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8课 笔墨丹青课件 岳麓版必修3.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8课 笔墨丹青课件 岳麓版必修3.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8课 笔墨丹青课件 岳麓版必修3.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8课 笔墨丹青课件 岳麓版必修3.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8课 笔墨丹青课件 岳麓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第8课 新知预习 巧设计 名师课堂 一点通 课堂小结 建通史 基础等级 发展等级 重点诠释 考点全解 创新演练 大冲关 一 绘画艺术的起源1 起源新石器时代 绘画艺术的源头 稚拙的线条 简单的色彩和图案 2 发展战国 汉代 浪漫 神秘又不失古拙 帛画 二 从顾恺之到吴道子1 魏晋 顾恺之 1 背景 群体的形成和追求 2 代表 顾恺之 以形写神 的绘画理论 3 特点 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出现 提出 的绘画理论 2 唐朝 吴道子 1 条件 政治统一和经济繁荣 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2 特点 创制法度 表现气象 3 代表 吴道子 士人 以形写神 盛唐 三 文人意趣1 宋代 1 条件 文人阶层不断壮大 的兴起使文人更注重内心的修养 2 宋代 文人山水画从注重写实变为更加注重 3 元代 体现南方士人的郁闷心情 2 明清 1 背景 时代变化 社会动荡 2 特点 风格奇特 艺术风貌 与正统画风形成强烈对比 3 代表 画僧八大山人 理学 意境 不拘成法 四 民间风情1 民间风情 1 背景 宋代以后 伴随着商业兴盛 和文化的普及 民间文化日益繁荣 2 表现 宋代市井风情 代表作品为北宋张择端的 明清民间风情 木刻版画 年画 布贴画 剪纸画 城市发展 清明上河图 2 中国绘画的特征 1 宫廷和民间绘画注重 文人画注重写意 融诗 书 画 印于一体 2 中国画讲求神似 意境和气韵 注重的抒发 表现手法灵活 自由 3 在启迪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等方面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个人主观性情 写实 国宝档案 1 有人说 欣赏 清明上河图 恍然如入汴京 东京 置身流水游龙间 但少尘土扑面耳 石渠宝笈三编 通过 清明上河图 街景 透露了哪些历史信息 提示 商贾云集 店铺林立 市场繁华 说明了北宋商品经济发达 城市繁荣 市民阶层壮大 社会太平祥和的景象 2 宫廷绘画一直以来都是众多收藏家钟爱的收藏门类 自从2009年11月开始 宫廷绘画接连过亿元的成交将中国书画市场带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2010年拍卖市场宫廷绘画火爆 国内各大拍卖行 形成了集体出动的战略思想 2009年春拍 北京保利清宫旧藏的宋徽宗 写生珍禽图 最终以6171万元天价成交 接着 有乾隆御题的吴彬作品 十八应真图卷 又以1 6912亿元成交 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提示 许多宫廷艺术品与重大历史事件或著名历史人物有关联 负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 因此这也决定了宫廷艺术品非同一般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一 文人画的艺术特点 1 强调表现个性 讲究借物抒情 追求神韵意趣 2 集文学 书法 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 体现了画家多方面的修养 3 题材以山 水 梅 兰 竹 菊与松 石为主 4 表现手法以水墨或淡色的写意为主 5 出现于魏晋 真正兴起于宋 明清时期成为画坛的主流 1 王冕的 墨梅 画出的梅花如铁线圈成 虽不着颜色 却能生动地表现出含笑盈枝的姿态 这种注重抒发个人情感 追求笔墨趣味 技法精益求精的绘画属于 a 原始岩画b 山水画c 文人画d 风俗画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 元代王冕的 墨梅 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 追求笔墨趣味 这正符合文人画注重意境 借景抒情的画风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 答案 c 二 魏晋 唐代 两宋 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对绘画时代特征的影响 2 北宋时期除了以山水花鸟为主流的文人画以外 出现大量描绘市井风情的作品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a 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b 各民族融合与交流的进一步加强c 商品经济兴盛和城市的发展d 重文轻武 是朝廷的基本国策 解析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大量描绘市井风情的作品的出现 就是当时商品经济兴盛和城市发展的最直接反映 答案 c 典题例析 例1 2012 潍坊质检 右图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吉祥物 形象时尚 动感可爱的五只羊 分别取名为 阿祥 阿和 阿如 阿意 乐羊羊 组成 祥和如意乐洋洋 这幅图画应属于 a 油画b 彩陶画c 文人画d 风俗画 解析 本题考查绘画艺术的基本常识 油画是西洋画的主要画种之一 快干性的植物油调和颜料 在画布亚麻布 纸板或木板上进行制作的一个画种 彩陶画指画在彩陶上的绘画 文人画是带有文人情趣 流露着文人的思想 一般融文学 书法 篆刻 绘画等为一体 风俗画是以社会生活风俗为题材 本题中吉祥物从五只羊的形象和取名应属于风俗画 答案 d 题组冲关 1 荆楚网 湖北日报 2007年10月7日报道 国庆节前夕 八艺节 湖北省筹委会收到一份特殊的展品 该展品是一幅剪纸作品 名为 回娘家 作者是中共中央总书记 国家主席胡锦涛 下列作品中与该作品属于同一风格的是 a 五子夺莲 b 送子天王图 c 山径春行图 d 松鹰图 解析 五子夺莲 是杨柳青年画 在风格上和剪纸作品一致 即反映老百姓生活的喜怒哀乐 故选a 另外 送子天王图 是唐朝吴道子的名画 表现了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 山径春行图 是宋代马远的作品 反映文人注重意境的思想品位 松鹰图 是清八大山人作品 反映清代文人受压制 因而冷眼看现实的心绪 答案 a 2 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异彩纷呈 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 他们又从不同的侧面 反映了创作者的心声 社会的喜好 历史的脉动和时代的风貌 其中 向世俗化的转变即是特点之一 世俗化完全是一个值得肯定的积极趋向 世俗化肯定现世生活 肯定大众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 阅读下面图片 请回答 1 以上图画 能体现世俗化的有哪些 2 请结合史实对作品加以说明 3 试分析呈现世俗化趋势的原因 解析 第 1 问 世俗化 应是反映民间风情 贴近市民生活的作品 第 2 问从作品反映内容来思考 第 3 问从经济 观念 社会状况等角度来回答 答案 1 清明上河图 连年有余 2 北宋时期重文轻武 谷之雪 体现了文人知识分子的审美情趣 清明上河图 描绘了北宋都城汴梁市井的生活情景 年画 连年有余 想象生动 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反映了世俗的审美趣味 3 原因 手工业 商业的不断发展 城市经济的繁荣 市民阶层的兴起 印刷术的不断提高 传统重农抑商意识逐渐淡化 典题例析 例2 2011 安徽高考 右图为苏轼的 枯木怪石图 有评价说 枝干 虬 qi 盘曲 屈无端倪 石 亦怪怪奇奇 如其胸中蟠郁也 能体现其风格的是 a 意存笔先 画尽意在 b 笔才一二 像已应焉 c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d 以清雅之笔 写山林之气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绘画的特点 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图文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根据 枯木怪石图 枝干 虬屈无端倪 石 亦怪怪奇奇 如其胸中蟠郁也 再结合中国古代绘画注重写意 追求 得意忘形 的特点可知 a正确 中国古代绘画追求神似 b错误 c从图中体现不出来 错误 由题干材料可知d错误 答案 a 题组冲关 1 2010 海南高考 明清时期 以 风流文采磨不尽 水墨自与诗争妍 为特征的文人画兴盛 右图是明清文人画的代表作之一 这类作品所表现的是 a 个人的情感b 真实的景象c 多彩的生活d 繁盛的社会解析 文人画讲究借物抒情 追求神韵意趣 抒发个人情感 答案 a 2 明末清初的画家朱耷 明朝宗室 号 八大山人 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所画的鱼和鸟 寥寥数笔 或拉长身子 或紧缩一团 他画的山石 浑浑圆圆 上大下小 头重脚轻 他画的树 老干枯枝 仅仅几个枝丫 他画的风景 山 光秃秃 树 东倒西歪 荒荒凉凉 题画诗也晦涩难懂 对其画风影响最大的是 a 所接受的理学教育b 明朝灭亡的惨痛经历c 孤傲不群的个性d 贫苦的生活状况解析 由题干可知朱耷身为明朝宗室 明朝灭亡后 国破家亡对他的打击胜过常人 而在清朝这种亡国之恨又不能直抒胸臆 因而形成了他这种独特画风 以此来隐晦地抒发自己悲郁的心情 答案 b 3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解释文人画时讲 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功夫 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 说明了文人画所具有的文学性 哲学性 抒情性 下列绘画作品中 最能体现文人画风貌的是 解析 a项是文人画 b项是制陶艺术 c项是年画 d项应是反映农业生产的图画 答案 a 笔墨丹青 文人意趣 民间风情 凸显人类对美的永恒追求 文化上 1 中国的绘画艺术以其独特的用具 颜色 表现手法 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 成为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无价之宝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内容上透射出中国传统的宇宙观 自然观 人生观 2 中国绘画的独特风格 宫廷和民间绘画注重写实 文人画注重写意 融诗 书 画 印为一体 中国画讲求神似 意境和气韵 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 表现手法灵活 自由 在启迪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等方面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政治上 1 魏晋时期 以 九品中正制 为用人标准 士人群体的追求体现在绘画上 开始出现凸显个性的文人画 流行 以形写神 的绘画理论 2 唐代政治统一 国力强盛 中央集权完善 在绘画全面辉煌的氛围中 画家们创制法度 淋漓尽致地表现了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 3 明清时期 专制主义空前强化 在时代变化 社会动荡的背景下 出现了一些风格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