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单元小结 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单元小结 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单元小结 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单元小结 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单元小结 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脉络梳理 单元小结 专题归纳整合 阶段质量检测 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 一 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1 相同点 1 从原因上看 都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 2 从战争过程看 卷入国家较多 历时较长 参战国都充分运用新科技 都由德国挑起等 3 从战争结果看 都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都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都给部分帝国主义国家以沉重打击并引起世界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 4 从战后状况看 战后都形成了以战胜国意志为主导的新的国际秩序 建立了具有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2 不同点 1 具体背景 一战爆发时世界上只有一个资本主义体系 二战爆发时 除资本主义体系外 还有一个新社会主义国家 德 意 日法西斯国家和英 法 美帝国主义国家都与苏联有矛盾 帝国主义国家内部也存在尖锐矛盾 德 意 日打着反对布尔什维主义旗号 英 法 美企图 祸水东引 而实行绥靖政策 苏联希望 祸水西指 中立自保 2 战争目的 一战时交战双方的主要目的是瓜分殖民地 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 二战时 法西斯国家不仅要打败对方 而且要在战败国内建立法西斯制度 并制造一系列暴行 故二战使世界人民面临着生存问题 3 性质 一战从总体上看是帝国主义战争 二战从整体上看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 4 结果 一战后以传统的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并未改变 但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苏俄 二战后则冲破了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 形成分别以美 苏为首的两极格局 社会主义力量进一步壮大 世界殖民体系随之崩溃 5 参战国成分 一战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及其附属国参战 二战的参加者有帝国主义国家 法西斯国家 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 而且形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实现了不同制度国家的联合作战 1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巨大灾难 使这两次世界性大战得以发生的因素是 少数大国争夺世界霸权 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开始发生变化 军国主义政策的推行 由于科技进步 制造出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现代交通 通讯工具a b c d 解析 本题为比较型的组合选择题 考查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答时要对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认真分析 不属于战争发生的原因 而是战争的影响 显然不符合题目要求 故应排除 故答案为c项 答案 c 二 二战期间重要的国际会议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苏联政府和日本政府庄严地声明 苏联保证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 日本保证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 1941年4月13日 苏日中立条约 材料二苏美英三大国领袖同意 在德国投降和欧洲战争结束后 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同盟国方面对日作战 其条件为 1 外蒙古现状须予维持 2 由日本1904年背信弃义进攻所破坏的俄国以前权益须予恢复 即 甲 库页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 乙 大连商港须国际化 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 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 3 千岛群岛须交还苏联 三大国关于远东问题协定 请回答 1 结合材料一和当时国际形势说明 日本为什么要和苏联订立 中立条约 2 材料二中的协定是哪次国际会议上达成的 根据是什么 文中 三大国领袖 是谁 3 材料一和材料二对待中国问题方面有何共同之处 试用材料二中的信息说明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 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 第 1 2 问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第 3 问根据材料 综合材料的信息得出结论 答案 1 为了使苏联承认 满洲国 避免苏联对日本进行军事牵制 以便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和发动夺取东南亚的战争 2 该协定是1945年2月召开的雅尔塔会议达成的 根据 在德国投降和欧洲战争结束后 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同盟国方面对日作战 三大国领袖 是美国罗斯福 苏联斯大林 英国丘吉尔 3 共同之处 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