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基本模型 3 1新古典贸易思想 3 2H O资源禀赋贸易模型 3 3对赫克歇尔 俄林资源禀赋模型的实证检验 1 新古典贸易理论与古典贸易理论的主要区别 一 新古典贸易理论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生产要素的框架下分析产品的生产成本 生产相同的商品 可以有不同的要素比例组合 从而不同的要素组合导致不同的产品价格 进而形成贸易的比较优势基础 y1 f1 x1 x2 p y1 a1p x1 a2p x2 边际收益递减 3 1新古典贸易思想 3 1 1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 二 运用总体均衡的方法分析国际贸易与要素变动的相互影响 总体均衡 两国产品市场价格 两国要素市场价格生产 消费的变动 各要素之间再分配 3 3 1 2赫克歇尔 俄林的主要贡献 1 认识到生产中除了劳动外 其他生产要素如资本 土地等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并影响到产品的生产率和生产成本 2 将商品分为 资本密集型 和 劳动密集型 将国家分为 资本充裕型 和 劳动充裕型 资本 劳动的比率 是一相对概念 4 3 指出产品的相对成本不仅可以由技术差别决定 也可以由产品生产中投入的要素比例和一国资源的储备的稀缺程度决定 4 指出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能够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 以换取那些需要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5 指出贸易将使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 5 3 2H O资源禀赋贸易模型 3 2 1H O贸易模型 一 基本假设 1 两种生产要素 劳动 L 和资本 K 2 两种可贸易品 大米和钢铁 大米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钢铁为资本密集型产品 3 两个国家 中国和美国 中国是劳动充裕型国家 美国是资本充裕型国家 4 每个国家的生产要素都是给定的 各国的资源禀赋和生产可能性曲线不变 要素可以在国内各部门自由流动 但在各国间不能流动 6 5 生产技术假定相同 即两国生产函数一样 排除生产技术不同导致相对价格不同 并且假定不存在 生产要素密集型逆转 的情况 6 生产规模报酬不变 7 两国的消费偏好相同 两国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和位置是完全相同的 8 完全竞争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 商品价格等于商品生产成本 9 无运输成本 无关税或其他阻碍自由贸易的障碍 7 二 生产与贸易模式 劳动充裕的国家拥有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 资本充裕的国家拥有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 如果两国发生贸易 劳动充裕的国家应该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资本充裕的国家应该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8 3 2 2贸易影响与贸易所得 H O模型的两个主要观点 第一 关于两国生产各种商品能力不同的原因 古典 生产技术不同H O 要素禀赋不同第二 关于产品生产机会成本的假定 古典 机会成本不变H O 机会成本递增 9 一 总体均衡分析 一 国际贸易对相对价格 生产和消费的影响 1 对产品价格的影响 对出口国 出口A商品会使国内A商品价格 进口B商品会使国内B商品价格 从而使国内A商品的相对价格 PA PB 对进口国 正好相反均衡 当两国A商品的相对价格正好相等为止这一相对价格也就是 国际市场相对价格 10 钢铁 钢铁 大米 大米 P1 1 P1 1 P0 1 5 P0 0 5 E S C E C S 11 P 0 1 5 S1 CIC1 C1 P1 1 03050大米 钢铁6040 CIC0 进口 出口E 钢铁5030 04060大米 出口 进口E S1 C1 CIC1 P0 0 5 P1 1 CIC0 A A a 美国市场 b 中国市场 图3 1生产要素比例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 生产和消费的分离形成 贸易三角 相对价格 比较价格 机会成本 12 钢铁 大米 图3 1的改进 美国 中国 CIC0 CIC1 E C C S E S P0 P0 P1 PW 国际相对价格最终取决于国际市场上的相对供求关系 但是必须处于两国在封闭时两国内相对价格中间 13 2 对生产的影响 生产 各国会分别多生产 密集使用各国充裕要素 的产品 中国多生产大米 美国多生产钢铁 但是是不完全分工 14 钢铁 大米 P1 1 P0 0 5 S 3 对消费的影响 可以在国际相对价格线上的任何一点进行消费 但各国具体消费多少 取决于一国的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偏向和水平 在最终消费点上 不一定两种产品的消费量都增加 也有可能一种增加而另一种减少 具体取决于相对价格变动的幅度和社会的偏好 15 二 国际贸易的总收益 钢铁 大米 图3 2贸易收入分析 P0 P1 P1 A A C1 CIC CIC1 CIC0 A至C1表示最终的消费变化和全部的贸易利益 其中 来自交换 A到A 来自生产 A 到C1 16 二 局部均衡分析 一 单个商品国际市场价格的形成 进口 出口 S D SX DM S D O O O Q Q Q P P P 0 5 1 0 0 5 1 0 1 5 1 5 1 0 中国大米市场 国际大米市场 美国大米市场 图3 3大米贸易及其国际市场价格的决定 国际市场价格由国际市场的供求均衡来决定封闭时出口国的国内价格 国际市场价格 封闭时进口国的国内价格 17 二 贸易条件 TOT 一国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PX与该国进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PM的比率 TOT PX PM PX xiPi PM miPi xi mi是权数Pi是价格或价格指数 若TOT上升 则称之为贸易条件改善若TOT下降 则称之为贸易条件恶化 18 注意 1 贸易条件中的价格为国际市场价格而非本国市场价格2 贸易条件改善或恶化取决于所有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国际市场的供求变化3 所以贸易条件的变化不仅取决于本国的行为 也取决于外国在国际市场上的行为4 同时各国的贸易政策 汇率政策等都会影响贸易条件5 在两国 两种商品 完全竞争以及无贸易障碍的假设下 一国贸易条件 相对价格 比较价格 机会成本 19 三 贸易对本国进口行业商品价格 生产及消费的影响 进口 S D P O Q S1 D1 P1 P0 影响 国内同类产品的价格下降 生产减少 消费增加 不管 大国 还是 小国 自由进口的结果都是使原来高于国际市场的国内商品价格下降到与国际市场价格相等 不过 大国 降价的程度小于 小国 因为 大国 所面临的新的国际市场价格会由于该国的进口而比原来的高 S0 D0 图3 4进口对本国商品价格 生产及消费的影响 20 四 贸易对本国出口行业商品价格 生产及消费的影响 影响 国内同类产品的价格上升 生产增加 消费减少 出口 S D O P Q D1 S1 S0 D0 P0 P1 不管 大国 还是 小国 自由出口的结果都是使原来低于国际市场的国内商品价格上升到与国际市场价格相等 不过 大国 上升的程度小于 小国 因为 大国 所面临的新的国际市场价格会由于该国的出口而比原来的低 图3 5出口对本国商品价格 生产及消费的影响 21 五 单个商品市场上的贸易利益 出口商品市场 消费者剩余 减少a生产者剩余 增加a b社会总计 增加a S D O P Q D1 S1 S0 D0 P0 P1 a b 图3 6出口大米所产生的利益变动 22 进口商品市场 消费者剩余 增加c d生产者剩余 减少c社会总计 增加d S O P Q S1 D1 S0 D0 P1 P0 D c d 图3 7进口钢铁所产生的利益变动 23 六 贸易双方的收益分析 总之 在新古典贸易模型中 双方从自由贸易中的收益是正的 一国不仅从扩大出口中受益 也同样从开放市场中提高了社会福利 国际贸易可以是一个 双赢 的结局 24 3 3对HO模型的实证检验 3 3 1里昂惕夫之谜 一 里昂惕夫的实证检验 1953 根据HO定理 而且美国是资本相对充裕的 那么作为总体的美国出口行业的资本劳动比率 KX LX 应该高于美国进口竞争行业的资本劳动比率 KM LM 即 KX LX KM LM 应该大于1 但是 里昂惕夫实证表明 1947年美国的关键比率 KX LX KM LM 0 77 25 二 其他的资本劳动比率 K L 研究 里昂惕夫之谜 仍然存在 表3 2赫克歇尔 俄林模型的实证检验 美国数据 26 3 3 2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1 生产要素密集性逆转 2 关税和政府的其他贸易壁垒 3 技能和人力资源的不同 4 其他自然资源不同 27 3 3 3更广泛更全面的检验 利莫 Leamer 提出了里昂惕夫检验H O理论的方法问题伯文 Bowen 利莫和斯维考斯克斯 Sveikauskas 赫克歇尔 俄林的关于资源禀赋和要素生产密集型的理论对于全球实际贸易模式的解释是不够有力的20世纪90年代 又有一些实证研究提供了支持H O模型的证据 28 首先 赫克歇尔 俄林的确解释了造成各国不同比较优势从而产生贸易的主要原因之一 即资源禀赋上的差异 其次 赫克歇尔 俄林理论也的确存在着局限性 在现实中 有许多国家参与贸易的原因不一定是因为资源禀赋上的差异 尤其在战后的国际贸易模式中 技术的差异或经济规模的不同都是产生贸易的因素 最后 赫克歇尔 俄林理论中关于贸易对生产 消费和收入分配的影响对于我们理解国际贸易仍然非常重要 29 附录二 显示性比较优势 衡量一国在某类商品上是否具有比较优势 贝拉 巴拉萨 BelaBalassa 指数 如果RCAij值大于1 意味着商品i在国家j中的出口比重大于在世界的出口比重 表示该国家在此种产品上具有显示比较优势 反之 若该指数小于1则表示该产品没有显示比较优势 或有显示比较劣势 30 附录四用 提供曲线 确定国际相对价格 P115 1 提供曲线的推导 提供曲线 表示在各种不同的贸易条件下 一国愿意在国际市场上出口和进口的商品数量组合的轨迹 钢铁 a 确定各国际相对价格下最优进出口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装饰水电班组管理办法
- 网格化物资管理办法
- 规范水利项目管理办法
- 专利代理管理办法解析
- 仓库保管丢失管理办法
- 虚拟系统监护管理办法
- 业务平台故障管理办法
- 规范撂荒耕地管理办法
- 营销投资基金管理办法
- 产品售后维修管理办法
- 托幼机构消毒课件
- 晨检午检体温记录表
- 河北省危险性较大建设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论证审查专家库
- 四年级上册语文习题课件-4 繁 星|部编版(共14张PPT)
-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 当代西方美学
- 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十篇(含答案)
-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李云雁-全套323页ppt课件
- 焊研威达埋弧焊机小车A系列说明书
- 静脉血栓栓塞症抗凝治疗微循环血栓防治专家共识
- 商业银行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