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NAT转换 内外网ip地址映射 2010年08月09日 星期一 上午 10:15-基础学习-局域网内私服在internet公开的解决办法nat转换-资料学习2- 局域网内公开的ip只有一个,除非你是在主机上建私服,否则你无法公开你的私服,只能在局域网内,解决的办法如下。由于公网IP地址有限,不少ISP都采用多个内网用户通过代理和网关路由共用一个公网IP上INTERNET的方法,这样就限制了这些用户在自己计算机上架设个人网站,要实现在这些用户端架设网站,最关键的一点是,怎样把多用户的内网IP和一个他们唯一共享上网的IP进行映射!就象在局域网或网吧内一样,虽然你可以架设多台服务器和网站,但是对外网来说,你还是只有一个外部的IP地址,怎么样把外网的IP映射成相应的内网IP地址,这应该是内网的那台代理服务器或网关路由器该做的事,对我们用私有IP地址的用户也就是说这是我们的接入ISP服务商(中国电信、联通、网通、铁通等)应该提供的服务,因为这种技术的实现对他们来说是举手之劳,而对我们来说是比较困难的,首先得得到系统管理员的支持才能够实现。因为这一切的设置必须在代理服务器上做的。要实现这一点,可以用Windows 2000 Server 的端口映射功能,除此之外Winroute Pro也具有这样的功能,还有各种企业级的防火墙。而对于我们这些普通用户,恐怕还是用Windows 2000 Server最为方便。先来介绍一下NAT,NAT(网络地址转换)是一种将一个IP地址域映射到另一个IP地址域技术,从而为终端主机提供透明路由。NAT包括静态网络地址转换、动态网络地址转换、网络地址及端口转换、动态网络地址及端口转换、端口映射等。NAT常用于私有地址域与公用地址域的转换以解决IP地址匮乏问题。在防火墙上实现NAT后,可以隐藏受保护网络的内部拓扑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如果反向NAT提供动态网络地址及端口转换功能,还可以实现负载均衡等功能端口映射功能可以让内部网络中某台机器对外部提供WWW服务,这不是将真IP地址直接转到内部提供WWW服务的主机,如果这样的话,有二个蔽端,一是内部机器不安全,因为除了WWW之外,外部网络可以通过地址转换功能访问到这台机器的所有功能;二是当有多台机器需要提供这种服务时,必须有同样多的IP地址进行转换,从而达不到节省IP地址的目的。端口映射功能是将一台主机的假IP地址映射成一个真IP地址,当用户访问提供映射端口主机的某个端口时,服务器将请求转到内部一主机的提供这种特定服务的主机;利用端口映射功能还可以将一台真IP地址机器的多个端口映射成内部不同机器上的不同端口。端口映射功能还可以完成一些特定代理功能,比如代理POP,SMTP,TELNET等协议。理论上可以提供六万多个端口的映射,恐怕我们永远都用不完的。一、下面来介绍一下通过NAT共享上网和利用NAT来实现端口映射。1、在Windows 2000 Server上,从管理工具中进入“路由和远程访问”(Routing and Remote Access)服务,在服务器上鼠标右击,“配置并启用路由和远程访问”2、点“下一步”3、选“Internet连接服务器”,让内网主机可以通过这台服务器访问Internet.(最好先配置好NAT共享,让内网主机可以正常上网,不然的话,配好端口映射后再来配置NAT共享就有点麻烦了,弄的不好NAT还共享不了。)4、选“设置有网络地址转换(NAT)路由协议的路由器”,不要选“设置Internet连接共享(ICS)”.(ICS与NAT的区别在于使用的容易程度上,为了启用ICS,只需要选择一个复选框就可以了,而为了启用NAT,则需要更多的配置任务,此外,ICS用于小型网络上的原因还在于:针对内部主机,它需要有一个固定的IP地址范围;针对与外部网络的通信,它被限制在单个公共IP地址上;它只允许单个内部网络接口。)5、先在此说一下我的网络情况:Internet连接(也是个内部地址,没办法,铁通的网络不太好,网速不快,价钱又贵,我的命真苦啊)宿舍内连接(宿舍里连有局域网,共4台电脑,其中一台上装了Sambar 5.1b5做的Web服务器,Web端口是80,待会就从外网(用5来替代)来访问这个:80上的网页)这台NAT主机上开通了IIS5.0,端口是80,用端口映射的办法把8081端口映射到内部主机的80端口上。6、在“路由和远程访问服务器安装向导”中选“Internet连接”(就是连向Internet的那个连接),点“下一步”。7、选“完成” 到此为止,NAT共享设置也就完成了,内部的主机也能上网了。内部主机的网络设置如下:IP地址范围是954,子网掩码为,网关为,DNS为ISP给的地址,我们的是211.98.xxx.xxx二、利用NAT来映射端口1、添加NAT协议。右击“常规”,“新路由选择协议”2、在“新路由选择协议”中选择“网络地址转换(NAT)”,点击“确定”3、这样在“IP路由选择”中就多了一项“网络地址转换(NAT)”4、右击“网络地址转换(NAT)”,添加“新接口”5、在“网络地址转换(NAT)的新接口”中选择“Internet连接”(也就是连向Internet的那个连接,可不要选错咯)6、在“网络地址转换-Internet连接属性”中选中“公用接口连接到Internet”,复选“转换TCP/UDP头(推荐)”7、在“地址池“选项表里添加你需要提供端口重定向的起始地址与结束地址.(也就是你要拿出来搞端口映射的所有IP地址,一般情况下我们就一个IP地址,所以可以不用“地址池”不同之处后面再讲。8、在“特殊端口“选项表里提供了你需要定向的数据连接协议(是TCP还是UDP协议,如Web和FTP就是TCP协议的),选准后“添加”9、“添加特殊端口”,这里就是设置端口映射的核心了,把NAT主机的哪个端口映射到内网主机的哪个端口就在这里设置,由于设有“地址池”,所以可以在“公网地址”中添上“地址池”中的任一地址,这里添的是“”,也就是我的地址,如果你在前面没有设置“地址池”,那么在这个选项页中“在此地址池项”为灰色不可选,你只能选“在此接口”,也就是你只有一个公网IP地址,这比较适合只有一个IP的朋友,可以不用“地址池”,何必做多余的设置呢?假如有问题的话,还不是自找麻烦。“传入端口”就是别人从网外访问有公网IP的NAT服务器的端口,这里设的为8080。“专用地址和传出地址”就是内部主机的IP地址和提供特殊服务的端口,这里是把上的8080端口映射到上的80端口。这就是TCP协议端口的重定向,至于UDP的定向页差不多,下图就是添加端口映射后的情况。四、测试结果在5出测试了一下NAT主机上的Web服务器和内网中上建的Web服务器,得出结果如下:(不好意思,中间改过一下端口号,上的8081端口映射到的80端口)实现多服务器平衡负载 转用下面的方法可以实现多服务器平衡负载,为了方便说明,我就说有AS和BS两个服务器。1、在AS配置并测试通过服务器2、在Mud2Logsrv!serveraddr.txt中加入一行,写入BS服务器IP3、修改mirservergate_serverRunGatemirgate.ini中的IP为BS服务器的IP4、将Mirserver文件夹复制到BS相同位置5、运行除MIR200M2SERVER.EXE以外的所有程序6、转到BS服务器,修改!setup.txt中的所有IP为AS的IP7、运行M2SERVER.EXE8、OK,你会发现双机运行一个服务器了:)以上过程其实是把游戏后台和前台分离了。我用的是一台主机:主机上用除了MIR200以外的文件,就是登录的一些服务器只把rungate服务器的监听地址指向MIR200服务器的地址如: 主机A是 即除mir200以外的服务器副机B是 即只运行mir200的服务器副机B中的!setup文件里的地址全部指向主机的外网地址,如:0主机A除了rungate中指向 4 其它服务器都指向 0还有一个loginsrv服务器的地址要改,好像改成1 0 0:7100就行了-实验演练1-一.实现方式有三种:1.静态转换:2.动态转换:3.端口复用:二.地址类型:1.内部局部地址:内部网络中的地址范围;2.内部全局地址:路由器与外网相连的地址;3.外部全局地址:外部路由器的外部地址;4.外部局部地址:指外部目的主机在局域网的地址范围;三.NAT并不是所有的数据流都支持的,可支持的数据流:HTTP.TFTP.TELNET.NFS.NTP.FINGER等.四.配置:1.步骤:先建立转换对应关系,然后在路由器的内部端口上启用入站转换,在外部接口上启用出站转换.1.静态转换:conf tinterface serial 0(外部端口)ip add 29 48no shinterface ethernet 0(内部端口)ip add no sh建立映射关系,(假设外部接口有好几个IP可用时,我们可用其他的地址)ip nat inside source 29ip nat inside source .30应用到路由器的端口上:interface serial 0ip nat outside(在外部端口上启用出站转换)interface ethernet 0ip nat inside(在内部端口上启用入站转换)五.动态转换:1.步骤:给路由器设置IP地址,建立一个允许地址范围的访问控制列表,建立一个可以转换的地址范围池,建立转换映射关系,应用到接口.示例:conf tinterface s 0ip add 29 92interface e 0ip add access-list 1 permit 55ip nat pool test0 30 90 netmask 92(格式为:ip nat pool 地址池名 起始地址 结束地址 netmask 掩码)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 pool test0interface s 0ip nat outsideinterface e 0ip nat inside六.端口复用:指同一个IP用不同的端口,有两种情况,如果有多外合法IP,可用另一个外部合法IP来进行转换,如果只有一个合法IP,就用这个IP来进行转换,示例:1.多个合法IP的情况conf tint s 0ip add 29 48int e 0ip add access-list 1 permit 55ip nat pool test0 30 30 netmask 48(注意此处用的是另一个合法IP,起止只有一个)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 pool test0 overload(注意此处)interface s 0ip nat outsideinterface e 0ip nat inside2.只有一个合法IP的情况conf tint s 0ip add 29 48int e 0ip add access-list 1 permit 55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 interface s 0 overload(注意此处省略了地址池设置,增加了接口的标识)interface s 0ip nat outsideinterface e 0ip nat inside七.负载平衡:假设有三台服务器,,,使用一个虚拟主机27的地址来代表这三台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组,可以利用NAT技术来实现负载平衡.步骤:先设置路由器内外部接口IP,建立允许访问的地址列表(也就是这台虚拟主机),给真实服务器组建立一个转换池,建立映射关系,应用到接口.示例:conf tint s 0ip add 2 48int e 0ip add 54 access-list 1 permit 27(注意此处允许的是虚拟主机地址)ip nat pool real-host prefix-length 24 type rotary(real-host指地址池名称,后面地址指的转换的范围,prefix-length指掩码长度,rotary指循环使用)ip nat inside destination list 1 pool real-host(注意此处因为是让外部主机访问我们的服务器,所有相对于我们来说,他们要访问的是目的,也就是说,转换是外部主机的ip地址,他访问的是我的列表1中的地址,而我的这个列表1中的地址在我的地址池real-host中循环使用)int s 0ip nat outsideint e 0ip nat inside八.地址的交叉处理:如果两个局域网同一网段的主机想互相访问的话的,就涉及到地址交叉的问题,这时应该这样解决:(假设都是的网段)1.设置内外部接口IP:conf tinterface s 0ip add 55.0interface e 0ip add 54 2.定义允许访问控制列表:access-list 1 permit 553.定义地址池:ip nat pool test0 54 prefix-length 24ip nat pool test1 54 prefix-length 244.定义映射关系:ip nat inside soure list 1 pool test0ip nat ouside soure list 1 pool test15.应用到接口:interface s 0ip nat outsideinterface e 0ip nat inside九.验证NAT:1.显示当前存在的转换:show ip nat translations2.查看NAT的统计信息:show ip nat static3.调试:debug ip nat4.清除NATl转换表中的所有条目:clear ip nat translation *5.清除内部转换:clear ip nat translations inside local-ip global-ip6.清除外部转换:clear ip nat translations outside local-ip global-ip-实验演练2-网络工程师交换试验手册之十七:NAT转换实验实验目的:理解NAT地址转换的原理,熟悉NAT转换的配置过程。进一步理解NAT在扩展IP地址方面的巨大功效。理解NAT如何将内部地址转换成外部地址的过程。实验内容:1静态NAT首先在R1上起2个环回接口loop0和loop1,为每一个loop口分配一个IP地址,模拟2台内部PC机,R1的S1看成到外网的接口。而R3这里看成外部一台服务器。PC机想要与R3通信,不许利用NAT来将内部PC地址转换成R1上S0的地址实现。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R1#show ip int bInterface IP-Address OK? Method Status ProtocolEthernet0 unassigned YES unset administratively down downLoopback0 YES manual up upLoopback1 YES manual up upSerial0 YES manual up upSerial1 unassigned YES unset administratively down dowR2#show ip int bSerial0 unassigned YES TFTP up upSerial1 YES manual up up此时用扩展PING以 和为源以为目的PINGR1#pingProtocol ip:Target IP address:% Bad IP addressTarget IP address: Repeat count 5:Datagram size 100:Timeout in seconds 2:Extended commands n: ySource address or interface: Type of service 0:Set DF bit in IP header? no:Validate reply data? no:Data pattern 0xABCD:Loose, Strict, Record, Timestamp, Verbosenone:Sweep range of sizes n:Type escape sequence to abort.Sending 5, 100-byte ICMP Echos to , timeout is 2 seconds:.Success rate is 0 percent (0/5)Source address or interface: 显然无法ping通,即内部地址无法直接与外部地址通信,于是我们启用NAT转换。启动NAT静态转换。R1(config)#int loop0R1(config-if)#ip nat inside 定义内部接口R1(config-if)#int loop1R1(config-if)#ip nat inside定义内部接口R1(config-if)#int s0R1(config-if)#ip nat outside定义外部接口R1(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定义将内部的接口地址静态的的一对一的转换为R1(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定义将内部的接口地址静态的的一对一的转换为此时用扩展Ping以 和为源以为目的PINGR1#debug ip nat 开放debug进行ping包时候的抓包转换测试。!Success rate is 100 percent (5/5), round-trip min/avg/max = 32/32/36 ms00:36:36: NAT: s=-, d= 20看到我们的源已经进行了转换,转换后的地址才可以与目的地址进行通信00:36:36: NAT*: s=, d=- 2000:36:36: NAT: s=-, d= 2100:36:36: NAT*: s=, d=- 2100:36:36: NAT: s=-, d= 2200:36:36: NAT*: s=, d=- 2200:36:36: NAT: s=-, d= 2300:36:36: NAT*: s=, d=- 2300:36:36: NAT: s=-, d= 2400:36:36: NAT*: s=, d=- 2400:37:40: NAT: s=-, d= 2500:37:40: NAT*: s=, d=- 2500:37:40: NAT: s=-, d= 2600:37:40: NAT*: s=, d=- 2600:37:40: NAT: s=-, d= 2700:37:40: NAT*: s=, d=- 2700:37:40: NAT: s=-, d= 2800:37:40: NAT*: s=, d=- 2800:37:40: NAT: s=-, d= 2900:37:40: NAT*: s=, d=- 29有PING的结果可以看出,现在内部PC已经可以和外部通信了,并且通过debug信息可以看到NAT转换已经开始运行。但这种转换是NAT里最简单的转换,下面我们学习其他几种NAT转换方式。2.动态NAT1启动动态NAT为loop0接口定义多个地址R1(config-if)#ip add R1(config-if)#ip add secR1(config-if)#ip add secR1(config-if)#ip add secR1(config-if)#ip add secR1(config-if)#ip add secR1(config-if)#ip add secR1(config-if)#ip add secR1(config-if)#ip add sec定义外部地址池R1(config)#ip nat pool outpool netmask 定义了一个转换池的名字叫做outpool,也就是说,你转换后的地址是从这个池子里面出的。定义允许的转换的内部地址R1(config)#access-list 10 permit host R1(config)#access-list 10 permit host 定义转换R1(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0 pool outpool 定义了内部需要转换的是有accesslist来控制的10,而转后后的地址是从outpool里面来提取的。此时用扩展PING以 和为源以为目的PING 观察转换效果R1#debug ip nat R1#pingSource address or interface: Success rate is 100 percent (5/5), round-trip min/avg/max = 40/41/44 ms01:06:35: NAT: s=-, d= 6501:06:35: NAT*: s=, d=- 6501:06:35: NAT: s=-, d= 6601:06:35: NAT*: s=, d=- 6601:06:35: NAT: s=-, d= 6701:06:35: NAT*: s=, d=- 6701:06:35: NAT: s=-, d= 6801:06:35: NAT*: s=, d=- 6801:06:35: NAT: s=-, d= 6901:06:35: NAT*: s=, d=- 69Source address or interface: 01:13:28: NAT: s=-, d= 8501:13:28: NAT*: s=, d=- 8501:13:28: NAT: s=-, d= 8601:13:28: NAT*: s=, d=- 8601:13:29: NAT: s=-, d= 8701:13:29: NAT*: s=, d=- 8701:13:29: NAT: s=-, d= 8801:13:29: NAT*: s=, d=- 8801:13:29: NAT: s=-, d= 8901:13:29: NAT*: s=, d=- 89当我们清楚所有的NAT会话以后,再次PING的时候的转换则有01:06:35: NAT: s=-, d= 6501:06:35: NAT*: s=, d=-192.168. 2.3 6501:06:35: NAT: s=-, d= 6601:06:35: NAT*: s=, d=-192.168. 2.3 6601:06:35: NAT: s=192.168. 2.3-, d= 6701:06:35: NAT*: s=, d=-192.168. 2.3 6701:06:35: NAT: s=192.168. 2.3-, d= 6801:06:35: NAT*: s=, d=-192.1682.3 6801:06:35: NAT: s=192.168. 2.3-, d= 6901:06:35: NAT*: s=, d=-192.168. 2.3 6901:13:28: NAT: s=-, d= 8501:13:28: NAT*: s=, d=- 8501:13:28: NAT: s=-, d= 8601:13:28: NAT*: s=, d=- 8601:13:29: NAT: s=-, d= 8701:13:29: NAT*: s=, d=- 8701:13:29: NAT: s=-, d= 8801:13:29: NAT*: s=, d=- 8801:13:29: NAT: s=-, d= 8901:13:29: NAT*: s=, d=- 89显然2次转换的地址不同,即转换是动态的。Source address or interface: 01:19:38: NAT: translation failed (E), dropping packet s= d=.01:19:40: NAT: translation failed (E), dropping packet s= d=61.32.3401:19:42: NAT: translation failed (E), dropping packet s= d=1:19:44: NAT: translation failed (E), dropping packet s= d=1:19:46: NAT: translation failed (E), dropping packet s= d=61.32.34.重点*:当我们第2次PING的时候提示转换错误,NAT放弃转换,是因为外部地址只有2个,所以只能转换2个内部地址,如果想转换第3个地址,必须前面2个转换中有一个转换停止。可见这种转换有很大的局限性,为了能够实现多个地址转换成一个地址,我们需要新的转换方法。即NAT超载。3.NAT超载NAT超载配置很简单只需添加一个overload参数即可:R1(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0 pool outpool overload 用overload是用于反复的提取地址池中的地址,其实是一种pat的技术。也就是利用一个逻辑地址的多个端口来进行转换。此时用扩展ping命令来测试NAT转换。01:28:10: NAT: s=-, d= 9501:28:10: NAT*: s=, d=- 9501:28:10: NAT: s=-, d= 9601:28:10: NAT*: s=, d=- 9601:28:10: NAT: s=-, d= 9701:28:10: NAT*: s=, d=- 9701:28:10: NAT: s=-, d= 9801:28:11: NAT*: s=, d=- 9801:28:11: NAT: s=-, d= 9901:28:11: NAT*: s=, d=- 9901:29:03: NAT: s=-, d= 10501:29:03: NAT*: s=, d=- 10501:29:03: NAT: s=-, d= 10601:29:03: NAT*: s=, d=- 10601:29:03: NAT: s=-, d= 10701:29:03: NAT*: s=, d=- 10701:29:03: NAT: s=-, d= 10801:29:03: NAT*: s=, d=- 10801:29:03: NAT: s=-, d= 10901:29:03: NAT*: s=, d=- 1091:30:40: NAT: s=-, d= 11501:30:40: NAT*: s=, d=- 11501:30:40: NAT: s=-, d= 11601:30:41: NAT*: s=, d=- 11601:30:41: NAT: s=-, d= 11701:30:41: NAT*: s=, d=- 11701:30:41: NAT: s=-, d= 11801:30:41: NAT*: s=, d=- 11801:30:41: NAT: s=-, d= 11901:30:41: NAT*: s=, d=- 119观察3次转换的地址,发现都是转换成,即允许多个地址转换成一个地址,这就是所谓的NAT超载,这种NAT转换能够扩展IP地址的数量,是最长用的一种NAT转换方式。实验总结:NAT技术是现在网络中应用的比较广泛的技术,但是其实它的核心还是很简单的,对于它的变化,我们只能告诉大家多多掌握,因为这样的话对你理解包的交换原理是很有用的。-问题收藏-WINDOWS怎么样做NAT转换麻烦你详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解除设备买卖合同范本
- 烟建集团劳务合同范本
- 监控电脑维保合同范本
- 物业公司施工合同范本
- 阀门管件采购合同范本
- 购买茶道桌子合同范本
- 相机定点维修合同范本
- 绿橙生鲜采购合同范本
- 辽宁汽车维修合同范本
- 网签合同补充合同范本
- 机房运维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残疾人士救助金发放合同
- 《发票发票知识培训》课件
- 泵站工岗位责任制模版(2篇)
-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
- 2024年秋季新版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跨学科实践 乐器的调查与制作
- 科普专家团管理制度内容
- 离职员工不损害公司声誉保证书
-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 3.8 第1课时弧长的计算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课件
- 【历史】秦末农民大起义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