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 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旧知回顾 1 什么是整体 什么是部分 2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如何 3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对我们提出什么样的要求 4 什么是系统 要素 系统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5 系统要素的关系对我们提出什么样的要求 1 通过实例 理解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发展具有普遍性 2 培养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能力 理解发展的实质 3 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树立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学习目标 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 普遍联系 永恒发展 物质世界的相互联系包含着相互作用 正是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没有联系就没有发展 联系构成变化发展 联系和发展的关系 士别三日 即当刮目相看 说明了人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整个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清代赵翼有诗云 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如何理解上述的成语与诗句 世界 自然界 人类社会 人的认识 哲学上把世界分为几大领域 都是发展的 一 发展的普遍性 古生代 中生代 新生代 思考 这些变化过程说明了什么 前进的 上升的 结论 自然界是发展的 低级 高级 无生命物质 有生命物质 人 社会主义社会 人类社会是由 图示说明了什么 雷为天怒 雷电属自然现象 电位差增大到一定程度时 产生的放电现象 思考 这些变化过程又说明了什么 雷公 扣击 连鼓 产生雷声 电母 持镜 形成电光 对唯物主义的认识过程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人类认识是一个由不知到知 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 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 3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你能举出一些人类认识发展的例子吗 发展具有普遍性 1 自然界是发展的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 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过程中 2 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表明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3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每个人的知识积累都会经历一个由不知到知 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 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原理内容 世界的发展是永恒的 无论是自然界 还是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 都是发展的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 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2 方法论要求 要求我们坚持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坚持与时俱进 培养创新精神 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列举名言名句 长江后浪推前浪 一代新人换旧人 江山代有人才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 往来成古今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 士别三日 即更刮目相待 道之大原出于天 天不变 道亦不变 A 爬行类动物变成始祖鸟 B 始祖鸟变成现代鸟类 C 候鸟迁徙 D 环境破坏 鸟类减少 E 气温由10度上升为15度 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代替计划经济体制 运动 变化一定是发展吗 合作探究 发展 ABF运动变化 ABCDEF 判断下列哪些是发展 哪些是运动变化 都表明事物不是绝对静止 不是凝固不变和僵化的 联系 区别 变化侧重于运动中所发生的状态以至性质的改变 这种变化既有上升的向前的 进步的 也有下降的 向后的退步的 发展是上升的 向前的 进步的变化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是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都没有表达事物运动变化的总体性质和趋势 揭示运动变化的趋向性 运动 变化 发展的关系 注意 1 发展是一种运动 但不能说运动就是发展 2 发展是一种变化 也不能说变化就是发展 3 发展是带有前进性和上升性的运动和变化 是表明事物趋向性的变化 4 运动 变化比发展广泛 发展比运动 变化深刻 运动 变化 发展 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山穷水尽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运动 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变化 既有上升的 前进的 进步的 也有下降的 向后的 退步的 发展 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二 发展的实质 1 3 2 哪个图示体现了 发展 二 发展的实质1 是事物前进 上升的运动 变化 唯物辩证法从事物的前进性和方向性出发理解发展 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二 发展的实质 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时间标准 错误标准之一 目前力量强大 发展速度快 成熟和完善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错误标准之二 现状标准 有人从事物的名称 旗号等表面形式上判断新旧事物 错误标准之三 名称 旗号标准 讨论 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 由过去的直接武装入侵发展到现今以人权为幌子入侵的新干涉主义 这种所谓的新 干涉主义 是不是新事物 不能简单地以事物出现的时间先后来判断新旧事物 不能以一时力量的强弱 发展速度快慢 是否成熟完善来判断新旧事物 下列关于新旧事物的标准正确吗 不能仅从事物的名称 旗号 包装等表面形式来判断新旧事物 判断下列那些属于新事物 那些属于旧事物 1 克隆技术 转基因技术 3 袁世凯恢复封建帝制 2 春天手足口病袭击人类 新事物 旧事物 5 电脑算命 4 1921年 中共一大在嘉兴南湖召开 到会代表13人代表全国党员57人 新事物 旧事物 旧事物 2 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 新 旧事物的含义 新事物 是指符合客观规律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有远大的发展前途的事物 旧事物 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正在日趋灭亡的事物 新事物 旧事物 是 否 2 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 1 以事物出现的时间的先后来判断一个事物的新旧 2 以事物的一时力量的强弱 发展速度的快慢 是否成熟和完善来判断一事物的新旧 3 从事物的名称 旗号等表面形式上判断新旧事物 判断新旧事物的错误标准 1 发展的实质 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小结 二 发展的实质 2 运动 变化 发展的关系 1 联系 2 区别 3 新旧事物的含义及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2 发展的实质 1 发展就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2 发展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 发展的普遍性 1 自然界是发展的 2 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3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课堂小结 运动 变化 发展的区别 运动 变化 发展间的联系 新旧事物的含义 判断依据 3 发展的意义 1 冰雪梅中尽 春风柳上归 说明了 A 自然界是变化发展的B 联系具有普遍性C 对事物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D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正确反映物质 解析 结合题意分析 冰雪消融 春风归来 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发展 故A项正确 B C两项所述不符合题意 D项错误 因为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A 课堂练习 2 中国立国数千年 礼义纲纪 云为得失 皆奉孔子之经 若一弃之 则人皆无主 是非不知所定 进退不知所守 身无以为身 家无以为家 是大乱之道也 要 冒万死以力保旧俗 存礼教而保国魂 上述观点违背了 A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瞬息万变 不可捉摸的B 客观事物随着人的认识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C 法 势 事例 风气等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D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解析 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 题干是用静止观点看问题 属于形而上学 应选D A B C三项说法本身错误 D 课堂练习 3 30年前 父母亲朋对远行者的叮咛是 一定要写信来 上世纪90年代 离别的嘱托变成 常打电话 如今 书信 电话 短信 电邮 MSN QQ中总有一款适合离者抒发别情 道声平安 通讯方式的变迁启示我们要坚持 A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B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C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D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解析 材料信息 通讯方式的变迁 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它突出体现了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故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选C C 课堂练习 4 我国在确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时 提出在21世纪实现三个 零增长 2030年实现人口规模 零增长 2040年实现能源资源消耗速率的 零增长 2050年实现生态环境退化速率的 零增长 这一目标的确立 从哲学上看 A 坚持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变规律的观点B 体现了我们国家的性质和发展C 坚持了用联系的 发展的观点看问题D 否认了事物的运动 变化与发展 解析 国家在确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时 提出三个 零增长 表明国家是在用联系 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A中 改变规律 观点错误 B为政治观点 D与材料不符 C 课堂练习 5 韩非认为 世异则事异 事异则备变 下列说法与此包含哲学观点一致的是 A 易经 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 B 董仲舒 道之大原出于天 天不变道亦不变 C 贝克莱 存在就是被感知 D 朱熹 理生万物 理主动静 解析 韩非的话体现了发展的观点 A项与之一致 B项是静止的观点 C项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项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故选A A 课堂练习 6 牛顿经典力学曾被称为是宇宙的 永恒定律 但到20世纪初在宏观高速运动领域让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张海霞《找次品》课件
- 采购合同法律风险防范指南
- 会展法规体系构建-洞察及研究
- 水泵采购招标方案编写及注意事项
- 2024年中考英语写作高分技巧
- 公关活动策划与执行方案模版
- 传统节庆保护创新-洞察及研究
- 一年级美术绘画教学课堂设计与展示
- 小学语文古文教学实录与反思
- 2025江苏泰州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招聘兼职车工实习教师2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新)
- 2025-2026学年苏科版(2024)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劳技鉴别织物课件
- 2025年北京市天文知识竞赛(小学组)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热压罐安全操作规程
- Unit2WheredoanimalslivePeriod4课件-四年级上册《英语》(沪教版)
- 2025年秋期人教版3年级上册数学核心素养教案(第4单元)(教学反思有内容+二次备课版)
- 2025年高考英语全国一卷真题(含答案)
- 清廉企业建设课件内容
- 2025年全国“质量月”质量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化妆打底教学课件图片
- 蹲踞式跳远教案设计及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