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五次双周考试题.doc_第1页
湖北省荆州市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五次双周考试题.doc_第2页
湖北省荆州市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五次双周考试题.doc_第3页
湖北省荆州市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五次双周考试题.doc_第4页
湖北省荆州市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五次双周考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荆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五次双周考试题一、选择题(24*2=48分)1从九卿到六部的变化表明 九卿奉常 掌宗庙礼仪郎中令 掌宫廷警卫卫尉 掌宫门警卫太仆 掌舆马廷尉 掌刑辟典客 掌外交和民族事务宗正 掌皇族、宫室治粟内史 掌谷货少府 掌山海池泽之税六部吏部 掌职官铨选户部 掌税收财政礼部 掌文仪外事兵部 掌兵籍军令刑部 掌司法邢狱工部 掌营造工程 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演进b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c国家政务与皇家事务的分离d世卿世禄向科举取士的转变2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3唐朝实行集体宰相辅政制度。据记载,唐代290年间竟有370位宰相,同一时期宰相的人数少则五六人:多则十数人,唐玄宗即位初期最多达17人。这说明唐代 a宰相的权力进一步扩大b国家的行政效率提高 c科举制满足了官员选拔d皇权专制进一步加强4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从战国时初步形成,秦朝确立,明清强化。下列关于官吏选拔制度,表述错误的是 a秦汉时官吏由皇帝任免b魏晋南北朝时期由士族世袭c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d明朝设三司,清设军机处直接控制地方官吏5在一般情况下,古雅典妇女只被称为城市妇女,政治上与被剥夺了权利的男性犯罪公民处于相近的地位。这是由于 a妇女缺少财产权b雅典法律不健全 c妇女没有公民权d民主属于全体男性6罗马帝国时期,“至少对自由民来说产生了私人的平等,在这种平等的基础上罗马法发展起来了”。“这种平等的基础”是指 a自由民和奴隶的差别缩小b自由民和臣民的差别消失 c公民和自由民的差别消失d公民和臣民间的差别缩小7亚里士多德认为:“当一人或若干人所组成的一个团体,势力增长得过大,以至于凌驾整个公民团体,这样的特殊地位常常造成君主专制政治或门阀寡头政治。为此,若干城邦,例如阿尔咯斯和雅典,制订了陶片放逐的政策。但,容许这种特殊人物产生以后方才加以补救总不能算是一个良好的政策。”这表明 a公民团体渴望社会地位平等b防止集权政治应当未雨绸缪 c雅典民主容易导致政治动乱d特权阶层是城邦制必然产物 8英国首相制度出现以后,以往涉及首相的事件,没有遭到议会限制或反对党的异议,就会被默认为先例,久之就会被沿用,进而形成惯例。首相的这一“无轨运作”状态 a为首相权力扩张提供可能b反映出议会失去了立法权 c为形成议会中心奠定基础d阻碍了英国民主政治进程 9在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过程中,有一个群体被称为反联邦党人。他们认为,宪法拟议的政府权力是比政府组织形式更为核心的问题。联邦党人最引以为豪的是创立了三权分立的政府形式,以为这一形式就能保证公民的自由。对此,反联邦党人并不乐观。由此可以看出反联邦党人 a认为分权体制能够保证公民自由b对联邦政府权力保持高度警觉 c强调制宪的核心是确保政府权力d希望继续维持邦联体制的现状10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帝国法律应取得两个议会必要的和充分的多数的同意”,“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执行之权属于皇帝”。这主要反映出 a近代德国的封建残余色彩浓郁b德国皇帝无立法权但有执行权 c近代德国民主化得到一定推进d帝国议会和联邦议会权力较大11英人习惯上把第一次鸦片战争( first opium war)称为“通商战争”(trad。war),其原因可能包括 鸦片贸易涉及的道德问题对战争根源的思考 对战争首先发动者的争议对战争影响的预期 a b c d 12下列言论可以用来解释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原因的是 a“(内地将兵)皆睹面接仗彼此不见面而接仗者,未之前闻” b“自光绪十四年后,并未添购一船”c“没有好的革命军,中国革命永远还是要失败”d“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教育不如人,机器不如人,工厂不如人”13有人在评价领事裁判权时说:“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人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材料评价的领事裁判权 a开启了中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进程b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 c是一项符合时代需要的法律规定 d直接引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14有学者在谈到中国近代历史时认为,当时生活在“天朝”的人们,自有一套迥然相别的价值标准。另有一种平等观念。他们对今天看来为“平等”的条款往往愤愤不平,而对今天看来为“不平等”的待遇却浑然不觉。在该学者看来,让当时“天朝”的人们感到愤愤不平的条款应该是 a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领事裁判权 c中英双方协定关税 d片面最惠国待遇15以下是晚清时某国领事馆为其本国国民所颁护照的具体内容。由此可经得出的结论是兹有本国人名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本领事深知系我国良民,为此给照,准其前往。帮请烦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不得留难,并望以宾礼相待,随时照料。 a列强势力已深入到中国内地b清政府已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c中国的司法主权开始遭到破坏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16立足19世纪中期,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在太平天国运动领导者所采取的措施中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是 a以“国”字代替“国”字,取王居其中之意 b采用宗教,建设天国 c颁布天朝田亩制度d颁布资政新篇17政治因素在中国银禁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太平天国起义者曾把批判矛头对准“辫发顶戴”的清政府,要求“复中原古制”。这说明太平天国 a转变为封建性质政权b实现了近代中国生活巨变 c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d把服饰变革作为反清内容 18洪仁玕认为,凡“万方来朝,四夷宾服及夷狄戎蛮鬼子,一概轻污之字,皆不必说也”。并进而认为使用这些“轻污字样,是口角取胜之事,不是经纶实际,且招祸也”。这说明了 a主张学习西方的新思潮萌发b鸦片战争战败对外交的冲击 c重振太平天国威风实际需要d傲慢自大的观念发生新变化19清军将领聂士成被义和团目为“二毛子”,被守旧人士攻击为“专攻义民以护洋人”,但他却在自己家人英勇抵抗八国联军并壮烈牺牲。这反映出当时 a君臣伦理与夷夏之辨的对立b现代意识与国粹观念的冲突c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相交织d小农思想与工业文明的矛盾201902年袁世凯在天津首创中国警察制度,这是对下面哪个不平等条款的应对 a南京条约:协定进出口货物关税b辛丑条约:天津不得驻扎中国军队c.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d辛丑条约:在东交民巷设立使馆区21马汉在海权论中提出:“谁拥有了长江流域这个中华帝国的中心地带,谁就具有了最可观的政治权威。出于这些原因,外部海上国家应积极、有效地对长江流域施加影响。”下列史实最能体现上述观点的是 a马关条约开商埠 b辛丑条约拆炮台 c革命党人在武昌首义 d国民政府迁都到重庆2220世纪初,民主革命思潮的兴起,遭到了主张君主立宪的康有为的反对,他认为中国“公理未明,旧俗俱在”。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不包括 a“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的惨败b“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遇挫c“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被剿杀d西方列强的严守中立231912年3月,中华民国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下列条款,直接制约临时大总统权力的是 a.“中华民国老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 c“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d“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24下表是武昌起义后,先后担任宣布独立的各省的最高军政长官(都督)的身份背景,据此可知,辛亥革命新军将领革命党咨议局议长巡抚布政使提督督练公所总参议13人5人3人3人1人1人1人a潜伏着失败的危机b奠定了共和制的基础c沿袭原有政治制度d爆发的社会基础广泛二、非选择题(18+15+19=52分)25(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密迪乐曾经连任英国驻上海领事馆翻译官达10年之久。他随文翰访问(太平天国)天京以后,不久就返回英国。1855年10月1日,他在伦敦泰晤士报上发表对中国革命的意见时说,“无论是为着出入口商务的发展,或是为着基督教新旧教派的传播,西方国家只有一条稳当的道路可走,那就是:各自训令其驻华代表认真执行任由中国人自行处理中国事务的政策。至于商业界,我不能不说,利用交战某一方之软弱或恐慌,巧取豪夺,以获得什么东西,将不会有长久的利益;而以武力干涉战争,无论偏袒哪一方,将必处于无政府状态,并将毁坏中国之工业精神这种精神是一切永久性的商业所必须依赖的。” 材料二 法国和沙俄怕英国垄断中国沿海市场,因此迫不及待地叫嚷愿意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咸丰皇帝没有明确表态,他要军机大臣通知曾国藩等总督巡抚“妥筹办理”,提出意见。曾国藩向咸丰皇帝建议:“应请饬下王公大臣等传谕该夷首,奖其效顺之忱,缓其会师之期,俟其军克复皖、浙、苏、常各郡后,再由统兵大臣约会该酋,派船助剿。”材料三 1862年5月10日,英法军队以军舰大炮打败太平军,占领了宁波港。5月16日,夏福礼给普鲁斯的报告中说:“本月10日上午10点左右对宁波港的轰击开始了,连续炮击约5小时之久,结果打败了太平军,并把他们赶出城。就在太平军撤离宁波的那天晚上,我们立刻把满清官员送去衙门复职,并把宁波正式移交给他们。”(1)依据材料二指出,法俄要求“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的目的是什么?曾国藩对此持何种态度?他为何持此态度?(8分)(2)从材料一到材料三,英国对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6分) (3)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出了哪些认识?(4分)26(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材料二 近代中国著名史学家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 材料三 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甲午一战,以三个战役为重心,但决战是在黄海海面上进行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四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简析材料一中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这句话的含义。(4分) (2)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二中蒋廷黻的观点。(4分) (3)写出甲午战争期间中国战场三个战役的名称。就战争近代化意义而言,甲午战争与前两次战争相比有何主要不同?(7分)27(1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角度一 史料研习 在1905年2月至9月之间,申报直接涉及革命党人活动的新闻仅仅只有3则:乱首被获(4月28日)、拿获华兴会匪要电(4月29日)、又获华兴同仇各余党(6月29日)。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其中一条标语是:“中华民国万岁。”在共和国大总统履任祝词的最后写道:“共和造端,一人首揭。毂( g)我蒸民,振兴实业。四万万众,人足家给。轶美驾欧,扬我国力。”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申报对辛亥革命态度的变化及原因。(6分) (2)你认为申报把“国”改为“囻”的用意是什么?(4分) 角度二 理论指导 近代化(现代化)以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演进为纵向发展主线,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经济上的工业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从自然经济到市场化等内容:思想上的科学化(或合理化)、大众化(或世俗化)进程;社会生活和风俗的演进,即城市化。 (3)从近代化的研究角度,结合所学知识对辛亥革命进行评价。 (9分)20172018学年上学期2017级第五次双周练历史答案一、选择题 题号12345678答案cddccba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bcbabaad题号1718192021222324答案ddcbadca二、非选择题25【参考答案】(1)目的:抢占中国沿海市场。态度:既同意法俄要求而又主张缓期联合。原因:为镇压太平天国,挽救清朝统治,同意法俄帮助;但由于与西方列强又存在矛盾,对其存有疑虑,因而又主张等待列强控制太平天国统治区域后再与之联合。 (8分) (2)变化:从“中立”到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原因:一方面,太平天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外国干涉中国内政;另一方面,清政府通过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向列强出卖民族利益,满足了侵略者的要求。(6分) (3)西方列强无论是“中立”还是支持清政府,都是为了维护其在华既得利益;中外反动势力为了各自的利益,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因此,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必须既反封建又反侵略。(4分)26(1)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学生回答”签订不平等条约,中国大门被打开“等均可给分)(4分)(2)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指: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自认为是天朝大国,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外国人,视外国为夷。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指:列强发动鸦片战争及一系列对华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等。(4分)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