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1单元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24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1单元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24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1单元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24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1单元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24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1单元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24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牛郎织女 一 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一 农业的起源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 至于神农 人民众多 禽兽不足 于是神农因天之时 分地之利 制耒 l i 耜 s 教民农耕 成为农业的始祖 白虎通 卷二 是 三皇五帝 之一 在 圣王 中有显赫的地位 农业的地位非常重要 浙江河姆渡遗址的稻谷遗存 距今7000多年 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稻谷遗存 1 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 农业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 2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距今七八千年时 中国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 农业特点 中国农业独立发展 自成体系 二 原始农业 刀耕火种 石斧 石犁 周而复始 迁徙 思考 商周时期 人们的生活逐步从频繁迁徙开始走向定居的原因是什么 土地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农业生产的发展 三 商周时期农业 耒耜锄耕 1 耕作工具 木制的耒耜和石锄 石犁 青铜农具 重要 很少 比较粗笨简单 2 耕作技术 开沟排水 除草培土 用杂草沤制肥料 治虫灭害 3 农作物 粟 稻 黍 稷 麦 桑 麻 4 生活方式 开始走向定居 粟 稻 黍 稷 桑 麻 麦 豆 菽 四 农业生产的根本动力 我国农业独立发展 自成体系 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生产力的发展 耕作工具 耕作技术进步 农业生产的发展 生活方式的变化 由频繁迁徙到开始定居 二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一 精耕细作的含义 所谓精耕细作就是指在农业上认真细致的耕作 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 包括改善农业环境和提高农作物生产能力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精耕细作是现代人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 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 也是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 二 精耕细作的体现 1 耕作工具 铁犁牛耕的发展 铁犁 耦犁 犁壁 耧车 曲辕犁 完善 只能松土破土 构造简单 二牛三人 二牛一人 有很大进步 但不够灵活 可朝同个方向松土 比欧洲早了近千年 播种工具 将开沟和播种结合在一起 可调节犁耕的深浅 简便灵巧 汉朝以后 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 战国 铁犁铧冠 1951年于河南辉县出土 西汉时期的耦犁 形象图 东汉 牛耕图画像石 甘肃嘉峪关市出土 耧车 西汉发明的播种工具 是近代条播机的雏形 条播机 耧车 唐朝的曲辕犁 敦煌壁画 农耕图 犁壁 犁评 犁箭 2 耕作技术的进步 时期 春秋战国 西汉 魏晋南北朝 垄作法 代田法 耕耙耱技术 利于根系生长 排水防涝 利于保持肥力 提高农作物产量 形成一层松软土层 起到保湿抗旱的作用 西汉赵过推行的一种适应北方旱作地区的耕作方法 在同一地块上的田垄隔年代换 所以称作代田法 b b1 a a1 耕地疏松土地 耙地碎土 耱地平整土地 耕耙耱土地前后对比 3 耕作制度 1 两汉时以一年一熟为主 2 江南逐渐形成了稳定的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 有些地方形成了一年三熟制 宋朝以后 我国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 极大地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4 灌溉水平的提高 时期 战国 汉朝 曹魏 唐朝 宋朝 明清 都江堰 漕渠 白渠 龙首渠 改进翻车 创制筒车 高转筒车 风力水车 航拍照片 鱼嘴 使岷江水从两边分流 右边的外江用于分洪 左边的内江用于灌溉 被誉为 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 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水旱从人 不知饥馑 时无荒年 谓之天府 史记 人力和水力 马钧改进翻 先进的灌溉工具 是农业灌溉工具的一项重大改进 829年 日本的 太政府符 专门谈及 应作水车事 说 传闻唐国之风 渠堰不便之处 多构水车 无水之地 以斯不失其地 宜下仰民间 作备件器 以为农业之资 说明筒车使用已成 唐国之风 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卓越创造 影响广泛 不用人畜之力 三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的发展过程 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的比较简表 我国古代农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三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一 小农经济的形成 2 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小农经济 1 原因 1 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步推广提高了社会成产力 2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拥有一定的土地 二 小农经济的含义 小农经济 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 男耕女织相结合 以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为主要目的的经济形式 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三 小农经济的地位 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是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之一 四 小农经济的特点 你耕田来我织布 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夫妻恩爱苦也甜 黄梅戏 天仙配 歌词 徐州古丰县 有村曰朱村 去县百余里 桑麻青氛氲 机梭声札札 牛驴走纭纭 女汲涧中水 男采山上薪 县远官事少 山深人俗淳 有财不行商 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 头白不出门 生为村之民 死为村之尘 白居易 朱陈村 1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具有分散性2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具有封闭性3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具有自足性 五 小农经济下的农民 1 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甚至产品生产积极性提高 2 土地有限 经营规模小精耕细作 富者田连阡陌 贫者无立锥之地 汉 荀悦 汉纪 武帝纪四 晁错复说上曰 今农夫五口之家 其服役者不下二人 其能耕者不过百亩 百亩之收 不过百石 春耕夏耘 秋获冬藏 伐薪樵 治官府 给徭役 春不得避风尘 夏不得避暑热 秋不得避阴雨 冬不得避寒冬 四时之间 亡日休息 又私自送往迎来 吊死问疾 养孤长幼在其中 勤苦如此 尚复被水旱之灾 急政暴虐 赋敛不时 朝令二暮改 当具有者半贾而卖 亡者取倍称之息 于是有卖田宅 鬻子孙 以偿责者矣 班固 汉书 食货志 3 小农经济非常脆弱 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下 农民要承担沉重的徭役 遭遇天灾时 甚至破产流亡 早期农业生产出现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生产力 生产关系 刀耕火种 耜耕 集体耕作 个体农耕 男耕女织 铁犁牛耕 小农经济 小结 1 中国农业独立发展 自成体系 奠定了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2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从原始向精耕细作发展的历程 我国古代农业居于世界领先地位3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之一 4 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原因 由于中国是大陆国家 中华民族只有以农业为生 而商业和手工业都是农业的补充 中国古代文明就是在长江 黄河等适合农业发展的大河流域发展起来的 中国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