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北大附中武汉为明实验学校高中语文 第5课《荆轲刺秦王》练习2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湖北省北大附中武汉为明实验学校高中语文 第5课《荆轲刺秦王》练习2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湖北省北大附中武汉为明实验学校高中语文 第5课《荆轲刺秦王》练习2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荆轲刺秦王a卷 基础过关题1选出下列加点词解释全正确的一项()秦兵旦暮渡易水兵:军队终已不顾 顾:回头群臣怪之 怪:奇怪图穷而匕首见 穷:穷尽既祖,取道 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秦王惊,自引而起 引:拉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遇:对待被八创 被:表被动a b c d2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持千金之资币物(金币) b唯大王命之(希望)c愿大王少假借之(宽容、原谅)d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先后顺序)3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陛下 陛下:殿前的台阶b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谢:道谢c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卒:通“猝”,仓促d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引:举起 4下列对“易水诀别”部分内容的理解,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太子及宾客“皆白衣冠以送之”,是为了与荆轲永诀,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托。b文中的音乐描写,渲染了悲凉的气氛。c三个“皆”字写出了全体送行者的强烈反应,烘托了送行场面的壮烈气氛。d整个送行场面的描写,有主有次,有景有情,虽不足百字,却感人肺腑,撼人心魄。b卷 拓展提升题5依据词类活用情况,与例句中加线的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函封, 燕王拜送于庭a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b又前而为歌c太子迟之 d、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6下列对文言句式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群臣侍殿上者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a和相同,和相同 b和相同,和不同c和不同,和相同 d和不同,和不同7下列句子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使工以药淬之a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b而乃以手共搏之c箕踞以骂曰 d以故荆轲 逐秦王8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顾计不知所出耳荆轲顾笑武阳a不同,相同b不同,也不相同c相同,相同d相同,不相同9下列句子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b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c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d秦王购之金千金,邑万家。c卷 能力挑战题翻译下面的句子。1.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答案1b 句中的“怪”应解释为“以为怪”,句中的“引”应解释为“身子向上起”,句中的“被”应解释为“遭受”。2b礼品3b谢:谢罪4b(应为悲壮的气氛)5、a作状语,(b方位名词作动词;c意动用法;d意动用法)6、b(、定语后置;被:遭受,不是被动句;“见”是被动句的标志)7、b与例句均为介词,用。a项连词,表目的,来;c项连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