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副伤寒PPT课件.ppt_第1页
伤寒副伤寒PPT课件.ppt_第2页
伤寒副伤寒PPT课件.ppt_第3页
伤寒副伤寒PPT课件.ppt_第4页
伤寒副伤寒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伤寒 副伤寒 1 伤寒 副伤寒 急性肠道传染病伤寒沙门菌 伤寒甲型副伤寒沙门菌 甲型副伤寒乙型副伤寒沙门菌 乙型副伤寒丙型副伤寒沙门菌 丙型副伤寒广西目前流行的主要是 甲型副伤寒 伤寒乙类传染病发病率高 暴发疫情多 2 甲型副伤寒 伤寒 发病人数占细菌性肠道传染病爆发疫情发病人数 63 重大疫情占细菌性传染病重大疫情53 8 发病人数占细菌性传染病重大疫情发病数的74 3 爆发疫情约占学校的肠道传染病爆发疫情70 疫情59 发生在学校 甲型副伤寒 伤寒 4 流行病学 传染源病人 带菌者带菌者 潜伏期 恢复期 慢性 健康 传播途径消化道食物 水 生活用品 手 苍蝇易感性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持久性免疫 极少再次患病 但不同菌群及血清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力 5 流行情况 地区分布 发生疫情 高 低 地区 桂林 柳州 百色 来宾 贵港 贺州 河池 南宁 玉林 北海甲型副伤寒为主 桂林 柳州 来宾 贵港 河池 南宁以伤寒为主 百色 玉林 北海甲型副伤寒 伤寒均流行 贺州 6 时间 任何季节 以夏秋季多见 职业 农民 学生 工人 散居儿童 干部等 年龄 任何年龄 3个月 75岁 流行特点 7 临床表现 潜伏期伤寒一般8 14天 3 60天 甲型副伤寒平均11天 一般7 18天 2 30天 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发热 头痛 食欲减退 乏力典型临床特征持续高热 相对缓脉 全身中毒症状 消化道症状 玫瑰疹 肝脾肿大 白细胞数正常或减少 8 发热特点 持续高热伤寒100 发热 90 39 无低于38 70 发热 7天 甲型副伤寒100 发热 70 39 少数低于38 40 发热 7天 体温呈阶梯型上升伤寒5 7天内达到高峰 39 甲型副伤寒3 5天内达到高峰 39 9 典型临床表现 相对缓脉即体温升高1 每分钟脉搏增加 10次 15次全身中毒症状特殊中毒面容 表情淡漠 呆滞 反应迟钝 听力下降等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 腹胀 便秘或腹泻 右下腹压痛玫瑰疹第6 13日出现 直径2 4mm 压之腿色 位于躯干 分批出现肝脾肿大合并伤寒肝炎可有黄疸 肝功能异常白细胞数正常或减少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 10 临床类型 普通型典型临床表现者轻型发热38 左右 全身毒血症状轻 病程短 常见于发病初期应用有效抗菌药物治疗者及儿童 迁延型起病初与典型伤寒相似 热程迁延1 2月甚至数月 肝脾肿大明显 常见于合并慢性疾病的患者 逍遥型病情轻微 患者可照常工作 部分患者可因突然肠出血或肠穿孔而被发现 暴发型起病急 有畏寒 高热 肠麻痹 中毒性脑病 中毒性心肌炎 中毒性肝炎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表现 如未能及时抢救 常在1 2周内死亡 11 临床类型 小儿伤寒起病急 伴有呕吐 惊厥 脉快 腹胀 腹泻等 白细胞计数常增多 年龄越小 症状越不典型 小儿甲型副伤寒骤起高热 常伴有畏寒 咳嗽 腹胀或腹痛 体征常见咽部充血 老年伤寒体温多不高 易出现虚脱 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症状严重 常有持续的胃肠功能紊乱 病程迁延 病死率较高 12 临床类型 复发退热后1 2周再次出现临床症状 血培养再度阳性 与病灶内的细菌未完全清除有关 再燃体温尚未下降至正常时又重新升高 与菌血症尚未完全控制有关 13 诊断标准 GB16001 1995 1 疑似病例不明原因持续发热 或反复发热 1周以上有任何一项 特殊中毒面容 相对缓脉 玫瑰疹 肝脾肿大不明原因持续发热 或反复发热 1周以上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 14 诊断标准 2 临床诊断病例不明原因持续发热 或反复发热 1周以上有任何一项 特殊中毒面容 相对缓脉 玫瑰疹 肝脾肿大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不明原因持续发热 或反复发热 1周以上有任何一项 特殊中毒面容 相对缓脉 玫瑰疹 肝脾肿大肥达氏反应阳性 15 诊断标准 2 确诊病例不明原因持续发热 或反复发热 1周以上从血 骨髓 粪便任一种标本中分离到伤寒沙门菌或副伤寒沙门菌不明原因持续发热 或反复发热 1周以上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效价恢复期较急性期增高4倍以上 16 鉴别诊断 上呼吸道感染起病较急多伴有上呼吸道症状 如流涕 咽红 咳嗽等无相对缓脉 无肝脾肿大发热持续时间较短用上感药物治疗有效 其余见资料 17 治疗原则 病原治疗为关键首选氟喹诺酮类 疗效确切 价格实惠 副作用小 儿童 孕妇 哺乳期妇女等首选第三代头孢菌素 疗效确切 副作用小 但价格较昂贵 对不宜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或头孢菌素过敏者 可选用氯霉素 但应注意其应用指征与副作用 18 治疗 一般治疗肠道隔离 休息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注意生命征 清淡饮食 流质半流质 特别是第2 3周 肠出血者应暂禁食 对症 1 降温 物理降温或激素 激素适用于毒血症重或心肌炎 小剂量 短疗程 不宜用水杨酸类 2 镇静 19 并发症治疗 肠出血 如内科止血无效 则外科处理肠穿孔 禁食 胃肠减压 抗感染 及时手术心肌炎 营养心肌 小剂量激素 20 伤寒副伤寒的预防 一 了解本乡发生肠道传染病疫情的潜在危险 21 一起乡初级中学甲型副伤寒疫情 22 学校基本情况 距县城16公里 位于乡政府所在地 交通方便学生1101人 三个年级 20个班教职工75人 23 发病情况 甲型副伤寒潜伏期 平均11天 2 30天 24 当地11月气候 8日阵雨9日阵雨10日阵雨 灾情开始 11日大雨12日大雨13日小雨转阵雨14日暴雨 25 水源 平时 井水水位高于河水水位 井水不会污染大雨导致河水水位高于井水水位时 会使井水污染 26 供水系统排水系统 学校发生疫情前 27 疫情对河水的影响 7月10日 8月27日 学校有5例甲型副伤寒确诊病例8月 学校上游龚家村发生一起甲型副伤寒小爆发9月 学校内曾发生一起肠道传染病疫情小爆发 病例包括有甲型副伤寒病例上述疫情中可因病例治疗不彻底 轻型病例未治疗而使病人仍然携带甲型副伤寒菌 粪便 污染河水 28 学生饮水时 水是否仍处于污染状态 29 学校供应开水情况 11月8日起停止供应开水 30 饮水机使用情况 9月20日起共有7个班使用饮水机 不用桶装水 用井水 10月下旬开始经常停电 31 危险因素调查结果 基本情况 共调查162名学生 有效问卷146份 90 病人56份非病人90份 32 危险因素调查结果 饮水习惯 发病学生喝生水的人数比例高于未发病学生喝生水的人数比例 差异极显著 喝生水学生发病的危险性是未喝生水学生的4 61倍 最低1 54倍 最高14 72倍 X2 9 64P 0 001 P 0 01 OR 4 6195 CI 1 54 14 72 33 X2 15 19P 0 002 P 0 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饮生水量 病例组与非未发病组在喝生水量方面差异显著 病例组中喝生水量多的人群比例显著高于非病例组 34 甲型副伤寒疫情中卫生习惯调查结果 饭前洗手 发病学生中饭前不洗手的人数比例显著高于未发病学生中的比例 没有饭前洗手习惯的学生发生甲型副伤寒的危险性是有饭前洗手习惯学生的2 2倍 最低1 05倍 最高4 6倍 X2 5 16 P 0 023 P 0 05 OR 2 295 CI 1 05 4 6 35 X2 5 31P 0 02 P 0 05 OR 4 1195 CI 1 06 18 67 甲型副伤寒疫情中卫生习惯调查结果 便后肥皂洗手 发病学生中有便后不用肥皂洗手习惯的人数比例显著高于未发病学生有此习惯的比例 便后无使用肥皂洗手习惯的学生发生甲型副伤寒的危险性是有便后肥皂洗手习惯学生的4倍 最低1倍 最高19倍 36 本疫情发生的条件之一 传染源 曾经有过暴发或类似病例 传染源学校 传染病集散地 传染源交通便利 传染源 37 本疫情发生的条件之二 传播途径 厕所 粪便处理方式 污染河水水井保护不够 特殊情况下受污染气候改变 河水污染井水井水无消毒措施停止供应开水 喝污染水 传播途径 停电 饮水机未能使用 38 本疫情发生的条件之三 易感人群 不卫生习惯 喝生水 不洗手 接触传播 增加感染机会卫生意识不强 增加感染机会 学生发病高于老师 儿童少年 易感 年龄小发病率高 抵抗力 免疫系统识别和抵御能力 自我保护意识自我保护能力 39 影响本疫情发生的因素 自然因素气象 气候改变 河水污染井水社会因素卫生习惯 喝生水 不洗手 接触传播 增加感染机会文化水平 卫生意识不强 增加感染机会 学生发病高于老师 40 了解发生肠道传染病疫情的潜在危险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影响因素 41 无消毒措施 一直 暂时 与周围污染源距离未达到卫生要求水源周围无保护 井没有密闭 消毒未达到卫生要求 末梢余氯为0 量 时间 水源卫生 42 防蝇防尘设施缺乏或不良饮食服务人员发病 带菌 无证上岗 卫生习惯差环境卫生差或与污染源距离近集体食堂 或家庭厨房 卫生管理不善用餐者放置食具的地点环境问题 饮食卫生 43 粪便处理方式不符合卫生要求卫生状况差苍蝇密度大无厕所 厕所 44 垃圾处理不及时垃圾场苍蝇密度大 环境卫生 45 喝生水卫生意识差不洁饮食无饭前便后洗手习惯 卫生习惯 46 预防 二 开展卫生宣传教育 47 二 开展卫生宣传教育 1 面向领导反映情况指出危害和后果提出建议 48 二 开展卫生宣传教育 2 面向群众 1 严峻形势 2 如何保护自身健康卫生习惯 不喝生水 进食前和便后洗手出现症状要就诊 49 预防 三 监测症状 报告疫情 50 三 监测症状 报告疫情 1 乡镇卫生院医生要熟悉伤寒 菌痢等传染病的临床表现 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 2 做好腹泻病人和发热病人的门诊登记 一旦发现细菌性痢疾疑似病人和伤寒疑似病人要按乙类传染病填报疫情报告卡 51 三 监测症状 报告疫情 3 对病例统计和分析 一旦发现菌痢疑似病人或伤寒疑似病人异常增多 要在乙类传染病规定的报告时限内及时地逐级报告 4 培训村医 个体诊所医生 提高他们对传染病的认识 指导他们开展症状监测 把握报告疫情的尺度 52 学校发生疫情时学生就诊地点调查统计 53 预防 四 了解控制技术措施 参与疫情控制 54 控制肠道传染病疫情技术措施管理传染源 对疫点全部人群筛查 对类似症状病人 建立登记制度 现症病人和新发病例采样检测 隔离治疗 消毒可能污染的场所 抗菌治疗停用1周后 粪检2次 每次间隔2 3天 阴性 方可解除隔离 慢性菌痢病人和带菌者要访视管理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药物彻底治疗 大便培养连续3次 每次间隔1周 均为阴性 方可解除访视管理 55 管理传染源 病人治疗 伤寒 副伤寒喹诺酮类 头孢菌素类或按药敏选用治疗14天对曾有类似症状现已退烧但退烧不足7天者 采血做肥达氏反应 继续服药7天 细菌性痢疾喹诺酮类 磺胺类 三代头孢菌素或按药敏选用治疗5 7天 56 控制肠道传染病疫情技术措施切断传播途径 饮用水的消毒定人 定时 定量 定期检测末梢水余氯量加强食堂卫生管理 饮食服务人员发病者或带菌者应立即调离工作岗位 灭蝇 疫点附近饮食店的卫生监督周边环境卫生治理 消毒厕所清洁 消毒 粪便管理 57 控制肠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