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室模板施工方案.doc_第1页
配电室模板施工方案.doc_第2页
配电室模板施工方案.doc_第3页
配电室模板施工方案.doc_第4页
配电室模板施工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37 目目 录录 一一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2 二二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2 三三 施工部署施工部署 3 3 1 施工工期 3 3 2 材料准备 3 3 3 人员计划 4 四四 主要施工方法主要施工方法 4 4 1 支模架体搭设 4 4 2 梁模板支设 5 4 3 板模板支设 6 4 4 柱模板支设 6 五五 质量标准质量标准 8 5 1 进场模板质量标准 8 5 2 主控项目 8 5 3 一般项目 8 5 4 模板安装质量标准按照下表进行控制 9 六六 安全措施安全措施 9 七七 文明施工措施文明施工措施 10 八八 应急处置应急处置 10 九九 模板支撑架体稳定性计算模板支撑架体稳定性计算 11 9 1 梁模板支撑及构造参数 11 9 2 梁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12 9 3 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 12 9 4 梁侧模板内外楞的计算 14 9 5 梁底模板计算 16 9 6 梁底支撑的计算 18 9 7 梁跨度方向钢管的计算 22 9 8 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25 9 9 梁模板高支撑架的构造和施工要求 工程经验 27 十十 板模板支撑架体稳定性计算板模板支撑架体稳定性计算 29 10 1 模板支架参数 29 10 2 模板面板计算 30 10 3 模板支撑方木的计算 32 10 4 模板支架立杆荷载标准值 轴力 33 10 5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34 10 6 立杆的地基承载力计算 35 10 7 梁和楼板模板高支撑架的构造和施工要求 工程经验 36 宁夏宁鲁煤电有限责任公司任家庄洗煤厂扩建工程宁夏宁鲁煤电有限责任公司任家庄洗煤厂扩建工程 2 37 原煤缓存仓下配电室原煤缓存仓下配电室模板工程施工方案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一一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宁夏银川宁东任家庄洗煤厂院内 建设方为宁鲁煤电 有限责任公司 设计单位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 由中煤第七十二 工程有限公司施工 山西中太建设监理公司监理 本工程轴线尺寸 18 7m 建筑檐高 3 4m 自然地面 1 3m 0 00 相当于绝对标高 1349 5m 最大支模架体高度为 6 5m 框架梁截面尺寸一般为 300 600 700 板厚 100mm 梁板支 模架体坐落于 3 1M 地基上 二二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 1 宁夏宁鲁煤电有限责任公司任家庄洗煤厂扩建工程原煤缓存仓 下配电室施工图纸 1 2 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 2002 2011 年 局部修订版 1 3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162 2008 1 4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 2011 三三 施工部署施工部署 3 1 施工工期 根据图纸情况 从 2012 年 9 月 02 日开始施工至 2012 年 9 月 30 日 3 37 3 2 材料准备 3 2 1 本工程支模架体采用 48 3 钢管 扣件 模板采用 1220mm 2440mm 10mm 竹胶板 木方采用 40 70 木方 模板加固采 用 12mm 对拉螺栓 3 2 2 施工时另备双面胶带 透明胶带用于处理模板接缝 3 2 3 施工机具 主要机具及工具见下表 名称数量备注 锤子5 把 单头扳手5 把 圆盘锯1 台 平刨1 台 手提电锯1 台 砂轮切割机1 台 墨斗1 个 卷尺6 把 3 3 人员计划 主要施工人员见下表 序 号工 种人 数备 注 1 木工 6 2 小工 4 4 37 四四 主要施工方法主要施工方法 4 1 支模架体搭设 4 1 1 架体搭设前先在下层板 基础 上放出梁位置线 4 1 2 施工人员作业前接收技术 安全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 4 1 3 架体搭设立杆间距 1200 1200mm 延梁方向立杆间距 900mm 架体搭设步距 1 8m 水平杆步距 1 8m 4 1 4 架体搭设立杆下方垫设木方 立杆接长采用对接扣件 最上 一步可采用搭接接长 搭接接长时应不少于三个旋转扣件 并且搭 接长度不少于 1m 采用两个十字扣件连接于下方两步架体主节点处 立杆接头应错开布置 两个相邻立杆接头不能设在同一步内 水平 杆接长可采用对接扣件或者旋转扣件搭接接长 搭接接长采用不少 于 3 个旋转扣件连接 相邻水平杆的接头位置应错开 不能布置在 同一跨内 4 1 5 架体搭设应随时注意立杆垂直度 保证立杆垂直度满足本方 案质量标准的要求 4 1 6 架体搭设扣件拧紧力矩为 40 65N M 架体四周及延框架梁方 向设置剪刀撑 剪刀撑从上至下连续设置 剪刀撑与地面的夹角在 45 60 度之间 4 1 7 大于 600mm 高的梁 梁底横杆与立杆之间采用双扣件连接 4 2 梁模板支设 4 2 1 梁 板模板支设见下简图 5 37 梁工艺流程 搭设和调平模板支架 包括安装水平拉杆和剪力撑 按标高铺梁底模板 拉线找直 绑扎粱钢筋 安装垫块 梁两侧模 板 调整模板 6 2 梁侧模板采用木方作为内楞间距 200mm 钢管作为外楞间 500mm 梁模板采用 10mm 竹胶板作为面板 梁底采用 50 100 木方 横向布置 间距 200mm 纵向支承为 48 3 钢管 扣件式钢管脚 手架作为撑系统 截面高度大于 1m 的梁两侧立杆间 0 6m 且梁底 必须有一道立杆做支撑 间距 1000mm 其它梁两侧立杆间距为 1 8m 步距 1 8m 梁底两侧立杆需加设双扣件 4 2 2 梁模板支设时先吊线将梁中心线引至架体横杆上 再放梁底 支设梁侧模 木方垂直于受力面放置 本工程梁底放两根木方 两 侧木方间距 250mm 大于 600mm 高的梁中间增加一根对拉螺栓进行 加固 梁模板支设采用侧模包底模 板模压侧模的方法进行 4 2 3 梁起拱高度为 1 1000 3 1000 4 2 4 梁模板支设截面尺寸按照负差控制 一般比设计尺寸宽度小 3mm 但不能大于 5mm 4 3 板模板支设 4 3 1 板模板支设参照上图进行 6 37 板工艺流程 楼层放线 验线 支撑体系 大龙骨 小龙骨 顶板 模拼装 板底起拱 自检 预检 交接检 绑扎钢筋 自检 隐检 交接检 浇筑砼时钢筋模板的复查维护 拆模 模板清理 4 3 2 板模板支设木方垂直于受力面放置 木方间距 250mm 4 3 3 板模板接缝采用透明胶带粘贴 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漏浆 4 4 柱模板支设 4 4 1 柱模板支设见如下简图 工艺流程 搭设模板支架 模板定位 吊模板垂直度 模板加固 验收 搭设柱模板支撑架 脚手架要横平竖直 立杆垂直度 平杆水平偏 差及扣件紧固程度均符合规范要求 4 4 2 柱模板支设采用竹胶板 木方做背楞 钢管及 12mm 对拉螺栓 进行加固 钢管柱箍间距 500mm 对拉螺栓间距 500mm 4 4 3 柱模板支设时按照板面上的控制线进行支设 4 4 4 柱模板支设完后采用水泥砂浆封堵柱底部模板缝隙 防止漏 浆 柱角模板拼缝时贴双面胶带 柱模板配置时脚面尺寸比设计尺 寸小 5mm 4 5 模板拆除 7 37 4 5 1 模板及架体拆除前需经过技术人员同意 4 5 2 拆除时自上而下 先支后拆 后支先拆 一杆一清 一步一 清 4 5 3 拆除时应防止撬棍撬坏成型构件的边 角 4 5 4 底模拆除时混凝土强度遵循以下标准 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 m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 百分率 2 50 2 8 75 板 8 100 8 75 梁 8 100 悬臂构件 100 4 5 5 柱模板拆除时 混凝土强度达到 1 2MP 一般为浇筑完混凝 土后隔天拆除 4 5 6 拆除后的杆件不能集中堆放在楼板上 应及时清运 五五 质量标准质量标准 5 1 进场模板质量标准 模板要求 1 技术性能必须符合相关质量标准 通过收存 检查进场木胶合板出厂 合格证和检测报告来检验 8 37 2 外观质量检查标准 通过观察检验 任意部位不得有腐朽 霉斑 鼓泡 不得有板边缺损 起毛 每平方米单 板脱胶不大于0 001m2 每平方米污染面积不大于0 005m2 3 规格尺寸标准 厚度检测方法 用钢卷尺在距板边20mm 处 长短边分别测3 点 1 点 取8 点平均值 各测点与平均值差为偏差 长 宽检测方法 用钢卷尺在距板 边100mm 处分别测量每张板长 宽各2点 取平均值 对角线差检测方法 用 钢卷尺测量两对角线之差 翘曲度检测方法 用钢直尺量对角线长度 并用楔 形塞尺 或钢卷尺 量钢直尺与板面间最大弦高 后者与前者的比值为翘曲度 4 模板安装质量要求 必须符合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04 2002 及相关 规范要求 即 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刚度和稳定性 能可靠地 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 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5 2 主控项目 5 2 1 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 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 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 或加设支架 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 并 铺设垫板 5 2 2 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 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5 3 一般项目 5 3 1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 在浇筑混凝土前 木模板应浇水湿润 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 离剂 浇筑混凝土前 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5 3 2对跨度不小于4m 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 板 其模板应按要求 起拱 9 37 5 4 模板安装质量标准按照下表进行控制 现饶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们差及检验方法现饶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们差及检验方法 项目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轴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底模上表面标高 5 水平仪或拉线 钢尺检 查 基础 10 钢尺检查 截面内部尺寸 柱 墙 梁 4 5 钢尺检查 不大于 5m 6 经纬仪或吊线 钢尺检 查 层高垂直度 大于 5m 8 经纬仪或吊线 钢尺检 查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钢尺检查 表面平整度 5 2m 靠尺和塞尺检查 注 检查轴线位移时 应沿纵 横两个方向量测 并取其中的较大 值 六六 安全措施安全措施 6 1 作业人员进场前必须经过培训 考核合格后上岗 6 2 作业人员在作业时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6 3 模板支设及模板拆除时按照技术及安全交底进行操作 严禁私 自进行拆除作业 6 4 禁止酒后上岗作业 施工现场禁止吸烟 6 5 作业时若手动工具需要接电 由专业电工进行 严禁私自接电 10 37 6 6 夜间施工应准备足够的照明设施 6 7 人员上下走专用通道 严禁攀爬架体上下 6 8 施工人员禁止私自拆除安全防护设施 6 9 施工时郝攀攀为安全监控负责人 七七 文明施工措施文明施工措施 7 1 每天施工产生的废料及时清理 做到活完场清 7 2 钢管 木方等材料计划使用 用多少吊多少 若有剩余及时清 理 禁止堆放在工作面 7 3 拆除后的材料及时清理 在指定地点分类码垛 八八 应急处置应急处置 8 1 施工时若发生紧急情况 执行 中煤第七十二工程有限公司生 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 及 任家庄项目部生产安全事故综 合处置方案 8 2 施工时发生紧急情况 现场任何人员有要求作业人员撤离的权 利及义务 九九 模板支撑架体稳定性计算模板支撑架体稳定性计算 9 1 梁模板支撑及构造参数 梁截面宽度 B m 0 30 梁截面高度 D m 0 70 混凝土板厚度 mm 100 00 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La m 1 20 11 37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a m 0 10 立杆步距h m 1 80 板底承重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b m 1 00 梁支撑架搭设高度H m 6 50 梁两侧立杆间距 m 1 80 承重架支撑形式 梁底支撑小楞垂直梁截面方向 梁底增加承重立杆根数 6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 48 3 立杆承重连接方式 单扣件 考虑扣件质量及保养情况 取扣件抗滑承载 力折减系数 0 80 9 1 1荷载参数荷载参数 模板自重 kN m2 0 35 钢筋自重 kN m3 1 50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 kN m2 2 5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kN m2 18 0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 kN m2 2 0 振捣混凝土荷载标准值 kN m2 2 0 9 1 2材料参数材料参数 木材品种 柏木 木材弹性模量E N mm2 10000 0 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 N mm2 17 0 木材抗剪强度设计值fv N mm2 1 7 面板类型 竹胶板 竹胶板弹性模量E N mm2 9500 0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m N mm2 13 0 9 1 3梁底模板参数梁底模板参数 梁底方木截面宽度b mm 50 0 梁底方木截面高度h mm 100 0 梁底纵向支撑根数 6 面板厚度 mm 10 0 9 1 4梁侧模板参数梁侧模板参数 次楞间距 mm 350 主楞竖向根数 3 主楞间距为 100mm 220mm 9 2 梁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9 2 1梁侧模板荷载梁侧模板荷载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挠度验算 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12 37 其中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 取24 000kN m3 t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可按现场实际值取 输入0时系统按 200 T 15 计算 得5 714h T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取20 000 V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 取1 500m h 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 取 0 750m 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 取1 200 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 取1 150 根据以上两个公式计算的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F 分别计算得 50 994 kN m2 18 000 kN m2 取较小值18 000 kN m2作为本 工程计算荷载 9 3 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 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 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面板计算简图 单位 mm 9 3 1 强度计算强度计算 跨中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13 37 其中 W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W 100 2 1 2 1 6 73 5cm3 M 面板的最大弯距 N mm 面板的弯曲应力计算值 N mm2 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N mm2 按以下公式计算面板跨中弯矩 其中 q 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 包括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 q1 1 2 1 18 0 9 19 44kN m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 q2 1 4 1 2 0 9 2 52kN m q q1 q2 19 440 2 520 21 960 kN m 计算跨度 内楞间距 l 350mm 面板的最大弯距 M 0 125 21 96 3502 3 36 105N mm 经计算得到 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3 36 105 7 35 104 4 575N 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13N mm2 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4 575N mm2 小于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13N mm2 满足要求 9 3 2 挠度验算挠度验算 q 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标准值 q 21 96N mm l 计算跨度 内楞间距 l 350mm E 面板材质的弹性模量 E 9500N mm2 I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 I 100 1 8 1 8 1 8 12 48 6cm4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5 21 96 3504 384 9500 4 86 105 0 929 mm 面板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l 250 350 250 1 4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 929mm 小于 面板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1 4mm 满足要求 14 37 9 4 梁侧模板内外楞的计算 9 4 1 内楞计算内楞计算 内楞 木或钢 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 按照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二跨连续 梁计算 本工程中 龙骨采用木楞 截面宽度60mm 截面高度80mm 截面惯性 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6 82 2 6 128cm3 I 6 83 2 12 512cm4 内楞计算简图 1 内楞强度验算内楞强度验算 强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内楞弯曲应力计算值 N mm2 M 内楞的最大弯距 N mm W 内楞的净截面抵抗矩 f 内楞的强度设计值 N mm2 按以下公式计算内楞跨中弯矩 其中 作用在内楞的荷载 q 1 2 18 0 9 1 4 2 0 9 1 21 96kN m 内楞计算跨度 外楞间距 l 160mm 内楞的最大弯距 M 0 096 21 96 160 002 5 40 104N mm 15 37 最大支座力 R 1 1 21 96 0 16 8 455 kN 经计算得到 内楞的最大受弯应力计算值 5 40 104 1 28 105 0 422 N mm2 内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17N mm2 内楞最大受弯应力计算值 0 422 N mm2 小于 内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17N mm2 满足要求 2 内楞的挠度验算内楞的挠度验算 其中 l 计算跨度 外楞间距 l 500mm q 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标准值 q 21 96 N mm E 内楞的弹性模量 10000N mm2 I 内楞的截面惯性矩 I 5 12 106mm4 内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 677 21 96 5004 100 10000 5 12 106 0 181 mm 内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500 250 2mm 内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 181mm 小于 内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2mm 满足要求 9 4 2 外楞计算外楞计算 外楞 木或钢 承受内楞传递的集中力 取内楞的最大支座力8 455kN 按照 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本工程中 外龙骨采用2根木楞 截面宽度50mm 截面高度100mm 截 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5 102 2 6 166 67cm3 I 5 103 2 12 833 33cm4 1 外楞抗弯强度验算外楞抗弯强度验算 其中 外楞受弯应力计算值 N mm2 M 外楞的最大弯距 N mm W 外楞的净截面抵抗矩 16 37 f 外楞的强度设计值 N mm2 根据三跨连续梁算法求得最大的弯矩为M F a 1 793 kN m 其中 F 1 3 q h 5 124 h为梁高为0 7m a为次楞间距为350mm 经计算得到 外楞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1 79 106 1 67 105 10 76 N mm2 外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17N mm2 外楞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10 76N mm2 小于 外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17N mm2 满足要求 2 外楞的挠度验算外楞的挠度验算 其中E 外楞的弹性模量 10000N mm2 F 作用在外楞上的集中力标准值 F 5 124kN l 计算跨度 l 500mm I 外楞的截面惯性矩 I 8333333 333mm4 外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1 615 5124 000 500 003 100 10000 000 8333333 333 0 124mm 根据连续梁计算得到外楞的最大挠度为0 124 mm 外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500 250 2mm 外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 124mm 小于 外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2mm 满足要求 9 5 梁底模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 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挠度 计算的原则是按照模板底 支撑的间距和模板面的大小 按支撑在底撑上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强度验算要考虑模板结构自重荷载 新浇混凝土自重荷载 钢筋自重荷载 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挠度验算只考虑模板结构自重 新浇混凝土自重 钢筋自重荷载 本算例中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1000 18 18 6 5 40 104mm3 I 1000 18 18 18 12 4 86 105mm4 17 37 9 5 1 抗弯强度验算抗弯强度验算 按以下公式进行面板抗弯强度验算 其中 梁底模板的弯曲应力计算值 N mm2 M 计算的最大弯矩 kN m l 计算跨度 梁底支撑间距 l 60 00mm q 作用在梁底模板的均布荷载设计值 kN m 新浇混凝土及钢筋荷载设计值 q1 1 2 24 00 1 50 1 00 0 70 0 90 19 28kN m 模板结构自重荷载 q2 1 2 0 35 1 00 0 90 0 38kN m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 q3 1 4 2 00 1 00 0 90 2 52kN m q q1 q2 q3 19 28 0 38 2 52 22 18kN m 跨中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max 0 10 22 176 0 062 0 008kN m 0 008 106 5 40 104 0 148N mm2 梁底模面板计算应力 0 148 N mm2 小于 梁底模面板的抗压强度设计 值 f 13N mm2 满足要求 9 5 2 挠度验算挠度验算 根据 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刚度验算采用标准荷载 同时不考虑振动荷载 18 37 作用 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q 作用在模板上的压力线荷载 q 24 0 1 50 0 700 0 35 1 00 18 20KN m l 计算跨度 梁底支撑间距 l 60 00mm E 面板的弹性模量 E 9500 0N mm2 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 60 00 250 0 240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 677 18 2 604 100 9500 4 86 105 0 1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 1mm 小于 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 60 250 0 24mm 满足要求 9 6 梁底支撑的计算 本工程梁底支撑采用方木 强度及抗剪验算要考虑模板结构自重荷载 新浇混凝土自重荷载 钢筋自 重荷载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挠度验算只考虑模板结构自重 新浇混凝 土自重 钢筋自重荷载 9 6 1 荷载的计算 荷载的计算 1 钢筋混凝土梁自重 kN m q1 24 1 5 0 7 0 06 1 071 kN m 2 模板的自重线荷载 kN m q2 0 35 0 06 2 0 7 0 3 0 3 0 119 kN m 3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kN m 经计算得到 活荷载标准值 P1 2 5 2 0 06 0 27 kN m 9 6 2 方木的支撑力验算方木的支撑力验算 静荷载设计值 q 1 2 1 071 1 2 0 119 1 428 kN m 活荷载设计值 P 1 4 0 27 0 378 kN m 19 37 方木计算简图 方木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本算例中 方木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5 10 10 6 83 33 cm3 I 5 10 10 10 12 416 67 cm4 9 6 3方木强度验算方木强度验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设计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 计算公式 如下 线荷载设计值 q 1 428 0 378 1 806 kN m 最大弯距 M 0 1ql2 0 1 1 806 0 111 0 111 0 002 kN m 最大应力 M W 0 002 106 83333 3 0 027 N mm2 抗弯强度设计值 f 13 N mm2 方木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0 027 N mm2 小于 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 13 N mm2 满足要求 9 6 4方木抗剪验算 方木抗剪验算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其中最大剪力 V 0 6 1 806 0 111 1 084 kN 方木受剪应力计算值 3 1083 6 2 50 100 0 325 N mm2 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 1 7 N mm2 方木的受剪应力计算值 0 325 N mm2 小于 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 1 7 N mm2 满足要求 9 6 5方木挠度验算方木挠度验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 计算公式 如下 20 37 q 1 071 0 119 1 190 kN m 方木最大挠度计算值 0 677 1 19 111 1114 100 10000 416 667 104 0mm 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 0 111 1000 250 0 444 mm 方木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 mm 小于 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 0 444 mm 满足要求 9 6 6 支撑钢管的强度验算支撑钢管的强度验算 支撑钢管按照简支梁的计算如下 荷载计算公式如下 1 钢筋混凝土梁自重 kN m2 q1 24 000 1 500 0 700 17 850 kN m2 2 模板的自重 kN m2 q2 0 350 kN m2 3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kN m2 q3 2 500 2 000 4 500 kN m2 q 1 2 17 850 0 350 1 4 4 500 28 140 kN m2 梁底支撑根数为 n 梁底小横杆支撑间距为a 梁宽为b 梁高为h 梁底 支撑传递给钢管的集中力为P 梁侧模板传给钢管的集中力为N 当n 2时 当n 2时 21 37 计算简图 kN 变形图 mm 弯矩图 kN m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支座反力 RA RB 0 006 kN 中间支座最大反力Rmax 0 496 最大弯矩 Mmax 0 015 kN m 最大挠度计算值 Vmax 0 009 mm 最大应力 0 015 106 4490 3 41 N mm2 22 37 支撑抗弯设计强度 f 205 N mm2 支撑钢管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3 41 N mm2 小于 支撑钢管的抗弯设计强度 205 N mm2 满足要求 9 7 梁跨度方向钢管的计算 作用于支撑钢管的荷载包括梁与模板自重荷载 施工活荷载等 通过方木 的集中荷载传递 9 7 1 梁两侧支撑钢管的强度计算 梁两侧支撑钢管的强度计算 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集中力P 0 006 KN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计算弯矩图 kN m 支撑钢管计算变形图 mm 23 37 支撑钢管计算剪力图 kN 最大弯矩 Mmax 0 005 kN m 最大变形 Vmax 0 016 mm 最大支座力 Rmax 0 056 kN 最大应力 0 005 106 4 49 103 1 127 N mm2 支撑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 205 N mm2 支撑钢管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1 127 N mm2 小于 支撑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 值 205 N mm2 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Vmax 0 016mm小于1000 150与10 mm 满足要求 9 7 2 梁底支撑钢管的强度计算 梁底支撑钢管的强度计算 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集中力P 0 496 KN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计算弯矩图 kN m 24 37 支撑钢管计算变形图 mm 支撑钢管计算剪力图 kN 最大弯矩 Mmax 0 441 kN m 最大变形 Vmax 1 373 mm 最大支座力 Rmax 4 905 kN 最大应力 0 441 106 4 49 103 98 195 N mm2 支撑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 205 N mm2 支撑钢管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98 195 N mm2 小于 支撑钢管的抗压强度设 计值 205 N mm2 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Vmax 1 373mm小于1000 150与10 mm 满足要求 9 8 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按规范表5 1 7 直角 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8 00kN 按照扣件抗滑承 载力系数0 80 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6 40kN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 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 规范 5 2 5 R Rc 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 取6 40 kN R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 根据前面计算结果得到 R 4 905 kN R 6 40 kN 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25 37 9 8 1立杆的稳定性计算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1 梁两侧立杆稳定性验算 其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 它包括 纵向钢管的最大支座反力 N1 0 056 kN 脚手架钢管的自重 N2 1 2 0 15 6 5 1 166 kN 楼板的混凝土模板的自重 N3 1 2 1 00 2 1 80 0 30 2 1 00 0 35 0 525 kN 楼板钢筋混凝土自重荷载 N4 1 2 1 00 2 1 80 0 30 2 1 00 0 100 1 50 24 00 3 825 kN N 0 056 1 166 0 525 3 825 5 572 kN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由长细比 lo i 查表得到 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 i 1 59 A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A 4 24 W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 cm3 W 4 49 钢管立杆轴心受压应力计算值 N mm2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205 N mm2 lo 计算长度 m 参照 扣件式规范 不考虑高支撑架 按下式计算 lo k1uh k1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 取值为 1 155 u 计算长度系数 参照 扣件式规范 表5 3 3 u 1 7 上式的计算结果 立杆计算长度 Lo k1uh 1 155 1 7 1 5 2 945 m Lo i 2945 25 15 9 185 由长细比 lo 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0 209 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 5572 387 0 209 424 62 882 N mm2 钢管立杆稳定性计算 62 882 N mm2 小于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的设计值 26 37 f 205 N mm2 满足要求 2 梁底受力最大的支撑立杆稳定性验算 其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 它包括 梁底支撑最大支座反力 N1 4 905 kN 脚手架钢管的自重 N2 1 2 0 15 6 5 0 7 1 166 kN N 4 905 1 166 5 945 kN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由长细比 lo i 查表得到 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 i 1 59 A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A 4 24 W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 cm3 W 4 49 钢管立杆轴心受压应力计算值 N mm2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205 N mm2 lo 计算长度 m 参照 扣件式规范 不考虑高支撑架 按下式计算 lo k1uh k1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 取值为 1 155 u 计算长度系数 参照 扣件式规范 表5 3 3 u 1 7 上式的计算结果 立杆计算长度 Lo k1uh 1 155 1 7 1 5 2 945 m Lo i 2945 25 15 9 185 由长细比 lo 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0 209 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 5945 189 0 209 424 67 089 N mm2 钢管立杆稳定性计算 67 089 N mm2 小于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的设计值 f 205 N mm2 满足要求 模板承重架应尽量利用剪力墙或柱作为连接连墙件 否则存在安全隐患 27 37 以上表参照 杜荣军 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 9 9 梁模板高支撑架的构造和施工要求 工程经验 除了要遵守 扣件架规范 的相关要求外 还要考虑以下内容 9 9 1 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 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 a 梁板模板高支撑架可以根据设计荷载采用单立杆或双立杆 b 立杆之间必须按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 确保两方向足够的设计刚度 c 梁和楼板荷载相差较大时 可以采用不同的立杆间距 但只宜在一个方 向变距 而另一个方向不变 9 9 2 立杆步距的设计 立杆步距的设计 a 当架体构造荷载在立杆不同高度轴力变化不大时 可以采用等步距设置 b 当中部有加强层或支架很高 轴力沿高度分布变化较大 可采用下小上 大的变步距设置 但变化不要过多 c 高支撑架步距以0 9 1 5m为宜 不宜超过1 5m 9 9 3 整体性构造层的设计 整体性构造层的设计 a 当支撑架高度 20m或横向高宽比 6时 需要设置整体性单或双水平加 强层 b 单水平加强层可以每4 6米沿水平结构层设置水平斜杆或剪刀撑 且须 与立杆连接 设置 斜杆层数要大于水平框格总数的1 3 c 双水平加强层在支撑架的顶部和中部每隔10 15m设置 四周和中部每 10 15m设竖向斜杆 使其具有较大刚度和变形约束的空间结构层 d 在任何情况下 高支撑架的顶部和底部 扫地杆的设置层 必须设水平 28 37 加强层 9 9 4 剪刀撑的设计 剪刀撑的设计 a 沿支架四周外立面应满足立面满设剪刀撑 b 中部可根据需要并依构架框格的大小 每隔10 15m设置 9 9 5 顶部支撑点的设计 顶部支撑点的设计 a 最好在立杆顶部设置支托板 其距离支架顶层横杆的高度不宜大于 400mm b 顶部支撑点位于顶层横杆时 应靠近立杆 且不宜大于200mm c 支撑横杆与立杆的连接扣件应进行抗滑验算 当设计荷载N 12kN时 可用双扣件 大于12kN时应用顶托方式 9 9 6 支撑架搭设的要求 支撑架搭设的要求 a 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搭设 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均应错开在不同的框格层 中设置 b 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 扣件架规范 的要求 c 确保每个扣件和钢管的质量是满足要求的 每个扣件的拧紧力矩都要控 制在45 60N m 钢管不能选用已经长期使用发生变形的 d 地基支座的设计要满足承载力的要求 9 9 7 施工使用的要求 施工使用的要求 a 精心设计混凝土浇筑方案 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 最好采 用由中部向两边扩展的浇筑方式 b 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 对出现的超过最大荷载要有相 应的控制措施 钢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 c 浇筑过程中 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 发现下沉 松动和变形情况及 时解决 十十 板模板支撑架体稳定性计算板模板支撑架体稳定性计算 10 1 模板支架参数 横向间距或排距 m 1 20 纵距 m 1 20 步距 m 1 8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 m 0 10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 m 6 50 29 37 采用的钢管 mm 48 3 0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 方木支撑 立杆承重连接方式 可调托座 10 1 2 荷载参数荷载参数 模板与木板自重 kN m2 0 350 混凝土与钢筋自重 kN m3 25 000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 kN m2 2 500 10 1 3 材料参数材料参数 面板采用竹胶板 厚度为18mm 板底支撑采用方木 面板弹性模量E N mm2 9500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 N mm2 13 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 N mm2 1 400 木方的间隔距离 mm 250 000 木方弹性模量E N mm2 9500 000 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 N mm2 13 000 木方的截面宽度 mm 50 00 木方的截面高度 mm 100 00 10 1 4 楼板参数楼板参数 楼板的计算厚度 mm 100 00 30 37 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 10 2 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构件 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取单位宽度1m的面板作为 计算单元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100 1 82 6 54 cm3 I 100 1 83 12 48 6 cm4 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面板计算简图 10 2 1 荷载计算 荷载计算 1 静荷载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 kN m q1 25 0 1 1 0 35 1 2 85 kN m 2 活荷载为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 kN m q2 2 5 1 2 5 kN m 10 2 2 强度计算 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 计算公式 如下 31 37 其中 q 1 2 2 85 1 4 2 5 6 92kN m 最大弯矩M 0 1 6 92 0 252 0 043 kN m 面板最大应力计算值 43250 54000 0 801 N 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13 N mm2 面板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 0 801 N mm2 小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13 N mm2 满足要求 10 2 3 挠度计算 挠度计算 挠度计算公式为 其中q 2 85kN m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0 677 2 85 2504 100 9500 48 6 104 0 016 mm 面板最大允许挠度 V 250 250 1 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 016 mm 小于 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 1 mm 满足 要求 10 3 模板支撑方木的计算 方木按照两跨连续梁计算 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5 10 10 6 83 33 cm3 I 5 10 10 10 12 416 67 cm4 方木楞计算简图 10 3 1 荷载的计算 荷载的计算 32 37 1 钢筋混凝土板自重 kN m q1 25 0 25 0 1 0 625 kN m 2 模板的自重线荷载 kN m q2 0 35 0 25 0 088 kN m 3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kN m p1 2 5 0 25 0 625 kN m 10 3 2 强度验算强度验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 计算公式 如下 均布荷载 q 1 2 q1 q2 1 4 p1 1 2 0 625 0 088 1 4 0 625 1 73 kN m 最大弯矩 M 0 125ql2 0 125 1 73 1 52 0 487 kN m 方木最大应力计算值 M W 0 487 106 83333 33 5 839 N mm2 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13 000 N mm2 方木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 5 839 N mm2 小于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13 N mm2 满足要求 10 3 3 抗剪验算 抗剪验算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3V 2bhn 其中最大剪力 V 0 625 1 73 1 5 1 622 kN 方木受剪应力计算值 3 1 622 103 2 50 100 0 487 N mm2 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 1 4 N mm2 方木的受剪应力计算值 0 487 N mm2 小于 方木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1 4 N mm2 满足要求 10 3 4 挠度验算挠度验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 计算公式 如下 33 37 均布荷载 q q1 q2 0 712 kN m 最大挠度计算值 0 521 0 712 15004 100 9500 4166666 667 0 475 mm 最大允许挠度 V 1500 250 6 mm 方木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 475 mm 小于 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 6 mm 满足 要求 10 4 模板支架立杆荷载标准值 轴力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和活荷载 1 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 脚手架的自重 kN NG1 0 136 6 5 0 884 kN 钢管的自重计算参照 扣件式规范 附录A 2 模板的自重 kN NG2 0 35 1 5 1 5 0 787 kN 3 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 kN NG3 25 0 1 1 5 1 5 5 625 kN 经计算得到 静荷载标准值 NG NG1 NG2 NG3 7 296 kN 2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经计算得到 活荷载标准值 NQ 2 5 2 1 5 1 5 10 125 kN 3 不考虑风荷载时 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 N 1 2NG 1 4NQ 22 931 kN 10 5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 kN N 22 931 kN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由长细比 lo i 查表得到 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 i 1 59 cm A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A 4 24 cm2 W 立杆净截面模量 抵抗矩 cm3 W 4 49 cm3 34 37 钢管立杆最大应力计算值 N mm2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205 N mm2 L0 计算长度 m 如果完全参照 扣件式规范 按下式计算 l0 h 2a k1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 取值为1 155 u 计算长度系数 参照 扣件式规范 表5 3 3 u 1 79 a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 a 0 1 m 上式的计算结果 立杆计算长度 L0 h 2a 1 8 0 1 2 2 m L0 i 2000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