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五章群落章末检测试卷(第四、五章)浙科版必修3.docx_第1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五章群落章末检测试卷(第四、五章)浙科版必修3.docx_第2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五章群落章末检测试卷(第四、五章)浙科版必修3.docx_第3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五章群落章末检测试卷(第四、五章)浙科版必修3.docx_第4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五章群落章末检测试卷(第四、五章)浙科版必修3.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章末检测试卷(第四、五章)(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8舟山高二检测)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两种生物之间存在竞争关系。生态学家高斯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0.5mL培养液中放入5只大草履虫,然后每隔24h统计一次大草履虫的数量,第五天后大草履虫种群数量维持稳定,K值是375只。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需设置重复实验,减小误差B该实验中大草履虫种群数量呈逻辑斯谛增长C培养液种类或体积的改变可导致K值发生改变D如在培养过程中加入3只双小核草履虫,K值保持不变答案D解析环境容纳量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外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的。向大草履虫培养液中加入双小核草履虫,由于两种生物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最终会导致大草履虫数量减少。2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形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形B达到K值后种群的增长速率也可能为负值C种群增长的开始阶段不受自身密度的影响D相同的种群,K值也可能不同答案C解析在自然情况下,种群一般呈逻辑斯谛增长;达到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零,但也有可能在达到K值后的某个时刻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负值;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刚开始时种群密度较小,种群密度对种群增长的影响也较小;K值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3(2018绍兴高二检测)我国从越南引进姬小蜂来控制本地区对棕榈科植物危害极大的害虫椰心叶甲,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利用姬小蜂进行生物防治应作全面评估和检测B引进姬小蜂后可降低本地区椰心叶甲的环境容纳量C姬小蜂引进本地区后其种群增长曲线呈“J”形D引进本地区的姬小蜂能抑制椰心叶甲的数量上升答案C解析姬小蜂引进本地区后,可能因没有天敌制约且食物充足而迅速增长,但是在自然条件下,其种群数量会受到空间等因素的制约而呈逻辑斯谛增长。4(2018丽水高二检测)假定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如图表示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Oa年,种群数量不变Bb年时,种群数量最少Cbc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指数增长Dcd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逻辑斯谛增长答案A解析Oa年,为1,种群数量不变;ab年,小于1,说明种群数量下降,但b年时,种群数量并没有达到最少,因为b年后一段时间内仍小于1,种群数量继续下降;bc年,1时,种群数量减少,1时,种群数量增加,所示种群不呈指数增长;cd年,为2,即增长率是1,种群呈指数增长。5下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数目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可表示在火灾后森林上进行的演替B甲的演替速度比乙快、历时短C若气候条件适宜,甲、乙均可演替成森林D甲中、处的物种组成相同答案D解析甲中群落突然受到某种作用,使物种数目下降,但很快又恢复,不难分析出甲为次生演替,乙为原生演替。火灾后森林上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可用甲表示,A正确;次生演替速度比原生演替快,历时短,B正确;若气候条件适宜,原生演替、次生演替最后都可演替成森林,C正确;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和其他因素的影响,群落中的物种有可能不同,D错误。6下列关于落叶阔叶林群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的水平结构与环境条件无关B时间结构的改变与季节变化有关C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D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答案A解析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变化、光强度的不同、土壤湿度和盐碱地的差异、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和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生物,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它们常呈镶嵌分布,因此群落水平结构与环境条件有关,A项错误。7下列叙述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的是()A稻田中杂草的种类达20种B某块稻田中,水稻均匀分布,稗草随机分布C农技站对棉蚜虫害监测结果为2只/叶D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答案C解析稻田中杂草的种类达20种,不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A错误;某块稻田中,水稻均匀分布,稗草随机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B错误;农技站对棉蚜虫害监测结果为2只/叶,属于种群数量特征中的种群密度,C正确;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不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D错误。8(2018浙江安吉上墅私立高中期中)下列有关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从一个动物尸体开始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原生演替的基质和环境条件比次生演替好C原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D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是原生演替,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答案A解析从一个动物尸体开始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A正确;次生演替的基质和环境条件比原生演替好,B错误;在演替过程中,均存在竞争现象,C错误;冰川泥、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原生演替,D错误。9(选考)(2018台州市高三2月模拟)栖息在Gough岛的信天翁从1889年以来一直稳定在4000只左右。这种鸟需要911年才能达到性成熟,每隔2年繁殖一次,每窝只产一个蛋,亲鸟共同育幼。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信天翁性成熟的早晚、每次产仔数和每年生殖次数决定其出生率B领域行为不会改变信天翁的环境容纳量C信天翁的种群存活曲线符合类型(凹形)D1889年以来该岛上信天翁种群的生物量保持稳定答案C解析不同种类的动物,出生率相差很大,主要是由动物性成熟的早晚、每次产仔数和每年生殖次数决定的,A项正确;领域行为是种群数量的内源性调节因素,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环境容纳量的大小只与环境的变化有关,B项正确;种群的存活曲线有三种,分别是凸形,对角线形和凹形,其中凹型曲线是指低龄死亡率极高,但是一旦活到了某一年龄,死亡率就变得很低而且稳定,而根据题意不能得出此结论,故C项错误;由题意可知,1889年以来该岛上信天翁种群的生物量保持稳定,D项正确。10冬天来临后,仓鼠会进入冬眠状态,群落中的这种变化描述的是群落的哪一种结构形式()A时间结构B垂直结构C水平结构D空间结构答案A解析题目中的这种变化属于群落的季节性变化,是群落的时间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1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时间(天)15913172125293337成虫数(只)610287113120727030232734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B第1729天,成虫增长速率上升、死亡率下降C第2137天,成虫增长速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D第137天,成虫数量呈指数增长答案C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在第113天,成虫数量增长慢,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在第2537天,成虫数量增长慢,成虫数量的变化符合“S”形增长曲线;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原因是环境阻力小;第1729天,成虫的增长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第2137天,成虫密度增大,环境阻力增大,成虫增长速率下降。12(2018金华高二检测)甲、乙、丙、丁四个生物群落分别包含若干种群,图中给出了这些种群的密度(每平方米的个体数),当受到大规模虫害袭击时,哪个群落不易受到影响()A群落甲B群落乙C群落丙D群落丁答案D解析群落丁含有的物种较多,且各物种的种群密度悬殊不大,受到大规模虫害袭击时,群落丁不易受到影响。13如图表示某地域中以湿度和温度为变量,描绘出的两个种群能存活和增殖的范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的只是竞争关系B甲种群在该地域的分布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C湿度和温度相互作用是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因素D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乙种群具有更大的生存优势答案D解析由坐标图可知,甲种群生活在相对低湿度、低温度的环境中,乙种群生活在相对高湿度、高温度的环境中,因此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乙种群具有更大的生存优势。14下图表示北温带湖泊的垂直结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水生群落的分层现象主要取决于温度B动植物遗体的腐败分解主要发生在底泥层C夏天温度变化较大的是斜温层D浮游植物主要分布在表水层答案A解析题图中影响分层现象的非生物因素有温度、溶氧量,另外对于水生生态系统,还应有光照,A错误;动植物遗体的腐败分解主要发生在底泥层,B正确;从题图中可以看出夏天温度变化较大的是斜温层,C正确;浮游植物主要分布在表水层,光的穿透性较强,温度较适宜,光合作用旺盛,产生的O2多,D正确。15(2018绍兴高二检测)下图纵向表示海洋不同深度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下列对此图的分析,错误的是()A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此图表明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C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捕食状况D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丙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乙既吃浮游生物,也吃底栖生物,甲主要以底栖生物为食。因而,此图能表明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也能表明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和鱼类的捕食状况,但此图无法表明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16(2018衢州高二检测)在某池塘中,第一次捕获鲫鱼106条,做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鲫鱼91条,其中已被标记的25条,由此可以估算出该池塘中鲫鱼的种群密度。后来发现这次估算的结果与实际结果误差较大,分析其原因不正确的是()A捕鱼用的渔网网眼太大B被标记的鲫鱼放回后有一小部分死亡C两次捕获的鲫鱼数量较小D重捕方法不当使捕获的鱼部分死亡答案D解析在利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该鲫鱼种群密度调查时,要注意在调查时研究对象没有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标志物不能脱落、不能影响到标志对象的正常活动,标志物不能过于醒目,做到随机捕鱼,只有这样才能减小估算值与实际值的误差,使调查结果准确,具有代表性。17(2018舟山高二检测)种群密度直接反映了种群数量的大小,下列有关种群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年龄结构对种群密度的影响是通过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实现的B种群的性比率对种群密度基本没有影响C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反映种群密度的晴雨表,出生率越高,种群密度越大D标志重捕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适用于各种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答案A解析种群中个体的性比率通过影响出生率进而对种群密度有较大影响;种群密度(种群数量)的变化受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影响,当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种群密度(种群数量)增大,当出生率小于死亡率时,种群密度(种群数量)减小;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18(选考)下图中的实线表示某岛屿上鹿的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该环境中鹿群的数量呈指数增长Bc点时鹿群的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Ca点时的增长率小于d点时的增长率Dcd段时间内可能有较多的捕食者答案A解析c点后鹿的数量将由之前的增长逆转为减少,此时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B正确;a点时的种群数量下降,表现为负增长,而d点时的增长率为0,C正确;cd段时间内鹿群数量持续下降,可能有较多的捕食者,D正确。19(2018嘉兴高二检测)下列有关沿海滩涂生态研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沿海滩涂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B将滩涂围垦改造成旅游景区的过程属于群落的原生演替C人工围垦可能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D调查某滩涂各种植物的种群密度属于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答案B解析将滩涂围垦改造成旅游景区的过程不属于群落原生演替;人为因素能够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变化、光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上往往分布着不同种群,这是群落的水平结构。20(2018湖州高二检测)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该害虫的种群密度将明显减少,引起该现象的直接原因是()A雌性个体生殖能力下降B种群的性比率失调C雌性个体也减少D种群出生率下降答案D解析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害虫种群的正常性比率,大多数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从而降低了害虫的出生率,使种群密度明显减小,即性比率是通过影响出生率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21下图是某种小型鱼迁入新的湖泊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t3时该种小型鱼的年龄结构是增长型Bt4时该种小型鱼在新的湖泊中逐渐消失C该种小型鱼种群数量在新的湖泊中呈指数增长D该种小型鱼在新的湖泊中的K值约为t1时该鱼数量的2倍答案A解析从题图中可看出t1t4时该种小型鱼种群增长速率都大于0,年龄结构都应是增长型,A正确;t4时该小型鱼种群增长速率接近于0,该种群应处于稳定期,B错误;根据种群增长速率曲线判断该种小型鱼种群数量呈逻辑斯谛增长,C错误;K值应是t4时稳定的种群数量,约为t2时该鱼数量的2倍,D错误。22一个废弃鱼塘的演替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演替先后顺序:丁乙丙甲B生物多样性:丁甲丙乙C此演替过程属于原生演替D此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答案D解析废弃鱼塘的演替是次生演替,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变化从少到多,因此,演替的先后顺序为丁甲丙乙,生物多样性为丁甲丙乙。23关于池塘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在垂直方向上,鱼类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B鱼类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主要依赖植物C池塘中的动物群落没有水平结构D在水平方向上,生物种类分布有差异答案C解析池塘生态系统中,由于植物的垂直分层而导致以不同植物为食的鱼类也出现分层;因从岸边到中心分布着不同种类的植物,必然导致池塘中的动物群落有水平结构。24(2018温州市2月高三选考模拟)一块弃耕农田经过草本阶段、灌木阶段,最终演变为一个稳定的森林群落,这种现象称为()A原生演替B次生演替C空间结构D时间结构答案B解析弃耕农田演变为一个稳定的森林群落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B项正确,A、C、D项错误。25(选考)在某人工饲养的线虫种群中,存在着一定比例的不能产生成熟精子的突变型雄虫,有学者分别观察了一定数量的野生型雄虫与突变型雄虫的存活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推断中最合理的是()A能否产生成熟精子对雄性线虫存活率有一定影响B该线虫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C在第1520天内线虫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D野生型雄虫比突变型雄虫的平均寿命长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不能产生成熟精子的突变型雄虫在10天后存活率较野生型雄虫高,A正确;本题只有该线虫的雄性个体的相关数据,不能确定种群的年龄结构,B错误;在此研究中,只有线虫存活率,没有出生率,C错误;据图分析,野生型雄虫比突变型雄虫的平均寿命短,D错误。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0分)26(10分)我们一般将种群年龄结构划分为如图所示的三种类型:(1)图中A、B、C依次表示_、_和_。(2)B型的年龄结构特征是_,C型的年龄结构特征是_。(3)A型种群密度的发展趋势是_,B型种群密度的发展趋势是_,决定C型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是_。(4)据统计,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在70年代初期年轻个体很多,这相当于_型;而在目前及今后,通过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将会使我国人口年龄结构趋于_型所示情况,这必须依靠降低_来实现。答案(1)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2)各年龄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生殖后期个体数多于生殖前期个体数(3)越来越大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出生率和死亡率(4)AB出生率解析年龄结构是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动的关键信息。年龄结构可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类型。决定种群密度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27(10分)泥石流是发生在山区及山前地区的一种含有大量泥沙和石块的暂时性急水流。特大泥石流会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一些山体发生大规模滑坡,有的山谷几乎被填平,露出的是没有生物的裸地和裸岩。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泥石流之后的裸地或裸岩上经过一段时间将会逐渐出现不同的生物,这在生态学上称为_,并最终发展成为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最稳定、最复杂的_。(2)我国东北的一片森林被大火焚毁,树木、杂草等生物焚烧殆尽,在这一片土地上以后发生的演替属于_,并最终演化成稳定的、复杂的_。与泥石流后裸地上的演替速度相比,这种演替到最终阶段所用时间_。答案(1)原生演替顶极群落(2)次生演替顶极群落短解析在裸地、裸岩上进行的演替为原生演替,最终将演化为顶极群落。在大火烧毁的森林上进行的演替为次生演替,最终也将发展成为与当地环境条件相适应的顶极群落。28(选考)(10分)下图表示从南极(90S)经过赤道(0)到北极(90N)纬度梯度上,群落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趋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极地向热带推移,群落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是_,这表明某个地区群落中的物种多样性主要取决于_。(2)试推断随着海拔高度增加,群落中物种数量会_。(3)试推断在污染的环境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趋势是_。(4)无论纬度如何变化,群落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如垂直结构、_、_。冬季来临时,亚洲黑熊和一些啮齿动物进入冬眠状态属于群落的_结构。答案(1)种类增多温度(2)减少(3)污染程度越大,物种数量越少(4)水平结构时间结构时间解析从南极(90S)经过赤道(0)到北极(90N),温度先逐渐升高,又逐渐下降,物种多样性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由此可以推断,随着海拔高度增加,温度逐渐下降,群落中的物种数量会逐渐减少。在污染的环境中,某些适应能力弱的物种会灭亡,物种多样性会受到威胁。群落结构主要是指垂直结构、水平结构、时间结构,动物进入冬眠状态属于群落的时间结构。29(10分)如图是黑腹果蝇在培养瓶内喂食酵母菌的增长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黑腹果蝇的种群数量增长为_增长,渐近线实质是黑腹果蝇种群在此环境下的_。(2)据图可推测黑腹果蝇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的时间大约是_,因为此时黑腹果蝇种群数量大约是170只,接近于种群的_。(3)黑腹果蝇种群增长的特点是种群起始呈_增长,在时增长最快,此后_增长,到K值时便_或_。(4)造成种群呈如图增长方式的原因是资源有限、_和受到_。答案(1)逻辑斯谛K值(或环境容纳量)(2)10月24日(3)加速减速停止增长在K值上下波动(4)空间有限其他生物制约解析(1)曲线表示黑腹果蝇的种群数量呈逻辑斯谛增长,渐近线是种群在此环境下的K值。(2)种群在时增长速率最大,由图示可知大约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