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带压封堵技术简介ppt课件.ppt_第1页
管道带压封堵技术简介ppt课件.ppt_第2页
管道带压封堵技术简介ppt课件.ppt_第3页
管道带压封堵技术简介ppt课件.ppt_第4页
管道带压封堵技术简介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输油气管道不停输带压封堵维抢修技术简介 2 前言一 管道维抢修技术简介二 不停输带压封堵技术三 带压封堵作业风险点及控制措施四 西气东输带压封堵应用案例介绍五 关于带压封堵的几点思考 3 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已成为推动经济引擎的强大动力 需求不断增大 近年来 我国输油气管网呈现出高速增长的趋势 目前全球输油气管道已达200多万公里 我国已建管道已达4万多公里 在未来几年里新建和拟建管道将达10万多公里 为了加强输油气管网的维护管理 及时发现事故隐患 保障输油气管网的安全平稳运行的重要性越来越高 对输油气管网的维护与抢修需求也越来越大 近年来 伴随着国家建立和谐社会思想和对高危行业安全问题要求的提高 给管线的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管道维抢修技术的诞生正是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 在国外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维抢修技术现已日臻成熟 在国内维抢修技术的成功运用也有20多年的历史了 4 一 管道维抢修技术简介 从保障管道安全运行方面来讲 维抢修技术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管道的应急抢修技术 二是管道的带压维修技术 这两方面的技术对于保障管线的正常运行是缺一不可的 管道抢修技术的宗旨是在最短的时间内 把运行管线的意外情况或是发生的损坏及时控制住 并且尽快恢复输油气生产 把事故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管道抢修技术主要为 管线的堵漏技术 管线的非焊接连接技术 管线的无火焰切管技术等 例如 利用高压夹具在线堵漏 采用专用套筒进行管线连头 使用爬管机进行管道的冷切割等 可暂时或永久地解决管道安全事故 管道带压维修技术即管道不停输开孔 封堵技术 宗旨是 1 在管线遇到较严重破坏 抢修技术不能完成修复时 尽快消除事故 恢复管线运行 2 在一般抢修完成后 利用封堵技术把抢修后的安全隐患全部消除 3 在不影响管线输送的条件下 有计划的进行管线改造 5 二 不停输带压封堵技术 管道带压封堵技术是一种安全 经济 快速高效的在役管道维抢修特种技术 它能在不间断管道介质输送的情况下完成对管道的更换 移位 换阀及增加支线的作业 也可以在管道发生泄漏时对事故管道进行快速 安全地抢修 恢复管道的运行 管道突发性事故的抢修 过去传统的做法必须停输 清管或放空置换后进行或采取一些临时性补救措施 给管线的安全运行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影响正常输油气任务的完成 我国的管道不停输封堵业务在借鉴国外技术的基础上 通过科研攻关 实现了多项技术工艺的自主创新 封堵设备日趋完善 封堵能力 规格 种类不断提高 业务范围也不断扩大 封堵口径从25毫米到1020毫米多种管径 封堵压力最高达10兆帕 不停输带压封堵技术安全可靠 无污染 既不影响管线的正常输送 又能保证安全 高效 环保地完成新旧管线的连接工作 不停输带压封堵技术适用的介质有石油 天然气 水 乙烯 煤气 中质油 航油等无强腐蚀性的介质 6 目前 国内外多家公司 TDW FLOWSERVE FURMANITE等 掌握的带压封堵技术已成功应用于世界各地的输油气管道上 逐渐发展成为成熟的管线维抢修手段 国内多个技术力量雄厚的厂家已能生产制造各类高压封堵器 开孔机等相关封堵施工设备 管道局维抢修分公司作为管道系统内带压封堵保驾单位 已成功将此项技术应用于西气东输 兰成渝 陕京线等多条在役管道的维抢修作业中 取得了良好的业绩 我公司在丹阳大桥改线 引压管改造 长铝支线改线 111 阀室泄漏治理 定远压气站连头 长宁管道改线 中沧线连头等维抢修作业中都曾应用带压封堵技术 总体安全成功率较高 经济性较好 二 不停输带压封堵技术 7 二 不停输带压封堵技术 1 不停输封堵原理在完全密闭状态下 在需改造管段两侧 利用物理 机械手段 将改造管段从管线中隔断 进行维护 修理 更换等改造作业 物理机械手段包括桶式 悬挂式 折叠式等多种形式 对运行中的管线改线 有停输改线和不停输改线两种方式 不停输改线通常采用管线不停输封堵技术与设备 先将改线段两端分别用旁通管接通 以旁通线输送介质 然后封堵主管线 主管线可进行任意改造施工作业 待新管段与主管线连头后 解除封堵 切换至新管段正常输送 最后将旁通拆除 停输改线一般是将管线停输 利用封堵方法将改线段与主管线堵断 清空改线段介质 切断旧管段 以新管段代之 8 2 不停输封堵工艺 不停输悬挂式封堵施工工艺 9 3 不停输封堵竣工图 10 4 封堵类型 1 按管线工作压力分为高压封堵 中压封堵 低压封堵 低压封堵 管线压力为0 0 5MPa中压封堵 管线压力为0 5 2 5MPa高压封堵 管线压力大于2 5 5 0MPa超高压封堵 管线压力为5 0 10 0MPa 2 按工作原理分为 塞式封堵 筒式封堵 囊式封堵 冷冻封堵 管内智能封堵等形式 3 按管线形式分为 立管封堵 水平管封堵等 11 A 塞式封堵 又分悬挂式和折叠封堵 悬挂式封堵是指在管道上焊接等径封堵三通 然后开与管道内径相同或相近的孔 再利用封堵器主轴将悬挂式封堵头送入管道的封堵方法 此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封堵高压介质 目前国内最高封堵压力为10MPa 执行标准 钢制管道封堵技术规程第一部分 塞式 筒式封堵 SY T6150 1 2003 12 折叠式封堵是指在管道上焊接折叠封堵三通 然后开比管道内径小的孔 再利用封堵器主轴将折叠式封堵头送入管道的封堵方法 此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开小孔实现大口径管道的封堵 节约成本 缩短作业时间 此方法适用于压力较低 口径较大的管线的封堵 目前国内最大封堵口径可达到1020mm 13 B 筒式封堵 筒式封堵是指在管道上焊接封堵四通 然后将管道开断 利用筒式封堵头将管道封堵的方法 此方法的优点是对管线内壁光洁度要求不高 适用于易燃易爆的气体及高温介质的封堵 此种方法在化工行业中应用较多 14 C 囊式封堵 囊式封堵是指在管道上焊接法兰短节 然后在管道上开送挡板孔和送囊孔 利用送挡板装置和送囊封堵器分别将挡板和封堵囊送入管道 并向封堵囊内充入氮气 实现封堵的目的 其优点是成本较低 其缺点是只能用于管线压力小的封堵 不能用于不停输封堵作业 一般用于油管道的封堵 停输后实施 静压力一般不超过1MPa 1 送取囊装置 2 夹板阀 3 法兰短节总成 4 介质 5 密封囊 6 档板装置 7 更换的中间管锻 8 压力管道 9 氮气瓶 15 D 冷冻封堵 冷冻封堵是指通过外界环境对管道内介质降温 使之形成固体而实现封堵的目的 一般适用于管道停输和作业管线空间小的场所 对于介质有一定要求 此种方法在海底管道上应用较多 TDW及多家国外公司都拥有冷冻封堵技术 16 E 管道内智能封堵器 17 5 不停输开孔封堵作业总体流程 1 准备工作机具设备试验 道路平整 作业坑开挖各种材料 配件准备及进场 2 不停输开孔作业三通焊接 开孔机安装及试压 开孔 接旁通 置换 3 不停输封堵作业封堵 放空置换 4 切管拆除与安装拆除切除段 吊装 安装新管线 5 解除封堵安装堵塞拆除设备 安装塞堵 6 后续工程旁通管拆除 防腐回填 场地恢复 18 6 不停输封堵施工过程 动画 标准不停输开孔 封堵工艺 19 7 施工步骤及技术要求1 三通焊接及要求 1 焊接工艺要求在役管线焊接封堵三通必须进行焊接工艺评定 制定出适合的焊接技术规程 2 管线允许施焊的压力计算三通焊接前 应测量焊接位置管壁厚度 符合带压施焊压力要求才可焊接 管线允许带压施焊的压力 式中 p 管道允许带压施焊的压力 MPa s 管材常温下的屈服极限 MPa t 管壁厚度 mm c 修正值 mm 通常取2 4 D 管道外径 mm K 安全系数 易燃易爆气体K 2 成品油K 1 8 原油K 1 20 3 三通焊接人员资质要求三通焊接较为特殊 焊接人员应取得相应的三通焊接工艺焊接资质 方可进行相应的焊接工作 4 管线介质流速的控制三通焊接前 还要对管道内介质流速进行限制 因为流动的介质将带走较多的温度 若流速过快 易引起较多焊接缺陷 当介质为液体时 流速不应大于5m s 当介质为气体时 流速不应大于10m s 5 焊工数量要求对护板长度大于或等于750mm的对开三通 对开四通 进行纵向直焊缝的焊接时 每道焊缝应至少两名焊工同时施焊 在管道外径大于或等于 325mm的管道上进行对开三通 对开四通 环向角焊缝的焊接时 每道焊缝应至少两名焊工同时施焊 且两电弧间应相距至少50mm 21 6 焊接顺序要求每道纵向直焊缝两名焊工焊接时 应按图1A所示焊接顺序同时焊接 每道纵向直焊缝四名焊工焊接时 应按图1B所示焊接顺序同时焊接 图1纵向直焊缝焊接顺序 22 对开三通 对开四通 的两道环向角焊缝不应同时焊接 当两名焊工同时焊接一道环向角焊缝时 应按图2所示焊接顺序同时焊接 23 纵向直焊缝的焊接 对开三通 对开四通 纵向直焊缝应加垫板 环向角焊缝的焊接 对开三通 对开四通 护板与管道的环向角焊缝的焊接宜采用堆焊形式 见图3 24 不对开三通 对开四通 护板厚度小于或等于1 5倍管壁厚度时 焊角高度和宽度应与护板厚度一致 见图4 对开三通 对开四通 护板厚度大于两倍管壁厚度时 焊角高度和宽度应等于1 5倍管壁厚度 见图4 25 2 管线开孔 管线开孔是在全密闭的条件下进行的 这样可保证作业的安全 开孔可以在管线任何角度进行 26 27 28 3 管线封堵 封堵可以在管线任何角度进行 立管水平封堵水平管倾斜封堵倒立封堵 29 4 机械断管 机械断管设备有很多种类 如 气动爬 锯 管机 液动爬 锯 管机 手动管子割刀 外卡式断管设备等 5 新旧管线碰头为了确保动火安全 我们通常在封堵头和焊口之间采用隔离囊或黄油墙隔离后再进行焊接 30 8 长距离改线封堵施工工艺 长距离改线封堵施工工艺的现象很多 一般是指管线距离较长 架设长距离旁通线成本太高 在两碰头点两侧分别架设短距离旁通线 实现多次封堵而达到改线的目的 施工工艺如下 31 注 1 表示悬挂式封堵器 注 1 表示悬挂式封堵器2 表示隔离囊 32 注 1 表示悬挂式封堵器2 表示隔离囊 33 注 1 表示悬挂式封堵器2 表示隔离囊 34 三 带压封堵作业风险点及控制措施 1 人身伤害风险及控制措施a 施工人员高空作业坠落 平台牢固 围栏 阶梯 安全带b 作业工具高空坠落 摆放整齐 查隐患 安全帽c 设备吊装坠落 设备完好 规范作业 科学指挥 控制人员 安全防护d 作业坑坍塌 放大边坡 支护 排水 检查e 氧气 乙炔爆炸 检查 摆放间距 避免日晒碰撞 规范作业2 作业事故及控制措施a 焊接短节和三通时 焊穿管壁 焊工资质 测厚 焊评 疏散 降压 强制通风 上夹具或堵漏 塞堵 顶丝 35 三 带压封堵作业风险点及控制措施 b 开孔时发生卡刀 保持同轴度 控制转速 及时退刀 应急处置c 弧板掉落 改进中心钻 改进防涨圈 改进操作方法 带压打捞 纠偏 磁力 d 夹板阀泄漏 严密性试验 更换备用阀 更换垫片 强制吹扫 放空置换e 塞堵泄漏 加两道密封圈 收塞堵拆开孔机 更换密封圈后重下f 下塞堵时开孔机损坏 上下压力平衡 保证运行工况稳定g 其它不可控事故 停止作业 降压放空 置换抢修 36 四 西气东输带压封堵应用案例介绍 案例1 丹阳大桥改线工程 2004年10月 12月 由于沪宁高速拓宽改造丹阳大桥 需将公路附近管线不停输封堵改线 1016主管线4MPa下带压封堵接 323旁通1440m封堵时少量泄漏 37 案例2 引压管改造工程西气东输管线投产后 发现干线阀门的引压管 TEG管阀门存在泄露隐患 为消除这一重大安全隐患 与管道局维抢修公司合作研制了小口径封堵器 并设计了专用三通焊接和粘接工艺 最高引压管口径为34mm 壁厚为3mm 6mm 最高压力为10MPa 历时2年多 共完成707个点的改造 38 39 四 西气东输带压封堵应用案例介绍 案例3 长铝支线改线工程由于拟建的郑 州 西 安 客运专线铁路与长铝支线索河水库穿越段交叉重合 为确保管道和铁路的安全 采用不停输封堵施工方案将此段线路进行改线 219管线2MPa下带压封堵 由于改线段较长 2 7Km 采用双侧双封施工方法 40 四 西气东输带压封堵应用案例介绍 案例4 111 阀室泄漏治理工程2007年1月上旬 为解决111 阀室1201 阀门连接法兰泄漏的安全隐患 在 356管线7 8MPa压力下实施立式封堵 更换法兰垫片 41 四 西气东输带压封堵应用案例介绍 案例5 定远压气站带压开孔连头及弧板打捞工程2008年10月下旬 定远压气站压缩机管线带压开孔连头施工 首次成功实施了6MPa下主管线开 890孔 由于开孔机设备故障 导致进站侧弧板掉落 2009年1月中旬 再次进行弧板打捞施工 采用超声探测与录像探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弧板进行定位 使用研制的专用磁力打捞器 在6MPa压力下将约200Kg重的弧板顺利打捞出来 消除了安全生产一大隐患 42 43 五 关于带压封堵的几点思考 不停输带压封堵施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油气管道的维抢修作业施工 管道局维抢修分公司在我公司也多次成功实施 在封堵管径 压力和开孔方式等诸多方面均有突破 解决了生产实际中许多难题 但也出现过一些问题 在大口径油气管线的带压开孔和带压封堵技术在实际应用方面 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初步总结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