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表达技巧题探究_第1页
文学作品阅读表达技巧题探究_第2页
文学作品阅读表达技巧题探究_第3页
文学作品阅读表达技巧题探究_第4页
文学作品阅读表达技巧题探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学作品阅读表达技巧题探究 解答此类试题,一定要联系文本进行多角度思考,确认适合题干要求的艺术手法。在了解以上知识性内容的基础上,再来回答2008年高考湖北卷第16题第二问就容易了。 在平时的语文学习和复习备考中应尽可能多地扩大阅读量,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积累和丰富思想,提高认知能力,并有针对性地加强练习,掌握一些解题技巧。答题应规范严谨,这包括术语使用正确,观点表述明确,分析方法得当,阐述条理清晰,符合字数要求等。3表述不清。 文章的第、自然段中关于鲜花和动物的细节描写的艺术表达作用是:为了突出雾的特点;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行文生动活泼,增强文章的情趣和可读性。表现在很多同学对表达技巧这一概念的理解有缺失,不到位。(效果)拟人化的描写。 二、失分原因 很多同学解答表达技巧题得分并不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三、方法点拨 1了解一些常用表达技巧的名称和作用。竟将答案拟为“开头勾勒出沙滩一派银箔景色,最后用刚刚托起的新月呈暗红色的山垭衬托出不和谐的气氛,形成对比”。 遇到问“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作用”的试题,须将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结合起来回答。” 二是要求对表达技巧作具体说明。 (2)突出了人物的可爱性格(灵性),加强了女主人公表达情感的效果;前后对照,造成悬念,形成曲折,增加情趣。(内容)这样描写给人以亲切温馨的感受,洋溢着朴实动人的生活气息,使文章更具有生动活泼的情趣。表述可采用三段式技巧、内容、效果。 除此而外,很多同学还往往在审题不够严密、答题空泛抽象以及生搬硬套术语上失分。一、考查内容 认真分析近年来高考湖北卷,我们不难发现,高考对文学作品表达技巧的考查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有些文段所显示的表达技巧不只一个,所起的作用(效果)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尽的,我们完全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条分缕析,答得更全面更详尽一些。 1理解不当。一句话,要回答出运用了什么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有何效果或作用。还应了解一些常用表达技巧的作用,如第一人称真实,第二人称亲切,第三人称客观;比喻的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拟人的作用是赋予物以人的形态情感,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这主要是指对文本的把握不准确,直接导致答题出现失误。” 三是赏析表达技巧的作用。这样的答案清晰明白,能显示出答题的深度和广度,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使之长久地凝固在天幕的某个地方,让你尽情而贪婪地享受人间的碧蓝所带来的无限宽阔。所拟制的答案应涵盖三个方面:要辨明本语句所运用的是哪一种表达技巧;分析这种表达技巧在文句中是要表现什么内容;结合具体语句说明此种表达技巧在中心思想的表现,人物形象的塑造,感情的抒发,意境的营造和布局谋篇等方面收到了什么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文学作品阅读表达技巧题的得分率。 布达拉宫的雄伟、壮丽变得更加神秘、诱人!于是,我有了这样的猜想:拉萨的天空之所以这么湛蓝。(效果) 3规范表述,分条作答。2注意从多角度拟制答案。 一是辨明表达技巧。如2007年的第17题:“本文在构思上具有先抑后扬的特点,请作具体说明,并分析其作用。(技巧)本文把羊、狗、鸡等都人格化了,如写羊儿回家后,大孔雀高兴地用惊人的号筒般的鸣叫迎接羊儿的归来,母鸡们兴奋地谈着要玩一整夜。 如2008年的第16题第二问:“文章的第、自然段中着重写到了关于鲜花和动物的细节。答题时还应学会分条作答。表现在组织答案时。 文中女主人公对男主人公情感的表达方式十分特别,先抑后扬,极富生活气息,突出表现山村青年朴实而醇厚的感情之美。从答题中不难看出,理解不了文章的主旨是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部分同学不能规范答题,表述零乱,不会分条列举;抓不住本质、要害,不会精练作答;句子缺乏连贯,不会以原文中的关键词语为核心进行合理重组;用语不妥,词不达意。 从艺术表达效果来看,这些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可见,高考对文学作品表达技巧的考查,不但要求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自行提炼与总结艺术描写方面的特点,更要求结合作品进行具体分析,赏析其表达的作用与效果。特别是在答赋分较高的表达技巧题时,一定要设等序号回答。如答成“描写”、“抒情”、“象征”、“排比”等等,不一而足。 如虚实结合、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动静相衬、以小见大、直抒胸臆、烘托渲染、承上启下、卒章显志、对比、象征、反衬等等。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方法点拨都是建立在对文学作品整体感知和理解的基础之上的。这一考点要求分析文章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塑造文学形象和表现作品的内容。 有了这蓝天。就是因为有这座独特的圣殿,如果少了它,拉萨的天空就会冷得像结了冰,寂寞得像一所空房子。表达技巧不但指表现手法(如衬托、先抑后扬、托物言志等)。 参考答案 这两段文字运用了比喻、夸张、引用、通感及衬托等表现手法,文中“好像用一种特制的清水洗过的宝石一样清爽”、“伸出手来能触摸到蓝天”、“掬蓝天洗脸”、“蓝得可以发出声音,它可以把你的视线冻结”、“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拉萨天空的湛蓝才越发显得深邃、纯净”等比喻、夸张、引用、通感及衬托等表现手法的运用,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拉萨天空湛蓝、透亮,表达了作者对拉萨的喜爱之情。从近五年高考湖北卷看,此类试题多以主观题形式呈现,分值为4分或6分,高考对这一考点的考查有加大力度的趋向。(技巧)描写羊群归家后的欢乐时写到大孔雀、母鸡、老公羊、羊羔等,(内容)作者都只抓住描写对象的主要细部特征简笔勾勒,使羊群归家的群像得以简洁而传神的表现。 如回答2007年高考湖北卷第17题,须从文本出发,整体把握住女主人公灵性可爱的性格特点。如2006年的第19题:“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描写羊群归家后的情景?请结合有关具体描写,简要分析其作用。2007年高考湖北卷的第17题,可这样分条作答:(1)女主人公的两次回答最能体现先抑后扬的特点:前面“你是个鳖熊”,激起“我”的“无名火”:结尾“灵性人是鳖熊的奴”表明真心,让“我”突生欣喜之情。 都套看到许多人在荧屏上和书本上看到过的那座高大的、依山而建的气势磅礴的房子布达拉宫,它头顶的天空在一年四季中不管是深冬还是盛夏都净蓝净蓝的发亮。它蓝得可以发出声音,它可以把你的视线冻结。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高考现代文阅读考查的一个重要内容。 拉萨天空的蓝色是属于那种纯粹得淋漓尽致、无拘无束的色彩。2知识不足。可有的考生没有读懂文章。 2006年高考湖北卷第19题要求回答“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不少同学对“表现手法”的理解有误,有的考生答成表达方式,还有的考生张冠李戴,答非所问。要熟记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表达技巧的名称。我站在这个城市里任何一条并不讲究的街头或陋巷中。 根据文本内容,2006年高考湖北卷第19题可紧扣“技巧、内容、效果”将答案拟为:白描或细节描写。还应包括叙述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