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笔字教学ppt课件.ppt_第1页
钢笔字教学ppt课件.ppt_第2页
钢笔字教学ppt课件.ppt_第3页
钢笔字教学ppt课件.ppt_第4页
钢笔字教学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写好钢笔字 2 汉字是我们中国的文字 是我们学习交流的工具 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把汉字写正确 写美观 3 4 结绳记事 5 图画文字 6 甲骨文 7 小篆 8 隶书 9 图画文字 楷书 10 草书 11 行书 12 13 唐欧阳询刚劲峻拔方润整齐开朗爽健 14 清劲峻拔结构严谨疏朗开阔 柳公权神策军碑 15 清劲丰肥严整茂密结构端和 颜真卿多宝塔碑 16 明赵孟頫f 圆润清秀端正谨严流利娟秀 17 沈鸿根书法作品 18 沈鸿根书法作品 19 卢中南书法作品 20 丁永康书法作品 司马彦书法作品 21 庞中华书法作品 顾仲安书法作品 22 学生习作 23 请同学们看下面的书写稿 24 写好钢笔字的重要意义有哪些 1 可以弘扬民族精神 2 可以准确地传递信息 3 可以获得考场高分 4 可以展示自己的才情 25 讲述内容 一 基本知识 二 书写工具 三 姿势与心境 四 执笔方法 五 学习方法 六 要有恒心和毅力 七 练字三种境界 八 书法艺术美感 26 一 钢笔书法及其基本知识 书法 就是写字的技法 钢笔书法 就是用钢笔表现汉字的线条书写和造型艺术 线条 笔画 结构 章法 称为书法的三要素 所谓线条 笔画 指汉字的第一笔画留在纸上的痕迹 结构 是指正确 巧妙地组织笔画 使每个汉字的所有笔画按规律布局合理 达到美观的要求 章法 是指篇章布局的方法 也就是使一幅书法作品整体美的技能和方法 27 二 书写工具 1 钢笔 挑选钢笔时 要看笔尖两片是否粗细均匀对称 顶端是否圆滑 书写是否流畅 至于笔杆笔套是次要的 2 墨水 练字宜用蓝黑墨水和碳素墨水 尤以碳素墨水最佳 3 纸张 一般以不洇不滑 略有涩感 吸墨性较强的60克至80克的书写纸 有光纸 复印纸为好 练习楷书字体时 最好在印有方格的纸上书写 以便安排字的大小 结构 增强练字的效果 28 三 写字姿势与心境 1 写字姿势 身直 头正 臂开 足开 身直 臀部一般平坐在椅面略靠桌子的一边 脊背挺直 略向前倾 胸部要舒张 保持呼吸自如 与桌沿有一拳的距离 边约10厘米 头正 写钢笔字不同于毛笔字 不必头决对端正 可以略向左前倾 因为刚笔字是斜执的 略左倾一点 便于看到笔尖的运行 处理字体的结构 写一般的字 眼睛离笔尖约一尺左右 以便观察和调整一个字与上下左有字的关系 眼睛和笔尖的距离还要随字大小而调整 一般说 写正揩和小字就近一点 写行草和大字就远一点 臂开 两肩应放松摆平 向左右张开 上臂自然支在桌面上 小臂平放在桌面上 双手配合 左手按纸 右手执笔 使笔杆略斜偏向右侧 不是在鼻粱正前方 笔尖却落在鼻梁正前方 纸边与桌面略成十五度角左倾 但不应影响身体重心的移动 足开 两脚自然平放在地上 与肩同宽 2 练字要心平气静 善始善终 不能心浮气躁 敷衍了事 29 四 执笔方法 1 三指执笔法 也就是 大拇指与食指的指头在上面紧紧地捏住笔杆 笔杆上部自然地斜倚在手掌的虎口出处 拇指 食指 中指分别用第一节从三个方向合力捏住笔杆下端 即拇指 食指从笔杆的前部左右夹住笔杆 食指稍前伸 而中指以指甲的上后侧抵住笔杆的后下方 距离笔尖约一寸左右 指尖低于拇指 食指 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自然向手心弯曲 紧靠中指下方 对中指起运笔协调作用 不能接触纸面 笔杆上端斜靠在食指第三节的最高骨处 向右后方倾斜 和纸面50度左右的角度 注意 执笔要正 笔尖应直向前 切忌内斜 只要掌心放平些 笔尖就自然向前 食指指尖距笔尖约一寸 用钢笔写字还应注意笔尖在外 笔舌在里指实掌虚 就是下指握笔要实 掌心要空 空若蛋形 30 2 笔杆的斜度 写大字拿笔往上些 笔杆斜度要稍大 写小字往下些 笔杆斜度稍小 一般的斜度应倾斜在食指关节处3 握笔要轻松 运笔才自如 四 执笔方法 31 五 钢笔书法的学习方法 32 一 字帖的选择 首先应该是好帖其次应该选自己喜欢的风格第三 对于初学者来说 是先练楷书 练字三部曲 先练楷 再练行 三练草 第四 不要轻易变换字体 先学楷书需要多久呢 只要选好字帖 每天坚持写两页 持之以恒 两个月就可以收效 33 二 练字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读帖 读字形 读结构 读笔画 分析揣摩字的笔画特点及笔画间的相互关系 第二步描摹 描 指的是描红 即在印好的红字帖上沿笔迹用蓝笔描写 摹 指摹帖 即用透明纸覆在范字上 沿纸上的字影一笔一画的写 即将字帖垫在纸下印着写 又叫写仿影第三步临帖 指把字帖置于一旁 看着字帖一字一字地写在作业纸上 即对照着字帖写 第四步背帖 指在临帖的基础上把字帖去掉 根据自己的记忆 回忆字帖上的字形 将其写在作业纸上的方法 第五步创作 在掌握了字帖上的字的写法的基础上 触类旁通 悟出字帖上没有的字的写法 注意 在练写时要按行按序进行 每写完一页 就要分析一下 看看差距在哪 每写完一本 也要留存起来 以鉴别对照 衡量进步的程度 34 三 字的笔画 1 笔划要求为 字要端正 横平竖直 撇捺相称 大小适宜 疏密适当 2 运笔方法可概括为 横要平 竖要直 提 撇要尖 捺有脚 折有角就得顿 小小点要写好 落笔轻轻收笔重 具体是 横 要注意写平直 同时 两边略有顿笔 由左至右平等运笔 关键是 横要平 不能一头高一头低 或顿笔顿成波浪形 根据方块字的字形需要控制长短 不要太短或太长 横竖有原则写法 这是当代书法家邓散木说的 就是写 横 要稍斜 左边低 右边高 其斜度约在5 7度上下 不要低于5度 不要高于7度 但末尾的横画要平 竖 从上往下垂直运笔 关键是 竖要直 不能左右歪斜 更不能写成竖钩 根据方块字的字形需要控制长短 不要太短或太长 撇 从右上方往左下方运笔 不要写成点撇或横撇 末端要出 尖 折 写折笔时 折角宜方不宜圆 不要在转角处大肆顿笔 写成脱肩的两个钝角 要写成一个直角 点 由左上方向右下方运笔 有一个运笔过程 注意 点 也是有长度的 不能写成圆点 35 3 运笔速度及轻重的把握 1 写 点 重如石 形断而意连 如 江 热 2 写 横 要稍斜 一字有两 横 上 横 要仰势 下 横 写俯势 如 王 些 3 竖 画粗而壮 写直不要歪 如 善 干 4 撇 之发笔利 捺 之发笔扬 如 乏 5 折 的发笔缓 钩 之发笔冲 如 力 划一般在起笔 转折 提 钩时稍重 稍慢 在行笔过程中用力均匀 速度适当 在写撇 提 钩的收笔和写其他尖状笔画时 要稍轻 稍快 写 丶 一 丨 丶 捺 等笔画着笔应用力 其它稍轻些 但一个字中的个个笔画不能都用力 比如 写 人 大 天 等字的撇画应当轻 捺画应当重 相反 撇画写成重 捺画写成轻也可以 总之不能平均用力 4 笔画顺序 注意笔画疏密汉字的笔画顺序有如下几种 先横后竖 先撇后捺 从上到下 从左到右 先中间后两边 从外到内 先里头后封口笔画之间的疏密必须一致 间距相等 5 笔画呼应 要想把字写得生动活泼 就得注意线条的往来和笔势的呼应 三 字的笔画 36 汉字笔画书写的运笔规律 一般是 横 竖 撇的起笔较重 点 撩的起笔较轻 转折处要略顿笔 稍重 稍慢 提和钩 开始要略顿笔 稍重 尔后逐渐转为轻快 收笔出尖 撇 撩雌出尖 所有笔画都是一笔写成 不能重描 这些笔画在组成汉字时 有的形状会略有变化 因此 在书写时 要注意多观察 把笔画形状写准确 37 书写笔画时 是写 还是平拖平划 笔画表现出的效果是不同的 见下图 38 挺 就是要将笔画写得挺拔 刚劲 有力 体现笔画 挺 有两个主要因素 一是带有横或竖的笔画要乎 要直 笔画不能上下或左右颤抖 做到直如线 二是带有 弧 或 弯 的笔画不能出现折弯 应圆转自如 做到弯如弓 见下图 39 准 就是每写一个笔画之前要看准下笔的位置 一要看准字的笔画在格子的位置 二要看准笔画的形态 同一种笔画在不同字的结构当中或在同一个字的不同部位有长 短 横势 竖势 斜势等不同的表现形态 应看准 写准 三要看准笔画的粗细 是重下笔还是轻下笔 收笔是顿笔还是出尖 要看准 写准 做到位置准确 长短适宜 租细恰当 见下图 40 汉字的基本笔画 41 一 横横画要写平稳 因为横在一个字中起平衡作用 横不平 则字不稳 横有长 短之长横的写法 下笔稍重 行笔向右较轻 收笔略向右按一下 整个笔画呈左低右高 向下俯势的形态 由于人的视觉的错觉 横画不能写成水平 而应写成左低右高 收笔时稍按一下笔 使笔画变重些 这样 看起来才显得平稳 所以 人们常说的 横平竖直 不是指横水平书写 而是要求看卜去平稳的意思 如图 42 43 短横的写法是 轻下笔 由轻到重向右行笔大约写到长横的一半时停笔即收 笔画稍向右上仰 如图 44 二 竖竖画要写垂直 因为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 竖不垂直 则字不正 竖有垂露 悬针和短竖之分 垂露竖的写法 下笔稍重 行笔垂直向下较轻 收笔稍重 如图 45 悬针竖的写法同垂露 只是收笔时由重到轻 出锋收笔 笔画出尖 见下图 46 短竖 写法同垂露竖 只是笔画较短 短竖要写得短粗有力 见下图 47 三 撇撇画在一个字中很有装饰性 如能写得自然舒展 会增加字的美感 有时还与按画相对称起着平衡和稳定重心的作用 撇有斜撇 竖撇 短撇之分 斜撇的写法是 下笔稍重 由重到轻向左下行笔 收笔时出尖 如图 48 竖撇 下笔稍重 由重到轻向下行笔 行至撇的长度三分之二处 向左下撇出 收笔时出尖竖撇 下笔稍重 由重到轻向下行笔 行至撇的长度三分之二处 向左下撇出 收笔时出尖尖 如图 49 短撇 写法同斜撇 只是笔画较短 短撇在字头出现时 笔画形态较平 如 干 反 禾 后丢 等字 短撇在字的左上部位出现时 笔画形态较斜 如 生 禾 失 朱 等字 如图 50 四 捺捺画粗细分明 书写难度较大 捺有斜捺和平捺之分 斜捺 下笔较轻 轻落笔 向右下由轻到重行笔 行至捺脚处重按笔 然后向右水平方向由重到轻提笔拖出 收笔要出尖 如图 51 平捺 写法同斜捺 但下笔时先要写一小短横 然后再向有下 略平一些 方向行笔 如图 52 五 点点画在 个字中就如同人的眼睛一样重要 是一个字的精神体现 点画有右点 左点 竖点和长点之分 右点 轻下笔 由轻到重向右下行笔 稍按后即收笔 不能重描 一次成画 写点关键要有行笔过程 万不可笔尖一着纸就收笔 如图 53 左点 写法基本同有点 但行笔方向往下略向左偏一些 收笔时要顿笔 如图 54 竖点 实际上是有点的变形 当点在字头居中出现时 人们习惯将点的收笔处与下面笔画连接起来 因此 这种点形态比较直 如图 55 长点 是在右点的基础上变长 行笔应慢一些 如图 56 六 提提画写法是 下笔较重 由重到轻向右上行笔 收笔要出尖 提画在不同的字中角度和长短略有不同 书写时应该注意区别 如图 57 七 竖钩下笔写竖 到起钩处 稍停向左上钩出 出尖收笔 钩的尖角约为45度 出钩的部分要短一些 如图 58 八 弧弯钩下笔稍轻 由轻到重向右下弧弯行笔 到起钩处略顿笔向左上钩出 收笔要出尖 书写时下笔处和起钩处上下应在一条垂直线上 如图 59 九 戈钩下笔梢重 向右下弧直行笔 到起钩处向上钩出 收笔要出尖 写戈钩关键是要呆持一定的弧度 大直 太弯都会影响整个字的美感 如图 60 十 卧钩下笔稍轻 先向有下 笔画由轻到重 再圆转向右水平方向行笔 到起钩处向左上钩出 钩要出尖 但不宜过大 如图 61 十一 竖弯下笔写短竖 再圆转向右水平方向写短横 收笔稍重 如图 62 十二 竖弯钩在竖弯的基础上 收笔时向上方钩出 笔画比竖弯要长一些 如图 63 十三 竖提下笔写竖 到适当处略顿笔向石上写斜提 一笔写成 提的收笔处出尖 如图 64 十四 横钩下笔向右写横 行笔至起钩处顿笔向左下轻快钩出 注意钩不宜太大 要把力量送到笔尖 如同 65 十五 横折下笔从左到右写横 到折处稍顿笔再折笔向下写竖 注意横要平 竖要直 折要一笔写成 中间不可间断 折处不能写成 尖角 也不能顿笔过大 形成 两个角 如图 66 十六 横析钩下笔写短横 略顿笔后折向下 有时稍稍向左倾斜一点 到起钩处略顿笔后向左上方钩出 一笔写成 如图 67 十七 横撇下笔写短横 略顿笔后向左下写撇 注意横要稍向有上斜一点 撇要出尖 笔写成 如图 68 十八 撇折下笔写短撇 个出尖顿笔后折向右上写提 注意折处要顿笔 收笔要出尖 如图 69 十九 撇点下笔写撇 不出尖顿笔后折向有下写长点 收笔较重 注意上部撇和下部长点的角度要恰当 如图 70 二十 横折弯钩下笔写横 顿笔折向下写竖 尔后圆转向右写横 到起钩处略顿笔向上钩出 注意弯处要圆转 下面的横要平 钩要小 要出尖 如图 71 二十一 竖折下笔写竖 有长 短之分 顿笔后向右写横 收笔较重 注意竖要直 横要平 一笔写成 如图 72 二十二 竖折折钩下笔写短竖 顿笔折向右写横 再顿笔折向左下写竖钩 注意竖钩既不能太直 也不能太斜 钩要小 要出尖 如图 73 二十三 横折提下笔写短横 顿笔折向下写竖 再顿笔向右上写斜提 注意提要短一些斜一些 要出尖 如图 74 二十四 横折折撇下笔写短横 略顿笔折向左下写短撇 不出尖 不要太长 再折向右写 小短横 最后折向下撇出 要出尖 如图 75 二十五 横撇弯钩下笔写短横 转折处略顿笔后写短撇 接着笔尖不离纸写小弯钩 钩的方向往左上 如图 76 二十六 横折折折钩下笔写短横 右边稍高些 略顿笔折向左下写短撇 不出尖 不要太长 再折向右写短横 再折向左下写弯钓 注意最后的弯钩要稍有弧度如图 77 二十七 横折弯下笔写短横 略顿笔折向下写短竖 再圆转向右写短横 收笔较重 如图 78 二十八 竖折撇下笔写斜竖 略顿笔折向有写短横 再顿笔向左下撇出 要出尖 如图 79 四 字的偏旁部首 左边的偏旁要靠上点写 如顷 嚼 右边的偏旁要靠下点写 如部 即 上边的部首要写比较宽的要能遮住下边部分 如宝 空 冤 下边的部首较宽时要能托起上边部分 如盖 思 包围结构的字内部要紧凑些 外部要宽松些 如这 阔 匠 医 80 五 字的结构 汉字结构大体上分两类 一类是独体字 一类是合体字 独体字笔画少 笔画粗一些 字体舒展些 不能写得太大 作到以小见大 如口 止 横画稍长 竖画稍短 而竖画必须居中而下 合体字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上下结构 左右结构 品字形结构 上中下结构 左中右结构 内外结构 半包结构 全包结构等 81 在书写之前 应看清间架结构再动笔书写 具体方法是 1 从整体入手 确定基本形状 2 从整体结构入手 确定每一部分大小变化 如 左右结构的字 就有左右大小基本相同的平分结构 林 朋 转 好 妈 二字是个左右结构 左边稍小 右边稍大些 左小右大的让右结构 明 冷 球 绩 左大右小 阳 细 左高右低 却 包围结构注意外松内紧 如国 同 延 司 品字型的字只有几个 三部分相同 上面的写在居中 左下角的写小点 右下角的写大点 如晶 磊 五 字的结构 82 举一些例子 三 横分长短讲比例 间隔均匀才协调 米 点撇左低右略高 横短竖长捺伸展 不 长横上斜竖居中 撇与长点尾齐平 自 长框空间分割匀 框内短横不粘右 门 侧点宜短靠左上 横折钩要挺而长 中 上宽下窄口较扁 竖画居中要舒展 四 上宽下窄呈扁形 框内笔画分均匀 长 撇短横斜捺伸展 竖提长挺要靠左 牙 上紧下松体态长 竖钩伸展略靠右 尺 撇曲捺挺脚齐平 上窄下宽有精神 手 横画紧密空白匀 竖钩伸展略弯曲 水 竖钩居中捺伸展 撇有高低和离粘 己 横斜折短形态扁 竖短横长钩伸展 电 上宽下窄框收紧 竖弯钩横长往右伸 也 左低右高上收紧 竖弯钩右伸空白匀 鱼 头小身扁尾巴长 间距匀称上下正 马 头颈瘦长背宽扁 折笔左斜末横长 皮 撇分长短和曲直 内紧外松有意思 今 撇低捺高要舒展 上下对正字形宽 心 仰卧起坐弯身子 三点向心有高低 五 字的结构 83 六 怎样把握字的重心 字的重心就是整个字的分量的中心点 1 独体字的重心整个字形呈中心对称式的 则中心对称点就是字的重心 如 十 田 回 等字 整个字形是呈左右对称式的 则字的重心在左右对称轴上 如 天 大 义 等字 如果字中有中竖 则重心就在中竖上 如 中 木 来 等字 如果字中有一竖画但不居中 则竖靠左 重心居右 如 下 卫 韦 等字 竖靠右 重心居左 如 才 可 寸 等字 如果字中有左右竖相对 则重心在左右竖中央位置 如 门 非 用 等字 如果字的上下左右既不互相对称 又处势歪斜 那就通过变换笔势 斜中求正 把握重心 如 夕 字本身向左下斜 最后一点的写法很重要 一定要压在字的中垂线上 又如 戈 字本身向右下倾 横画就需变换笔势向右上斜 使之平稳 再如 要写好 勿 字 横折钩折笔后 必须向左下包 直到它的中垂线位置再出钩 才能撑住整个字 84 2 上下堆积字的重心 上下堆积的字分为上下结构和上中下结构两种 上下结构的字 上下两部分各自的重心要垂直对正 以保证整个字不歪斜 如 音 香 盖 等字 上下中结构的字 上中下三部分各自的重心要保持在同一竖直线上 如 素 冀 棠 等字 3 左右平排的字 左右平排的字分为左右结构和左中右结构两种 左右结构的字 左右两个部分要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 使字平衡 如 林 群 额 等字 左中右结构的字 左中右三个部分的重心要布置在同一水平线上 如 翔 糊 辨 等字 六 怎样把握字的重心 85 七 字形大小 笔画多的写细稍收缩 笔画少的写粗稍扩散 要写得大小匀称 不要象棋子不分大小一律排列 86 八 分行布局 看看下面的书写有什么问题 87 钢笔字横写居多 要边写边向左方看齐 竖写时边写边向上部看齐 字的大小 一般在5 8mm的宽高度 字间的距离应占一个字的一半 行间距离应占一个字的宽度 八 分行布局 88 衡量书法水平应从三方面来评价 第一要看字的 笔力 第二要看字形和间架结构规律的掌握 第三要看全篇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