: 30.5 室外平均风速: 2.6m/s 冬季: 大气压: 102210Pa 室外空调计算相对湿度: 66%室外空调计算干球温度: -5.9 室外平均风速: 2.3m/s3.2.2室内设计参数室内设计参数见表3.1 表3.1 室内设计参数房间类型夏季新风量(m3/人h)温度()相对湿度(%)风速(m/s)公共教室26600.314办公室26600.330公共语音教室26600.314门厅26600.310休息室26600.330展厅26600.330校史陈列26600.320准备室26600.330教材库26600.330值班室26600.330广播室26600.330会议室26600.3303.3土建资料3.3.1建筑概况建筑面积:42025.94m2 空调面积:22787.54m2层高:4m; 3.3.2墙体结构 外墙:烧结多孔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由外至内分别为聚合物砂浆,加气混凝土,烧结多孔砖,石灰,水泥,砂浆。 综合传热系数K=0.88W/(m2)。 内墙:内墙壁厚200mm,K=1.76 W/(m2 )。3.3.3屋面结构保温材料:水泥膨胀珍珠岩板;由外至内分别为水泥砂浆,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水泥膨胀珍珠岩,轻骨料混凝土,钢筋混凝土。K=0.99 W/(m2 )。3.3.4窗户结构 外窗为68mm双层空气层隔热玻璃,传热系数K=2.46 W/(m2)。3.3.5朝向修正率北朝向: 10%;东、西朝向: 5%;南向: 25%。 4 空调设计方案的比较确定空调系统按空气处理设备的设置分为3类:1、集中式系统;2、半集中式系统;3、全分散式系统。根据表4.1的比较分析,进行本工程的方案确定: 表 4.1 3种空调形式的比较比较项目集中式系统半集中式系统全分散式系统适用条件1. 房间面积较大或多层而热湿负荷变化相似。2. 新风量变化较大。3. 室内温湿度要求严格。4. 有天然冷源。1. 房间面积较大但风管不易布置。2. 房间层高较低或多室的热湿负荷要求不一致。3. 各室空气不串通。4. 调节风量。1. 各个房间的工作时间不统一,房间面积小和参数不一致。2. 空调房间布置比较分散。3. 无集中热源。使用特点1. 房间内会产生有害物质,不容许空气再循环。2. 严格控制室内相对湿度。1. 风机盘管:a.空调房间多,空间小,并各个房间要求单独调节温度。b.空调房间面积大但是风管布置困难。2. 诱导器:多层多室层高低,并同时使用,要求各房间空气不串通。1. 无需机房和水系统。2. 可以分户计费和控制。设备布置与空调机房1.空调以及冷热源能集中放置在空调机房。2.机房面积大,层高高。3.空调机组能布置在屋顶上。1.只要新风空调机房,面积需求较小。2.分盘可以安置在空调房间内。3.分散布置管线较麻烦1.设备成套,能放在房间,也能安装在空调机房内。2.机房面积小,机房层高低。3.分散布置管线较麻烦风管系统1.空调送回风管系统复杂,并且所占空间大,布置比较困难。2.支路风管和风口多时,调节风量比较麻烦。1.放置室内时,不接送,回风管2.和新风系统联合使用时,新风管较小1.系统小,风管短,各个风口风量的调节容易达到均匀2.直接放入室内,可不接送风管和回风管。3.余压小,可能难满足风管布置和必须的新风量。节能与经济1. 可以实现全年多工况运行,能够充分利用室外新风。2. 对于热湿负荷变化不一致的多个房间,不易控制室内温湿度,而且不经济。3. 当部分房间不需要空调时,整个空调系统仍需运行,不经济。1.灵活,节能效果明显:2.盘管冬夏兼用,但是内壁易结垢,降低传热效率。3.不能实现全年多工况运行。1.灵活,各房间可以根据需要关停。2.无法实现全年多工况运行,过渡季节不可以用全新风,能耗大。综上所述,本工程空调系统方案确定如下: 裙楼的房间功能为公共教室,休息室,门厅以及模具室,这些房间的热湿负荷变化较大,并且在使用时间上不一致,所以,各个房间需要独立控制温湿度,空调系统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塔楼的1层为展厅,校史陈列,门厅以及值班室等,2至5层为公共语音教室和休息室,6至15层为办公室和休息室,这些房间在使用功能,工作时间以及热湿负荷变化上均有较大的变化,适宜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5 空调负荷计算5.1 15层裙楼负荷计算(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以1楼公共教室1001为例进行负荷计算。5.1.1北外墙逐时传热形成的冷负荷 在日射和室外气温综合作用下,北外墙的逐时冷负荷按下式计算: 式中, Q c() 外墙的逐时冷负荷, W; A 外墙的面积, m2; K 外墙的传热系数,W/(m2); t R 室内计算温度,; t c() 外墙的逐时冷负荷计算温度,。 t d 地点修正值; k 外表面放热系数修正值; k 吸收系数修正值。对于不同的设计地点,对应的t c()值修正为t c() +t d 。本设计中修正系数k、k分别取0.98和0.94,td取2。北外墙冷负荷:北外墙冷负荷时间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0:00tc()32.332.131.83131.431.331.231.231.331.431.631.832.1td2.1k0.98k0.97tc()32.732.532.231.531.831.831.731.731.831.83232.232.5tR26t6.76.56.25.55.85.85.75.75.85.866.26.5K0.88A40Qc()236 229 219 192 206 202 199 199 202 206 212 219 229 5.1.2北外玻璃窗逐时传热形成的冷负荷在室内外温差作用下,通过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可按下式进行计算:式中, 外玻璃窗逐时冷负荷,W; 外玻璃窗的传热系数,W/(m2); 窗口面积,m2; 玻璃窗的冷负荷温度的逐时值,; 地点修正系数;室内计算温度,;北外玻璃窗冷负荷: 北外窗逐时传热冷负荷时间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0:00tc()26.927.92929.930.831.531.932.232.23231.630.829.9td2tc()28.929.93131.932.833.533.934.234.23433.632.831.9tR26t2.93.955.96.87.57.98.28.287.66.85.9cwKw2.46Aw14.4Qc()103 138 177 209 241 266 280 291 291 283 269 241 209 5.1.3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的计算方法透过玻璃窗进入室内的日射得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透过玻璃窗的进入室内的日射得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W; 有效面积系数; 窗口面积,m2; 窗玻璃的遮阳系数;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最大日射的热因数,W/ m2;窗玻璃的冷负荷系数。透过玻璃窗进入室内的日射得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北外窗日射得热冷负荷时间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0:000.540.650.750.810.830.830.790.710.60.610.680.170.161220.74*0.60.75*14.4315.9 380.3 438.8 473.9 485.6 485.6 462.2 415.4 351.0 356.9 397.8 99.5 93.6 5.1.4内围护结构冷负荷当临室内为通风良好的非空调房间时,通过内墙和楼板的温差传热而产生的冷负荷可按公式(5.1)计算。当邻室有一定的发热量时,通过空调房间隔墙、楼板、内窗、内门等内围护结构的温差传热而产生的冷负荷,可视作不随时间变化的稳定传热,按下式计算。 式中, 内围护结构(如内墙、楼板等)的传热系数,W/(m2. ); 内围护结构的面积,m2;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 附加温升,。内围护结构形成的热负荷见表5.4。表5.4 内围护结构冷负荷计算表时间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内墙to.m30.526Ai70ki1.76800.85.1.5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人体散热与性别、年龄、衣着、劳动强度及周围环境条件(温,湿度等)等多种因素有关。人体散发的潜热量和对流散热量直接形成瞬时冷负荷,而辐射散发的热量将会形成滞后冷负荷。因此,应采用相应的冷负荷系数进行计算。在本设计中,以成年男子散热量为计算基础。而对于不同功能的建筑物中有各类人员(成年男子.女子.儿童等)不同的组成进行修正,为此,引入群集系数。人体显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式为: 式中, 人体显热散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W;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显热散热量,W;室内全部人数;群集系数;人体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 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时间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0:00 0.550.640.70.750.790.810.840.860.880.890.910.920.45qs63n380.96 1264147116091724181618621931197720232045209121141034ql45Qc1642合计29063113325033653457350335723618366436873733375626765.1.6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当电压一定时,室内照明散热量是不随时间变化的稳定散热量,但是照明散热仍以对流与辐射两种方式进行散热,因此,照明散热形式的冷负荷计算仍采用相应的冷负荷系数。根据灯具的类型和安装方式不同,其逐时冷负荷计算可按下式: 式中, 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W;镇流器消耗功率系数,当明装荧光灯的镇流器装在空调房间内时,取=1.2;当暗装荧光灯镇流器装设在顶棚内时,可取=1.0;灯罩隔热系数,当荧光灯罩上部穿有小孔(下部为玻璃板),可利用自然通风散热于顶棚内时,取=0.50.6;而荧光灯罩无通风孔者=0.60.8;照明工具所需功率;照明散热冷负荷系数。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时间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0:00CLQ0.580.750.790.80.80.810.820.830.840.860.870.390.35n11n20.7N1.5Qc()609 788 830 840 840 851 861 872 882 903 914 410 368 5.1.7各项负荷汇总将以上各项负荷汇总并逐时相加,求出1楼公共教室1001最大冷负荷值 由上可知,1楼公共教室最大冷负荷值出现在下午15:00时最大冷负荷值为6195W。5.1.8湿负荷的计算本工程为综合楼,一般房间只有人员湿负荷。人体的散湿量可按下式计算:=0.278ng10-6 式中 , 人体散湿量,kg/s; g成年男子的小时散湿量,g/h; n室内全部人数; 群集系数1楼公共教室1001设计人数为90人,则其湿负荷mw=0.278900.966810-6=1.633g/s5.1.9新风负荷的计算新风冷负荷按下式计算: (W) 式中 , 新风负荷,W; 新风量,kg/s; 室外、室内空气焓,kJ/kg。根据规范要求,公共教室的新风量为1260m3/h,查焓湿图得:室外空气的比焓为89.4kJ/kg,室内空气的比焓为59.3 k J/kg。则1楼公共教室1001新风负荷Q=1.2*1260*(89.4-59.3)/360012.64kW。1楼公共教室1001的最大冷负荷值出现在下午15:00时,最大冷负荷值为6195W。综上可知,公共教室1001的总冷负荷Q=6195+12640=18835W。5.2 615层塔楼负荷计算(风机盘管+新风系统)以办公室601为例负荷计算如下:5.2.1北外墙逐时传热形成的冷负荷 在日射和室外气温综合作用下,北外墙的逐时冷负荷按下式计算: 式中, Q c() 外墙的逐时冷负荷, W; A 外墙的面积, m2; K 外墙的传热系数,W/(m2); t R 室内计算温度,; t c() 外墙的逐时冷负荷计算温度,。 t d 地点修正值; k 外表面放热系数修正值; k 吸收系数修正值。 本设计中修正系数k、k分别取0.98和0.97,t d 取2.1。北外墙逐时传热冷负荷计算:北外墙冷负荷时间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0:00tc()32.332.131.83131.431.331.231.231.331.431.631.832.1td2.1k0.98k0.97tc()32.732.532.231.531.831.831.731.731.831.83232.232.5tR26t6.76.56.25.55.85.85.75.75.85.866.26.5K0.88A16.2 96 93 89 78 83 82 81 81 82 83 86 89 93 5.2.2北外玻璃窗逐时传热形成的冷负荷在室内外温差作用下,通过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式中, Qc(t )外玻璃窗瞬时传热引起的冷负荷,W; 外玻璃窗传热系数,W/(m2); 窗口面积,m2; 玻璃窗的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 地点修正系数;室内计算温度,。北外玻璃窗逐时传热形成的冷负荷计算:北外窗逐时传热冷负荷时间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0:00tc()26.927.92929.930.831.531.932.232.23231.630.829.9td2tc()28.929.93131.932.833.533.934.234.23433.632.831.9tR26t2.93.955.96.87.57.98.28.287.66.85.9cwKw2.46Aw5.5Qc()39 53 68 80 92 102 107 111 111 108 103 92 80 5.2.3透过北外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的计算方法透过玻璃窗进入室内的日射得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W; 有效面积系数; 窗口面积,m2; 窗玻璃的遮阳系数;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最大日射的热因数,W/ m2;窗玻璃的冷负荷系数。透过北外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北外窗日射得热冷负荷时间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0:00CLQ0.540.650.750.810.830.830.790.710.60.610.680.170.16Djmax122Cc,s0.74*0.6CaA0.75*5.5Qc()121 145 168 181 186 186 177 159 134 136 152 38 36 5.2.4内围护结构冷负荷当临室内为通风良好的非空调房间时,通过内墙和楼板的温差传热而产生的冷负荷可按公式(5.1)计算。当邻室有一定的发热量时,通过空调房间隔墙、楼板、内窗、内门等内围护结构的温差传热而产生的冷负荷,可视作不随时间变化的稳定传热,按下式计算: 式中, 内围护结构(如内墙、楼板等)的传热系数,W/(m2. ); 内围护结构的面积,m2;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 附加温升,。内围护结构形成的热负荷见表5.16。时间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内墙to.m30.5tR26Ai6.9*4ki1.76Qc(t)364.3时间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内墙to.m30.5tR26Ai4.05*4ki1.76Qc(t)185.3总计:=549.6 w5.2.5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人体散热与性别、年龄、衣着、劳动强度及周围环境条件(温度.湿度等)等多种因素有关。人体散热的潜热量和对流热直接形成瞬时冷负荷,而辐射散发的热量将会形成滞后冷负荷。因此,应采用相应的冷负荷系数进行计算。在本设计中,为了计算的方便,计算以成年男子散热量为计算基础。而对于不同功能的建筑物中有各类人员(成年男子.女子.儿童等)不同的组成进行修正,为此,引入群集系数。人体显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式为: 式中, 人体显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W;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显热散热量,W;室内全部人数;群集系数;人体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 人员散热形成的热负荷: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时间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0:00CLQ0.550.640.70.750.790.810.840.860.880.890.910.920.45qs63n30.92Qc()95.6111.3121.7130.4137.4140.8146.1149.5153154.8158.216078.2ql45Qc124.2合计220 236 246 255 262 265 270 274 277 279 282 284 202 5.2.6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当电压一定时,室内照明散热量是不随时间变化的稳定散热量,但是照明散热仍以对流与辐射两种方式进行散热,因此,照明散热形式的冷负荷计算仍采用相应的冷负荷系数。根据灯具的类型和安装方式不同,其逐时冷负荷计算可按下式: 式中, 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W;镇流器消耗功率系数,当明装荧光灯的镇流器装在空调房间内时,取=1.2;当暗装荧光灯镇流器装设在顶棚内时,可取=1.0;灯罩隔热系数,当荧光灯罩上部穿有小孔(下部为玻璃板),可利用自然通风散热于顶棚内时,取=0.50.6;而荧光灯罩无通风孔者=0.60.8;照明工具所需功率;KW照明散热冷负荷系数。照明散热形成的热负荷: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时间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0:00CLQ0.580.750.790.80.80.810.820.830.840.860.870.390.35n11n20.7N0.3074Qc()125 161 170 172 172 174 176 179 181 185 187 84 75 5.2.7办公及电气设备的冷负荷空调区办公设备的散热量qs(W)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 设备和用具显热形成的冷负荷;W 设备和用具的实际显热散热量;W 设备和用具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时间123456789101112CLQ0.360.490.580.640.690.740.770.80.820.850.870.88Qs363.3Qc()131 178 211 233 251 269 280 291 298 309 316 320 5.2.8各项冷负荷汇总由上可知,塔楼办公室601最大冷负荷值出现在下午18:00时最大冷负荷值为1679W。5.2.12湿负荷的计算本工程为综合楼,615层为办公室和休息区,只有人员湿负荷。人体的散湿量可按下式计算:=0.278ng10-6 式中 , 人体散湿量,kg/s; g成年男子的小时散湿量,g/h; n室内全部人数; 群集系数;601办公室设计人数为3人,则其湿负荷=0.27830.926810-6=0.052g/s。5.2.13新风负荷的计算新风冷负荷按下式计算: (W) 式中, 新风负荷,W; 新风量,kg/s; 室外、室内空气焓,kJ/kg。根据规范要求,普通办公室的新风量为90 m3/h,查焓湿图得:室外空气的比焓为89.4kJ/kg,室内空气的比焓为59.3 kJ/kg。则601办公室的新风负荷=1.290(89.4-59.3)36000.9kW。由此可知,601办公室出现的冷负荷最大值在18:00,其值为1679W。综上可知,601办公室的总冷负荷=1.68+0.9=2.58 kW。6 空调系统选型6.1系统的分区在实际工程中,常常会遇到空调的房间多,且各个空调房间的设计参数、温湿度、洁净度、噪声要求等相近,但有些却则完全不同。此时如果共用一个空调系统,往往不符合设计要求:但是如果为每个房间单独设计空调系统,则浪费。因此提出空调系统的分区。系统分区应符合下列要求:(1) 选择空调系统时,应根据建筑物的功能特点,负荷变化与参数要求、当地气象条件,当地的能源现状等进行比较确定;(2) 使用时间大致相同的房间应划分为一个系统;(3) 尽可能避免一个系统内的各房间相互影响;(4) 尽可能减少风管长度和风管的重叠,便于施工、管理;(5) 综合考虑初投资和运行费用比较经济;(6) 房间朝向、位置相近、功能相似的房间应划分为一个系统;6.2送风参数和送风量的确定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送风参数和送风量的确定以办公室601为例计算送风参数和送风量6.1.1 办公室601条件办公601夏季最大冷负荷为1678.8W,湿负荷为0.052g/s,室内设计温度26,相对湿度60%,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4.3,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7.6,室内设计新风量90m3/h。6.1.2 室内热湿比计算根据上述房间计算所得的冷负荷和湿负荷可以由下式计算式中, Q房间的冷负荷,W; W房间的湿负荷,。6.1.3 送风参数确定在焓湿图上根据室内设计温度tR=26和相对湿度=60%确定室内状态点R,根据室外计算干球温度tg= 34.3和湿球温度ts=27.6确定室外状态点W,根据室内空气焓值h R =59.3kJ/kg和相对湿度=90%线确定新风处理状态点L,hl=59.3 k J/kg,t l=21.4。过N点作线按最大送风温差与=90%线相交,即得新风和风机盘管处理回风混合状态点S,hs=51.41kJ/kg,ts=19。6.1.4 送风量新风量的确定应符合以下规定:(1)不小于按卫生要求规定的人员最小新风量;(2)补充室内燃烧所消耗的空气;(3)保证房间正压。本房间按人员所需最小新风量为60 m3/h。则送风量: m3/h6.1.5室内空气处理状态点N的确定根据 :连接L、M并延长与相交得N点,查焓湿图得。6.1.6空气热湿比处理过程图6.2 办公601空气处理过程其他房间的送风参数:66以公共教室1001为例计算送风参数和送风量6.2.1 公共教室1001条件公共教室1001,夏季最大冷负荷为18835W,湿负荷为1.633g/s,室内设计温度26,相对湿度60%,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4.3,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7.6,室内设计新风量1260m3/h。6.2.2 室内热湿比计算根据上述房间计算所得的冷负荷和湿负荷可以由下式计算式中, Q房间的冷负荷,W; W房间的湿负荷,g/s。6.2.3 送风参数确定在焓湿图上根据室内设计温度tR=26和相对湿度=60%确定室内状态点R,根据室外计算干球温度tg= 34.3和湿球温度ts=27.6确定室外状态点W,由,等湿线和湿负荷确定新风处理状态点L,过N点作线又已知送风温差可以确定送风状态点S。6.2.4 送风量新风量的确定应符合以下规定:(1)不小于按卫生要求规定的人员最小新风量;(2)补充室内燃烧所消耗的空气;(3)保证房间正压。本房间按人员最小新风量为1260m3/h。则送风量: m3/h6.2.5空气热湿比处理过程6.3新风处理状态及送风方式的确定6.3.1新风处理状态点的分析目前工程中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新风处理方案有4种:方案一,新风冷却去湿处理到低于室内的含湿量,承担室内的湿负荷及部分显热冷负荷。风机盘管只承担室内部分显热冷负荷,在干工况下运行。冷冻水温度一般在1518。方案二,新风冷却去湿处理到室内空气的焓值,而风机盘管承担室内人员、设备冷负荷和建筑围护结构的冷负荷。方案三,新风经除湿后承担室内湿负荷,风机盘管承担室内显热冷负荷。新风与用1518冷冻水冷却的盐溶液(如氯化锂溶液)直接接触,实现对新风冷却去湿处理,使新风处理后的含湿量,温度降低到室内温度,风机盘管也采用1518冷冻水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承担室内显热冷负荷)。方案四,根据室内的冷负荷,湿负荷和风机盘管的热湿比确定新风的处理状态点。 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条件,塔楼采用方案二,新风冷却去湿处理到室内空气的焓值。而裙楼,新风处理到室内等湿线,让新风承担部分显热负荷。6 .3.2新风的送风方式的确定 新风送风方式有以下两种:一、直接送到风机盘管吸入端,与房间的回风混合后,再被风机盘管冷却(或加热)后送入室内。二、新风与风机盘管的送风并联送出,可以混合后再送出,也可以各自单独送入室内。第一种送风方式相对容易,但是当风机盘管停止工作,新风会从回风口吹出,而回风口都安装过滤网,此时过滤网上的灰尘将被吹入室内,不利于室内卫生条件。如果新风已经降低到低于室内温度,则会导致风机盘管进风温度下降,就会降低风机盘管的效率;第二种送风方式安装相对困难,但是卫生条件好。综上所述,为了达到较好的卫生条件,本工程采用卧式暗装风机盘管的房间新风的送风方式采用新风与风机盘管各自单独送入室内。6.4空调设备选型设计6.4.1风机盘管的选型选择时一般按中档转速的风量和冷量选用。办公室601根据送风量样本中高档风速进行选择,由办公室601所需风机盘管送风量为766 m3/h ,则选择FP-8型风机盘管,额定风量800 m3/h,额定制冷量为4.5kW.塔楼1层风盘选型汇总房间风盘负荷回风量风盘型号额定制冷量额定风量数量水阻力校史陈列33.08 10814FP-12.57.210201125教材库73.57 1306FP-84.6690225门厅48.60 3157FP-84.6690425门厅59.77 3976FP-2010.41720237展厅122.35 5462FP-105.4880618展厅212.63 4218FP-12.57.21020425广播室2.08 790FP-105.4880118消防控制室4.15 1580FP-105.4880218值班2.08 790FP-105.4880118塔楼25层风盘选型汇总房间风盘负荷回风量风盘型号额定制冷量额定风量数量水阻力 公共语音教室1 7.76 1580FP-6.33.83510318公共语音教室29.72 1952FP-6.33.83510418公共语音教室310.28 2224FP-6.33.83510418公共语音教室47.53 1581FP-6.33.83510318公共语音教室567.98 1798FP-6.33.83510318公共语音教室710.86 2502FP-6.33.83510418准备室1.50 522FP-6.33.83510118休息区7.66 2618FP-53410614休息室8.67 3804FP-2010.41720237614层风盘选型汇总房间风盘负荷回风量风盘型号额定制冷量额定风量数量水阻力办公室6-11.84 680FP-84.6690125办公室6-21.49 516FP-6.33.83510118办公室6-3-63.14 1109FP-6.33.83510218办公室6-74.11 1561FP-105.4860218办公室6-84.93 1943FP-12.57.21020225办公室6-9-181.81 668FP-84.6690125办公室6-194.12 1565FP-105.4860218休息区6-17.66 2618FP-53410614休息6-18.67 3804FP-2010.4172023715层风盘选型汇总房间风盘负荷回风量风盘型号额定制冷量额定风量数量水阻力办公室15-12.04 789FP-105.4880118办公室15-21.72 624FP-84.6690125办公室15-3-63.60 1323FP-84.6690225办公室15-74.58 1777FP-105.4880218办公室15-85.37 2146FP-12.57.21020225办公室15-9-182.03 766FP-105.4880118办公室15-194.58 1781FP-105.4880218休息区15-110.42 3909FP-84.6690625休息15-19.26 4077FP-2010.41720237风盘选型汇总(裙1)房间风盘负荷回风量风盘型号额定制冷量额定风量数量水阻力公共教室1,291326FP-84.6690225公共教室3,58.51026FP-6.33.83510218公共教室4,68.3892FP-6.33.83510218公共教室7,89.31490FP-84.6690225门厅18.33239FP-2010.41720237门厅28.43280FP-2010.41720237模具室14.92204FP-2010.41720137风盘选型汇总(裙24)房间风盘负荷回风量风盘型号额定制冷量额定风量数量水阻力公共教室1,291326FP-84.6690225公共教室3,58.51026FP-6.33.83510218公共教室4,68.3892FP-6.33.83510218公共教室7,89.31490FP-84.6690225公共教室914.93236FP-2010.41720237公共教室1014.83192FP-2010.41720237休息室q-16.12690FP-1691380230休息室q-26.22734FP-1691380230模具室1,24.92204FP-2010.41720137风盘选型汇总(裙5)房间风盘负荷回风量风盘型号额定制冷量额定风量数量水阻力公共教室1,29.91794FP-105.4880218公共教室3,48.81240FP-84.6690225公共教室5,68.51052FP-6.33.83510218公共教室7,810189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