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_第1页
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_第2页
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_第3页
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_第4页
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地形单元中,平均地壳厚度最厚的是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四川盆地 d.东北平原2下列各组天体系统中,均包含太阳和地球的是 a.太阳系、地月系 b.河外星系、总星系 c.银河系、太阳系 d.地月系、总星系3下列地貌类型中,易出现在板块生长边界附近的是 a.海沟 b.海岭 c.岛弧 d.海岸山脉4造成浙江省7、8月份炎热天气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2017年9月15日,著名的土星探测器“卡西尼”号宇宙飞船以极超音速坠入土星大气层,经几分钟熔解后化为灰烬,就此结束了13年土星探索的使命。完成56题。5太阳系各大行星中其体积与土星最为接近的是 a.金星 b.火星 c.木星 d.海王星6“卡西尼”号宇宙飞船在从地球飞向土星的过程中,接触最多的天体是 a.流星体 b.小行星 c.彗星 d.行星际物质 2017年9月6日,太阳连续发生两次剧烈的耀斑爆发(下图所示),其中第二次强度达到惊人的x9.3级,上一次出现等级达到x9级的耀斑爆发还要追溯到2006年。完成78题。7耀斑现象发生在太阳的 a.内核区 b.光球层 c.色球层 d.日冕层8耀斑的剧烈爆发最有可能引起 a.无线短波通讯大面积中断 b.高纬度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c.全球的平均气温明显上升 d.全球大范围地区农业歉收 17191721年间,火山喷发,熔岩阻塞自河河道,形成五个相互连接的湖泊,这就是位于我国黑龙江省的著名火山景观一一五大连池(下图所示)。完成910题。9组成图示山体岩石的物质直接来自 a.地壳 b.上地幔 c地核 d.下地幔10.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 a.花岗岩 b.玄武岩 c.砂砾岩 d.大理岩 沉积地层剖面以及其中的断层、褶皱等各种地质现象,就像一本地质历史教科书,记录了地壳发展、演化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是我们了解地壳发展演化的窗口。读下图,完成1113题。11.图中的各岩层中,其形成时间最晚的是 a. d层)页岩 b.花岗岩 c.(n层)砂岩 d.(0层)石灰岩12.图示断层现象发生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风化侵蚀 b.搬运沉积 c.岩浆活动 d.地壳运动13.若石灰岩、页岩、砂岩分别是深海、浅海、河湖沉积的产物,则图中从e层到g层地壳升降的变化过程是 a.先降后升 b.先升后降 c.一直上升 d. 一直下降下图为四种地貌景观。完成1415题。14.主要由沉积作用形成的是 a. b c d15.形成图中干仞峭壁的地质构造最有可能是 a.背斜 b向斜 c地垒 d地堑 积雨云也叫雷暴云,是由于空气以对流运动形式造成绝热冷却,使水汽饱和凝结而成。完成1617题。16.积雨云所在大气层的直接热源是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17.下列气候区中,最易形成积雨云的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阵凉,一场自露一地霜”。完成1819题。18.引起秋雨现象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暖锋 c.低压 d.高压19.霜冻主要出现在 a.阴雨的清晨 b.阴雨的傍晚 c.晴朗的清晨 d.晴朗的傍晚下图中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 pn,且pmpn。完成2021题。20.若此图表示北半球近地面同一水平面,则0点稳定风向为 a. b. c. d.21.若此图表示南半球高空同一水平面,则0稳定点风向为 a. b. c. d.右图是气压带、风带分布略图。完成2223题。22.图示风带的名称与风向为 a.东南信风带 东南风 b.东北信风带 东北风 c.盛行西风带 西南风 d.盛行西风带 西北风23.图示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草原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双台风般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同时出现的两个达到热带风暴或以上强度的热带气旋。2017年9月14日,双台风“泰利”和“杜苏芮”逼近东南、华南沿海。完成2425题。24.台风“泰利”、“杜苏芮”的水平气流状况为 a.逆时针向中心辐合 b.顺时针向中心辐合 c.逆时针向四周辐散 d.顺时针向四周辐散25.下列作用力中,与台风风力大小成正相关的是 a.地面摩擦力 b.地球引力 c.地转偏向力 d.水平气压梯度力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26.读下图亚洲南部略图,完成下列问题。(11分)泰姬陵由白色大理石建成,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迹之一,世界文化遗产,被评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1)图示板块边界是亚欧板块和_板块的_边界(2分)(2)喜马拉雅山脉和恒河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的过程分别是_、_。(2分)(3)夏季,印度半岛盛行(填风向)_风,其形成原因是_。(2分)(4)分析青藏高原夏季比同纬度其他地方气温低的主要原因。(2分)(5)根据地壳物质循环原理,简述大理岩的形成过程。(3分)27.读我国局部区域冬季近地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1)图示甲、乙两地的风向分别为_、_,两地中风力更强的是_地。(3分)(2)图示高压系统的名称为_,该高压系统把北半球的_(填气压带名称)切断。在该高压中心的垂直气流特征是_,天气状况为_。(4分)(3)未来一段时间内,乙地将受到_(填天气系统)的影响,出现_、_、_天气现象。(4分)(4)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气候类型是_,其气候特征是夏季_,冬季_。(3分)2017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期中考试联考高一年级地理学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a【解析】地壳厚度与海拔高度呈正相关。2c【解析】地月系不包含太阳,河外星系不包含太阳和地球。3b【解析】生长边界为张裂处,岩浆上涌形成海岭(火山)。4d【解析】伏旱天气是受副高控制形成的届0高属于反气旋。5c【解析】木星和土星体积巨大,同属于巨行星。6d【解析】太阳系中最多的天体是行星际物质。7c【解析】耀班发生于色球层。8.a解析】耀班释放的高能带粒子流和强烈的射电,会干扰地球电离层,从而影响无线短波通讯大面积中断。b选项应是极光:c选项中气温会受影响,但不会明显上升:d选项中,据统计太阳活动强烈的年份,农业丰收的可能性大9b【解析】火山喷发的岩浆来源于软流层,位于上地幔。10.c【解析】岩浆岩在地球表面可转化为沉积岩,四个选顼中只有砂砾岩属于沉积岩。11.b【解析】按照沉积顺序,d、n、0三层沉积岩中,0层石灰岩形成最晚,但该岩层被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即花岗岩形成最晚。12.d【解析】断层由地壳运动而成。13.b【解析】14.d【解析】沙丘由风力沉积形成,三角洲由流水沉积形成。15.c【解析】地垒构造易发育成陡峭的断块山。16.b【解析】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17.a【解析】热带雨林气候常年高温对流旺盛且水汽充足,极易形成积雨云。18.a【解析】冷锋过后,气温下降。秋雨多为冷锋活动所致。19.c【解析】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降温幅度大,清晨易出现霜冻。20.b【解析】近地面空气受水平气压力、地转偏向力三力作用,风向与等压线斜交,且北半球向右偏向。21.d【解析】高空空气受水平气压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风向与等压线平,南半球向左偏向。22.d【解析】30s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以南为中纬度西风带,南半球为西北风。23.c【解析】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24.a【解析】台风由热带气旋发展而成,北半球低压中心附近的水平气流为逆时针辐合。25.d【解析】摩擦力与风力大小呈员相关,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力,水平气压梯度力与风力大小呈正相关。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2小题,共25分)26.(11分)(1)印度洋(1分) 消亡(1分)(2)地壳运动(或板块挤压抬升)(1分) 流水沉积(1分)(3)西南(1分)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或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而成)(1分)(4)地势高,空气稀薄(1分),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1分)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