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题.doc_第1页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题.doc_第2页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题.doc_第3页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题.doc_第4页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题考试时间:2017年3月10日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50分)和第卷(非选择题50分)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1有学者把史记、汉书中列出的著名大都会按照今天的行政区划,整理分列如下:河南省七,陕西、河北、山东、山西、安徽各二,江苏、湖北、广东、四川各一,其他各省尚无所闻。结合所学,指出下列选项中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a经济发展区域极不平衡 b河南地区开发较早,经济更发达c城市的经济职能增强 d当时的北方是中国政治经济中心 2右图是甘肃莫高窟壁画“农作图”中的一幅,这反映出a唐代在西北率先实现了生产工具的革新b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已影响到西北地区c中国的农业开始确立铁犁牛耕的模式d土地的日益集中导致人民生活困苦3现在网络上的架空历史小说盛行,小明也想写一部以满足自己梦回盛唐的夙愿,请问可以出现于其小说之中而又符合历史事实的是:在柜坊使用交子结交程咬金 与诗仙李白用白底蓝花的酒杯畅饮 用灌钢法炼制的长剑迎战安禄山的叛军 与魏征共游长安夜市a b c d4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这表明a古代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b商人地位逐渐超过其他社会阶层c古代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 d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5苏东坡认为:“且平时大商所苦以盐迟而无人买,小民之病以僻远而难得盐。今小商不出税钱则所在争来分买,大商既不积滞,则轮流贩卖,收税必多。”可见其a主张抑制大商人势力 b强调税收要用之于民c关注商业流通 d提出农商皆本6明朝官员谢杰在虔台倭纂中指出:“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禁商,后之禁禁寇。禁之愈严而寇愈盛。片板不许下海,艨艟巨舰反蔽江而来;寸货不许人番,子女玉帛恒满载而去于是海滨人人皆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该作者旨在强调海禁政策a加剧内忧外患b阻断中外经济交流c激化中日矛盾d防范东南沿海倭患7方行清代农民经济扩大再生产的形式:“往时江南无尺寸隙地,民力田,佃十五亩者称上农,家饶裕矣,次仅五六亩,次三四亩,佐以杂作,非凶岁亦可无饥,何者?男耕于外,妇人蚕织于内,五口之家,人人自食其力,不仰给于一人也。”材料反映出江南农村()a家庭手工业的收益高于农业b小农经济生产模式未改变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显著提高d土地利用率高但兼并严重8亚当斯密在国富论(1776年)中指出:中国道路,固然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地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却也从此“停滞于静止的状态了”,看似“未曾退步”,却也难以前进,毕竟这种“静止”状态自马可波罗访华已经延续了500年之久。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当时的中国a与西欧相比中国经济落伍b国家经济政策保守落后c难以抵挡工业文明的冲击d固守传统农耕经济模式9“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最能说明上述观点的依据是()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b传播基督教思想的需要c转口贸易利润的刺激 d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101502-1505年,阿拉伯商船在印度洋的香料运载量从每年的350万磅,骤减为不足100万磅,威尼斯商人于1504年再次驾驶商船前往贝鲁特和亚历山大购货时,突然发现市场上没有香料出售。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a葡萄牙人基本上垄断了印度的香料贸易b西班牙人基本垄断了印度的香料贸易c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地中海的香料贸易d印度半岛战争频繁,香料生产停滞11他(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了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此话的真正意思是美洲的发现a促进世界各地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b瓦解了欧洲封建主义,为欧洲资本主义提供原始积累c导致了东西方社会发展差距的扩大 d有利于不同文化的会合交融12马克思指出:“几乎独占了东印度的贸易及欧洲西南部和东北部之间的商业往来。它的渔业、海运业和工场手工业,都胜过任何别的国家。这个共和国的资本也许比欧洲所有其他国家的资本总和还要多。”材料描述的是a19世纪的英国 b16世纪的西班牙 c20世纪的美国 d17世纪的荷兰13. 十三行史料展记述“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里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和广州历史上令世上瞩目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代。”导致十三行兴盛的主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b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c民间贸易的兴盛和发展d闭关锁国局面被打破 14美国史学家克罗斯比在哥伦布交流序言中说:“历史学者在探寻新旧世界重新接触的真正意义之时,受到传统的局限。生态学者或地理学者在粗略浏览了 16世纪的原始资料之后会发现:哥伦布航行所带来的最重要的变化,在本质上是生物意义上的。但连经济史学者也会偶尔遗漏这一点。”这表明作者a否定哥伦布发现新大陆b从生态视角解释欧洲向美洲的殖民c为欧洲殖民者进行辩护d以欧洲为中心来评价哥伦布的航行1516世纪初的头几年里,欧洲传统进口香料胡椒的价格在里斯本从每担80杜卡特(当时欧洲流行的一种金币)下降到每担20杜卡特。而同时威尼斯的胡椒价格却从每担42杜卡特涨价至每担80杜卡特。这一史实可以佐证的历史现象是a商业革命 b价格革命 c物种大交换 d美洲大开发 人均糖消费量(磅)欧洲(除英国外)英国16800.85417501.901018001.981816很久以来,糖在欧洲只是作为药用并被视为一种舶来奢侈品,直到美洲被发现后,欧洲人在加勒比海地区大量种植甘蔗并加工制糖,这种情况才得以改变。由此推断在下表中,英国人均糖消费量与欧洲其它国家相比,呈现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新航路开辟之初英国率先进行殖民掠夺活动 b英国逐步控制了海上霸权从而占据贸易优势c圈地运动促使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d工业革命的完成促使英国的生产力飞速提高17欧洲家庭史记载,在19世纪的西欧,“父母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的家庭组群。但是当各自走出家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父母的家”。同时,“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没有生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这反映了a工业革命引起家庭职能变化 b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日益增多c海外殖民活动加剧人口流动 d西欧封建生产方式逐步解体1818世纪早期一位作家在他著作中写道,有一个英国小城市诺福克为许多小城镇与乡村包围,这些乡村“是如此之大和住满了人,使它们足以与其他地方的镇相比”,这样的中心小城市布满了英国各地。这主要反映出当时的英国a. 国内市场发展,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 b工业革命深入到农村,缩小城乡间差距c. 国内工商业发展,推动了地区间的分工 d圈地运动大规模开展,加速城市化进程191769年,英国人阿克莱特发明了水力纺纱机。根据他的设计,必须沿河盖上一栋房子,安上多台纺纱机,由水车产生的动力转动。但这种机器较为庞大和昂贵,家庭生产使用已不可能。这种机器a结束了当时生产对传统动力的依赖 b推动了新的生产组织管理形式的产生c限制了棉纺织业技术的革新和推广 d促成了工业革命在欧洲大陆广泛开展20英国通史中记述了英国在1700年到1780年间国家总产出增长了67%,到了1800年增长了151%。这说明a资本原始积累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 b工场手工业孕育工业革命c殖民掠夺是英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d技术革新蕴藏了巨大动能21、下面是某一时期英国的对外贸易示意图,该示意图a表明英国殖民霸权地位的确立 b反映了英国成为工业强国时的外贸特征c表明英国的对外贸易出现逆差 d反映了英国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外贸状况221874年1月1日,经营了274年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1898年,刚组建8年的洛克菲勒石油托拉斯产量已经占美国精炼石油总量的84%,并控制了近90%的石油运输。两大公司命运发生变化的根本因素是a生产力的发展 b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垄断组织的推动 d资本主义制度的转型23恩格斯指出:它实际上是“一个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他们规定应该生产的总生产量,在他们之间加以分配,并且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实质上是“资本家本身不得不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性”。下列与材料中的“它”最相关的是a早期殖民扩张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241890年美国国会通过“谢尔曼反托拉斯法”,禁止垄断的行为;1914年又通过“克莱顿反托拉斯法”为“谢尔曼法”的修订法案,旨在针对地方上的价格歧视, 及更进一步打击贸易限制。这些法案颁布的主要目的是a维护资本主义自由市场体制 b保障美国社会弱势群体利益c防止企业之间进行盲目竞争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经济干预25“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奇迹的时代,富丽堂皇的船只无帆无风也能航行得象箭一样快,新闻通过环绕地球的电线能在一瞬间传遍世界,镰刀自动收割,纺车自行转动,铁犁自动开沟,而我们仍象过去一样渴望得到面包。”这是l9世纪晚期一位克罗地亚农民发出的感叹,从中获取的历史信息不正确的是 a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 b工业革命成果的应用 c生产工具的重大革新 d社会矛盾的基本缓和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与西班牙和葡萄牙施行政府严密监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荷兰的私有商业公司有权拥有自己的舰队,有权对外宣战与媾和,同时也有权管辖依附地区。荷兰东印度公司把主要精力放在东南亚,尤其是东印度群岛。在此,他们又一次逐出了葡萄牙人。通过这种方式,公司每年能够向其股东支付平均值为18%的红息。(美)罗宾w温克、lp汪德尔牛津欧洲史第一卷材料二 乾隆时期,外国商人从事贸易的地点专门局限在广州地区。外国商人在从事自己所有的交易活动时,都需要和一群被授予对外贸易垄断权的中国商人打交道。公行一般由政府派遣的一名官员来掌控监管,而这些官员一般都能够从这一职位中牟取暴利。每一个外国商船都由一个专门的洋“行”来负责管理,这些洋行不仅管理商业事务,也掌握外来商船的税收,同时也负责让洋人们行为符合规矩。在这一制度下,外国人无权同中国官员直接接触,而在国与国关系层面上,相互之间也没有任何的条款规定。 (美)康拉德希诺考尔、米兰达布朗中国文明史【注:材料中的公会和洋行均为十三行。】(1)根据材料一,概括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特点。(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代在广州设立 “十三行”的原因。(4分)(3)指出上述两个机构的不同属性,并简析二者对本国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6分)27地理大发现将世界逐渐连成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限制欧洲与亚洲贸易的原因是,难以找到能在亚洲市场上出售的物品。这个问题从古典时代起就有了;那时罗马帝国为支付中国的丝绸和印度的纺织品而耗尽自己的黄金。16、17和18世纪,情况还是如此,亚洲仍然对欧洲商品不感兴趣,而欧洲则勉强地用金银去支付它所想要的亚洲产品。材料二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材料三 处于欧洲上升时期的人们,对黄金的渴望近乎到了癫狂。仅15451560年间,西班牙每年从新大陆就运回黄金5500公斤,白银246000公斤,在这次世界范围内的财富大迁移过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了无可争辩的运输队,而荷兰和英国则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方舟从海洋开始人生的冒险家们材料四 如果说最早开始远洋冒险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主要是依靠暴力去进行赤裸裸的财富掠夺,那么,紧随其后的荷兰人由于缺少强大的王权和充足的人力资源,十分自然地选择了依靠商业贸易来积累财富,同时也积累着足以让自己强盛起来的竞争技巧和商业体制。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为例,分析欧洲“难以找到能在亚洲市场上出售的物品”的原因有哪些?(4分)(2)根据材料二 指出18世纪后期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简析其原因。(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量贵重金属的涌入对欧洲社会的发展变化产生的影响。 “荷兰和英国则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的含义是什么?(3分)(4)根据材料三、四,指出出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成为“大国”的不同途径。西葡的衰落和荷兰英国的崛起说明了说明问题?。(3分)28(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末清初,商帮中的货币商人先后创办了印局、账局、票号等。金融机构的创新是明清金融革命的最重要内容,但遗憾的是它们业务局限在汇兑领域。不仅如此,由于缺少海上贸易的发展,丧失扩大发展的机会。 材料二 英镑成为第一个称霸世界的货币的过程: 1688年,“光荣革命”,英国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制。 1694年,伦敦1286个商人以股份制形式建立英格兰银行,开始发行纸币英镑。 1720年,英国爆发“蓝海”股票泡沫事件,英国开始完善金融制度,进行法制化的金融监管。 1821年,英国正式确立金本位制,每1英镑含732238克纯金。 1840年,英国“工业革命”结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也逐步建立起自由主义经济体系。 1844年,英国颁布了英格兰银行条例,英格兰银行成为唯一能够发行英镑的银行。 1872年,英格兰银行成为中央银行,英镑代表黄金,英镑成为世界货币。 世界货币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之际中国的金融创新为什么 “丧失扩大发展的机会”,没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5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货币走向世界的条件。(5分)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棉纺织革命与世界市场材料一先在英格兰发生,很快就席卷整个欧洲的棉纺织革命,事实上首先是对印度工业的模仿,然后作为一种报复,赶上并超过印度。 法费尔南布罗代尔十五至十八世纪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中国“世代传习”与英国“专利保护”材料二中国古代官方以法令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一般是传子不传女,怕女儿出嫁后把技术外传别家。这种传继方式,继承的对象稳定可靠,家庭经验不断积累;但同时也变得保守僵化,因循守旧,不求革新和提高。中国古代有许多十分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后来都相继失传,就同这种继承方式有直接的关系。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三近代专利制度开创于英国,1624年英国制订专利法(当时称为“垄断法”)规定,第一发明人对其新发明拥有正当的财产权利,“直到国民们学会这件事为止”。难怪韦伯说,若无1624年的专利法,那么“对十八世纪纺织工业中资本主义发展具有决定性的那些发明就未必有可能”。 据大国崛起为什么1750年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首先发生于英格兰的“棉纺织革命”主要表现是什么?对印度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手工传习有何影响?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4分)(3)材料三中“十八世纪纺织工业中资本主义发展具有决定性的那些发明”有哪些?结合材料说明“垄断法”所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4分)20162017学年下学期2016级第二次双周练历史答案一、 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选项cbaccabdaabda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项babaabdbadad二 、非选择题:26(1)特点:享有充分自主权;集政治、军事、商业职能于一体;主要势力范围在东南亚;排挤竞争对手;采取集资运作方式(资本运作);赢利丰厚。(4分,答出一点1分)(2)原因:监管、垄断对外贸易;阻断中外民间交往,维护专制统治;增加财政收入;维护天朝上国权威。(答出其中2点即可) (4分)(3)属性:前者属于资本主义早期殖民贸易机构;后者是专制政府设立的外贸垄断组织。影响:前者加速了荷兰资本原始积累,推动荷兰成为17世纪的殖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