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第三子弟中学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湖北省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第三子弟中学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湖北省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第三子弟中学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湖北省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第三子弟中学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doc_第4页
湖北省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第三子弟中学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第三子弟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1.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泉声”之类的诗句,北宋仍有“水阔人间熟稻天”的描写。但1678年,河道总督的奏疏已是“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叹是“沟洫之制,水陆失宜”。淮北农耕变化表明古代农业a注重作物品种选择b需要政府合理作为c重视农田生态保护d全凭兴修水利工程2 观察下图,从中可得出的结论是a秦汉时期中国丝织技术领先于世界 b唐宋时期私营丝织业水平超过官营c元明清时期丝织业重心在东部地区d古代丝织业中心由关中辐射全国3.下图是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但当时的手工业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a明清工匠缺乏技术的积累 b官府对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有严格限制c手工生产能确保产品质量 d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4.下表(编自朱荫贵近代交通运输与晚清商业的演变)反映出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是: 1873年1893年1903年1910年中国农产品的出口数量286.6万元2842.3万元8949.6万元23195.7万元占出口货物总值的比例约2.6%15.6%26.8%39.1%a列强加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b中国的民族工业受到多重压制c中国已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5.下图是中国近现代四种经济形式的发展走势示意图,其中1所代表的经济形式是a洋务企业 b民族资本企业c外国资本企业 d官僚资本企业6.下图中一位中国人划着写有“中华货”“中国出品”“中国自造土产”的小船,在“泊来货”的汪洋大海上前行。该图a说明了民族工业发展的巨大障碍b表明了“实业救国”思潮的产生c揭露了列强武装侵华的恶劣行径 d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根本变化7.“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的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为此中共中央 a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b推行农业合作化运动 c发起了大跃进运动 d推广联产承包责任制81956年,浙江温州有合作社曾实行包产到户,到1957年温州地区实行包产的农户占入社农户的15%,与此同时,四川、广东、安徽等省一些农业社也先后实行了包产到户。此后直到70年代,仍有一些地方曾实行包产到户。这一现象反映了a农村基层政权管理体制薄弱b市场经济在农户经营中起重要作用c基层的探索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奠定基础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上是自下而上推进图5 1980198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走势图9.据图5判断中国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年代,与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件是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0.邓小平说,我们的同志就是怕引来坏的东西,最担心的是会不会变成资本主义无论怎么样开放,公有制经济始终还是主体,得益处的大头是国家,是人民,不会是资本主义。这一讲话应该出现于a改革开放大幕拉开之际b浦东开发与开放之时c“南方谈话”发表之后 d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初11. “如今的计委(国家计划委员会)大院(位于北京城西三里河)已有几分落寞,冬天感觉更是如此,在灰色的天空和枯萎的树枝映衬下,苏式老楼越发显得破败,很多窗户已没了玻璃,用塑料编织袋勉强堵上。”(据北京晚报2013年3月2日)计委大院的落寞,是由于a中苏关系恶化 b计划经济彻底退出舞台c中美关系正常化 d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12关于中山装和旗袍的出现,说法正确的是:a说明当时洋装已取代了中国传统服饰b是中国服饰改良和中西合璧的产物c中山装的造型开襟敞袖,d它们都符合民国政府颁布的制服条例的规定13、古语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但从清初的“剃发令”到太平天国的“蓄发令”再到辛亥革命的“剪发易服”和随之出现的“保辫会”,国人的头发承载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下面对“辫发之争”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深受欧美文化的影响 b体现了人们思想的不断解放c是激烈政治斗争的反映 d是国人文明程度不一的表现14、美国史学家r.r.帕尔默在世界现代史中描述道,“在的指导下,国家仍控制着经济的最高指挥权,保持基本生产企业的国有制,与此同时,也允许大量的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私人贸易存在。”材料中所省略的文字应该()a公私合营 b新经济政策c罗斯福新政 d斯大林模式15、某历史学家在谈及对斯大林统治的看法时曾经这样说:“斯大林统治中那些与西方格格不入的部分,根子就在俄国已经存在了几百年的历史和观念中,它们作为俄国传统的一部分被斯大林接过来了。”这其中,“那些与西方格格不入的部分”是指 ()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b优先发展重工业,快速推进工业化进程c权力的高度集中和政府对经济的高度控制d建立集体农庄,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力16、学者郑秉文说:现代西方福利国家虽然从模式上看起源于英国,但事实上英国在战后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之后已经在相当程度上背离了普享性原则、统一性原则、均一性原则。英国输出了福利国家的思想和模式,却又带头改革,引发了一场风靡全球的福利革命。对上述材料的正确认识是 ()a必须打破“全民福利”的“大锅饭”制度b建立现代福利制度需向西方国家“看齐”c实施高福利制度是构建社会和谐的基础d由膨胀到瘦身是各国福利制度的必经阶段17、十月革命后,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时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存方法。”后来他又说:“不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商业、小经济、小企业、资本主义,而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他们。”为此,列宁在农业方面制定的正确措施是 ()a实行余粮收集制b实行粮食税c建立集体农庄 d对农产品实行征购制18、.他谴责了独裁,但未触及专横的权力;他抛弃了个人崇拜,但在很大程度上产生了个人崇拜的体制。以下言论或行为符合该领导人的是()a“延缓速度就是落后,而落后是要挨打的”b“发展重工业,过去和现在都是苏联经济的不变原则”c“玉米能够使农庄像插了翅膀一样飞腾起来”d“用人道、民主的社会主义代替科学社会主义”19、“俄国革命经事实证明是自由资本主义的救世主:一方面使西方赢得了反希特勒德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另一方面悖谬地通过苏联表面上对大萧条所具有的免疫力,促使人们放弃对自由市场正统观念的信念,为资本主义进行自我改革提供了驱动力。”材料中的“资本主义进行自我改革”是()a放弃自由市场体制 b第三次科技革命c发展“混合经济” 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20、“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名言出自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之口,他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创立“货币主义”理论,大力主张“自由市场经济”,批评政府干预市场,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1976年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费里德曼理论的提出及被普遍认可的背景不包括 ()a20世纪5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b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状态c美国经济受到来自西欧、日本的挑战d一些国家减少政府干预经济取得了一定效果21、工业革命开始后,亚当斯密提出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二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0世纪70年代后,面对经济“滞胀”,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a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摇摆不定b随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应调整c没有哪种经济政策可保资本主义经济持续繁荣d资本主义国家尝试建立计划加市场的混合经济22、1933年4月5日,罗斯福政府发布行政命令,要求所有黄金持有者将其持有的金币、金块或金元券移送至联储银行。此后,联邦政府多次以不断上涨的价格购买黄金。由于每一盎司黄金所值美元的数量持续上调,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也就不断增加。该措施的历史影响是()a有利于增强美国对外贸易的竞争力b克服了商品供给与需求的矛盾c促进国际贸易稳定发展d促使商品价格逐步回落从而保障市场稳定23、今夏上映的电影搜索反映了网络时代的“人肉”技术,通常是娱乐大众的利器,但很不幸,它也可能成为一种杀人工具。这表明()网络具有传递信息迅捷的特点 网络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网络已成为替代法律和行政手段的社会伦理道德防护墙网络自由的滥用等带来了一些弊端a b c d24、右图所示这个图案曾经是美国人民心目中的爱国象征,当时如果某家企业的产品上标有这一图案则说明该家企业( )a产品质优,价格童叟无欺b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救济工作c能执行最低工资、最高工时等标准d能奉公守法、自觉纳税25、“凡是超出社会与个人经济能力而扩大的消费需求,必定包含着危机的因素。”据此判断,美国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的相关原因是a生产过剩 b分期付款 c政府干预 d工资骤降 26、1933年,美国前总统柯立芝说:“在其他萧条时期,总可以看到能够寄托希望的事物,但现时举目四顾,却看不出任何希望。”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人们常常谈到社会革命。成千上万的人的确认为: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这种绝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上述材料表明经济危机 a给社会生产力造成严重破坏 b经济繁荣导致社会贫富分化 c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d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27、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在大国兴衰一书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无论苏联领导人在改革方面唱的调子多高,他们也不想按照邓小平先生的做法进行大规模的农业改革,达到中国式的自由化程度。虽然情况很明显,苏联农业产量大大低于它的中国邻邦”。这段材料试图说明 ()a勃列日涅夫农业改革遭到失败b苏联和中国改革的根本性质不同c戈尔巴乔夫改革并未突破旧的农业体制d苏联继续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28、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却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a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b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 d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29、斯大林认为:“我们所以采取新经济政策,就是因为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当它不再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时候,我们就要把它抛开。”这表( )a采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全盘否定新经济政策的合理性b采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确立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c抛开新经济政策:斯大林否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d抛开新经济政策:斯大林肯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30、下图是19571961年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单位:万吨),对该阶段理解正确的是 ()“左”倾错误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对“左”倾错误的纠正还没有进行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严重失误自然灾害也是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a b. c. d二、主观题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9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大危机,国民经济陷入绝境。从1933年罗斯福上台开始,美国出台了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联邦紧急救济法等700多个法令,建立了全国工业复兴署、联邦紧急救济署等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使经济在1933年夏和1934年春开始小幅度回升,1936年和1937年出现明显的复兴迹象,1939年国民经济形势得到完全扭转。据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整理材料二在斯大林经济体制下,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曾取得巨大成就。1940年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后来,该体制的弊端日益突出,虽历经几次改革,都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到20世纪80年代,苏联经济陷入困境,出现了危机。材料三“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坦率地讲,我们过去搞社会主义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问题。我们现在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要建设的是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新政的最主要特点,并说明其运用的手段主要有哪几种?(4分)(2)从经济运行体制的角度来看,材料三中“新经济政策”与材料二中“斯大林经济体制”的主要不同点是什么?(6分)(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突破旧的经济体制建立新的经济体制方面进行了哪些成功的探索实践?(6分) (4)上述材料可为我们进行经济建设提供哪些借鉴?(4分)32、22、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末,中美两国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国家,其影响力的提高,是以经济发展为前提的两国经济发展都是由于既有较好的外部条件,又对内部进行成功的调整。据此回答下列问题:美国在百年来的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三次重大生产关系调整是哪三次?各有何作用?(6分)20世纪中晚期,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进行了两次成功的大调整是哪两次?各有何作用?(6分)中美两国在推动经济发展的措施中有何异同?造成这中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8分)12月月考历史答案一、 选择题1-5bcdcc 6-10 abcba 11-15 dbcbc 16-20 abcda 21-25 baccb 26-30 dcccc31、(1)政府干预经济;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4(2)新经济政策是政府控制经济与市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