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工程质量管理体系.doc_第1页
轨道交通工程质量管理体系.doc_第2页
轨道交通工程质量管理体系.doc_第3页
轨道交通工程质量管理体系.doc_第4页
轨道交通工程质量管理体系.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4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昌轨道交通工程3号线一期土建工程03合同段 质量管理体系 编 制: 审 核: 审 批: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南昌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03标项目经理部二0一六年目录一、编制依据1二、编制目的2三、适用范围2四、概况24.1工程基本情况24.2地质水文及气候情况24.3主要技术标准54.4主要工程内容64.5参建单位64.6工程重难点6五、质量方针和目标34六 、质量保证体系34七、质量职责387.1项目经理质量职责387.2项目副经理质量责任制397.3项目总工程师质量职责407.4工程部质量职责417.5工程部部长质量职责427.6测量负责人质量职责437.7工程师质量职责447.8安全质量环保部质量职责457.9安全质量环保部部长质量职责467.10专职质检工程师和质量员质量职责467.11物机部质量职责477.12物机部部长质量职责487.13试验工程师质量职责49八、质量管理制度508.1为确保质量所采取的检测试验手段、措施508.1.1主要检测试验项目(送检测机构检测)508.1.2主要检测试验措施518.2、关键岗位培训、持证上岗制度528.3、施工工艺流程设计、试验制度528.4、质量信息管理制度53(一)质量信息内容53(二)质量信息上报538.5、资料管理制度54(一)资料管理的分工54(二)资料管理标识548.6、合同支付管理制度56九、质量控制程序579.1、施工质量控制点的设置与管理57 (一)质量控制点的设置57(二)质量控制点的管理589.2、施工生产要素的质量控制58(一)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58(二)材料设备质量控制59(三)工艺方案的质量控制59(四)施工机械的质量控制60(五)施工环境因素的质量控制609.3、施工准备质量控制61(一)施工技术准备工作的质量控制61(二)现场施工准备工作的质量控制62 9.4、施工过程质量控制63(一)工序施工质量控制程序63(二)施工作业质量的自控程序64(三)施工作业质量的检查67 9.5、质量纠偏与持续改进68(一)质量成本评估68(二)质量意识68(三)纠偏行动68(四)奖励机制69(五)建立岗位培训的现代方法69(六)建立现代监督方法69(七)打破障碍多沟通69(八)衡量任务与资源的对等性69十、质量检测检验方法及措施6910.1、质量检测检查的方法69(一)目测法69(二)实测法70(三)试验法7010.2、质量检测试验措施72(一)建立完善的试验检测机构72(二)建立完善的材料质量控制体系73十一、工程质量保证措施7411.1 组织保证7411.2 思想保证7511.3制度保证75 11.3.1工程试验及检测管理制度75 11.3.2隐蔽工程及关键部位检查验收制度81 11.3.3工程质量例会制度84 11.3.4质量检查、申报、签认制度85 11.3.5质量资料(信息)管理制度91 11.3.6质量管理教育制度94 11.3.7关键岗位培训及持证上岗制度95 11.3.8项目创优规划管理制度97 11.3.9样板工程引路管理制度98 11.3.10工程质量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制度99 11.3.11质量问责及奖惩制度103 11.3.12质量保修、回访及后评估管理制度107 11.3.13特殊季节质量管理制度109 11.3.14工程成品保护制度111 11.3.15不合格品控制制度113 11.3.16工程质量举报制度11511.4技术保证117 (一)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措施117 (二)钻孔灌注桩技术措施121 (三)高压旋喷桩技术措施122 (四)降水施工技术措施125 (五)立柱桩技术措施126 (六)土方开挖技术措施131 (七)钢支撑技术措施132 (八)防水施工技术措施132 (九)预埋件、预留孔洞的质量保证措施139 (十)盾构掘进质量控制技术措施140 (十一)同步注浆质量控制技术措施142 (十二)管片安装质量技术措施142 (十三)测量控制技术措施143 (十四)监控质量控制技术措施14411.5施工保证144147质量管理体系一、编制依据1.国家和建设部有关地铁工程质量的方针、政策、法规2.现行地下铁道工程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3.现行的国家与地区相关设计规范、施工规范、质量验收规范、各类标准等; 4.施工现场踏勘获得的资料;5.南昌市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土建施工03合同段施工设计文件;6、中铁二局股份公司质量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编制本管理办法。7、地铁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相关规范: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991999)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J50208201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12)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4462008)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2013)二、编制目的(一)确保公司质量体系在南昌市轨道交通3号线三标中正常运行。(二)强化和规范项目部的质量管理工作。(三)贯彻执行南昌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的质量目标,促进项目全体管理人员齐心协力为实现质量目标而努力。三、适用范围本体系文件适用于中铁二局南昌轨道交通3号线土建施工03合同段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全过程。四、概况4.1工程基本情况工程名称:南昌市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土建施工03合同段。项目位置:本项目位于南昌市南昌县与青云谱区境内。项目合同情况:南昌市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土建施工03合同段合同造价7.15亿元,车站及配套工程4.08亿元。合同开竣工时间:2016.1.12019.1.24,工期1120历天。合同形式为单价合同。工程包含“三站三区间”,分别为为昌南客运站阳光路站区间、阳光路站、阳光路站八大山人站区间、八大山人站、八大山人站京山站区间、京山站。车站由六公司承担,盾构区间由城通公司承担。4.2地质水文及气候情况(1)地质条件阳光路站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依次划分为杂填土、素填土、粉质黏土、中砂、粗砂、砾砂、泥质粉砂岩。八大山人站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依次划分为杂填土、素填土、淤泥质粉质黏土、粉质黏土、中砂、粗砂、砾砂、泥质粉砂岩。京山站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依次划分为杂填土、素填土、淤泥质粉质黏土、粉质黏土、粉土、细砂、中砂、粗砂、砾砂、圆砾、强风化泥质粉砂岩、中风化泥质粉砂岩、钙质泥岩。(2)水文条件1)阳光路站上层滞水本场地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浅部人工填土层之中,无上覆隔水层,下部粉质粘土层为其隔水底板。勘察期间,未见到明显的上层滞水水位。若持续降雨,该层易赋存上层滞水且最高水位可与地面相持平。潜水潜水水位埋深与底板持平,粉质粘土为含水层的隔水顶板,下伏基岩为相对隔水层底板。勘察期间属丰水季节,初见水位埋深17.6820.02 m,初见水位标高14.9115.35m;稳定水位埋深15.3817.72m,稳定水位标高17.2117.65m,地下水主要接受赣江的侧向补给及降雨入渗补给,年变幅一般13m 左右。裂隙水裂隙水主要赋存于泥质粉砂岩与钙质泥岩层段,该含水层富水性不均一,在勘察深度范围内,未见明显的碎屑岩类裂隙水。2)八大山人站上层滞水本场地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浅部人工填土层之中。勘察期间,未见到明显的上层滞水水位。若持续降雨,该层易赋存上层滞水且最高水位可与地面相持平。潜水潜水水位位于底板与中板之间,勘察期间属丰水季节,初见水位埋深12.715.84m,初见水位标高16.2417.85m;稳定水位埋深13.015.6m,稳定水位标高17.0417.32m。地下水主要接受赣江的侧向补给及降雨入渗补给,水位随季节变化,年变幅一般13m 左右。地下水与赣江水力联系较密切,地下水水量丰富。裂隙水同阳光路站。3)京山站上层滞水赋存于填土层之中,主要接受降雨入渗补给及城区下水管的渗漏补给。水位随气候变化大,无连续的水位面,水量一般较小,地下水位埋深一般为1.002.90m,而雨季持续降雨水位可平地面。潜水及承压水京山站地层起伏较大,潜水水位高差较大,其主要赋存于第四系上更新统砂砾层中。粉质粘土为含水层的隔水顶板,下伏基岩为相对隔水层底板。勘察期间初见水位埋深1.1425.84 m,初见水位标高13.2520.34m;稳定水位埋深2.3324.34m,稳定水位标高12.2219.52m,勘察期间地下水为潜水,局部为承压水,具有微承压性,承压水头高度为0.55.0m。地下水主要接受赣江的侧向补给及降雨入渗补给,水位随季节变化,年变幅一般13m 左右。地下水与赣江水力联系较密切,地下水水量丰富。裂隙水沿线的第三系新余群岩层中富水性不均一,主要受风化裂隙和构造裂隙(节理)控制,裂隙(节理)多呈闭合状,一般富水性极差,单井涌水量普遍小于50 m3/d,渗透系数为0.260.45m/d。该地下水与上覆孔隙水直接接触,形成互补关系,一般具统一的地下水位面。(3)气象条件南昌市位于赣江、抚河下游。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7.8,最低气温-9.9,最高气温43.2。年降雨量具有分配不均的特征,每年46月份(梅雨季)降雨量较集中,降水量占全年总量的51%,为丰水期;10月至翌年2月为少雨季节,为枯水期,降水量占总量的12.8%。根据南昌市气象台资料多年年平均降雨量1610.08mm(19712004年),最大年降雨量2356.6mm(1998年),最小年降雨量1046.2mm(1963年) ,最大日暴雨量208.9mm,最大时降雨量58.7mm,年平均降雨天数142天。全年无霜期259280天。4.3主要技术标准1.主体结构使用年限为100年,次要结构构件设计使用年限50年;2.结构安全等级:一级;3.抗震要求:结构按6地震烈度进行抗震计算,按7地震烈度考虑抗震措施。4.结构防水等级:车站一级;区间二级;4.4主要工程内容我项目部承担该合同段的三个车站的施工任务,具体为阳光路站、八大山人站、京山站。主要工作内容有:前期工程、主体围护结构工程,主体结构工程,防水工程,附属及配套工程。4.5参建单位业主单位: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南昌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江西恒实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西安铁一院。4.6工程重难点 4.6.1加强同业主、地方政府、管线产权单位、交通管理部门等单位的联系和沟通是保证本工程能顺利实施及按期完工的前提和重点本工程前期工程涉及房屋拆迁、临时用水、用电、盾构用电的申请及安装、管线的改迁及保护、道路交通疏解、路灯及市政设施的迁移及恢复。涉及的地方单位有自来水公司、电力局、各种管线产权单位、交通管理部门等多个单位及部门,协调的工作量非常大。搞好与相关单位的关系,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加快各项工作的审批流程,加快前期各项工作的推进速度,是本工程能及早及顺利实施的关键。拟采取的相应措施:1、项目部拟安排协调工作经验丰富的项目书记负责对外协调工作,在甲方的领导下与地方政府、拆迁户、各管线、交通管理部门等单位进行交流、沟通,建立起良好工作和协调关系以加快前期工程的推进速度。2、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前期工程施工筹划,及时向甲方汇报,及时和相关单位沟通,采取分段、分块进行推进。 4.6.2车站临近建筑物,严格控制地面沉降量和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减小基坑周边建筑物的变形是本工程施工控制重点八大山人站东侧的军民医院(招待所、2层)距车站约12.6m,西侧的永生现代宾馆距附属出入口约3.6m;京山站东侧的福耀汽车玻璃厂距主体基坑约10m,车站西侧5层的京九超市距主体基坑约12.76m。在施工期间采取预留袖阀管、打设隔离桩、注浆等措施,基坑开挖时工况必须与设计工况保持一致,并加强监控量测,严格控制地面沉降和基坑变形,确保基坑周边建筑物安全是本工程控制的重点。拟采取的相应措施:1、对基坑边的建筑物处预留注浆孔,在永生宾馆与附属结构基坑之间预留袖阀管、打设隔离桩等措施。对基坑周边的建筑物、地表进行施工监测,如发现建筑物沉降过大,则停止基坑施工,采取注浆等措施,待沉降稳定后再进行施工。2、基坑开挖前必须根据现场地质情况和设计降水技术要求,对井点布置、数量、构造、降水指标及监测等各项内容进行调整,做好潜水位观测及处理,既要达到降水效果,又要保证基坑工程和周边建筑的安全。3、抓好围护结构施工,做好基坑围护结构的止水防渗工作,避免流砂、流土的产生。当围护结构局部出现流砂、流土现象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处理措施,避免地面塌陷,危及建筑物安全。4、基坑开挖运用时空效应原理指导基坑施工,基坑开挖应分层、分段开挖、及时支撑、严禁超挖、钢支撑应有防脱及预应力补加措施。尽量减小无支撑暴露时间,严格控制土方开挖坡度与坡高,土体开挖后及时运出基坑,严格在坑内随意堆放积留土体,危害临时立柱的侧向稳定。在开挖软土时要特别注意土坡的稳定问题。每次土方开挖严格控制开挖深度,防止超挖土体。5、严禁基坑施工过程中有同时连续两个施工段见底的工况出现,必须确保一个施工段底板封闭完后其它施工段施工方可见底。施工分段长度一般不得大于16m。基坑开挖过程中应及时施作支撑,支撑的施作应在24小时内完成;每层开挖到位后及时施作各层砼垫层,不允许长时间暴露,并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各层结构底板施作完毕。基坑开挖到底后及时施作垫层和底板砼,6、基坑开挖后,应及时设置坑内排水井和集水井,防止坑内积水,地面应沿着基坑一周设置截水沟,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纵向放坡开挖时,在坡顶外设置截水沟或挡土墙,防止地表水冲刷边坡。7、处理好拆支撑和结构砼施工的关系,在结构达到设计强度后方能拆除对应的支撑。8、施工中合理可靠地按照设计的开挖支撑的施工步序和施工参数,使各工况下的变形实测值、变化特征和趋势与预控的要求基本相合,确保整个基坑及其周边环境的安全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4.6.3对各种管线安全的保护是本工程控制的重点车站范围内管线众多,有雨水、给水、天然气管、污水管、通信管线、国防光缆,管线采取永久改迁、临时改移、悬吊保护等多种措施。在车站破土动工前需进行调查核实,在施工过程中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并加强对基坑边建筑物、地表和围护结构、管线的变形进行监测,确保各种管线的安全是本工程控制的重点。拟采取的相应措施:1、进场后对管线进行详细勘察,调查清楚管线的类型、埋深、走向。2、既有管线的处理方式采用永久改迁、临时改移、临时支吊等若干措施,具体采用何种方式要根据管线自身的特点和车站施工方式以及车站埋深等相关因素而定;若采用改移方式,应尽量远离车站基坑。3、对影响车站的主要管线进行临时改移,同时监测其改移后所在位置的地层变形,一旦超出报警,则采取注浆加固等措施。4、对需要悬吊、包封的管线编制管线保护专项方案,并编制应急预案,并按照方案执行。 4.6.4统筹考虑、同步推进附属出入口与地铁配套工程施工是本工程施工的重点阳光路站3、4号出入口及八大山人站4号出入口、1号风亭上盖建筑,建筑物局部梁板及墙体与车站的出入口共用,单体建筑地下室局部侵入地铁车站的出入口及通道,局部的桩基础设置在地铁车站的附属结构底板以下,且地铁车站的结构底板与单体地下室底板高差较大,进行阳光路站3、4号出入口及八大山人站4号出入口、1号风亭施工时,需结合附属出入口上盖建筑的配套工程图纸,同步组织施工。拟采取的相应措施:1、进行地铁附属出入口施工时,统筹考虑地铁附属出入口与上盖建筑的相互关系,结合施工图纸、施工方案、工期综合进行施工。2、局部设置在附属结构底板以下的地铁配套工程的桩基础在地铁附属出入口、风亭基坑开挖之前实施;侵入地铁车站出入口及通道的单体建筑地下室部分与附属结构同步实施。3、地铁车站的结构底板与单体地下室底板存在较大高差,先施工较低的结构底板,然后进行较高的结构底板施工。为满足底板的侧限,采取护壁桩、喷锚等措施。 4.6.5中风化泥质砂岩中成槽困难,加快成槽进度是本工程的施工重点八大山站、京山站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地下连续墙墙趾入中风化泥质粉砂岩深度分别为1.7m2.4m,4.66.3m,八大山站、京山站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天然单轴极限抗压强度分别为6.07Mpa,8.37Mpa,成槽机成槽困难。拟采取的相应措施:1、选用具有较大扭矩的SG-60成槽机。2、对地连墙入岩部分,先用三一重工SR360旋挖钻机对中风化泥质粉砂岩进行引孔,再用SG-60成槽机成槽。 4.6.6控制结构渗漏是本工程控制的重难点车站所处地域丰水期接受赣江地表水体的补给,地下水位上升,水量丰富,含水层渗透性强。车站施工中,存在施工缝、变形缝、与区间隧道接口、与附属出入口接口等防水薄弱环节,侧墙、顶板很容易发生渗漏。尤其是附属出入口局部顶板进行逆做,逆做顶板与逆做侧墙之间施工缝更易发生渗漏,因此控制结构渗漏是本工程施工的重难点。拟采取的相应措施:1、加强主体结构质量控制,从混凝土、浇筑、捣固、养护等方面着手,加强混凝土结构自身的防水性能。2、选择优质防水材料,使用专业防水技术工人,按照设计要求、意图严格组织施工。3、施工缝、变形缝、车站与盾构区间结构、车站主体与附属结构结构等特殊部位的防水处理严格按照设计处理。4、附属出入口逆做顶板施工时,按照板下施工缝的形式严格施工板下侧墙形状,对板下混凝土严格凿毛,侧墙关模时,在模顶上设置3040cm高的斜模,斜向模板顶面高出施工缝10cm,混凝土采用微膨胀混凝土,振捣充分,并进行二次振捣。5、加强质量自检,特别要注意对特殊部位、局部增强处理的质量检查。6、结构施工合理分段,缩小施工长度,避免结构开裂。 4.6.7盾构在富水细砂砾砂层进出洞是本工程施工重点昌南客运站阳光路站区间、阳光路站八大山人站区间、八大山人站京山站区间盾构进出洞地层主要为细砂及砾砂层,地下水十分丰富。保证盾构进出洞安全是本工程施工重点。拟采取的相应措施:对洞门端头进行补充地质勘察,充分准确的掌握端头地质情况。对盾构进出洞的端头地基进行加固,保证加固范围与加固质量,特别是与围护结构之间不留空隙通道,保证端头土体的强度和自稳性,同时预留降水井作为应急措施。加强洞门破除的施工组织,快速安全的进行洞门破除。盾构通过时,降低盾构推进速度,同时调整出土量,准确判断刀盘与围护墙之间的距离,到达后停止出土。盾构穿越洞门时应快速连续。及时安装洞门密封,加强注浆回填,防止土方坍塌造成地层沉陷。 4.6.7盾构复杂地层掘进施工既是本工程施工重点难点本工程盾构隧道:1杂填土、1粉质黏土、2细砂、4粗砂、5砂砾、6圆砾、1-2强风化泥质粉砂岩、1-3中风化泥质粉砂岩、4钙质泥岩。拟采取的相应措施:掘进过程中不断观察渣土,进行渣样分析,通过对渣样的地质分析和地质素描,准确判断地层情况,以地质为本,确定和不断修正各项掘进参数。根据隧道埋深及洞顶覆土的地质情况选择合适的掘进模式。为保证高水压作用下盾尾密封止水的可靠性,在盾构始发前更换全部尾刷,选用优质的盾尾油脂,过程中定期、定量、均匀地压注盾尾油脂,并备用聚氨脂等应急材料。为了防止发生喷涌,在配置两级螺旋输送机的基础上,一方面适当加气掘进,降低土仓和螺旋输送机中水的含量,有效的降低喷涌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在刀盘前方、土仓及螺旋输送机内注入专门防喷泡沫剂,提高泡沫注入率到2030%,增加碴土的和易性和流塑性,形成很好的土塞作用,较好防止喷涌现象的发生。 4.6.8盾构在上软下硬地层中掘进是本工程施工重点难点八大山人站京山站区间场地地层从上到下依次为:1层杂填土、2层素填土、1粉质粘土、1-1粉土、2细砂、3中砂、4粗砂、5砾砂、6圆砾、1-2强风化泥质粉砂岩、1-3:中风化泥质粉砂岩、4钙质泥岩。穿越上软下硬地层中,防止盾构机在推进时抬头和走偏、减小刀具磨损是本工程的施工重难点。拟采取的相应措施:通过补充地质勘察,进一步明确硬岩段及软硬不均段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为盾构掘进施工选择合理的参数提供依据。选择的盾构机在刀盘布置、螺旋出土器和盾构密封上均有较强的针对性特点,适应硬岩掘进的基本要求,合理选择掘进施工参数并进行施工控制。特别是前仓压力的设定和千斤顶推力的合理分配。加强施工量测,控制好盾构机的姿态,当下部的基岩为中风化、微风化岩时,混合式刀盘在液压马达的驱动下开挖掘进,单刃滚刀切入岩石表层使其破裂,破碎后岩石小块进入密封仓,由螺旋机送出。为防止盾构机抬头,适当加大顶部千斤顶的顶推力,平衡盾构机由于前方土体上软下硬而作用在上下千斤顶不均衡的压力,使盾构机平稳推进。结合地层特点,掘进过程中加强渣土改良,减小刀具的磨损。掘进施工以保护刀具为原则,掘进参数选择以刀具贯入量为基准控制掘进速度和总推力。 4.6.9盾构侧穿大量房屋是本工程施工重点 本工程区间昌南客运站阳光路站、阳光路站八大山人站、八大山人站京山站区间沿迎宾大道路敷设,周边存在较多民宅及商铺,因此,盾构区间侧穿大量房屋是本工程施工重点。昌南客运站阳光路站区间侧穿种子管理局大门(3层),筏基,基底标高33.533.8m,基础埋深0.20.5m,距离隧道右线距离约21m;宅品汇(24层),基础为钻孔灌注桩,桩径0.71.2m,桩长27m,桩底标高6.5m,(桩顶标高33.539.2),距离隧道右线距离约为23m;中旭国土勘测等店铺(4层),筏基局部加桩,人工挖孔桩,桩径1.01.2m,桩长3m,桩底标高31.0m(桩顶标高34.0m),筏基基础埋深2.0m左右,一层地下室,室底相对标高-3m,距离隧道右线距离约20m;三伏天土菜馆(8层),基础为人工挖孔桩,桩长910m,桩底标高29.9m,桩顶标高39.9m,距离隧道右线距离为31m。阳光路站八大山人站区间侧穿天伦华庭营销中心等商铺(3层),基础为独立基础,基底标高28.529.6m,基础埋深约1.52.6m,距离隧道右线距离约19m;明珠居住小区1#、2#、3#、4#、5#、6#楼(20层),1#楼基础为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桩长约11m,桩底标高13.45m,(桩顶标高24.45m),一层地下室,室底相对标高-4.5m,2#、3#、4#楼基础为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桩径(0.82.2m),桩长10.4、10.7桩底标高27.25m,一层地下室,室底相对标高-4.5m,5#、6#楼基础为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桩径0.8m,桩长15.2m、14.75m,(桩顶标高29.95m),距离隧道右线距离约30m;金鑫商务宾馆(6层),基础为人工挖孔桩基础,桩长67m,桩底标高25.5m,(桩顶标高32.5m),距离隧道右线距离约21m;开元烧菜馆(4层),基础为人工挖孔桩基础,桩长67m,桩底标高25.8m,(桩顶标高32.8m),距离隧道右线隧道约21m;巴未名贤婴童店(3层),基础为条形基础,基底标高32.5m,基础埋深约1.5m,距离隧道右线距离约为23m。;吉祥宾馆(3层),基础为条形基础,基底标高29.0m,基础埋深2.0m左右,(相对标高4.2m),一层地下室,室底相对标高-2.2m,距离隧道右线距离约为18m;江淮汽车、柚子烧菜馆、华英宾馆(3层),基础为条形基础,基底标高32.5m,基础埋深不超过2m,距离隧道左线距离约为16m。;昌河铃木、迪欧咖啡等店铺(3层),基础为条形基础,基底标高32.0m,基础埋深2.0m,距离隧道左线距离为9m;江西永铭公司、东风凯马、瑞沃、开端等店铺(2层),基础为条形基础,基底标高31.7、32.2m,基础埋深1.5m、1.0m。距离隧道左线距离约为13m;正达汽车有限公司(2层),基础为条形基础,基底标高33.0m,基础埋深1.0m,距离隧道右线距离约为14m。八大山人站京山站区间侧穿沿街商铺,沿街商铺为2层砖结构,条形基础,距隧道右线中心最小距离约3.86m。拟采取的相应措施:1、穿越前的准备工作(1)在盾构机穿越前,对其及周边环境进行详细的调查,对在下穿段重新勘查,务必确定建筑物桩基结构及与隧道相对关系。(2)在开工前,编制详细施工方案与监测方案,并组织业主、设计、勘察、监理及专家进行专题讨论,在得到业主、监理对方案认可后,明确要求后组织施工。(3)在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专项技术交底。(4)对机械设备,特别是盾构机进行维修保养,确保在穿越施工中,机械设备的情况良好。尤其是盾尾密封装置和螺旋机闸门等要确保能够随时有效发挥作用。(5)为了更好地减小盾构机穿越的影响,建立试推阶段分析相应数据,更好地控制施工。除了按常规布置沉降观测点外,在盾构轴线外侧布置监测点,在盾构机穿越前、穿越中和穿越后对桥梁的沉降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数据对施工参数进行合理的调整。2、盾构参数控制(1)平衡压力设定盾构在穿越前后应在盾构掘进前根据覆土深度及相关地质资料,必须对平衡压力设定值有一个理论上的认识,在盾构穿越前后,对监测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并对土压力值及时进行调整。(2)推进速度控制在穿越的过程中,盾构推进速度不宜过快,当刀盘距离桩基10m左右时推进速度控制在1020mm/min,避免由于推进速度过快造成桩基位移。盾构推进过程速度保持稳定,确保盾构均衡、匀速地穿越,减少盾构推进对前方土体造成的扰动,减少地面及房屋的影响。盾构穿越时宜控制盾构推进速度,24小时连续施工。穿越期间应加强监测及安排人员观测、巡视。(3)利用自动泡沫和添加剂注入系统,根据需要向开挖面注入泡沫和膨润土及其它聚合物,改善碴土的流动性。必要时可在盾构的刀盘正面压注泡沫剂来改善开挖面土体的和易性,从而降低刀盘扭矩,保证盾构穿越时有均衡的推进速度,同时改良土仓内土体。压注泡沫剂是必须严格控制压注量和压力,避免土体在过多泡沫剂量和较高压力下形成定向贯通裂缝,从而造成渗水通道,严重影响隧道的安全状况。盾构推进时,同时对盾构切口进行降温处理,减少刀盘刀具的磨损量。(4)控制盾构纠偏量在确保盾构正面沉降控制良好的情况下,使盾构均衡匀速施工。盾构姿态变化不可过大,每环检查管片的产前量,隧道轴线和折角变化不能超过0.4%。推进时不急纠、不猛纠,多注意观察管片与盾壳的间隙,相对区域油压随出土箱数和千斤顶行程逐渐变化,采取稳坡法、缓坡法推进,以减少盾构施工对桥梁的影响。(5)螺旋输送机控制通过控制螺旋输送机出土速度和出土口的开口度,在出土口形成土塞,起到良好的密封、保压以及防喷的作用。停止推进时关闭闸门,紧急情况下,应立即关闭螺旋输送机出土口闸门。(6)注浆量和注浆压力控制加强同步注浆管理,以提高地面和隧道的前期、后期稳定性。根据地面、桥梁的沉降变形情况,拟每环的压浆量为建造空隙的200%250%,注浆压力应控制在0.3MPa左右。(7)加强盾尾油脂压注盾构盾尾密封主要是防止地下水、泥渣水和壁后注浆浆液通过管片和盾壳间隙喷涌到隧道作业面,如果盾尾密封失效或管片破损、止水条损坏等将会导致地下水由盾构尾部涌入,一旦管片拼装影响到盾构正常掘进,造成涌水、涌砂,严重时可能导致隧道和盾构被淹、地面塌陷、房屋倒塌,造成不可控的局面。所以盾尾密封是否正常工作对施工进度和安全都有重大影响。盾构在整个穿越过程中,必须切实保证盾尾内充满油脂并保持较高的压力,以免地下水通过盾尾进入隧道。(8)二次补压浆当盾构穿越过后,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后期沉降。因此必须准备足量的二次补压浆材料以及设备,根据后期沉降观测结果,及时进行二次补压浆,以便能有效控制后期沉降,确保安全。二次注浆浆液选定为双液浆。3、具体要求盾构侧穿八大山人站京山站沿街商铺前,利用地面注浆管对隧道周边土体进行预加固,注浆材料采用双液浆,配比:水泥浆:水玻璃溶液为1:1,水泥浆水灰比为1:1,设计采用PO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玻璃模数2.43.4,波美度Be30-400,浆液粘度80s90s,上述参数可根据实际地质情况现场试验确定,设计注浆压力(终压值)一般参考注浆处静水压力加上0.51.0Mpa进行,施工时应根据现场压注试验确定注浆压力,注浆加固体抗压强度不小于0.5Mpa,渗透系数不大于0.1m/d,当注浆完毕而未达到设计要求时,应进行补浆,注浆加固时应注意避开地下管线及障碍物,注浆孔孔径60mm,平面间距1m1m,梅花形布置,可根据管线及现场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但应保证加固范围及加固效果满足设计要求,注浆加固施工应根据现场交通情况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避免对周边交通造成较大影响,房屋基础整体倾斜方向两端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比值不大于0.004,局部倾斜(沿纵向610m内基础两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比值)不大于0.002。4、盾构穿越时的监测在盾构穿越前,加密房屋的监测点,加强沉降监测,掘进时根据监测数据优化盾构施工,以确保盾构以良好的状态穿越。通过房屋监测进行房屋变形跟踪观测,将观测数据及时传送给施工技术人员进行分析,并调整盾构推进的参数。对盾构的有关参数进行采集,与沉降监测资料进行对比,从而掌握此盾构在穿越时的推进规律。 4.6.10盾构区间下穿干休所跨线桥是本工程施工重点八大山人站京山站区间正下穿干休所跨线桥,干休所桥桩为直径为1.2m钻孔灌注桩,持力层为中风化泥质粉砂岩,与左线隧道水平净距2.38m,与右线隧道水平净距4.63m,干休所跨线桥下为迎宾大道主干道,如果施工中对桩基产生扰动则会对跨线桥的安全产生影响,并会连带影响迎宾大道路通行情况。拟采取的相应措施:本标段区间盾构所穿越干休所跨线桥、目前尚没有详尽的桥梁基础资料,盾构穿越前须开展与桥梁管理单位取得联系,收集完善桥梁基础资料,作好沟通、协调工作。近接施工前测量核准里程,明确盾构机的准确位置。加强隧道及环境监控量测,实施信息化施工,建立相关信息传递网络,保证信息畅通。加强近接施工的组织和技术管理措施,成立近接施工领导小组。在近接施工前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全面详细的技术交底,切实落实各项技术措施。在重叠段施工期间,24小时专人值班,时刻监测下部盾构隧道的沉隆、变形情况,并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及技术部门汇报。在盾构机操作室和地面控制室张贴相关技术交底、盾构穿越流程及重点控制措施。加强对盾构机、行车、电机车、拌浆设备和补压浆液等检修,排除各种故障及隐患,保证穿越期间设备正常运转。在盾构穿越期间,与盾构、行车及电机车等生产厂家建立24小时有效的联系及供应渠道,配备足够的易损配件,保证在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及时更换零配件。对相交范近接施工前制定相应专项施工方案、保护措施和应急预案,提交业主等审查,与监测单位办理监测手续,所有方案需评审通过后严格实施。应做好同步注浆及二次注浆,且本段区域管片须增设注浆孔,保证远期盾构隧道下穿范围注浆充实、完整。采用土压平衡盾构,在盾构推进过程中应注意调整盾构姿态、施工参数、及时壁后注浆 4.6.11盾构下穿京山桥是本工程施工重难点八大山人站京山站区间侧穿京山桥,京山桥桩基为直径1.2m的钻孔灌注桩,桩基距离左线隧道最小距离6.93m,距离右线隧道最小距离6.97m。拟采取的相应措施:盾构穿越前须开展与桥梁管理单位取得联系,收集完善桥梁基础资料,作好沟通、协调工作。近接施工前测量核准里程,明确盾构机的准确位置。加强隧道及环境监控量测,实施信息化施工,建立相关信息传递网络,保证信息畅通。加强近接施工的组织和技术管理措施,成立近接施工领导小组。在近接施工前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全面详细的技术交底,切实落实各项技术措施。在重叠段施工期间,24小时专人值班,时刻监测下部盾构隧道的沉隆、变形情况,并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及技术部门汇报。在盾构机操作室和地面控制室张贴相关技术交底、盾构穿越流程及重点控制措施。加强对盾构机、行车、电机车、拌浆设备和补压浆液等检修,排除各种故障及隐患,保证穿越期间设备正常运转。在盾构穿越期间,与盾构、行车及电机车等生产厂家建立24小时有效的联系及供应渠道,配备足够的易损配件,保证在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及时更换零配件。对相交范近接施工前制定相应专项施工方案、保护措施和应急预案,提交业主等审查,与监测单位办理监测手续,所有方案需评审通过后严格实施。应做好同步注浆及二次注浆,且本段区域管片须增设注浆孔,保证远期盾构隧道下穿范围注浆充实、完整。采用土压平衡盾构,在盾构推进过程中应注意调整盾构姿态、施工参数、及时壁后注浆 4.6.12盾构穿越重要管线是本工程施工重难点八大山人站京山站区间盾构下穿如下管线:30001800砖石雨水沟,斜穿隧道(YCK30+740YCK30+795),埋深4.8m5.2m,与隧道最小净距为9.7m。24001800砖石雨水沟,位于左右隧道之间,沿隧道纵向布置(YCK30+795YCK31+112),埋深2.95.0m,与隧道的最小垂直净距为10.4m,与上述30001800雨水管联通。20001800砖石雨水沟,位于左右隧道之间,沿隧道纵向布置(YCK31+112YCK31+350),埋深2.93.2m,与隧道的最小垂直净距为7.4m,与上述2400X1800雨水管联通。DN1500钢筋混凝土污水管埋深(4.7m),DN1500钢筋混凝土雨水管(埋深3.5m,)横跨区间隧道,沿昌南大道铺设。 DN 1000混凝土供水管,沿隧道纵向铺设,埋深1.071.25m。盾构穿越过程中保证重要管线的安全是本工程施工重难点。拟采取的相应措施:盾构穿越前与管线产权单位沟通协调,确认管线各项隆沉控制指标,。盾构机下穿管线时降低盾构机掘进速度,优化施工参数,匀速通过,严格控制出土量,加强盾尾注浆及二次注浆等施工措施来控制土体隆沉量在+10-10mm之间。必要时通过管片吊装孔进行二次长管注浆。盾构掘进中,必须保证正面土体稳定,并根据地质、线路平面、高程、坡度、胸板等条件,正确编组千斤顶。推进时控制好千斤顶作用在管片上的位置,避免在推进过程中顶裂钢筋混凝土管片。保持盾构机有良好的姿态,严禁姿态的急剧起伏,避免盾构机通过时盾壳对大堤周边土体的扰动过大。盾构机通过前后20m时,加大地表监测和箱涵沉降监测的频率,若通过后沉降较大,及时进行二次注浆。区间隧道穿越管线范围均需将管片注浆孔打开,并注可硬性浆液,确保管线安全。 4.6.13盾构侧穿迎宾大道中石化加油站是本工程施工重点八大山人站京山站区间侧穿中国石化迎宾加油站(2层),隧道左线与中国石化迎宾加油站油罐区间最小水平净距约19.75m;侧穿中石化迎世纪东站、中石化迎世纪西站加油站,隧道与油罐间最小水平净距约30.62m。1、拟采取的相应措施:在盾构机穿越前,对其及周边环境进行详细的调查,对在下穿段重新勘查,务必确定建筑物桩基结构及与隧道相对关系。在开工前,编制详细施工方案与监测方案,并组织业主、设计、勘察、监理及专家进行专题讨论,在得到业主、监理对方案认可后,明确要求后组织施工。在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专项技术交底。穿越前和加油站、消防队建立联动机制,逐环向其发布盾构施工情况,直至盾构完全穿越30m后。加强加油站的巡查,盾构的穿越尽量选择在晚上加油车流量较小的时候,在发生紧急情况时便于应急抢险。对机械设备,特别是盾构机进行维修保养,确保在穿越施工中,机械设备的情况良好。尤其是盾尾密封装置和螺旋机闸门等要确保能够随时有效发挥作用。为了更好地减小盾构机穿越的影响,建立试推阶段分析相应数据,更好地控制施工。除了按常规布置沉降观测点外,在盾构轴线外侧布置监测点,在盾构机穿越前、穿越中和穿越后对桥梁的沉降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数据对施工参数进行合理的调整。2、盾构参数控制平衡压力设定盾构在穿越前后应在盾构掘进前根据覆土深度及相关地质资料,必须对平衡压力设定值有一个理论上的认识,在盾构穿越前后,对监测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并对土压力值及时进行调整。推进速度控制在穿越的过程中,盾构推进速度不宜过快,当刀盘距离桩基10m左右时推进速度控制在1020mm/min,避免由于推进速度过快造成桩基位移。盾构推进过程速度保持稳定,确保盾构均衡、匀速地穿越,减少盾构推进对前方土体造成的扰动,减少地面及房屋的影响。盾构穿越时宜控制盾构推进速度,24小时连续施工。穿越期间应加强监测及安排人员观测、巡视。利用自动泡沫和添加剂注入系统,根据需要向开挖面注入泡沫和膨润土及其它聚合物,改善碴土的流动性。必要时可在盾构的刀盘正面压注泡沫剂来改善开挖面土体的和易性,从而降低刀盘扭矩,保证盾构穿越时有均衡的推进速度,同时改良土仓内土体。压注泡沫剂是必须严格控制压注量和压力,避免土体在过多泡沫剂量和较高压力下形成定向贯通裂缝,从而造成渗水通道,严重影响隧道的安全状况。盾构推进时,同时对盾构切口进行降温处理,减少刀盘刀具的磨损量。控制盾构纠偏量在确保盾构正面沉降控制良好的情况下,使盾构均衡匀速施工。盾构姿态变化不可过大,每环检查管片的产前量,隧道轴线和折角变化不能超过0.4%。推进时不急纠、不猛纠,多注意观察管片与盾壳的间隙,相对区域油压随出土箱数和千斤顶行程逐渐变化,采取稳坡法、缓坡法推进,以减少盾构施工对桥梁的影响。螺旋输送机控制通过控制螺旋输送机出土速度和出土口的开口度,在出土口形成土塞,起到良好的密封、保压以及防喷的作用。停止推进时关闭闸门,紧急情况下,应立即关闭螺旋输送机出土口闸门。注浆量和注浆压力控制加强同步注浆管理,以提高地面和隧道的前期、后期稳定性。根据地面、桥梁的沉降变形情况,拟每环的压浆量为建造空隙的200%250%,注浆压力应控制在0.3MPa左右。加强盾尾油脂压注盾构盾尾密封主要是防止地下水、泥渣水和壁后注浆浆液通过管片和盾壳间隙喷涌到隧道作业面,如果盾尾密封失效或管片破损、止水条损坏等将会导致地下水由盾构尾部涌入,一旦管片拼装影响到盾构正常掘进,造成涌水、涌砂,严重时可能导致隧道和盾构被淹、地面塌陷、房屋倒塌,造成不可控的局面。所以盾尾密封是否正常工作对施工进度和安全都有重大影响。盾构在整个穿越过程中,必须切实保证盾尾内充满油脂并保持较高的压力,以免地下水通过盾尾进入隧道。二次补压浆当盾构穿越过后,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后期沉降。因此必须准备足量的二次补压浆材料以及设备,根据后期沉降观测结果,及时进行二次补压浆,以便能有效控制后期沉降,确保安全。二次注浆浆液选定为双液浆。3、盾构穿越时的监测在盾构穿越前,加密房屋的监测点,加强沉降监测,掘进时根据监测数据优化盾构施工,以确保盾构以良好的状态穿越。 4.6.14盾构下穿沿线高压塔是本工程施工重点八大山人站京山站区间正下穿斗宾线5处高压塔,其中斗宾线37#、39#、39#、40#为浅基础,41#为四角塔基,高压塔基础与隧道最小竖向距离约8.7m。保证高压线塔安全是本工程施工重点。拟采取的相应措施:一、穿越施工前的准备1)穿越前再次调查5处高压线塔与隧道关系,并根据本工程穿越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保护措施和应急预案,提交高压线他权属管理单位进行技术审查、安全审批,办理监护手续,所有方案经过专家评审通过后严格实施。2)加强穿越施工的组织和技术管理措施,成立“穿越高压线塔导小组、应急工作小组”,对具体施工操作人员进行调整和充实,增加富有施工经验的、责任心强的优秀施工人员。在穿越施工前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全面详细的技术交底,切实落实各项技术措施。在穿越施工过程中,24 小时专人值班,随时监测高压线塔以及位移情况,并将情况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在盾构穿越施工期间,安排项目部管理人员值班,项目部经理、项目副经理和项目工程师实行跟班,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立即启动预案。并按要求准备好应急材料物质。3)穿越前的加强设备检修及完善主要设备的零配件供应的保障措施,在穿越前对盾构机及各辅助设备进行一次全面彻底检修,排除盾构机上存在的各种故障及隐患。在本工程盾构穿越期间,与盾构生产厂家建立24小时有效的联系及供应渠道,保证在盾构出现故障时能及时更换零配件。二、盾构施工措施区间隧道下穿高压线塔的过程中,如果发生严重地表沉降等情况将直接影响附近居民生活和人身安全。为避免事故的发生,必须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控测量,把施工引起的一系列动态变化信息及时反馈到施工单位,使之能够在现场及时调整施工参数,以避免危及周边居民生活和人身安全的事故发生。为减少盾构施工对周围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