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尿的诊断及鉴别诊断ppt课件_第1页
蛋白尿的诊断及鉴别诊断ppt课件_第2页
蛋白尿的诊断及鉴别诊断ppt课件_第3页
蛋白尿的诊断及鉴别诊断ppt课件_第4页
蛋白尿的诊断及鉴别诊断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蛋白尿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 内容提要 蛋白尿的概念及意义蛋白尿的分类蛋白尿产生的机制蛋白尿的诊断思路及鉴别诊断尿蛋白的检查方法蛋白尿检测及结果分析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3 内容提要 蛋白尿的概念及意义蛋白尿的分类蛋白尿产生的机制蛋白尿的诊断思路及鉴别诊断尿蛋白的检查方法蛋白尿检测及结果分析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4 蛋白尿的概念 正常尿中只有很微量的蛋白质 健康成人尿蛋白排泄量 150mg 24h 尿蛋白成分包括白蛋白 糖蛋白 微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 酶类等 常规的检查方法一般检查不出来 即阴性 临床上通常将尿蛋白质定性检查为阳性或定量检查大于150mg 24h时称为蛋白尿 5 微量白蛋白尿与大量白蛋白尿 正常尿白蛋白 30mg 24h微量白蛋白尿30 300mg g 尿肌酐 20 200 g min30 300mg 24h大量白蛋白尿超过上述三种微量白蛋白尿诊断标准的上限 6 DeZeeuw etal KidneyInt 2004 92 s2 6 PrimaryCompositeEndpoint 0 10 15 5 Hazardratio 0 5 2 0 2 95 4 4 5 25 BaselineAlbuminuria g d BaselineAlbuminuria g d 0 0 5 2 0 2 95 4 4 5 25 ESRD Hazardratio 尿蛋白不仅是肾脏病的临床表现 也是肾脏病进展的危险因素 7 蛋白尿与终末期肾病的危险性 14 7 7 1 1 4 0 4 0 2 ESRD 尿蛋白 日本大阪106177名20 89岁的人群追踪观察17年 随着尿蛋白的增加 终末期肾病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Isekietal KidneyInt 2003 尿白蛋白 总蛋白比值在鉴别肾小球和非肾小球病 血尿 中的价值 OhisaH etal AmJKidneyDis 2008 52 235 241 9 MAU是2型DM死亡率的预测指标 MattockMBetal Diabetes1992 41 736 RitchieCMetal DiabetesMed1995 12 3 261 死亡率 死亡率 28 4 47 21 P 0 01 P 0 05 10 内容提要 蛋白尿的概念及意义蛋白尿的分类蛋白尿产生的机制蛋白尿的诊断思路及鉴别诊断尿蛋白的检查方法蛋白尿检测及结果分析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蛋白尿的分类 病理生理意义 功能性蛋白尿 应激性蛋白尿运动性蛋白尿体位性蛋白尿 病理性蛋白尿 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分泌性蛋白尿组织性蛋白尿特殊类型的蛋白尿 一过性蛋白尿 持续性蛋白尿 蛋白尿的分类 来源 功能性蛋白尿 生理性 肾前性蛋白尿 溢出性 肾性蛋白尿 病理性 肾小球性蛋白尿选择性蛋白尿非选择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混合性蛋白尿肾后性蛋白尿 组织性 13 直立性蛋白尿患者晨起排空膀胱留尿送检 然后直立位30min后再留尿送检 直立时后枕及足部靠墙 腰部垫一个小枕头使其腰部挺直 若直立前尿蛋白阴性 直立后阳性则称为直立试验阳性 可能与体位改变后肾小球内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关 如胡桃夹现象 非肾性蛋白尿的常见原因 生理性病因 心理上和身体上的应激 高温 发热 寒冷 运动 腰椎前凸 体位改变 左肾静脉压迫肾前性病因游离免疫球蛋白轻链的排泄 血管内溶血 横纹肌溶解 溶菌酶相关的单核细胞性白血病肾后性病因尿路感染 肿瘤 结核 结石 外伤 阴道分泌物 人为假性蛋白尿 15 内容提要 蛋白尿的概念及意义蛋白尿的分类蛋白尿产生的机制蛋白尿的诊断思路及鉴别诊断尿蛋白的检查方法蛋白尿检测及结果分析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16 蛋白尿的发生机制 一 肾小球滤过膜结构和功能异常 二 肾小管结构和功能异常 三 蛋白质大量溢出 四 肾和尿路排泌增加 五 组织大量破坏 肾小球的滤过屏障 18 肾小球滤过膜 一般情况下 肾小球滤过膜只能通过分子量40KD以下的物质 肾小球滤过膜分为三层 有孔的内皮细胞网状结构的肾小球基底膜脏层上皮细胞即足细胞 19 一 肾小球滤过膜结构和功能异常 1机械屏障受损1 1内皮细胞结构异常1 2基底膜结构异常1 3足细胞裂隙膜结构异常2电荷屏障受损3血流动力学异常4肾小球系膜损伤 20 1 1内皮细胞结构异常 有孔的内皮细胞构成肾小球滤过屏障的第一道防线 内皮细胞结构蛋白 肌动蛋白 肌球蛋白 在生长因子的作用下可影响窗孔状结构的孔径 从而改变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 引起蛋白尿 SatchellSC etal JNephml 2003 16 16 21 1 2基底膜结构异常 肾小球基底膜 GBM 的结构异常是引起蛋白尿的常见原因 其主要成分包括 型胶原 层粘蛋白 蛋白聚糖 22 1 2 1 型胶原 型胶原是GBM主要结构蛋白 有6种不同基因编码的异构链 即a1 a6 其中a1 a5链是维持GBM通透功能的主要成分 Alport综合征 COL4A5基因异常 GBM则出现不规则肥厚 多层化和网状结构 临床上发生以进行性血尿 蛋白尿 肾功能不全为特征的遗传性肾脏病 潘晓霞 等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01 10 201 23 层粘蛋白 laminin 是仅次于胶原的GBM结构成分 由a 3个亚单位组成 其中含有 2的laminin11是维持GBM功能不可缺少的糖蛋白 动物实验证明 敲除 2laminin基因的小鼠不能形成GBM所必需的结构成分 在出生后7天出现大量蛋白尿 蛋白聚糖也是GBM机械屏障的成分 与胶原和层粘蛋白相结合维持细胞外基质的动态平衡 1 2 2层粘蛋白与蛋白聚糖 EricksonAC etal JHistochemCytochem 2000 48 1291MinerJH etal Development 2006 133 967 24 1 3足细胞裂隙膜结构异常 1974年 美国医学家用鞣酸固定法发现足细胞裂隙膜 slitdiaphragm SD 的阶梯状结构 目前人们对肾性蛋白尿的认识从GBM扩展到SD分子结构 足细胞足突 内皮细胞 基底膜 SD SD 25 与蛋白尿相关的足细胞结构分子 与蛋白尿相关的足细胞结构分子分为4类 MunddP etal JAmSocNephrol 2002 13 300 以Nephrin为代表的SD膜蛋白以a actinin 4为代表的足细胞骨架蛋白以a3 1integrin为代表的基底膜 足细胞连接膜蛋白以Podocalyxin为代表的足细胞顶端膜蛋白 26 1 3 1nephrin异常与蛋白尿 芬兰型先天性肾病综合征 是由编码nephrin的NPHS1基因的两种突变所致 包括外显子2上两个碱基的缺失突变 Fin major 和外显子26的无义突变 Fin minor 引起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高 产生大量蛋白尿 PatrakkaJ etal KidneyInt 2000 58 972 nephrin是1998年确定的第一个裂孔膜蛋白分子 具有肾脏特异性 是一种跨膜的黏附蛋白 27 nephrin表达下降引起蛋白尿的原因 GeskeP etal JAmSocNephml 2003 14 918 Nephrin分子在裂孔区两个邻近足突间彼此相对延伸 和足细胞内与紧密连接及细胞骨架相关的蛋白质如Z0 1 肌动蛋白 辅肌动蛋白等相互作用 维持足细胞正常的形态及功能 当nephrin表达下降时 影响了它们之间的作用 导致细胞骨架的重排和足突的消失 滤过屏障被破坏 引起大量蛋白尿 28 a actinin 4与肌动蛋白微丝交联 同时和大量细胞骨架 细胞表面及信号传导分子相互作用 具有调节机械动力的作用 它的结构变异 可增强其与肌动蛋白的结合 引起足细胞骨架改变 影响足突的完整性和滤过屏障的作用 检测17位糖尿病肾病患者肾活检组织发现 a actinin 4mRNA阳性细胞的百分数和a actinin 4蛋白阳性细胞的百分数与蛋白尿严重程度成反比 1 3 2a actinin 4异常与蛋白尿 KaplamJM etal NatureGenet 2000 24 251KimuraM etal InternMed 2008 47 1099 29 1 3 3a3 1 integrin异常与蛋白尿 朱吉莉 等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06 27 54 a3 1 integrin是足细胞表达的主要整合素 它的细胞外段与GBM的细胞外基质蛋白相互作用 而细胞内段通过肌动蛋白相关的蛋白复合物与骨架肌动蛋白相互作用 这些蛋白 蛋白的相互作用对维持上皮细胞的足突结构及与GBM的黏附是很重要的 30 a3 integrin缺陷小鼠的研究 电镜观察可见 野生型小鼠足细胞具有足突 A 基底膜完整 C a3 integrin缺陷小鼠足突消失 B 基底膜呈双层 可见疏松的基底膜碎片 D KreidbergJA etal Development 1996 122 3537 31 朱吉莉 等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06 27 540HaraM etal JAmSocNephrol 2005 16 408 1 3 4podocalyxin异常与蛋白尿 podocalyxin与其他蛋白在足细胞表面形成阴离子外衣 并通过电荷的相斥而维持足突相互分开 控制足细胞裂孔的开放 维持肾小球囊腔的空间结构和功能 紫癜性肾炎伴蛋白尿患者尿沉渣免疫荧光检查可见许多podocalyxin阳性团粒结构 主要存在于管型中 并可见少量足细胞 32 在pH7 42条件下 白蛋白呈阴电荷状态 因此很难进入尿中 肾小球毛细血管壁负电荷减少时 尿白蛋白排出量明显增加 产生选择性蛋白尿 2电荷屏障异常 肾小球滤过膜负电荷位点Ca 毛细血管腔Bs 肾小囊腔Ep 上皮细胞 33 3血流动力学异常 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与肾小球囊内压和肾血流量有密切关系 入球小动脉血浆流量下降和膜两侧静水压代偿性增高 是肾小球损害时普遍的血流动力学调节机制 此时单个肾小球滤过分数增高 出球端蛋白浓度升高 使血浆蛋白经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的弥散增加 可增加蛋白漏出 各种应激 剧烈运动 压力 发热 受寒 立位等因素可影响肾脏血流动力学 导致蛋白尿的发生 34 血流动力学异常 运动性蛋白尿 KrestzschmarM IntJSportsMed 1991 12 218MarxJI Science 1987 235 529商品 等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1993 12 215 剧烈运动使血液重新分布 肾血流急骤下降 造成 运动性肾缺血 运动后肾血供恢复 形成 运动性缺血再灌注 缺血再灌注形成的高氧状态 会引发氧自由基增加 氧自由基作用于内皮细胞 使其通透性增加 还可降解基底膜的胶原成分 对肾小球滤过膜有损伤作用 肾缺血造成能量代谢障碍 导致肾小管需要主动耗能的重吸收减少 尿蛋白排泄增加 氧自由基引发的脂质过氧化作用使线粒体功能受损更加速了这一过程 35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 36 4肾小球系膜损伤 系膜细胞含有大量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 许多血管活性物质可使其收缩或舒张 而它本身也可分泌血管活性物质 这种收缩及舒张功能可改变肾小球毛细血管的滤过面积及压力通透性 从而在局部调节肾小球血流动力学 当系膜细胞损伤时 肾小球滤过膜结构被破坏 通透性增高 使蛋白质漏出 系膜细胞 内皮细胞 基底膜 上皮细胞 37 二 肾小管结构和功能异常 近曲小管在生理状态下几乎100 重吸收经肾小球漏出的血浆蛋白 影响重吸收的因素包括 小管内溶质的浓度 肾小管细胞的功能状态 血液供应等 肾小管损害时 经肾小球滤过的小分子量蛋白不能被近曲小管充分重吸收 而产生蛋白尿 以小分子蛋白质为主 38 系统性疾病 遗传性疾病胱氨酸贮积症遗传性果糖不耐症半乳糖血症草酸盐血症Wilson s病 获得性疾病巴尔干肾病结节病 先天异常性疾病 Bartter s综合征Fanconi综合征肾小管性酸中毒多囊肾 急性肾损伤 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小管坏死移植肾排斥反应 感染 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 药物 毒物 氨基糖甙类环孢菌素止痛药镉 铅 砷 汞 乙二醇 肾小管性蛋白尿的病因 WallerKV etal ClinChem 1989 35 755 39 三 蛋白质大量溢出 溢出性蛋白尿 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均正常 但由于血浆中含有大量异常蛋白质 致使肾小球滤过液中的蛋白质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而产生的蛋白尿 多为小分子蛋白尿 急性溶血性贫血 血红蛋白尿骨骼肌或心肌损伤 肌红蛋白尿浆细胞病 多发性骨髓瘤 巨球蛋白血症 2 mG单核细胞性白血病合并高溶菌酶血症 溶菌酶尿 40 四 肾和尿路排泌增加 正常情况下 髓袢升支厚壁段及远曲小管起始部分分泌Tamm Horsfall T H 糖蛋白 是管型的主要基质 在肾小管 间质性炎症及肿瘤时 T H蛋白会大量进入尿中 形成蛋白尿 另一种常见的分泌性蛋白质是IgA 在一些小管间质性疾病时分泌增加 分泌性蛋白尿 尿中所含蛋白质是由肾脏组织本身和尿路排泌增加引起的 41 五 组织大量破坏 组织性蛋白尿 指肾脏或其他组织结构破坏后 胞质中各种酶和蛋白质成分从尿中丢失引起的蛋白尿 正常尿中只含有很少量的可溶性组织分解代谢产物 属于小分子量蛋白 在患病时可增多 肝坏死时尿中可含肝特异性抗原X线照射可引起尿中糖蛋白增多 42 内容提要 蛋白尿的概念及意义蛋白尿的分类蛋白尿产生的机制蛋白尿的诊断思路及鉴别诊断尿蛋白的检查方法蛋白尿检测及结果分析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43 蛋白尿的诊断思路 判断是否真有蛋白尿鉴别功能性蛋白尿和病理性蛋白尿分析蛋白尿产生的原因 44 蛋白尿的诊断程序 定性检查 尿常规半定量检查 尿蛋白 肌酐比值定量检查 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蛋白分子量 尿蛋白电泳尿蛋白分析 尿白蛋白 尿白蛋白 转铁蛋白 2微球蛋白 1微球蛋白 NAG 视黄醇结合蛋白 溶菌酶 T H蛋白 巨球蛋白 IgG 轻链 轻链等 蛋白比率对尿蛋白来源的评价 46 少量选择性蛋白尿 总蛋白 30 300mg 24h或者 25 200mg g肌酐尿白蛋白升高 临床意义 早期糖尿病肾病早期高血压肾病 不同类型蛋白尿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1 47 不同类型蛋白尿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2 大量选择性蛋白尿 总蛋白 300 3000mg 24h尿白蛋白 转铁蛋白升高IgG 白蛋白 0 03 1 微球蛋白 白蛋白 0 1 临床意义 微小病变早期和轻度硬化性肾炎轻度的IgA肾病合并微小病变肾病综合征 48 不同类型蛋白尿的特点临床意义 3 中少量非选择性蛋白尿 总蛋白 300 3000mg 24h白蛋白 转铁蛋白 IgG升高IgG 白蛋白 0 03 1 微球蛋白 白蛋白 0 1 临床意义 急性肾炎急进性肾炎狼疮性肾炎活动期应激 高热 低温 直立性蛋白尿 49 不同类型蛋白尿的特点临床意义 4 大量非选择性蛋白尿 总蛋白 3000mg 24h 血Alb0 03 1 微球蛋白 白蛋白 0 1 临床意义 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先天性肾病综合征肺出血肾炎综合征进展性肾小球硬化 50 不同类型蛋白尿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5 混合性蛋白尿 总蛋白 3000mg 24h 可多可少 白蛋白 转铁蛋白 IgG升高IgG 白蛋白 0 03 1 微球蛋白 白蛋白 0 1 临床意义 糖尿病肾病后期肾硬化症狼疮性肾炎活动期肾淀粉样变应激 高热 低温 直立性蛋白尿 51 不同类型蛋白尿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6 肾小管性蛋白尿 总蛋白 150 1500mg 24h 1 微球蛋白升高 1 微球蛋白 白蛋白 0 1NAG升高 临床意义 间质性肾炎肾小管中毒性损伤止痛剂肾病肾小管性酸中毒急性肾衰恢复期 52 不同类型蛋白尿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7 本周氏 BenceJones 蛋白尿 总蛋白 200 20000mg 24h 白蛋白 IgG 1 微球蛋白 总蛋白5 2 2 微球蛋白明显升高 临床意义 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53 常见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临床特征 根据尿蛋白的量 伴发表现 临床特征推测原发疾病 54 常见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临床特征 55 蛋白尿合并血尿 肾炎综合征 系膜 管内 管外 膜增殖 56 大量蛋白尿 肾病综合征 MCD FSGS MN DN 57 内容提要 蛋白尿的概念及意义蛋白尿的分类蛋白尿产生的机制蛋白尿的诊断思路及鉴别诊断尿蛋白的检查方法蛋白尿检测及结果分析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58 尿蛋白的检查方法 尿蛋白定性检查干化学试纸法 加热醋酸法 磺柳酸法等 尿蛋白定量检查双缩脲比色法 丽春红S法 考马斯亮蓝法等 微量白蛋白的检查放射免疫分析法 免疫浊度法 折射法 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等 特殊蛋白检查琼脂糖凝胶电泳 聚丙酰胺凝胶电泳 免疫电泳 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尿蛋白质组学 尿多肽组学等 59 干化学试纸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