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祖先的传说.doc_第1页
苗族祖先的传说.doc_第2页
苗族祖先的传说.doc_第3页
苗族祖先的传说.doc_第4页
苗族祖先的传说.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凤凰文史结合扩展阅读民间传说与儿童歌谣选编目 录苗族祖先的传说1丝瓜情义好3贪财送命5孝子发财6一根木棍换马匹9父子团年10猴子屁股总是红的11落洞女的故事12蛤蟆精的传说14蚌壳姑娘的传说17老幌诓官见龙王24蚩尤传说27翻江山看月亮打架28张打铁、李打铁(一)29张打铁 李打铁(二)30棉花树32赶牛回家喽33等娘归(旧)34等娘归(新)36摇篮歌38三叉娘40椿木颠42高粱梗43归桂阳45虫虫飞46大月亮 小月亮472苗族祖先的传说凤凰四中 吴求生搜集整理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苗族的祖先蚩尤居住在很远很远的地方,那里土地肥沃,水草丰美,牛羊成群,人民生活富庶。这,不仅仅因为蚩尤治国有方,而且还因为他英勇善战,体恤臣民。与此同时,还因为他有一件十分了得的秘密武器-“劲多宝剑”。此宝剑不但锋利无比,而且威力无穷,哪怕千军万马强敌如林,只要挥动“劲多宝剑”,不管敌人多么强大,多么数倍于我的力量都会成片地倒在它的威力之下。因此,蚩尤名声显赫。人民爱戴他,其他的族长都来朝贡他,纷纷与他签署友好条约,有的还主动与他结成“秦晋之好”。由于蚩尤的威信和地位一天天的在扩大,于是有人就一心想打垮他,继而接管他的大片肥沃的土地,汉王也是其中之一。他为了打垮蚩尤,于是他假惺惺地去和蚩尤套近乎,还把自己一个长得如花似玉的女儿许配给蚩尤为妾。目的是想让女儿充当“间谍”,刺探蚩尤的军事部署并窃取他的秘密武器-“劲多宝剑”。汉王的女儿嫁给蚩尤以后,表面上装得十分温顺、勤劳,暗地里却一心麻痹蚩尤,同时暗暗观察蚩尤存放宝剑的地方。三年的时间过去了,汉王的女儿始终找不到蚩尤藏剑的场所。又三年的时间过去了,他们生育了一个小男孩。一天,蚩尤有事外出,家里只剩下汉王的女儿在家照看小孩。这天小男孩整天的哭闹,任凭汉王的女儿怎么诓、怎么哄,小孩就是止不住哭声并且小手不住的指着天花板。汉王的女儿觉得奇怪,上楼去一看,原来蚩尤的秘密武器“剑多宝剑”就藏在这里。大喜过望的汉王女儿,迅速取出宝剑,用狗血和女人的尿泼洒在上面(民间传说,狗血和女人尿能使神力失去灵验),然后又悄悄地把它放回原处。做好了这一切,汉王女就千方百计地把这个消息告诉给她的父王,叫她的父王带兵前来攻打蚩尤。但路这么远,如何将信送出去呢?于是她想出了一个办法,即把信放在鞋底的夹层中,夹层上还安了一颗针,穿起鞋来就刺脚。做好这一切后,汉王的女儿托人把鞋带给了她的父王。汉王收到鞋后马上穿在脚上,走起路来针不住的刺脚。汉王觉得奇怪,就把鞋打开。一打开鞋,清楚地看到了信里面的内容。于是,汉王带着大批军队前来攻打蚩尤。当黑压压的军队把蚩尤的部队围得水泄不通的时侯,卫兵急匆匆地报告蚩尤说,汉王的军队打过来了。蚩尤自以为有劲多宝剑在手,便胸有成竹地说:“不怕,等他们靠近了再说。”汉王的军队越来越近了,蚩尤拿出了劲多宝剑,可是不管他怎么使劲的挥舞,敌人却一个也没有倒下 就这样,蚩尤被打败了。从此,蚩尤失去了大片肥沃的土地,过起了颠沛流离的迁徙生活丝瓜情义好凤凰四中 吴求生搜集整理昔有吴、龙、廖、石等四人,本是同学数年。吴、龙二人家业富裕,姓石的家里生活还可以过得去,惟有姓廖的家极为贫苦。吴、龙二人自为高贵,戴有皱巴巴眼镜,不把姓廖的当同学看待。姓廖的知道吴家园地宽阔,栽梨很多。龙姓粮丰财足,余粮养鸡成群。姓石的家有菜园,善种丝瓜,结实累累。某日,姓廖的去走姓吴的家中说道:“吴兄,今天特来你家吃顿梨子!”姓吴的听了答道:“今天对不起,我们地方有习惯天阴不摘梨。虽有梨子,你来的不当期,不好摘送你吃。”姓廖的吃不到梨,羞得面红耳赤走了。第二天又走到姓龙的家中说道:“你家养很多鸡,特来你家找餐鸡肉吃。”姓龙的听了答道:“今天对不起你,我这地方有个习惯,逢卯不杀鸡。今天是卯日,不能杀鸡给你吃。”这样姓廖的吃不到鸡,又只得含羞而告辞了。第三天,老廖走到姓石的家中说道:“石兄,你家丝瓜很多,今日特来吃餐丝瓜。”姓石的乐意答道:“好得很,我家丝瓜确实很多。你既然来了,我就办餐丝瓜菜给你吃。”于是,姓石的马上去园中摘瓜,办饭菜。办好了,二人 畅饮长谈,饱食一顿。姓廖的感谢不已。他满意地回到家中。想起姓吴姓龙两位同学太看不起穷家之人,自己从此就发奋读书,苦攻学问。因为他用功努力,博学多才,后来做了本的汛官。一次,他要将一条弯路整修成直街。经勘测绘算,正好吴、龙二家的房屋阻碍通道,必须拆让搬迁,吴、龙二人再三央求,不允改道。地方士绅都代为求情,仍不准。吴、龙二人无法,只得请出姓石的同学来代为恳求,方蒙照准。并为此出牌示云:“阴天不摘梨,逢卯不杀鸡,丝瓜情义好,卫城街不移。”当时民间有歌谣流传:“富贵财主心德丑,穷汉莫往富家走;全丝瓜情义重,廖石忠信话千秋。”贪财送命凤凰四中 吴求生搜集整理昔年有个人,名叫张文,家里极穷,仅有老母一人。有一天,他上山砍柴,走到一处地方,初时天色还好,一会儿,忽然天变,大风骤起,即降大雪,没有多久,积雪约有寸厚。遍地白雪,道路莫辨,仅有一一块岩石独没有雪。张文即在岩石上休息。抬头一望,天边有一飞鹰,忽然飞来岩石附近。转来转去叫着问道:“石头上丫的是何人?我要到你那里,你可不要擒我!我要与你认做朋友。”张文答道:“我不擒你,你尽管放心大胆的来!你既然愿意与认做朋友,我也极愿和你做朋友。”说毕,鹰看他十分诚意,就飞下来与他同坐。并问这样的雪天到此何事?张文便将穷苦情形述了一番。鹰听了,看他可怜。就告诉他一个取银子的方法,并叫他预备七尺长的叉口袋一个,跟它同去,保可得银子。张文听了,自是欢喜。就预备叉口袋,由鹰背他至日出地方去了。当下取得一些银子宝物,装在袋内,就回来了。第二天张文又到原处,只见那鹰又飞来了。说道:“前次所得的银子,拿去还帐养母均用完了。”鹰听了,又叫他速备叉口袋一个,要十尺长。张文早已备好大叉口袋,就同鹰去。到了日出的地方,取得一些银子,放在叉口袋内。因袋太大,银子没有装满,取了再取,总不放手。不料袋子没有装满,太阳却已出来了,竟将鹰和张文,一起晒死了。孝子发财凤凰四中 吴求生搜集整理凤凰满家苗寨昔年有个龙可得,生子二人。长名布能,二名布领。可得早亡,有妻尚在。有一天向长子道:“我家里贫苦,日后我死,你如何办理丧事?”长子答道:“你老人家死,儿子毫不费力,将你背至河边,或悬岩上,抛将下去便是了。”母亲听了,点一点头,默默无语。又问二子道:“我家里贫苦,日后我死,你如何办理丧事?”二子答道:“你老人家死后,做儿子的应该杀猪宰牛,祭供母亲,并请老师诵经超度。预备上好衣服和棺木,一家大小披麻戴孝,送上灵山。”母亲听了,也点一点头,默默无语。没有多久,母亲得病医药无效竟然死了。长子布能不但不理,并欲将母亲尸身抛弃。二子布领不肯,要替母亲筹划丧事,只可怜手头无钱。后来布领想得一妙计,因他母亲在时,帮大富翁杨才有家摇纺车,天天到他家做工。他便乘黑夜时候,将母亲尸身靠立门口。第二天一早,家人起来开门,尸身倒在地上。才有一见骇然,便向布领道:“你娘死在我家门口,不知何死的!她帮我家多年,一向很好,现在死了,我出钱给你母亲丧事办了。”布领听了此言,立即认可。布领得了钱,便照他在母亲生前说的办法安葬。过了三朝之后,布领到坟上加土,并栽一根竹子。不久,竹子生根发芽长大了,布领看竹子长成,即在坟前跪道:“母亲灵魂在上,你小儿在下,如保佑我,即由竹枝叶上落下金银!若不佑我,即由枝叶上落下岩土!”说毕,用手一摇,果然落下金银。布领欢喜,即捡了金银,放在衣包里,回到家中。布能见了问他金银何来?布领如实相告。布能等到天明,也去摇竹子。先到母亲坟前跪下,祷告道:“母亲!你若有心保佑我,就由竹子枝叶上落下金银宝贝,否则落下沙土狗屎!”祷毕,果然落下沙土狗屎。布能一见,心中大怒,就将竹子砍倒在地,拿回家中。布领问道:“哥哥,今天摇竹子如何?”布能道:“今天摇竹子得沙土狗屎!我心中大怒,已将竹子砍倒,现在取回来了。”布领无法,便将竹子用刀劈成条状,编成鱼罩,放在河坝上,祷告道:“母亲!如有心保佑我,即罩得大鱼,否则罩得大蛇。”明天看去,果得一罩大鱼,即回来了。布能看见即问道:“你大鱼何来?”布领答道:“这是罩来的。”布能就借了鱼罩,也去河坝上放好,祷告道:“母亲!请你保佑我罩得大鱼!”明天去看,罩得一罩大蛇。布能心中更加大怒,将鱼罩打烂拿回家中。布领问道:“昨晚放鱼罩得什么?”布能答道:“昨晚放的鱼罩,今天竟得大蛇!所以我心中很不高兴把罩子打烂了”布领又把鱼罩砍得整整齐齐,做了个鸡窝,放在村庄附近的荒地上。祷告道:“母亲,你有保佑我,这窝内可得鸡蛋,否则就得鸡屎。”早上放在那儿,晚上前去一看,果有邻近的鸡生蛋在内,他就取了回家。布能见了问道:“今天鸡窝内又有些什么?”布领说道:“今天得蛋五六个。”布能又借了窝,去放在那里,祷告道:“母亲,如有心保佑我,今天就得一窝鸡蛋,否则就得一窝鸡蛋,否则就得一窝鸡屎。”夜里去看,只见一窝鸡屎。心里又是大怒,就将鸡窝打烂,拿回家布。布领问道:“今天装得多少鸡蛋?”布能答道:“今天装得一窝鸡屎,我因不高兴,已将鸡窝打烂,拿回来了。”布领又没法,便将鸡窝用火烧成灰烬,拿去撒在青瓜地里,青瓜长大结瓜。布领用一麻布叉口袋,系在瓜架上,自己坐在袋内看守。到了深夜有山鬼来偷瓜,便一起抬去,到了山洞里,一山鬼说道:“今天发大财了!快取金碗银碗来把这大瓜分来吃罢!”众山鬼说道:“好,好。”等到金碗银碗金筷银筷等摆好之后,布领大声叫道:“该死的山鬼,把我的瓜都偷到这里来了!”山鬼听了都惊走了。布领即把山鬼的金碗银碗和金筷银筷都取回来了,因此发了大财。布能问道:“这些金碗银碗何来?”布领照实说了,布能也想发这个财,便借了一麻布叉口袋,系在布领的瓜架上,自己也坐在口袋中,到深夜时山鬼又来偷瓜,偷摘大瓜之后,又摸着麻布叉口袋,以为又是一个大瓜,即解绳抬去,抬到悬涯时,布能忽由袋内放了个屁,臭不堪闻,山鬼以为瓜烂了,抬起又走。不料布能因为受寒有点拉稀,又放了一个屁,连屎都出来了,较前更臭不可闻。山鬼说道:“此瓜确实烂了!”即将抛下。布能就此一命呜呼。一根木棍换马匹凤凰四中 吴求生搜集整理昔年有个人,名叫幌江山,人们常呼为老幌。老幌精灵,特善用幌。有一天,他拿包粑粑,分别暗藏于路边。距一丈,藏一个,一连藏了数十个,旁人莫知。适有一士官骑马而来,意欲诓之。老幌便砍下树枝,去皮做了一根白棍。待士官快到身边,老幌手打一棍,口喊一声:“一根光棍讨得吃,打到哪里吃哪里!”喊毕,即到路边取得粑粑一个。行有丈余,又打一棍:“一根光棍讨得吃,打到哪里吃哪里!”又取得粑粑一个。接二连三的打去,共得粑余个。士官看之,心爱甚。对老幌说:“伙计,借棍打一下看!”老幌说:“这是宝棍,不能随便借人!”士官央求再三,勉强借之。士官如法打去,果得粑粑数个。士官更加垂涎。于是说:“用我的马换,行否?”老幌同意,将棍送予士官。士官接棍朝前打,得粑甚多。暗笑道:“宝棍竟落到我手里了!”老幌知粑所余无几,立即鞭马飞奔而去,士官再打几棍,粑粑没了。知悉受骗,悔之晚矣。父子团年凤凰四中 吴求生搜集整理昔龙某有子四,无长成人。一日过三十夜时,摆肉酒于桌上吃之。未吃之先,各讲一个四言八句,以为娱乐。讲完成后,再行吃饮。四弟四人,各有职业,大哥务农,二哥教书,三哥屠夫,四哥贩商,其父卖草,各就各人职业上意义说之。兹将每人分录于次:大哥说:“一架犁头尖又尖,想起耕种真为难;想起为难也要做,才得白米过新年。”二哥说:“一枝毛笔尖又尖,想起写字真为难;想起为难也要做,才得对子过新年。”三哥说:“一把快刀尖又尖,想起杀猪真为难;想起为难也要做,才得肉肚过新年。”四哥说:“一条扁担两头尖,想起挑担真为难;想起为难也要做,才得物品过新年。”父亲说:“一把镰刀尖又尖,想起卖草真为难;想起为难也要做,才得父子过新年。”说罢,相率哄堂大笑,共畅饮之。猴子屁股总是红的凤凰四中 滕四平搜集整理森林里住着百兽,生活自由自在,自从出了妖魔鬼怪,就勿太平了,每日里提心吊胆,百兽们纷纷议论,这样下去,日子难过,顶好推选个大王,带领大家来对付妖魔。谁做大王呢,议了半天还定不了。猴子东走西跑,活络勿过。一日,看见一个老头在舞剑、射箭,真有本事。等老头进屋,它就把宝剑、弓箭全偷来了。猴子回到森林,到处夸口:“我学了一套本事,能与妖魔鬼怪较量。”百兽见他身背宝剑弓箭,相信极了。就推选它为森林大王。不久,妖魔鬼怪又来森林捣乱。猴子大王学着老头的样子舞起剑来。可是它一不会直刺,二不会横劈。被妖魔一拨,剑就落地了。猴子连忙又用弓箭。人家箭头向外,它却朝里,弓一拉,射在自己胸口头,痛得活撞活癫,晕倒在地。还是靠虎、豹等勇将拼命冲上,才救了他的性命。百兽见猴子没真本事,不再让它坐大王宝座。猴子却不肯让位。偷偷地用树脂涂了一屁股,还说:“勿是我不让,是椅子留着我。”百兽们很生气,几个有力的上去,一、二、三,一齐用力,把猴子拖了下来。结果,屁股的一层皮牢粘在宝座上。从此,猴子屁股,永不出毛,结着一块红红的疤,至今猴子屁股总是红的。落洞女的故事凤凰四中 滕四平搜集整理传说湘西某苗寨里的一年轻女孩,清秀妩媚.有一天她和同寨的女孩子一起到别的寨子去看电影。出来的时候已是傍晚时分,大家一起走着,她说口渴,要去井边喝口水,就离开了。与她一起来的女孩子等了许久,也没见她回来,因怕电影开场赶不及,打着手电简去找,才发现她呆坐在井边,痴痴地望着井中自己的倒影。女伴们将她送回家,她已经失去了理智,用尽力气挣脱别人的搀扶,嘻嘻笑着说:“你看,我好看吗?”这是一个悲剧性的结局,她的最后,就是在静默里抑郁死去。在水里迷失的例子有很多。在乡下,有一个村干部的女儿,十几岁,在村小上学,是个好看的女孩子,平常是很羞涩沉默的,也很庄重。学校下面有一口井,她常常到井边去担水,大家最喜欢看她袅娜地泼洒着小小水花与美丽的背影,突然有一天早上,他父亲被人叫到井边去,然后看到她被她父亲挟着回来,一个熟人在后边替她担了水桶。她头发已经乱了,眼睛出奇地亮,手舞足蹈,大家都说她疯了。她父亲一开始把她锁在家里,但久了,终觉可怜,就放了出来。得了自由的她就常常在河边和路边出现,手里拿着一把柚木梳子,自言自语,轻轻哼唱,若是有人走近,她总是极妩媚地一笑,眼睛清亮。终于有一天,她的尸体浮在了河面上,据目击的人说,一开始看到她在河里就着水洗濯她的头发,还唱着歌,也没在意,可能后来往水里越走越深,就淹死了。落洞女的故事,很像是希腊神话里水仙的传说,美貌的女子,平时对于自己的容貌并无多少意识,恰逢那么一天。在光滑如镜的古井里照见了自己的芳华绝代。就痴:述起来,从此心里就只有自己的容貌纠葛。既爱上了自己,那么身外的种种一切,都变得丑陋无意义,然后就在自己想象的完美世界里,晶莹流盼地走了,从此人间便再无她们的影子,留给人间无数怅惘的想念。蛤蟆精的传说凤凰四中 刘乔生收集很久以前,有个瞎子老婆婆,她只有一个十二岁的儿子,一家生活全靠儿子砍柴换钱换米维持。一天,她儿子上山砍柴,被老虎吃了。第二天,天色刚亮,瞎子婆婆就摸着出了门。她边走边喊着儿子的名字。到了儿子砍柴的大山中。忽然,那大树后有人回答,“妈妈,我在这里。”老婆婆听了,就朝有声音的地方找去。她找到大树下,用手一摸说话的儿子,是一只蛤蟆。她十分难过的说:“娃娃,你变成了这个样子吗?要是的话,那以后我俩的生活又怎么过法?”蛤蟆说:“妈妈,不要难过,我一天可以砍两担柴。”老婆婆又惊又喜和蛤蟆回了家。过年了,街市上十分热闹。观灯的、看戏的,到处是人。大年初一,蛤蟆对老婆婆说:“让我玩去,好吗?”老婆婆说:“你太小了,恐怕别人把你踩死了。”蛤蟆一再恳求,老婆婆也就答应了。蛤蟆直到土地屋前,将身子摇了几下,蛤蟆皮子就脱了下来,成了一个标致的小伙子。他对土地说:“土地公,请你帮我保管一下衣服,好不好?”土地公答应了。他离开土地屋,向演戏的地方走去。这时看楼上的沈小姐,见他人才出众,生出爱慕之情。蛤蟆也望见了沈小姐,也生出了爱慕之心。过了几天,蛤蛤精对老婆婆说:“找个媒人,求求沈家小姐。”老婆婆说:“你是只蛤蟆,还想求什么小姐,想不到啊!”蛤蟆说:“试一试吧。”老婆婆就请了个媒人。第二天,媒人就到沈员外家求亲去了。天色刚晚,媒人回来了。她对瞎婆说:“员外说,只要用金砖从男家铺到女家,就来成亲。”老婆婆听了,对蛤蟆儿子说:“这是人家不答应,才出这样难题。”蛤蟆精听了,反而高兴。第二天,蛤蟆精和老婆婆、媒人一起,到沈员外家去。走时,他叫老婆婆和媒人走在前面。他在后面把路边的石子捡起,沿路摆好,再从石子上跳来跳去。说来奇怪,蛤蟆跳过后,背后的石子都变成了金砖。走到小溪边,他请媒人找几根粗芭茅搭好做桥,自己沿着粗芭茅桥慢慢爬过去。回头再看时,那粗芭茅变成了金桥。他们三人到沈员外家。沈员外一看,不好怎么说话了。他虽是一个蛤蟆,但自己说的话要算数。只得将女儿许给他。婚后,沈小姐心里老想着看戏时见到的那个漂亮小伙子。转眼又到了新年,街上又热闹起来。一天,蛤蟆精跳到沈小姐的跟前说:“贤妻,我今天也去溜溜街,你可在家用心等着吧。”沈小姐心想,你一个丑蛤蟆,怎么还说去看戏,观灯?心里这么想,口里还是答应了。蛤蟆前脚走,沈小姐后脚跟了去。她要看蛤蟆丈夫怎么看戏、玩耍。蛤蟆跳到离戏院不远的土地屋前,顺道“土地公公,请给我看管一下衣服行吗?”土地公公答应了。蛤蟆精就将身子一摇,蛤蟆皮子就脱了下来,蛤蟆就成了一个标致的小伙子。沈小姐老远看到,心里十分高兴。原来,丈夫就是从前的那个漂亮的小伙子。蛤蟆哪知妻子跟在后面,变成人后,就跑去看戏了。丈夫走后,沈小姐赶到土地屋前,把那张蛤蟆皮子拿走了。天色快要晚了。蛤蟆走到藏衣服的土地屋前,一看,衣服不知哪里去了。问土地公。土地公说:“你不能怪我,你妻子拿走了。”他一听后悔不该来玩耍,哭着脸回了家。沈小姐见丈夫回来了,说:“皮子在我这里,我要你作人呢?”蛤蟆失去了皮子,无法变成原形了,就天天读书写文章。几年后,考取了状元。几年后他的瞎子老母去世了。蛤蟆觉得完成了养老送终任务,他就上天成了仙。蚌壳姑娘的传说新春取水烧香纸的来历凤凰四中 吴庆搜集从前,有一对孤儿寡母住在笔架山下的瓦窑里,母亲廖大娘靠给人洗衣服养家,儿子名叫石三哥,打七岁起就给地主老财扛长年。他从小就诚实善良,能吃苦耐劳。地主老财也就常常每天叫他干很多工夫,并且总是给他吃一些残羹剩饭。比如说石三哥从农田里抓回许多鱼,可是到晚上只能吃到几个鱼头和一点鱼汤。尽管这样,石三哥照样早出晚归,毫无怨言。十二年后,风里雨里长大的石三哥变得英俊魁梧。一天早晨,天刚蒙蒙亮,石三哥就去水井给地主家跳水。他刚走到水井口的时候就发现井底里扑闪着一个特别亮的光点。他放下水桶俯身近看呀!水底里有一个光滑漂亮的蚌壳在半张着壳嘴,那亮光就是从蚌嘴里发出来的,那一定就是人们传说的蚌珠吧。三哥伸手捞起蚌壳抚摸着看了一会儿,心想:这么漂亮的蚌壳可不能让那些贪心的人看见了。于是他赶紧把蚌壳往水井深处丢去,并用扁担把它往石缝里扒,直到看不见,他才放心地挑水离去。从此,三哥更是每天早早地去挑水。奇怪的是那个蚌壳也是每天早早地爬出来在井底闪着珠光在等三哥。三哥总是每天都要捞起蚌壳抚摸一会儿,然后再把它藏好,才挑水离去。蚌壳的事是三哥心中的秘密,每天看蚌壳,抚摸蚌壳也成为他一天中最快乐的事。冬去春来,石三哥和蚌壳的秘交不觉已有一年。这天春雨哗哗,三哥照样早早去水井挑水。可是他却怎么也找不到那个闪着珠光的蚌壳。他久久地站在井边伤心发呆-蚌壳被谁捞走了?大半天他做什么也不着手,跟掉了魂似的。晌午十分,他还在地主的地里锄草,没心思回早去吃饭。突然只见廖大娘满脸惊喜气喘吁吁地跑来喊:“三哥哥哎,快快回去看看吧!”石三哥莫名其妙地被娘扯回瓦窑做的家。还没到家,就远远地看见家门口整齐地晾着衣服,闻到一股饭菜香味。正当石三哥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时,从屋里飘出一位身着青白衣裳的漂亮姑娘冲他娘俩微笑。“你是.?”“我们在水井边认识已经一年多了。”姑娘说着伸出戴着蚌珠指环的白皙右手来牵三哥,左手去牵廖大娘,一边甜甜地叫了一声“娘!”“你是蚌.”三哥惊疑道。“对呀,我是蚌玉珠。”“你这是来.?”“我来跟你成亲,我要做你的嫁娘!”廖大娘听了心里乐开了花:我们这么穷的人家上哪去娶儿媳妇?现在平白送来了这么个漂亮儿媳妇是做梦都做不到的好事!可是这让三哥很为难,“你看,我这家.”他指向自己的家。“不怕!我来了就不会再让你吃苦了。”这样,蚌玉珠姑娘就和石三哥结婚了。廖大娘只请了村里石姓较亲近的几家和族长老人来证婚喝喜酒,也只跟别人说是三哥娘舅家的远房表妹来和三哥完婚。结婚后,石三哥不再去给地主家扛长年了。他用多年来攒下的微薄积蓄跟地主买了离家近的一块山地让娘和妻子种菜卖,自己上山砍柴卖。由于年轻勤劳,一家人的日子慢慢地过好起来了。一年后,他们在瓦窑边上盖起来三小间茅草屋。两年不到,蚌玉珠生下一个大胖儿子,三哥给儿子取名丁丁。廖大娘就专职带孙子做饭,让儿子和媳妇安心劳动。幸福的日子总觉短暂。很快孙子丁丁已经呀呀学语,每天早饭后,廖大娘没事就背着孙子到村子里转,也和那些没事做就闲话这家长那家短的婆婆客们唠些家事,很多人都说廖大娘命好,天上掉下个漂亮好儿媳,她是苦尽甘来享清福了。这些婆婆客们当中有一个酸声怪气地说:“眼红吧?叫你儿子也显本事领一个什么精回来,有钱着呢!你没看见人家手上戴着个什么宝珠,大着呢!廖大娘家没住青砖瓦房啊,那是装穷!”廖大娘打第一天看见儿媳起就见她手上带着的宝珠,只是像他们这样的人家能娶到儿媳妇,安个家吃饱饭就已经很不错了,她从来不去在意什么珠宝。这几年来她也多多少少听到有些人在背后议论儿媳妇是蚌壳精的话,她也从不在意。因为她觉得她们家过得和和美美的就够了。今天听了这话心中犹如平湖投石,波澜不断。吃晚饭的时候,廖大娘着实地瞟了儿媳左无名指上宝珠几眼:真是好大个宝珠呀!以前三哥做 长工的那家地主婆也没有那么大那么光鲜的宝珠!这宝珠得值多少钱呀?以后我这宝贝孙子丁丁的日子可好过啰!这年碰上了几十年罕见的旱灾,从端午过后到九月份四个多月的时间一滴雨也没下过,田地里的庄稼蔬菜全都干完了,十里八乡的人畜喝水都要到很远的叉河去挑,唯独笔架山下的莲花村的那口大水井还能出水,只是水量少了许多,但还够村里的人畜用。从九月中旬之后开始下雨。这雨一下就是三个月,秋冬作物什么也不能做,全村人又急又愁,许多人出去挖野菜吃,有的人家出去要饭了。奇怪的是这年石三哥家在瓦窑后种的南瓜却丰收了,他们家靠着南瓜还能过日子。他们也常常抱一两个南瓜到那些孤老幼小掲不开锅的人家里去。是他们却听到越来越多的针对蚌珠姑娘的谣言:有人说玉珠是个妖精,她来到村里不到三年就碰上了这样的大旱灾;有人说玉珠是大蛊婆娜萨的孙女,走到那儿就会给那儿带来祸害;有人说玉珠是龙王的女儿,私自来到人间被发现了,所以龙王才在降灾给他们,如果玉珠不走的话,这里还会有大灾难;有人说玉珠是天上的仙女下凡,触怒了王母娘娘.甚至有人编了童谣当着廖大娘的面逗丁丁,唱道:“丁丁丁,丁丁丁,你娘是个蚌壳精,嫁给你爹不真心,祸害乡邻是本性!”漂亮能干又贤惠孝道的儿媳让大家这样说道,廖大娘自然是十分恼火,和大家争辩时,别人要她说出儿媳的来历时,她又是有口无语。廖大娘私下问过儿子媳妇的来历,儿子说:“您不要理他们的闲话,您儿媳人怎么样,这几年您自己是知道的。”廖大娘就把村里的闲言碎语告诉了儿子,并和他商量叫儿媳把珠宝买了换来钱粮给大家一起度过这灾年,这样或许大家就不会再有什么闲话说了。三哥觉得娘说的话有理,晚上睡觉时就和妻子商量叫她献宝珠换钱粮的事。妻子听了后抱着三哥哭道:“我也不是不知道村里人对我的闲言。我的确不是人类,我是村里这口水井井龙王的小女儿,是因报答你前世对我的救命之恩父王才准许我来的。我少时贪玩,不小心露出蚌珠,让贪心的人见了把我虏了去,要取我的蚌珠,是你拼死救了我。今年的旱灾跟我和父王都没有关系,反倒是父王尽力保护才不让我们这儿断水的,请你相信我!用宝珠换钱粮救大家也可以,可是,可是.我舍不得.好吧,明早你把宝珠拿去换粮食吧!”第二天早上,玉珠把宝珠给了丈夫,叫他收好,去市集换钱粮。送丈夫到院门外时,蚌珠拉着丈夫的 手深情的哭道:“快去快回!”三哥道是妻子深情不舍,笑道:“又不是出远门,晚上就回来。”到村里叫上一二十个力壮的人就去了。 傍晚时,三哥他们拉着二三十牛车的粮食回来了,车过地主家门口时,门关得紧紧的。三哥让村族长老给村里的穷人家分粮食。大家领粮食时都千恩万谢地说石三哥是个大好人,三哥咧嘴笑道:“是我婆娘用宝珠换来的粮食!” 大家有说:“你婆娘是神仙,是活菩萨!” 等三哥分发完粮食回到家里已是半夜,只见娘哄儿子睡着了,不见妻子。轻轻摇醒娘问:“玉珠呢?”“不和你一起吗?晚饭刚熟,听说你,你们回来了,饭没吃就出去了。不是去接你?”三哥听后慌了神,回到村里分粮食时,村里的人除了地主员外,几乎家家都来了,就没见妻子来。三哥转身出去找。村里村外找了个遍,也不见玉珠的人影。大家听说玉珠不见了,都起来帮找,一直到第二天早 上还是找不到。第二天,丁丁起来后哭嚷着要娘,廖大娘抱着孙儿也哭肿了双眼,全村的人都很难过。那些知事理的人恨恨地道:“都是你们这些多嘴的婆婆客害的!玉珠这么好的人让你们说三道四冤枉人家,她一定是想不开躲了起来,这下你们高兴了吧?”这时候,那些婆婆客们自然是后悔得不敢做声了。三天三夜了,三哥还是找不到妻子。这三天来,他不吃不睡,人都瘦得变了形。第四天天刚蒙蒙亮,坐在门口发呆的三哥猛地想到自己第一次在大水井里见到蚌壳的情景和妻子的到来的情景,忽地一下站起来,高一脚低一脚地跑到水井边汪汪大哭。忽然他好像听到妻子叫他:“三哥!”三哥忽地止住了哭,以为是自己想妻子想出了神,一愣间,又听到一声“三哥!”声音从井中发出,三哥聚神往井底一看,朦胧的水底中好像有一个蚌壳,是自己几年前熟悉的那个蚌壳,它在微微地张着壳,只是壳内没有了那颗闪亮的蚌珠!三哥流泪颤声喊道:“玉珠!”蚌壳又说话了,声音很微弱,它说:“三哥,你不要哭了。回去好好把丁丁带大吧!我没有了宝珠就再不能回地面跟你们一起生活了。那天你回来我去看来你,可是我没了宝珠六个时辰内必须回到水里,不然就会没命的,所以没来得及跟你道别.我很想你们,也舍不得你们。可是我必须再炼珠,要炼五百年才能再化为人身.你和儿子想我的时候,可以在新年的头三天来看我,这三天我可以休息。你们来的时候只要在井口边上烧点香纸,往水里撒点米粒,我就知道了,就来看看你们。一定要早,让人看见了我,可能又要对我不利。”于是,每年的新年第一天,三哥就带着儿子早早地来到井边看妻子,回去的时候顺带挑上一担水。 这事偶尔被别人发现了,不知其中原因,以为是拜祭井神,求取一年的财喜或风调雨顺,也就依葫芦画瓢地照做了。这样,人们在新年第一天都争先去井边烧香纸拜井神挑第一担水的这种风俗就传承了下来。当然,蚌壳姑娘舍珠救人的故事也从莲花村流传出来,并且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老幌诓官见龙王凤凰四中 杨真宜搜集老幌机智善幌,远近闻名人人皆知。唯有一官爷不信。有一天,令老幌到他家去,对老幌说:“老幌,众人都说你善幌。今天特请你来幌幌我吧!”老幌不慌不忙地答道:“我的禾幌没带来,放在家里了。”官爷说:“回去取吧!”老幌一板正经地说道:“我的禾幌大着呢你家的门太小,进不来呀!”官爷问:“怎么办呢?”老幌说:“好办!把房壁拆了,明天扛来给你看就是了。”官爷想把禾幌弄个究竟,果真叫人把板壁拆了。准备就绪,差人去通知老幌。老幌说声:“好,明早去。”第二天清早,老幌肩扛一把捞树叶子的竹捞耙大摇大摆地走来了。官爷见了不解地问:“老幌,你的禾幌子呢?”老幌飞舞手中的竹耙说:“这不是吗?”官爷晃然大悟,明白自己被老幌幌了,气得脸发紫,大声令道:“他胆大包天竟敢幌我,扔到河里淹死他!”不容分说,一下涌来几个人,七手八脚把老幌绑起来。放到脚藤内,密封其口,扛着往河里走去。走到河边山头上,官爷还未赶到,抬脚藤者饿极,将老幌悬吊于树上,溜进村找饭吃去了。适有一羊客,赶着一群肥羊从该地过。老幌呼其救命。羊客听诉原由,急速解救。又将羊装进藤脚内封好。两人赶着羊群匆匆离去。良久,官爷赶到,竞令差夫将脚藤弃于河中,看其随水飘流而去。官爷得意,率众人归。数日后,老幌赶着一群披着青苔丝的肥羊从官爷门口,官爷一见大惊。老幌问道:“官爷好啊?”官爷结结巴巴:“你你从何地回来?”老幌道:“从海龙王处回来,你看羊身上的青苔还没干哩!官爷又问:“真真的吗?”老幌道:“真的,那天你送我见龙王去,龙王好贤慧,留宿多日,今日又送我一群羊回来。”接着又将值近日在龙宫的生活,绘声绘色说了一通。官爷倾慕之。问道:“老幌,我也能去吗?”老幌小声对官爷说:“唉呀,差点忘了,龙王有请官爷。”官爷惊喜道:“真的?真的,还说要给老爷什么宝贝哩!”官爷笑道:“进来吧!进来吧!”老幌说:“不!我还要赶路哩!”官爷哀求道:“别忙,别忙,请”。”老幌答道:“好吧!不过要有所准备。什么准备?”“不能再坐脚藤,龙王看了笑话!”官爷又求道:“准备什么?请快说吧。”老幌说:“准备一个大术桶,一个大瓦缸,两把铁锤行了。”官爷满口答应:“好办!好办!”定期见之。届时,木桶和瓦缸已运到河边。老幌和官爷身穿龙袍,手执铁锤。老幌道:“瓦缸光亮美观,理当官爷坐,我乘木桶导航。”官爷飘飘然就坐,二人兴高采烈。老幌口里不时哼道:“一捶桶。两捶缸,官爷要见海龙王。”老幌一面轻轻地哼着,一面得意轻轻地敲着。快到深水处,老幌道:“锤要随唱声,听我高声唱时,我俩要猛击。否则龙王听不见官爷驾到。”官爷频频点头:“好!”进得水区了,老幌高声唱道:“一捶桶,两锤缸,官爷要见海龙王!”唱毕,官爷高举铁锤猛击缸。瓦缸敲得粉碎,官爷立即被水吞没。老幌大喜,欢乐放声歌唱:“我坐桶,官坐缸,官爷已去见龙王!”蚩尤传说凤凰四中 郑振亚搜集整理相传几千年以前,苗族的祖先阿普(苗语:公公)蚩尤率带兵在黄河边与敌对阵撕杀,直至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打完仗要往后方撤退,士兵们把伤兵都抬走后,阿普蚩尤对身边的阿普军师说:我们不能丢下战死在这里的弟兄不管,你用点法术让这些好弟兄回归故里如何?阿普军管说:好吧你我改换一下装扮,你拿符节在前面引路,我在后面督催。于是阿普军师装扮成阿普蚩尤的模样,站在战死的弟兄们的尸首中间,在一阵默念咒语祷告神灵后,对着那些尸体大声呼喊:死难之弟兄们,此处非尔安身毙命之所,尔今枉死实堪悲悼故乡父母依闾企望,娇妻幼子盼尔回乡尔魄尔魂勿须彷徨急急如律令,起!原本躺在地上的尸体一下子全都站了起来,跟在阿普蚩尤高擎的符节后面规规矩矩向南走。敌人的追兵来了,阿普蚩尤和阿普军师连手作法引来五更大雾,将敌人困在迷魂阵里因是阿普军师所司(实施操作意)之法术让大家脱的险,大家自此又把他叫老司;又由于阿普老司最后所用的御敌之实乃雾术,而雾 笔画太多难写,于是改写成一个巫字取而代之其实,这巫字也是个象形文字:上面一横代表天或者雾,下边一横则代表地,而中间的那一竖就表示符节了;竖的两边各有一个人字,右边那个代表阿普蚩尤,左边那个代表阿普老司,意思是要两个人联合起来才能作巫术。翻江山看月亮打架凤凰四中 龙文清搜集从前有个财主,为人非常歹毒、刻薄,尽管他有万贯家产,仍旧吝啬得一毛不拔,所以大家给他起了个绰号,叫做吝啬鬼。有一天,翻江山和吝啬鬼一起去集市赶场。翻江山卖了一挑柴,买回一些米;吝啬鬼在集市上赌了一天搏,买回一坛蜂蜜。傍晚,他们又一起回家。翻江山走在前面,吝啬鬼跟在后边,走到半路,天就黑了。灰兰的天空闪烁着稀稀的明星,一个又圆又大的月亮,像银盘似的高高挂在头顶,把山山岭岭照得象白天一样。他们来到一条坎坷不平的山路上,翻江山想:这个一毛不拔的吝啬鬼,我得想个办法来整整他。这时,吝啬鬼却傲慢地对翻江山说:“老翻,人家都说你很聪明,很会撒谎;其实,你只能骗得了那些愚蠢的笨蛋,你怎么也骗不了我。你不信,我们就来打个赌瞧瞧!”翻江山灵机一动,边走边仰起头望着天空,满不在乎地答道:“哼!人家看月亮打架都忙不过来,那里还有功夫和你扯谎。”吝啬鬼猛一听说月亮打架,好不稀奇,于是也仰起头半信半疑朝空中望去,一不小心绊着块大石头栽了个跟头,坛子摔破了,蜂蜜洒了一地和一身。他边用舌头舔着衣袖上的蜂蜜,边埋怨翻江山说: “老翻,连我也受你的骗啦!”翻江山开心地笑着说:“哪里哪里,我怎么能骗得了你呢?我只能骗得过那些愚蠢的笨蛋。”张打铁、李打铁(一)凤凰四中 刘乔生搜集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刀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冒歇,我要回去学打铁。打铁难扯炉,我要学开屠,开屠难杀猪,我要去读书。读书难挨打,我要学唢呐。唢呐难换气,我要学唱戏。唱戏难伴腔,我要学卖姜。卖姜难认秤,我要去捡粪。捡粪难勾腰,我要学抬轿。抬轿难换肩,我要去做官。做官难做堂,我要当和尚。和尚念经,念着观音,观音衔牙,衔着蛤蟆。蛤蟆钻草,一棍打倒。蛤蟆死了,埋得冒见了。张打铁 李打铁(二)凤凰四中 吴求生搜集整理张打铁 李打铁,打把剪刀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回家去打铁。打得一,长矛竹子好夹壁;打得二,二月麦子和豌豆儿;打得三,三个葫芦滚下滩;打得四,一个铜钱四个字;打得五,划破龙船打破鼓;打得六,六月枣子没成熟;打得七,七月枣子甜蜜蜜;打得八,八十婆婆纺棉花;打得九,桂花园里香美酒;打得十,十月街上卖梨子。棉花树凤凰四中 吴求生搜集整理棉花树,寸寸高,又浇粪来又要保。开黄花,结金桃,金桃里头长白毛。格格嘎,出棉花,乒乒乒,弹上弓。车儿响,出细线,床机响,出白片。白片布,青片舞,拿到你门前舞一舞。赶牛回家喽凤凰四中 吴庆搜集牛儿你快乖乖下山来太阳公公就要把脸埋让我们赶快回家去喽莫让阿妈门口等急咧牛儿牛儿你快下山来太阳公公就要把脸埋莫等天黑熊娘外婆出叼了我俩阿妈不得儿等娘归(旧)凤凰四中 吴庆搜集今天雀雀叫得早喊娘赶集卖豆角得钱买醋又买盐还要给儿买糖糕日头已过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