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某公司视频会议系统解决方案目录第一章视频会议概述.31.1视频会议的重要意义.31.2视频通讯技术的发展及趋势.41.3视频会议的分类.61.4视频通讯技术的标准.61.5视频通讯系统原理.9第二章视频会议网络分析.102.1网络环境的重大意义.102.2视频会议系统中网络环境的典型要求.102.2.1H.320视频会议网络标准.102.2.2H.323视频会议网络标准.2.3系统网络环境分析.12第三章视频会议系统解决方案.123.1系统设计原则.123.2系统设计总体目标.133.3用户需求分析.143.4系统方案设计说明.143.5系统方案设计拓朴图.153.6系统方案功能说明.163.6.1SONY视频终端实现的功能.1第四章设备选型以及设备介绍.224.1SONYPCS1P视频终端介绍.22第一章视频会议概述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当今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也断增加,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加快企业运作,提高竞争力,已是众多企业的当务之急。会议是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关的研究表明,有效的信息55%依赖于面对面的视觉效果,38%依赖于说话者的语音,而只有7%依赖于内容。传统通信工具,如电话、传真等,都无法达到面对面或一群人聚集在一起的沟通效果。视频会议使人们能进行自然的、计划好的会议,而摆脱了距离的限制也避免了进行耗时、费力的长途旅行。视频会议的最大特点是能够再现实地会议的效果,减小因距离因素而产生的与会者之间的隔阂。然而,图像通信所占的带宽太大,无法应用于实际的通信中。进入90年代,随着ITU制定第一个H.320标准和H.323标准,视频会议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视频会议作为一种先进的通信手段,已逐步被众多政府部门和跨地区企事业单位所采用。1.1视频会议的重要意义随着中国入世脚步声的临近,各企事业单位都面临更大的商机,同时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视频会议可以在多方面哦提升您的通信效率和工作效果。节省会议旅费、时间大量的财务数据表明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每年的公务差旅费都很高,而且每次开会或会面中大约80%的时间需花费在路途中。可见视频会议的应用意味着更大金钱和时间的节约。提高开会的效率由于召开视频会议的费用大致与开会的时间成正比,就促使与会代表节省时间,提高办事效率。而且由于与会人员就在本地,和会议的资料、文件、实物都在身边,可以充分方便地相互交流。增加参加会议的人员在很多场合,参加会议的代表往往因为工作紧张或经费有限,而使用视频会议后,则可以解决这一矛盾,可以吸纳更多的人员参加会议。此外在利用电视会议来进行问题研究、方案制定时,可以随时方便地增加一些与会代表,真正做到集思广益。从以上不难看出视频会议是90年代才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媒体通信技术,它之所以能够在近几年迅速发展,并在网络通信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是由于一、网络和数字压缩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H.323协议栈的确定),使整个会议的运营成本大大降低;二、是因为它能够给客户带来显著的效益,比如大大节省时间,减少员工出差频率,提高双方的联系次数,较快的做出决定,使生产成本得到大大的降低等。对于大型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如同工商等针对国家机关等单位来说,常年超负荷运转,出差开会,已成为令人苦恼,望而却步的事。采用视频会议的形式既达到召开会议的目的,又避免了出差外地。从效果上来看,可以缓解交通紧张状况,节省时间和经费,提高工作效率。对于一些紧急性会议,视频会议在争取时间,及时商讨决策、及时贯彻上级重要指示、及时取得重要信息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我们还可以在“视频会议系统”基础之上开展远程培训、企业电子商务等延伸业务。所以大力发展和使用视频会议这一先进工具,将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可以更好的保护国家利益、人民权益。1.2视频通讯技术的发展及趋势随着全球步入信息化时代,人们对了解事物、交换信息的方式已经从纸、笔、书本、话音等发展到通过声光电信号等各种方式更准确、更快捷、更丰富地表达出来。在需求的推动下,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的边缘技术多媒体通信技术。个人计算机的普及、微电子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建立及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的研究进展,都有力地推动了多媒体通信的发展。如果说19世纪是电报的时代,20世纪是电话的时代,那么,21世纪将是多媒体通信的时代。随着数字信号处理、压缩编码技术和数据传输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新产品层出不穷,同时出现了众多的视频会议系统,在社会性的信息交流中发挥了巨大的来,在其间传送各种图像、话音和数据信号,使出席会议者有亲临现场的感觉。除了用于多点多媒体会议之外,视频会议系统还应用于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需要传送实时音频、视频和数据的业务。能为用户提供直接、全面的沟通交流,并能节约时间、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因此巨大的市场需求推动了视频会议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很多科研机构都进行了多媒体多点会议通信系统的研究。国际电信联盟(ITU-T)形成了视听多媒体通信系统国际标准的H.200系列建议,使不同厂商的多媒体通信产品能够互通,推动了多媒体通信技术标准化的进程。视频会议并不是一向全新的技术,早在60年代发达国家就开始进行视频会议的研究,早期的视频会议系统以模拟方式传输,占用很大的带宽,其代表有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的可视电话、英国BT公司的1MHz带宽黑白视频会议系统。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微电子、计算机、数字信号处理及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视频会议的理论研究和实用系统研制方面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总的说来,其发展主要经历了模拟视频会议、数字视频会议和国际统一标准的数字视频会议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模拟视频会议60年代始,世界发达国家开始研究模拟视频会议系统,并逐渐商用化。60年代末期,在压缩编码技术推动下,由模拟系统转向数字系统。80年代初期,研制出2Mbps彩色数字视频会议系统,日本和美国形成非标准的国内视频会议网。第二阶段:H.320视频会议80年代中期,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飞速发展,图像编解码技术取得突破,信道费用降低,为视频会议走向实用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美国PictureTel国际公司提出基于ISDN的商业视频会议系统,大大地促进了视频会议的发展。80年代末至今,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日新月异。CCITT(即现在的ITU-T)形成了H.200系列建议,规定了统一的视频输入输出标准、算法标准、误码校验标准及一系列互通的模式转换标准,解决了不同厂商的设备互通问题,极大地推动了视频会议的发展。第三阶段:H.323视频会议90年代中期以来,计算机互连网的飞速发展对各行各业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基于包交换网络的多媒体通信系统逐渐成为研究人员和电信、算机厂商关注的焦点之一。Internet工程任务组(IETF)也开发出实时传输协议(RTP)、资源预留协议(RSVP)等与ITU-T的H.323建议配合,以保证在IP网络上传送实时音频视频流。1.3视频会议的分类从视频会议技术发展的历史来看,目前,视频会议系统的建立可以依据ITU-T的两大框架建议H.323和H.320来进行,从而形成两种不同的建设方案。H.320是ITU-T较早期的视频会议标准,该标准完全建立在一系列视频会议专有的技术和标准之上,而H.323标准建立在通用的、开放的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基础之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自从1996年ITU-T批准该标准以来,视频会议的技术和市场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厂家竞相投入H.323新产品的开发,越来越多的用户采用H.323技术和产品构造他们自己的视频会议系统。这是通信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飞速发展和日益融合所带来的必然趋势。而且,H.323系统在技术的先进性、功能的完善性、操作的方便性、系统的可扩充性以及性能价格比等各方面,都日益显示出比H.320系统明显的优越性。视频会议吸引人的方面在于视频会议不仅像电话会议一样可以听到高质量的声音,还可以看到所有会议参加者,共同面对面的商讨问题、研究图纸或实物与真实的会议无异,使每一位与会者确有身临其境之感,更有利于双方交流。而且视听会议还可以同时提供文件传真、静止图文传递、电子白板共享、应用程序共享以及文件传送等一系列辅助会议服务项目。1.4视频通讯技术的标准视频通信技术目前较为普遍采用的是国际电信联盟的两个系列标准H.320和H.323系列标准以及T.120数据共享应用的系列标准,下面分别作一简单介绍。H.320系列标准H.320协议是建立在ISDN/V.35/E1等广域网技术上的,速率从56Kbps到2Mbps的ISDN和交换的56Kbps电路上进行电视会议的标准。自从1990年最早通过以后,H.320成为广泛接受的关于ISDN会议电视的标准。H.320是一个系统标准,它包含了许多关于系统各部分的其它ITU-T标准:H.221视听电信业务中64l1920kbit/s据和控制信息复用进单个比特流的标准。H.221使用时分复用(TDM)系统,帧长为10ms。Q.931ISDN网络定义基本的呼叫信号的标准H.242关于建立使用2Mbit/s际上为端到端之间的通信规程,提供用于方式命令和指示以及功能交换的标准。G.711脉冲编码调制。是一种音频编码方式G.722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是另一种音频编码方式G.728低时延码本激励线性预测编码。又是一种音频编码方式H.261关于pl64kbit/s视听业务的视频编解码标准,H.263选方式,能提供更好的图像质量。T.120作为H.320框架内的有关声像(静止图像)会议的相关建议H.281会议电视的远端摄像机控制规程。它利用H.224才能实现H.224利用H.221得LSD/HSD/MLP信道单工应用的实时控制ITU-TH.233和H.234标准规定了H.320加密和密匙交换,通过网络时不被监视。H.323系列标准(仅列出与H.320不同的标准H.323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H.225.0局域网内无服务质量保障的基于分组的同步的媒体系统标准协议G.723.1多媒体通讯中双速率音频编码方式G.729使用CS-ACELP方式的音频编码速率为8kbpsH.263低速率下的视频压缩标准ITU-TH.323标准于1996年6月通过,该标准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多个供应商的LAN电视会议产品可以互操作的标准H.323标准描述了四个主要部分:用于终端的基本技术是H.261视频G.711音频(用于与H.320互通)。其它方式是可选的。使用H.225.0进行打包和呼叫建立,使用H.245进行控制。网关支持与H.320、H.324、常规电话、ISDN中的其它终端类型、POTS或其它网络顺利地、低时延地进行互通。作为网络业务量控制的一种方式,门限决定允许或否定呼叫请求。门限的判决规则由系统管理者的控制。多点控制器和处理器利用多媒体流或多点广播协议支持多点呼叫。H.323使用与Internet协议兼容的IETFRTP/RTCP标准,并计划使用各种分组交换网(PSN)协议,包括TCP/IP和NovellSPX/IPX。当在使用了交换集线器和保留协议(例如RSVP)的以太LAN上使用H.323时,在企业Intranet上支持多媒体会议,并支持IP多点广播,从而为支持Internet作好了准备。H.323的主要优点网络独立性H.323被设计成运行在通用的网络体系结构之上。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带宽管理技术的进步,基于H.323的解决方案将能获得这些进步所带来的好处。带宽管理视频和音频传输对带宽要求很高,若不加以监控,会阻塞企业的网络。H.323通过提供带宽管理来解决这一问题,能够对网络中并发的H.323连接数以及H.323应用可获得的带宽总量进行限制。一方面,这些限制保证了网络上的关键应用不会被中断,另一方面,又为网络上的其它应用保留了足够的资源。每个H.323终端都能针对每一会话提供带宽管理,该机制(称之为自动带宽管理)能根据网络的状况-延迟、抖动和丢包率-提高或降低视频传输率。网间会议许多用户希望与远地进行视频会议。在H.323环境中,通过直接的PPP连接或企业INTRANET、EXTRANET甚至INTERNET,这种希望成为可能。H.323也提供一种连接基于包交换的视频会议系统与基于电路交换(H.320、H.324)或基于ISDN的视频会议系统的手段。H.323来减少或消除协议转换,从而提供优化的性能。平台及应用的独立性H.323不依赖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操作系统,H.323兼容的平台可以有多种规格和类型,包括支持视频的个人计算机,专用平台以及功能齐全的产品包。多点支持H.323能支持三点或更多点的多点会议,可以有也可以没有集中式的MCU(多点控制器)的支持。多点控制功能可以是分布式的,作为H.323终端功能的一部分来实现。互操作性用户希望在通信时无需担心接收端的兼容性。除了保证接收端能解压信息,H.323还提供了在客户端之间调整性能,为会议设置共同的性能的方法。标准也建立了公共的呼叫设置和控制协议。编解码标准H.323为音频、视频数据流的压缩和解压建立了标准,保证来自于不同厂家的产品有共同支持的领域。它也为基于厂商特殊硬件和软件的附加特性与增强性能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灵活性一个H.323会议能够包括具有不同功能的终端。比如说,只有音频功能的终端也能参加具有音频、视频和/或数据功能的终端所进行的会议。而且,一个H.323多媒体终端能够与一个只具有T.120数据功能的终端分享会议的数据部分,同时与其它的H.323终端分享声音、图象和数据。1.5视频通讯系统原理视频通信首先应解决三个问题。第一是编码算法问题,在会议电视业务中,参加会议的人员是在房间内开会,其动作量很小,仅仅是嘴巴说话的动作,编码算法应根据这个特点考虑。第二是解决PCM标准的互换。第三是编解码器设定了一种公共的图像格式解决了电视的PAL、NTSC的关键问题。第二章视频会议网络分析2.1网络环境的重大意义网络技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在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带动下,世界各国不断加大对网络通信技术的建设力度。各种各样的网络技术应运而生,并被应用到各行各业。网络建设进入到了一个有各种结构和功能的网络共同构成的一个遍布世界各地的、结构复杂的异构网络时期。各种新的路由交换技术的提出和实施,各种不同的网络实现了前所未有的互连互通,web浏览技术的发展是各种网络间的信息交流变得非常简单。然而,另一方面网络技术的规范化程度还刚刚开始,工程的差异非常之大;由于宣传和管理的原因,人们对网络的认识开始变得越来越模糊。在实际的工程设计和应用中,各种网络所固有的技术和功能缺陷正在被人们忽略和淡忘,给工程设计和实施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以至于有些设计意图和设计目标不能有效实现甚至根本不能实现。视频会议系统作为一种高端的通信服务,对运行的网络平台的可靠性、稳定性、可用性和安全性都有几位苛刻的要求,在进行视频会议系统的设计实施之前必须对运行的网络传输平台进行全面的测试、分析和改造,才能进行有效的设计和实施。2.2视频会议系统中网络环境的典型要求视频会议系统为用户提供实施高效的面对面的视频通讯功能,实际应用中涉及企业分支机构会议、远程研讨、远程培训、面对面电子商务等各种场合。对图像、声音的真实性、实时性和安全性具有很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当今经济对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所以系统必须提供卓越的稳定性和可用性。2.2.1H.320视频会议网络标准H.32O视频会议系统发展较早,技术成熟,依靠ISDN/V.35等网络传输平台运行。基于H.320标准的视频会议系统运行的网络传输平台基本全是专线或拨号联接,网络的带宽在网络设计初期已经确定,网络上传输的数据一般来说比较简单,用途比较单一。网络的延迟小、稳定性高。但是网络的扩展性差,如果用户以后有大规模的扩展功能的时候会线的力不从心,网络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和分析,并对网络上的业务进行统计分析。带宽需求:128Kbps(视频会议专用)延迟:16ms可用性:2.2.2H.323视频会议网络标准H.323视频会议系统发展较晚,运行在开放的计算机IP网络中。H.323视频会议系统采用先进的技术将视频技术、音频技术、数据压缩技术、远程控制技术和IP网络传输技术有机的集合起来,提供了强大灵活的功能。赋予了视频会议系统许多新颖的应用。更为重要的是,H.323视频会议系统运行在开放的计算机网络平台上,可以有效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和计算机资源,大大减益少系统的总体运行成本。另一方面,IP网络上传输着成千上万的信息:数据、图像、文本和音频,数量众多的数据按照各自的目的地前进,互不相让。IP网络“尽力而为”的传输机制和共享的特性是他无力为苛刻的视频会议系统提供强有力的支持。l有效可用带宽不能保证;l网络延迟过大;l网络稳定性底下l网络业务冲突;l系统间不兼容l异构网络互连以上种种问题都会造成系统性能的急剧下降。除此之外,视频会议要求每个会场必须拥有一个固定的公有地址,这在网络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视频会议系统面临的种种困难。必须对网络的状况进行必要的测试和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l网络图谱结构;总线性、星性、扩展星性、全贯通网l网际出口特性:既网络采用何种方式接入广域网(主要有DDN、T1、E1T3、FrameRelay、ATM)l网际出口带宽l网络路由:访问控制策略和包过滤策略;l网络延迟:l网络传输业务:文件传输、电子邮件、视频业务等l网络服务质量:是否提供Qos议业务提供保护措施。2.3系统网络环境分析XX拟以H.323IP的方式,组建IP专线网络,现在所有的会场之间都有IP线路连接,完全可以满足视频会议通讯速率,实现所有会场的互动。第三章视频会议系统解决方案3.1系统设计原则先进性由于计算机、网络、通讯等技术发展极为迅速,更新换代频繁,为保证系统有较长的生命力,设计的网络方案,要选择较高的起点,不仅满足现在应用的需要,而且要充分考虑到未来业务发展的需要,使网络能够在尽可能长的时期内保证应用的需要。实用性设计网络系统时,必须保证网络的实用性,并在性能接近情况下,使网络结构尽可能简洁。灵活性在保证使用要求和技术可行性的前提下,电视会议系统所有终端设备具有便于操作、管理、实用有效的卓越特性,并可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修改和扩充系统设备功能。开放性系统必须接受具备国际标准协议的设备入网。扩展性随着应用变化的需要,网络的性能和结构应能够方便灵活的扩展,局域网的内部结构及站点的调整不影响骨干网。容,保证在网络的成长过程中,网上业务不会受到影响经济性在设计网络系统时,应提供性能价格比高的解决方案,并综合考虑设备价格变化,设备升级扩展等因素。可靠性本系统具有良好的远程图像传输功能,图像清晰,伴音与图像严格同步。主机高度集成一体化设计;断电、误操作不会导致设备损坏;无操作系统故障,不会死机;不惧怕病毒的袭扰,攻击;功耗,能够长时间(数小时,数天,数月)开机工作快速实时性能够在任何时间及时召开内部电视会议,迅速将主会场图像传送到其他各分会场,保证图像清晰并与伴音同步,保证图像动态连续性和实时性。网络管理的统一性完善的网络管理是电视会议系统组网成功的重要保证,而能否建立起统一的网络管理平台对于简化管理程序,提高管理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基于以上的考虑,我们在进行网络设计时,必须选择合适的网络技术,以达到最佳的建设效果。3.2系统设计总体目标根据视频网络系统集成的经验,以及我国多媒体通信网建设的现状,本方案应具有如下特性:l加新的服务系统。l安全性:系统稳定运行的基本条件。l务扩展的重要前提之一。l效益,进而产生收益和投资之间的良性循环。l断地发展壮大,才能产生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应。为了实现上述特性,我们将本着以下原则进行设计:宽带网络是整个方案的实现基础,对宽带IP网络的设计,要充分依照国际上的规范、标准,借鉴国内外目前所流行的主流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运行系统,汲取国内外各种信息系统的建设经验,从网络信息化的实际要求出发,充分利用已有的各种网络资源,确保网络内部的互联互通。3.3用户需求分析为了提高XX系统内部的办公会议质量和效率,加快信息交流速度,实现远程视频会议,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决定组建XX的视频会议系统,该系统可以方便的召开视频会议、视频远程及培训会议等,同时能够提供语音、图象、数据及图表的交互,从而实现XX系统内的各部门间的讨论会议、远程讲解或远程培训等功能。通过视频会议可以加强系统内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实现远程视频、高效办公、减少会议开支,而且可以通过多媒体交互技术、实现直观、可靠、便捷的会议效果,为今后逐步实现系统内部网络化管理提供安全、便利和快捷的技术基础。现在XX的具体情况是:初步打算建设1个主会场,以及7个分会场,一共有8个会场,设计带宽为384Kbps。3.4系统方案设计说明在此方案中,主会场以配备一台SONYPCS1P会议室终端设备,并且,主会场视频终端设备带内置MCU,因目前共有八个会场,所以需在另一分会场配置一台带内置MCU的PCS-1P实现级联。在其余六个分会场同样分别配备SONYPCS1P视频终端,所有会场的SONY视频终端相互之间可以进行点对点视频会议,同时通过主会场视频终端内置MCU可以实现多点的视频会议,并且可以实现数据画面的同步传输。3.5系统方案设计拓朴图八点视频系统拓朴图3.6系统方案功能说明3.6.1SONY视频终端实现的功能超凡的画质l在H.261、H.263+、H.263+和MPEG4的视频编解码协议。l采用隔行扫描的视频编辑模式和噪音过滤功能;网络界面:lLAN线路可达:PCS-1P支持2Mbps强大的实时表述功能:l通过数据处理盒PCS-DSB1和XGA解决方案进行数据共享;l通过电子白板进行实时的表述;l通过记忆棒演示JPEG格式的幻灯片;支持内置l实现ISDN和IP线路的最多六点的1+5分屏的视频会议功能;l级连的情况下可实现十点的视频会议功能;l支持H.320&H.323分路功能;实现IP线路的稳定连接:l适应性的网速自动控制功能l数据传输速度根据网络的流通情况进行自动调整;l实时自动重复请求功能l通过编码器的缓冲功能恢复传输过程中的丢包;极好的音响效果:lCTE-600(COMTRA)可以加强音频接收器和扬声器的效果;(需选配CTE-600)l多方向的麦克风将自动捕获声音;l全方向扬声器;l回波消除功能;多种新功能l双显示器功能;l一个显示视频,一个显示数据l可连接多个摄像头;l远端摄像头控制功能;l可通过网络浏览器进行外部控制;l支持多语种功能;SONY视频会议终端从混合音频、视频、计算机数据传输,到电子白板,为您提供无限自由的的视像会议系统,具有数据会议和多点会议组合功能。在外型设计上结合了办公室环境,采用了摄像机和机身分离安装的设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会议室中自由应用,6点摄像头机位预置,声音反馈抑制,实现更清晰的音质。产品视频通讯技术严格依照ITU-T频会议国际标准H.323和H.320协议,配备标准的(10BaseT和100BaseTX)IP接口,使用IP方式连接最大带宽可达2Mbps、ISDN连接方式接最大带宽可达768kbps(ISDN连接需要配备PCS-B768)。SONY音视频会议终端具备灵活的扩展性、多种配置的选择,使用者能够自由的控制会议设施的成本。利用PCS-323M1/PCS-320M1经过升级后,通过IP/ISDN方式可以召开多达10点的视频会议(当主机串联的时候)。在使用一台SONYPCS-1音视频会议终端作会议主机的情况下,利用PCS-323M1经过升级后,通过IP方式可以召开多达6点的视频会议;使用PCS-320M1经过升级后,通过ISDN方式可以召开多达6点的视频会议。利用PCS-DSB1数据连接盒可将PC画面实施的传送到远端。传送的PC画面的能达到XGA的解析度,PCS-1同时具备PCS-DSB1RGB的功能。(在使用IP连接ISDN连接时,可收到连续的4CIF画面)。终端配备电子白板接口,在mimioXi上可以使用USB接口进行直接连接,可以将预先准备的数据资料发送给其他人。与无线文件传输台PCS-DS150的红外线无线传送对应。使用PCS-DS150降低成本,将物体的立体影像传送到远方,4CIF静止画面连续输出。动态的网络连接速率控制功能,可以在网络繁忙的时候,自动的降低通信速率,使在连接速率不稳定的状况下进行顺利的视频会议成为可能。支持56kbps网络连接64kbps网络连接,自动判断线路连接状态。通过WEB控制,联网自动检测状态。ITU-TH.281支持远程摄像机操控功能。内置存储器,利用存储器可以实现内部JPEG图像传送、电话账单数据保存、电子白板数据的保存。帮助功能、简单的GUI操作画面。多点会议登记,消息群发。PCS-1P系统功能图:PCS-1P主要技术参数一览表视频信号制式PCS-1:NTSCPCS-1P:PAL编码标准H.261,H.263,H.263+,H.263+,MPEG-4,H.264像素QCIF,CIF帧速Max.30frames/s带宽Upto768kb/sinH.320(Incl.audio)Upto2Mb/sinH.323(Incl.audio)音频G.711:3.4kHzat56/64kb/sG.722:7.0kHzat48/56/64G.722.1:7.0kHzat24带宽和编码G.723.1:3.4kHzatG.729:3.4kHzat8kb/sMPEG-4AACmono14kHzat48kb/s(H.323)衰减:30dB回声延迟:340ms(=8kHz)内置噪声抑制器遥控器红外线遥控输入/输出S-video输入x1Composite输入x1S-video输出tx2视频Composite输出x1RGB输出x1IRPCS-DS150/DS150Px1Line输入(RCA)x1外界麦克(幻想电源音频Line输出(RCA)x2内置麦克图像RGB(XGA)输出x1网络10Base-T/100Base-TXx1数码白板专用接口x1MemoryStickMemoryStick记忆棒插槽x1RS-232C/VISCA(Mini-DIN8-pin)辅助摄像机接口x1控制SIRCSIR输出for电视监视器x2IR遥控x1输入/输出PCS-DSB1音频麦克输入(Mini接口内置自动增益控制器图像XGA:1024点x768线4CIF:704点x576线(H.261AnnexDand入/输出Line输出(Mini接口)扬声器xAUX输入(RCA)x1AUX输出RGB(XGA,SVGA,VGA)输入x2图像画中画ITU-T标准网络协议尺寸:1/9(1/4角H.320,H.323H.221混合H.281FECCH.225.0H.245TELNET(Server)HTTP(Server)FTP(Server)SNMP(Agent)DNS(Client)DHCP(Client)RTCPRGB(XGA)输出输入/输出PCS-B768ISDN:BRI(基本速率接口)x6环境工作温度5Cto35C工作湿度30%to70%-保存温度20Cto+55C保存湿度电源要求电源PCS-1P:AC220V240V,50/60功耗尺寸和重量信息处258(W)x54(H)x171(D)mm,理终端摄像机147(W)x130(H)x138(D)遥控器50(W)x24(H)x197(D)0.14kg(Incl.battery)系统组成和可选配件信息处理终端x1摄像机单元x1遥控器TCP多点容量最大6点(H.323)最大10点(H323)*最大6点唇音同步手动摄像机摄像机1/4typeCCD清晰度PCS-1:470TVlines焦距3.131mm(F1.8to2.9)变焦自动/手动光圈Auto视角6.6to65度变焦倍数x10(光学变焦),x40(数字变焦)摇动-100+100(最大.300d/s)摆动-25+25(最大预置位6信噪比50dB其它背光补偿摄像机电缆(0.25m)x1电源适配器x1IR收发器x2遥控器电池x2终端护垫x2摄像机护罩x3音频线缆(1.0m)x1S-Video线缆(1.5m)x1操作手册(Japanese,English,French,Spanish,Italian,German,SimplifiedChinese)保修卡x1第四章设备选型以及设备介绍此次系统方案中,主会场及七个分会场均选用SONYPCS1P视频终端,主会场视频终端带内置MCU功能,由于该MCU支持六点会议,故需在另一套PCS-1P视频终端上增配内置MCU,通过级联实现8点视频会议。4.1SONYPCS1P视频终端介绍SONYPCS-1P视频会议终端特性新颖而功能强大的通信方式PCS-1P视频会议系统是日本SONY公司通过将最先进的IT技术与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验证的音/视屏技术整和在一起,开发出的一种紧凑、时尚的两套产品。该产品提供一种新颖并且功能强大的通信方式。它是举行会议的理想工具,借助该产品,与会人员能够自由、动态地交换意见和看法,而不用考虑他们所处的地理位置相隔多么遥远。PCS-1P视频会议所带来的好处显著增强。另外,为了提高视频会议的声音质量,该系统还将高品质的音响性能引入视频会议的应用中,这种音响性能已经在音频会议产品市场上赢得了好评。PCS-1P系统为你的企业在通信方式上提供了巨大的改进,允许您与您的雇员进行简单、直接、面对面,或者是进行重要的项目决策。数据共享能力在进行基于音频以及视频技术的会议当中,与会者既能够共享来自个人电脑中的陈述文件,又能通过数字白板将手写的内容与大家共享。PCS-1P系统同时提供了这种功能来达到这样的效果。以XGA分辨率实现陈述文件的共享(国际标准的双流功能)通过连接一个可选配PCS-DSB1双流模块,PCS-1P可将您的个人电脑上的屏幕通过IP网络以XGA分辨率传递给远端站点的PCS-1P*。这样可以使您与您的视频会议参与人共享一些由应用软件创建的陈述文件,这些软件包括Microsoft的PowerPoint、Excel、Word,同时还能共享您电脑上的静止图像。通过两台个人电脑连接到一个PCS-DSB1上,能够更快地完成角色的转换,按下按钮,所选电脑上的屏幕内容就能方便地传送到其它地方。你可以在单台显示器上使用“画中画”模式,也可以在第二台显示器上使用“全屏”模式,来观看屏幕上的内容*。*当通过其它方式连接时,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员工绩效考核方案制定工具
- 奇异之伞800字(7篇)
- 我看雷锋2000字(12篇)
-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联动合同
- 白桦林意象解析与文学价值探索教案
- 企业市场调查分析数据化报告模板
- 日记爬山550字14篇
- 纪念白求恩课件
- 发人深思的拍卖会900字11篇
- 企业员工手册及政策宣贯平台
-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25年版培训试题及答案
- 抗菌药物处方医师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
- 新时代班主任角色转型与实践案例
-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新教材解读课件
- 公务用车管理制度与车辆维护
- 2025年中国农业银行宁夏回族自治区分行春季招聘58人笔试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
- 医院二甲设备管理PDCA应用
- 2025年辽宁省地质勘探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
- 河南大学河南戏剧学院招聘考试真题2024
- 《无人机结构与系统(第2版)》全套教学课件
- 胃肠外科健康教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