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鄂东南部分重点中学高二地理2月联考试题.doc_第1页
湖北省鄂东南部分重点中学高二地理2月联考试题.doc_第2页
湖北省鄂东南部分重点中学高二地理2月联考试题.doc_第3页
湖北省鄂东南部分重点中学高二地理2月联考试题.doc_第4页
湖北省鄂东南部分重点中学高二地理2月联考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鄂东南部分重点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地理2月联考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2016年8月22上午9时第33届国际地理学大会在北京开幕。这也是大会自1871年创办以来首次来到中国。往届大会曾在华盛顿、首尔等地举办。读图1,回答第1-2题。1本届大会期间( ) a适逢中国农历立夏节气 b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c北京比首尔正午太阳高度大 d北京比华盛顿的白昼长2本届大会开幕时,如果世界各地地理学专家和学者要观看大会现场直播,下列城市中最不便利的是( ) a北京 b首尔 c伦敦 d华盛顿3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 读某地地貌景观及其沿moq -线还原的地质构造示意图(图3)。完成4-5题。4字母所示区域,属于断块山的是( ) am b0 cp dq5.根据地质构造示意图分析,该地( ) a该地属喀斯特地貌 b地壳水平运动作用不强烈 c大部分地层有整体抬升过程 d内、外力作用均比较明显 下图为“某区域城镇和乡村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图中代表城市或乡村,甲、乙、丙、丁代表区域中的四个居民点。读图完成6-7题。6.图中规模最大的城市是( ) a b c d7.因图示热力环流而形成东南风的居民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下图左侧为某区域洋流环流简图,右侧箭头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读图完成8-9题。8.流经a处的洋流流向与下列四幅图所示一致的是( )9.若上图表示太平洋局部海域,则下列有关c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影响美国阿拉斯加南部沿海地区 b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月c主要影响秘鲁沿岸地区 d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下图示意某国家部分经济活动分布。该国人口2400多万,人口自然增长率约2.4%,矿产品、可可和木材为其三大经济支柱。据此完成10-11题。10该国()a位于北半球、西半球b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c地势南部高,北部低 d人口增长属于原始型11关于该国经济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部地区主要发展乳畜业 b南部沿海有世界著名渔场c木材产自常绿硬叶林区 d主要出口初级农矿产品 2015年1月8日,中国第31次南极科考队首次在罗斯海发现新锚地,图中a地拟建我国第6个极地科考站。读两极地区示意图,回答12-13题。12图中a地()a位于黄河站的西南方向 b与中山站均濒临太平洋c自转线速度比长城站慢 d距离泰山站约9 900千米13两极地区()a半年极昼与半年极夜交替出现 b冰川地貌广布,均能看到企鹅c大洋环流均呈顺时针方向 d常年寒冷,盛行偏东风,降水少 读右图,回答14-15题。14若图中甲点常年受西风控制,则该点可能位于()a大洋洲 b南美洲c欧洲 d北美洲15若图中陆地表示亚欧大陆,则乙点所在区域()a春季升温快,水热条件好b夏季气温高,降水量丰富c秋季正值春小麦收获季节d冬季寒潮使农业减产严重下图为某海滨地区某时刻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6-17题。16下列最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月份和地方时时刻为( )a8月 22时b8月 13时c1月 22时 d1月 13时17影响图中39纬线上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大气环流b海陆分布、地形 c大气环流、海陆分布 d地形、洋流下图为某工业产品价格和成本与市中心距离相关曲线图,读图回答18-19题。18.该工业选址的最佳位置是( )a.地 b.地 c.地 d.地19.导致图中成本曲线由a到b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交通运输更加便利 b.逐步接近消费市场c.环境污染越来越轻d.地租价格逐步下降20.下图示意我国某企业集团型生态产业园区的生产联系。该生态产业园区( ) a、核心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能源 b、企业彼此间形成了生产工序上的联系c、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清洁生产 d、生产重点是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2013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图1是1978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图2是我国未来基于不同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规模预测图。读图回答21-22题。图1图2211980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a人口规模开始下降 b人口规模持续增加c人口增速开始减慢 d人口规模保持稳定22不同生育政策可能对我国未来人口产生的影响是()a全面放开二孩,人口增长速度将持续增加b生育政策不变,人口规模在未来30年持续下降c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d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出生率在未来30年持续上升下图为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完成23-24题。23该城市的布局模式有利于()a缩短居民出行距离 b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c加强各区之间联系 d节省基础设施投资24该城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应分别安排在()a处和处 b处和处c处和处 d处和处25.下图为某城市某区域日均公交客运量统计图,该区域最可能是()a游览区b工业区c商业区 d居住区第卷 综合题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题,共50分) 26.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1)a处地形为_,e地形部位是_。(4分)(2)图中abc三处,不属于河流的支流的是_。(2分)(3)若将小河水引向疗养院,图中有两条计划线路,、线路中合理的是_。(2分)(4)拟从甲处向乙处修一条公路,、线路中,较为合理的是_。(2分)(5)为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计划在ab两条河流中海拔100-500米之间河段开展大众化的漂流活动,从安全的角度应选择 。原因是 。(4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6分)材料一:下图为东南亚局部图及某区域水系图材料二: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其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天然的蓄水池。湖东有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通,洞里萨河有罕见的“河水倒流”的奇观。湖泊的水位季节变化显著,枯水期(水深不足1米)水位线上分布着大片稻田,是闻名于世的“米仓”;湖里盛产300多种淡水鱼,鱼类主要分为白鱼和黑鱼两种:黑鱼为全年适应本地环境的本地鱼,白鱼为来自于河流和海洋的洄游鱼类。(1)简析洞里萨湖成为湄公河蓄水池的主要原因 。(4分)(2)简析洞里萨湖湖面季节变化对种植业和渔业的影响。(6分)(3)简述洞里萨湖鱼种繁多的原因。(6分)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被合称为“金砖国家”(brics)。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但需大量进口铁矿石。巴西是拉丁美洲人口最多、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其人口和城市集中在以里约热内卢、圣保罗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地区。巴西铁矿石资源丰富,是世界重要的铁矿石出口国。2010年4月13日,中国和巴西签订协议,共同出资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附近建设一家年产500万吨钢材的大型钢铁厂,所产钢材主要用于巴西汽车制造、造船、石油开采等行业,部分输往中国。(1)简述中巴联合在巴西兴建钢铁厂对中国和巴西之利。(10分)(2)简述该钢铁厂区位选择的有利条件。(10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dcadd 6-10abcdb 11-15dcdbb 16-20 abcdc 21-25bcbad二、综合题26题:(1)盆地、(2分)鞍部。(2分) (2)c。(2分) (3)。(2分) (4)。(2分) (5)b;(2分)等高线比较稀疏,坡度较缓,水流较缓。(2分)27题:(1) (共4分)图示地区地势低平,湖泊与河流相连(2分);河水的水位季节变化大,丰水期水位高,可倒流入湖泊(2分)。 (2) (共6分)使农事和渔事活动具有季节性(2分);丰水期淹没的农田沉积了大量的泥沙和有机质,提高了土壤肥力(2分);丰水期河流带来的泥沙和有机质,以及淹没的土地上的动植物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来源(2分)。 (3) (共6分)洞里萨湖水域广阔,常年水温适宜,饵料来源丰富,适合多种鱼类的生长(3分);湄公河南北流程长,水域环境复杂,鱼种多,有湄公河鱼类进入(2分);有海洋洄游鱼类进入(1分)。28题:(1)(共10分)对中国:直接利用巴西铁矿石(避免受国际铁矿石企业的控制);(2分)拓展国际市场。(2分)对巴西: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