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康复护理PPT课件.ppt_第1页
高血压的康复护理PPT课件.ppt_第2页
高血压的康复护理PPT课件.ppt_第3页
高血压的康复护理PPT课件.ppt_第4页
高血压的康复护理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年人高血压护理 1 高血压 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 分为原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病 和继发性高血压 在高血压患者中前者占95 以上 后者不足5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不明 2 高血压分级标准 3 高血压患病率 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40 4 老年男性38 5 老年女性42 1 老年人高于成年人 老年女性高于男性黑人高于白人城市高于农村北方高于南方 4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 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高血压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 是导致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 脑卒中 冠心病 肾功能衰竭 主动脉病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老年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和预后等方面与年轻患者相比 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是高血压的一种特殊类型 因此 在诊断治疗中应重视老年高血压的病理生理特点及特殊机制进行个体化治疗 5 老年高血压的定义 根据1999年WHO ISH高血压防治指南 年龄在60岁以上 血压持续或3次以上非同日坐位血压收缩压 SBP 140mmHg和 或 舒张压 DBP 90mmHg 可定义为老年高血压 若收缩压 SBP 140mmHg 舒张压 DBP 90mmHg 则定义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老年ISH 6 老年高血压的现状 心脏研究的资料显示 随着年龄增长 高血压的患病率和血压升高幅度增加 在年龄60岁以上的人群中 27 的人患有高血压 SBP 140mmHg和 或 DBP 90mmHg 其中20 为2级高血压 未治疗时SBP 160mmHg或DBP 100mmHg 在80岁左右的人群中 75 患有高血压 其中60 为2级高血压 在年龄 80岁的人群中 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达90 以上 据2002年卫生部组织的全国居民27万人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 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为49 即约每2位老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高血压 7 高血压知晓率 治疗率和控制率是高血压流行病和防治研究的重要参数 尽管许多试验结果显示 老年人高血压能从降压治疗中获益 但其治疗率及控制率均较低 Framingham心脏研究资料显示 随着年龄增长 接受降压治疗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下降 在年龄 60岁 60 79岁和 80岁的人群中 血压控制正常率分别为38 28 和23 在我国 仅32 2 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接受治疗 控制率仅为7 6 8 发病学特点 大动脉的粥样硬化当左心室收缩射血时主动脉不能有效地扩张 心脏泵出的血液只能通过比正常狭小的管腔 导致收缩压升高 心室舒张时又无足够的弹性回缩 舒张压正常或降低 9 发病学特点 外周血管阻力显著增高器质性原因 增龄性改变 小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加重 管腔缩小甚至闭塞 血管阻力升高 功能性原因 衰老过程中 血管平滑肌对 受体的反应性下降 而对 受体的反应性却无明显变化 导致血管收缩占优势 10 发病学特点 血压调节机制障碍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使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降低和窦房结功能减退 对体内血压突然升降不能迅速作出反应 11 发病学特点 细胞外容量增加多数老年人高血压为低肾素型 由于味觉问题 常进高钠盐饮食 导致容量负荷增加 12 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 1 收缩压增高为主收缩压是脑血管病和冠心病危险性的重要预测因子 老年人收缩压随年龄的增长升高 而舒张压在60岁后则缓慢下降 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和临床研究证明 收缩压与脑卒中 左心室肥厚 心力衰竭比舒张压有更强的相关性 随着年龄增长 ISH的发生率增加 同时脑卒中的发生率急剧升高 因此 老年ISH占高血压的60 是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重要疾病 在临床实践中应充分关注 13 2 脉压增大脉压是反映动脉弹性的指标 老年人脉压增大是重要的心血管事件预测因子 老年人高血压研究的汇总分析表明 60岁以上老年人的脉压与总死亡 心血管性死亡 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均呈显著正相关 我国的研究提示 老年脑血管病患者脉压水平与脑卒中复发有关 14 3 血压波动大随着年龄增长 老年患者的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 而动脉壁僵硬度增加 顺应性降低 随情绪 季节和体位的变化血压易出现较明显的波动 老年人血压波动范围大 不仅影响血压总体水平和治疗效果的评价 在选择药物时亦需特别谨慎 此外 老年高血压患者常伴有左心室肥厚 室性心律失常 冠状动脉硬化以及颅内动脉硬化等疾患 血压急剧波动时 可显著增加发生严重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 15 4 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常用体位性低血压的定义为 在改变体位为直立位的3分钟内 收缩压 SBP 下降 20mmHg或舒张压 DBP 下降 10mmHg 同时伴有低灌注的症状 在老年收缩期高血压者伴有糖尿病 低血容量 应用利尿剂 扩血管药或精神类药物者容易发生体位低血压 16 5 常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临床研究显示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发生率高 表现为夜间血压下降幅度不足10 或超过20 使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危险性显著增加 17 6 常与多种疾病并存 并发症多老年高血压常伴发动脉粥样硬化 高脂血症 糖尿病 老年痴呆等疾患 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和复发率明显增加 老年高血压患者若血压长期控制不理想 更易发生靶器官损害 如 冠心病 脑卒中 缺血性肾病及间歇性跛行等 其心血管病死亡率以及总死亡率显著高于同龄正常人 中国人群脑卒中发生率远高于西方人群 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差 自动调节功能减弱 更易发生脑卒中 因此 积极控制老年人高血压对预防脑卒中极为重要 18 7 可出现假性高血压有的老年人由于肱动脉高度硬化 造成血压计袖袋内空气至相当高度仍不能阻断动脉血流 致使袖袋间接测压的读数比动脉插管直接测压的读数高出10 100mmHg 这种收缩压增高是一种假象 故称假性高血压 假性高血压的诊断为 当袖袋气囊压力增高至血压计上脉冲搏动停止时 仍能摸到僵硬的桡动脉搏动 即出现QSler试验阳性 直接动脉内测压 其值明显小于袖袋测压读数 临床上如不注意把假性高血压识别出来 盲目使用大量降压药 可导致血压过低以至昏厥及脑梗塞等 19 8 病死率较高大多数由靶器官受损引起严重并发症所致 如脑血管意外 病死率39 88 冠心病心肌梗塞 心力衰竭及肾功能衰竭尿毒症而死亡 20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目标 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主要目标是保护靶器官 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总风险 20世纪90年代高血压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 老年高血压患者经过有效降压治疗 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显著减少 证明在心脑血管病高发的老年人群中降压治疗不仅安全可行 而且获益相对更大 21 由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多伴有其他危险因素 靶器官损害和心血管疾病 2005年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将降压目标确定为收缩压降至150mmHg以下 如能耐受可进一步降低 老年人降压治疗应强调收缩压达标 不应过分关注或强调舒张压变化的意义 22 老年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是高血压治疗的基本措施 包括改善生活方式 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体健康的行为和习惯 目的是降低血压 控制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并存的临床疾病状况 23 老年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 1 合理膳食 减少钠盐的摄入 每人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g 2 适当减轻体重 建议体重指数 BMI 应控制在24kg m2以下 高血压患者体重指数减少10 则可使病人的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 高脂血症和左心室肥厚有所改善 24 3 适当补充钾和钙盐 鼓励摄入新鲜蔬菜 水果 脱脂牛奶 以及富含钾 钙 膳食纤维 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4 减少膳食脂肪摄入 脂肪量应控制在总热量的25 以下 饱和脂肪酸的量应 7 5 限制饮酒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成年男性一天饮用酒精量 25g 相当于啤酒750ml 或葡萄酒250ml 或38 白酒75g 或高度白酒50g 成年女性每日饮用酒精量 15g 相当于啤酒450ml 或葡萄酒150ml 或38 白酒50g 每日摄入酒精量 30g者 随饮酒量的增加血压显著升高 此外 饮酒降低降压药物的疗效 高血压患者应严格限制饮酒量 26 6 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和改善胰岛素抵抗 提高心血管调节能力 降低血压 可根据年龄及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 如快步行走 一般每周3 5次 每次30 60分钟 7 减轻精神压力 保持心理平衡 避免情绪波动 27 预后 老年人病死率 13 中青年仅6 9 我国以脑卒中占首位 其次是心衰和肾衰 欧美以心衰最多见 28 护理 29 1 监测血压 最好老人家购置一台血压计 教会老人和家属正确测量血压 建议病人刚开始服降压药物时和刚刚调整降压药时每天测量血压三次 剂量与血压调整到位并平稳后 改成每周测三天 每天测两次 应急情况或不舒适时随时测量血压 以便采取对策 测量血压时 测量肢体和身体不能动 连接袖带的橡皮管不能弯曲 活动后休息15min再测 因这几个因素可明显影响血压数值 30 2 心理护理 一切不良情绪的刺激可使血中儿茶酚胺等血管活性物质分泌增多 血压升高 因此高血压患者要保持心情舒畅和心态平衡 遇事豁达 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 焦虑 老年人心理脆弱 易将高血压与中风 心肌梗塞等紧紧联系在一起 心情易处于恶劣状态 因此应该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 予以必要的解释和安慰 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1 3 生活方式护理 饮食指导 老年人忌暴饮暴食 宜少量多餐 控制钠盐的摄入 一般成人摄入盐5 6克 天 少食腌制食品 限制含咖啡因饮料 避免进食牛 羊 猪油和富含胆固醇的鱼子 蟹黄及动物内脏 宜食用脱脂或低脂牛奶 少吃蛋黄 肉类以禽类 瘦肉 鱼肉和其他水产品为主 宜食用黄豆制品如豆浆 豆腐等 食用油宜用豆油 避免油炸食品 多食富含钾的食物 如蔬菜和水果 32 3 生活方式护理 运动指导 增加体力活动 如散步 气功 太极拳 跳舞等 运动量要适度 不要在短时间内大运动量锻炼 不要在运动时出现气喘吁吁 容易发生意外 戒烟戒酒指导 吸烟和饮酒均影响降压治疗效果 发生脑卒中几率更高 帮助老人认识吸烟与饮酒的危害性 制订戒烟戒酒计划 尽量使老人成功戒烟戒酒 33 4 用药护理 药物治疗是老年人高血压的主要治疗手段 老年人心血管调节功能减退 降压药物应尽可能口服 小剂量开始 根据血压对药物的反应逐渐增加剂量 防止血压骤降而产生心 脑 肾的供血不足 发生眩晕或诱发胸闷或心绞痛 坚持长期用药 如果突然停药 在劳累 激动等情况下 可能出现高血压危象 高血压脑病等高血压急症 威胁患者生命 告知老人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当出现副作用时应及时报告医生 调整用药 在应用降压药物过程中 老年病人坐起 站起时 动作应尽量缓慢 尽量避免在晚上十点到早上六点服药 以免血压过低 甚至引起脑血栓形成 34 运动 合理运动的好处1 运动可以增加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 从而降低血糖运动可以提高胰岛素受体的亲和力 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 改善胰岛素抵抗 2 运动可以扩张外围血管 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 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 3 运动可以消除体内多余脂肪 尤其是腹部的脂肪 减轻体重 4 运动可以改善血脂代谢紊乱 提高高密度脂蛋白 5 运动可以加强心肌收缩力 促进血液循环 改善心肌代谢状况 35 运动 6 运动可以增加呼吸肌的力度及肺活量 改善肺的通气功能 7 运动可以改善消化功能的相互调节 增加胃肠蠕动 减少腹胀 便秘8 运动可以增加骨钙的含量 防止骨质疏松 9 运动可以减少和延缓各种疾病的并发症发生和发展 10 运动可以延缓衰老期 使人精神愉快 增加生活情趣和对生活的自信心 36 运动与发生高血压的关系 缺乏运动的人与以后发生高血压危险增加相关运动最少的人发生高血压危险比运动者高出30 运动可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运动对预防冠心病及其它疾病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37 运动方式的选择及运动强度 运动方式的选择 有氧运动 是指需要耗氧的运动 多为大肌肉群的运动 强度小 节奏慢 运动后心跳不过快 呼吸平缓的一般运动 如太极拳 广播操 快走 慢跑 健身操等无氧运动 是主要靠肌肉爆发力完成的不消耗氧或消耗氧较少的运动 强度大 节奏快 运动后心跳大于150次 分钟 呼吸急促的剧烈运动 如拳击 举重 百米快跑等 38 运动方式的选择及运动强度 混合性运动 是有氧和无氧的混合性运动 如中 长跑冲刺阶段运动的强度轻度运动 如购物 散步 广播操 太极拳 气功等 最适合于7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度运动 如快走 慢跑 健身操 交谊舞等 最适合于大多数中老年人强度运动 如跳绳 爬山 游泳 球类 快跑等 只适合于健康的青年人 中年人 最不适合于老年人的运动 39 高血压病人运动 运动前 后要定期体检运动前要做全面的体检 了解身体状况根据兴趣爱好 选择运动方式的强度运动一段时间后 再做体检 了解身体的变化和影响根据变化情况适当调整运动方式和强度 40 以下情况不适宜运动 血压极不稳定的患者收缩压 180mmHg高血压原因不明的患者有高血压引起的心 脑 肾 血管等严重的并发症者 41 运动前要热身 运动后要放松 要做充分的准备运动 以防运动中受伤 开始要慢慢活动逐渐增加运动强度 快要结束运动时活动由快变慢逐渐降低运动强度运动后要放松全身肌肉 关节 以防肌肉疼痛疲劳 42 运动要定时定量 运动时间要固定 每三餐后1小时运动最佳 从第一口饭算起 运动方式要固定 选择有氧的轻 中度运动 如气功 太极拳 快走 慢跑 健身操等运动量要固定 根据病情 年龄 体重 固定运动量及时间 运动时间不宜过长肥胖者 运动时间40 60分钟消瘦者 运动时间20 30分钟正常者 运动时间30 40分钟老年人 运动时间20 30分钟 43 运动及外出时要携带 求助卡 求助卡 要写好姓名 病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