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红岩纪念馆感想.doc_第1页
观红岩纪念馆感想.doc_第2页
观红岩纪念馆感想.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红色的心、岩石的志体会红岩精神2012年1月7日清晨,连绵不绝的阴雨让整个歌乐山陷入了霏微,怀着悲恸的心情,顶着深冬的寒意,我们一行4人踏着泥泞的小道,走上探寻红岩精神的道路。宽阔的红岩魂广场中央竖立着笔直的旗杆,红旗在凛冽的风中飘扬,亦如曾经在这里抗争的革命烈士的英魂。时光荏茬,重庆年复一年的瓢泼大雨,却冲不散那一股无畏的豪气;一波接一波的寒潮,却冷不淡那一腔炽热的爱国心。纪念馆前,红旗下,我们低头默哀,心中已是沉重而又饱含敬意。踏入馆门,赫然一副铜墙映入眼帘,镌刻着的便是革命志士泣血而成的生命之歌:“从来壮烈不贪生,许党为民万事轻”,“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把这牢底坐穿”!字字铿锵,句句有力,道出铮铮铁骨。面对纪念馆墙上悬挂的照片,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有许许多多年轻俊秀的面貌微笑中蕴含着坚毅,眉宇间微透着英气,炯炯有神的眼睛闪烁希望的曙光,可惜的是,这些灿烂的生命在敌人的蹂躏下都过早地凋谢。不过却深刻地让人记住曾经的他们是那样绚丽地开放过为了新中国他们与黑暗抗争,用鲜血铺就一条光明大道!那是共产党人光辉不朽的崇高精神,先烈们的早已远逝的呐喊深深震撼着每一位参观者的心灵。馆内人群涌动,有青年学生,也有老者;有家长携子而来,也有组团游历红色路线而来。随机访问了几位参观者和工作人员,从他们的话语中我们不难感受到对烈士们的崇高敬意也许那段历史只能留在老人们的记忆中,但通过一张张的老照片和被岁月雕琢的建筑与实物,后人们却能够牢牢记住它。这些老照片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填补了对那段黑暗时期的认识,他们用牺牲生命换来如今美好的生活,他们的精神永驻,鼓舞着后人的前行这也是众多参观者的最大感受。告别了纪念馆,我们继续上山,先后参观了“白公馆”、“渣滓洞”。一路上寒雨不绝,阴霾的天空似乎在控诉着当年的血腥,飒飒风声也为烈士哀鸣。眼前映入的是先烈们在即将迎来新中国的曙光时绣的红旗,脑海浮想的是他们身处狼穴但仍旧抗争的革命乐观精神;听着宣传影片里1127惨案的枪声,仿佛看到被关押在“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的两百多名革命志士恨饮枪弹,倒在了重庆解放前夕,整个歌乐山仰天长啸,悲声壮绝!抚摸凹凸不平的石墙,锈迹斑斑的铁门这是曾被魔鬼统治的地方,但每一寸土地,每一块岩石,乃至每一株小草,都记载着烈士们不屈的痕迹。在黑暗的囚牢里,我发现这么一句用利器刻下的话:“失败膏黄土,成功济苍生!”顿时,眼眶变得湿润,心中早是崇敬不已。出生在二十世纪这个多灾多难的世纪的他们,为了拯救更多的人民,为了反抗强权和暴力,处处都表现出了最英勇、最果毅的精神。身为重庆人,从小便受到红岩精神的熏陶,也会经常参观纪念馆烈士墓,但随着阅历的增长,对红岩精神却有了更深的理解,当我现在再次站在牢房面前,闭上眼,重新回顾那个血雨腥风的夜晚时,内心颇受触动。而这种心灵的震撼却是刻骨铭心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