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平法系统讲解及计算手册.doc_第1页
钢筋平法系统讲解及计算手册.doc_第2页
钢筋平法系统讲解及计算手册.doc_第3页
钢筋平法系统讲解及计算手册.doc_第4页
钢筋平法系统讲解及计算手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钢筋平法系统讲解及计算手册第一章钢筋计算相关知识一、“平法”基本原理“平法”视全部设计过程与施工过程为一个完整的主系统,主系统由多个子系统构成:基础结构、柱墙结构、梁结构、板结构,各子系统有明确的层次性、关联性和相对完整性。1、层次性:基础柱、墙梁板,均为完整的子系统;2、关联性:柱、墙以基础为支座柱、墙与基础关联 ;梁以柱为支座梁与柱关联;板以梁为支座板与梁关联;3、相对完整性:基础自成体系,柱、墙自成体系,梁自成体系,板自成体系。二、“平法”应用原理1、将结构设计分为“创造性设计”内容与“重复性”(非创造性)设计内容两部分,两部分为对应互补关系,合并构成完整的结构设计;2、设计工程师以数字化、符号化的平面整体设计制图规则完成其创造性设计内容部分;3、重复性设计内容部分:主要是节点构造和杆件构造以广义标准化方式编制成国家建筑标准构造设计。正是由于“平法”设计的图纸拥有这样的特性,因此我们在计算钢筋工程量时首先结合“平法”的基本原理准确理解数字化、符号化的内容,才能正确的计算钢筋工程量。三、钢筋计算原理我们在计算钢筋工程量时,其最终原理就是就算钢筋的长度。如(图1)(图1)四、钢筋的公称截面面积、计算截面面积及理论重量GB50010-2002称直径(mm)不同根数钢筋的计算截面面积(mm2)单根钢筋理论重量(kg/m)123456789628.357851131421701982262550.2226.533.2661001331661992322652990.26850.31011512012523023524024530.3958.252.81061582112643173704234750.4321078.51572363143934715506287070.61712113.122633945256567879190410170.88814153.93084616157699231077123113851.2116201.1402603804100512061407160818091.5818254.5509763101712721527178120362290220314.26289421256157018842199251328272.4722380.176011401520190022812661304134212.9825490.998214731964245429453436392744183.8528615.8123218472463307936954310492655424.8332804.2160924133217402148265630643472386.31361017.9203630544072508961077125814391617.99401256.625133770502762837540879610053113109.8750196439285892785698201178413748157121767615.42注:表中直径d=8.2mm的计算截面面积及理论重量仅适用于有纵肋的热处理钢筋五、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GB50010-2002结构体系与类型设防烈度6789框架结构高度30303030303025框架四三三二二一一剧场、体育馆等大跨度公共建筑三二一一框架-剪力墙结构高度(m)60606060606050框架四三三二二一一剪力墙三三二二一一一剪力墙结构高度(m)80808080808060剪力墙四 三三二二一一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框支层框架二二二一一不应采用不应采用剪力墙三二二二一筒体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框架三二一一核心筒二二一一筒中筒结构内筒三二一一外筒三二一一单层厂房结构铰接排架四三二一注:1、丙类建筑应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直接由本表确定抗震等级;其他设防类别的建筑,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调整设防烈度后,再按本表确定抗震等级;2、建筑场地为I类时,除6度设防烈度外,应允许按本地区设防烈度降低一度所对应的抗震等级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相应的计算要求不应降低;3、框架-剪力墙结构,当按基本振型计算地震作用时,若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框架部分应按表中框架结构相应的抗震等级设计;4、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加强部位以上的一般部位,应按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确定其抗震等级。六、混凝土保护层纵向受力的普通钢筋及预应力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且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环境类别板、墙、壳梁柱C20C25-C45C50C20C25-C45C50C20C25-C45C50-201515302525303030二a-2020-3030-3030b-2520-3530-3530三-3025-4035-4035注: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七、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laE03G101-1P34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laE混凝土强度等级与抗震等级C20C25C30C35=C40钢筋种类与直径一、二级抗震等级三级抗震等级一、二级抗震等级三级抗震等级一、二级抗震等级三级抗震等级一、二级抗震等级三级抗震等级一、二级抗震等级三级抗震等级HRB235 级钢筋普通钢筋36d33d31d28d27d25d25d23d23d21dHRB335 级钢筋普通钢筋d2544d41d38d35d34d31d31d29d29d26dd2549d45d42d39d38d34d34d31d32d29d环氧树脂涂层钢筋d2555d51d48d44d43d39d39d36d36d33dd2561d56d53d48d47d43d43d39d39d36dHRB400 级钢筋RRB400 级钢筋普通钢筋d2553d49d46d42d41d37d37d34d34d31dd2558d53d51d46d45d41d41d38d38d34d环氧树脂涂层钢筋d2566d61d57d53d51d47d47d43d43d39dd2573d67d63d58d56d51d51d47d47d43d八、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llE、ll03G101-1P34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LlE与Ll注:1.当不同直径的钢筋搭接时,其LlE与Ll值按较小的直径计算。2.在任何情况下Ll不得小于300mm。3.式中为搭接长度修正系数。抗震非抗震LlELaELlLa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d25501001.21.41.6九、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m)GB50010-2002结构类别室内或土中露天排架结构装配式10070框架结构装配式7550现浇式5535剪力墙结构装配式6540现浇式4530挡土墙、地下室墙壁等类结构装配式4030现浇式3020注:1、装配整体式结构房屋的伸缩缝间距宜按表中现浇式的数值取用;2、框架-剪力墙结构或框架-核心筒结构房屋的伸缩缝间距可根据结构的具体布置情况取表中框架结构与剪力墙结构之间的数值;3、当屋面无保温或隔热措施时,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的伸缩缝间距宜按表中露天栏的数值取用;4、现浇挑檐、雨罩等外露结构的伸缩缝间距不宜大于12m。十、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度(m)GB50010-2002结构体系设防烈度6789框架结构60554525框架-剪力墙结力墙结构全部落地剪力墙结分框支剪力墙结构12010080不应采用筒体结构框架-核心筒结中筒结:1、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高度(不考虑局部突出屋顶部分);2、框架-核心筒结构指周边稀柱框架与核心筒组成的结构;3、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指首层或底部两层为框架和落地剪力墙组成的框支剪力墙结构;4、甲类建筑应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确定房屋最大高度,9度设防烈度时应专门研究;乙、丙类建筑应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确定房屋最大高度;5、超过表内高度的房屋结构,应按有关标准进行设计,采取有效的加强措施。十一、符号说明代号含义代号含义laE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la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llE纵向钢筋抗震受拉钢筋绑扎长度ll非抗震绑扎长度C混凝土保护层厚度d钢筋直径hb为梁节点高度Lw钢筋弯折长度Hn为所在楼层的柱净高Ln梁跨净长hc在计算柱钢筋时为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为截面直径),在计算梁钢筋时:hc为柱截面沿框架方向的高度第二章框架柱钢筋计算一、“平法”柱的标注方法现行柱钢筋“平法”设计的表达方式有列表注写方式、截面注写方式两种。(一) 柱的平法表示方法柱平法施工图系在柱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列表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在柱平法施工图中,应按规定注明各结构层的楼面标高、结构层高及相应的结构层号。1列表注写方式:系在柱平面布置图上(一般只需采用适当比例绘制一张柱平面布置图,包括框架柱、框支柱、梁上柱和剪力墙上柱),分别在同一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有时需要选择几个)截面标注几何参数代号;在柱表中注写柱号、柱段起止标高、几何尺寸(含柱截面对轴线的偏心情况)与配筋的具体数值,并配以各种柱截面形状及其箍筋类型图的方式,来表达柱平法施工图。如图4.9.1所示。对柱表注写内容的规定: 注写柱编号,柱编号由类型代号和序号组成。(见表4.9.1)柱类型代号序号框 架 柱框 支 柱芯 柱梁 上 柱剪力墙上柱KZKZZXZLZQZxxxxxxxxxx表4.9.1 柱编号注写各段柱的起止标高,自柱根部往上以变截面位置或截面未变但配筋改变处为界分段注写。框架柱和框支柱的根部标高指基础顶面标高;芯柱的根部标高系指根据结构实际需要而定的起始位置标高;梁上柱的根部标高系指梁顶面标高;剪力墙上柱的根部标高分两种:当柱纵筋锚固在墙顶部时,注:编号时,当柱的总高、分段截面尺寸和配筋均对应相同,仅分段截面与轴线的关系不同时,仍可将其编为同一柱号。根部标高为墙顶面标高;当柱与剪力墙重叠一层时,其根部标高为墙顶面往下一层的结构层楼面标高。对于矩形柱,注写柱截面尺寸bh及与轴线关系的几何参数代号b1、b2和h1、h2的具体数值, 60图中m、n表示箍筋肢数 图4.9.1柱平法施工图列表注写方式示例须对应于各段柱分别注写。其中b=b1+b2,h= h1+h2。当截面的某一边收缩变化至与轴线重合或偏到轴线的另一侧时,b1、b2、 h1、h2中的某项为零或为负值。对于圆柱,表中bh一栏改用在圆柱直径数字前加d表示。为表达简单,圆柱截面与轴线的关系也用b1、b2和h1、h2表示,并使d=b1+b2= h1+h2 。图4.9.2柱平法施工图截面注写方式示例对于芯柱,根据结构需要,可以在某些框架柱的一定高度范围内,在其内部的中心位置设置(分别引注其柱编号)。芯柱截面尺寸按构造确定,并按标准构造详图施工,设计不注。注写柱纵筋。当柱纵筋直径相同,各边根数也相同时(包括矩形柱、圆柱和芯柱),将纵筋注写在“全部纵筋”一栏中;除此之外,柱纵筋分角筋、截面b边中部筋和h边中部筋三项分别注写(对于采用对称配筋的矩形截面柱,可仅注写一侧中部筋,对称边省略不注)。注写箍筋类型号及箍筋肢数。注写柱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与间距。当为抗震设计时,用斜线“/”区分柱端箍筋加密区与柱身非加密区长度范围内箍筋的不同间距。施工人员须根据标准构造详图的规定,在规定的几种长度中取其最大者作为加密区长度。例:8100/200,表示箍筋为级钢筋,直径为8mm,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当箍筋沿柱全高为一种间距时,则不使用“/”线。例:8100,表示箍筋为级钢筋,直径为8mm,间距为100,沿柱全高加密。当圆柱采用螺旋箍筋时,需在箍筋前加“L”。2截面注写方式:系在分标准层绘制的柱平面布置图的柱截面上,分别在同一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截面以直接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柱平法施工图。如图4.9.2所示。对除芯柱之外的所有柱截面按前面所述规定进行编号,从相同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截面,按另一种比例原位放大绘制柱截面配筋图,并在各配筋图上继其编号后再注写截面尺寸bh、角筋或全部纵筋(当纵筋采用一种直径且能够图示清楚时)、箍筋的具体数值,以及在柱截面配筋图上标注柱截面与轴线关系b1、b2和h1、h2的具体数值。当纵筋采用两种直径时,须再注写截面各边中部筋的具体数值(对于采用对称配筋的矩形截面柱,可仅在一侧注写中部筋,对称边省略不注)。当在某些框架柱的一定高度范围内,在其内部的中心位置设置芯柱时,首先按照规定进行编号,继其编号后注写芯柱的起止标高、全部纵筋及箍筋的具体数值,芯柱截面尺寸按构造确定,并按标准构造详图施工,设计不注;当设计者采用与构造详图不同的做法时,应另行注明。芯柱定位随框架柱起,不需要注写其与轴线的几何关系。在截面注写方式中,如柱的分段截面尺寸和配筋均相同,仅分段截面与轴线的关系不同时,可将其编为同一柱号,但此时应在未画配筋的柱截面上注写该柱截面与轴线关系的具体尺寸。(二)柱钢筋计算1、抗震KZ边柱和角柱柱顶纵向钢筋构造(见图4.9.3)。图4.9.3抗震KZ边柱和角柱柱顶纵向钢筋构造图抗震边柱和角柱柱顶纵向钢筋构造分(一)、(二)两种类型,(一)型为图AC,(二)型为图D、E。这两种类型按设计人员指定的类型选用。当未指定类型时,即为设计者允许施工人员根据具体情况自主选用。图4.9.4抗震KZ中柱柱顶纵向钢筋构造图图4.9.5抗震KZ、QZ、LZ箍筋加密区范围2、抗震KZ中柱柱顶纵向钢筋构造(见图4.9.4)。3、抗震KZ、QZ、LZ箍筋加密区范围(见图4.9.5)。4、抗震KZ纵向钢筋连接构造(见图4.9.6)。图4.9.6抗震KZ纵向钢筋连接构造柱相邻纵向钢筋连接接头相互错开,在同一截面内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大于50%。框架柱纵向钢筋直径d28时,以及偏心受拉柱内的纵筋,不宜采用绑扎搭接接头。5、柱箍筋形式。(见图4.9.7)图4.9.7柱箍筋形式6、钢筋计算。柱纵向钢筋计算:当柱纵向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时:柱纵向钢筋=基础插筋长度+中间层纵筋长度+顶层纵筋长度其中:基础插筋长度基础顶面标高基础底标高保护层+ max10d,200mm+伸入首层的钢筋长度首层或中间层的纵向钢筋当前层层高钢筋距当前层楼(基础顶)面的高度+钢筋伸出上一层楼面的高度,顶层纵筋长度:因柱所处位置不同,分为角柱、边柱和中柱,所以柱顶纵向钢筋构造也各不相同。(以图4.9.3的构造详图B为例)角柱和边柱的外侧纵向钢筋=顶层层高钢筋距顶层楼面的高度+1.5laE式中laE纵向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角柱、边柱的内侧钢筋长度的计算如下:a如果(顶层梁高保护层) laE时(则为弯锚),角柱、边柱的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钢筋距顶层楼面的高度顶层梁高保护层+12db如果(顶层梁高保护层) laE时(则为直锚),角柱、边柱的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钢筋距顶层楼面的高度+顶层梁高保护层中柱的纵向钢筋长度的计算如下:a如果(顶层梁高保护层) laE时(则为弯锚),中柱的纵向钢筋长度=顶层层高钢筋距顶层楼面的高度顶层梁高保护层+12db如果(顶层梁高保护层) laE时(则为直锚),中柱的纵向钢筋长度=顶层层高钢筋距顶层楼面的高度+顶层梁高保护层当柱纵向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时:(以图4.9.3的构造详图B为例)角柱和边柱的外侧纵向钢筋长度=柱顶标高顶层梁高基础底标高保护层+ max10d,200mm+1.5laE角柱、边柱的内侧钢筋长度计算如下:a如果(顶层梁高保护层) laE时(则为弯锚),角柱、边柱的内侧钢筋长度=柱顶标高基础底标高2保护层+ max10d,200mm +12db如果(顶层梁高保护层) laE时(则为直锚),角柱、边柱的内侧钢筋长度=柱顶标高基础底标高2保护层+ max10d,200mm另外每根钢筋在每层上分别计算一个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箍筋计算:箍筋长度图4.9.8梁、柱、剪力墙箍筋和拉筋弯钩构造梁、柱、剪力墙箍筋和拉筋弯钩构造按图4.9.8设置。则:双肢箍长度=(b+h)28保护层+23.8d+8d拉筋长度=b(或h) 2保护层+23.8 d+4d箍筋个数底层柱根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n/3,在梁下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在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其它层的柱在梁上、下部位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在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均按5d(d为搭接钢筋较小直径)及100的间距加密箍筋。柱箍筋在基础内的作用是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一般设置2个箍筋。则:箍筋个数N个(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N个(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2式中: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得数均需四舍五入取整。二、基础插筋的计算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说明附图基础插筋(基础平板中)当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高度-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llE(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1、04G1013P45柱插筋构造一2、柱墙插筋锚固竖直长度与弯钩长度对照表图2当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高度/2-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llE(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3、04G1013P45柱插筋构造二图3基础插筋(基础主梁中)当基础梁底与基础板底一平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高度-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钢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llE(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1、04G1013P32柱插筋构造一图4当基础梁顶与基础板顶一平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高度-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钢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llE(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2、04G1013P32柱插筋构造二图5(图2) (图3)(图4) (图5)弯钩长度a的取值表:柱墙插筋锚固竖直长度与弯钩长度对照表竖直长度弯钩长度a0.5laE(0.5la)12d且1500.6laE(0.6la)10d且1500.7laE(0.7la)8d且1500.8laE(0.8la)6d且150三、柱根的判断(03G1011P41、GB50010-2002 P178)底层柱的柱根系指地下室的顶面或无地下室情况的基础顶面;柱根加密区长度应取不小于该层柱净高的1/3;有刚性地面时,除柱端箍筋加密区外,尚应在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的高度范围内加密箍筋。(图6)(图6) 注:1、柱根:有地下室时的柱根指的是基础顶面或基础梁顶面和首层楼面位置,无地下室无基础梁时指的是基础顶面,无地下室有基础梁时指的是基础梁顶面;2、底层柱:有地下室时的底层柱指的是相邻基础层和首层,无地下室无基础梁时指的是从基础顶面至首层顶板,无地下室有基础梁时指的是基础梁顶面至首层顶板;3、底层柱净高:有地下室时的底层柱净高指的是:基础顶面或基础梁顶面至相邻基础层的顶板梁下皮的高度和首层楼面到顶板梁下皮的高度,无地下室无基础梁时的底层柱净高指的是:从基础顶面至首层顶板梁下皮的高度,无地下室有基础梁时的底层柱净高指的是基础梁顶面至首层顶板梁下皮的高度。四、地下室纵筋计算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说明附图地下室柱纵筋长度长度地下室层高本层净高Hn/3+首层楼层净高Hn/3+与首层纵筋搭接llE(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03G1011P36注:当纵筋采用绑扎连接且某个楼层连接区的高度小于纵筋分两批搭接所需要的高度时,应改用机械连接或焊接图7五、首层纵筋计算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说明附图首层柱纵筋长度长度首层层高-首层净高Hn/3+max二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与二层纵筋搭接llE(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03G1011P36注:当纵筋采用绑扎连接且某个楼层连接区的高度小于纵筋分两批搭接所需要的高度时,应改用机械连接或焊接图7(图7)六、中间层纵筋计算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说明附图中间层柱纵筋长度长度二层层高- max二层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 max三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与三层纵筋搭接llE(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03G1011P36注:1、当纵筋采用绑扎连接且某个楼层连接区的高度小于纵筋分两批搭接所需要的高度时,应改用机械连接或焊接;2、变截面柱钢筋连续通过。图7七、顶层纵筋计算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说明附图角柱纵筋长度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以常见的B节点为例(03G1011P37):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3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钢筋总数的1/2,内侧钢筋根数为:1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钢筋总数的1/2。图8内侧纵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锚固其中锚固长度取值为: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段长LaE时,则使用弯锚形式: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段长LaE时,则使用直锚形式: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边柱纵筋长度边柱外侧钢筋长度与角柱相同,只是外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钢筋总数的1/2边柱内侧钢筋长度与角柱相同,只是内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钢筋总数的1/2中柱纵筋长度中柱纵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锚固其中锚固长度取值为: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段长1/6时:1、柱变截面下层竖向钢筋长度层高-下层钢筋露出长度maxHn/6, 500,hc(圆柱直径)-节点梁高+锚固(0.5*la或(梁高保护层)+200+截面宽度差值C-保护层);2、柱变截面插筋长度1.5LaE+本层露出长度+与上层钢筋搭接。机械连接或焊接当c/hb1/6时,可以忽略变截面导致的纵向钢筋长度变化;图16图17当c/hb1/6时:1、柱变截面下层竖向钢筋长度:层高-下层钢筋露出长度maxHn/6, 500,hc(圆柱直径)-节点梁高+锚固(0.5*la或(梁高保护层)+200+截面宽度差值C-保护层);2、柱变截面插筋长度:1.5LaE+本层露出长度。(图14) (图15) (图16) (图17)第三章剪力墙钢筋计算在计算剪力墙钢筋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图18)1、剪力墙需要计算哪些钢筋?剪力墙主要有墙身、墙柱、墙梁、洞口四大部分构成,其中墙身钢筋包括水平筋、垂直筋、拉筋和洞口加强筋;墙柱包括暗柱和端柱两种类型,其钢筋主要有纵筋和箍筋;墙梁包括暗梁和连梁两种类型,其钢筋主要有纵筋和箍筋。2、计算剪力墙墙身钢筋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基础型式、中间层和顶层构造;墙柱、墙梁对墙身钢筋的影响。(图18)六、剪力墙剪力墙可分为剪力墙柱、剪力墙身、剪力墙梁(简称为墙柱、墙身、墙梁)三类构件。墙柱可分为:约束边缘暗柱(YAZ)、约束边缘端柱(YDZ)、约束边缘翼墙(柱)(YJZ)、约束边缘转角墙(柱)(YJZ)、构造边缘端柱(GDZ)、构造边缘暗柱(GAZ)、构造边缘翼墙(柱)(GYZ)、构造边缘转角墙(柱)(GJZ)、非边缘暗柱(AZ)、扶壁柱(FBZ)。见图4.9.19。 图4.9.19 剪力墙的构造边缘构件(a)暗柱;(b)端柱;(c)翼墙;(d)转角墙墙身编号为Qxx(x排),括号内表示墙身所配置的水平与竖向分布钢筋的排数。墙梁可分为:连梁(无交叉暗撑及无交叉钢筋)(LL)、连梁(有交叉暗撑)(LL(JC)、连梁(有交叉钢筋)(LL(JG)、暗梁(AL)、边框梁(BKL)。(一)剪力墙墙身: 墙身的钢筋有水平分布筋、垂直分布筋和拉筋(呈梅花型布置),1 水平分布筋钢筋墙端为暗柱时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内侧钢筋伸至墙边弯折,即: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弯折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墙端为端柱时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内侧钢筋在柱内锚固,即: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注:如果剪力墙存在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钢筋时,中间的水平钢筋在转角处的锚固构造同内侧水平筋的锚固构造。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当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两边截断,向内弯折15d。2竖向分布钢筋首层墙身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中间层墙身纵筋长度中间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顶层墙身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墙身竖向钢筋根数墙净长/间距+1(墙身竖向钢筋从暗柱、端柱边50mm开始布置)3拉筋(呈梅花型布置,又称梅花筋)长度墙厚b保护层+23.8d根数墙身面积/(横向间距竖向间距/2)墙身钢筋计算也可按墙身面积乘以墙身每平米钢筋含量(m/m2或kg/m2)再加上柱内、梁内锚固长度(伸入柱内或梁内的钢筋根数每根的锚固长度)计算;(二)剪力墙墙柱、墙梁墙柱与墙梁钢筋计算基本上同柱与梁的钢筋计算,这里不再叙述。七、桩基础及承台、柱下独立基础(一)桩桩的钢筋笼由纵向受力筋、加筋环和螺旋箍筋组成。其中桩的螺旋箍一般在桩顶下3D范围内加密。纵向受力筋长度=桩长-0.2+伸入承台或柱帽的锚固长度纵筋根数=(D-2b-d1) /纵筋间距式中,D为桩径,b为保护层厚,d1为纵筋直径。加筋环长度=(D-2b-d1-d2)+搭接长度式中,d2为加筋环钢筋直径。每米桩高螺旋箍长度= 式中:h为螺旋箍螺距,d为箍筋直径。即:钢筋笼重量=纵向受筋长度根数理论重量+加筋环长度加筋环根数理论重量+加密区每米桩高螺旋箍长度3D+非加密区每米桩高螺旋箍长度(桩长3D-0.2)(二)承台承台钢筋一般由三层钢筋网及竖向构造钢筋构成一个整体。配筋见图4.9.20双向12150图4.9.20 承台配筋图若三层钢筋网与竖向构造钢筋的直径及间距相同,在计算钢筋长度时则可按封闭箍计算钢筋的长度,即:钢筋长度=2(B1+H)- 8b(B2-2b)/间距+1+2(B2+H)- 8b(B1-2b)/间距-1+4(B2-2b)+(B1-2b)(B2-2b)/间距+1+(B2-2b)(B1-2b)/间距+1式中,B1、B2分别为承台的两边宽度,H为承台的高度, b为保护层厚。或者三层钢筋网与竖向钢筋分开计算:即钢筋长度=3(B1-2b)(B2-2b)/间距+1+ (B2-2b)(B1-2b)/间距+1+(H-2b)2(B2-2b)/间距+1+2(B1-2b)/间距-1(三)柱下独立基础图4.9.21 现浇柱下单独基础配筋单独基础系双向受力,其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为100200mm。沿短边方向的受力钢筋一般置于长边受力钢筋的上面。当基础边长B3000mm时(除承台和桩帽外),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减为0.9B交错布置。现浇柱下单独基础的插筋直径、根数和间距应与柱中钢筋相同,下端宜做成直弯钩,放在基础的钢筋网上;当基础高度较大时,仅四角插筋伸至基底。插筋箍筋相同,基础内设置二个。见图4.9.21。 独立基础钢筋=A向受力筋长度+B向受力筋长度A向受力筋长度=(A2倍保护层+12.5d)(B2倍保护层)/间距+1B向受力筋长度=(B2倍保护层+12.5d)(A2倍保护层)/间距+1其中(B2倍保护层)/间距、(A2倍保护层)/间距均需四舍五入取值。当A3000mm时,(A2倍保护层)取0.9A,当B3000mm时,(B2倍保护层)取0.9B。当钢筋为二级钢筋时,不计取弯钩长度。八、其他构件1圈梁圈梁的纵筋长度=圈梁长度根数+(35d+6.25d)根数(转角个数+T形接头个数)箍筋长度=单箍长度(圈梁长度/箍筋间距)其中,圈梁长度在外墙处取中心线长度,以内墙处取净长线长度。2过梁过梁分预制过梁和现浇过梁。若为预制过梁则可直接查相应图集上的钢筋重量。若为现浇过梁,则按墙梁的配筋计算。3构造柱及墙体拉结筋构造柱与楼盖圈梁构成整体时:构造柱纵筋长度=构造柱长度-屋盖梁梁高度+(35d+12.5d)楼层数 纵筋数量箍筋长度=单箍长度箍筋根数构造柱箍筋加密区间距一般为100,在楼层上、下处加密,加密长度为450或1/6层高,两者取大值。加密区间距或高度如另有设计时,按设计值计算。构造柱与楼面梁构成整体时:即埴充墙中的构造柱,柱高为全层高,其纵向钢筋的上下两端分别锚固于上下层的梁板中。则构造柱纵筋长度=(楼盖梁间净高+2laE)纵筋根数箍筋计算按设计同其他柱的计算方法。墙体拉结筋:在实心墙内,墙体拉结筋锚入墙体内的长度为1000。在砌体填充墙内的搭接长度为ll。墙体拉结筋的间距为500,根数计算时,层净高/500后若为整数,则根数减1根;若有余数,则不加也不减。压顶压顶工程量计算类似于圈梁,这里不再叙述。一、墙身竖向筋计算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说明附图基础插筋(基础平板中)当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高度-保护层+基础底部弯折a+伸出基础顶面外露长度+与上层钢筋连接(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04G1013P45墙插筋构造一弯折长度a与框架注相同图19当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高度/2-保护层+基础弯折a+伸出基础顶面外露长度+与上层钢筋连接(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04G1013P45墙插筋构造二图20基础插筋(基础主梁中)当基础梁底与基础板底一平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高度-保护层+基础底部弯折a+伸出基础顶面外露长度+与上层钢筋连接04G1013P32墙竖向钢筋插筋构造注: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图21当基础梁顶与基础板顶一平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高度-保护层+基础底部弯折a+伸出基础顶面外露长度+与上层钢筋连接图22 (图19) (图20) (图21) (图22)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说明附图中间层竖向钢筋长度层高露出本层的高度+伸出本层楼面外露长度+与上层钢筋连接04G101-3P48注: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图24图25(图24) (图25)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说明附图顶层竖向钢筋长度层高露出本层的高度板厚+锚固lae(la)04G101-3P48图26(图26) 二、墙身水平筋计算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说明附图内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15d保护层+15d03G101-1P47剪力墙钢筋配置若多于两排,中间排水平筋端部构造同内侧钢筋(03G101-1P47注5)图27外侧钢筋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则水平筋伸至墙对边,长度墙长2*保护层03G101-1P47根数基础层:在基础部位布置间距小于等于500且不小于两道水平分布筋与拉筋04G101-3P32、45楼层:(层高水平分布筋间距)/间距+103G101-1P47(图27)三、墙身拉筋计算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说明附图拉筋长度墙厚2*保护层+max(75+1.9d,11.9d)*2+2d04G101-3P48图28根数(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所占面积暗梁面积连梁所占面积)/(横向间距*纵向间距)当剪力墙竖向钢筋为多排布置时,拉筋的个数与剪力墙竖向钢筋的排数无关。图29图30(图28) (图29) (图30)四、暗柱钢筋计算剪力墙墙柱包括约束边缘暗柱YAZ、约束边缘端柱YDZ、约束边缘翼墙柱YYZ、约束边缘转角柱YJZ、构造边缘暗柱GAZ、构造边缘端柱GDZ、构造边缘翼墙柱GYZ、构造边缘转角柱GJZ(GB50010-2002P195、196、03G101-1P18、49、50)、非边缘暗柱AZ和扶壁柱FBZ共十类,在计算钢筋工程量时,只需要考虑为端柱和暗柱即可。1、纵筋计算(03G1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