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枣阳市育才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湖北省枣阳市育才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湖北省枣阳市育才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湖北省枣阳市育才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湖北省枣阳市育才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枣阳市育才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二年级秋季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古希腊自然哲学家用单一的物质元素来解释世界本原,后来,苏格拉底等思想家则以思想作为解释世界本原的主要因素,并认为物质是占第二位的因素。这反映出a.自然哲学是西方人文主义最初体现 b.苏格拉底对世界的认识更加科学合理c.古希腊哲学研究从自然向社会转变 d.客观真理是古希腊哲学家的共同追求2下图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 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情况 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3某学者曾提及:一群志趣相投者“生育于此种学问饥荒之环境中,冥思枯索,欲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由于固有之旧思想根深蒂固,所汲取的西学极为有限,其学说难免支离破碎。文中所说“新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林则徐、魏源 b康有为、梁启超c孙中山、章太炎 d陈独秀、胡适4“为了确保贵族不破坏他的改革,他放开城邦议事会的任职资格,不再考虑公民的出身和血缘,那些财产富裕的人都可以进入议事会管理公共事务。”材料中的“他”是( )a梭伦 b克里斯提尼c伯利克里 d苏格拉底5在宗教改革中,改革家们用人文主义的宗教观挑战教会权威。下列表述体现这种宗教观的是()a“基督徒靠行事修为成为义人”b“认识你自己”c“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d“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61865年,赫德在进呈给清政府的局外旁观论中说道:“通经原为致用,而今之士人,书籍非不熟读,诗文非不清通,使之出仕,而于人所应晓之事,问之辄不能答,一旦身居民上,安能剔弊厘奸。”赫德实质上揭示了近代中国( )a洋务运动缺乏人才资源b传统教育与安邦治国脱节c官员执政能力普遍薄弱d倡导学习西方科技文化7陈独秀指出: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惟日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府,其卑屈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无以异也。”这说明陈独秀a.认为走a.民主共和之路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b.认为奴隶制和君主专制制度阻碍中国的进步 c.主张君主立宪制反对中国现行的民主共和制 d.认识到只有解放民众思想才能真正实现立宪8对人的强调使智者学派谴责奴隶制度和战争,并支持民众的大部分事业。但另一方面,又有许多希腊人,特别是那些保守派,对智者学派的相对主义很顾忌,担心它会危及社会秩序和道德。令保守派“对智者派的相对主义很顾忌”的主要原因是,智者学派a. a反对迷信,强调自由b重视人的作用而忽视道德c强调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d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9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时,宣帝即刻下诏说:“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 不称也。”汉宣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哪种主张(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大一统c.天人感应 d.无为而治1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进化的思想对达尔文来说不是新的,在他以前,这思想已被提出并应用于科学的各领域。”这里“已被提出并应用科学的各领域”的思想是a天演论 b人猿同祖c获得性遗传 d细胞学说11上海时报1913年7月刊登了某师范学校(注:其生源主要是南方)对学生崇拜人物的调查。由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b在当时中国,孙中山及其民主共和思想影响力巨大c近代西方文化逐渐传入中国,国人初步了解西方哲人d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弱化了知识分子对帝王的崇拜12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然而物理成就不多;作为发明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化学并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理论却相当薄弱。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是( )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重视实用技术重视系统性的科学实验 理论体系完整a bc d13“皇族内阁”组建后,梁启超呼吁:“诚能并力以推翻此恶政府而改造一良政府,则一切可迎刃而解。”从本质上看,这表明梁启超( )a由改良主张转向革命救国b明确反对“皇族内阁”c认识到立宪改制是个骗局d一直致力于推翻清朝14启蒙运动时期,伏尔泰提出了“砸烂一切无耻”的口号;新文化运动期间,有人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这反映了两大运动( )a都为未来社会设计了美好的蓝图b都把矛头指向专制统治和旧思想c都以救亡图存作为最高奋斗目标d都缺乏先进思想和科学理论指导15“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以兔可分以为百也,由名分之未定也。夫卖兔者满市,而盗不敢取,由名分已定也。故夫名分定,势治之道也;名分不定,势乱之道也。”请根据这段文字内容判断,这段文字最有可能表达的是下列哪一派的观点( )a儒家 b道家c墨家 d法家16“根据这一理论,将时间和空间说成是绝对的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对这两种范畴的测量通常随着观察者的运动而改变。对于门外汉来说,这些观点通常用不能理解的数学公式解释表明科学已经达到了能被人类所知的界限。”上述“理论”的主要意义是( )a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 b预见海王星存在的准确性c弥补经典力学对时空认识的不足 d发现能量辐射的运动原则17将近代西方文化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人是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严复18新三民主义之所以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主要是因为( )a它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完全一致b它是不断发展完善的革命纲领c它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原则一致 d它是在中共的帮助下制定的19“一些被称为社会达尔文主义者的理论家抓住这一完全应用于生物学领域的观点,用其解释人类社会的发展。斯宾塞依据它解释强与弱的区别斯宾塞等人证明了帝国主义列强主宰世界是在自然科学法则的支配下不可避免的结果。”对该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该理论为西方资产阶级对外殖民侵略与扩张提供了理论武器 b.该理论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思想解放提供了理论武器 c.该理论为新兴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 d.该理论挑战了封建神学,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 20秦朝统治者打击儒家,西汉统治者推崇儒学,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的因素是a现实需要的变化b农民战争的推动c儒学自身发展d统治者个人的好恶21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地球现在被看作其中的一颗行星。他认为此“普遍法则”是 ( )a. 经典力学体系构筑现代物理学理论框架b生物进化学说科学地解释物种进化的原理c相对论量子论深化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d近代科学发展引领人们对自然理性的认识221774年,路易十六上台时,杜尔阁应邀参加内阁,并被任命为财政大臣。为他进行经济改革获得了实验场所。他提出并采取的改革计划包括取徭役制、取消手工业行会,开放谷物国内自由贸易以及改革不合理的粮食税法、粮食运输规定、动物油专卖制等。杜尔阁的主张a.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思想 b.代表了重商主义学派c.体现了凯恩斯主义思想 d.代表了封建地主的利益2320世纪初,有学者认为,“张三李四是同时人。张三记了古典来做古文;李四又记了古典,去读张三做的古文。我想:古典是古人的时事要晓得那时的事,所以免不了古典;现在两位既然同时,何妨老实说出,一目了然”。该学者旨在a强调科学地看待读经问题 b提倡使用白话文c纠正“文学革命”的形式主义偏向 d既反对白话文也反对文言文24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说:“在东周之世,社会上即已发生一种思潮:主张节制资本,其具体办法是大事业官营;大商业和民间的借贷,亦由公家加以干涉。”该思潮属于( )a儒家 b法家c道家 d墨家25“师夷长技以制夷”口号迈出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第一步,但从称西方国家为“夷”这一角度看,其思想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a藐视西方科学技术b藐视西方思想成就c主张全盘西化 d未放弃天朝大国的观念26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写道:“十五世纪中叶到十六世纪初,意大利文艺复兴中的主要事实便是:教皇与世俗的宗教批评者之间的冲突是以容许新人的某种不敬神的精神进入僧侣统治集团为代价而得到避免。”与材料观点最为吻合的是( )a人文思想的传播,缓和了教会与世俗社会的冲突 b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资产阶级与教会矛盾未激化c文艺复兴只限于社会上层,对天主教会冲击有限 d宗教改革传播人文思想,冲击人们对上帝的信仰27孙中山说:“近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者所得而私也。”中山先生发表上述言论的时间大致是a1894年 b1905年 c1912年 d1924年28根据以下图片判断下列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a.都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运动b.都要求在中国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c.都借助儒家思想进行斗争d.当时的中国社会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29“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下列观点与此相似的是a“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 b“塞翁失马焉知非福”c“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d“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30老子是一个史官, 生活在春秋时代,当时周朝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正面临着全面瓦解。从老子产生的时代背景判断,老子第三章中的“不尚贤,使民不争” 主张的合理解释是a老子反对下层平民间的斗争 b老子反对墨子的“尚贤”c老子主张奴隶社会的“亲亲” d老子反对世袭为官制度评卷人得分二、简答题31(本题12l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法是整个社会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任何人都不能独立于法外。韩非子说:“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也就是说,在“法”面前,不存在贵族和平民之分。法家所主张的法治,是将法律公之于天下,“使天下之吏民无不知法者”,又别置“法官”作为主管吏民法律的顾问,以使天下吏民知法不犯,增进国家的安定和统治秩序的稳定。这种法律观念,一直为后来历朝历代所承袭。摘编自朱晓燕中国古代的法治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材料二 在罗马法中,“一切权利均因人而设”,但并非一切人均为罗马社会的权利主体。除了是人以外,还需具备其他基本条件:是自由的,而且就市民关系而言,还应当是市民。因此,凡是合乎上述三个条件的就可以成为罗马法上的平等主体。奴隶,一般不是权利主体而是权利客体,但是在取得自由人身份以后就享有完全的权利能力,变成为自由人和罗马市民,即使是未出生的婴儿,也处于同新生儿完全同等的地位。摘编自付建平、谢荣国罗马法精神及其现代意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国时期法治思想产生的原因。(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法治思想与罗马法的异同。32(本题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中世纪后期,神学在西欧学校教育中的统治地位发生变化。一些新的学校特别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的教育。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地位明显提高。据外国教育史(1)材料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思潮?(2)这一思潮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33(本题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面对西方文明时,中国大体上都是坚持克拉克(edwardakracke)所说的,“在传统中变”,可是,1895年以后,在这种追求富强的心情中,一切却似乎在向着西方式的“现代”转化,出现了“在传统外变”的取向。葛兆光1895年的中国:思想史上的象征意义问题: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某一史实,从政治文明的角度说明中国为“追求富强”出现“传统外变”的观点。并分析出现“传统外变”的原因。34(本题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众所周知,佛罗伦萨和热那亚是欧洲首先制造金币的两个国家,而意大利拥有货币,既与这两个城市共和国的贸易出超,要求有一个比较稳定和标准的货币有关,亦与他们掌握了古罗马世代相传的铸币技术有关意大利地处地中海航线的中心,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地中海一直是东西方联系的纽带意大利在9世纪时,在稍多于3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几百座城市。意大利人的经商活动遍及西欧北欧、近东诸国,马可波罗还到了中国。到13世纪时,意大利已不仅经营工业和商业,还经营银行业张椿年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1)根据材料概括意大利首先发生文艺复兴的原因。材料二文艺复兴恢复了理性尊严和思索的价值。虽然文艺复兴在哲学上成就不大,但是它摧毁了僵化死板的经院哲学体系,提倡科学方法和科学实验,提出“知识就是力量”,开创了探索人和现实世界的新风气。人们坚信自己的眼睛和自己的头脑,相信实验和经验才是可靠的知识来源,这种求是态度、这种思维方式、这种科学方法为17、18及19世纪的自然科学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尹虹略论欧洲文艺复兴的历史作用(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文艺复兴的历史作用答案选择:1_5cbbac 6_10bdb cc 11_15 bbab d16_20cdca a 21_25dabbd 26_30adcbc31(1)原因:礼乐制度遭破坏,需要建立新的社会行为准则;新兴地主阶级打破贵族特权的需要;增强君主专制和统治秩序的需要。(9分)(2)异:中国古代法治强调法律适用于任何人,而罗马法只适用于罗马公民;中国古代法治注重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而罗马法则注重公民的权利平等;中国古代法治思想最终成为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而罗马法影响了西方近现代民主政治的建立。(12分)同:都注重法律的公开性;都体现了一定的平等性;都是维护统治的工具。(4分,任答2点,言之成理即可)32(1)人文主义(2)背景:政治:中世纪宗教神学占统治地位;经济:资本主义萌芽;思想:人们追求世俗人生乐趣;文化:意大利保留了较多地希腊罗马古典文化。33外变:戊戌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