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档简介
2007年 1 0月农 业 机 械 学 报第 3 8卷 第 1 0期 双环减速器的弹性动态静力分析 宋轶民张俊郑奇斌冯志友张策曾梅 摘 要 为 揭示 双 环 减 速 器 系 统 中 各 零 部 件 的 真 实 受 力 债 况 对 完 全 平 衡 非1 8 0 相 位 差 的 双 环 减 速器 进 行 了深入研究 受力分析中计入了诸多影响因素 如高速轴 环板 齿轮副 轴承的弹性变形及支承轴的附加转角 基 于力一 位移混合法构造了相应的变形协调条件 建立了该类过约束机构的弹性动态静力学方程 双环减速器中行星 轴承的弹性变形最大 高速轴次之 环板的拉压 弯曲变形接近 不可忽略 关键词 双环减速器弹性动态静力分析数学模型 中图分类号 T H1 3 2 4 6 0 3 1 6文献标识码 A E l a s t o q u a s i s t a t i c A n a l y s i s o f D o u b l e r i n g G e a r R e d u c e r S o n g Y i m i n Z h a n g J u n Z h e n g Q i b i n F e n g Z h i y o u 2 Z h a n g C e Z e n g M e i 1 T i a n j i n U n i2 Tia n j i n P o l y t e c h n i c Un i v e r s it y Ab s t r a c t Th e d o u b l e r i n g g e a r r e d u c e r D R G R is a n o v e l p l a n e t a r y g e a r i n g w i t h s m a l l t o o t h n u mb e r d i f f e r e n c e I t h a s a p p a r e n t a d v a n t a g e s o v e r c o mm o n g e a r r e d u c e r s s u c h a s l a r g e t r a n s mis s i o n r a t i o h i g h l o a d in g c a p a c it y c o m p a c t v o l u m e l o w f a b r i c a t i n g c o s t a n d w id e a d a p t a b il it y T o o b t a in a c t u a l l o a d i n g s t a t e o f t h e c o m p o n e n t s a D R G R f e a t u r i n g a p h a s e a n g l e d i f f e r e n c e o f n o n 1 8 0 d e g r e e s a n d c o mp l e t e e q u i l i b r i u m h a s b e e n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i n d e t a i l s K e y i n f l u e n c e s w e r e t a k e n in t o a c c o u n t i n c l u d i n g t h e e l a s t i c i t y o f h ig h s p e e d s h a f t s g e a r c o u p l e r s m e s h i n g t e e t h a n d b e a r i n g s a s we l l a s a d d i t io n a l r o t a t i o n a n g l e o f t h e s u p p o r t i n g s h a f t Th e c o m p a t i b il i t y c o n d i t i o n s o f e l a s t i c d e f o r m a t i o n s w e r e d e r i v e d b y m e a n s o f t h e s o c a l l e d f o r c e d i s p l a c e m e n t h 如r id me t h o d F i n a l l y t h e e l a s t o q u a s i s t a t ic e q u a t i o n o f t h e o v e r c o n s t r a in e d me c h a n i s m w a s d e v e l o p e d Ke y w o r d s D o u b l e r i n g g e a r r e d u c e r E l a s t o q u a s i s t a t i c a n a l y s i s Ma t h e m a t i c a l mo d e l 引言 环板式减速器是一类平行轴少齿差行星传动装 置 具有传动比大 承载能力高 结构紧凑 制造成本 低 适应性广等诸多优点 为消除机构的运动不确定 状态并实现功率分流 环板式减速器常采用多相平 行四边形机构并列布置的形式 如完全平衡 非 1 8 0 相位差的 双环减速器 I l l 目 前 环板式减 速器已 在冶金 矿山 石油 建筑等领域得到了比 较广泛的 应用 但因理论研究不够深入 现有环板式减速器产 品大多存在一定的振动与噪声 严重时导致环板断 裂 行星轴承烧蚀 所以必须对环板式减速器的设计 理论进行系统 深人的研究 环板式减速器是一类典型的过约束机构 为揭 示各零部件的 真实受力状态 必须计入尽可能多的 影响因素 构造恰当的变形协调条件 进而建立系统 收稿日 期 2 0 0 6 0 7 1 s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项目编号 5 0 2 0 5 0 1 9 和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 项目 编号 1 0 6 0 5 0 宋轶民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 3 0 0 0 7 2夭津市 张 俊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讲师 郑奇斌夭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硕 士生 冯志友天津工业大学机械电子学院 教授1 3 0 0 1 6 0天津市 张 策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 曾梅天津大学 机械工 程学院中职生 万方数据 第 1 0 期宋轶民等 双环减速器的弹性动态静力分析 3 4 的弹性静 动力学方程 文献 2 5 针对不同 构型的 环板式减速器 建立了相应的数 力学模型 并对其 受力状况 进行了 研究 得出了一 些有益的 结论 本文围绕完全平衡 非1 8 0 0 相位差的双环减速 器 在计入高速轴弯曲变形 环板拉压与弯曲变形 齿轮副与轴承刚 度 支承轴附加转角等影响因素的 基础上 采用力一 位移混合法建立其动态静力学模 型 进而分析系统中各零部件的真实受力状况 jz R F N ly R F a X eer R F y m R F m f 1 2 i 1 2 式中 a te z Y Y B a s 两高速轴行星轴承的 弹性变形量 m R a 高速轴行星轴承柔度 m N 3 输出轴支承轴承的弹性变形 1 变形协调条件 图 1 为完全平衡 非 1 8 0 0 相位差的双环减速器 的结构图 其中 两高速轴 输入轴 支承轴 制成曲 轴的形式 作为平行四边形机构的曲 柄 平行四 边形 机构的连杆制成环板形式 其上加工或安装有内齿 轮 可与输出轴上的外齿轮相啮合 内 外齿轮的齿 数差仅为1 4 2 N Y R N R 从 i 1 2 5 图 1 1 高速 轴 7 配重 完全平衡非相位差的双环减速器结构简图 F ig 1 S k e t c h o f f u l ly b a la n c e d D R GR 2 环板3 箱 体4 支承 轴承5 翰 出轴6转臂 1 1 高 速轴 轴承及 齿轮副变形 1 高速 轴的弯曲 变形 将高速轴离散为两相环板处的2 个集中质量 根据材料力学可知 高速轴在两相环板处的弯曲变 形为 式中 X M Y N输出轴两端支承轴承的弹性变 形 量m R a输出轴支承轴承柔度 m N N N 输出 轴两端支承轴承的反力 N 4 齿 轮副的弹性变形 t R F i 1 2 6 式中 齿轮副沿啮合线方向弹性变形量 m R齿轮副平均综合啮合柔度 m N F 齿轮副的啮合力 N 1 Z 环板变形的描述 环板的结构如图2 所示 其中 A B 为两行星 轴承孔中心 O 为内 齿轮中心 a 为轴间距 r 2y 和 r z 分别为内齿 轮基圆 齿顶圆和节圆 半径 因不同截 面处环板的受力面积不同 故求解变形时应将环板 视为变截面梁 求解环板变形时 主要考虑环板两端 轴承孔中心之间 部分 3 忆 习 o i F a i r 习 o i F y r 一 1 习o i F a a 习o i F i j 1 2 1 i 1 1 2 2 式中 a a y u z a y a 两高速轴在第i 相环板处 的弯曲变形量 m o i 高 速轴第i 相和第J 相环板处集中质 量的柔度 m N F 二 F a y F s F a y 两 高 速 轴 行 星 轴 承 反 力 N 2 行星轴承的弹性变形 图2 环板的结构图 F i g 2 S t r u c t u r e o f a g e a r c o u p l e r 以 轴间距a 2 0 0 m m的减 速器为例 得到环板 的等效变截面梁如图3 所示 显然 环板的最大等效 横截面 面积接近最小面积的4 倍 因 此将 其处理成 变截面梁是合理的 1 2 1 环板的拉 压变形 对于不同的曲柄转角ql 啮合力作用 点相对于 环板中心的位置不同 导致环板各段所受的纵向力 的 大小 及方向 不一致 设iq沿逆时针方向 为正 可 以分以下情况进行分析 1 当g t d E 0 二 2 U 3 3 r 2 2 a 时 啮合力 一一 卜认价认 万方数据 农业机械学报 2007年 瞥效环 板 曲 线N l 1 0 0 2 0 0 3 0 0 4 0 0 到 mm 齿 轮啮合力的作用点随着曲柄转角的变化而变化 考虑到不 管啮合力作用点位于环 板中心的 左侧还是 右侧 引起环板中心Y方向位移的效果是一致的 设 定啮合力y 方向的分量的 正方向后 可得环板横向 受 力的 简化图 如图7 所示 F 凡F 万 2沦 0叫卜一 一一一 叫0 A 口N B 图6 环板纵向受力简化图2 F i g 6 L o n g i t u d i n a l lo a d in g s t a t e o f a g e a r c o u p l e r 2 50佣邹 义佣义 已巨 图3 等效变截面梁 F i g 3 E q u i v a le n t b e a m w i t h v a r ia b l e c r o s s s e c t i o n 作用点位于环板中心的左 侧 其中 9 a E 0 R 2 环板的受力情况如图4所示 A N F Far Fry G杆一 Far 图7 环板横向受力简化图 F ig 7 T r a n s v e r s a l lo a d i n g s t a t e o f a g e a r c o u p l e r 图4 第1 相机构环板受力图 F ig 4 L o a d i n g s t a t e o f a g e a r c o u p l e r 图中只 第 i 相环板的惯性力 N G 第1 相环板的重力 N a 啮合角 a 只考虑拉压变形时 环板受力图可简化成图5 F F y P凡白 0 0 代 es峨 冲eses eses es沙卜 A N O B 图5 环板纵向受力简化图1 F ig 5 L o n g i t u d in a l l o a d in g s t a t e o f a g e a r c o u p le r 1 图中只x 第1 相环板 质性力x方向的分量 N F M r 第 相啮合力x方向的分量 N F 二 F s in g 1 一a 由于环板截面结构形状及曲线方程较为复杂 故采用数值积分法进行求解 可得 其中F A F M c o s g t d 图中 P 第1 相环板惯性力y 方向的 分量 N F y 第i 相啮合力y 方向的分量 N 对于变截面环板 同徉采用数值积分的方法可 以得到环板发生弯曲变形引起的环板中心0点的 位移 y Q 沁 二 P i G 一二 F w 9 其 中 3 0 x 1 f x 1 ml一 丁石ij IL 1 c ur 一二 甲 一 下 二 二 uxu r 1 y c u do Jo yl x L Jo J o y l x 3 w2 令2 E b a r c o s 9 d 2 a 焦y x d xd r 2a J Jo y x d xd r S a a L d a h F a 1 v F b nF二 二 式中二 w 2环板的弯曲柔度 m N L3 变 形协调条件 环板的变形示意图如图8 所示 7 其中 式中 三 匕r d x 厂 2 E bj a y x 2 E bj 一 d x r r d y x 占 占 环板 A O B O r 段拉压变形量 i t J n 环板AO NiO段拉压柔度 m N E 环板材料的弹性模量 G P a b 环板的厚度 m y x 等效环 板的 截面高 度曲 线方程 m 2 当q l a C 二 2 3 x 2 时 啮合 力作用点位 图8 环板的变形示意图 F ig 8 D e f o r ma t io n o f a g e a r c o u p l e r 由图示关系得 1 0 1 1 于环板中心的右侧 环板的纵向受力可简化成图6 同理可解得 ua za SAxaua z a 8a o ua 0 yo Y 环板刚体偏转角 a2 F s c o S A t d F s c o s 一 一 I N t 52 N ss F s s in A d F s c o s gg d 0 r e F F 2 T a 2 0 图9 输出轴受力图 F ig L o a d in g s t a t e o f o u tp u t s h a f t 由图9 可知 输出轴的刚体位移与其支 承轴承 的变形关系为 式中 式中 其 中 X N I X S s2g 1 X N2 X S s2R y N y s 52p y m y s SA 1 5 G s 输出 轴所受的重力 N T o 额定输出转矩AN m 支撑轴力矩平衡方程为 22 习F s in g q e 名F c o s g t 0 2 1 污 If 1 至此 建立双环减速器系统弹性动态静力方程 k x Q k 系 数矩阵Q 广义 力列 阵 x 广义坐标列阵 x F F o F N X o X c B T F 凡1 F m r F a 2 F F a F a F a 1F a 2 F a 2 F F F 2 N Nu N N2 N2 y X a X a y o Y IX 0 2 y o 2 Y 2 X c x c y c 凡 凡 风 1 6 式中 二 y s 输出 轴质心的 位移 m 民 I9 r输出 轴质心绕X y 轴的 转角 X N 7 Y N X N 2 y N 2输出 轴前后两端支承轴 承的弹性变形 m 4 齿轮副接触变形 输出 轴刚体位移 与环板 刚体位移 之间的 变形协调关系 U 7 R F s i n g 1 一a X o c o s q 一a y o r 2 b Y 一 s i n 9 a X c c o s ip 一a y c s c o s f 一a 凡一 3 算例分析 以完全平 衡 相位差非1 8 0 D R 2 0 0 型双环减速 器为例 进行受力分析 其中 轴间距 2 0 0 m m 传动 比 i 2 5 5 内 外 齿轮 齿数 z 2 5 3 z 5 1 模数 二4 mm 啮合角 a 二4 3 9 8 5 0 偏心距 二 5 2 2 m m 输人转速 1 5 0 0 r m i n 额定输出 转矩T o 5 6 8 k N m 行星轴承柔度 R 二2 O X 1 0 0 m N 输 出轴支 撑轴 承柔 度 R 二1 3 8 X 万方数据 农业机械学报2007年 1 一m N 齿轮副平均综合啮合柔度R 8 4 7 X 1 0 0 m N 经分析 可知一个运动周期内各关键零部件的 弹性变形 如图1 0 所示 由图可知 系统各关键零部 0 0 8 1 一 第1 相输入轴变 形R 第2 相输入 轴变 形级 第 1 相行 厂第 2 相 行 篡 承 变形 量 承 变 形 f 6 0 1 2 0 1 8 0 2 4 0 3 0 0 3 6 0 第 相 机构曲 柄转角 a 一 第 1 相拉压 变形it 一 第 2 相拉 压变形it 一 第 1 相弯曲 变形量 一 第 2相 有 曲变形 t 件中 以行星轴承的弹 性变形最大 表明 该部件所受 载荷较 大 是影响系统 使用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这 与工业应用中 常见的行星轴承 过早烧蚀的 现象相吻 合 实际上 受环板结构限制 行星轴承型号选择的 余地较小 特别是计人少齿差行星传动的多齿弹性 啮合效应之后 4 7 齿轮承载能力的进一步 提高将与 行星轴承的使用寿命构成一对矛盾 这一现象必须 引起设计者的足够重视 此外 各相机构中 环板的拉压 弯曲变形较为 接近 其总体变形量虽小于高速轴及行星轴承的变 形量 但幅值仍属同一数量级 因此 在双环减速器 的受力分析中 应将环板视为弹性体 且同时计人其 拉压 弯曲变形 由 此推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低压电工作业规范与安全知识测试题库及解析
- 2025年乡镇卫健办招聘面试模拟题计生协管员岗位专业知识问答
- 2025年中小学编制语文教师招聘面试之高频考点梳理与应对策略
- 2025年国际贸易实务操作手册及模拟题解析
- 2025年新型高性能低合金钢、合金钢材料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压纸轮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家电制造设备项目建议书
- 护士防护病毒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医用气体终端项目合作计划书
- 抢救管理相关知识课件
- 吸入性肺炎的护理查房
- DB13T 5252-2020 HDPE内衬修复供水管道技术规程
- 2025年天津市中考物理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
- 循环经济与绿色生产方式
- 2025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标准化设计在装配式建筑装配式阳台抗震建筑中的应用报告
- 大班喝水教学课件
- DB31/ 741-2020碳酸饮料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开学第一课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
- 苍南3号海上风电项目陆域工程报告书
- 2025儋州市兰洋镇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
- 2025-2030木薯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