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4专项 波(声和光)点击重难点一、声波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以波的形式,通过介质将声源的振动向外传播,这种波称为声波。声波的传播需要媒介物质。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最慢,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温度对声音的传播也有一定的影响。人的听觉能感受到的声波频率范围大约在20hz到20000hz左右。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称为超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称为次声波。 2、乐音的三大基本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噪声的防治主要是从声源处减弱或消除,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及在人耳处减弱。二、光的初步知识 1光和颜色 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其值为3105千米秒。光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光的色散指的是复色光分成单色光的现象。物体的颜色:透明体的颜色是它能透过的色光的颜色;不透明体的颜色跟它所反射的光的颜色相同,它吸收跟自身颜色不同的色光。 2光的反射和折射 (1)光的反射:光从一种均匀物质射入另一种均匀物质时,在它们的界面上,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返回原来的物质中,这种现象称光的反射现象。光反射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常见的光的反射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者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是光的反射现象的应用实例之一,其成像特点为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是虚像,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它们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平面镜既可以用来成像,也可以用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2)光的折射:光从一种物质斜射人另一种物质时,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光折射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其他透明物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等其他透明物质斜射人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透镜是光的折射现象的实际应用,常见的透镜有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能将太阳光会聚成一点,即能将平行光线会聚成一点,这一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凸透镜也能成像。 3人眼球的作用 (1)眼球折光系统由晶状体、房水、玻璃体、角膜组成,相当于一个可变焦距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2)物体成像于视网膜前叫做近视,物体成像于视网膜后叫做远视。矫正近视应该选用凹透镜,矫正远视应该选用凸透镜。评析中考点考点1 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产生的原因 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思路点拨 正在发声的音叉使悬挂着的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解答辨析 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故选b。考点点评本题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的振动通过乒乓球放大实验现象,从而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本题考查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知识点。 考点2 同学们用盛水的矿泉水瓶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睛、近视眼睛和远视眼睛的焦距大小。如图甲所示,他们将盛水的矿泉水瓶正对太阳,上下移动白纸,直到白纸上出现最细的亮线,估测亮线到瓶子侧壁的距离d。正常水瓶做实验时,d约为8厘米;把水瓶挤压成如图乙所示后测得d为13厘米;把水瓶挤压成如图丙所示后测得d为5厘米。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乙模拟的是远视眼,实验可得远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 b 乙模拟的是近视眼实验可得近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 c丙模拟的是远视眼,实验可得远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小 d丙模拟的是近视眼实验可得近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思路点拨 用盛水的矿泉水瓶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睛、近视眼睛和远视眼睛的焦距大小,当盛水的矿泉水瓶正对太阳,上下移动白纸,直到自纸上出现最细的亮线,估测亮线到瓶子侧壁的距离d。正常水瓶做实验时,d约为8厘米;把水瓶挤压成如图乙所示后测得d为13厘米;把水瓶挤压成如图丙所示后测得d为5厘米。显然把水瓶挤压成如图乙所示是模拟远视眼,实验可得近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把水瓶挤压成如图丙所示是模拟近视眼,实验可得近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小。解答辨析 乙模拟的是远视眼,实验可得远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丙模拟的是近视眼,实验可得近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小。故正确答案为a。考点点评本题通过用盛水的矿泉水瓶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睛、近视眼睛和远视眼睛的焦距大小,考查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固。 考点3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光的折射现象中,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b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目而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总是缩小的 c无论物体离平面镜远或近,它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始终不变 d凹面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凸面镜对光起会聚作用思路点拨 根据光的知识进行判断。解答辨析 在光的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关系由发生折射现象的两种介质决定,折射角不一定小于入射角。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但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则由物体到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决定。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故无论物体离平面镜远或近,它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始终不变。凹面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凸面镜对光起发散作用。所以四个选项中正确的为c。考点点评本题为考查光现象的综合题。该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是较典型的中考题。考点4 车载gps导航仪是通过与导航卫星互相传递信息,确定汽车的准确位置,并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出来(如图),为汽车驾驶员导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航仪与导航卫星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 b导航仪上的移动电话通过电流传递信息 c导航卫星发射的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导航卫星发射的电磁波比光的传播速度慢思路点拨 由于车载gps导航仪是通过与导航卫星互相传递信息的,故它们之间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而电磁波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又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且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解答辨析 导航仪与导航卫星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正确选项为a。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电磁波的特点。解题时,注意对电磁波的理解。聚焦失分点 易错1 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它的独特魅力给课堂教学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多媒体教室的投影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制成的,投影仪的折光系统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b全班同学都能看到画面是因为光射到投影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c全班同学都能看到画面是因为光射到投影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 d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对症下药 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多媒体教室的投影银幕是用粗糙的自布制成的,会发生漫反射,而且银幕发生漫反射时每一束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这是学生易错的知识点。故本题选c。提分练习1光学实验课时小叶用激光灯对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无意中发现对面粗糙的墙壁上出现一个明亮的光斑,而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很暗。对此现象的解释较合理的是( ) a地面吸收了所有的光 b墙壁对光发生漫反射 c地面对光发生漫反射 d墙壁对光发生镜面反射 易错2 如图所示,平静的水面上有一座石桥,桥孔看上去是圆形的。当水面上升时,看到桥孔的形状是如图中的( )对症下药 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但由于题目描述平静的水面上有一座石桥的桥孔看上去是圆形的。解题时很客易因没看清题目而得出错误的结论,所趴在解科学题时必须仔细阅读完题目并理解题意后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本题选b。提分练习2 如图所示,墙面上挂着标有“255”数字的牌子,在其相邻的一面墙上挂着一平面镜。地面上也放有一平面镜。通过平面镜不可能看到的数字是( ) a 522 b 552 c 225 d 252探究与思考 探究 教室的窗玻璃是双层的。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 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图)。 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l0次。 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1)实验后,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这与实验中的哪项操作不当有关? 。小明改进实验操作后,重做了实验,获得了如下数据:实验次数l2345678910平均值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厘米)单层79788280738l8482818080双层2023242424252222212523(2)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 来反映的。 (3)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解答辨析 (1)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的原因是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也就是没有控制橡胶球拉开的距离相等。 (2)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来反映的。 (3)分析表中数据单层玻璃受敲击时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的平均值为80厘米,双层玻璃受敲击时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的平均值为23厘米。所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受敲击时单层玻璃的振动比双层玻璃的振动要强。考点点评 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设计实验时要特别注意控制变量,同时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和数据。在得出实验结论时,必须要认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和数据。跟踪练习“鼠标在鼠标垫上移动时,为什么屏幕上的光标会随之移动?”小科对此感到好奇,于是进行了下列实验:用相同大小的压力,让鼠标以相同的速度分别在鼠标垫、平整的桌面和光滑的玻璃面上移动,发现鼠标在鼠标垫上移动时,光标移动正常;在桌面上移动时,光标移动不灵活;而在玻璃面上移动时,光标基本上不移动。 (1)小科做上述实验是因为他猜测:光标会随鼠标的移动而移动,可能与鼠标移动时受到的 大小有关。通过上述实验,小科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2)小敏仔细观察丁通电时的鼠标,发现鼠标的反面有如图所示的发光点和小凸点,因此他对小科结论的正确性产生了怀疑。于是,他在不拆开鼠标的前提下,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证明小科的猜想是错误的!“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光标随着鼠标的移动而移动呢?”小科和小敏又开始了新的探究专项集训能力提升1 如图的手影表演的光学原理是( )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平面镜成像 d光在同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2 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水后,叉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乙)。造成“看不见”和“又看见了”的原因分别是( ) a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 b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 c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d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3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了强烈地震。震后救援人员使用了雷达生命探测仪,根据人的呼吸、心跳等生理特点,从反射回来的电磁波中探知废墟中是否存在生命迹象。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b电磁波能传递不同的信息 c电磁波能穿透水泥墙 d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米秒4 “小科学家”比赛中,有一个项目是“反弹击物”(如图),要求参赛者将皮球射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弹击中目标区内的物体。参赛者在发射区沿哪一方向射球,最有可能击中目标( )a沿oa方向 b沿ob方向c沿oc方向 d沿od方向5 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6 今年5月17日中午,我市部分市民看到了太阳周围出现了一个七彩“光环”,如图所示,这就是“日晕”。这种天象形成的重要原因是阳光通过无数小冰晶后发生了色散,其中各色光按红、橙、黄一蓝、靛、紫的顺序依次排列,说明了阳光是 (填“单色光”或“复色光”)。7 被誉为“光纤之父”的华人科学家高锟荣获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光导纤维是由纯度极高的石英玻璃(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拉制而成的。诺贝尔奖评委会这样描述:“光流动在细小如线的玻璃丝中,它携带着各种数据信息向每一个方向传递,文本、音乐、图片和视频因此能在瞬间传遍全球。”关于光导纤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氧化物 b由石英玻璃拉制成细丝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c光导纤维是利用激光传输信息的 d光纤通信不容易受外界干扰,能够传播更远8 如图为一辆轿车的俯视示意图。点o为司机眼部所在位置,司机在右侧的后视镜ab(看作平面镜)中能看到车尾c点。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画出司机的眼睛看到c点的光路圈。9 下列各图中,对现象或结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1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c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11 如图所示,小刚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贴近书本,透过玻璃杯观看书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他所看到的虚像可能是( )12 如图所示的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效果图。据悉,中国馆和北京奥运场馆“鸟巢”一样,都采用了太阳能光伏技术,其中要用到“超白玻璃”,这种特殊材料具有较好的( )a保暖性能 b导电性能c保洁性能 d透光性能13 春节联欢晚会的手影节目逗趣吸引了广大观众的眼球,这节目应用了一个科学原理。下述四幅图中,和该原理相同的是( )14 如图是十字路口处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的汽车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镜。a、b是一辆汽车经过十字路口时,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可以看出汽车是 摄像头(填“靠近”或“远离”)。观察照片可以发现,几乎看不见车内的人,但车的外表却很清晰,这是因为车内的人 ,摄像头几乎无法成像。夜晚,为了不影响司机开车,车内的灯应 。15 如图所示,f1、f2是凸透镜的焦点,s是放在凸透镜前的点光源,是s经凸透镜所成的像。当光源s沿平行主轴的方向向透镜移动时(始终保持uf),像远离透镜移动的方向是( )a平行主轴方向 b o与连线方向 c f2与连线方向 d f1与连线方向16 对以下四种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甲图现象说明无色玻璃片只透过部分光 b乙图现象说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c丙图现象说明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d丁图现象说明红色玻璃能使光的强度增加冲击高分1 如图(a)所示,平面镜om与on的夹角为,光线ab经过平面镜的两次反射后出射光线为cd。现将平面镜om与on同时绕垂直纸面过o点的轴转过一个较小的角度,而入射光线不变,如图(b)所示。此时经过平面镜的两次反射后的出射光线将( )a与原先的出射光线cd平行b与原先的出射光线cd重合c与原先的出射光线cd之间的夹角为2d与原先的出射光线cd之间的夹角为2 如图所示,某同学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在下列表示视力矫正的光路图中,与上述实验情形一致的是( )3 小英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位于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小英将蜡烛移至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缩小的 像(填“实”或“虚”)。小英将蜡烛移至40cm刻度线处时,她通过凸透镜看到了烛焰的虚像,则该像是 、放大的像。(填“倒立”或“正立”)4 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设计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填写空格处的内容。5 英国每日电讯报2009年11月3日报 道,日本nec公司推出一款“翻译眼镜”,能够自动将正在进行的外语对话翻译成本国文字,并投射到一个非常小的显示器上呈现在你眼前。这台智能翻译设备包括一个小型麦克风和摄像机,麦克风收录到外语谈话内容后,传输给使用者腰上佩戴的便携式电脑,电脑再把信息传到一个远程服务器。服务器把谈话内容转为文字,然后翻译为本国文字,再发回到智能眼镜上的“显不器”。“显示器”将有关文字影像呈现在眼睛旁边,使用者可以始终与谈话对象保持眼神接触。该“翻译眼镜”与普通的近视眼镜相比,后者采用的是 镜,近视患者看物体所成的像往往在视网膜的 面(填“前”或“后”)。若与凸透镜成像实验相类比,人的视网膜则相当于实验中的 。6 小明自制了一个简易投影仪(如图),在暗室中将印有奥运五环(红、黄、蓝、绿、黑五色环)标志的透明胶片,贴在发白光的手电筒上,并正对着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调整手电筒、凸透镜、白色墙壁之间的位置,在墙上得到了一个清晰正立放大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手电筒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小于10cm,且胶片应正立放置 b手电筒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l0cm小于0cm,且胶片应倒立放置 c能从不同角度看到墙上五环标志的像,是因为光在墙面上发生的是漫反射 d在白色的墙上蒙上一层红布,可以看到奥运标志的像中五环的颜色只有红色和黑色7 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为物体ab的像,则物体ab在( )a图中区域,比大,箭头方向向上b图中区域,比大,箭头方向向下c图中区域,比大,箭头方向向上d图中区域,比小,箭头方向向下8 如图所示,一点光源位于金属圆筒内部轴线上a点。圆筒轴线与凸透镜主光轴重合,光屏与圆筒轴线垂直且距离透镜足够远。此时,点光源正好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像,测出此时凸透镜与圆筒右端面的距离为l;向右移动凸透镜到适当位置,光屏上再次出现了清晰的像。由于光源位于圆筒的内部,无法直接测量出a点与圆筒右端面的距离d。为了求出d的大小,在上述过程中还需要测量出的一个物理是第二次成像时透镜与光屏的距离。如果用n来表示该物理量的大小,则可以得出d为 。9 如图所示,平面镜om与on的夹角为。一条平行于平 面镜on的光线经过两个平面镜的多次反射后,能够沿着原来的光路返回,则两平面镜之间的夹角不可能是( )a 20 b l5c 10 d 510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我们发现像距v和物距“是一一对应的。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图线中,能正确反映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该是( ) a图线a b图线b c图线c d图线d11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不透光物体(足够大)中紧密嵌有一凸透镜,透镜左侧两倍焦距处,有一个与主光轴垂直的物体ab,在透镜右侧三倍焦距处竖直放置一平面镜mn,镜面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b、n两点都在主光轴上,ab与mn高度相等,且与透镜上半部分等高。遮住透镜的下半部分,则该光具组中,物体ab的成像情况是( )a两个实像,一个虚像b一个实像,两个虚像c只有一个虚像d只有一个实像12 如图所水,p是一个光屏,屏上有直径为5厘米的圆孔,q是一块平面镜,与屏平行放置且相距l0厘米。o1o2是过圆孔中心o垂直于q的直线。已知p和q都足够大,现在直线o1o2上光屏p左侧5厘米处放置一点光源s,则平面镜上的反射光在屏上形成的亮斑面积为( )a bc d13 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圆筒内嵌有一凸透镜,透镜主光轴恰好与圆筒中轴线重合。为了测出该透镜的焦距以及透镜在圆筒内的位置,小李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圆筒左侧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放置一点光源s,在圆筒右侧垂直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固定一光屏,点光源s与光屏的距离为l。左右移动圆筒,当圆筒左端面距离点光源s为a时,恰好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将圆筒向右水平移动距离b,光屏上又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像,则凸透镜和圆筒左端面的距离x为 ,该透镜的焦距f为 。14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人眼位于p(0,4)位置处,平面镜mn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3451-5:2025 EN Plastics - Determination of ash - Part 5: Poly(vinyl chloride)
- 【正版授权】 IEC 60950-21:2002 E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quipment - Safety - Part 21: Remote power feeding
- 【正版授权】 IEC 60364-7-712:2002 FR-D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of buildings - Part 7-712: Requirements for special installations or locations - Solar photovoltaic (PV) power supply syst
- 【正版授权】 IEC 60228:2004 FR-D Conductors of insulated cables
- GB/T 21309-2025粮油检验涂渍油脂或石蜡大米检验
- 骨伤科考试试题及答案
- 校园安全知识培训课件通讯稿
- 森林采伐考试题及答案
- 透析器反应试题及答案
- 就业帮扶面试题及答案
- 隧洞施工安全教育培训
- 吉林大学《数据库系统原理(双语)》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卷(沪教版2024新教材)
- 2024年第九届“学宪法 讲宪法”竞赛题库及答案
- 婚内债务夫妻方承担协议书
- 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省级获奖大单元作业设计
- SMT-快速换线推进报告-.课件11
- 楼板下加钢梁加固施工方案
- 斜坡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
- 建筑行业人才培养与发展战略研讨会
- 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英语核心单词+短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