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S使用经验交流.docx_第1页
GMS使用经验交流.docx_第2页
GMS使用经验交流.docx_第3页
GMS使用经验交流.docx_第4页
GMS使用经验交流.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岩性好像不能超过5个。(据同学说的,还没实践)2.改等值线间隔:在Display Option里,的Contours选项按钮,在右侧的Contour Interval里选择Specified Interval,在正面设置等值线间隔数值。3.显示属性:Ctrl+D.4.钻孔数据导入文件样例如:horizon文件夹下的holes.txt文件。5.钻孔之间的连线可以通过顶点的TIN数据来拟合,即在做地层的顶底板时可以直接用相应的地层高程TIN数据生成地层厚度的变化情况。在编辑切面连线时先打断直线,然后选择导入的高程数据后再生成切面即可。6.缩放工具,按shift后为缩小,否则为放大。基于TIN的表层模型通过XYZ坐标数据,生成不规则三角网格。高程或其它基于TIN的数据可以通过等值线显示出。TIN用来建立裸体模型和3D有限元格网。1.导入顶点数据a.切换到TIN模型b.打开文件tutfilestinsverts.gpr2.网格化点击Build Tin下的Triangulate3.建立等值线点击Display Option,打开Contours和Tin Boundary选项,关闭Triangle edges和Vertices,即可看到等值线。也可以用光源来显示顶面:在显示属性里关掉Contours和Tin Boundary,打开Triangle faces。切换到Oblique View,点击Display下的Lighting Options,把Ambient Light改到0.7后,即可看到效果。4.编辑Tin点击显示选项按钮,打开Vertices和Contours,在Contours右边点击Option,设置间隔为20,点击OK,OK返回。a.拖动顶点在工具栏点击Select Vertices图标切换到Plan View视图(x,y视图,更改X,Y坐标)点击一个顶点可拖动更改位置。不能拖也边界。在Oblique View视图可以拖动顶点以更改其Z坐标轴的位置。也可以点击一个顶点后,直接在上面的坐标显示框里更改坐标具体数值,按回车或tab键确认。b.锁定顶点选择好顶点后,点击Modify TIN下的Lock/Unlock Vertices命令即可。c.添加顶点切换到Plan View视图,在工具栏里选择Create Vertex工具然后在图形里直接在要添加的位置点击即可。d.删除选择顶点后在菜单栏里点删除即可。默认情况下删除顶点后与此顶点相关的网格也会被删除,但可以设置选项开关使删除一个顶点后自动重新建立网格。点击Modify TIN下的Vertex Options,打开Retriangulate after deleting选项即可。5.平滑TIN当顶点较少时,生成的等值线可能折线很显明,可以通过加密网格的办法使生成的等值线光滑。a.复制顶点点击Build TIn下的Tin-2D Scatter Points,点击OK,在询问是否删除已存在的TIN时选择“否”。b.细分TIN点击Modify TIN下的Uniformly Subdivide TIN,在弹出的窗口,增加Factor数会加密当前网格。c.插值高程加密网格后等值线并没有变化,通过以下步骤使等值线平滑:切换到2D Scatter Point模型,选择Interpolation|Interpolate-Active TIN。在弹出的对话窗口里可以选择插值方法。点击OK后即可看到插值后的平滑等值线。使用t-prog1.读取钻孔数据直接导入数据即可(位于Tutfilest-progsLH 3D.gpr)2.建立3D Grid切换到Map模块点击Feature Objects | Grid Frame,选择New Frame建立框架。以确定位置范围及方向。此时会看到一个网格框架,其大小和方向可以通过两种方式编辑:1)编辑网格对话框里的数值,2)用鼠标拖动更改。其中右下角的圆圈用于更改方向。在工具栏点击后,点击新建的框架,可看到框架的编辑节点,此时即可用鼠标拖动节点修改,也可双击框架弹出框架的对话框,在里面输入精确的数值。修改完后,点击Feature Objects | Map -3D Grid命令,分别对X,Y,Z的Number cells输入70,50和20,点击OK。显示生成的3D Grid。3.初始化T-progs模拟下一步为初始化T-PROGS模型,并对方位角,背景岩性以及模拟的岩性进行赋值。切换到Borehole模块,点击T-progs | New Simulation命令。弹出对话框对岩性进行设置。方位角是基于X方向的。如果经XY平面上是各向异性,方位角要按各向异性来设置;如果不是各向异性,方位角应于网格的X轴(行或者J方向)相同。默认情况下,方位角与网格的X轴一致。这个值为我们输入到网格框架的相反数(前面输入的是40,此时显示的为40),这是因为从X轴来讲网格的方位角是逆时针方向的,但从Y轴讲是顺时针方向。在对话框里,第一列显示分析时用到哪些岩性。默认情况下,与钻孔相关的所有岩性都被选中。第二列为岩性的背景值,默认情况下以占有最大比例的岩性作为背景值。点击Next。进入垂直Markov Chains对话框。第一剖分为垂直转移趋势,基于钻孔数据。走向和倾向可以从垂直数据里得出。点击左上侧的Compute按钮,利用GAMEAS工具计算转移概率。弹出计算过程对话框并进行计算,计算完成后,点击Close关闭。返回后,下边各项数据都用计算后的结果进行了修改。在右下角显示的数值为转移概率值。右键点击右上角的图表可以弹出图形菜单。点击Edit Transition rates选项,可以直接编辑转移概率和平均比例(在正面的两个表单里)。点击Edit embedded transition probabilities选项,GMS分析钻孔数据并计算嵌入的转移可能性,并在右侧表单里显示结果。一般情况下选择Fit curves to a discrete lag选项,程序自动计算最合适的。在Lag #里输入17并按Tab键,这个数值能很好的适应测量的转移数据和Markov Chains。点击Next后,进入走向和倾向上的转移概率设置窗口。可以使用默认值直接点击Next。4.运行TSIM点击T-Progs | Run TSIm命令,把模拟名称改为sim3d,在Number of realization里输入5.保留其它默认值,点击Ok后进行计算,此时会弹出一个计算过程窗口,计算完成后点击close关闭。此时会激活MCMOD和TSIM工具进行计算,从MCMOD和TSIM计算的结果会显示在过程窗口的底部。点击CLOSE关闭。5.查看结果从T-PROGS计算的结果可以看到。切换到3D Grid模块。在右边的数据树里可以看到计算的系列。点开Material Sets文件夹,点开sim3d文件夹即可看到。6.第二阶段,单层网格a.建立单层网格切换到map模块,点击Feature Objects | Map -3D Grid,点击OK。分别对X,Y,Z的Number cells输入70,50和1,点击OK。网格层高程可以利用2D Scatter Point模块的to MODFLOW Layers命令从散点生成。b.运行TSIM利用同样的转移概率数值,因此直接运行TSIM。切换到Borehole模块,点击T-PROGS | Run TSIM命令。取名为sim2d,为Number of realizations输入5.其它默认,此时会提示只有一层,每个钻孔在计算中都只认为是一个单样。当GAMESA计算结果时,关闭。7.第三阶段,生成多层HUF数据系列a.关掉单元表面,在属性里设置(在3D Grid模块下)b.建立网格切换到Map模块,点击Feature Objects | Map - 3D Grid。点击OK。在Number of cells里分别输入70,50,4。OK。c.初始Modflow切换到3D Grid,点击Modflow | New Simulation。点击Packages,在Flow Package剖分,选择HUF包,点击OK,OK。d.插值地层高程通过导入一系列散点来进行插值。导入数据:Open,选择topo.txt,打开Heading row。在GMS data type里确认选择2D Scatter Points。在Type行里,确保高程列(第四列)上为Data Set类型。插值高程:切换到2D Scatter Point模块,点击Interpolation | to MODFLOW Layers命令。在MODFLOW Layer Arrays列表,选择Top Elevations Layer 1顶,然后点击Map按钮。查看结果:在数据树里取消topo,切换到Borehole模块,在数据树里隐藏所有钻孔,切换到3D Grid模块,在网格中央附近选择一个单元,点击View I Axis按钮或View J Axis按钮查看(顶层)。插值地层数据通过散点数据的高程来插值地层。利用MODFLOW的Model Checker来完成检查与修复。总共分四种情况。1.完整的地层完整的地层时,不用检查,直接插值即可。点击Open,打开tutfileslayerdatapoints.gpr。点击3D Grid模块,点击Select Cell工具,选择网格中居中位置的单元,点击View I Axis按钮切换到Front View。在进行插值前,需要先初始化Modflow。点击MODFLOW | New Simulation命令。点击OK。切换到2D Scatter Point模块,在右侧的数据树里确保case1为活动数据。点击Interpolation | to MODFLOW Layers命令。点击OK后,可以看到插值的结果。2.具有尖灭时按上述方法,切换到2D Scatter Point模块,确保Case 2为活动数据,点击Interpolation | to MODFLOW Layers命令,点击OK。修正错误数据:切换到3D Grid模块,点击MODFLOW | Check Simulation命令,点击Run Check命令,可以看到有警告显示。点击Fix Layer Errors命令进行修正。在Fix Layer Errors对话框里,有几种不同的方式来进行修正。此时在layer2里列出了许多错误。左侧显示的是修正选项。此时选择Average选项,此选项的意思是,计算第个单元格的顶和底高程的平均值,并把高于平均的高程移到平均值以上附近,低于平均的高程移到平均值以下附近。在右侧选中Layer 2,选中Average选项,点击Fix Selected Layer按钮,点击OK,Done退出。可以看到修正的结果。3.具有露头时按前面同样的方法进行插值后,运行Check Simulation后,在Fix Layer Errors对话框里选择Preserve top选项进行修正。操作步骤同前。4.基岩切割时按前述方法,激活case4。在Check Simulation的对话框里选择Truncate to Bedrock选项进行地层修正。综合的地下水建模软件GMS功能介绍 基于GIS模型概念化2008年08月04日 星期一 16:59美国政府部门、私企和国际上超过90个国家的用户都在使用GMS软件,GMS已经被证明是最有效的建模系统。GMS为地下水模拟的每一阶段提供灵活的模拟工具,包括地点描述、模型开发、校准、后处理和模型显示。GMS支持二维和三维的有限元和有限差模型,包括MODFLOW 2000, MODPATH, MT3DMS/RT3D, SEAM3D, ART3D, UTCHEM, FEMWATER, PEST, UCODE, MODAEM和SEEP2D. 无论你需要什么模型,GMS都会提供相应工具!地下水流和传输GMS的多种模型选择是别的软件无法比拟的。除了被限制在主要模型(例如ModFlow)和需要配备“附加”代码外,GMS提供广泛的二维和三维模型界面。下面是一些模型的简单描述:二维水流1. 应用集成在GMS中的MODAEM解析元模型执行快速、简易的模拟;2. SEEP2D模型支持二维有限元渗流适用于大坝、防洪堤、河道等;三维水流1. ModFlow 2000提供饱和区的三维有限差模型2. FEMWATER提供饱和和非饱和区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溶质传输1. ART3D提供简单的解析传输模型2. MT3D,ODPATH, 或FEMWATER提供简单的三维传输模型3. RT3D或SEAM3D提供三维反作用传输模型4. UTCHEM提供多时相反作用传输模型非饱和区域流及传输1. FEMWATER或UTCHEM提供完全三维的非饱和/饱和流和传输模型基于GIS模型概念化GMS表达新的和改善的工具创建复杂的三维复杂模型,能够将三维对象直接翻译为有限差格网模型或有限元格网模型。水平的方法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